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论文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1 05:42:12 作者:琉璃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论文大全(18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三品一标农业发展现状及建

当下中国,工程机械的保有量正在不断增加,与之而来的相关机械设备维修的问题也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下,我国的工程机械维修水平已无法满足建设事业与工程机械改造等发展的需求。环境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工程机械的使用。如何增加工程机械的使用年限,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是做好工程机械维修工作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当前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的市场。

因为大量国外工程机械流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的工程机械维修行业造成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当下中国的从事工程机械生产的企业,几乎将自己的所用资源,用在了工程机械的制造与销售当中,造成了这些国产工程机械在投入线上工作之后的后期维修投入关注力度不够。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并非不够关注而是根本无法关注,当前中国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所包含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相较于其他维修行业的市场,工程机械维修起步较慢,相关工艺较为落后,专业工程机械维修人才缺乏,发展滞后。再有国内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与其维修部门相互分离。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无法得到相应的推广使用,从而使维修部门的维修难度大大增加。第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旗下的维修部门水平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的管控,没有企业对维修部门的技术水平做相应的评估调查,同时没有设置完善的监管机制。最后,作为跨地区、跨行业的工程机械维修行业,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行业标准,也缺乏相关的行业规范的引导等诸多问题。

(二)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的制度。

工程机械维修在中国主要的维修制度目前还是以“定期做强制性保养,计划好预防修理”为主。尽管对于保证工程机械的使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依旧存在者诸多问题。首先,维修制度中根据工程机械的磨损程度进行维修,其局限性太大。其次,计划规定定制工程机械为重周期和工作内容是依据磨损规律进行的,但这与我国工程机械维修技术情况有着较大的.差距,容易造成过度维护或者维护不足。第三,机械运转时间是定期维修制度的基本依据,所以对工程机械正确的运转时间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总体说来,计划预期维修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现状。

(三)工程机械维修的管理。

因其波及面积广,人员数量大并又需要人员之间相互联动,因此维修管理过程中一个部门出现了问题,必将影响到之后的处理结果。同时,在实际上当前的维修管理也很难适应当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这五个方面。其一,国内的工程机械的维修管理制度多为生产型,并非生产经营一体化。其二,相关维修政策执行力度不足造成了维修管理水平滞后。其三,工程机械的分配成本不明,责任划分不到位。其四,机械过度使用却疏忽保养的问题屡见不鲜。其五,管理差等。

(四)我国工程机械的维修技术。

伴随着技术含量的逐年增产,工程机械的维修技术也得到了飞速进步。各种先进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这让工程机械维修变得更加及时准确。但是,较多的施工工程作为短期行为,工程负责人对于工程机械所投入的保养力度远远不够,在工地使用的工程机械检测仪器和相关设备的保养,维修都远远无法达到要求的水平。造成这些结果的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检测设备不够完备。二是施工方对于故障设备的检查判断依旧还在以经验判断水准。三是相关维修技术员工水平滞后。四是工程机械的维修太过肤浅,劳动量较大,且效率很低。

二、提升工程机械维修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工程机械维修市场。

首先,建立地区性的rcm的服务网,由企业提供机械,rcm服务网网点提供工程机械的维修服务。同时组织批量维修高科技含量的工程机械零部件,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其次,组建相关中介平台,在工程机械维修市场中心组建同时,中介平台也应该随之建设起来。中介平台的存在应保证在不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对市场的活动有过度的干预,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营,做到协调市场的作用。最后,尝试构建先进的维修服务市场,基于rcm的服务网网点,以互联网作为手段,增加服务涉及面,组成多形式的工程机械维修公司。让生产、施工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工程机械设备优势、相关先进技术、科研单位的理论、脑力优点、小公司的数量多分布广以及服务到位等优点组合起来。充分发挥相关企业的优点,更优质地为客户服务,从而形成一套全新的经营模式,即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服务。

(二)增强维修管理工程的运用。

维修与管理工程机械,一定要从起步规划和设计研发阶段开始着手。在工程机械的研发设计阶段,不仅仅是针对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和造价等进行考虑,还需要对工程机械的后期维护、维修保养等问题进行细致规划。工程机械的可靠性增加,故障率降低,客户对于工程机械后期维护的费用便会大大减少。工程机械的可维护性很高,修理方便,就可以使用“低支出的快速维护”,这样可以让工程机械设备长期处于稳定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一旦出现了故障问题,因为可以低支出快速维护,不再需要更换新的配件或者更换新的工程机械。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维修所需要的费用,也大大降低了维修所耗费的时间。工程机械的后期维护工作做得好,售后服务完备,有利于客户降低在工程机械方面的投入。从而加强对检测仪器和相关配件的采购,从而增加建设工程的质量。

