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彩虹教学设计一年级公开课(精选5篇)

时间:2023-10-05 15:08:04 作者:QJ墨客 2023年彩虹教学设计一年级公开课(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彩虹教学设计一年级公开课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小姑娘的联想,体会她关爱家人的美好品质。

批注策略:学习用符号(直线)批注课文。

拓展阅读目:《彩虹桥》

学生批注问题设计:用横线画出小朋友想在彩虹桥上做什么的句子 。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同学们,看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彩虹)

2、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3、指导读好“虹”(后鼻音),识记“虹”字。

4、你一定见过彩虹吧,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过彩虹。

1、有一个小朋友呀,她也非常喜欢彩虹,还把自己和彩虹的故事讲给了大家听呢。

2、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十一课《彩虹》,齐读课题。

1、打开课文,标注自然段的序号。

2、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听课文范读,注意听准字音。

4、小声跟读课文,注意一些长句子的读法。

1、自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试着读好长句子。

2、指名逐段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边读课文,边对照着生字条在文中圈画生字。

2、自由拼读生字。

3、一起拼读生字两遍。(一大一小)

4、教师检测

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认读。

b、去掉拼音认读。

c、认读读单个的生字。(认识“衣”字旁)

5、读儿歌 《彩虹桥上》

一条彩虹一座桥,

提水上桥田地浇。

洒下水,浇禾苗,

爸爸不用把水挑。

拿着镜子走上桥,

变个月亮妈妈照。

荡秋千,花裙飘,

高高兴兴摇呀摇。

1、认读7个生字。

2、观察,范写。

3、书空、描红。

4、展示端正、工整的字。

第二课时

1、认读词语

a、彩虹秋千裙子镜子(表示事物的名称)

b、洒下来浇田(说成一句话)

c、提着挑着拿着照着(你还能说这样的词吗?)

d、一座桥(还可以说一座)

e、高兴高高兴兴(仿说词语)

2、把生字放回课文,自己出声的读一遍课文。

1、同学们,老师有个疑问,课题是“彩虹”,可是课文里却写“桥”,这是为什么呀?

2、出示“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3、指导读好这句话。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朋友想在彩虹桥上做什么的句子,。

2、指名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朋友想做什么?

3、指导读好句子。

4、你知道小朋友为什么想这样做吗?这说明了什么呀?

1、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看看小朋友还想在桥上做什么?画出相关句子。

2、逐段指导读好句子,感受小朋友为妈妈,为哥哥着想的美好品质。

3、词语积累“来去”

1、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小朋友的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

1、“如果”这个词呀,常常和“就”连在一起用,表示事情还没有发生,只是一种假设而已,再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来体会一下吧。

2、试着用“如果…就…”来说一句话。

1、出示

彩虹桥

雨过天晴白云飘,

蓝天飞架彩虹桥,

赤橙黄绿青蓝紫,

数数颜色有七道。

彩虹桥,谁来造?

太阳公公眯眯笑。

2、自由读,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读正确流利。

4、自由读,思考:彩虹桥什么时间出现?有几种颜色?是谁造的?

5、齐读。

九、

彩虹教学设计一年级公开课篇二

彩虹糖是小朋友常见并喜欢的一种糖果,用彩虹糖作为实验材料,可以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为顺利开展活动提供有效保障。同时,溶化也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并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因此,在活动中,我通过创设“怎样让彩虹糖上的颜色变没有”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通过听听、看看、猜猜、做做、尝尝等多种方法,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彩虹糖遇到水就会溶化这一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

1.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现象,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能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能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3.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

重点:观察、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现象

难点:幼儿语言表达彩虹糖的变化

水的一次性塑料杯、勺子各 20 份。

一、萌发兴趣

1.教师在口袋里摇晃彩虹糖,用声音激起幼儿的兴趣。

师:老师的口袋里藏着一个神秘的礼物。听一听,可能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彩虹糖发出的声音。

师:声音是什么样子的?请学一学。(哗啦哗啦。)

二、观察彩虹糖的颜色

1.教师出示彩虹糖,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到底是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仔细看哦!变!变!变!哇!是什么?

