小学一年级语文北京的夜景教案及反思(优质15篇)

时间:2023-12-19 05:52:21 作者:翰墨

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一年级教案的写作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了解一些经典的教学设计和方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北京欢迎你》教案及反思

《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奥运会时陈述词,文章以饱满的热情,朴实流畅的文字向世界各国朋友介绍了北京的人文环境和地理优势,是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并真诚的欢迎各国朋友来北京旅游观光。

教学前,要求学生动手查找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资料,了解奥运会的有关知识,。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一个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之一,并从中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

孩子们通过此活动的参与,了解了中国奥运会,也知道了中国奥运会是我国的骄傲,是中国人的荣耀。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课件调动了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本节课气氛也很活跃,但是活动前没有掌握好全部幼儿的认知能力,导致有些小孩对奥运会还有点模糊。

小学六年级语文《北京欢迎你》教案及反思

1、了解奥运吉祥物的名称及特点,为中国举办20奥运感到骄傲、自豪。

2、能掌握奥运会吉祥物所代表的意义,在竞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五环旗图片、福娃图片、奖励贴纸、自制国旗、五环旗。

[活动过程]。

一、出示五环旗图片:

问:这是什么旗帜?上面有什么图案?

(小结:这是奥运五环旗,是由五种颜色的圆组成的)。

问:年奥运会在哪举办?

(小结: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中国举办,小朋友高兴吗?设计师还为2008年奥运会设计了吉祥物,小朋友想知道吗?)。

二、出示福娃的图片,让幼儿了解福娃的外形特征。

出示福娃贝贝的图片,问:这是谁?它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是设计师根据鱼和是水设计出来的,它头上的花纹好象鱼在海水里游时的浪花一样,代表五环旗中的蓝色一环)。

出示福娃晶晶的图片,问:这个福娃叫什么名字,它像谁啊?

(小结:晶晶像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它代表五环旗中黑色的一环)。

出示福娃欢欢的图片,问:这又是谁啊?它戴的帽子真漂亮,你们看看像什么?

(小结:欢欢上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他还代表一种运动项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各项球类运动)。

(小结:迎迎身手敏捷,是田径的能手,他代表的是五环旗中黄色的一环)。

你们猜猜还有一个福娃是谁?(妮妮)(出示图片)问:你们看,妮妮头上有什么?(展翅飞翔的燕子)她代表的是什么运动项目呢?(体操)他代表五环旗中的哪一环呢?(绿色)。

把五个福娃放在相应颜色的五环旗的圆内,问: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福娃的颜色和数量和五环旗是一样的)。

那五个福娃的名字放在一起是一句什么话?(北京欢迎你)。

三、问答游戏(答对的幼儿奖励粘贴纸)。

福娃想和小朋友玩一个问答游戏,答对的小朋友有奖励哦!

问题:1、福娃是什么颜色的?(蓝、黑、红、黄、绿)。

2、妮妮的头上有什么?(展翅飞翔的燕子)。

3、谁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的帽子像什么?(欢欢,奥运圣火)。

4、迎迎的头上长着什么?他代表了什么运动?(藏羚羊的角,是田径运动)。

5、贝贝头上的花纹像什么?(浪花)。

6、晶晶像谁?他代表了五环旗中的哪一环?(熊猫,黑色一环)。

7、把五个福娃的名字放在一起是一句什么话?(北京欢迎你)。

[活动延伸]。

请幼儿想想要为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做什么事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北京欢迎你》教案及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2008年奥运吉祥物的名称及特点。

2、为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感到骄傲、自豪。

二、活动准备:

ppt、国歌音乐、福娃挂饰(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导入——欣赏——游戏。

(一)导入:

——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中国举办,小朋友高兴吗?为什么?

——设计师还为2008年奥运会设计了吉祥物,你们猜得出来吗?

