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通讯(通用14篇)

时间:2023-12-13 06:41:38 作者:笔尘

通讯稿不仅要简洁明了,还要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和吸引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通讯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大学语文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企业还是其它单位,都不缺人,缺乏的是人才。因此,对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为了自身利益以及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设置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获得了发展,然而,由于技术教育的价值超过了人文素质培养的价值,使得一些大学生处在学习阶段的时候,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功利主义思想表现非常严重,失去了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和追求。

1.2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低下。

大学期间,由于是以专业来进行学习的,人文素养等通识类课程在一些学校开设的比较少。除此之外,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热衷于考取各种证书,而对人文素质类的课程重视不够,这也造成了人文知识欠缺以及人文素质的低下。

1.3缺乏社会责任感,独立性较差。

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再加上受社会上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一些大学生盲目地追求个性,对他人和社会缺应有的责任感。再者,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缺乏挫折的历练,因此一旦遭遇困难,或者求救于人,或者退缩,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2.1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大学语文上,众多的名家名作中的精华可以供我们汲取。通过学习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中的精华,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了语录体散文《论语》以及《孟子》之后,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领悟到做人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2.2拓宽文学视野,提升人文修养。

从高中进入大学,必须进行角色的转变。一些在高中时代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在大学时代都会出现。如何去学习,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以及如何与老师相处,这都是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而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在名家名作中汲取了人文素养的汁液,可以大大提升自身素质。人文涵养提升了,才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才能赢得同学的尊重,从而为踏入社会大舞台提前做好准备。

2.3提升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

大学语文的功能还在于通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层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增强了调控情绪的能力,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1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大学语文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去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教给学生受用一生的处世哲学。教师可以创新方式方法,利用电影、讲座以及演讲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传递做人理念。要将“授业”与“育人”结合起来,使用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来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不断增强人格的修养。

3.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由于大学的课时有限,因此要精选教学内容。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到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上面,因此,要选择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些作品的魅力依然不减,它们所蕴含的哲理同样适用于今天。在大学语文教学上,要按照不同时代,选择不同的经典作品,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充分领悟到先哲过人的智慧以及作品高超的艺术性。

3.3改革考核方式。

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考核方式沿用的还是中学时的闭卷考试方式,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客观题较多,能够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题目较少,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考核上,应该将试卷考核与平时的考核相结合,同时试卷题目应该以主观鉴赏题目为主,这样才能真正考察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程度。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作为高等学校文科基础课程之一,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不断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不断提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语文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文明的高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尤其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针对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促进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大学语文是大学教学的基础课程,承载了人类的知识、情感和思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媒介。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包含了众多的思想精神,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色,对现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和人文情怀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大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知识培训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具有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心由原来的基础能力培养进入了更高一级的阶段,接受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与内容。在大学语文学习阶段主要以文化修养为培养的重心,而不是重复之前语文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方式,如果依然进行重复教学就无法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也会令学生产生乏味感。依据大学语文授课的这一特点,不难看出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正确地引导作用,能够推动大学生三观的形成,推动其文化素养以及人文情怀的形成。第一,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开设不仅仅是教授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与表达,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在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一种方式,通过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形成高度的道德标准,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了传统文化教育,这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更具有鲜明的文化性,加深了学生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更全面地了解了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在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第二,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与文明,是历朝历代人们的智慧结晶,从文人雅士到普通百姓、从道德伦理到思想价值,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代代先辈们薪火相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和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价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当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当前在大学语文的授课中虽然引入了传统文化教学,但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演绎给同学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只是一种摆设性的知识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在语文课堂应用的时候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应用也只是照本宣科,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并未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导致传统文化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不大,而这种传统文化可有可无的授课方式使得课程开展并无实际意义,长此以往,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会悄悄疏远学生与教师的亲密关系,不利于教学课程的开展。第二,当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手段不够合理。虽然大部分大学语文课程中都加入了传统文化,但是由于没有合理地教学手段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在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还是通过老旧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这种草草了事的教学态度不仅不能引发同学们的兴趣,也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但不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反而会令其固步自封,难以实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更不用说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加强师资投入,提升师资力量,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一直不高,这与很多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关。例如,大学语文本身学时较短,而大学语文的培养任务又非常繁重,再加之传统文化的渗透也需要占用一部分学时,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导致大学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效果不佳。有的学校一味促进大学语文教育向实用性方向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过于重视,导致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较低。有的学校因为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经常聘请一些代课老师进行授课,而这些任课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专业素养不高,实际经验不足,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存在很大不足,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于肤浅不具备创新能力,难以堪此重任。为了推动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前进,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高素养的教育人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提升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创新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第二,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上,以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选择。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单纯地将传统文化与课程相结合比较耗时耗力,良好的工具书能够帮助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合适的教材在应用传统文化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的选择不能一味注重听、说、读、写能力,选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浓厚的教材有利于开始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培养自身文化素养有莫大助益,促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在大学语文应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教育手段陈旧、教学方法老旧毫无新意,因此诱导学生厌烦、抗拒的学习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师不但要做好课程准备,还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多多参加教育教学探讨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设置必要的情境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感悟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第四,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彰显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意味深长,很多学生对此感到乏味、枯燥,探究学习兴趣淡薄,不利于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应用的开展。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能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问题,不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不足且不够牢固,这迫切需要在课堂上解决此类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利用情景教学,虚拟文化环境还原历史故事、事件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味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对于工艺类的传统文化,可以采取开展手工制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教育教学,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兴趣,在彰显文化特色与文化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五,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倡导文化实践,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真真切切地体验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实际操作、演练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于传统的理解、对于文化的感悟,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腐朽落后的文化,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为世世代代的民众薪火相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革新与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语文论文

根据全国高校课程统计数据来看,语文作为我国学科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全国近30%大学的必修科目,且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将语文修订为必修课,但正是这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却处于尴尬境地:认可程度高,但学生普遍忽视其重要性;现代化水平低,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符。

(一)认可程度高,但学生普遍忽视其重要性。

众所周知,语文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接受语文教育,并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得到更加全面的语文教育,所以说,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了全民认可的教育内容。但是,到了大学阶段,语文教育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倾向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大学生更加注重的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学语文教育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的知识应用和学习体验已经拙荆捉襟见肘,学生认为语文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学与不学都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与其花时间接受语文教育,还不如搞好自己的专业课。

(二)现代化水平低,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符。

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项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可以作用于大学教育工作的设备、工具急剧增加,但是大学语文教育由于多涉及语言文字的教学,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颇深,所以在现代化教育进程上,远远落后于其他科目,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呈现出低水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策略之一。