师:你吃过吗?你吃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将彩虹糖倒在桌上的白纸盘中,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的颜色。

师:彩虹糖的颜色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想不想看一看?

师:彩虹糖有哪些颜色?

2.教师出示装有水的塑料杯,介绍实验材料。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种材料,你们看看是什么?(水。)

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水是透明无色的。

它们的颜色一样吗?

师(小结):我可以透过水看到你们,所以水是透明无色的。

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帮助幼儿明确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师:如果把彩虹糖放到水里,彩虹糖上的颜色会变吗?为什么?

师:有的人说会变,有的人说不会变。我们来试试看。

师:每人只能拿一杯水和一颗彩虹糖,先看看你拿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再把彩虹糖放在水杯里,用小勺子轻轻地搅一搅,不能吃。

5.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复述实验步骤。

师:先做什么?(拿一杯水和一颗糖。)再做什么?(观察糖的颜色。)最后做什么?(把糖放进水里,搅一搅,看一看糖和水的颜色有没有变化。)

四、幼儿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个别了解幼儿的发现。

师:你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

师:轻轻地搅一搅,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师:再把彩虹糖舀上来看看,它变成了什么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你原来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现在呢?水变成了什么颜色?彩虹糖上的颜色到哪里去了?师:有谁的发现是和他一样的?慢慢举起来给大家看看。(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检查。)师(小结):原来彩虹糖上的颜色溶化到水里去了。

五、教师实验,拓展幼儿的经验

1.幼儿猜测多颗彩虹糖放进水中的变化。

师:你们都做过实验了,老师也想做一个实验,你们想不想看?

师:如果把好多彩虹糖都放在一杯水中,你们猜会变出什么?

2.教师边在白纸盘中摆放彩虹糖,边带领幼儿点数。

师:和老师一起数一数一共放了几颗彩虹糖。(10 颗。)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放入水中的色彩变化并进行想象、表达。

师:哇!现在彩虹糖变成了什么?看起来像什么?

六、幼儿品尝彩虹糖,进一步感知彩虹糖遇水会溶化的现象

1.教师示范吃彩虹糖,并引导幼儿猜测彩虹糖的颜色。

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彩虹糖?我也想尝一尝。(教师吃一颗彩虹糖。)

师(伸出舌头):猜猜,我吃的是什么颜色的彩虹糖?你怎么知道的?

2.幼儿吃彩虹糖,并和同伴相互猜测彩虹糖的颜色。

师:每个小朋友尝一颗彩虹糖,请你的朋友猜猜你吃的是什么颜色的彩虹糖。

师(小结):原来彩虹糖的颜色溶化到嘴里了。

游戏是小班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而在科学活动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增加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

在今天的科学活动《多变的彩虹糖》中,我一方面引导幼儿用听听、看看、猜猜、做做、尝尝等多种方式认识彩虹糖,感受彩虹糖遇水溶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幼儿想吃糖的心理需求,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感知溶化的现象,使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活动材料的精心准备,又为幼儿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机会。简单容易的记录过程更适合小班幼儿的操作能力。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依据幼儿的需求设计了置疑、猜测、验证、交流等各个环节,让孩子们在每个环节中对水特性的了解层层深入,同时对实验的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

彩虹教学设计一年级公开课篇三

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读好读懂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4、积累词语“荡来荡去、飘啊飘”,并仿照拓展。

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感受想象的美好纯真。

写好句子的磁力贴

2课时

1、教师写甲骨文“虹”,学生猜是什么字,怎么猜出的。教师讲字源。

2、板书“彩虹”,谈话:彩虹什么样?

3、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齐读。(2)识记“座”,积累“一座……”的词语。(3)理解“美丽的桥”就是彩虹。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引出课文:你想过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这篇课文中的小姑娘就有奇妙的想象呢。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文中的“我”想走到桥上干什么?

2、同桌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师:别急着说,先跟同桌轮流读一遍课文,想清楚,和同桌练习说说,再举手吧。

3、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我”想到桥上干什么?