(三)注重工程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

工程机械的前期管理指的是从定制好设备,并完善好规划方案开始,到今后工程机械投入生产为止,该阶段的所有管理方面的事项。其主要有工程机械的使用规划、设备购买、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这四个方面。生产企业只有做好设备的前期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工作,才可以达到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完全综合管理。做到不断增加设备使用效率,增加设备寿命以及降低维护方面投入经费的目的。高质量的完成设备前期管理工作,不但可以迅速发现工程机械的功能不足和前期投入使用中所遇到的故障问题。并且可以让设备在投产后在使用,维护等后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直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四)重视工程机械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程机械类技术人才需树立思想的主动性,以及责任心。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不断掌握先进工程机械维修技术才能真正完成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加强对技术员工工程机械的结构知识、常见问题的判断、工程机械零部件的拆卸重组以及设备调试等方面的培训,相关企业可以使用内部培训和邀请先进技术人员进行外部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只有不断改善并增强工程机械的维护水准,增加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所需费用,才能保证企业拥有好的经济收益。而在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过程当中,应不断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才能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满足工程机械维修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路晓东.浅谈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j].科技视界,,26:105+161.

[2]李震.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05:77+79.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建

21世纪以来,我国休闲农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从依托城市到依托景区,从单纯观光到休闲、教育、实践型农业,逐步摆脱了大城市所特有的属性,实现了休闲农业与农村建设相结合。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缺乏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

休闲农业以田园农业、农家乐、村落乡镇、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回归自然等,作为基本发展模式。在这一系列项目上大多都是农民所自主开发的,具有很强的仿效性。专业性能不强,缺少系统的发展规划,更没有科学的论证。再加上生态功能简单,布局不合理,导致其在市场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2定位不精,发展落后。

多数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尤其是小规模经营地区。由于设备不够齐全,相对简单,再加上旅游项目不够丰富,没有文化、社会等方向上的定位,单纯地局限在经济效益上。这就造成社会影响力不大,很难吸引固定的受众群体,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3管理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不够。

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多数地区得到规范化的经营,没有相对健全的约束机制。在道路建设、配套设备、房屋结构等方面各行其是,杂乱无章。在我国旅游管理的相关部门还没有系统的协调发展,游客的食宿、娱乐、卫生等方向还得不到广泛的保障。

2.4服务人员缺少专业培训,政府扶持力度达不到。

从当前休闲农业发展来看,其负责管理的人员大多是之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没有管理经验,更不懂得管理;旅游服务人员也不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从整体上来说,我国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素质都相对偏低。再加上我国政府在项目资金、优惠政策上都还不够完善,没有设立专业的扶持基金,同时在政府宣传等方面都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品一标农业发展现状及建

摘要:有机农业是按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关键词:有机农业;有机产业;生产。

有机农业是按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进行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特别是对有机农产品生产特别关注,期待更多的绿色、生态、环保、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满足物质的需求。

1唐河有机农业现状。

目前,唐河有机农业刚刚起步,生产有机农产品的企业和合作组织少,生产基地面积小,普遍处于自发的生产阶段,存在着生产标准不统一、生产技术不规范、认证机构不一致、基地管理不落实、监督管理不到位、市场准入不严格、产品质量难保障等问题。

2远景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完善推进有机农业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管理、打造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2)基本要求。着眼市场需求,开发天然、健康、安全、无污染的农产品;要突出特色,培育品牌,发展瓜、菜、果、粮、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重视建设基地,推广有机种植技术;严格标准,严把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各环节,确保质量安全。(3)建设目标。到,全县建立健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有机农产品知识得到基本普及,规划建设10个面积在66.67公顷以上、达到国家标准示范园区,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公顷,重点发展蔬菜、粮油、食用菌、小杂粮、干鲜果品等有机农产品,新增认证有机(转换)农产品20个。

3推进措施。

(1)规划有机产业。蔬菜、瓜果板块,重点发展“西瓜”、“大葱”、“小辣椒”、“草莓”等蔬菜、瓜果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栀子;发展有机桃葡萄等林果产业;还有有机红薯、大米、面粉、花生、杂粮等特色粮油产业。(2)支持建设基地。一是支持企业建基地。鼓励农业企业自建基地,或非农企业以工商资本投资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建设基地,以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种子(苗)、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技术服务,统一订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收购。二是支持专业村、专业合作组织建基地。乡镇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鼓励农民采用土地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支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社会团体等通过签订采购协议、直接投资等形式,通过投资、参股、补贴等方式,建设基地。实现产销对接、农超对接。四是注重发挥大户能人的示范作用,鼓励种植大户、科技能人带头建设基地,形成一人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能人效应。(3)加强技术指导。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培训技术骨干,建立技术网站,搞好技术服务,确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标准编制本行业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及操作规程。选择国家认可的、有资质、信誉好的认证机构,积极鼓励企业、合作组织和个人申请基地或产品认证。(4)落实监管责任。对管理规范、质量达标、认证有效的基地鼓励其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对生产基地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实行例行检查制度。

