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道德与法治学期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实用6篇)

时间:2023-09-23 04:47:38 作者:ZS文王 初一道德与法治学期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实用6篇)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道德与法治学期教学计划篇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班 平均分 达标率 乡镇名次 校名次 部级前40名 部级后2名 备

1、 上学期统考情况分析

2、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3、 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l.课内外辅导。

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2.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课题:道德与法治教材研究

实验方案:

一、准备阶段:

a.完成方案的制订及课题申报工作。

b.健全学习研究、交流制度。

二、实施阶段:

a.在实施研究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b.经常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归纳和分析课题提供实践依据。

三、总结阶段:汇总本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提供服务。

班 达标率 优秀率 差生转化率 在县或者乡镇所占名次

周次 内容 周次 内容

1 撰写计划、集本备课 12 新课改理论学习

4 教师业务理论学习 13 常规检查

5 观摩录像课 15 业务学习:《新理念培训》

7 业务学习《新课程培训》 17 撰写优质教案及课改理论学习

8 新课改理论学习 18 课题总结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单元过关时间

1 9.4-9.8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2 9.11-9.15

3 9.18-9.22 9.20

4 9.25-9.29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5

6 10.9-10.13

7 10.16-10.20

8 10.23-10.27 10.25

9 10.30-11.3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0 11.6-11.10

11 11.13-11.17

12 11.20-11.24 11.23

13 11.27-12.1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4 12.4-12.8

15 12.11-12.15 12.14

16 12.18-12.22

17 12.25-12.29 期末复习

18 1.1-1.5

19 1.8—1.12

20 1.15—1.19

初一道德与法治学期教学计划篇二

二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上学期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 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坚持做的好习惯。

2、 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的本领,学会叠衣服、洗鞋、整理书包等。

3、了解一日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做事认真细心,做好值日生。

2、养成爱护课桌椅,爱护班级公物和学校的公物。

3、让学生动手布置自己的班级。

1、了解有关科学家的小时候的故事。

2、通过想象设计制作未来的房子和交通工具。

3、让学生把自己设计和制作的东西展示出来。

1、了解自己家乡发生的变化。通过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国旗、国徽、首都。

3、知道许多科学家为家乡、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第一周 1、我长大了

第二周 2、我在变变变

第三周 3、 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周 单元体验活动:让爱住我家

第五周 4、我是值日生

第六周 5、爱护课桌椅

第七周 6、我为班级添光彩

第八周 单元体验活动:美化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 7、走进聪明屋

第十周 8、爱思考 会研究

第十一周 9、生活需要小创意

第十二周 单元体验活动:玩出新花样

第十三周 10、可爱的家乡

第十四周 11、国旗国旗我爱你

第十五周 12、 我爱我的祖国

第十六周 单元体验活动:家乡美 祖国亲

初一道德与法治学期教学计划篇三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xx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四)显特色

1.做好课题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1)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2)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3)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

三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准备、提交“xx区示范学科组评选”申报资料;第二届小课题结题。

四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申报第三届小课题。准备第一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大赛。

五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新教材培训。

六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

七月份:制订期末复习计划;上交各类总结和论文。

初一道德与法治学期教学计划篇四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政策的号召,现阶段对学生进行网上教学,现制订网上教学计划,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家期间如常学到这学期的知识。

如果说讲台教学是话剧表演,那么网络教学则更像是电视直播,不仅课程内容可以回看,而且课程内容中出现的问题也会一再的反复播放。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在网课备课的时候更加认真仔细,不让自己教学中出现的纰漏而影响学生们重新复习时的效果。在网络上进行网课教学,还得考虑到网络的流畅问题,可以适当把课程内容减少一些,分更多的课次去教课,容许每节课网络有延迟了也不耽误每节课课程内容的传达,如无这方面的准备,教学内容的完不成也就成了老师教学工作的恶性循环了。并且学生们也无法过长时间在电脑前听课,听久了会影响课堂吸收效果的。