(二)欣赏:

出示福娃的图片,让幼儿了解福娃的外形特征。

——这是谁?它是什么颜色的?(出示福娃贝贝的图片)(小结:是设计师根据鱼和是水设计出来的,它头上的花纹好象鱼在海水里游时的浪花一样,代表五环旗中的蓝色一环)——这个福娃叫什么名字,它像谁啊?(出示福娃晶晶的图片)(小结:晶晶像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它代表五环旗中黑色的一环)——这又是谁啊?它戴的帽子真漂亮,你们看看像什么?(出示福娃欢欢的图片)(小结:欢欢上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他还代表一种运动项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各项球类运动)——你们看他像什么?(奔跑的藏羚羊)你们知道他代表的是哪中运动项目吗?(出示福娃迎迎的图片)(小结:迎迎身手敏捷,是田径的能手,他代表的是五环旗中黄色的一环)——你们猜猜还有一个福娃是谁?(妮妮)(出示图片)——你们看,妮妮头上有什么?(展翅飞翔的燕子)她代表的是什么运动项目呢?(体操)他代表五环旗中的哪一环呢?(绿色)——把五个福娃放在相应颜色的五环旗的圆内,问: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福娃的颜色和数量和五环旗是一样的)——那五个福娃的名字放在一起是一句什么话?(北京欢迎你)。

(三)游戏:

——到了2008年,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将到我们中国来,看世界奥运会,看我们中国的巨大变化,那么我们作为中国的小娃娃为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做些什么事呢?(幼儿自由想象)——小朋友的想法都很棒,今天我们也学学运动员叔叔阿姨进行“小小奥运会比赛”,找你喜欢的一个福娃,看看它是参加什么运动项目的?(个别幼儿讲述,并生生互动。)——我们一起比赛吧。(鼓励幼儿自选一运动福娃挂饰做运动)——好,我宣布中国队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获得第一名,取得的金牌数最多,所以要奏响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立正,奏国歌。

小学六年级语文《北京欢迎你》教案及反思

目标:1、了解2008年奥运吉祥物的名称及特点。

2、为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感到骄傲、自豪。

3、能掌握奥运会吉祥物的有关指示,在竞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准备:五环旗图片、福娃图片、奖励贴纸、自制国旗、五环旗。

过程:

一、出示五环旗图片。

问:这是什么旗帜?上面有什么图案?

(小节:这是奥运五环旗,是由五种颜色的圆组成的)。

问:2008年奥运会在哪举办?

(小节: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中国举办,小朋友高兴吗?设计师还为2008年奥运会设计了吉祥物,小朋友想知道吗?)。

二、出示福娃的图片,让幼儿了解福娃的外形特征。

出示福娃贝贝的图片,问:这是谁?它是什么颜色的?

(小节:是设计师根据鱼和是水设计出来的,它头上的花纹好象鱼在海水里游时的浪花一样,代表五环旗中的蓝色一环)。

出示福娃晶晶的图片,问:这个福娃叫什么名字,它像谁啊?

(小节:晶晶像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它代表五环旗中黑色的一环)。

出示福娃欢欢的图片,问:这又是谁啊?它戴的帽子真漂亮,你们看看像什么?

(小节:欢欢上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他还代表一种运动项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各项球类运动)。

(小节:迎迎身手敏捷,是田径的能手,他代表的是五环旗中黄色的一环)。

你们猜猜还有一个福娃是谁?(妮妮)(出示图片)问:你们看,妮妮头上有什么?(展翅飞翔的燕子)她代表的是什么运动项目呢?(体操)他代表五环旗中的哪一环呢?(绿色)。

把五个福娃放在相应颜色的五环旗的圆内,问: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福娃的颜色和数量和五环旗是一样的)。

那五个福娃的名字放在一起是一句什么话?(北京欢迎你)。

三、问答游戏(答对的幼儿奖励粘贴纸)。

福娃想和小朋友玩一个问答游戏,答对的小朋友有奖励哦!

问题:1、福娃是什么颜色的?(蓝、黑、红、黄、绿)。

2、妮妮的头上有什么?(展翅飞翔的燕子)。

3、谁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的帽子像什么?(欢欢,奥运圣火)。

4、迎迎的头上长着什么?他代表了什么运动?(藏羚羊的角,是田径运动)。

5、贝贝头上的花纹像什么?(浪花)。

6、晶晶像谁?他代表了五环旗中的哪一环?(熊猫,黑色一环)。

7、把五个福娃的名字放在一起是一句什么话?(北京欢迎你)。

延伸活动:请幼儿想想要为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做什么事!