4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成立推进有机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县有机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2)严格工作责任。有机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科技部门要将有机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有机农业发展,对基地建设成效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强的优先给予扶持;农业、林业部门负责本行业有机农产品相关标准制定、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建设与技术指导,以及有机农产品品牌的审核申报。(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认真打造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积极争取和筹集各级财政、社会资金,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积极整合财政、发改、土地、水利等支农资金,实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农田水利化、生产机械化、经营规模化,全面提高基地生产能力。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发展有机农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实现有机农业园区生产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和规模化经营。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农资金。争取支农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对有机农业基地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四是加大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力度。对获得具有国家认证资格或国际认可的有机机构认证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上优先扶持。对品牌农产品认证(即“三品一标”认证)实行资金奖励政策。(4)加强督导考核。将有机农业工作列入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强化考核评价。县推进有机农业办公室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定期组织对有机农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有机农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润根.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丁俊杰.河南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建

摘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该文在调研了张家港市高效设施农机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提出了适合该市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培训,重视专业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盘规划、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强政策倾斜,加大对重点高效施设农机具的支持力度等。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1]。随着张家港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推进,全面提升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重点解决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强化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应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品一标农业发展现状及建

摘要:五常市坐落于黑龙江省南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水稻生产历史悠久。2010年水稻面积12.06万hm2。总产量12.5亿kg,单产达到10364kg/hm2,比全省平均产量高出15%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和商品量在全国县级单位中居首位。本文对五常市水稻生产现状进行了阐述,并论述了五常市水稻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水稻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建议。

五常市座落在黑龙江省南部,张广才岭西麓,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活动积温2900度左右,是优良的一季寒地粳稻种植区。全市幅员7512km2,地貌构成是“六山一水半草三分田”,辖24个乡镇,262个村,人口102万,耕地25.91万hm2。商品稻谷10亿kg,水稻总产值打破50亿元,水稻面积和商品量在全国县级单位中居首位。已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水稻面积10万hm2,有机水稻基地认证面积1.4万hm2。

1、品种应用。

根据市场不同需求,五常市水稻生产中有4种不同稻米类型:优质高产品种松粳12号、松粳9号、松粳14号、龙洋1号、东农428、东农425;香稻品种以五优稻4号、松粳香2号为主栽,糯稻以松粘1号、通粘1号为主栽;黑稻以黑珍珠、龙锦1号为主栽,形成了以优质为主线,特种稻为辅助具有地方特色的种植结构。

2、推广普及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五常稻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推广旱育稀植技术以来,栽培方式正由过去的33穴/m2,每穴5—7苗的密植型向稀植(25穴/m2、每穴3—5苗)发展,单位面积收获穗数由主茎占30%左右向12%—15%过渡。大面积推广的插秧规格为30cm×19.8cm、33cm×16.5cm每穴插3—4苗。

育苗以大棚隔离层育苗为主,钵育苗为辅;插秧以人工插秧为主,机械插秧应用面积小,主要原因:稻田面积小,地势高低不平,形状也不规则。田间管理根据当地条件、生育进程、长势长相等进行水肥管理,配合化学药剂灭草防病,确保水稻正常生育。五常稻区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形成了具有本市特色的“两早、两稀、两控、两晒、两防”的优质高效“十字”栽培模式。两早:即早育壮苗、早插秧。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6℃时苗床播种,12—13℃时插秧。两稀:秧田稀播、本田稀插。两控:控制氮肥总量、控制杂草。全年施氮总量135—145kg/hm2,n:p2o5:k2o为1:0.7:0.6。选用低毒除草剂草克星、田秀清、威农等农药控制杂草。两晒:分蘖末期晒田、抽穗前3—5天晒田。两防:防治稻瘟病、防治稻曲病。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两病发生蔓延。

二、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未解决问题。

1、种植水稻品种繁多。品种多样化,对五常市稻瘟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利于加工企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2、冷害发生频繁,对水稻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3、农业水利设施老化,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

4、生产收贮不规范,降低了稻米品质。农民产前选种依据个人习惯和经验;产中依据传统方法和经验进行水稻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在收获储藏方面,收获稻谷往往是根据季节和气候估计成熟率进行收割,随意性大。稻谷干燥基本依靠阳光和人力翻晒,在水泥晒场和公路路面晾晒,易混入砂石、尘土和有害物质,降低了稻米的加工品质;稻谷混收混储,降低了稻米的品种品质。

5、稻米加工企业多而不强,产值贡献较小。除少数几家龙头企业外,大多数加工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生产基地,对农户带动作用小,企业自身也缺少优质稻源。

1、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和百万亩水稻种植优势,发展优质绿色水稻生产,加大水稻科技投入,加快优良品种选育培植,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水稻种植基地,带动优质米加工业向深层次发展。

2、规范“订单生产”,提高合同履约率。积极探索稻米订单风险规避机制,建立稻米产业风险基金,共同抵御和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规范稻米生产行为,坚持优质优价原则,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优质稻,逐步淘汰劣质品种。

3、根据稻米产业布局,实行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商品率。单收单储,单品种加工,保证稻米品质。

