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研修计划与目标(大全5篇)

时间:2023-09-23 01:28:21 作者:薇儿 初中英语研修计划与目标(大全5篇)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初中英语研修计划与目标篇一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培计划初中英语研修小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过学习,我对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来自安徽的梅清斐老师做了《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和设计》以及《英语课堂教学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的主题报告,梅老师从什么是阅读,为什么读,我们如何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读阅读课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之后听了10多节示范课,有来自安庆的安哲老师,更多的是我县的优秀老师,他们的示范阅读课,精心准备,各有特色,但总的教学方法大致相同,都有课堂导入,快速阅读理解文本主要意思,仔细阅读掌握段落大意以及细节描写,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述或指导学生练习写作等。这种阅读课的上法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我今后更好的上好英语阅读课很有启发。

在本次培训中,梅老师和安老师分别做了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题报告。通过学习,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我的理解是,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会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改变教育领域内依然大量存在的“唯分数论”的现象。

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对初中英语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中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学英语的进取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成为一种评价手段,为学生平时的学习提供竞争的机会,在给他们建立期望值的同时,通过胜败的评比,激发他们取得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总之,这次国培,模块设计科学,内容很实用,是我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通过培训学习,我将结合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钻研符合自己学生的英语教学法,运用新课程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得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的世界,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我将不断的学习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将这次参加培训的学习所得运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做一个研究型、成长型的英语教师。

初中英语研修计划与目标篇二

12月,带着繁忙的教学工作,怀着一颗求知的心,我加入了初中英语全国远程教育网上培训活动中,虽然培训才刚刚开始,我只学习了专题一和专题二的课程,但程晓堂和龚亚夫两位专家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此时此刻我要感谢“国培” 。

接到培训任务后,当天晚上回家我就迫不及待打开电脑,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便登录,果然显示是我的名字,我马上点击“我的课程”准备开始学习时,发现还没开通,第二天我又打开电脑发现还是没开通,直到第三天才开通。哇,一打开就被他吸引了,从此便开始了我的学习提升之路。首先给我们讲课的是程晓堂专家,他给我们解读了《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可见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我个人了解,目前在初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英语教学的重点仍然放在词汇、语法、文章理解等语言能力的`教学之上,而忽略了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就目前的状况来讲,初中教育总体而言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本上都是留于语文或者政治课来实现。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做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外语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能的问题,更重要是通过一门外语来达到一个既定目标的问题,即发现、认识自我和周围的世界,并能够分辨是非,不断的为社会服务。

所以,在课堂上不可以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割裂开来;当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去日积月累,让学生自我感受、内化,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成,的确是一场艰苦的精神求索的历程。

我打算在自己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学习课文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利用课文中的小故事,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并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利用学习国外文化的机会,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正是因为有了国培才让我明白自身的这么多的不足,国培学习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是我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学习的。最后,我要感谢所有为国培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与老师们。

初中英语研修计划与目标篇三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英语教师校本研修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所谓“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教的相互作用(影响)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进修、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育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及常规教研、教育科研)有机融合的促进学的过程与活动。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阅读课的有效教育”为学科主题,聚焦课堂,重点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重点围绕“课例研修”“城乡联动、区域协作”“研修一体化”开展活动。通过一系例的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力求英语阅读教学既扎实有效,又开拓创新,积极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进行符合我校的英语教学研究。英语校本教研是为提升英语教师的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展学生英语意识服务的,其在各校开展的形式多样,“集体备课”是大家共同关注并不断探讨而又褒贬不一的形式之一。“集体备课”的优点是:同伴互助,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集集体之智慧,提高教师钻研、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不足之处是:英语“集体备课”在部分学校名存实虚,教师为了 “省事”,往往是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是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一大悲哀:部分教师可能对别人所给的教案不甚理解甚至连看都未看就走进教室,这对学生将是何等的不负责任!英语“集体备课”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发挥它的优势,我在这一校本教研形式上作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要制定以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一套教材的实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摸索的过程,我们才能吃透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这一学段的知识框架,弄清各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面。所以这一学年教研组活动及集体备课活动的主题就是深挖教材。在教研活动时,各备课组聚在一起,仔细研究教材,制订教学目标,查找资料,探索教学方法,落实重难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电子版的教案,课件,练习,试卷等,通过课堂教学、作业及课外辅导,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丰富的语言知识,愉快的学习过程的体验,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持久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时为了让下一届的老师少走弯路,较快地提高教学能力,各备课组都把积累的资料及反思应毫无保留地传到下一个年级,供下一年级的备课组参考学习,经验共享,而下一年级的老师则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改,让教学资料日趋完善,质量不断提高。

