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春耕简报 农机助力春耕备耕简报(汇总8篇)

时间:2023-10-16 12:13:12 作者:碧墨 助力春耕简报 农机助力春耕备耕简报(汇总8篇)

提纲可以使写作更加高效,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减少无谓的重复和废话。在制定提纲时,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分类、因果、比较等不同的组织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题材的提纲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助力春耕简报篇一

广发镇圳头村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的组织干部群众紧抓有利时机,抢墒播种,全面掀起春耕生产的'热潮。

4月6日,记者在圳头村田间地头里看到农户们正一个个挽起衣袖挥舞着锄头翻耕土地,汗流浃背地弓着身子播撒种子,整个田野里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

春耕农时不等人,当前正处疫情防控攻坚阶段,也是春耕生产备耕的关键时节。圳头村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成立了专门的生产指导小组,多形式开展指导工作,实地了解农户春耕备耕生产情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将春耕生产与疫情防控工作同宣传、同部署、同落实、同督促。

今年圳头村将计划种植烤烟、早稻各300多亩。同时为提升粮食的产量,圳头村还积极推进代耕代种、集中流转方式,消除耕地抛荒现象,并将开辟的100多亩荒地种植旱粮,力争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

助力春耕简报篇二

在察右后旗白镇建设村的田野里,村民们正驾驶着拖拉机展开田间作业,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农机局的支持下,他们早开工、复工,已经做好了机具的检修保养,确保农业机械技术性能良好,发挥好农机服务组织在春耕备耕生产中主力军的作用。

国昊农机合作社修配服务部樊敏:我们维修站现有维修人员8人,流动维修车一辆,为农牧民提供上门维修服务。截止目前我们已为农牧民维修拖拉机300多台,维修配套机具1800多台,为我旗农业生产有序进展提供有力保障。

察右后旗农机局技术人员王继:为了应对疫情对农牧业的影响,我局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技术服务指导工作,对全旗春耕生产备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为有效降低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除了农机局技术人员充实一线,以技术助力农业生产,保证农机作业有序有效开展外,记者还在农机销售市场了解到,今年察右后旗大中型拖拉机、犁具、大中型播种机、各类小型播种机械种类齐全,货源充足。农机设备的.充足供应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助力春耕简报篇三

乡村农时不等人,又到农家赶春耕。春天的风带来了湿润的雨撒落在神州大地上,农民们又到了三月春耕的时节。港口镇吹响春耕备耕集结号,多措并举抓落实,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3月15日县督导组到各村检查督促春耕生产进度,对部分村的工作开展给予了肯定。

为确保粮食生产工作有序推进,2021年3月15日下午港口镇再次召开了春耕生产推进会,调度春耕生产工作。

此次会议上布置了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紧农时,确保按时按量完成粮食生产工作。种田大户抢抓农时,利用有利天气迅速翻耕田块。

种田大户在持续翻耕早稻田。

农民在打田育秧。

二是加强粮食生产宣传工作。乡间道路、小巷中都出现了有关粮食生产的`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植早稻的积极性。

助力春耕简报篇四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兴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采取有力措施,抢抓有利时机,精心做好农机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全力做好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

兴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深入乡镇街道农机具合作社和销售门店督促检查农机具检修、农机安全生产和投入使用情况,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督促指导门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春耕中的作用,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兴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将优化农机服务措施,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认真抓好农机物资、油料、维修、配件供应,督促农机经销商做好售后“三包”服务,同时联合乡镇街道、交通等部门积极开展春季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为春季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助力春耕简报篇五

开春以来,樟树市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五强化”抓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一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备耕春播稳步推进。围绕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任务,成立春耕备耕督战和技术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春耕备耕情况调度、技术服务等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抢抓农时,加快进行春耕春播,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确保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增”。

二强化统筹调运,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充足。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协调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三强化农情调度,确保农业技术培训到位。加强春耕生产、农情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及时掌握当前春耕生产情况。同时,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病虫害防治、农机具使用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在春耕备耕生产期间技术服务到位。四强化示范引领,确保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坚持以示范带动为引领,扎实开展粮食高产示范田行动,积极打造规模种植示范点,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构建起以示范基地为核心的粮食生产产业带,全力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助力春耕简报篇六