1、读好第一句。

(1)师:文中的“我”想象多奇妙。课文写得也很有意思。你能读懂吗?先来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标出句子。出示:浇花用的水壶 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学生自读,齐读。

(2)师:“我”要的是什么?她要水壶干什么?读第二句吧。

2、读好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自读齐读。师做动作,学生齐读。学生做动作读。画出写动作的词。板书:提着走到洒下来认识生字。

(2)运用动词说话,读懂句子。师:是我在下雨吗?怎么下的?

(3)指名读“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注意“不”的变调。

3、“我”为什么这么想?板书:爱爸爸。认识生字“浇”和“兴”。读好问句语气。

4、同桌练习感情朗读,分句分行展示。

1、学生观察,“那”和“到”。书空笔顺。

2、教师示范。

3、指名板书,纠正。

(提前板书:浇花 提 走到 洒 挑水 高兴 爱爸爸)

1、“我”还想到桥上干什么?自己读第三自然段。标出句子。

2、指名回答,板书:镜子 拿着 照着

认识生字,你怎么记住?认卡片上的字(带音,不带音,词语,开火车)

生接着读第一句,师问“你找镜子干什么呀?”

生读第二句,师问:多一个月亮干什么?

生读第三句,师:我高兴。可是,你真拿着圆圆的月亮吗?

4、集体师生合作读。

1、第四自然段中,小姑娘还爱——生接:爱哥哥。板书:爱哥哥。于是她有了怎样的奇思妙想?同桌一人读一遍。

2、理解课文。你知道什么了?板书:秋千 荡来荡去 花裙子 飘啊飘

师:彩云是什么?

3、学生角色扮演问答,读好并理解长句子。一男生当哥哥,一女生当“我”:女读第一句,男问“你找我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干什么呀?”女回答读第二句;男生说:你的花裙子就像一朵彩云,多漂亮。女读第三句。男答高兴。之后全班男女生合作。

4、练习___来___去的词语。

1、同桌读课文,看谁有进步,读得更好了。

2、同桌检查生字词。

3、你觉得这个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1、认读,书空。

2、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板书

11彩虹

浇花 提 走到 洒 不就 挑水 高兴

镜子 拿 照 不就 高兴

秋千 荡来荡去 花裙子不就 高兴

彩虹教学设计一年级公开课篇四

作品分析:

孩子们被故事中的彩虹鱼深深吸引,通过故事都知道彩虹鱼孤独的原因是因为只想着自己,彩虹鱼快乐的原因是因为与朋友分享了自己的幸福。在最后有一个爱提问的小朋友,好奇的问:“他没有了鳞片,就会死掉了呀!”“他会自己又长出来的!” 另一个孩子煞有其事的解释着。从现实世界的常识上来说鱼没有鳞片是不可能存活的,但也不是孩子想的那样,鳞片全没了会重新长出来。这毕竟是童话故事。然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是超现实的,利用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回答:“说的有一定道理哦,我们来想个办法吧!”孩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送一件衣服给她。问题解决了,也引伸出了这节彩虹鱼的第二课时了。

活动目标:

1.感受彩虹鱼带来的美感体验。

2.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装饰鱼片,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懂得友谊的珍贵,体验与朋友一起分享的幸福。

(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做这件外衣?《指南》中指出:“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一面扼杀其想象力与创造萌芽”。在目标的设计上把重点落在了“用仔细喜欢的材料装饰鱼片,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重复体现幼儿的自主创造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欣赏过“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幼儿理解欣赏过故事《我是彩虹鱼》。

物质准备:

教师方面:《我是彩虹鱼》ppt,大幅彩虹鱼的轮廓图片。

ppt《美丽的鱼》(配以轻音乐)

幼儿方面:报纸、彩纸、邹纹纸若干,双面胶,剪刀,颜料、棉签、粗细记号笔、小勺、塑纸、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ppt,故事导入