其次开展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并制订本校英语课评价标准作为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要求教师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措施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其中包括:师德素养,文化知识素养,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素养等。教师先集体学习英语教师基本素养等理论之后,参照其中的各条要求,认真分析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目标与措施,并落实到每天的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的实施情况案例的形式记载下来,并及时进行反思,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第三、开展以观评课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本学年我们计划以个人观评课、备课组集体观评课,教研组集体观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1、完整地观一节课,分析这节课中所蕴涵的理念,总结课例所提供的行动策略。2、把两节同课题的课例进行分模块分析,比较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及其达成的教学效果,评价他们的优缺点及对自己所产生的借鉴意义。3、把网络上与自己公开课同名的课例进行对照分析,剖析各自的教学目标、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练习的设计,进行讨论,获取新的认识与感悟。

第四、以“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研组教师”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我组有一位区骨干教师和两位高级教师,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业引领作用,带教3位青年教师,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采取相互听课,评课,解答她们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指导她们撰写论文,参加各种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让她们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让她们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快速提高。同时,还可以邀请市区教研员到学校里来,进行指导,听课,研讨。

第五、开展人人小课题活动,每位老师针对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的体验选择确立一个研究小课题,独立或合作研究、攻克。要求选题小,富有现实性、实效性,研究周期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然后整理,撰写,择优在校杂志《教坛幽兰》上发表。

第六、除基础型课程外,加强创造性、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各年级可以组织如“小翻译家”、“英语歌曲欣赏与学唱”、“视听英语乐园”、“英语电影赏析”等课外活动小组,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等比赛,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视野,汲取知识,发展个性,并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为期一年,采取以“研修一体”为主,“集中研修”为辅的方式,抓好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以常态教学的研究为重点,切实提高英语新课程的教育质量。

4、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1、认真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已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

4、空余时间利用电脑进行网络研修。

教师的自身发展不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而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根据学生实际,探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贯彻执行本研修方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初中英语研修计划与目标篇四

上午王陆教授的课是一堂比较特别的课dd比较多的教学互动。她提到一点让我感触很深:教师要有动力,就要给他们成功感,这样他们才有动力、有信心乐此不彼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所以,我想,也是我一贯的主张:学生其实更渴望自己的行为和成果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应当不随意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地积极创造并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和平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的做法还是比较到位的,比如,我对学生周记作文 的处理,每周都会从学生作文 中挑选并复印出若干篇优秀作文,加上我的批注dd不会很详细,只写明我的读后感受,同时标注上“原创:×××”,我的目的是不仅展示学生的好作品,而且可以引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努力。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看,这种做法学生很欢迎,我觉得是收到了较好成效的。

听完今天的课,我觉得这几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还要加上“多反思”。我们也比较欠缺这方面的东东。尤其是集体反思教学细节和教学艺术方面。反思是需要集体的帮助的,离开了集体的帮助,那只能是单线、孤立的东东。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加强互帮互学式的反思,比如,开展上一节课,先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学环节,然后由一位教师上课,再针对课堂教学的环节展开研讨,探寻出教学缺陷,寻找到最大效益的教学措施。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活动式语文教学”,我想就更有必要集中集体的智慧,让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的思考乃至思想。