4、优化和整合大米加工市场,按水稻产量和加工能力分区设置,整合水稻加工企业,建成水稻产业集团。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在本地建立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大型稻米原料基地和健全的储藏流通体系。

5、建立稻米生产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低温冷害预测预报、病虫害测报、生产技术指导、生资新品种供应等为主的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市场中介组织与信息网络系统,帮助农民解决优质稻科学种植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降低稻米生产成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品一标农业发展现状及建

摘要:

为了掌握呼图壁县“三品”农业发展现状,提高呼图壁县“三品”发展水平,深入分析呼图壁县“三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以及呼图壁县在昌吉州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呼图壁县“三品”农业发展的建议,为呼图壁县“三品”农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十二五期间,呼图壁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以下简称“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普及力度的加大,呼图壁县“三品一标”农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呼图壁县面临在昌吉州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新任务,本文提出呼图壁县“三品一标”农业发展的建议,助推呼图壁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截至,呼图壁县“三品一标”产品总数28个,占昌吉州“三品一标”产品总数的9.9%,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4个,绿色食品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个、有机食品3个。获标企业、合作社4家,占新疆获标企业总数的3.8%,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8家,州级龙头企业5家。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个,面积35万亩,占全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数的10%。认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面积11万亩,占全州绿色原料基地的12%。累计制定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14项,从产地和产品认证的情况来看,呼图壁县的“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和产地认证规模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特色农产品、大宗农产品认证成为呼图壁县认证产品的主流。

2、“三品一标”产品资源丰富。

呼图壁县“三品一标”资源优势突出,呼图壁县具备发展“三品一标”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独特、四季分明。非常有利于粮食、油料、甜菜、蔬菜等作物的生长;在有些乡镇农牧民大多数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农牧业生产,几乎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基本上符合“三品一标”产品的生产标准,部分农产品已具备“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的基本条件。呼图壁县的乳制品等产业发展较好,前景十分广阔。

3、“三品一标”环境优势突出。

呼图壁县工业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从“三废”污染程度来看,无论是总排污量还是单位面排污指标均较低,“三品一标”农业生产环境质量较好,工业产业布局合理,除了部分区域是结构型污染之外,广大农村地区的几乎没有污染,环境质量较好,为呼图壁县“三品一标”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呼图壁县“三品”农业存在的问题。

呼图壁县“三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推进较快,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和成效。但是,各乡镇普遍存在“三品一标”产品优质难于优价,获证企业和农民积极性不高,“三品一标”生产满足不了“三品一标”市场需求,“三品”深加工企业少等诸多问题。

1、“三品”优质难于优价。

目前,呼图壁县还没有建立一家专门的“三品一标”产品交易市场,“三品一标”产品市场尚待建设,没有形成全社会的认同、需求氛围和强大动力,有“三品一标”消费欲望的消费者被搁浅,“三品一标”的经济效益无法显现。“三品一标”与非认证产品都在同一个市场和超市销售,尤其是无公害和地标产品没有包装和标识,消费者从感官上无法判断是认证产品,消费者对“三品一标”产品不甚了解,消费意识和鉴别能力不强。加上有些不法商贩打着“三品一标”的旗号鱼目混珠,误导消费者,扰乱和冲击“三品一标”产品市场价格,导致“三品”的优质优价难于实现。

2、企业积极性不高。

呼图壁县由于“产、供、销”一体化的“三品一标”市场没有形成,导致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投入多、回报少,积极性不高。

呼图壁县“三品”认证的总量和产地规模已步入昌吉州先进行列,但是,“三品”深加工企业少,产业化水平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1、建立内销和外销平台。

由农业部门牵头,其它部门配合,合力推进“三品一标”市场开发工作,变被动推动“三品一标”工作为主动解决“三品一标”销售难题,建立呼图壁县“三品一标”内销和外销平台,以“三品一标”保障供应为前提,与疆内外客商合作建立直销点、委托、代理等关系,实现优质优价。

2、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抓好标准化基地建设,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管理,做好全程追溯二维码,打造企业品牌,以一线城市高端市场为目标,开发“三品一标”市场,促进企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3、做好内地“三品一标”企业对接。

东部地区“三品一标”企业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高,但“三品一标”基地面积少,有延伸“三品一标”基地的需求,呼图壁县“三品一标”基地面积大,但“三品一标”深加工企业少,呼图壁县要强抓内地“三品一标”企业基地转移的机遇,积极与内地“三品一标”企业对接,把呼图壁县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陈斗生.“十二五”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重点及推进举措[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5-9.

[2]陈晓华.持续发展“三品一标”、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3):5-8.

