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课教案(精选19篇)

时间:2023-11-30 20:48:03 作者:紫薇儿

五年级教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优化。下面是一些五年级优秀教案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课堂教学有所启发。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情绪。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大河之舞》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

3、学跳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1、感受乐曲热烈、激昂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宏大的舞蹈场面。

2、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1、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方面为乐曲分段。

2、学跳踢踏舞的基本步法。

一、师生律动学生随歌曲《青春舞曲》拍手进教室,随后跟随老师做几个新疆舞蹈动作。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新的音乐领域。

三、欣赏乐曲

(一)初次完整欣赏乐曲

师:首先老师请你们听这段音乐,听后,请你说出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从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上去看,能分出几部分? 能听出是什么乐器主奏就更好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老师用指尖点节奏感受音乐。

师:播放乐曲(完整地)。

生:初次听乐曲。

生:学生畅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回答主奏乐器是什么。

生:是舞蹈者的脚步声。

师:对,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脚步声。因为这首乐曲是爱尔兰典型的民间踢踏舞的音乐。

(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让学生再听第一段主题a,主题a 反复两三遍就可以了。主要启发学生听乐队音响以外的声响。)

师:乐曲分为几部分?

(如果学生回答出是两部分,老师要请学生说原因。如果学生能回答可分为两部分,但回答不出原因,老师要引导学生,可以请学生看乐谱。)

(二)分段欣赏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是乐曲的两个主题。两个主题音乐的节奏、情绪有没有变化?学生回答。

教师再播放两个主题开始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节奏、情绪的'不同。

师:那么我们通过节奏、情绪上的娈化,可以看出,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1、欣赏第一部分

师:我们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边看黑板上老师画的图谱,并随着舞蹈者的脚步声拍手感受一下第一部分的情绪。(老师点击第一主题)

再听:(教师边听边画出图谱)使学生感受舞者脚步节奏的变化。

教师根据图谱完整准确敲击节奏。

师:通过音乐,请你说说舞蹈者脚步的节奏是怎样变化的?

生:脚步节奏越来越快。

师:第一段音乐是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的。

2、欣赏第二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曲谱。

师:第二段的节奏有明显的变化,音乐加入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

生:后十六节奏、八分音符。

师:对,那后十六、八分音符的加入,又使得旋律有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感受一下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师生畅谈:跳跃的、不稳定的;动感十足的,气氛更加强烈。舞者激烈的脚步、奔放的情绪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出来。

师:我们看着第二部分的曲谱,用手划拍视唱感受一下。

(学生划拍小声练习唱谱。)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用“哒”随钢琴伴奏哼唱,并随钢琴加入拍击。

师: 好的,同学们,刚才我们着重将这首乐曲两部分的音乐从节奏和情绪上分析了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这首乐曲就是由爱尔兰著名的音乐家比尔·惠南创作的——什么呀?(教师展示幻灯)

生:《大河之舞》

师:对。刚才我们听的这首音乐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

(三)完整欣赏

(师生共同观看《大河之舞》视频。)

(四)介绍《大河之舞》的背景

师:《大河之舞》是什么?它是一部音乐剧。共分四场。这部音乐剧主要表现了爱尔兰古老的历史,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乐曲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大河之舞》这段音乐。

《大河之舞》这部音乐剧的舞蹈风格是什么呢?是利落流畅的爱尔兰踢踏舞?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还是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还是活力动感的现代舞?都不是,又都是。它融合了以上几种舞蹈风格,这就是《大河之舞》。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看看《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

生:想。

(老师播放《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观看后让学生说出看后感受。)

四、学跳踢踏舞

生:想!

师:在这之前老师提到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融合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汲取了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及活力动感的现代舞的精髓。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爱尔兰的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分为花式舞步和基本舞步,我们学习简单的基本舞步。

教师出示踢踏舞鞋:分为前掌和后跟。表演者穿着踢踏舞鞋,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察拍击,发出清脆的“踢踏”声。

学生学跳爱尔兰踢踏舞。

1)基本站姿:头正、身直、肩展,重点强调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放松。

2)脚步动作:踝关节放松,同时还要能控制…….

师鼓励:你们真像一群爱尔兰的舞者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还有哪些国家有踢踏舞?

(老师介绍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俄国、美国也都各自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

学生回答。

师:是藏族。现在老师再给大家表演一段藏族的踢踏舞怎么样?

教师表演藏族踢踏舞的几个动作。

师:今天我们欣赏、学习了爱尔兰的踢踏舞。今后,老师有机会还会教大家学跳藏族的踢踏舞。

五、课堂总结

师:《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它印证了这一点: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大河之舞》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也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傲。请同学们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六、下课

学生随老师弹奏的《大河之舞》按节奏拍手出教室。

五年级音乐教案

2.通过歌曲《文明在哪里》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3.通过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表演能力。

1、学生欣赏文明宣传片。

2.看看身边不文明行为(课件展示)。

1.学生讨论创编手语。

师:我们把歌词分成三个乐句,同学们分成三个组讨论,给第一段的歌词编排手语好吗?

2.请三组各选一个学生表演,其他同学念歌词.

3.请学生带领大家一起一边念歌词一边学习手语.