冬日,走进河北省饶阳县大尹村镇南北岩村,一万多亩温室大棚“镶嵌”在大地上,整齐划一犹如田字格,蔚为壮观。棚区内,随处可见农事“钟点工”忙碌的身影,他们与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保持联系,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既鼓起了自家的“钱袋子”,又解决了农忙时节人手紧缺问题,成为棚区的一道风景。

农事“钟点工”在给西红柿装箱。崔佳栋摄

一大早,大尹村镇南北岩村蔬菜大棚种植户宋爱莲的.大棚里就热闹了起来,采摘、分拣、称重、装箱、搬运,10多名农事“钟点工”忙碌着,他们手法娴熟、干活利落,不一会儿,就摘了好几筐西红柿。“农事‘钟点工’解决了我们的用工之急,而且他们干活利落,让人很放心。”宋爱莲说。

“俺自己家地里的活早就收拾完了,在家闲着也没什么事,在大棚里打零工,离家近,活也轻松,一天能挣100多元。”正在干活的李新霞说。

棚室内西红柿喜获丰收。崔佳栋摄

日前,饶阳县设施蔬菜迎来采收高峰,每天收获各类蔬菜2.5万吨,农事“钟点工”不仅解决了种植大户的实际困难,也成了农民实现灵活就业的好去处。

大尹村镇南北岩村棚室成方连片。崔佳栋摄

助力春耕简报篇七

东风镇积极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市场需求,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发展特色种植,有效带动种植户增收。

时下,室外虽已天寒地冻,在东风镇圣原生态农业公司大棚里却依然暖意融融。育苗棚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摆盘、上土、浇水、压眼、播种,育苗床上,一行行种苗绽绿吐翠,长势喜人;温室大棚里,红彤彤的草莓娇艳欲滴,黄澄澄的`小西红柿饱满多汁。圣原公司总经理杜丽军告诉记者,一座温室大棚种植草莓每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种植小柿子可收获两茬纯收入14万元左右。

“目前我们有8个草莓棚,2个小柿子棚,2个大樱桃棚。草莓目前已经成熟上市,现在主要供往各超市,每到周末还有过来采摘的群众。一个棚子经济效益在10万块钱左右,全年带动当地用工量在2万人次左右。”杜丽军说。

近年来,东风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当地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按照集约高效、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理念,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东风镇政府副镇长张学江说:“目前全镇共有春棚9874座,温室53座。以种植香瓜、小柿子、草莓,红干椒育苗为主,可带动五千余人就业。2023年东风镇计划在电报局村建设温室大棚10座,用于种植香瓜;在七家子村建设高标准春棚50座,用于种植蔬菜,全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助力春耕简报篇八

“种了大棚以后,明显要比外面打工强很多,这三个大棚每年的效益也很可观,这两年产量也上去了,每年大体能收入二十来万元,到现在种了十五六年了,也从家里盖房子了,也花了十来多万买了车,今年又全款买了楼房。”40岁的滨城区杨柳雪镇西辛庄村村民宋延国高兴地对记者说。

现如今的生活状态,对宋延国来说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十年以前从部队退伍的他,开过店、打过工,打拼了多年,钱没挣多少,债务倒有不少。

正当他不知所措时,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开始建蔬菜大棚。此时的宋延国当机立断,与妻子回老家承包大棚种瓜果蔬菜,因为刚开始不懂技术,先承包了一个60米的小棚尝试着种植,慢慢地通过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随着技术的愈发成熟,扩大了种植规模,大棚里的黄瓜和西红柿品种越来越好,产值效益直线上升。

在他的辛勤劳动和积极学习下,2022年,收入20余万元,尝到甜头的宋延国更加坚信在农村种大棚是可以致富的'。谈到以后的打算,宋延国说:“种植大棚让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以后仍要扩大规模,在蔬菜种植上多下功夫。”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杨柳雪镇辛庄村共有219户村民,平均每户少则一棚,多则两三棚,每个大棚年收入约在10万左右,家家户户都是靠种大棚实现小康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