[3]卢立果.西安市“三品一标”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4]张玉香.扎实推动“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8):7-9.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1.1推广减量节本增效技术。

1.1.1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重要环节,全区农技人员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指导与宣传培训、田间试验和示范推广等工作,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因盲目过量施肥所造成的肥料资源浪费、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全区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3.19万亩,推广各种配方肥1.18万吨,施用面积39.12万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项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区平均亩增产粮食57.27公斤,增幅5.0%,亩增收90.98元,亩节省肥料1.73公斤,亩节本6.9元。总增产47643.49吨,总节本增收8142.94万元,节省化肥1441.72吨。

1.1.2开展低产田改造工程。

围绕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条主线,以粮油生产为主要扶持对象,重点解决因田间设施不全、土壤贫瘠、地力障碍等因素造成的低产欠收甚至抛荒弃耕的集中连片中低产田。同时合理制定生产区规划、交通运输网规划、水利规划和大田规划等,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仅20,全区就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推进了全区农田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

1.1.3实施统防统治技术。

由杭州广通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组织发起的水稻统防统治工作,能够抓准病虫防治期,对症下药,适时统一防治,取得良好的成效。统防统治极大地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保障农药使用安全,有效解决病害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获得农民一致好评。年,萧山区被列为浙江省开展整建制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试点单位,实施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面积9.52万亩。据农业部门调查统计,统防统治区农田用药量比农户自防区下降6.69%,成本降低25.8%,粮食增产15.28%。目前该项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受益农民不断增加。

1.2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2.1推进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一是实施禁限养政策,控制畜禽禁养区域,规范养殖场户,引导畜牧业走集约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道路。2014年,全区共关停898家生猪养殖场(户),削减生猪存栏80.7万头,拆除猪场面积96万平方米,复垦率达99%。关停养禽户112户,拆除面积9.1万平方米。目前畜禽禁限养工作在继续推进。二是开展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通过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自动投喂系统等技术和设施,减少污染物。病死动物采用无害化处理,粪便发酵制成有机肥等,全面消纳利用畜禽污染物,建成4家畜禽排泄物治理综合处理中心。

1.2.2实施水产养殖污水循环利用。

近年来,水产养殖规模和密度逐年加大,加上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使用,水产养殖排放水体存在诸多污染因子。为促使水产养殖水实现达标排放,萧山区积极探索利用生物制剂和生态沟等技术手段处理养殖用水,目前规模水产养殖企业的养殖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有的实现了养殖水循环利用即零排放目标。2014年萧山区还开展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6130亩,降低了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1.2.3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萧山区率先创新工作思路,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打破固有方式,在大江东10万亩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内,建成了江东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该中心包括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沼液收集配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等,成为全省唯一的四中心为一体的处理中心,处理农业废弃物的能力及各项技术指标均为全省领先。目前,该中心已作为全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进行推广。

1.2.4开展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利用。

一方面,运用各类媒体开展宣传,在提高农民对使用新能源意识的同时,积极组织培训农村新能源建设及使用方面的人才,使推广使用农村新能源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目前,萧山区已广泛应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生态垃圾房、沼气等清洁能源设施,全区应用农村新能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3探索推广生态种养模式。

1.3.1种养结合模式。

重点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型”生态养殖模式,推广利用山地(园地)养鸡、稻鸭共育、猪—沼—果(稻、菜)等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倡导自然、生态、绿色的养殖方式。其中尤以沼气利用为最,以沼气为纽带,将传统的单一种植和高效饲养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农业生产中做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

1.3.2水产生态养殖模式。

一是开展水产混养、套养。萧山区是浙江省南美白对虾主产区,推广虾鳖套养模式面积最大,南美白对虾生活在水体中层,中华鳖生活在水体下层,这种套养模式有效利用了水产养殖空间,提高了水体利用率。鳖能吃掉虾吃剩的饵料和病死虾及虾的脱落物,防止多余的杂质导致水质变坏,既节省了饲料,又改善了水体环境,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同时提升了虾和鳖的质量。二是实施“稻鱼轮作”、“稻鱼共育”、“稻鳖共育”等模式。据杭州粮油专业合作社实施的100亩“稻鱼共育”示范结果表明“,稻鱼共育”模式稳定了粮食面积,减少了污染,平均每亩增加纯收益4900元。

1.4开展森林萧山建设。

1.4.1加快平原绿化。

以来,萧山区积极开展绿化造林、村庄绿化等工作,全力推进平原绿化建设。根据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平原绿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萧政发[]70号),全区“十二五”期间要新增平原绿化面积6万亩,林木覆盖率增加3.3%,达到18%。2011~2014年已完成平原绿化54560亩,平原林木覆盖率已增加3%,达到17.7%。若剔除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全区林木覆盖率实际已达到18%。,计划绿化面积4900亩,一季度已完成绿化造林面积1200亩。平原绿化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区已创建省、区级“森林村庄”93个,省级“森林城镇”6个,初步展现出“村在绿中、林路相伴、水绿交融”的村庄绿化风貌。20计划再创建森林村庄15个、省级森林城镇2个。

1.4.2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萧山区十分重视重点。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封、造、补、管结合,乔、灌、草结合,以天然更新为主,同时辅以人工更新,逐渐把生态公益林建设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全区有84亩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持了较高的森林郁闭度,有效提升了全区的生态环境水平。