1。通关游戏--延音线,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师:我们再用”啦”跟老师的琴哼唱这一段好吗?

1.师生互动小快板表演假如。

师: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我们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光彩!假如…..

2.文明词语情景剧创编。

师: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你是这么做的吗?请你来演一演.

“你好,””再见”.”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

3.分组展示。

4.师:如果你是文明小天使,你要用哪种方式去宣传文明礼仪呢?

5.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如今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弘扬我们的传统礼仪文化。文明礼仪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6.我们应该这样做-----表演拍手歌。

看到同学们个个都懂文明讲礼貌,老师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文明礼仪的这粒种子在你们的心里扎根、发芽,让文明之花越开越盛,开遍你们家庭、学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让歌声传递文明,让美丽温暖人间!最后,让我们伴随着这优美的旋律结束我们的课堂吧!

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一、“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告“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锄头的赞美。

三、在学唱歌曲的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四、聆听《春水》,感受比喻人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内容:

表演《小鸟小鸟》《春鱼蒙蒙地下》。

欣赏《春水》《致春天》。

学习音乐知识:切分音。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切分音。

2、了解挪威作曲家的创作背景。

3、用小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雨蒙蒙地下》里对春天的赞美,及唱好全曲。

4、学习儿歌与打击乐的配合。

教学过程:

表演《小鸟小鸟》。

1、以生态环保导入。

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

答: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等。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八六拍,该拍号)。

(2)画出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3)按曲调的欺负,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4)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的知道下,两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视辅导二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3、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曲,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喜悦的心情,注意没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换卡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情绪。

4、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等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材学情分析:

《银色的桦树林》是一首加拿大民歌,d小调,二四拍。歌曲采用重复乐句加尾声的布局形式,短小精悍,简单易唱。歌词采用叙述的口吻,描绘了异国风情的桦树林。

学生可以用视唱歌谱的方式学会歌曲,体会同一首歌曲因速度不同表达出的不同情绪。

教学目标:

1、师生共同创设情境,欣赏、演唱乡村歌曲,引起学习兴趣。

2、模仿并学会运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感受乡村音乐特点,熟练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

教学难点:

用乐器巴乌伴奏表演歌曲。

教学疑点:

怎么用巴乌演奏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

放乡村音乐《红河谷》。

师:说说你听了这段音乐的心情怎么样?(生:略)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选择你觉得放松的姿势共同完成这节课。

二、欣赏异国风情,感受音乐。

现在就让我们再来静静地听一遍这首歌,另外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加拿大迷人的风土人情。(播放《红河谷》)。

三、创设情境,学习、表现歌曲。

师:在加拿大有很多乡村俱乐部,乡村俱乐部里的人能歌善舞,现在我们听听她们在唱什么歌?(播放歌曲《银色的桦树林》)。

师:原来她们在唱加拿大民歌《银色的桦树林》。今天我们也来学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她们是用怎样的心情来演唱的?歌曲是几拍子的?(播放歌曲)。

1、学唱曲谱。(出示曲谱)。

学生跟着琴声唱一唱曲谱,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最后一个乐句指导学生唱准后十六节奏型以及连音所唱的时值。(出示最后一乐句)。

2、歌曲分为几个乐句?曲式结构为4+4+4+7(尾声)。

3、学唱歌词。学生跟着琴声唱第一段歌词,师从旁知道。

及时纠正错误。

4、学唱第二第三段歌词。

5、大家想一想歌曲中的“蓬得得??”模仿的是什么声音?我们应该怎样唱呢?注意驯鹿越走越远了!(生在唱的同时,师加以指导)。

6、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把你轻松舒畅开心的心情表现出来。

四、巴乌演奏歌曲。

师:同学们轻松愉快的歌声感染了李老师,现在李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自己,李老师想用巴乌来演奏这首歌曲。同学们听听李老师吹的怎样?吹的不好的地方请同学们指出来哦。(师吹奏《银色的桦树林》)。

师:同学们是不是也开始心痒痒了?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看吧。(单独出示歌曲曲谱)看曲谱,分析一共用了几个音?(612356)。

1、同学们先在下面练习,有困难的地方提出来。(学生练习吹奏,师从旁指导)。

2、学生用巴乌齐奏《银色的桦树林》。

3、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吹巴乌,另一组学生演唱歌曲。

五、拓展:

师:同学们潇洒的演奏和轻松自如的演唱有点乡村音乐的味道了呢,在美国,流行着一种音乐,音乐的情绪大多是这种轻松自由的感觉,人们把这种音乐称为“乡村音乐”正是因为乡村音乐听起来轻松自然,所以在美国乃至世界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很多国家也开始有了“乡村音乐”。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美国乡村音乐的魅力。(播放视频)。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演唱乡村歌曲,共同体验了乡村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银色的桦树林》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一、歌曲: 白杨和小河。

二、综训:1、按指定节奏写旋律。

2、听辩与感受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三、欣赏。

1、黄河船夫曲。

2、保卫黄河。

3、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以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白杨和小河”的真挚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的意义。

二、初步试听三和弦的音响效果,提出对音乐的听辩与感受能力。

三、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选曲,感受作品中磅礴的气势。

教材分析:

一歌曲。

《白杨和小河》是一首采用拟人化和借喻手法的儿童歌曲,形象生动。

二综训。

包括两题:

一、按指定的节奏写旋律。

二、听辩和谐与不和谐和弦。

三欣赏;

《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和第七乐章。

《黄河船夫曲》吸取了民歌中船工号子的音调。

《保卫黄河》进行曲风格的轮唱曲。

教学难点 : 按节奏创造乐曲。

教学重点: 听辩 创作。

课时划分:         三课时。

一、综训(一) 歌曲第一段。

二、综训(二) 歌曲。

三、欣赏。

教具:

钢琴、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

1、歌曲第一段。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立。

2、好。

3、坐下。

二、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2、mima练习。

12 3 | 34  5|56 54|32 1||。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3、《猎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连音演唱。

两声部间和谐。

4、f调音阶。

音准、音位掌握好!

三、综合训练:

今天,我们来做一次作曲家。

1、请大家根据所给节奏,用do、re、mi、sao四个音创造歌曲。

2、结尾的音可以用这四个音的任何一个音。

3、创作要流畅动听。

4、如《太阳》,《牧童谣》都是用这四个音创作的歌曲。

5、分组讨论创作。

6、评选最好的,演唱。

四、新授。

1、听范唱。出示课题。

2、这首歌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儿童歌曲,贯穿全曲的轻盈跳动的节奏与柔和的小调式是歌曲的特色。

3、节奏训练:

4、找一找这首乐曲中的各音,从低到高排列。

5、视唱齐唱部分乐谱。

6、难点:切分节奏处唱准。练习一遍。

7、视唱齐唱部分乐谱,速度慢。

8、读第一段词。

9、唱第一段词。

10、完整演唱齐唱部分。

五、总结。

《白杨和小河》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们同学们也应这样!

板书设计 :

白杨和小河。

d小调音阶。

课后记:

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一、歌曲    花蛤蟆。

二、读知    倚音。

三、综训    声乐训练。

四、欣赏    喜庆胜利。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中感受其表现的作用。

三、通过听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的音乐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歌曲:

《花蛤蟆》是流传山东地区的歌曲,生动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与儿童情趣。

二读知。

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由一个或数个音组成,唱时短促并不带强声。

三综训。

是运用倚音的练习。

四欣赏。

《喜庆胜利》是一首唢呐独奏曲。全曲基调欢快热烈,表达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胜利和获得成绩后的无比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    声乐练习。

教学重点;     倚音。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声乐训练  歌曲识谱  倚音。

第二课时:    学习歌曲。

第三课时:     欣赏。

教具;     钢琴、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

1、声乐练习。

2、学习《花蛤蟆》歌谱。

3、读谱知识。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起立。

2、问好。

3、坐下。

二、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三、综合训练:

1、唱一唱f调音阶,复习音位。

2、低声部识谱。

3、高声部识谱。

4、合唱乐曲歌谱。(倚音不唱出)。

5、乐谱中有一些小的在符尾处有斜线的音符,这些音符就是倚音,跟老师唱一唱。

6、倚音分为前倚音、后倚音、唱时时值短促,不带强声。

7、再来唱一唱。

8、唱词。低声部先唱,舌尖灵活跳动,用非连音唱法演唱。

9、完整演唱。表现出猎人们豪爽的性格和矫健的形象。

四、新授。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民歌。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我们山东的民歌——花蛤蟆。

1、听范唱。

2、提问拍号、谱号歌曲的情绪。

3、打节奏:

4、视唱歌谱。注意装饰音的演唱。

5、这首歌曲很轻快活泼、诙谐,大家在演唱时应注意表现。

6、分组练习演唱歌谱。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花蛤蟆》的乐谱,这是一首山东地方民歌,回家后认真复习!

板书设计 :       。

花蛤蟆。

打击乐节奏;

课后记:

第二课时                综训。

教学内容:

1、声乐练习。

2、学习歌曲。

3、处理歌曲。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起立。

2、问好。

3、坐下。

二、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2、mima练习。

12 3 | 34  5|56 54|32 1||。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3、《猎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连音演唱。

两声部间和谐。

4、f调音阶。

音准、音位掌握好!

三、歌曲。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花蛤蟆》一课,这是首山东民歌,大家一起唱一唱。

1、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唱词。用跳音唱法。

3、再来一遍。吐字、咬字自然而贴切。

4、花蛤蟆是山东地方话,青蛙的意思。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欢快情绪要表现出来。

5、我们加一些打击乐器表现出来,设计乐器节奏型:

6、打击乐器试奏一边。

7、边用打击乐器边演唱。

8、注意歌曲情绪的演唱。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完了《花蛤蟆》这一课,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家应该爱护它。

板书设计 :    。

花蛤蟆。

第三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歌曲处理。

2、欣赏。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起立。

2、问好。

3、坐下。

二、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2、mima练习。

12 3 | 34  5|56 54|32 1||。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3、《猎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连音演唱。

两声部间和谐。

4、f调音阶。

音准、音位掌握好!

三、歌曲处理: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花蛤蟆》,大家一起唱一唱。

2、乐曲前八小节采用隔两小节轮唱,从第九小节处改为以两小节为单位的对唱。

3、分组演唱。

4、请一部分同学模仿青蛙叫声来伴唱。

如:

5、情绪要贯穿始终,集体演唱。

四、欣赏。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吹管乐器吗?

