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5篇)

时间:2023-11-21 21:20:03 作者:灵魂曲 三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5篇)

三年级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三年级教案,我们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三年级语文教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正确、规范的默写课文。

3、在理解课文中三句话意思的基础上,能联系学习的实际,说说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背诵并默写课文。

从中学习古人的那种学习精神。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人论学习这篇古文。

1、自由读这篇古文。

2、试着背诵。小组互相检查。

3、指名背诵。

4、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对上节课知识的巩固。)

5、结合你现在的学习,你能从课文中学到什么?(自由发言,谈感受,同时也是对这篇古文的理解。)

6、这篇古文指引了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那么让我们把它牢牢的记住吧!试着默写。

7、小组检查,有错误的地方,再默写。

大家能够把你学习的感受说出来,老师希望你能用这三句话指引你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面对学习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对学习充满兴趣,同时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这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还要实在。

三年级语文教案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三年级语文教案

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说两遍)

2、 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

过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西湖的山、湖(板书:山湖)

1、 电脑出示西湖青山绿水的画面伴随朗读

思考:你站在西湖边看到的山是什么样?湖是什么的?

2、 交流刚才的问题:

3、 同时板书:层层叠叠,绿青浓淡

静如银镜,一闪一闪

4、 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请个别学生读。

集体配音朗读。

5、 (课前教学生一些句子。或读让一两个来赞美西湖。学生不会也可以由老师来说)

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园中有园,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赏心悦目。尤其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闻名遐迩。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而来。

1、 教师指着画面讲述第三自然段。(电脑出示画面)

2、 学生可自由说说自己通过查找资料介绍有送景点的介绍。

学生需准备:孤山 白堤 苏堤(可以是图片)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3、 我们一起把这部分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好吗?待会儿,我要你们来做小导游介绍西湖。

4、 谁愿意当个小导游来介绍西湖的几个景点。

学生自由准备

请个别学生来介绍

过渡:刚才听了小导游的介绍,觉得西湖特别美,真让我看到了人间天堂。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来的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游兴难尽。置身其间,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诗、如画,如梦。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下一节课我就带同学们去观赏西湖秋色。

1、 听配音朗读。(电脑出示画面)

2、 看着这样一个画面,听着优雅的声音,你是否也想来做一次配音演员呢?

3、 学生自由朗读。

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青山 层层叠叠 绿青浓淡

西湖 湖水 静如银镜 一闪一闪

景点 孤山 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月光 明月东升 华灯倒映

三年级语文教案

1.巩固“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其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你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都学会了什么呢?

(预设:走路、吃饭、穿衣服等等。)。

2.师:不只是我们人类,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年纪很小的时候,都要学习本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24课《当世界年纪很小的时候》。(齐读课题)。

二、识字写字。

1.指导书写:学写“世”。

(1)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笔顺。

(2)教师指导书写要点,学生临摹、练写。

(3)相机评价。

2.巩固要求会认的字。

(1)齐读词语,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标注红色。(相机指导读好轻声和三声。)。

(2)字词游戏:摘星星,抢读生字。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第一遍大声自由读寻找答案,如果没有找到,可以默读第二遍。)。

2.释疑。

(1)课文讲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2)课文先后介绍了太阳、月亮、水学会生活的故事,在2-4自然段。

(3)只要万事万物都做它最容易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在5-7自然段。

(4)这个故事只是开头,在8、9自然段。

四、深度探究,展开想象。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猜一猜“譬如、粗糙、敏感”的意思。

(3)找一找太阳学会了什么。(发光、上下山)。

(4)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太阳,你还想学习什么?(配图提示)。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说一说为什么“这主意不好”,为什么“这主意不错”。

(3)在这一段中找一个合适的词或短语形容月亮。(反反复复、不断变化)。

(4)找一找月亮学会了什么。(不断变化)。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找一找水学会了什么。(往低处流)。

(3)指导三个“往低处流”的朗读:第一个自然平实,第二个强调“低处”,第三个“轻柔延续”,结合省略号感受区别。

(4)思考:为什么水要往低处流?(因为这对它来讲是最容易的事。)。

4.学习第5-7自然段。

(1)读第5自然段,发现:每样东西都做自己最容易的事,生活的就变得很简单。(指导读好长句子)。

(2)分别说一说“太阳、月亮、水”做什么事最容易。

(3)当万事万物都做最容易的事,世界就会变得很有秩序。

(4)展开想象:还有哪些事物做了自己最容易的事,让世界变得有秩序?