小学一年级语文《北京的夜景》教案及反思

《北京的夜景》一课描写了从飞机上看见的北京夜晚的景色,课文内容离学生比较远,但是有了图片的帮忙,还有对于课文词语的品读,学生还是能够体会到北京夜景的美丽的。

在学习本课时,我觉得自己的亮点就是充分品词。第一自然段有个“灯火辉煌”,有个学生很聪明,它能从“辉煌”的部首来猜测这个词语的意思和光、和火有关系,这也是最近我向学生介绍形声字的成果。再加上课文第一句是写“天渐渐黑了”,更突显了北京夜晚的明亮。第二、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是“看见了,看见了!”我重点抓了句尾的感叹号,引导学生先读出惊喜的语气,再探究到底看到了什么让我这样惊喜。“一条条高速公路”和“一条高速公路”对比,“一盏盏路灯”和“一盏路灯”对比,“一座座高耸的大厦”和“一座大厦”对比,学生自然就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有的像金色项链环绕京城,有的像一串明珠伸向远方。”、“闪闪的灯光,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还亮。”通过对“金色项链”、“一串明珠”和“天上的星星”的联想,学生也很容易能读出美感来。

可是由于到处都想点到、到处都想多读,占用的时间过多,影响了后面的环节。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还要精心设计,在品读文章的环节拖沓,造成时间延长,部分内容没有完成,在备课时,我对于学生的现状没有把握清楚,教学环节欠流畅。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是要加强备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钻研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学要求,抓住重难点;二是药做到课前备学生。了解学生现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三是加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六年级语文《北京欢迎你》教案及反思

《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08奥运会时所作的陈述词。如果倒计时算,班上孩子们都还在十岁以内,几岁的孩子对于领会不透彻的东西有很深的印象是很难保证的。

孩子们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谈自己对这个部分的理解,交流的质量比较高。孩子们还查到“蹴鞠”这种游戏,我国古代的人早在春秋时就开始玩了,而不是课文中所说到的宋朝。(我个人觉得,我们的语文课本应该及时地进行修订,有些跟不上时代或是不太严谨的内容应该给予修改或删改。)在针对第三部分内容交流读书体会时,“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新的局面”和“新的高度”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非常大。申奥时,这些孩子们才出生,2008年奥运会举行时,他们也才五六岁,奥运会的历史意义、体育意义,奥运会带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理解这段话时,我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字面意思,然后再指导他们结合在课前了解到的关于奥运会的知识,想一想奥运会举行前后,我国会有哪些变化,用先理解题目意思再来理解语段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不少学生在表述时还是存在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一年级教案反思

刚入学的小学生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对基本笔画掌握较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还有待培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

第一次学习生字,兴趣很高,对基本笔画掌握较好,多数学生书写习惯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还有待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北京欢迎你》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充满激情的演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并说说自己将为3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陈述了哪些内容,体会陈述词为申奥成功所表达出的真切情意和为北京而骄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新的局面”、“新的高度”的含义,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激取,导入新课。

1、奥运会是竞技体育。奥运精神,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是勇于奉献,甘于寂寞;是更快更高更强,自信自强自尊!参加奥运,取胜奥运,是多少人的梦想,我们都一一实现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总数高达112枚!“中国”这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了全世界!东方的巨龙正在腾飞!

举办奥运会,更是我们多年的努力、期盼与渴望,这一天终于来到了!207月1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今天,让我们走近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聆听申奥代表团的代表杨澜的申奥陈述吧!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认真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没有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多练练。

2、自学生字新词。

3、看看课文陈述了哪些内容?每个内容能用一句话概括吗?(中国拥有自己的体育传统;北京有许多精彩纷呈的事情和友善的人民;我们的文化计划。)。

小结:看来,整个陈述词是条理清楚,有详有略地按总分总的顺序陈述,我们读起来感到很清晰。

4、理清文章脉络。

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全文的总起,告诉2008年来北京的客人,一定会在北京度过愉快的时光。