2、你来听一听这段模仿笑声的乐器是那种乐器吹奏的?

3、今天,我们就来听一曲欢庆的乐曲《喜庆胜利》,它是由唢呐吹奏的。

4、(初听)提问:

1、全曲是什么情绪?

2、全曲分几段?

5、我们分段听:

引子:快速、有力烘托欢腾气氛。

第一部分:唢呐独奏干脆嘹亮。

唢呐与乐队对奏模仿人声。

高潮音域扩充。

第二部分:中速抒情。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重复。

6、听一听第二部分b与第一部分a的对比。

7、(复听)完成课后题。

五、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花蛤蟆》,又欣赏了《喜庆胜利》,大家对胜利一定感受很深。

板书设计 ;

花蛤蟆           喜庆胜利。

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一、歌曲 春来了。

二、综合训练       按指定节奏来写作旋律。

三、欣赏  1、牧歌  (无伴奏合唱)。

2、渔歌  (巴乌、筝、笙三重奏)。

民歌乐器介绍(三)吹管乐器。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教育他们热爱生活,充满热情的去寻找美好的春天。

二、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三、感受蒙古民族的音调及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表现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

四、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调,初步感受和了解我国民族吹管乐器。

教材分析:

一歌曲。

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歌曲《春来了》,以短小的篇幅三拍子圆舞曲的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二综合训练:

用所给的音编写节奏。

三欣赏:

1、《牧歌》是流传在蒙古一带的民歌,旋律具有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

2、《渔歌》全曲由晨曦、渔歌、欢唱、跳月、渔歌、远去几个部分组成。

民族乐器介绍(三)吹管乐器。

1、笛2、箫3、唢呐4、笙5、管子。

教学重点:歌曲表现旋律创作。

教学难点 :旋律创作。

课时划分: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

二、欣赏。

教具:录音机挂图。

第一课时新授。

一、组织教学。

1、起立。

2、问好。

3、坐下。

二、发音练习。

《双声部音阶练习》。

1=c-d声部间和谐,统一。音色一致,音量适中,音准把握好!

三、新授。

1、听范唱。

2、提问:本课的拍号、谱号。

3、写出f大调音阶,复习音位、音准。

4、分段进行。

5、打第一段节奏。

6、跟琴视唱第一段曲谱。

7、请同学分析一、二段相同与不同处,找一找模进处。

8、自己视唱第二段。

9、集体唱一唱两段谱。

10、完整演唱。

11、有感情的读词。

12、提问句与答句有什么区别?“哈”怎样唱才能正确表达情绪。

13、唱词。

四、欣赏: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内蒙民歌《牧歌》。

初听:1、感受蒙古民歌的音调。

2、认识无伴奏合唱的知识。

3、要求学生从音色上感受其音响效果。

复听;感受歌曲的音色、力度、和声的变化体会其美感。

反复再听:

1、每遍听前启发学生想象。

如;内蒙民歌,上句的旋律在高音曲围绕着“sol”音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飘的白云。下句主旋律转入“do”音为主,仿佛草原上如银的羊群。

2、做听听想想。

五、小节。

今天,我们学习了《春来了》,大家欣赏了春天的美景,又到了蒙古草原领略了《牧歌》的美丽,我们的生活多美好,一切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继续努力,开创美的生活。

板书设计 :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

3、介绍乐器  欣赏《渔歌》。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起立。

2、问好歌。

3、坐下。

二、发音练习。

《双声部音阶模唱》。

1=c—d 声部间和谐、统一。音色一致,音量适中,音准把握好!

三、综训:

1、今天,我请同学们做一次作曲家。我们来给节奏进行旋律创作。我们先来唱一唱谱,找节奏、旋律的联系与区别。

2、回顾以往的写作方法—重复及变化重复。按重复写上缺少的小节。

3、启发学生在旋律上做一次变化。

四、歌曲处理: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来了》,大家一起唱一唱。想一想,你正在和春姑娘做游戏,很顽皮的语气来唱。

2、问句和答句,有什么区别?最后“哈”字应怎样表达情绪。

五、欣赏。

(一)介绍民族乐器。

笛、箫、笙、唢呐、管子。

巴乌、筝、笙。

(二)欣赏。

(初听)1听一下由巴乌吹奏的《渔歌》主题曲。

2讲解本课各部分的内容,标出各部分标        题。

(复听)1按老师所写的标题,想象各段内容。

(再听)进一步分析歌曲旋律,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调有所感受。

做听听想想:

六小结:

板书设计 :

晨曦、渔歌、欢唱、跳月、渔歌、远去。

课后记:

五年级音乐教案

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一、为乐曲命名。

阶段目标:通过为乐曲命名,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学生聆听音乐。为音乐命名(可能出现的答案如《欢腾的节日》《欢腾的苗寨》《狂欢之夜》《欢乐的边疆等》。

