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报告(优质5篇)

时间:2023-09-01 21:53:49 作者:纸韵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报告(优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报告篇一

20xx年,按照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实际,明确以产业扶持为主,通过加大对企业的技改升级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产量,增加群众就业和务工收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入驻绿色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引进深加工企业和生产方式,延伸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帮助本地农(牧)民群众通过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务工等途径增收致富。

三是年内园区和企业新增本地就业人数100余人,其中贫困人数占企业务工人员的5%以上;四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副产品销售贫困人员增收120元/年。

(一)推动县绿色产业经济园区建设。2家企业已开始进行园区新厂建设;园区污水处理管网扩容项目已在本月开始建设。

(二)鼓励全县工业企业吸纳贫困村贫困人口就业。由于地理位置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上半年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开工,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1人。牦牛乳业将在本月招收临时性季节用工150人。

(三)20xx年5月中旬,中电投光伏电站正式运营,按照国家发改等部门给予光伏扶贫的相关文件要求、相关的扶贫方案,将贫困村的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人口按每年每人次不低于1000元的补助标准给与补贴。

(一)由于县地理位置特殊,加上企业生产主要为当地牦牛乳、肉产品,生产加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季节性很强,导致上半年扶贫工作开展较为缓慢。

(二)我县企业均为中小微企业,本身资金实力有限,再加上我县发展时间较短,财政力量薄弱,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所能够提供的帮助、支持极为有限,致使我县企业发展缓慢。

三是支持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村级经营收入。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吸纳本地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强村集体对农牧户增收的服务和带动功能。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报告篇二

为全面做好特色种养业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提升贫困户对特色种养业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助力种养业申报工作顺利开展并完成达标任务。xxxx镇综合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全面开展种养业扶贫宣传工作。

由镇分管领导牵头,镇扶贫办联合农技部门组成种养扶贫政策宣传队,对各村有劳动能力的、想发展种养业的贫困户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种养政策宣传,传授种养技能。

形成由镇扶贫办牵头,各帮扶人和村干部落实宣传机制,坚持以贫困户所需为主,因户施策,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宣传。

运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文字,利用镇村条形电子屏滚动显示,手机微信、微博、qq群、短信等群众便捷获取的信息手段宣传,还在镇村主干道悬挂横幅,不仅使贫困群众深层次了解相关政策,也有效提高了全镇贫困户对特色种养业政策的知晓率。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报告篇三

一、深入调查帮扶对象基本情况。帮扶措施实施之前,在刘广庆的带领下,帮扶工作小组对帮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摸底调查,了解到其家庭共计3口人,分别为户主李喜宝,妻子李金凤和儿子李永刚(退伍军人),其家庭人均年收入仅仅为4000元。李喜宝没有固定工作,李金凤由于体弱多病,只能打零工,李永刚也无固定工作,共有职工田100亩,无其他收入来源。

二、帮助帮扶对象落实稳定工作。李喜宝之前无固定工作,依靠打零工维持家庭生计,工作组帮忙联系落实其固定工作,最终李喜宝固定在烘干塔粮库处工作,目前每月可有2000元的收入。李金凤体弱多病,也只能打零工,工作小组为其提供了足够的用工信息,保证其在适当的情况下有工作可以做。李永刚因在外地餐饮服务,通过家属劝其学习技术,帮其联系新工作。

三、为帮扶对象提供种地科技信息和技术指导。李喜宝家庭有100亩职工田,且缺少种地工具和肥料,帮扶工作组帮忙积极联系管区,适当给予技术方面的倾斜,肥料给予部分补助。

经过帮扶工作组和李喜宝家庭及其他各方的努力,最终2014年的帮扶对象李喜宝的家庭收入方面为:李喜宝年收入20000元,李永刚年收入21600元,李金凤年收入4000元,种植土地略有盈余,全年家庭收入共计46500元,达到人均纯收入15000元的标准。

2015年帮扶工作组全体成员将继续从各方面对李喜宝家庭进行帮扶,初步计划如下:首先,继续劝说李永刚专心学习技术,有一技之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终为其有稳定的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继续为李金凤提供更多的工作信息,保证其有尽量多的工作机会;再次,为其种地提供更多的帮助,如为其在品种和肥料选择及购入资金投入上提供帮助,在作物管理方面给予更多指导,提供更加全面到位的科技信息和销售信息等;最后,帮扶工作组准备帮助其开展牲畜养殖,以增加其收入来源,如养殖山羊、鸡、鸭、鹅等。多举并措,最终达成的帮扶目标是李喜宝家庭人均收入最终达到20000元。