(根据填空补充句子,配图朗读小诗,感受事物的美好。)。

5.学习第8、9自然段。

(1)读第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有很多开头?

(引导:最开始的时候,太阳、月亮就会发光吗?是不是慢慢学会的呢?高山一开始就喜欢安静地待着吗?还是慢慢学会的呢?)。

明确:一切事物都有年纪很小的时候,都要慢慢学会本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2)展开想象,续编课文。(根据填空补充句子,展开想象。)。

6.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万事万物都有年纪很小的时候,比如一颗小小的知识的种子,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开出一朵绚烂的花。(板书)。

六、布置作业。

从这两个开头中任选一个,把你课上说过的句子和你的组员分享,组成一首首优美的小诗吧!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三年级语文教案

默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通过两张账单的对比,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一、导入

1、板书“060”,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2、(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3、出示课题,读题,理解“账单”。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己认为满意了再停止。

2、出示难读的词: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指名读,结合理解

小心翼翼、蹑手蹑脚

3、默读课文,用上“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师:课文所写的这件事中有两份帐单,那么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份帐单。

1、学习彼得账单。

a、出示彼得账单。

b、请你仔细看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读,指读。

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句式:我觉得他是一个()的孩子,因为他()。

过渡: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说。妈妈当时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

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读“妈妈的账单”。

(1)请你仔细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妈妈的账单上后面的金额写的都是0芬尼。)

是啊,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来读一读。

师:十年,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却只要——(生回答),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生回答)。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呐!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呢?这是一份()的账单,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母爱呀!

(3)、彼得手拿妈妈这份爱的账单,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许多往事拥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十年里,妈妈每天做的饭菜都是那么可口;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让我们也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妈妈给予我们的爱吧!

想起了自己过生日时,妈妈()

想起了天冷的时候,妈妈()

想起了生病发高烧时,妈妈()

想起了自己有了一点进步时,妈妈()

想起了(),妈妈()……

(妈妈为你的付出是应该的,妈妈不要你的钱;母爱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

4、你能替他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吧

师:妈妈的爱,记不清,也数不尽。当小彼得感受到妈妈无处不在的爱时,面对这份自己开给妈妈的账单,你一定能猜到小彼得此时此刻的内心。

出示:羞愧万分。什么叫“羞愧万分”?

5、你们从那些词句中知道小彼得羞愧万分的?

四、联系生活总结。

1、我们的妈妈,也是用这样的爱陪伴着我们长大的,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呢?

2、师小结:一句真诚的祝福,一杯浓浓的热茶,都是回报妈妈的一种好方式。老师希望,大家对妈妈的回报不仅是表现在今天,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三年级语文教案

情感目标:从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知识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学习本课按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的方法。

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叙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的词句;学习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投影、挂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1、交流课前收集的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并表扬认真收集的同学。

2、激趣:同学们,从我们刚才收集到的资料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海滨很美、景美……)

3、现在,大家想不想去欣赏更美的海滨小城?

(想)那老师带大家去。(板书课题)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也可以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1、放录相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想给静态的学习内容注入生命,让其变得鲜活,让学生在欣赏鲜活的景物中生成初步的表象,自觉形成乐学、会学的学习习惯。)

1、个性朗读,自主欣赏,感悟质疑。

(1)读第一遍,把课文读通,并思考:文中描写了哪几处景物,把点明这几处景物的词语画下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并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读第二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注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

(3)读第三遍,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

2、合作欣赏,感悟语言的表现力。

把你刚才读的收获在小组中交流,把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再讨论,组长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不用紧张,待会儿我们就会读懂的。

(我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感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尝到自主学生的甜头,乐此不疲)

3、读细赏,再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1)各小组汇报读、思、议的结果。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如画画,朗诵或以小导游的身份。

(2)抓住重点词、句、落实语言训练点,点拨学习方法。

结合语境,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全班讨论、交流。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交流,取长补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消除了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学习也更主动、积极、畅所欲言。)

a、“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镀”来感悟。课件出示相应的景物感受其美。

b、“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红云中。”