广大农民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倾向。相关部门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这些观念的缺失导致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2.2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资金实力有限,一时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资金。加之生态循环农业投入大、运行成本高、见效慢,种养者不愿投入。虽然市、县财政近年来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比之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的距离。

2.3农技力量薄弱。

生态农业是一全新的`业态,但目前这方面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一是镇街农技人员队伍老龄化,后续农技力量也较薄弱,一些生态循环农业已有的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二是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研究和探索不够,一些生态农业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三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执行者———农民,大多文化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很好地实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各项技术措施。

2.4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低。

由于目前农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经营为主,农户环保意识不强,农业废弃物回收相对比较麻烦。加上缺乏专门的回收机构,致使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提高农民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认识,增强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

生态循环农业系全社会系统工程,因此,一要制定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对其发展的投入。政府应安排生态农业专项资金,有计划地开展生态建设规划、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的补助。二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拓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渠道。三是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支持,制定优惠的支持生态循环农业信贷政策,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保险险种和覆盖面,以解决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需求和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是要围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全过程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引进、创新,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和转化率,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排泄物治理、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置、秸秆还田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促使生态农业良性有序发展。三是要继续实践和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要继续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工程,推广立体养殖、生态种植,“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生产模式。通过示范点的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推动全区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积极探索应用生物食物链和能量转化规律,扩大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达到物质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的目标。还要立足于萧山区实际,依托现有的农、林、山、水资源,积极发展创意农业,打造文化型、旅游型、生态景观型、品牌型农业。开发养生林业、民宿经济,打造湿地公园、休闲公园,发展阳台、屋顶农业。

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考核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使之看得见、摸得着、可计算。同时要明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真正将责任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对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的监管,要督促项目单位认真落实建设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指标。再次要认真落实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生态循环农业责任监管员和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制定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其岗位职责。上述各项制度和要求要列入年度工作考核范畴,以一整套强有力的制度体系保障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协调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要让人们认识到休闲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第一大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重要途径;其次要鼓励人们认识休闲农业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保护生态结构;要推动人们对休闲农业的重新定位,使其认识休闲农业对传统民俗文化、社会发展、城乡和谐发展的意义。

3.2做好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彰显农业特色。

科学规划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想制定一项系统的发展规划,就要做到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经济与环境的双重作用下,衡量好效益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然后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做到近期与远期目标的结合。接着要充分进行市场调查,明确彰显地区的农业特色,为休闲农业的发展铺好基石。

3.3强化休闲农业的管理与服务。

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的作用,协调好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资源、市场、效益等多方面付诸于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提高其服务意识,让休闲农业能够在规范化的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结语。

休闲农业是我国农业转型的产物。可以说,我国休闲农业还处于一个初步探索阶段。所以,面对当前发展现状,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积极参与进来,为农业的发展探索一片新的发展净土。

参考文献。

[1]黄元春.浅论我国乡村旅游[j].商场现代化,(5).

[2]杨军.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j].旅游科学,(4).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广西于自正式建成中药材gap基地之后,该地区的大规模种植区得到了良好发展。除了中等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区以外,占地总面积达3.53万hm2以上的种植区数量已经发展至国内领先水平[1]。

1.2中药资源总量方面。

广西种植的中药种类十分丰富。从类别来看,植物中药的种类是该地区中药的主要部分,而动物中药与矿物中药的种类相对较少。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其特色中药材,如长茎金耳环、金花茶等为该地区的中药农业带来了较多的经济利润。从本质角度来讲,该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是中药农业得以发展的基础。

2广西中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资金问题。

与其他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相比,中药材本身的高昂价格增加了这种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资金投入。与日益增长的中药农业发展需求相比,种植户、相关职能部门等在这项生产活动中投入的资金数量相对较少。这种问题的存在对广西中药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2]。

2.2种植模式及水平问题。

虽然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gap基地的数量较多,但中药材种植散户的数量仍然较大。与基地种植模式相比,这些散户在种植经验、种植技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劣势。这种模式不仅形成了资源浪费,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中药材收购的规范化。

2.3中药农业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

由于从中药农业生产中获得的经济利润较为可观,因此该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展用于中药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部分地区的扩张行为存在极强的盲目性、随意性特点。这种缺乏规划的扩展行为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以荒地开垦为例,虽然种植户能够从新开垦的土地资源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但这种开垦操作可能会影响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除此之外,过渡种植还会降低土壤质量,进而产生破坏生态平衡的作用[3]。

为了提升广西中药农业的发展速度,优化中药农业发展质量,需要对以下3种对策的应用加以重视:

3.1技术培训措施。

除了少部分中药材种植商之外,广西近半数的种植散户都面临着培育技术问题。为了促进中药农业的整体发展,广西应该通过设立中药生产咨询站、专家上门服务等方式,对中药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进而降低中药材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中药材的质量[4]。