阶段目标:能初步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师:从同学们为乐曲起的名字来看,大家对音乐的情绪感受都很正确,这是一首热烈欢快的乐曲。音乐除了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西南地区居住着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这首乐曲表现的就是西南边寨的人民听到从北京传来的喜讯的情景。这首乐曲的音乐具有苗族、彝族的音乐风格,他们的音乐多以do、mi、sol三个音为主,在第四主题中有一个降mi的音,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点。下面请你们再听一遍,当听到降mi的音时请你们举手。

教师播放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在听到降mi时举手。

三、分辨乐曲的结构。

阶段目标:能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

师: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逐段欣赏。

1.引子与第一部分。

师:你们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教师播放引子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

教师播放第一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

师:第一部分的旋律a非常热烈,是这首乐曲的主要旋律。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旋律。

学生随教师演唱旋律a。

2.第二部分。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同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对比,是优美抒情的一段旋律,好像是一位姑娘的独舞或是大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师:这是一段十分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学生随教师演唱第二部分的旋律。

3.第三部分和尾声。

教师播放第三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这一部分又出现了a的旋律)。

4.完整地欣赏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

师:刚才我们分段听辨了乐曲,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当你听出乐曲的三个部分时,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表示。

教师播放全曲。

学生聆听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三个部分。

阶段目标:通过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巩固对音乐结构的分辨。

师:这是一首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乐曲,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第二部分用舞蹈来表现,其他部分可以用打击乐器或动作来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并指导学生的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并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五、学生表达感想。

阶段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或是你记住了哪一段旋律,唱一唱。

学生发言或演唱。

这首乐曲虽然篇幅比较长,但由于在教学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整堂课自始至终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并能听辨出苗族和彝族的音乐主题,这一点令人感到很欣慰。五三、五四对旋律的掌握上差距很大,今后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年级音乐教案

2、听《山林的呼唤》。

3、我的创造。

1、通过欣赏《山林的呼唤》,感受奇异幻彩的西南风光和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了解中外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祖国的热爱。

3、通过我的创造活动,能用自己的音乐方式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

1、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索。

2、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

录音机、vcd机、钢琴、课件等。

(一)听《山林的呼唤》。

1、导入—云南印象。

出示舞蹈《云南印象》片段。

学生回答,教师揭示答案:杨丽萍云南。

介绍:《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参与《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员70%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

走进云南。

播放vcd云南风景图片,介绍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感受奇幻异彩的西南风光。

学生自由讨论,谈一谈自己心中的云南印象。

2、引入《山林的呼唤》。

介绍马思聪及他的作品。

3、初听全曲,思考歌曲的意境,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

4、课件介绍乐曲的五个乐章及主题。

5、再听歌曲。找出你听到的最具特色的乐器。

教师分别介绍双簧管、圆号、小提琴的音色,引导学生感受不同主题所表现的不同情绪,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二)唱《乡间的小路》。

1、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校园民谣吗?你们听过的校园民谣有哪些呢?

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忍不住也想唱了,请同学们一起来和老师感受一下吧。

师合音乐伴奏范唱《乡间的小路》。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能用一段话来说一说吗?

在萨克丝《归家》音乐声中有感情的朗诵《乡间的小路》,体会歌曲意境。

3、用“啦”字视唱歌谱。

4、跟琴视唱歌词。

5、歌曲处理: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播放vcd乡间的小路,看有哪些景物,对比身处乡间和城市的环境,引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

6、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7、教师和学生接口唱全曲。

(三)分组表演并创编。

学生分成四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

请学生分别选择以下节奏填入色块处,唱一唱哪个更合适?

xxx。

你能想出其他的节奏型吗?并填入唱一唱。

(四)拓展。

vcd欣赏叶佳修的其他作品:《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湾》。

(五)教师小结教学内容,结束教学。

五年级音乐教案

2—3名。

4、点击课件2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师读。

师陈述:这三个词语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假如你登上阿尔卑斯山,你会看到什么呢?

5、指名学生说说2名。

7、点击课件3指名学生读一读教师评价2名。

(从你的朗读,读出了维也纳的美,

你不仅读出了维也纳的美,更读出了你对维也纳的向往!)。

8、下面,我们听着蓝色多瑙河,请女生读第一自然段。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学生说3——4名。

5、师陈述:我相信等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后,会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2、学生指名读。

3、学生练习说交流。

b.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摇篮”是什么意思?

生:最初成长的地方。师: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呢?结合这部分内容,想一想。

6、请同学们用心聆听,细心欣赏蓝色多瑙河,我相信动听的旋律,美丽的画面一定会激起你对维也纳的向往!

点击课件7欣赏蓝色多瑙河视频。

1、师过渡:维也纳人视音乐为最爱,整个维也纳城都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呢?点击课件8指名学生读。

2、指名学生说一说3名。

a.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请看教师点击课件。

3、师陈述:是呀,整个维也纳城都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浓浓的音乐气息!

4、点击课件8让我们听着《土耳其进行曲》一起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过渡:维也纳是一座梦幻般的音乐城市,维也纳人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了,音乐几乎成为他们天天吃的面包,喝的牛奶。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的呢?并且用笔圈画出有关词语和句子,写上自己的感想。

2、点击课件12学生自由读。

3、指名学生交流。

b.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掺和”什么意思?混和、混杂,音乐与花香混合在一起,既给人以听觉又给人以嗅觉的美好享受。)。

c.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

(在维也纳,无论是音乐家,还是普通居民,都十分热爱音乐!据我了解,在维也纳每一周周末,每一个家庭都要举行家庭音乐会,钢琴就如同小汽车一样普及。)。

d.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7.师陈述:学到这儿,谁再来说一说,维也纳为什么被誉为音乐之都?用书中的语言!