二、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和发展策略。

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应当从三个方面来加以体现;第一,大学语文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开始向现代化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清晰意识到大学语文教育不能再继续沿着传统的教育路线前进,而是应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充分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带来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育。第二,能够直接表现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教学模式等,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次数日益频繁,大学语文现代化要求在教学思路、教学设备等各个方面得以展现。第三,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论文和相关研究人员,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工作开展的人才基础,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多元化、深层次的指导意见,有效提升了大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提出以下四点教育教学策略:

(1)大学语文教育要加强对现代化教育的认知性,全面、深入的理解现代化教育的意义。

(2)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要重视自身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观念上来明确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为学生带来更加喜爱的语文教育内容。

(3)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开展,要严格按照我国教育部门所制定、颁布的教育政策,加强地方教育部门对高校语文教育工作的监督作用,保证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4)大学语文教育要提高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力,不仅要在运用次数上得以增加,同时要在运用方式上更加契合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效率的提升。

三、总结。

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改革内容,广大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和高校管理层,要清晰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工作现状,在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进行现代化教育转变,从而实现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虽然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但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生把更多时间用在外语学习和等级考试中,个人素质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实情况是有些学生的考分很高,但不具备高尚的情操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缺乏责任感,有些人逐渐丧失人文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甚至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和人格尊严。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忽视素质教育的问题。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些学生只是在临近考试时才开始突击,考试结束后,没有多少学生向学习外语或其他课程一样勤奋苦读,想当然地认为母语学习不用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最终也能有个理想成绩。在考核评价方面也主要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评价的重心侧重于笔答试卷,忽视大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要求,即担负素质教育的重任。民族预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和输送文化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好的,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较高人文素质的一年级大学生。如果不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并加以考核评价,势必会影响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鉴于此,大学语文教学亟待加强素质教育问题。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阶段。正确把握民族教育自身的特有规律,把遵循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科学稳健的发展之路。有人说“世界贫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在导致民族地区落后的原因中,教育落后、人才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必须把民族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民族振兴、边疆巩固、祖国统一和团结进步的高度上来认识,要把民族教育从单纯的应试转变到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大学语文课就是通过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全面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教育名著《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每一种社会改善的先决条件要求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可见,教育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从实际出发,发挥学科优势,注重挖掘学生的人文内涵,从而促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思路。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高等教育中特殊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预科,同样不可忽视素质教育。但如何利用综合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加以解决,已成为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新课题。而大学语文课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旨在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对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依据现有教材读本《大学语文》(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分主题进行教学研究讨论,如“理想”“爱国”“学习”“修身”等主题,可以结合孔子的《论语》、陶渊明《归园田居》、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教材内容选取可对学生进行修身、做人、学习等方面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读者》《青年文摘》等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中选取适合的文章进行研读、讨论,实现教育资源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思维理念创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语文教学改革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延伸课内外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和喜欢的城市进行课外的精神的陶冶,亲近自然,深入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到群众中去学习语文,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另外,在课上编成语文学习小组(五人为一个小组),主要进行讨论与课后实践。如学习小组到“七三一”部队遗址观看之后进行“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民族,不辱使命”,“中国梦,振兴大中华”等话题讨论。以学生讨论为中心,营造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课题氛围,形成预习、阅读、实践、讨论等环节的教学模式,老师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由“让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三)优化考核评价办法。

大学语文的成绩考核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风向标,对教育目标会产生直接影响。以往的考试主要以期末闭卷的形式为主,考试内容也局限于传统试题模式,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重视期末一张试卷,缺少对学生平时的考核环节。为了全面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考核,注重学生个性发挥,避免出现整齐划一的具有标准答案式的考试类型,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成绩评价问题实行课上和课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并且创建独特的大学语文考核模式,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实现民族预科素质全面提高。

(四)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大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宣传,陶冶审美情趣,立足教育长远规划。大学语文不只是要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程的主导功能和作用,发挥大学语文学科优势,建立素质教育考核目标,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助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探索并实践这一目标需要不懈的努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关系到国家进步与发展。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在品质,从而增强个人素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个人的尊严和使命感。对于促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来说,大学语文教育责无旁贷,通过独特的大学语文教学,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及得体的教学方法,有效推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提高。

大学语文论文

摘要:新时代条件下语文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会做人。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中重抓德育,因为学校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地。

关键词:语文教育;感恩教育;善良教育;提升人生境界。

在一次语文研讨会上,一位语文教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语文教什么?同事们众说纷纭,见解不一。一个老师肯定的说:“语文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后来我反复思想这个问题,难道语文就是教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吗?这就是语文的终极目标吗?不,不是,我认为新时代条件下语文教育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会做人。听说读写是工具学会做人是目标。

在这里我想谈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1.语文教育渗透着感恩教育。

每个婴儿呱呱坠地,来到世上,都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那是一份深入血脉,不求回报的爱;那是一份无私,牺牲舍己的爱。但是,现今的学生有多少人能理解父母的深爱,又有多少人能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与之相反的是痴迷于网络中不思进取的孩子,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让父母伤心、失望、流泪,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在课堂中不失时机的渗透感恩教育。

例如,在学习《合欢树》时,作者史铁生用充满深情的笔触,怀念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当他生病时,母亲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给他买药,让他吃,让他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当母亲用熏的方法为他治疗时,不小心把他烫伤。为此,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他……当教到此处时,我都会动情的给学生范读,然后问他们:"你们愿意这样不分昼夜的守着一个病人吗?你们愿意为一个人付出自己所有的精力和金钱吗?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轻轻的摇头。而后我又问,你的父母做过那些事最让你感动?一位学生哽咽的说,他的父亲为供他上学,到建筑工程队干活,风吹日晒,容貌苍老,有好多人把他的父亲当成他爷爷。有的学生说,一次放学后,他走到村口,发现他的父亲一直在路边等他,顿时他的泪水盈眶。还有的学生说,一次她生病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她,让她很感动……学生在课堂中体会着厚重如山的亲情。

在语文课本中,有好几篇亲情教育的文章:如:《我的母亲》等,我认为教师应该突破教材,引导学生关注亲情,感恩父母。因为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才会更加的努力,会用爱回报爱她的人,会用责任回报社会。

2.语文教育中有善良教育。

善良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善良是怜悯,是乐于助人,是诚信……可是在当今的时代,人们被金钱、权势迷花了眼睛,丢弃了善良,我们的社会也由此显得不太和谐,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欺诈、猜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环境。所以,教室有责任教导学生保持善良的本性。

在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卖奖券的老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却仍保持着善良的本性,用他油腻的双手传递着温情,我教导学生无论在那种环境当中,不可丢失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用爱心的举动,灌溉他人的.心田。