3.2资源整合措施。

就广西当前的中药农业而言,应用资源整合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整合对象主要包含以下2种:(1)中药种植土地资源。广西当前以散户为主的分散型种植模式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应该通过土地资源的整合实现广西中药农业的集约化发展。(2)资金。较少的资金投入是限制广西中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中,各生产商及相关部门应该在充分重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比重的方式,提升广西中药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

3.3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规范措施。

从本质角度来讲,影响广西中药农业产量、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各类病虫害问题。该地区不规范的病虫害防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材的种植效果。为此,需要根据中药材的实际种植种类,制定出病虫害防治的合理用药制度及方案,以此降低药物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提升广西中药材的市场竞争优势。

4结论。

广西中药农业的发展主要面临资金投入不足、整体种植水平低、种植模式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提升广西中药农业的发展质量,应利用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规范、技术培训以及资源整合等措施,解决各类发展问题,增加种植户的中药材种植收入。

参考文献:

[2]陈素贤.广西中药种植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3.

[4]黄文校,黄天亮.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8.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极大。从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看,幼儿教育还存在诸如幼儿教育思想落后、幼儿教学内容“小学化”等问题。下面笔者将对这些问题与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育观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将基于幼儿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旨在增强幼儿教育水平与教学效果的措施,以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当前,许多幼儿园的幼儿教育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幼儿年龄低、认知不全面以及幼儿的不同特点,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认为幼儿的行为幼稚可笑,甚至不尊重幼儿。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严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阻碍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1]。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关爱与尊重可以让幼儿的心理更健康,可以促进学生特长的发挥,有助于幼儿的成长。但是,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教学,不重视学生特性的发挥,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给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2.教学内容“小学化”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基本上认同幼儿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不断深化拓展,增加了幼儿的学习量。幼儿教师普遍认为,通过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这一认知导致幼儿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出现了幼儿教学内容“小学化”的趋势。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其结果却与预期的结果相反,阻碍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解决幼儿教育发展问题的对策。

1.转变幼儿教育观念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需要首先认识自身思想观念的误区,要紧贴幼儿教育的实际,不断调整思想观念,从而提升幼儿教学的实际效果。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教育允许的范围内,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想,开展特色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幼儿在教学中的主动性,让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教学实验后总结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效果,推动新的教育方式的发展[2]。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幼儿的角度来思考,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幼儿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幼儿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的个性发展。例如,笔者在幼儿教育中,将游戏教学融入到教学中,同时记录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游戏教学中增加与幼儿的互动,针对不同的幼儿提供不同的知识,做不同的要求,笔者在长期应用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后,发现本班幼儿明显比邻班幼儿更活泼,个性更鲜明。这说明,这一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个性有一定成效。2.优化教学内容幼儿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要对幼儿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幼儿由于年龄的限制,认知水平较低,对很多事物都无法理解,记忆力较差,教授的许多知识都会快速忘掉。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幼儿教师需要侧重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的培养,而不应大量灌输死板的知识,一旦幼儿的头脑被大量的知识占据,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就会受到捆绑,无法自己的作出判断。例如,笔者在幼儿教学内容的编制中,除了让学生记住一些基础性知识外,还侧重幼儿想象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基础知识方面,笔者在教学内容编制中,加入了识字、古诗等的记诵,在幼儿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笔者在教学内容编制中加入了小故事、生活情景分析的内容。幼儿在识字中,笔者采用游戏教学的教学方式,图文并茂,甚至辅以动画片的形式,让幼儿理解某一个字的意思,以及这个字的结构,如“虎”这个字,笔者直接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有关虎的动画剪切下来,让幼儿从“虎”这个形象中,了解“虎”这个字,让幼儿将这个词深刻地记到脑海中。又比如,从幼儿生活情景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观察能力。在课上,笔者直接对学生说“穿白色衣服的学生举手”,学生在观察自己穿的衣服的颜色之后,会判断应不应该举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形成较好的观察能力。

三、结语。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的教学效果对幼儿的影响极大。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与观察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同时,重视对幼儿基础知识的教育,让幼儿可以熟练使用文字工具与语言工具。幼儿教育需要因材施教,这是提升幼儿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环境监测作为环保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监测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数据信息更是开展具体环保工作的行动指导。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渐成熟,使得环境监测逐渐发挥出重要作用。由于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想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环境监测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结果;现代化监测技术。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一是,监测结果的实用性较低。较多环保部门针对监测结果与相关数据的分析不够深入,停留于表面评价和简单计算中,严重缺乏系统性剖析,造成与实际环保要求出现较大差距;二是,地方监测水平良莠不齐。不同区域环境监测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发达地区相对优秀、落后地区过于薄弱的情况严重影响环保工作开展效果;三是,监测覆盖范围有限。当前环境监测集中于重点城市、发达地区以及部分行业、企业,较多污染源只能够进行估算;四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环境监测专业人才有限,特别是高端人才存在流失海外、大量缺乏等问题,造成队伍结构的失衡、较多现代化监测技术、监测方法无法合理使用。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广西有发展中药农业地理优势。虽然目前每年获得的中药产量相对较大,但中药农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广西中药种植规模方面入手,对广西中药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广西;中药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芜湖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