对研究方面昨天我阐述的比较多,现在联想到孔向东教授的讲座,我还深深地看到,“多学习”的重要性。孔教授认为,只有语文教师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dd其他教师想称还称不上呢,语文教师要有语文味,要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杂家,文史哲、语心社,样样都能说出个道道来,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如果肚子里有货却倒不出来,那也不是一个好语文教师。按照这个标准,我不是一个好语文教师,因为我认为我最缺的就是这些东东,想想看,真的很惭愧,教书26年,本该掌握丰富的知识的,可是由于长达十六年半里我都是一个小小的学校领导 ,成天做着校长梦,结果把自己要学习的东东给活生生地挤掉了!成了一个半拉子的语文教师dd尽管我还是比较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但不能弥补自己阅读面的不足,所以上起课来,自己都常常觉得自己的课缺乏深度,显得过于肤浅。

孔教授还指出,语文教师要是个好语文教师,除了要成为一个杂家外,还要成为专家、成为玩家。一个语文教师最少要有一技之长,这是基本要求,最好有二三技之长。这个“长”可以分为语文内部和语文外部,比如语文内部,你有写作 、古代文化之长,他有对联、现代文阅读之长,外部之长就多不胜数了,比如会一点音乐,会一点书法,都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努力达到的的目标。至于“玩家”不是玩得家败的那种,而是掌握一种或几种技能,比如会烹饪、做得出一手好菜,会照相,照得丰富多彩的照片,会绘画 ,画得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所以,语文教师要会欣赏电影、欣赏绘画 、欣赏摄影作品……虽然不是要你样样都会,但是要你会一二样,这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对于这一点,我本人深有体会 ,最近的一次经历更说明了语文教师有“专长”的好处dd本月9日去深圳参加我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师校本培训交流会,我撰写的论文 被要求在会上宣读交流,结果,我的发言 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事后还有人记忆深刻,在深圳市教育局举办的欢迎晚宴上,不少人过来敬酒,一口一个“专家”的,其实我知道,我哪里是一个专家呀,离“专家”的标准远着嘞!但是反思我的发言,我觉得除了内容比较别致外,就是得益于我的演讲 能力较高这个专长了。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真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语文教师,那我想,我们中的很多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还得积极奋斗,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教师。

总起来看,孔教授是一个很特别的教授,他的思想观点十分超前,我觉得如果可能很有必要看看他的更多的东东,以全面了解他这样一个人。他在网上有一档栏目叫做“坐视天下”视频,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打开看一看,即使是开眼界也是好的。

初中英语研修计划与目标篇五

王崧舟老师在报告伊始,先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语用?他说:“语用,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在修订版的《语文课标》中语文课被定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而正因为此,我们许多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文字运用课。这其实是一个误解。那么究竟语文视野下的语用是什么样的呢?”他说:“组成语用学的三个支点是‘语用、语境、意义’,这三者的关系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传递语用的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这三者密不可分。”随后王老师从以下两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语用教学:

一、语境和语用分析

语境的分类:

(一)言辞语境:文本内部的上下文

课例:《花钟》第一段语用的分析

1、用词的变化。

(1)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表达必须准确。这一段在写作上的特点是每一种花首先是准确的表达。

(2)罗列的的九种花中,七种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午时花”“夜来香”却没用这种写作手法。文字还有一种高于生动、形象的是——节奏,好的文字一定要有节奏,所以“午时花”“夜来香”的写法有了一种变化,体现了一种“繁华处繁华,素朴处素朴”的节奏美。同样,描写九钟花开花时间的词“四点、五点左右……”都说明了开花的时间大约在几点左右,但为了追求表达上的节奏美,也是通过用词的变化来展现。

2、句式的变化。

开始是按“时间—花名—开花”的顺序进行花开的描写。但是从“烟草花”开始,采用“花名—时间—开花”的顺序,实现了节奏的美。

3、节奏的变化。

好的文字是有文气的,语文教师要善于琢磨。在这段中,一个字掌握了整个文章的气韵——“却”。这个词在这里不是表示转折,而是“刹车”“休止”给人一种“言有尽,意无穷”、“余音绕梁”的感觉。

机械的文字查一下心电图——是死的(直的)

好的文字查一下心电图——是活的(高低起伏的)

根据以上语用分析,编者的习题可以必诚:

(1)仔细观察课文中这些写鲜花开放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仿照课文中这些写鲜花开放的词语,请你改写课文中另外两种花的开花(午时花 夜来香)

(3)课文为什么不这样来写午时花、夜来香的开花呢?