第二部分(4自然段)追溯足球的起源,

第三部分(5自然段)介绍北京是历史文化的城市以及北京人的友善。

第四部分(6-10自然段)讲北京以教育和文化为重点的文化计划,“我们”将在全国弘扬奥运精神,以留下一笔精神和体育财富。

5、再浏览全文,你觉得哪一句话又最能概括全文的内容呢?引导读最后一段“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抓住关键词:“神奇”,这块土地怎样神奇呢?我们得联系全文读书,还得联系大量的资料,真正读懂这个“神奇”。认真读文章吧。

6、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呢?请再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准备准备和大家交流感受。(完成课后第二题。)。

(课文向国际奥委会陈述中国体育的悠久历史、北京市的各种齐全的设施和全市热情友好的人民,还有奥运文化活动的计划,特别陈述了奥运火炬的接力路线。)。

三、学习第一、二部分。

1、指名读课文的1-4自然段。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学生读文。

2、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最理想的城市?

二、精读课文。

(一)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教学。

有许多精彩纷呈的事情恭候客人。北京人热情友善。“除此以外”这个词使两层意思更清晰。)。

2、再读这一段,看看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精彩纷呈”呢?

紫禁城、天坛、万里长城精彩纷呈;博物馆、戏院、舞厅、餐厅、购物场所精彩纷呈……(还可让学生补充。)相片出示美丽的北京城各种镜头,师优美的语言旁白。

4、我们来再现一下北京的气派与美丽,谁愿意为它解说?你准备带着什么样的情感解说呢?(其实就是有感情地朗读,注意相机评价。)。

5、读描写北京人的句子,看看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的眼前能够出现奥运会期间,北京人热情待客的各种镜头吗?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二)学习第四部分(第6——10自然段)。

1、整体感知:读一读这一部分,请你找一找这一部分中有几个“将”字,把它圈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这几个“将”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1、扣住了“计划”,是打算做的事;2、理清了将要做的几件事,听起来清楚明了。)。

2、大家再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句子。请7人读这7个“将”所带出的内容,把这一“文化计划”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3、当我们一遍一遍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哪些词句渐渐地跳了出来让你感到特别重要?当然,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机完成课后第三题:“新的局面”指的是此次火炬接力途经的地方与以往不同,是人类古老的文明发源地。“新的高度”是指奥运火炬将到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也是以往不曾有的。同学之间还可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自由谈自己的理解。)。

4、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和指导感情充沛的,多种形式地朗读)。

5、再读读第10自然段,看看这一段主要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一种什么感情呢?

(扣住“实在是难以”“只不过”“而已”“仅仅是”“一部分”等词语,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遗憾,更是骄傲与自豪。)。

6、如此短的时间实在是难以展现我们的北京,展现我们的文化计划呀!那么,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还能向各国友人介绍中国的,北京的哪些特点?介绍我们还有哪些做法呢?(想象拓展延伸)。

(三)学习课文的最后部分。

3、2008年8月8日这个不同寻常的,令人激动的,神圣辉煌的日子即将来到了!我们都是光荣的东道主啊!你想为这一天的到来做些什么呢?把你的激动,你的心愿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拥有自己的体育传统。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欢迎你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

友善的北京人。

文化计划。

小学一年级教案反思

一年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孩子们从学前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各种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都要从此时抓起。刚开始的一个月更是各方面老师都要“操心”,从课堂到课外,无时无刻不要给孩子们进行提醒,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已经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课前准备,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等等。

在教学方面,紧抓课程标准,从最开始的简单识字让孩子认识一些可能在学前教育已经认识的一些生字,通过一些简单的儿歌,在读书的训练上我采用了当天阅读最认真的小朋友就可以当隔天的小老师进行带读的办法,或者是小组读、合作读、男女读等多种形式的手段来提高孩子们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的兴趣。