在王蒙写的《善良》一文中,学生得知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快乐,一种自信。

3.语文教育能提升人生的境界。

人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哲学范畴的问题,语文教育中也包含着这样的人生哲学的教育,例如:冯友兰先生所写的《人生的境界》,我认为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有价值的人生观。在学习《人生的境界》时,学生通过阅读老师的讲解,初步明白了四种人生境界的区别!自然境界中的人,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他们“少知寡欲”,“不著不察”,是人不应有的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或为名或为利,本质都是为己。只有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我又给学生讲达到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人的事例。如:柴裕财,一个平凡的老百姓,看见有人落水奋勇相救。救活的这位老人却无依无靠、无法生活,他毫不犹豫的收养了这位孤寡老人,认她做娘,孝养着她。后来又遇见一个女婴被遗弃,心生怜悯,又把婴儿抱回家收为女儿,为了娘和女儿,这两个与他生命本毫无干系的人,他心甘情愿的早出晚归的摆摊、收破烂,什么都苦活累活他都干过。

又如:德兰修女,她原可以在修道院过着平静安逸的日子,偶然的一次机会,让她看到大街上躺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病入膏肓,无人救助的乞丐,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修道院,去社会上做救治工作。她去麻风病院,去瘟疫流行的地方…….她的人生格言是:将你的爱给饥饿的人,给赤身露体的人,给无家可归的人,给麻风病人,给酗酒的人,给躺在街上的乞丐。

学生通过学习这课,对有道德有爱心的人,产生敬仰之情爱慕之心。我想在他们以后人生的道路上,这些榜样会让他们理解人性中的真善美,会像灯塔一样指引着他们人生的道路,让他们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今天,在商品大潮的席卷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流行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生活在改善,道德在滑坡。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深受其害,青少年犯罪率日渐上升。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中重抓德育,因为学校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地。我在这里呼唤广大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教学中的道德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生伴随着知识的获得,也学得怎样做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大学语文论文

摘要: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往往忽视高校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把关注点放到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试图通过既有的文献和教学行动实践,结合大学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阐释开发与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相关原则和策略,为具体实践提供较充分的理论前提和操作路径。

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古代文的教学始终面临若干问题,比如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经典作品,怎样使学生掌握它们?文言文的语育障碍如何排除,如何避免老师讲得难学生听得也难的尴尬?从中学到大学,古代文的教学花的时间最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更何况中学阶段选学的篇目多是历代名篇短制。而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无论是从篇幅还是思想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教学方法而言,我们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先说读通,我们在解放后才有语文这门课,是国语和国文的统一体,或者说是语言和文学的统一体。因此,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充分理解继承我们祖先遗留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提高能力,就必须过古代文这一关。

目前文言文的教法仍然遵循古老传统。由老师先念,念一句翻译一句,学生听一句笔记一句,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串讲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无益处,只是课堂的主角是老师而非学生。

学习文学作品主要是读,说朗读说诵读都可以,既要听人家读也需要自己读,作品读出来了,好处也就容易体会了,读得越多能力就越强。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任何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阅读古代文的能力更是如此。古汉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出来的书面语,他简清生动,古人平时说话用不到书面语,我们今人更难有鲜活的语境,而学习语言恰恰需要有一个“活”的语言环境,对周围人们时刻在用的语言人们很容易接受并掌握,能触摸到语言文字的肌理,看清每个音节的面容和表情。没有语言环境,学到的就是死的知识,我们的外语教学就是最好的例证。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老师的单方面灌输,“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等古汉语语法的问题在中学就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重新又拿到了大学课堂,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读一读呢?因为古代私塾的诵读场面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教法陈旧,近代也有讽刺先生教书无能的笑话,仿佛诵读成了教师逃避劳动的方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学生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都能寻到有力的“证据”。老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是不是学生学习的万能药,被动学习的结果就是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拆的过散,美感也就所剩无几,没有审美意义,厌倦情绪随之而来,甚至哈欠也来了。

诵读是一种综合训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才能通顺流利地把文章读出来,文言文中很多生僻字,还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还要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了解单句和段落的大致意思。客观地讲,大部分古代文都是非常适合诵读的。古人的文章写出来也是要念的,刘勰所标的“六观”最后一观就是“观宫商”。所谓宫商本指音乐的声调,这里泛指文章的声调和韵律。就拿他这篇《知音》来说,“采用骈文的形式写理论性的文章。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可是他这个舞跳的潇洒跳的优美,怎么个潇洒,怎么个优美就需要学生亲自读一读了,骈文体的特点一读就知道,这比老师辛辛苦苦讲半个小时的效果好得多,学生读熟了,感觉就在声音符号和大脑思维的互相作用中建立起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感。再如苏轼的《留侯论》,文笔纵横捭合,文势舒卷自如,“泉源涌出”“行云流水”,非读不可以体会苏文如海,汪洋恣肆,雄辩宏放的特点。由此可见,诵读是文言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大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的读通,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学好。

语言障碍已经克服了,下面就是学好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是加强学生的美育和德育教育,美育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是实现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引善,以美育人,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优雅气质的人才。大学语文可以培养人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古代文学作品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甚至对于宇宙的严肃思考,这些优秀作品无不充满了智慧。20世纪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他的《审美理论》一书中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就在于它永远就是一个比自身更多的存在(一个超自我的存在)。

这些优秀的古代作品不仅是文学史上一粒粒璀璨的明珠,更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是学生备战考试的复习资料。作者将自身的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读者要能够从文字人手,正确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人情,沿彼讨源,虽幽必显”。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显而易见,欣赏的过程就是修养提高的过程。教材节选的《礼记大学》中一段,“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围之而后天下平”,这样的人格理想,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不正是一种有力的德育教育吗。司马迁的《刺客列传》,从文学角度看,这是一篇精彩的小说,它具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结构完整,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图穷匕首现”和“秦庭一击”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也堪称经典:荆轲的沉毅豪迈、太子丹的坦诚躁进等等,尤其令人感动是作品体现的侠义精神,“感于恩义,忠于所托,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轻生死,忘安危”,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让人爱不释手啊!