在遥远的蓝色大海深处,住着一条鱼。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鱼,就是找遍整个大海,也再找不到这么美丽的鱼了。它那五颜六色的鳞片,就像彩虹一样,蓝的、绿的、紫的......闪闪发光。别的鱼都羡慕地睁大了眼睛,叫他彩虹鱼。

彩虹鱼不愿意把与众不同的鳞片送给好朋友们,成为一支孤独的鱼,他怎么办的呢?(去找章鱼奶奶)

章鱼奶奶说:“我建议你把你的闪光鳞,分给每条鱼一片。这样一来,你虽然不是一条最美丽的鱼了,但你却能体会到什么才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彩虹鱼把自己的鳞片一片片的都送给了好朋友,终于,只剩下最后一片闪光鳞了。彩虹鱼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都分给了大家,可他却觉得非常幸福。(出示大幅彩虹鱼图片)

你愿意和彩虹鱼做朋友吗?彩虹鱼没有了闪光的鳞片,怎么办呢?(做新的鳞片送给他)

二、讨论鳞片的制作

做一片什么样的鳞片呢?用什么材料来做呢?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指南》建议:“我们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意表达表现。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被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充分了解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和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设计了这个讨论的环节。 )

三、欣赏《美丽的鱼》ppt,引导幼儿欣赏多种材料、方式制作的鳞片。

大家想了许多,老师这儿有一些魅力的鱼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得到些启发。

(《指南》指出中班孩子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给幼儿观察和欣赏多种鱼的图片和成品作品,便于提供足够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围绕肢体展开想象和创作。)

四、幼儿自由创作

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有颜料、油画棒、彩笔、各种纸……,做出你认为最美的那片鳞片送给彩虹鱼吧!

幼儿自由选组进行鳞片的装饰创作。(音乐)

参考方式:

涂色鳞片: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色。

邹纹纸鳞片:选择喜欢的邹纹纸,运用搓、团的方式进行黏贴。

蜡光纸: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撕贴。

线描鳞片:用各种线条、图形、点进行转装饰。

玩色鳞片:提供笔、棉签、小勺、塑纸进行玩色。

巡回指导时,教师留意幼儿设计的独特想法,鼓励他们把想法表现出来,启发幼儿用不同方法混搭进行装饰。)

五、欣赏、交流

1.教师帮助幼儿将制作好的鱼鳞展示在彩虹鱼身上,挂在活动室的背景墙上。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关注特殊的创意。

教学反思:

这节绘本活动,通过美术表现的方式呈现出了绘本的多元素。活动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每个幼儿对自己的作品都非常满意,作品呈现出班级孩子水平的多层次性,真正站在孩子的层面上,让孩子自身得到了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件作品也是仅此一件。

彩虹教学设计一年级公开课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汉字,积累“abac”式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作者神奇大胆的想象,体会小作者对家人的关爱之情。

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感受小作者神奇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能大胆地仿写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两个新偏旁,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则谜语:多彩绳子颜色鲜,雨后弯弯挂蓝天,要问绳子有多长,这山搭到那山前。生猜出谜底是彩虹。

2、师板书课题“彩虹”并出示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彩虹的形状和颜色。(彩虹像一座弯弯的小桥,由七种颜色组成,通常出现在雨后。)

3、师过渡:有一位小朋友看到这座美丽的彩虹桥,想到了许多好玩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将书翻到48页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并勾画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4、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初读情况,随文识字,指导朗读。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出示“一座美丽的桥”,指名学生认读。

师出示“一座山、一座桥、一座房子、坐下、请坐”这些短语和词语,引导学生区别“座”与“坐”的不同用法。并联系生活引导孩子准确辨析。

(2)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出示词语:提着、那把、浇花、走到、洒下来、挑水、高兴,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着”在此处读轻声,“洒”是平舌音,“兴”是翘舌音。

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鼓励学生利用动作、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提着”“高兴”的意思,并练习说话。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师再次指名学生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

出示词语:拿着、镜子、照亮,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拿”是鼻音,“镜”是后鼻音,“照”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指导长句子朗读:

师范读,生练习朗读,注意恰当的停顿。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3自然段,师再次指名学生朗读。