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兴趣,让孩子更加自信的、迅速的融入小学生活中。其次,就是汉语拼音的教学,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中,拼音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现在我们采用了韩兴娥老师的教学方法,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再借助《学拼音儿歌》,通过里面的小儿歌,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借助插图理解儿歌,既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拼音学习能力。同时我还通过盖小印章,发小奖状的奖励的措施再一次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最后,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孩子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还小,握笔姿势有很多都不正确需要老师及时纠正,如怎样握笔,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因此,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会时不时地利用小口号对他们进行提醒,比如说:“身坐正,脚放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课桌一拳远,手离铅笔一寸远”孩子们都会接着口号说下去,并对自己不良的坐姿经行修改。同时我还要抓好学生的书写质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书写的'位置等。既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又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

不足以及需要反思的地方:

1、由于学生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问题,学习程度、性格方面会对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有些学生声音很大,熟练朗读;有些学生声音很小,朗读不够熟练。

2、有些孩子们读的不熟的内容,上课多进行几遍朗读,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当堂的任务没有完成。

小学一年级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黄、浦、江、架、什、夜、前、进”8个生字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认读。正确描摩“浦、江、进”3个生字。

2.掌握部首“氵”三点水,“辶”走之底及笔画横折折撇。

3.能看图用“哪里有什么”的句式,做一问一答的对话游戏。

4.通过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上海在前进,对家乡有种自豪的感觉。

教学重点:

1.能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黄、浦、江、架、什、夜、前、进”8个生字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认读。正确描摩“浦、江、进”3个生字。

2.掌握部首“氵”三点水,“辶”走之底及笔画横折折撇。

教学难点:

能看图用“哪里有什么”的句式,做一问一答的对话游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大竖琴音乐,你觉得这段音乐怎么样?。

2.交流,出示:竖琴。谁来拼一拼?

3.揭示课题:30、大竖琴(指名读,齐读)。

4.竖琴我们可以用“架”来数,出示:一架大竖琴。

学习生字:架。

二、整体感知,学习儿歌,读拼音识字。

(一)学习课文1-4句话。

1.今天,老师要介绍两架非常特别的大竖琴给你们。

听课文录音,思考:文中的两架大竖琴指的分别是什么?

2.交流,出示南浦和杨浦大桥图片。

3.那这两架大竖琴在什么地方呢?(黄浦江)。

学习生字:黄、浦、江。

4.师引读1-4句,学习生字:什。

5.奇怪了,大桥不是琴,为什么要叫它大竖琴呢?出示图片,交流。

6.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指导朗读1-4句。

(二)学习5---7句话。

1.桥不仅长的像大竖琴,它也和大竖琴一样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自读课文,思考:弹的什么曲?

2.交流,出示5-7句。

学习生字:夜、前、进。

3.让我们来听听大桥弹奏的乐曲。播放图片,交流感受。

身处美丽上海的你们,对上海有着什么样的感情呢?能不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你的感情呢?自己先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4.我听出了你们都是非常热爱上海、为上海感到自豪的,就让我们一起把这种自豪的感情读出来。(齐读最后一句)。

三、复习巩固及拓展练习。

1.看,大竖琴又开始弹奏美妙的音乐了。(认读词语)。

2.游戏“你问我答,难不倒”。

出示例句。

(1)黄浦江上两架琴。

什么琴?

大竖琴。

(2)黄浦江边有座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六年级语文《北京欢迎你》教案及反思

孩子们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谈自己对这个部分的理解,交流的质量比较高。孩子们还查到“蹴鞠”这种游戏,我国古代的人早在春秋时就开始玩了,而不是课文中所说到的宋朝。(我个人觉得,我们的语文课本应该及时地进行修订,有些跟不上时代或是不太严谨的内容应该给予修改或删改。)在针对第三部分内容交流读书体会时,“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新的局面”和“新的高度”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非常大。申奥时,这些孩子们才出生,20奥运会举行时,他们也才五六岁,奥运会的历史意义、体育意义,奥运会带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理解这段话时,我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字面意思,然后再指导他们结合在课前了解到的关于奥运会的知识,想一想奥运会举行前后,我国会有哪些变化,用先理解题目意思再来理解语段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不少学生在表述时还是存在问题。

这篇课文是杨澜作为北京奥运会申办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年奥运会时的陈述词,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篇已经过时的课文。