引导学生抓住“热闹”“笼罩”来理解。

请同学们想象这情景怎样,请学生描述,出示课件感受。

c、“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指导朗读,感悟。

(3)指导读课文。

a、师范读一段。

b、指名读,分男女读,小组赛读。

(鼓励读得不太好的同学再读读,如“你愿意再读吗?老师相信你行的。”对读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表扬,如“你真棒,让大家感受到了小城的美丽、整洁,谢谢你。”我相信这些关切的话语定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期待,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三维教学融为一体,有机渗透。)

过渡:海滨小城这么美丽、整洁,谁带大家再去游一游?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以小导游的形式带大家游,愿意当游客的同学跟在导游后面。

(创设激趣的情景,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体现了语文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要求,“选择你喜欢的……”能让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得到很好的张扬,内心的情感得到自由放飞。)

1、同学们,刚才真了不起啊!未来秀的导游会在我们同学中产生,你们真有悟性啊!很快就会用文中作者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空间的变换顺序记叙。

2、同学们,汕头也是一座海滨小城,如何把我们的家乡汕头建设得更美呢?(自由发言)

(鼓励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巩固了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结合教材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爱美的情感。)

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给你的家里人听。

三年级语文教案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3课时

进行口语交际。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回家讲给妈妈听。

完成习作。

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第三课时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课件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背诵古诗

三年级语文教案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重点字词进行理解,理解句子意思。

3.联系实际,领悟道理。

4.总结学习古文方法。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文意思。

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课件、资料。

想一想,平时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的?

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学习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9课,齐读课题:27、古人论学习。

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对题目进行解答:古人讨论有关学习的问题)。

过渡:古人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1、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反馈读,并提示知的不同读音,多音字:好的读音,乐的读音。

2、带着同学们的提示,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课文。(自读)。

3、指名朗读课文。

师:前面我们学习古诗时认识了诗人,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试着解答,不知道老师补充资料)。

《论语》对。

过渡:那到底他们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

自学提示:我们以前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样做呢?(生:看注释、查字典、连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学过的方法看看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学完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学生自学)。

汇报:(读文、解释重点字、串联句子的意思,其他学生补充)。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知:知道为:就是知:聪明。

师:这句话中有这么多的“知”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学生解释:前面的一样,最后一个不一样,从注释中发现的。师适时鼓励,并巩固重点字“知”)。

2、“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对于做学问来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好:喜爱乐:以……为乐趣。

师:这句话是对谁而言的,学习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要添加一些词,使句子意思完整,能读懂。请你们用添加符号添上:对学习的人来说或对做学问的人来说。

3、“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释义:凡是(对事情)不怀疑(的人)一定不会有感悟,只有怀疑了才能有感悟。小的怀疑就有小的感悟,大的怀疑就有大的感悟。

理:道理疑:怀疑悟:了解、领会。

师过渡:刚才通过句子的理解,我想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请你们再读一读,带着你们的感受。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再和同桌互相读一读。汇报配乐读。

联系你的学习情况,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逐句谈)。

1、学习知识要诚实、踏实。(学习态度)。

2、学习的深度缘于你自己。

3、学习中要不断发问,解问。

教师适时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今天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想想我们学习这篇古文有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读文正音、了解背景、理解句意、感悟道理)师板书提升。

课件出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试着解释理解)。

学生谈体会。

背诵古文。

三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使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形象树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坦然”,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师生演读4~6自然段后进行分角色朗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使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形象树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理解“坦然”等词语,进行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老师特别想了解同学们,很你们成为朋友。说说你最佩服你们班谁?从那件事看出,说具体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谈话,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能得到别人的佩服?得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老师也特别佩服一个人,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这个人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还能准确预测什么时候发生月食,他是谁?怎么猜猜出来的?(从哪知道的?你真会学习!你对课文内容很熟悉。)

你们说祖冲之值得我们佩服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的4——6自然段,你佩服祖冲之吗?佩服他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回答:

a、 祖冲之很勇敢。(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祖冲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a 勾画出这句话。

b 读读,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相机引导理解“听凭”“处置”“坦然”的意思。

c 读出“心情平静,没有一丝顾虑”——坦然。(板书:坦然)

d 在什么情况下坦然回答?徐州刺史刘延孙要过五十岁生日问七月十五晚上的天气如何,祖冲之说将有月食发生,刘延孙很生气,拍着桌子说“如果不发生月食呢?”