8.点击课件14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请再读!

2.师陈述:此时此刻,你一定会对音乐之都维也纳发出由衷的赞叹!请同学们拿出笔,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3.交流。

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看录象、读课文、听音乐、看图片,一起感受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下课!

五年级音乐教案

1、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的农家乐,了解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用活泼热情的情绪,准确流畅的演唱,表现朝鲜族人民喜获苹果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3、通过聆听、感受、模仿,教师引导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自学等方式,正确的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的演唱二声部合唱。

1、第一乐段,乐句多是一字一音,速度较快,演唱时较难掌握。用舌尖弹唱等方法来演唱。

2、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来演唱二声部。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二、节奏练习。

1、节奏1的练习师敲鼓:____(先弱后强,先慢后快。)同学们,还等什么你身边就有鼓,想敲就和我一起敲啊。(反复敲三四遍)。

2、节奏2的练习师:嘘,注意听,鼓声发生变化了。师敲节奏:______x.(先慢后快。)师:我们先慢速来敲。(敲好后速度加快)仔细听,速度加快了。

3、完整的节奏练习你们的耳朵真灵,敲的非常准确。那下面,请同学们看我的手势来敲,我伸一个手指你们就敲第一条节奏,我伸两个手指,你们就敲第二条。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出示节奏卡片)。

4、为歌曲伴奏师:还是按老师的手势,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试一试。(可以敲两遍,这是让学生熟悉歌曲的一个过程。)放录音范唱。

三、了解朝鲜族风土人情,看风光片。(《苹果丰收》歌曲范唱作背景)师:唉,同学们快看,欢快的歌声和鼓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答:――――)长鼓是我国朝鲜族特有的一种民族打击乐器,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边击鼓边跳的舞蹈就是朝鲜的长鼓舞。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原来朝鲜族人民在载歌载舞的庆祝苹果丰收,让我们也来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和他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朝鲜族民歌《苹果丰收》。请同学们轻声随着录音唱一唱。(出示歌片)。

1、学唱歌曲一声部。

(1)听录音范唱自学第一声部的歌词。(两遍)。

(2)随琴唱歌词。师:我听到同学们都能跟着唱了,一起随着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师弹琴生唱歌,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歌曲中每个乐句的第一拍,都使用了符点节奏,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符点节奏带有舞蹈感和动感。歌曲表现了姑娘们蹦着跳着采摘苹果的情景。你想,她们肯定要使劲跳才能摘到高处的苹果,所以我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突出第一个字,像我这样(师示范)一个个苹果都红红的,这麽惹人爱,你不喜欢吗?(教唱处理第三乐句的唱法)。

(3)再完整的齐唱一遍。

(4)随音乐伴奏唱一遍。

(1)教师随录音范唱二声部旋律,出示完整的歌片。师:小伙子唱的是歌曲的二声部。是用啦唱的。声音低沉,没有姑娘的歌声明亮。(你很会听,说的真好。)。

(2)学生模唱二声部旋律师:和姑娘们比起来小伙子的歌声好像有点弱,谁想帮帮我和我一起来唱?谢谢你们,让我们先随着琴用“啦”来唱一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教唱。)(结束句旋律下行了,更好的表现出小伙子浑厚的声音。)。

3、随录音练习合唱师:我们和朝鲜族姑娘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我们大家都来唱二声部。(师指挥生随录音范唱齐唱二声部)。

4、师生或生生分组练习合唱师: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前面的这四个乐句大家齐唱,后面的合唱部分,第一组唱一声部,第二组唱二声部。老师来当指挥。好,第一组先来唱一遍一声部,第二组听的同时,在心里默唱你们声部的旋律。第二组来唱一遍二声部,第一组在心里默唱你们的旋律。

5、评价师:谁来说一说,我们两个小组配合的怎么样?好,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我们交换声部在来一次。同学们,让我们像合唱团的小朋友一样站起来演唱一遍,起立。

五、乐器伴奏师:合唱歌曲给人演唱效果丰满的感觉,把朝鲜族人民都来忙着采摘苹果的热闹景象表达了出来。

合唱部分用节奏。

看我们能不能配合好。

师:说一说,我们的配合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换这一组来伴奏,这两组来演唱再来一次。师:有了鼓声的加入,把朝鲜族姑娘载歌载舞喜摘苹果的情景表现的更加生动活泼了。你们的表现都很棒。

六、小结: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快乐农家旅行就要结束了,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得到了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快乐农家行吧,同学们再见!