这篇陈述词中一共提到了三个内容:介绍中国的体育传统;介绍精彩纷呈的北京城和热情友善的北京人;介绍我们为奥运会准备的文化计划。对于这三个内容,我也是分小组来读。在预习中,就提出了“你对哪个部分感兴趣,就细读哪个部分,并收集与这个部分相关的知识,以便在全班进行交流时给大家补充相关内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把三个部分的学习步骤列了出来,学生分别根据这些步骤对本小组承担的内容进行学习和交流。如,在学习介绍北京这个部分时,我提供的学习步骤是:

1、默读这个部分,想想介绍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个部分的两个内容,试着找找这两个内容的关键词。

2、对于这两个内容,除了第二部分,你还了解到了哪些呢?试着补充一下,说给学友听。

3、通过读课文,补充资料,这个部分的内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第一次在导学案中尝试给每个部分列学习步骤,课后发现这样的方式学生学得比较有目的,在交流时,感觉学习效果还可以,交流环节也不再显得杂乱无章,看来,这个方法在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中比较适用。

小学一年级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这首五言律诗师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全诗虽然只有20个字,却形象的描绘出梅花凌寒开放、洁白如雪、幽香徐来的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一类生字。掌握一个偏旁部首“反犬旁”和一个新笔画“弯钩”。

2、在观察图画感悟诗意的过程中,提高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

3、感受、欣赏美华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喜爱作者笔下的梅花。

教学重点:

感悟诗的意境,正确书写2个一类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配音磁带。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熟读古诗,感悟诗意,背诵古诗。

2、认读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花啊?说说你们都喜欢什么花?那你们都知道这些花都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吗?有没有在冬天开放的花呢?什么花呢?(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梅花的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熟读古诗,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1)介绍诗的作者。

2)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3)师领读,生齐读,指名读。

4)请同学说说诗的意思,给大家讲一讲。

5)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啊,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在寒冷的冬天里飘香。

3、认读生字,背诵古诗。

1)快速画出诗中的生字,并试着读一读。

2)认读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之间进行认读比赛。

4)齐背古诗,体味意境。

4、布置作业:背诵古诗。

三、板书设计:

梅花。

王安石。

墙角一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一类生字,熟背古诗。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读生字,背诵古诗。

2、指导书写一类生字。

1)重点指导“独”的写法,注意“独”的笔顺,学习新的笔画“弯钩”,掌握偏旁部首“反犬旁”。

2)一类生字组词。

花:雪花梅花。

独:孤独单独独自。

3、布置作业: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处理课后练习。

二、教学过程:

1、背诵古诗,指读生字、组词。

2、处理课后练习:

1)读一读。

以各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积累词语。注意强调“数”的读音。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特点,重在教给学生发现事物规律的方法。

3)读一读,背一背。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注重积累。

4)表达。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发展学生语言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3、布置作业:背诵全诗,读写生字。

小学六年级语文《北京欢迎你》教案及反思

《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奥运会时所作的陈述词。如果倒计时算,班上孩子们都还在十岁以内,几岁的孩子对于领会不透彻的东西有很深的印象是很难保证的。

孩子们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谈自己对这个部分的理解,交流的质量比较高。孩子们还查到“蹴鞠”这种游戏,我国古代的人早在春秋时就开始玩了,而不是课文中所说到的宋朝。(我个人觉得,我们的语文课本应该及时地进行修订,有些跟不上时代或是不太严谨的内容应该给予修改或删改。)在针对第三部分内容交流读书体会时,“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新的局面”和“新的高度”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非常大。申奥时,这些孩子们才出生,奥运会举行时,他们也才五六岁,奥运会的历史意义、体育意义,奥运会带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理解这段话时,我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字面意思,然后再指导他们结合在课前了解到的关于奥运会的知识,想一想奥运会举行前后,我国会有哪些变化,用先理解题目意思再来理解语段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不少学生在表述时还是存在问题。

小学一年级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读生字“黄、浦、江、什、架、夜、前、进”。积累7个词语“竖琴、黄浦江、什么、日夜、家乡、上海、前进”。

2、会正确地朗读句子和课文。

3、背诵课文。

4、根据课后的说话要求,做一问一答的对话游戏。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积累词语,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后的说话要求,做一问一答的对话游戏。

教具准备:录音、投影、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师:老师知道你们在家里学了好多的本领。说说你会什么琴?

