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一年级总结与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17:14:24 作者:温柔雨 2023年初中一年级总结与反思(大全5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初中一年级总结与反思篇一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有些孩子入学前就已能认一些字,做一些简单的运算,这样在上学后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孩子看上去豪不费力就懂了,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非真正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

作为家长,我们要能将孩子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所谓的纵向比较,就是将孩子现在同过去不同进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还是退步,抑或是原地踏步着。进步是因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后要加以鼓励,让其发扬光大,开始表扬的频率要高,渐弱之,至形成了习惯。踏步着,退步了是因为他不认真,还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后对症下药,拉起来后再扶上走一程,稍有进步,作为家长可以借助于老师的口吻,夸张一点表扬,树立起自信,让他自强不息。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能将自己的小孩与同年级、同班级的其他孩子比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成绩一般都很优秀,而这一切,一方面归功于学校教育,另一主面也不可忽视,家庭氛围的熏陶,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我们不妨去讨教一番,我想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实践,定有收获。

另一方面,我们要能“不唯分数是问”。分数只能作为评介孩子的一个参照,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仅分数就能说明的,我们得具体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

初中一年级总结与反思篇二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学习数学方法

认真听课

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记,指课堂笔记——记方法,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

认真解题

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笔记本,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及时纠错

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斜率k知识点

斜率,数学、几何学名词,是表示一条直线(或曲线的切线)关于(横)坐标轴倾斜程度的量。它通常用直线(或曲线的切线)与(横)坐标轴夹角的正切,或两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来表示。

斜率又称“角系数”,是一条直线对于横坐标轴正向夹角的正切,反映直线对水平面的倾斜度。一条直线与某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轴正半轴方向所成的角的正切值即该直线相对于该坐标系的斜率。如果直线与x轴互相垂直,直角的正切值为tan90°,故此直线不存在斜率(也可以说直线的斜率为无穷大)。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对于一次函数y=kx+b(斜截式),k即该函数图像的斜率。

初中一年级总结与反思篇三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要点: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三)知道以下规律

初中一年级总结与反思篇四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2.上:位置方位名词,例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3.下:位置方位名词,例如:船在桥的下面。

4.前: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5.后: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7.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8.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如:12-9=3.

9.图形的拼组:

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简介:认识图形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生活中的数

1、数数的方法有: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

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

2、数位、基数、序数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从右往左的数位名称:个位、十位、百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例如:个位、十位、百位

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例如:8个苹果

序数:表示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例如:第1个

3、两位数的理解

一个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

如:95的十位是9,表示9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10个十是一百。100有10个十,100有100个一。

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87读作:八十七;九十四写作:94

4、比较数的大小

数位不同:比较数的大小,先从位数上比较,位数多的数更大,如:289.

数位相同: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如果是两个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例如:9491.

其他:75比23多得多;54比49多一些;21比56少得多;37比41少一些;62与61差不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初中一年级总结与反思篇五

本学期由我担任初一(1)班主任,现对本人这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让他们形成与社会相适应当价值观、时效观以及信念观,让他们明确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只有一直保持进步,才能在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让他们树立起立志成才、刻苦钻研学习的精神,并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开展爱国、爱校、爱班集体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并为了班集体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为了提高本班的学业水平,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找后进生谈心,了解他们对学习的看法、以及存在地问题,以便采取有针对的措施。

(2)深入班内调查,并向班干部了解班级情况,随时纠正班内出现的“不正之风”。

由于初一是新班集体,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互相之间了解甚少,这不利于班集体的良性发展,为此,我做了如下措施,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1)制定集体共同完成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中以集体观念熏陶大家。如:打扫卫生,我安排了八人为一小组,负责一天的清洁与保洁,并有专人负责检查,并将每周的结果公布于黑板,对于优秀组每月进行表彰。这样有利于学生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努力。经过一学期来看,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2)对于晚修、自习的纪律和每天的出勤,也实行分组评比。本班共分为5组,每组一个组长,每天有专人对完修、自习的纪律和每天的出勤进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对于优秀的组,要表彰;对于较差的组,要集体批评。让同学们感到要与集体“共存亡”。

(3)利用班会课,我也时常跟他们讨论集体的作用;也利用每周的文体课,开展一些集体性质的文体活动,让他们感到集体随时在他们身边。

(1)开展“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的主题班会。通过观看vcd让同学们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小品等文娱活动,将环保的意识灌输给每个同学。

(2)倡议同学们在生活当中做好环境保护的表率,并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教育同学们不乱扔垃圾,见到地上有垃圾要主动拾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等。

(3)本学期,我利用文体课,开展了一次全班性的环保知识竞赛。通过竞赛,使同学们知道了自己该怎样去保护环境,去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地球。

一学期来,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本班无论是在学业水平上,还是在班级管理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还有不少的问题,如:后进生的转化效果仍然不理想?仍然有部分同学的集体观念淡薄等等。我将继续努力,认真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在下学期做得更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