五年级音乐教案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二声部做到声音协和。

休止符即空拍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曲调相同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堂小结。

1.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学生二声部训练还有待提高,多加训练,唱多几次明显感觉好多了,但还是不太稳,要求老师带唱,请学生下课之后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

四、课后反思。

现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学,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渐进,最好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练习,特别是相近的几个音。

五年级音乐教案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1、聆听乐曲,感受相同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继续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切分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态环保导入:

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6/8的指挥图式。

(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4、复听: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的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全曲完整地聆听,再次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完成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饿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象在图形谱上填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饿平静、期待、热烈。

四、学生小结。

三、老师指导,练习模仿下雨声。

四、师声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部分。

五、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老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老师随即纠错。

(5)用小快板的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六、学唱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理解歌词的含义。

(3)再次有感情地演唱。

七、表演歌曲。

一、以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同学们,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二、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1)初听乐曲,思考:歌曲创设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2)复听音乐,思考:合唱有几个声部?春水象什么?

(3)再次聆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

三、儿歌和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

五年级音乐教案

1.学唱歌曲《看大戏》。

2.初步了解豫剧相关知识。

3.用打击乐器和动作表现歌曲。

1.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2.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3.初步了解有关豫剧的知识。

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

多媒体课件、歌片、打击乐器。

1.学生随着京剧急急风音乐,走圆场进入教室。

师:刚才咱们是听着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走进教室的?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现在,咱们就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候一下好吗?我选旦行,你们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行当吧!

2.师生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好。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戏曲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了,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一说到戏曲,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同学看过戏曲的演出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根据戏曲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出示歌片)。

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再想一想,看大戏是什么意思呢?

1.学生听录音范唱。

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呢?从这些歌曲内容中你感觉什么是看大戏呢?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

2.再听歌曲范唱音乐。(教师指曲谱)。

师:大家听得很仔细,你们注意到了吗?曲谱中有几处使用了升记号呢?

生:观察、回答。

师:现在,老师把歌曲的曲谱唱一遍,请大家认真听。

3.教师唱歌曲曲谱。

师:听清楚了吗?升f。

这个音在这首歌曲的曲谱中是很典型的,还有也要注意唱好旋律中的大跳。大家再看,这首歌曲中间还有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在歌曲中它叫什么?在戏曲音乐中它又叫什么?现在就随着老师的琴声把曲谱完整地唱一遍,演唱升记号时注意运用气息、声音位置要高一些。

4.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曲谱。

5.学生随音乐模唱歌曲。

6.学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1.教师放三个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段,学生分辨。

生:思考回答。

2.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断欣赏,学生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生:回答。

3.模仿说河南话。

4.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

师:大家再听一听这一句的旋律,它和河南话的音调有什么联系呢?仔细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生:聆听思考。

1.感受歌词的旋律同语言的联系。

师:这是一首具有浓郁豫剧风格的歌曲,大家看:“爸爸妈妈爱迷戏”,这是典型的豫剧拖腔,再听这里“爱呀爱迷戏”,明显地使用了豫剧中的甩腔和拖腔。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好吗?大家注意,在演唱中表现出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对比歌曲中演唱力度的变化。

师:我们再看,大家说有拖腔感觉的这句,老师再唱给大家听听,你听老师在唱这句的时候在旋律的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呢?师范唱。

生:回答出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力度变化。

4.演唱歌曲。

生:思考回答。

1.用河南话音调表现歌曲的念白部分。

师:现在,老师就用河南话把念白部分读一下,你们注意听一听。

生:模仿老师,用河南话说念白部分。

师:大家说得不错!我们都知道,在戏曲的伴奏音乐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打击乐器,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大家看,都有什么?(小锣、木鱼、双响筒)。

2.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想在念白中加上打击乐器,大家想一想,你想用什么节奏型来伴奏呢?

生:自由地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戏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和风趣的情绪,我想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在今后的音乐课上,老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最后,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

五年级音乐教案

1、师生性、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等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

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可爱的苹果》,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3、欣赏声乐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编创舞蹈动作。

1、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

2、表演《手拉手》、《可爱的苹果》。

3、编创与活动。

“”切分音的运用很有特点,使得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句中伴以拍手声热烈地渲染了歌曲欢乐的气氛,表达了儿童们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温暧的世界的美好愿望。歌曲以六度大跳进入合唱部分(8小节),在曲调上采用了重复的手法,配以衬词“啦啦啦”使同学间欢乐的友谊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地抒发。第29-33小节又以齐唱形式、重复的音调出现,末句旋律逐渐向上推进形成高潮,最后结束在“”主音上。

通过聆听和歌唱体会友谊。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一课时。

第一节。

1、表演《手拉手》。

2、创作动作:为儿歌谱曲。

唱出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的特点。

“”切分节奏。

一、表演《手拉手》。

1、从文明礼貌习惯导入。

设问:人与人表示友好、友谊、友爱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动作?

2、聆听范唱:

(1)说说这首歌讲些什么内容?

(2)这首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哪一种节奏型出现很多次?你能拍击一下吗?