关于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刘勰的“六观”应最有实践指导意义:“一观体位,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而他所讲的“博观”――广泛阅读的标准,则可以看作一个总则,这个总则,是学生和老师应该终生记取的。学好不仅靠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与学生的情感投入和领悟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滋味了,心灵受到震动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古代文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闪耀着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的智慧光芒,在语文教学中理应给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顺利地传承下去,哪怕最微薄的努力也是有价值的。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教学只能在课堂中完成的认识,要改革教学以单篇课文讲授为主的模式。实践教学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作为地方院校的学生,他应该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的建设者。这需要学校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毕业生,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要“接地气”,满足地方的发展需求。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从文化层面对地方的情感认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需要从多方面予以构建:

第一,有一本适当融入地方文学的大学语文教材。以中外文学经典组成大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直以来通行的做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取得很好的成效。作为地方院校来说,我们选用其他成熟的教材当然可以在短期内从面上实施教学。但有些问题却值得我们思索:大学语文教材“地方性”凸显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特色的培育。总的来说,大学语文现有教材内容都具有全面而系统的优点,但部分教材的个性特色和整体核心思想则需加强。大学语文教材适当融入地方文学主要是通过地方文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面向地方文学的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二,有一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大纲。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大纲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南,是教学实践活动安排的依据。作为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它不同于一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可以分学期完成不同的目标,而大学语文教学只有一定量的学时,制定实践大纲应充分考虑教学时数的限制。因此,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大纲应该突出重点,主要从地方文学阅读、地方文学资料收集、地方文学田野调查、地方文化采风等方面予以安排。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会突破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达到逐步内化为培育自身文化素养的自觉追求,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第三,有一批代表性强且关系稳固的语文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而且还能在实践教学基地与高校的长期互动中,实现双方多领域的合作。作为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它的创建应该紧密结合课程的需求与特色,同时应该考虑实践活动开展的便利性。教研室应当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规范管理要求,明确实践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指导教师的职责以及管理措施等。

第四,有一些影响较大且成果丰富的语文实践教学重点团队。在具体的组织方式上,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以若干个学生为一个基本单位组成学习团队,团队的划分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语文能力等因素,团队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个团队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实践环节强调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在合作式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理念和竞争意识都能得到加强。但大学语文教学由于学生来源比较广,授课教师数量也比较多,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因此很难做到均衡开展。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一些重点团队,对重点团队予以重点支持。通过总结和宣传重点团队的实践成果,在学校和地方产生良好的影响,以此促进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得到良性的持续开展。

第五,有一套具体灵活的实施内容和方法。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组织民间文学采风,地方文学资料的田野调查,以地方自然或人文景观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凸显地方主题的演讲朗诵活动,地方街区规范用字调查,城市市民阅读习惯调查、公务文风的学习调研以及有关地方文学作品的改编和表演等。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在内容的设计上要避免空洞,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在方法的选择上,要有操作性强的切实措施。

第六,有一个合理的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办法以及教学反馈机制。现有的大学语文期末考核方式一般是考试或考查,最终成绩结合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评定。这样的评价方法在操作上简便易行,但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以及语文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对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行为和效果评价不够。在对学生评价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如对学生的调研报告、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其成绩纳入学期总评成绩。在考核目标上,我们对学生除了必要的文学知识考查以外还应该结合地方文学设计更加开放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素养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展现。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要取得良性发展,还需要建立师生能够平等交流的教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从而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体现为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这实际上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语文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给予政策支持,在课时及经费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教师在观念上有所更新,我们强调人文教育不是说固守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文学知识的承传方面确实有其优势,但随着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

二、构建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应当注意的问题。

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地方文学可以为大学语文实施实践教学创造便利的载体。基于地方文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创新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有力推动教学方式、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变革。当然,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功用”“实践”“人文教育”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我们一方面应当看到学生就业中实用技能得到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学生在选课时也越来越重视功用性,“学习这门课对我有什么用”是学生选课首先会思考的问题。教师如果仅仅只是批评学生功利主义的选课观,这是不够的,学生也难以接受。因此,课程教学还是要审视自身,从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来增强课程的“功用性”,“功用”是靠实践来积累和实现的。但强调“功用”,并不是排斥“人文教育”。基于地方文学的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应该紧扣实践的精神,在实践中感知文学、探究文学,从而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真正的感染,实现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目的。

第二,要处理好地方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我们应该看到基于地方文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在知识系统性方面存在的缺陷。为避免知识系统性的缺陷,我们可以采取的办法有:一是教材编写首先应有核心思想,然后概括出若干个单元主题,单元的主题既要精练典雅,又要切合地方文化的精髓,每个单元主题能涵盖选文的思想内容。每个单元既有地方文学的经典代表,又选入中国文学史上反映类似主题的经典作品作为单元的拓展;二是有必要通过单篇课文的相关知识链接和研读思考,使课程内容避免封闭而呈现出开放的特点。根据每单元课文的具体内容,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好实践教学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三是教材中以附录的形式简要标明中国文学史和地域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对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大致的了解,这既方便学生查阅,也可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实践。

第三,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并不是对现行的教学体系和方法的全盘否定,更不是对课堂教学的漠视和放任自流,实际上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能够得到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教学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总之,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应注意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地方文学进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其是否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决定了课程的发展基础和生命力。从教学改革的层面来说,结合地域文学来实施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可以改变现有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实践教学载体缺失和核心指向不明的不足。当然,把地域文学应用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并不是要把我们的教学拘囿于地域文学相对局部的空间里,而是透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开放地引导学生感知全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元性,通过大学语文实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及其价值,形成关注和热爱地域文学的意识,从而通过实践的层面更好地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大学语文论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与审美价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有弊,本文对大学语文都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做出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对策。

一、多媒体教学概述。

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指多种媒体的综合,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以上媒体的、能够实现人机交互信息交流的传播媒体就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可控性、非线性、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广告、艺术、娱乐、商业、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依据,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到同一课题中,实现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以及监控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用数字化学习方式来取代传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其局限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宜生搬硬套,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信息技术。

二、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激发兴趣与分散注意力。

高校大学生,处于求知欲、好奇心特别旺盛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愿意投入很大的热情。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相较于其他学科较为枯燥,普遍不受学生的欢迎。在大学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感官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确保他们的心思始终留在课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保障课堂效率。但是另一方面,过于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过于色彩斑斓的图片与特效,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导致重点不突出,甚至出现喧宾夺主、折本逐末的现象,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已经被分散,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二)情境创设与限制想象。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个体参与到情境运动的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情境教学,就是实践共同体,在情境中,利用可得到的资源,承担学习责任,为了同一个目标,进行实践活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是,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也会反过来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文字本身是抽象的,经过多媒体的呈现,往往简化了在大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利于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一)适度使用多媒体。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并不是所有的文体、所有的篇目都适合多媒体,教师需要有所选择,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变,突出实效性。多媒体的应用,需要有针对性,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通常来说,诗词、小说、散文,以及一些记人写景的屏幕,文学性较强,比较适合创造情境,发挥多媒体生动直观的优势;议论文、说明文逻辑性较强,重在说理,使用简单的图表即可。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造获取知识的平台,扮演一个促进者、协助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教师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效果而过度依赖多媒体,学生自身的感悟、对文本独特的解读,才是最重要的。