师:对呀,早在1500多年前的古代,人们认为发生月食是不吉利的事,预示着将有大灾大难降临,所以当然生气了。在这种情况下坦然面对,就可以看出祖冲之很勇敢。

e为什么不害怕呢?你怎么知道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

师引读:所以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课件出示)

h、读出勇敢。

难怪祖冲之这样不害怕,把你的理解读出来。(课件出示:祖冲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学生指读:“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勇敢,无畏)

i、我从你的朗读中还听出了自信,为什么这么自信?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436年到公元459年的23年里所发生的四次月食,和祖冲之预测的完全一样。)

师过渡:哦,事实证明了祖冲之推算的准确无误,难怪他这样自信。

j (引读:课件出示)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这样坦然,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自信,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勇敢,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b 我佩服祖冲之预测的准确。

语句是:一会儿,云彩飘散,月亮果然只剩下一点点儿。

从哪句话看出来?从哪个词看出来?(板书:果然)

“果然”可以看出结果和祖冲之预测的一样。

再读这句话。

c、我佩服祖冲之预测的准确。

语句是:祖冲之说:“现在已经开始了!”(说明祖冲之推算非常准确,不仅到年月,已经精确到时刻。)

(简化教法,创设情境演读。因为四、五自然段对话比较多,所以我决定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演读,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活泼。

生:那天晚上将会发生月食。

师:大胆,你难道不知那晚我过生日吗?还敢用月食这样不吉利的话来扫我的兴?吗?大人我平时待你不薄,你怎能这么不识好歹,与我做对?祖冲之你必须给我解释清楚。

生:这是自然现象,两个月前我就推算出来了。

师:(拍着桌子)如果不发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生:现在已经开始了!(如果前边学生说到,次环节就可以省掉。)

(学生各抒己见谈看法)(精确到具体的时刻,看来祖冲之推算的是多么准哪!)

师:可是,你说的这话谁信呀,难怪有的客人笑着说

生:别胡说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还能吗?

师:随便指学生问:你听出了什么?

师: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齐读第6自然段。

(这样的演读,既帮助学生很快进入故事情境,又引导学生走进徐州刺史刘延孙的内心世界,为下边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做了铺垫。学生们在角色转换中,以祖冲之的身份来说、想、读,体会更深刻,揣摩人物内心更到位,积极性也更高。)

1、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4——6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读。生评价。

3、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4、现在相信你们祖冲之认识的更深刻了,说说你现在佩服祖冲之什么?

师:点评总结到“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

1、(课件出示:众人全呆了。放飞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交流汇报。(适时用成语“目瞪口呆”“呆若木鸡”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着”“像被孙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里”来总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理顺条理。)

3、拿起笔来写写吧。

(说完后再让学生写,降低了难度,写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1、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家长、朋友介绍清楚月食这种自然现象,可通过画图或用物品演示来完成。

2、课下看看“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教案

你参加过绘画比赛吗?今天我们以评委的身份去参加一场比赛。

(学生读课文)

1、小组内朗读,互相检查读音。

2、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绘画、金灿灿、宫殿、清澈、强盗、金箍棒、打滚儿

3、把这些词语和句子带到课文中去读,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一)、默读课文。

2、把画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怎样与大家交流。

3、读完后分配好角色后练习朗读。教师参与朗读,进行个别指导。

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让我们听听参赛的小选手是怎么介绍自己的作品的?

(二)展开评价,形成科学的评价观。

1、听了他们的介绍,你认为谁的画该得第一名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展开讨论)

2、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建议有些为难,到底采用谁的意见可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咱们来制定一个方案吧!

(或以不同标准评出单方面,或评出并列第一)

全班根据方案进行评选

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起个名字吧!(板书作品名称,依评选结果对号入座)

你想画什么?

像参赛的选手一样讲一讲你这幅画的内容。

画一幅画,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家长。听听他们的评价。

板书设计:

谁该得第一

(评价标准):

(作品名称):

三年级语文教案

1、了解课文如何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2、学习课文写法,练习按方位顺序说话。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这些表示方位的词语叫做“方位词”(板书)。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北京看老师写字,一起读一读。

看到这个词,你想说什么?

2、问:小朋友,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从哪里看到过北京?