换个角度想,现在网络教学也还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好网课可以重复听反复听的特点,尽可能把网课上好,这样学生们就可以通过网课视频去自己查漏补缺了,免除了学生们单独再找老师问问题的问题,毕竟现在特殊情况,学生们问问题也是通过语音或者打字,不能够面对面教授的话,每一个学生问一遍,老师每一个学生解释一遍,花费在此的时间可就没有尽头了。老师们也不是神,是一个普通人,精力也是有限的,有了网络教学可重复播放的优势,老师的网课也能上得省心一些。

平时在讲台上上课,经常会给学生们播放一些视频片段,以供学生们更好的接受课本的学习内容,现在网络上进行网课教学也一样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课堂生动起来。但也要尽可能的避免教学变成了主播直播,避免网课室变成直播室,把握好那个度,不让教学变得和网络直播一个模样,也不要让自己的教师身份变成学生们“粉”的爱豆身份,让学习保有学习该有的严肃和认真。

初一道德与法治学期教学计划篇五

本班共有学生x人,经过几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有爱心,有责任心,能够遵守纪律,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品行端正。不过,有少数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差,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有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特别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分别是“同伴与交往”“做聪明的消费者”“美好生活哪里来”“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这四个单元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所指向的四个问题域。

教材必定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单元作为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当然也有教育的价值导向。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友谊,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着重培养学生的守信品质,掌握化解冲突、应对欺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价值导向清楚明确。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以“理性消费”为主题,引导学生做理智的消费者,学会文明购物,树立科学和合理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些内容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以“工农业生产与劳动者”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懂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和辛勤付出,尊重和感谢劳动者,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爱岗敬业的意识,适时融入我国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和热爱家乡文化,通过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之情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帮助他们成为家乡发展的支持者。

感受友谊的美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学会珍惜和维系友谊。

认识失信的危害,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对他人和对自己守信。

认识冲突发生的原因,学会避免和化解冲突,学会正确应对他人的欺负。

掌握购物的技巧,做文明的消费者,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通过探究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知道农业是我们衣食住行的主要来源,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懂得我们的生活与农业息息相关。

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体会不同职业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

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初步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关注当地的民间艺术,探究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做贡献。

通过收集材料、采访家人、实地参观等调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体会我们的家乡的发展带给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感受家乡前进的步伐,产生自豪、热爱之情。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学会珍惜和维系友谊。

认识到失信的危害,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

掌握购物的技巧,做文明的消费者,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理解农业、工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体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农业、工业之间的密切联系。

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

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等,并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关注当地的民间艺术,关心民间艺术并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做贡献。

了解并体会我们的家乡的发展带给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产生自豪、热爱之情。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钻研教材,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课程目标,吃透教材内容,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

3.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4.综合组织多种活动,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5.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略)

初一道德与法治学期教学计划篇六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忠诚实践新课程,关注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有梦想也有挫折,有努力也有困难。道德与法治教学一方面要为学生心扉"开锁",伴随学生平稳度过心理生理的"突变期",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筑起防波堤,在法治社会里懂得有为和有所不为。学生刚开始中学阶段的学习,要经过由不适应、较被动到适应而且主动的时期。教学中要增加趣味性强、启发性大的故事,引导学生讲身边的故事,认识做人处事的原则,遵纪守法。要采取措施来活跃课堂,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

三、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 该教材是新修订完成的教材,今年起开始使用。它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法治,引导学生在法治社会里生活和成长。教材关注学生生活状况,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生活范围、深度的拓展,要求学生把自我逐步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教材图文并茂,叙述简明,论证扼要,故事贴近生活。教材符合新课程标准 的理念,足见组编的功力。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教学任务:

1.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我们开始初中阶段的学习。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和生活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我们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要使中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2.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谊与成长同行。我们要多交益友和诤友,不交损友,遵守网上交友的规则,让友谊之树长青。 3.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老师和父母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作出应有的努力,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4.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生命的意义、生命之间的联系究竟怎样,这需要我们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在生活中立志与坚守、尽责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本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让学生学会适应中学生活,学会与朋友、与老师和家人交往,初步认识生命意义,学会接受和遵循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内容:

本期约为18周,思想品德课每周2节,总课时为36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