(三)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多媒体的功能在强大,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也不能侵占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时间,如果整堂课都在播放音乐、视频,教学效果反而不好。我们需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比如,诗词曲赋的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朗读示范,但也要留给学生自主朗读的机会。另外,多媒体素材的使用数量也要与学生的认知负荷相匹配,大胆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简洁明晰、重点突出。

(四)重视语文素养与审美意识。

大学语文教学不能过于功利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讲究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追求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第二,活动内容的整体性。听、说、读、写组成的智力活动,情绪、心理、意志等组成的心理活动,需要保持整体性。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可以借鉴优秀的作品,但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

四、结语。

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会分散注意力,在扩大知识容量的同时会增加认知负荷,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主体性、时效性原则,重视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的完美融合。

大学语文论文

20xx年以来,“大学语文”一直作为我校大一各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30学时和各文科学生的必修课45学时,自20xx年起,学校将“大学语文”列入基础平台。在20xx年中央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后,“大学语文”被学校确定为学生的通识平台必修课。而20xx年起,学校明确“大学语文”课时的开设统一为30学时。从上可知,“大学语文”经历了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阶段,课时也从理工科专业30学时,文科专业45学时调整到不分文理统一为30学时。随着学校这一政策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为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学院中文系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改革。20xx年9月中文系召开“大学语文”专题讨论,围绕“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平台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20xx年8月-11月,课程组根据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科建设与课程规划的要求,为配合大学语文教学开展与精品课程建设,在范崇高老师的组织下,先后5次召开了《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会,并有效地组织相关教师开展了教材的编著工作。20xx年9月起,我校大一新生全面开始采用这部教材。

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理念不断的改革,由于学校对于“大学语文”政策的不断调整,特别对于理工院校“大学语文”任课教师而言,对于开设这门课程的终极目的把握不够准确,认识有些模糊,因此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语文”教学整体把握不够好。

由于受传统“国文教学”思想和“补课”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注重讲授文选中的基础知识如《论语》、《孟子》等选篇,侧重给学生讲授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相对忽视孔子等先人思想的介绍,更少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上的熏陶和审美教育。此外,在四川理工学院“大学语文”开设在大一并且只开设一学期,总课时为30学时。由于课时太少,教师多是选讲教材中少部分作品,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文章,外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分析介绍不够,同时忽略了汉语基础、应用写作的讲解。因此,造成了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好,忽视了理工科学生对于“听、说、读、写”训练的需求。

2.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把握不够完美。

目前,学校“大学语文”的任课教师都是“兼”课教师,他们普遍担任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他们专业也各不相同,如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美学等等。专业课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扎实、深厚,这一点教师们都能做到,但相对而言,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则较少,更谈不上深入。而“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系数大的课程,它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讲授“大学语文”教师们普遍感受,讲到自己熟悉的专业学科时,得心应手,讲到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学科时,则感到力不从此心,捉襟见肘。因此,教学方法显得单一、机械,教学艺术更为一般。

3.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方法和效果良莠不齐。

现代社会在判断教育的价值上更多注重于强调培养人才的创新性、人际交流的建设性、身心发育的协调性,那么具体课堂教学的理念应该有新变化。而现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单一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滔滔不绝的讲、面面俱到的教,没有充分运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积极性。同时对于理工科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没有灵活多样的讲授形式更无法吸引学生的对语文的兴趣,“大学语文”课堂往往成为他们学习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之地。

目前,学校越来越重视“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为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学院中文系也将之列入为其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因此,针对上述现状本文有如下几点思考。

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到底要让学生得到些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虽然从上到下,都在践行“文化素质”的目的,但由于我们任课教师在潜意识里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灌注其间:教语言课的老师重在字词句的讲解,教文学课的老师重在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教理论课的老师重在审美教育。所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首先应“定好位”,找准了定位,才可能编写出行之有效的教材和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在理工院校的定位是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正确地熟练地使用祖国语言,提高自身的思维表达能力、阅读分析鉴赏能力与写作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人的尊严和使命感,更加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认识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2.因材施教,注重实效。

在四川理工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是理工、经管、政法、艺术类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针对理科生教学时,应发挥理科生的长处,侧重理性分析,也应针对理科生的短处———汉语言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表达不够清楚、流畅、等问题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许多理科生喜欢做数理化的练习题,而疏于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他们阅读作品,并用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去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人类精神财富的魅力,受其熏陶,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素质。针对艺术类学生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够扎实、显得薄弱,但他们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欲望,热情活泼,敏感极端,有一种表现欲,如给他们讲一些理论知识、专家观点学生多半不会感兴趣,但如能联系实际,讲“仁义礼智信”在今天的意义,现代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具有仁慈仁爱精神、讲究道义、懂礼貌、有智慧、讲诚信的现代君子,也许学生更易接受理解。

3.以能力提升为基,促进“大学语文”理论教学内容的实践化转向。

所谓实践课,它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为评价方式的课程。因此,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实践课对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如四川理工学院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有30个理论学时,我们可以在现有的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增设15学时的实践课,分成5-7次教学实践环节来完成,这也提高了教师教学准备的要求。因为开设实践课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预先撰写实践课教学大纲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练并且充分保证实践时间的合理支配。同时,实践课教学环节体系包括课堂实践、课后个人实践和团队实践三个部分。课堂实践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与课堂讲授穿插进行;课后个人实践包括独立完成布置的作业;团队实践则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讨论,完成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真实事迹背景的专题研究。如根据“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看教学电影并事先给定学生讨论的主题和内容在实践课中进行集中研讨,也可以选择一些教材上的文学篇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资料收集检索、讨论分析、撰写教案,最后利用电子文档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大学语文”实践课的开设,能够充分调动理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探索与研究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实现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跨越。“大学语文”已成为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外,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标“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因此,作为理工院校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师找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大学语文”课堂更加受到理工学生欢迎。

大学语文论文

【】在生态系统下,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需要遵从生态系统设定的规则,而大学语文教育是在生态系统下,不断认知、不断深化的运动过程,其不仅仅具备了生态系统中的整体性结构,同时也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生态结构的独特性。通过对生态学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育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更好地推动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现阶段,人们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尚未真正的将内部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剖析,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因此,在对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下,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大学语文的生态系统结构,对当前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探索出科学化的改革路径,从而有效的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朝着的生态化教学的方向发展。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阶段,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教育统称之为“大学语文”,但是也有部分高等院校将其称之为《现代汉语文化》等。大学语文教育并非是单一的特指大学语文课程,而是实现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转化,并针对性的开设包含《大学语文》为核心的一系列的课程。同时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不管是在知识结构还是教学的实践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应被看作是一系列的课程,其中包含了文学审美课程、文字知识课程以及历史普及课程等等。