2、教师介绍竖琴(出示投影)。

3、借助拼音,读好课题:

4、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5、学习生字:竖(字音——字形)。

二、整体感知,学习儿歌,读拼音识字: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师:课文中的竖琴是不是刚才看见的竖琴?

学生交流。

2、学习生字:“浦、黄、江”

3、引读课文1——4句。

比较大竖琴与两座大桥,再先现生字。

出示句子:两架大竖琴,日夜弹不停。

4、再次引读1——4句。

5、学习生字“夜”和词语“什么”。

6、学生自由读课文。

思考:黄浦江上的两架大竖琴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乐曲?(出示句子:我的家乡——上海在前进)。

7、学习生字“海、前、进”。

8、看图体会“上海在前进”。

9、指导读句子:我的家乡——上海在前进。

10、引读5——7句。

11、朗读全文。

三、复习巩固,练习穿插:

1、叫号游戏:听音拍手游戏巩固。

2、完成课后练习:读好句子。

3、游戏:你问我答。

4、朗读全文。

四、拓展练习:

1、你还知道黄浦江上还有哪些桥?

2、畅想上海。

五、写字练习。

1、复习已学过的笔画。

2、学习笔画。

3、学习描写。

4、及时纠正。

5、师生共同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字词教学中,我利用一年级学生有好表现的天性,用小老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小老师”的活动,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每次“小老师”一上台,其他小朋友的情绪会异常高涨,注意力也分外集中。“小老师”教得认真负责:“跟我读”,“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我要提醒大家……”。“小老师”一招一式还真像模像样,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效率。当然“小老师”并不局限于几个人,人人都有机会当。通过当“小老师”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变“被动”为“主动”。在字词巩固阶段安排了学生最喜欢的竞赛游戏:读词语比赛、猜字游戏,充分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直观为主这一阶段,媒体的运用不容忽视。因为大竖琴不是一种常见的乐器,大部分的学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们又如何将竖琴与大桥联系起来,又怎能体会到上海在前进?对于这个教学难点,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认识大竖琴,并亲耳聆听大竖琴演奏的乐曲,然后通过图片比较让学生发现大竖琴和南浦、杨浦大桥的相似之处,最后通过句子的朗读进一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巩固字词。注重课外的拓展,通过大量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上海的面貌在不断的改变,不断地进步,上海也在越变越美。

4、不但重视课堂里的教学,还能激发学生在课外利用手中的笔写出、画出上海的未来,进行交流。对于这个课外作业,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完成的质量也比较高。既拓展了思维,又提高了能力。

小学一年级教案反思

《口耳目》课文中的生字都是高频字,如:口、耳等字,同学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同学应该会读、会认。因此,我根据象形字近于图画的特点,在学习时,我努力让学生发挥丰富的形象力,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指五官、猜字谜、画古字、读今字等多种活动一边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边对汉字的各部位进行了形象的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认识了“口耳目”。

识字课本中“多读”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一味的反复练读,小朋友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识字课中总会运用许多游戏。为了巩固本课的字,我再次利用卡片分类(图片、古字、今字)三组来找朋友的游戏,不仅牢记了本课的生字,而且激起了认识更多象形字的欲望。因此在闯关四中拓展的几个象形字,学生就会轻松猜出。汉字不仅仅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张张生动的图画,让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游戏中,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在识记字形的环节中我采用比较法教学“日”与“目”。学生观察“日”与“目”的字形时,发现“日”字里面是一横,“目”字里面是两横,比较之后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接着,我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过这两个字,你能不能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日”与“目”的记忆,让学生思考了片刻。有同学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日’表示太阳,你看,天上太阳不就是一个吗?所以‘日’字里面只有一横。‘目’表示眼睛,人与动物的眼睛有两只,所以‘目’字里面就有两横。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不错。尤其是口头组词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