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粽子和熟粽子 做粽子小学生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时间:2023-10-04 03:12:41 作者:字海 2023年生粽子和熟粽子 做粽子小学生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生粽子和熟粽子篇一

做粽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亲身体验并学习制作粽子的过程,不仅能够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在学校的端午节活动中,有机会和同学一起制作粽子。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第一段:了解历史渊源

制作粽子之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粽子的历史渊源。原来,粽子起源于中国南方,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制作的。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因为忧国忧民,被贵族驱逐到汨罗江流域,最终投江殉国。为了防止鱼虾吃了他的身体,百姓们用粽叶包裹饭团投到江中,以饱腹祀其生前的英名。了解了粽子的历史意义,我更加珍惜这个传统文化的瑰宝。

第二段:领略老师的教诲

在做粽子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制作粽子的步骤和技巧。我们需要一个“三明治”,将箭头朝上的三道竹叶铺在一起,再在叶子上铺一层糯米,放上制作好的肉馅、蛋黄、红枣等等,再盖上一层糯米,用细绳子系好,最后放到锅里蒸。老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每一个细节,让我们更加熟悉和掌握制作粽子的技巧。

第三段:体验“动手”快乐

制作粽子需要动手,我们需要将糯米和肉馅放在粽叶上,再包裹成三角形的形状,这个过程中需要手法协调,十分考验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但是,当我们看到自己亲手包裹的粽子成功蒸熟,那种成就感和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还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第四段:感受团队协作

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分工协作,一个人包裹粽子,一个人拿着细绳子紧紧地绑好。还有的同学蒸好之后,需要拿出来装进盆子里,等待吃的时候拿出来。这些都需要团队协作,只有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好每一个步骤。通过这个过程,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加强。

第五段:不断尝试,不断进步

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包裹不太好,有点歪歪扭扭,但是老师鼓励我们继续尝试,不断进步。只有不断的尝试和练习,才能提高技术,包的粽子才越来越好吃。这让我明白,做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不断汲取知识和努力实践,不断尝试。

总之,制作粽子不仅是一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学习,也是一种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毅力坚韧的活动。我很喜欢制作粽子这个活动,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和同学一起制作粽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生粽子和熟粽子篇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也有我喜欢的食物,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这天还有一个传说呢!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为了国家牺牲了,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就把粽子抛到河里给水怪防止水怪吃屈原的尸体。粽子是我的最爱,一提起粽子就让人垂涎欲滴。

只要粽子那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就像被磁铁吸住一样,不知不觉定在蒸笼旁,真香啊!过了两三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笼了,我接过一个粽子,迫不及待地将碧绿的粽叶拨开,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只见白色粽子里嵌这几颗红宝石(红豆)真好看。我忍不住了张开大口狼吞虎咽如风卷残云。啊!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咦?粽子呢?原来都到肚子里了,可粽子的美味还残留在口中,吃了还想吃。

粽子不仅美味,而且做法也很简单。先拿一条长短相依的长绳,吧粽叶包成漏斗形的,再将在水里浸泡过的粽米,红豆装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把粽子包起来,最后把粽子放进蒸笼里蒸上两三小时,一个美味的粽子就诞生了。

生粽子和熟粽子篇三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提前几天妈妈就买好了粽叶、红枣、花生、还有香肠。全家起了个大早开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包起来可有点难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个粽子,却像个“受伤的兵”,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来又倒下了。妈妈看看不像样子的粽子拿过棕叶教起我来:“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子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装,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分,其余四指在叶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颗红枣把尖部堵严,再放入江米盖住红枣,再把棕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在拿绳子捆好扎紧,多余的叶和线剪掉。”

我听了心想小小的粽子还有那么多学问,还是乖乖学吧!我把两个差不多大的粽叶按顺序叠好,做成了漏斗状,先放了一颗枣再放入糯米,三绕四卷,哈哈!一位大将军出现了,给他系上腰带他更神气了!

生粽子和熟粽子篇四

在传统文化逐渐失传的今天,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我校在端午节前组织了一次“做粽子”的活动。作为小学生的我参加了此次活动,感受颇深,下面我会详细介绍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会了解端午节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学会了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源于中国,这是一个紧扣历史和文化的民间节日。当学校领导把粽子的故事和端午节的地位介绍给我们时,我才知道粽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是一个象征文化和记忆的符号。通过活动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内涵,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第三段:学会了互助合作

在做粽子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互助合作。每组都分配有一个组长,然后其他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制作粽子的任务。由于每个人的操作技巧和经验不同,也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性,这让我更加珍惜集体的力量,希望以后能在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段:学会了耐心和细心

学习做粽子,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因为粽子包起来非常考验细致耐心,如果操作不当,粽子就会糊掉开口或是撑破,影响口感。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立马就包好,几次失败后我才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包粽子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断去尝试去改正不足,最终完成了一个十分美味的粽子。

第五段:总结

这次做粽子活动不仅让我更了解了传统节日,掌握了操作技巧,还学会了与人合作。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传统文化。同时也让我有信心更好地担当起团队分工协作中的主要角色,发挥出自我优势,达到更高的目标。

生粽子和熟粽子篇五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活动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包粽子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和感悟。本文将分享我在包粽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思考。

第二段:团队合作与沟通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团队合作,这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同伴们需要不断地协商、交流,以确定制作的具体过程、材料与工具等安排,同时需要考虑到所有人的意见和反馈。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更好地沟通,而且在团队合作中结交了新的朋友。

第三段:耐心和细节

包粽子需要耐心和细心,因为每个粽子都需要认真地打好细节,否则就会影响到制作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的耐心有所提高,我也更注重细节,因为这会导致制作过程中的成败。这也让我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是构建成功的基石。

第四段:文化传承

包粽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参与制作也是一种传承。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粽子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此外,我们还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学习了手工艺,这是一项珍贵的技能,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发扬。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参与包粽子活动虽然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对我的生活和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此我深深感谢这次活动给我带来的机会和收获,我相信,通过包粽子这个过程,我已经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技巧、耐心和细节的重要性,我也会延续这些特质,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我也希望包粽子这个传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和爱上这项文化艺术。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