(二)生态学。从本质上来说,生态学指的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广西的系统化的科学,其中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使生态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其中生态系统所代表的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生态平衡值得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以谋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平衡状态。

(一)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错位。在生态学背景下,各分子之间都是平等的,就像师生之间的关系一样,也应该是保持平等、和谐的。生态学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所追求的就是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化,然而现阶段,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出现错位,形成了一种教师讲授课程,学生被动参与的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教师掌控着教学的频率,占据主导位置,而学生却是呈现出一种服从状态。同时,站在学生的生态位来看,学生尚未意识到自身作为教育的主体,而学生作为生态教育中的关键因子,应该是主动参与教学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结构不科学。现阶段,在生态学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方面,在很多大学生中,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程,反而将英语设置为必需课程,美名其曰与国际接轨。而且在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安排上,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82%的大学普遍将大学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为32个课时。

(三)大学语文教育日益功利化。在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物质化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将自身对物质的追求放在首位,功利成为了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例如,当前在生态学背景下,教学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教师所追求的不再是如何实现生态化教学,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而是将岗位晋升和经济价值放在首位。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出现偏失,导致整个高等院校教学的功利主义风气盛行。在生态化教学方面,更是过于随意的更改教学的内容,甚至在对教材的选择方面,并没有充分的重视生态学与大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化教学日趋功利化。

(一)优化大学语文教育师生关系。基于生态学背景,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逐步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生态学视角下的教育应该是信息互动和相互传递的过程,学生不应该单向的接收,而是要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以此更好的推动语文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从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系统中来看,语文教育系统应该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大学语文教育不单单是实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大学生毕业之后的进行继续教育的基础。在生态学下,应该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系统,保证语文教育的基础地位。例如适当的增加大学语文教育的课时量,要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的状态,并且还要保证语文教育的每学期的基本课时保持在72课时以上。此外,还要设置相应的课外实践课程,使大学语文教育不单单拘泥于课内理论,而是逐步向课外活动拓展。

(三)强化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当前,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生态系统的作用就是有效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系统化和科学化,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对此,在生态学下,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不断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文学书籍,定期参加到文学研讨会中,与同行业之间的人才进行交流沟通。或者是借助互联网,扩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制定出科学的学习目标,掌握大学语文教育的新趋势。同时,在信息化时代下,生态学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对生态化系统教育的认知,实现教学资源、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的系统化。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的本质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区别,要有“大语文”视野。“将大学语文课程置于大文化的背景中去审视,从教材内容的编选到教学计划的安排、执行等都以传承文化传统、使受教育者接受民族文化教育为归宿。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1]“研究性教学”理念与人类学课程观契合了大学语文的这一性质。大学“研究性教学”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美国率先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本科生研究性教学”。[2]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获得研究和创新能力;涵括了教学时空、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的根本性转变,有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文化人类学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进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课程研究范式“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3]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通识教育本质非常契合人类学对课程内涵和功能的定义,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主客位视角和文化相对论等理念均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有重要启示。以上三种理念的共性将教学视为深入的研、学、实践,并融入文化体验的过程,对当前教学方法陈旧、笼统、死气沉沉的大学语文教学有指导意义。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非常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普及工作,从20xx年起将大学语文列为本科通识教育系列公共基础课程,已在所有学院开设该课程,由文学院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笔者在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音乐学院美术学、广告、环艺和音乐教育等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并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效果评估,初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改革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特征相结合。

大学语文不能孤立于其他学科,由于其在知识等方面的包容性,在教学中应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艺术与文化相辅相成表现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突出文学与艺术的通融,选取有助于启发艺术思维,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诗文,贴近艺术专业的实际。在第一堂课中,笔者首先提出了“什么是大学语文”这个问题,阐述了两个理念:一是大学语文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补课教育。二是大学语文是通识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大人文倾向可以涵盖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应该打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老套路,把文化融进“大语文”。另外,笔者还注重从专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如在美术专业学生的第一堂导论课上,就“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式启发讨论。我首先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美术是“美”术而非仅止技术;二是有“艺”有“魂”才有美。学生在讨论后,我接着用苏轼的《琴诗》做引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说明了三个艺术问题:一支乐曲的产生要靠人的思想感情、艺术修养和娴熟的技术;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欣赏和创造美,从文化体验开始。通过这个通俗的例子,再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不只是技术”的理念,引用了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一段话:“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就是技术家。然而他们的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个性和人格的。”[4]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技术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基于技术而超越技术,文化积淀、慧眼独具比训练巧手更为重要。通过深入的专题研讨,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新的理解和期待,突破了原有只关注文本阅读而忽略专业特征和文化教育的模式。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

艺术类专业学生对音、声、画、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强烈的感知和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与艺术生专业特色的结合,大大地丰富了大学语文的课堂。关键的方法是将文学与艺术贯通,启发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想象、剖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文学与艺术通感教学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构拟形象化情境。本校使用的教材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第九单元礼赞爱情中的陆游的诗歌《沈园二首》为例。笔者为美术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用绘画表现出来,你将运用什么手法?学生一致认为是传统的国画手法。笔者进一步追问如何构图,有学生认为应突出环境的冷清与孤桥下流水中唐婉若隐若现的身影,以此来表现苏轼的孤寂和悲伤,重在故人已逝的感伤氛围营造;一些学生认为应与江南园林结合起来,园林中秀美的桥亭最能体现这一意境。最后学生们还推荐了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做了简略的绘画,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种文学与艺术贯通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激发其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人物角色体验与扮演。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多才多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表演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了文学人物体验与扮演法。如在讲授第二单元庄子《秋水》一文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人物体验任务,学生们分组准备了几个简短而精彩的话剧,通过对话、吟唱等形式的改编,将河伯与海神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二者的外形的塑造上也下了很大工夫:河伯谨小慎微,海神仙风道骨,极大加深了对《秋水》主旨的理解。另外,我们还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与学生进行谱曲、影视作品赏析、多媒体flash展示等多种方法的研学,让师生在研究性教学的氛围中完成生动而深刻的课堂实践。