3、学唱歌曲。

(1)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曲调(第1—6小节),注意乐句的完整性,注意切分节奏。学唱时,让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把握住节奏。

(2)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第二、第三乐句。在自学前,教师先范唱这两乐句曲调,并要求学生听辨这两个乐句的曲调与第一乐句的关系(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以提高学生分析、听辨的能力。

(3)在能流畅地唱好第一乐段的曲调的基础上学唱第二乐段。

(4)第二乐段的二声部并不难学。因8小节的合唱实质上是两个4小节的重复。可以让学生自学,在合成时教师注意调整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接着的单声部比较简单,学生能视唱。

(5)完整地、以稍快的速度、有朝气地唱好全曲调。

(6)填上歌词以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4、表演歌曲。

(1)按歌谱上要求,在第一乐段长音处加上集体拍手。

(2)让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其基本音型为“”,在歌谱上有色块处用“”节奏,以烘托热烈的气氛。

(3)有条件的班级,可用竖笛、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4)编创设计一组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或排成表演唱。

二、创作动作:为儿歌谱曲。

1、让学生熟读儿歌,能有感情地背诵。

2、创作好第一句歌词的曲调,反复咏唱体验,在自己满意的前提下,唱给周围的同学听。

3、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创作第二、三、四句,运用以前学到的模仿、重复等手法进行创作。

4、完整地唱给周围的同学听,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后为大家表演。

三、课后小结。

五年级音乐教案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3.聆听《京调》,表演《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2、学唱歌曲《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

3、编创与活动。

《蝈蝈和蛐蛐》是一首叙述性的诙谐歌曲。歌曲以拟人化的手法,讽刺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相互吹捧、相互比说大话,他俩“越吹越得意”“越侃越入迷”,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人们,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牐牳枨的曲调汲取于北方戏曲(如京戏)、说唱(如评剧)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全曲以。

“”倒逆为“”而展开,以说唱的形式各自吹虚自己的本领。第三段是最后的13小节,由六句组成,基本是2小节一句。(但倒数第5小节的“”是3小节一句)这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音乐节奏拉宽,带有戏曲的拖腔味,表现二位吹牛大王,越吹越大,正在洋洋得意之际,音乐突然出现一个前八分休止符,转入另一个情境:“走来一只大公鸡”,用连续七个四分音符:

“”形象地把公鸡“一口一个”把它俩全吃了。风趣而完满地结束了这一闹剧。

牐牳枨以趣味性与论理性为一体,学生在演唱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表现这小哥俩的丑态,边唱边演去体验音乐的诙谐性。

体会“京韵”

三课时。

1、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2、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了解京剧。

感受京剧的韵味。

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见教材分析),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

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5.试奏京剧锣鼓经《慢长锤》进行实践与体验,一组学生演奏锣鼓经(曲谱见课本。打击乐器不够可以用嘴念代替),一组学生随锣鼓点节奏走圆场。然后双方交换。

6.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见教材分析)。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

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

おさ谝痪洌捍涌始到“不登门”。

牐牭诙句:从“虽说是”至“还要亲”

おさ谌句:从“爹爹和奶奶”至“猜出几分”。

おさ谒木洌捍印八们和”到“红亮的心”。

おぱ莩时指导学生用假嗓唱,音量不要大。分句演唱时,教师适当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学生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

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5.请基本模唱像样的1—2位学生试唱。

6.全班角色化投入地唱全选段,实践体验京剧的韵味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五年级音乐教案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西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

1.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西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5.能了解一些有关西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第一课时。

1、学唱歌曲:《拉萨谣》。

2、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1、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风琴、多媒体。

一、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西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

1、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1236)。

3、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教师范唱(伴奏)。

4、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

5、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6、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年级音乐教案

这是一首现代爱国主义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改变为合唱歌曲之后,被广泛选取为合唱比赛的曲目,本歌曲第一乐句采取了合唱的形式来模仿鸽子的声音。歌曲抒情而豪迈,节奏中有很多弱起小节,歌曲表现了祖国经济国力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长城放鸽》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1、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1、对歌曲的难点进行练习,如弱起节奏、切分节奏、升降号处。

2、把握歌曲感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单元回顾:

2、学唱歌曲:教师播放课件《长城放鸽》,上学生初步感觉歌曲的特点。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歌曲。(抒情、自豪、豪迈等)。

3、学习歌谱:。

(2)让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学唱曲谱在教唱前,让学生观察曲谱上有什么不同的颜色记号?(红色),由此引申出“弱起节奏”的知识点,并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进行多次练习,直至掌握“弱起节奏”的特点。

(3)变音记号(#5、#2)在教唱到变音记号#5时,由此引出升记号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白升记号#5与5之间的音高关系,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教师只能进行模唱#5、5和#2、2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这些音之间的音高差别,并让学生模唱。

拓展引申:由升记号引申出降记号。

(4)第二部分“飞吧飞吧……”部分,由于这部分旋律音由三度、四度音之间快速转换,往往学生容易在这一部分唱跑调,或者音高唱得不到位、所以,为了学生能够快速地唱准音,可以单独地将“飞吧飞吧飞吧飞吧白鸽”这一部分抽出来,与分解和弦46164一起练习,以提高学生的音准。

(5)谱曲唱熟后,教师唱谱,学生唱词。同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并进行指导。

(6)师生一起唱,并注意引导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把自豪、豪迈的感情投入到歌声当中。

4、拓展听一听有关长城的歌曲《长城谣》并了解歌曲表达的感情以及时代背景。

5、总结让学生说一说对这首歌有何感受?想对祖国说什么?

五年级音乐教案

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

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4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6、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1、设问:

牐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3研究成果表演。

4、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