(4)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出示词语卡片:秋千、花裙子、成了,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成”是后鼻音。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秋千”的意思。

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学生练习朗读,师指名学生朗读后范读,强调根据句意在朗读时注意恰当的停顿。

出示词语“荡来荡去”“飘来飘去”,指名学生认读并交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个词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鼓励学生说一说这样的词语,如:跳来跳去,游来游去,蹦来蹦去,走来走去。

4、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巩固识字。

(1)师再次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单独出示本课生字,鼓励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并强调“手”和“礻”这两个新偏旁。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词语,并读通了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都到彩虹上去干什么了。

2、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文中的小作者拿着爸爸的水壶到彩虹桥上洒水,拿着妈妈的镜子为妈妈照着梳头,拿着哥哥的秋千到彩虹桥上去荡秋千。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着、那、到、高、兴、千、成。

2、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对生字的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重点强调:“着”与“看”、“高”与“京”、“千”与“干”可通过比较记忆;“成”的笔顺是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其中第四笔斜钩要贯穿整个字并稍长。

5、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书空后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美丽的彩虹,还认识了一位想到彩虹上去玩的小朋友。那么,这位小朋友梦想着如何到彩虹桥上去玩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和小作者神奇大胆的想象。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仿写课文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谈话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写了一位小朋友想到彩虹上玩。)

3、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文中的小朋友,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彩虹桥上玩一玩吧!

二、学习课文,体会想象,认识人物。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说说这座美丽的桥是什么颜料什么形状的。

(3)拓展表达:雨停了,天上有一座桥,一座()的桥。

2、重点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观察这一段有几句话。(三句话。师向学生明确,除了句号可以表示一句话的结束,问号和感叹号也可以用来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2)师出示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并指名学生说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我”提着爸爸的水壶到彩虹桥上洒水。)

(3)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中大胆的想象:观察课文的插图,我们可以看到小作者把浇花用的水壶提到彩虹桥上去,向着大地洒水,就好像是在下雨。

(4)师过渡:文中的小朋友把雨洒到哪里去了呢?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5)指名学生朗读第二、三句话,交流读书收获:小朋友要把雨洒到了山上的田地里,因为这样做爸爸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

(6)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品质:通过这一段学习,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小朋友?

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认识,师适当小结:文中的小朋友站在彩虹桥上向田地洒水,是希望爸爸不要太辛苦,可见她是个关爱家人的好孩子。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在问句的朗读中表现小作者的天真和可爱。

3、师总结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3、4自然段。

(1)师总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读课文,总结主要内容,体会小作者是怎么想象的。

(2)布置自学任务:按照上面的方法自主学习第3、4自然段,并和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学生自主读书学习,与同桌轻声交流,师巡视指导学生的自学。

4、交流汇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师适当加以引导和提升。

(1)第3自然段:小作者拿着妈妈的镜子来到彩虹桥,把妈妈的镜子当成圆圆的月亮,为妈妈照着梳头,可见小作者也很爱自己的妈妈。

(2)第4自然段:小作者拿着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桥上,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十分开心,而且自己的花裙子变成了一朵彩云。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很调皮,也很爱美。

(3)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师小结:文中的小朋友看到彩虹桥,禁不住展开了自己丰富又大胆的想象,她想象自己在彩虹桥上洒水、照镜子、荡秋千,这真是一位天真快乐又可爱的小天使。让我们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朋友,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

三、感情朗读,适度拓展

1、师配乐朗读课文,生闭上眼睛认真倾听,并在听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画面。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配乐倾听的过程中头脑里出现了哪些画面。(学生的交流内容可以是课文中出现过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得清楚完整。)

3、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段落,展开想象,说几句话,并试着写下来。

4、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同时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一座彩虹桥可以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飞翔,享受快乐的生活。其实,大自然中又许多美景都值得我们去观察去想象,只要小朋友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放飞想象的翅膀,收获童年的快乐。

板书设计

11彩虹

爸爸的水壶妈妈的镜子哥哥的秋千

洒水照妈妈梳头荡秋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