(三)课外实践性教学和创新化考核。

在西方国家,人类学倡导的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调查点,民族志即课堂实践的书写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研究性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实践性或案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课内和课外实践两种。我们尝试了课外实践性教学,进行了小型民俗采风与艺术设计成果奖展示活动,并将成果展示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考核。在学习了沈从文的《边城》后,学生们对小说中描绘的湘西宁静的乡村氛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产生了无限的向往。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我们组织学生到附近壮族村落进行民俗采风,重在感受壮寨的建筑、景观、生活民俗等。我们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关注村落景观、服饰民俗和饮食民俗,在为期两天的采风过程中,学生对少数民族生活民俗有了直观的认识。返校后,不同专业的学生上交了形式多样的作品:美术专业学生以国画或素描等方式表现了壮寨的梯田、杆栏建筑景观和民族服饰;环艺设计学生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壮族建筑和服饰中;广告专业学生制作了生动的壮族饮食民俗如打油茶的flash。这些作品的展览和作为平时考核作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他们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大学语文融会贯通的兴趣,充分展现了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这种创新化的考核超越了传统考核的呆板,契合了艺术专业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因此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在“研究性教学”和人类学课程观理念的支撑下,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大学语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体系中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刻不容缓。

大学语文论文

信息时代的来临给高职教学环境、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的优化创造了有利契机,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实施新型教学体系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科学运用于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渠道加强了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更为有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显著激发出来,教学效率相对更高,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大有助益。本文将探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并阐述先进技术依托下构建高效信息化语文教学体系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从而促使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焕发出全新气象,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为培养高端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给予有力保障。

新形势下,企业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有着旺盛需求,作为相关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实施教学改革,优化教学体系,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让大学生从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遇到了不小的阻碍。转变这一局面可以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入手,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使用,激发了语文课堂活力,向学生展示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奇妙无穷,让学生能够正确客观的认识世界,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主体,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之中,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由此得以达成。

现阶段,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学生不再单纯从课堂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扩充课堂容量,促使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到一起,让学生知道各行各业的发展动态,了解到语文知识在岗位工作中的应用方式,明确企业岗位职责以及自己与人才之间的差距,这样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就能与学生个体发展相契合,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更强,成长将十分迅速,给学生的就业增添了不少砝码。

互联网平台给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提供了巨大便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选择时间和地点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观看网络教学课件弥补知识点漏洞,彻底夯实语文知识体系,不会落后于整体教学进度,更易于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当遇到问题时能够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同样的也可以积极帮助他人,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和经验,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由衷的信任教师,认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将会顺利高效的开展。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建立信息化教学体系,构建精品课程,扩充教学资源,将课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主观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现状有选择性的反复观看教学课件,课上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奥秘。高职语文教师还可以运用线上加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阵地予以延伸,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还能在与他人的沟通合作中获得阅历和经验的积累,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是传统教学模式远远无法比拟的,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新时期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应该顺应互联网时展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以便充分胜任岗位工作,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给企业、给社会创造巨大价值。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改革,打造开放、自由的课堂环境,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待人以诚、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大学生群体会将正能量传播开来,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无限生机,为和谐社会构建贡献一份不可小觑的力量。

为保证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首先要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协同发展,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无穷乐趣,将语文学习当成是一项终身性的活动来开展,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劳动者的角色,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需要高职语文教师能够抓住信息时代赋予的机遇,勇敢迈出教学改革步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着手,构建一体四环九层式教学体系。该体系着重强调了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断拓展教学渠道,致力于给学生带来新鲜感,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多重培养,更要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考核的结合使用,以此来形成良性教学循环,达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一体四环九层式教学体系主要遵循素质教育理念,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信息素质为最终追求,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高职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单纯的进行书本内容的灌输,而是应该利用网络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了情感交流,准确把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边缘人,他们的所思所想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考虑到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创设多种职业情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强化了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教师会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及具体表现等相关信息收集起来,思索当前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优化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所用教材中很少涉及到沟通表达、求职应聘、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不少学生在找工作时不知道该如何介绍自己的长处,表达自己的意愿,对于社交礼仪也不甚了解,致使其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新添这些模块,与原有教学模块构建成为完整内容体系,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协同发展意义非凡。比如说,写作教学中布置求职文书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认真进行简历创作,突出自己的个人特长,提高简历的吸引力。有些学生会在求职意向一栏中简单填入职位,殊不知这种做法使得自己陷入了劣势,就如一片森林里的一颗树苗,很难得到面试官的注意。进行简历创作的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职业定位也要明确,若能够将自己对该职位的认识侃侃而谈,表明自己的独特优势,势必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赢得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供选择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线上自学、线下指导的方式,通常会取得较好成效。例如《短歌行》赏析教学中,教师精心制作微课视频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并藉由qq群或微信群通知学生及时完成预习任务,这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素材。学生登录系统平台后熟悉全诗内容,将自主学习存在的疑惑记录下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件,到互联网上搜索有关乐府诗的发展和特点,了解东汉年代历史背景及曹操的生平,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生成多媒体课件,上传至教学平台。课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预习成果,展示过后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如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述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情感等。学生会对中国历史和作者生平产生深入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短歌行》的赏析,思维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充分锻炼。

通过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学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借助这些活动给学生创建一展所长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优秀的文化接班人。譬如说在教学相关课文以后举办演讲、朗诵、课本剧表演等比赛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让其他学生进行投票打分,开通互联网投票通道,便于更多学生参与,票数最高者获得优胜,给获胜者颁发奖励。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以兴趣为导向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深入探究,思维更加灵活,还能掌握职业技能,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也会有所提升,能够在不同职业情景下正确使用所学知识,真正乐在其中。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是完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一步,学生制作课件的质量、课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否从全新角度进行文章赏析、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都会计入到期末总评中,从学生的知识、态度、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考核,更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尤其是对于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要给予适当加分,会让学生更加踊跃的参与角色扮演、讨论辩论、文学作品的赏析等活动,课堂气氛空前热烈,教学效果不断增强。教师还要听取学生建议进行考核评价方式的更新,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最大化的展现出一体四环九层式教学体系的价值功能。

总而言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强课堂活力,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将语文知识用微课视频来呈现,课内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语文教学活动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关系,学生可以灵活高效的进行语文学习,还能得到价值观引导和健全人格塑造,实现了对现代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语文论文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及学生个性的发展,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因而创新高校大学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语文教师使用老套刻板的传统课堂教育方式讲解传统文化,重视了文化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大学教师优化髙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讲解方式,建立立明确的教学目的,改编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做到传统文化与现实教育的相互融合,这是提髙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而提升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扩展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同学们传统文化的道德素质水平,树立同学们的爱国敬党品格尤为重要。