(4)仔细观察课文中写鲜花开放时间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5)同样写鲜花开放的时间,为什么有的用“左右“,有的不用?

2、文体语境:文本的整体规范和风格

课例1《童年的水墨画》

(1)文体的特点:儿童诗

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儿童。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2)诗型:组诗

组诗是诗歌中的排比。这首诗写了童年的快乐——以笑贯穿三首诗。笑分为三个层次:微笑、欢笑、酣笑。

(3)个性:水墨画

教学构思:

(一)充分地读(二)水墨画在哪里?(引导学生理解水墨画)

课例2《松鼠》(说明文)

不同的语序表达的效果是不同的。例第一句中的“漂亮”在前和在后面表达效果是不同的。第二句采用的是列举,也可以换成下定义。第三句:抓住特征描写松鼠特点。

课例3《珍珠鸟》(散文)

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文化语境:文本的现实情境和历史背景

课例《伯牙绝弦》

(1)文本的文化语境——中国知音文化

(2)意象的文化语境。如泰山特殊的文化地位,就不能换成华山或其他山。在《伯牙绝弦》中句式的训练上,很多老师都会让学生用“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芳草萋萋”等词做文字训练,却不知在这里要结合文化语境理解“高山”和“流水”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含义:知音、知己。所以,这里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好很可能伤害了原文中的意蕴。

二、语境和语用教学

1、语用学习和内容理解相融合。

2、语用学习和情感陶冶相融合。

3、语用学习和学法指导相结合。

三、古诗教学如何上出神韵来?(学员提问)

(1)举象:把古诗还原成画,心里的诗象。

(2)造境:创造一种课境,进入诗的意境。

(3)入情

(4)会意

(5)寻根

(6)求气:气指的是文气。

一点感触

第一次见到王崧舟老师,是在南京《现代与经典》的会场上。王老师一节《慈母情深》深深震撼了我。不仅是因为王老师磁性的声音、诗化的语言,更因为他解读文本的高度和教学设计的精妙。课后才知道这是诗意语文。随后就开始关注王老师,在网上疯狂地搜集王老师的资料,发现卓越网上有本《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在书里,了解了王老师成长的历程,对诗意语文有了初步了解。再次见到王老师,是在杭州的《千课万人》上,再一次折服于王老师的《枫桥夜泊》,再一次上网看王老师又有什么新书,于是又买了《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王崧舟讲语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但是每次都是读了开头,一忙起来就置于一边,慢慢就搁至脑后了。后来又在南京听了王老师的《与象共舞》,而这次能够和王老师有这样面对面的交流,真的是非常激动和无限期待。

报告中,王老师结合课例《花钟》给我们详细分析了“言辞语境中的语用”,让我们明白了解读文本时应怎样把握语用点,如何设计恰当有效的语用训练;结合课例儿童诗《水墨画》、说明文《松鼠》和散文《珍珠鸟》为我们分析了“文体语境中的语用”,让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符合文体特点的语用训练;结合《伯牙绝弦》文言文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文化语境中的语用”,提醒我们在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时,要关注到文本的文化内涵。这些,为我们今后文本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指明了方向。整个报告过程中,王老师总是温文尔雅地娓娓道来,我们被王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所深深吸引,会场上听不到一个人说话的声音。甚至当王老师提出中场是否休息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要求王老师继续讲,中间不休息。因为我们想听王老师多讲一会,多为我们指指路。但是最为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语境和语用教学的三个融合”王老师没有能展开讲,我们多么希望王老师还能像给我们分析《花钟》的语用点那样结合课例,深入浅出地讲一讲语用实践的突围,让我们既有理念上的认识,又有实践上的启发!期待着再次能聆听王老师的报告,再次品味王老师的课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