刘广庆、路志勤、孙福祯、王晓东、欧昌恒

2014年11月19日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报告篇四

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熊继宏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熊继宏、赵桂平、张安均、周子荣、马传礼五人扶贫工作队。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扶贫各项工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联系村领导师利龙、吴立新多次到村入户认亲,多次看望帮扶对象,结对、制定方案、指导扶贫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工作6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9月23日,由县领导吴立新带领局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村两委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该村组农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开展多次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共商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6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根据该村贫困户名单,结合我局干部职工实际情况,确立了由局机关20名干部职工与该村62户257贫困人口建立结对帮扶,并建立完善了结对帮扶档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驻村帮扶工作,到20xx年该村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农村贫困对象实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五送、五帮活动,使贫困村整体达到五通、五有目标。

(二)帮扶方式。建立健全局机关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局机关每名干部帮扶3-5户贫困户,全面开展帮扶活动,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局机关将组织驻村工作队,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做到精准定位扶贫。

1、帮扶单位包村任务:

一是制定贫困村6年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

二是培育主导产业,帮助贫困村培育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引进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培植产业大户。重点协助抓好全村土地流转130亩规划,帮致富带头人种植玄参、桔梗、金银花等为主的中药材,增加农户收入。

三是指导协助该村加强信息网格化建设,制定完善信息网格化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全面完成。

五是按照省市县总体部署,组织开展三万、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家园、绿满等活动。

2、干部包扶贫困户任务:

一是制定脱贫计划。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分析原因,制定脱贫计划;

二是选准发展项目。因户制宜地帮助贫困户选好致富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增收,结合全县扶贫四大工程,在改善居住环境、就业创业、发展产业等方面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了由局支部书记熊继宏任组长,副局长赵桂平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熊继宏、赵桂平、张安均、周子荣、马传礼5人扶贫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帮扶工作。

(二)严肃工作纪律。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县有关规定,驻村工作队员要做到三不准。帮扶工作队原则上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5天,及时为驻村帮扶工作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作队员生活和住宿必需品、交通费用、生活补助等按照《xx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每月由单位按实际驻村情况据实核销。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报告篇五

一、主要工作汇报

自2015年10月以来,主要参与和开展以下工作: 1、积极与县、镇和村联系了解县情、镇情和村情,与村“两委”班子积极沟通深入农户详细了解农户的家庭收入、掌握技能和烤烟种植等情况,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村“两委”班子和局党办的协作下完成回头看再次核实贫困信息确定102户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

2、积极与挂点领导、单位、处室联系汇报情况,交流想法,争取到市人社局10万资金投入土瓜黑村内道路修缮。积极与各部门交流汇报,争取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种2吨价值7万元,筹资7万余元购买化肥支持市县级边缘贫困村发展生产,捐赠尾乍黑小学桌椅71套改善学生学习条件;捐赠2万余元对贫困户进行“送温暖”活动。

3、积极与县级挂点单位了解情况,交流想法。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在产业上成立了石林月亮湾苹果种植合作社,。通过和云南万家欢农业开发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种植苹果580亩,前期投入资金150万元。成立石林彝谷岭养殖合作社,养殖圭山山羊正在争取县农业局相关的政策、资金支持。

4、与村“两委”班子一道组织了全村村民组长关于烤烟种植及分级方法的培训。

5、组织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和民居火灾防范工作,加强群防群治,杜绝火患。

6、回头看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力量,通过村委会“四议两公开”的形式筛选贫困户。

7、经过市、县、乡三级多方协调对尾乍黑村小组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完成小坝塘的出险加固收尾工作。完成六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实现网络全覆盖,完成六个自然村小组108盏太阳路灯安装,做到户户通电。实现“水、电、路、网络”四通。

9、自7月4日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以来。督促各级部门帮扶责任人加强联系贫困户。召开村民代表、党代表会议10余次,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甄别、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的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管理。

二、加快发展的几点思考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我村贫困面大,基础差,起步慢,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还没有得到较大提高。扶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在今后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驻村工作队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走访、多听、多看、多了解情况。当好老百姓和政府的通讯员;当好政府政策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员;当好村三委和扶贫工程的监督员。

(二)着重抓好村级产业规划工作,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注重发挥本村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走致富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有可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我村的产业发展方式还是以“单打独斗”为主,很难形成规模,更谈不上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合作生产、合作经营之路是解决这个问题很好的办法,而且切实可行。

(三)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对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做到着眼现实,先易后难。充分利用我村作为示范村的优势,整合各方面支持的力量,把最需要解决的基础建设项目做好,脚踏实地,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地抓,把好事办好,真正做到得民心,顺民意。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魅力,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按照市、县两级的要求,在各部门和各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按照确定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紧盯目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严格做到按程序要求精准识别,达到标准的正常退出,达不到标准的继续纳入扶贫,按照标准精准纳入新增贫困户,精准扶贫,确保脱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按计划加快推进,全面完成尾乍黑村委会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的正常退出和精准纳入新增贫困户。打好脱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攻坚战。

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服务广大百姓。我相信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忙下,在全村的努力下,逐步向小康村发展。

2017年7月13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