一、重视离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学习意识是顺应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条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推动新课标的深化改革作了重要的准备。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和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创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课堂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摒弃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不合理的传统文化学习方法,同时提高了同学们对事物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并加强了学习和认知能力。高校大学生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学习意识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同学们提高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还能帮助增强大学语文教学的监察力和教育方式的掌握力度。更进一步说,引导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实现中国教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同时消除了大学语文教师基本一致性的情况再次出现,进而增强高校大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二、离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基本概况。

(一)髙校对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现阶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传递速度的丰富性和迅速性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文化教育的需要,高校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培养而忽视了髙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因而往往缺乏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投资力度,阻碍了开展高校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为了保障高校大学语文文化教育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高校增加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是保障现阶段传统文化教育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然而,高校每年在专业项目成果的研发方面资金投人较多,对文化资金方面的投入还无法满足开展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得传播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降低了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大学领导缺乏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如果说教育是承继传统最主要的形式,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民族精神塑造的最主要阵地。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品质,只要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成功抵御住外来不良文化的诱导,进而形成正确的思考观念。

髙校开展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当中,往往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储备,不利于开展高质量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推动高素质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因而,重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需求。由于现阶段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缺乏专业的文化人才,使得许多语文教师肩负起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不利于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深人研究,因而在传授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足。加上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年龄也趋于老化,使得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带头人,不利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科学有效的进行,不利于实现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三)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新世纪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然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和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使得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降低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现阶段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容的单一性,也使得我国高校传统文化的教育规模比较小,很少能够出现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利于实现我国髙校大学更大范围内高质量传统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大学生参加有关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四)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单一性。科学技术的飞般展使得传统的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多样性可言,只是依靠老师讲解和板书来进行课堂学习,不能合舰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影视扩展方等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采用传统“三步走”方式进行教学,没有新意,乏味无趣,这和大学语文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这种以讲解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大学生很难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同时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探讨,造成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单调沉闷,枯燥无味,降低了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在进行高校语文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测验中,同学们只是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了背诵记忆,不能进行自我观点分析陈述,对学生自我发展不利,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功能。各髙校教师应首先发挥先行者的模范作用,以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为先任,再选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融人现代教学体系中。学校也应适当地给予教师自主权,不能拘泥于传统模式课堂的文化教育方式,给予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积极活跃性,只有不间断地创新和超越,才能发挥出传统文化固有博大精深的影响力。

三、加强离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加大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人。由于经费问题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创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为了有效实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满足高校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当加大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人。高校应当重要实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资金的专项投人和使用,积极推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经费的合理、高效使用,充分提升有限专项文化经费的利用率,引导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学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与改革大学语文教育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相结合,确保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的准确性’这是决定大学语文教师提髙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大学领导对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为了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水平,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应当引进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高素质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队伍建设。高校大学应当积极组织和开展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和教师自觉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高校在对传统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编时,编撰人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探讨交流,建立明确的改编方向和构思网络,增加能够开发同学们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的课后作业,同时结合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材做出整体融合,得到逻辑与现实结合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现阶段,为了增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开阔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视野,丰富传统文化活动方式,提升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髙校语文教师应当自觉提升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质量,进而增强大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大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课堂应当营造出良好的思考和交流环境,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当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探索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

(四)创新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为了创新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高校大学老师应当改进讲课方式,适当增添活跃开放的知识内容,营造丰富有趣的课堂环境,提升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学语文老师就教育改革的要求,重视对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技能的教育,这是提高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一种高效方法,为了增加大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学习的趣味性,大学语文老师应该多采用高科技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开展文学讲座、文艺汇演、书画比赛等活动,促进同学们进行分享与交流,加强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概括和汲取吸收,使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而实现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希望使传统文化意识能够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广泛的关注。

四、结语。

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添加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此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建立合适的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改进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方式。同时整编大学语文教材传统文化部分的系统融合’开展文化活动,则可以促进大学生亲历传统文化,体会古老文明的精神,让大学生走近传统文化,学习、理解、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彩世界,营造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论文

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下面小编整理了,欢迎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进而培养出人格完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人格和健全心性。

引言。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未能将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性讲解、工具性操作层面,对人文素性缺少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诸如普遍的“专业崇拜”心理导致高校重“专”轻“通”、重“器”轻“道”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对大学语文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他们漠视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等等。

一、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浮躁的世风扰乱了大学校园的平静,也搅乱了教师授业和学生求学的定心。联系到大学语文,它原本就是一门公共类的文化素质课程,专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很难做出科研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也非常不易。加之国家这方面的科研立项很少,教师没有项目可作,评职称也就特别困难,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以及讲授课程的教师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不少大学语文教师自己也对教授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经典解构、传统话语边缘化、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和虚无的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寄希望学业上的短期速成。“他们希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他们渴望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但是又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2]若这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起码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与社会及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现象有关。近些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更多情形是由此而忽视、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3]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忙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等工具性学科的技能提高,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等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研修上。“‘专业崇拜’现象背后隐藏了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心理。从学校方面讲,这有悖于大学精神;从学生方面讲,则是成才理念有失偏颇。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上大学不考虑就业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但狭隘的‘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而综合素质确实是根本。”在貌似“学以致用”实则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大学生重感性轻理性,重物质轻精神,工具理性占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导致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意地交流和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环境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像和浅层感性文字所吸引,拒斥纯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更是被拒之门外。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网络上,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大量文学著作变成了“图说”形式,经典著作在中国大学生那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大学生们更愿意阅读那些一眼就能明了的浅显读物,而不愿意深入作品的内核,去领略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分析问题也只是就事论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以讲解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但网络文化的泛滥使得学生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解阅读上,而很少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创新能力的萎缩。

二、大学语文需按照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无疑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毕竟已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基础,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路数,过于突出工具性。在技术理性盛行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难以落到实处的今天,大学生虽然仍需进一步提高母语应用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人文素养。而这又不是文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满腔热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育所能奏效的,因而用“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显然也过于狭隘。我们认为,通过阅读富有审美情趣和思想启迪的经典文本,既可以触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人文营养,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一本选文精美、人文意蕴丰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人文熏陶的经典、审美教育的华章、语言训练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只有文学文本才具有审美的因子,半部论语也好,史家绝唱也罢,又有哪一点输给了文学?“上帝死了”的预言,“诗意栖居”的渴望,都充满了文学性,或者说其内涵之深刻、形式之规范、语言之纯粹,足可称语言文学的典范。基于此种理念,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若能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还能获得一种人文素养和情怀,那是我们的莫大欣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结束语。

经过几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中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对本民族的灵魂的塑造起过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培养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大学语文教师通过阐释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xx:241.

[2]冯大建,迟宝东.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

[3]薛涌.北大批判[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xx:13.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