3、谁说说北京怎么样?(课题后划)。

三年级语文教案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 “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三年级语文教案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一)口语交际。

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

(二)习作。

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二)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三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

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生字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1、(出示高尔基图片)。

师:高尔基是世界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呢?(板书:小摄影师)。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2、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如:基、侧、辆、卷。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3、检查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没带胶卷没照成相的故事。)。

完成基础训练上的自学提示。

第二课时。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的1-6自然段,思考: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画出相关的语句。

他称高尔基为“亲爱的高尔基同志”,说明他很懂礼貌,同时也很尊敬、崇敬高尔基。)。

小男孩说:“我照完相,立刻就走”,这又说明小男孩很怎么样?(说明他知道高尔基很忙,很理解高尔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时间。)。

(提示:他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尽量满足小朋友的要求。)。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过渡:这么一位聪明有礼貌的小男孩,高尔基打心里喜欢上了他,所以就让他进去了。

要求:默读6—8自然段,思考:进去后,小男孩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用“——”画出来。高尔基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曲线画出来。

(提示:说明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的惊喜,他要好好看看高尔基是什么样子,同时也说明他很崇敬高尔基,他见到高尔基,很开心。)。

学生讨论。

4、师:小男孩就要给高尔基照相了,但是,最关键的事情他忘了,他没带胶卷。那他怎么办?课文中有几个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们找出来。

提示:

(1)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2)小男孩哭着说。

(3)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

5、师:大家想想,为什么他哭得那么伤心?

6、师:小男孩忘带胶卷,高尔基说他有胶卷。但小男孩子还是跑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着急了,没听清高尔基的话,也可能是他太内疚了,觉得对不起高尔基,不好意思。)。

7、师:刚才说的是小男孩的表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高尔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把有关高尔基的句子划下来,想想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提示:

(1)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说明高尔基尊重小男孩。

(2)高尔基听任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他对小男孩很耐心。

(3)小男孩说一切准备停当后,高尔基侧过脸,对他微笑——说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态度亲切。

(4)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说明他很关心、爱护小男孩。

(5)小男孩跑出去后,他走到窗口大声喊——他关心、爱护小男孩。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师:秘书说杂志社的摄影记者要见高尔基,高尔基见不见?为什么?

(提示:不见。他很忙。)。

3、师:但是,为什么他又说如果来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让他进来?

(提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朋友,乐意满足他们的要求。)。

如果小男孩再次来到高尔基身边,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三年级语文教案

1.了解续写的相关知识;学习编写习作提纲;积累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2.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明白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及思维方式。

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明白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习作资料。

1课时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句子,请你们发挥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出示扩句)

(1)春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啪”,花瓶打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样的.?花瓶打碎和我有什么关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引导学生想象填充。

过渡:刚才我们是进行扩句训练,大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把句子补充完整。今天咱们要完成的作文——续写形式跟扩句相似,不过有一定难度。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续写?(指名读)

出示:续写就是抓住“续”字,在原文的基础上想象和推测,接着原材料的故事情节延伸下去,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1.出示习作要求:

第一幅图:

同学a:“我上个星期过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

同学b:“我也刚满九岁,全家人一起给我庆祝了生日。”

同学们围在一起议论起自己的生日。

第二幅图:

李晓明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想:我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

第三幅图:

同学a对同学b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吧……”

第四幅图:

结果会是什么呢?

以上是这幅图中提炼到的信息,即:只讲了事情的开头,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思考:从习作要求中你弄懂了什么?

2.教师引导归纳出示:

(1)范围:记事材料作文(给出开头,续写经过,结果)。

(2)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3)要求:展开想象;写清楚;写具体。

1.谈话出示语言片断:(既然根据材料续编故事,那么我们就得弄清材料内容。)

2.研读材料:从这段话中,你了解了些什么?(四要素:时、地、人、事、起因)

【板书:自己的生日】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书:准备生日】

结果又会怎样?

【板书:庆祝生日】今天咱们一起把故事编下去。

小结:在续写之前我们首先要

【板书:理清线索】

3.师生口头共同续编故事。

(过渡)在续写过程中,除了理清线索之外还要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想象。

(3)在续写时我们还要注意过渡和前后照应,使文章过渡就是紧扣前文的最后一句话,很自然地接上去。

【板书:语意连贯】

『教学设计出自』

(4)出示:常用的过渡方法有:

a.用一个句子过渡;

b.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

c.用提示语过渡。

(5)对于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6)试着给这个故事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过渡:刚才我们共同续编了一个故事,这只是一种情况,可能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请大家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根据材料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1.出示讨论提示:

(1)我们为什么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

(2)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

(3)李晓明当时有什么反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4)结局如何。

(5)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续写指导

理清线索

语意连贯

合理想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