内容摘要:适逢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举行,杭州的休闲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必将极大地带动杭州休闲产业的发展。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杭州休闲产业当前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杭州休闲产业发展水平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杭州休闲产业问题对策。

休闲产业是涵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以及与此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纪念型工艺美术品等多方行业的综合产业;又是能优化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从提出的“游、学、住、创业在杭州”到的“休闲之都”和“女装之都”,再到提出打造“会展之都”与实现的“中国茶都”和“动漫之都”。而20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行更是将杭州的休闲产业带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总的来看,杭州休闲经济起步虽然只有五六年时间,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杭州的休闲产业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已形成了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餐饮和都市购物等五大休闲场所。休闲产业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6月底,杭州市已有210家星级饭店,数量列北京、上海之后,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并拥有各类旅行社318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杭州美誉度和知名度在国外市场的扩大,杭州的入境游人数已连续三年排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在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同时,加大政府扶持奖励力度,以耕山致富为抓手,扎实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建设,围绕巩固提高老基地,开发建设新基地的发展思路,不断扩大特色农业基地规模和管理水平。3.2抓园区强示范围绕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的要求,充分整合各级各部门的资源和资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建设河东茶亭岗金柚公园、广东清闲农业、松岗嶂生态茶园和转水益塘水库、兴鸿润农业、热矿泥山庄三位一体的'“山、水、泥”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区。

3.3扶龙头促加工。

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持云溪圣峰、登云嶂建设茶叶加工厂;建设双华镇竹山村板栗保鲜、加工厂,推动板栗专业镇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米加工,努力打响“真田牌”有机米品牌;主动与广州市番禺区的对接和争取支持,规划建设一个较具规模农产品冷藏库,切实解决我县水果、蔬菜丰产期贮藏问题。

3.4抓特色创品牌。

3.5抓项目强基础。

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抓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6抓改革促发展。

认真总结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验,全面铺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学耕种水平;全面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大力维护农民利益,切实为农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我国休闲农业是随着都市化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休闲农业从改革开放以后的早期兴起阶段到当前的规范化经营,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章在休闲农业定义的基础上,发现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并提出今后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对策。

关键词:休闲农业;观光;发展。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已经日趋成熟,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休闲农业的大好时机已经降低。从21世纪以来到今天,休闲农业必定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大朝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休闲农业不能单纯地作为一项观光项目,还应当发挥自身特性,为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等撑起一片天。

1关于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围绕农业生产展开的一项多重化旅游项目。从广义上来说,休闲农业还包括渔、林、牧等副业,主要是以休闲为主,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市场性与服务性,同时其自身也具备强烈的季节性。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为游客提供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休闲农业还具有以下几点发展意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在此基础上拉动就业,创造经济效益,有助于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会感受到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为发展农民综合素质水平做准备;有利于环保型社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乡容乡貌。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为切实改变五华县特色农业发展有产品无品牌的现状,我们加大了对特色品牌创建的扶持和奖励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充分认识品牌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树立现代经营理念,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品质,鼓励企业、合作社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培育创建特色农业品牌。至目前,全县已培育创建茶叶、大米、柿花、腐竹等省级名牌农产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3个,认证面积453.33多hm2(6800多亩),在名牌农产品创建上取得不断突破。

2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的必要性。

2.1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通过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二是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农业品牌,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向深度推进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式和实现途径。利用五华县丰富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名优希特”特色农产品,打造产业群、产业带。不断培育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实现农业资源的多层次、多途径、多方面的开发利用,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山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2.3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是从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出发,发展既能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产品,调动农民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中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中药材农业

要让人们认识到休闲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第一大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重要途径;其次要鼓励人们认识休闲农业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保护生态结构;要推动人们对休闲农业的重新定位,使其认识休闲农业对传统民俗文化、社会发展、城乡和谐发展的意义。

3.2做好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彰显农业特色。

科学规划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想制定一项系统的发展规划,就要做到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经济与环境的双重作用下,衡量好效益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然后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做到近期与远期目标的结合。接着要充分进行市场调查,明确彰显地区的农业特色,为休闲农业的发展铺好基石。

3.3强化休闲农业的管理与服务。

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的作用,协调好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资源、市场、效益等多方面付诸于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提高其服务意识,让休闲农业能够在规范化的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结语。

休闲农业是我国农业转型的产物。可以说,我国休闲农业还处于一个初步探索阶段。所以,面对当前发展现状,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积极参与进来,为农业的发展探索一片新的发展净土。

参考文献。

[1]黄元春.浅论我国乡村旅游[j].商场现代化,2013(5).

[2]杨军.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j].旅游科学,2011(4).

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论文

进入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农业所展现出来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结构的变化。原来是农业辅助工业,现在是工业反哺农业,这足以表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政府先后出台若干政策法规,对整体的结构形式做出宏观调整,保证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平衡。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化差异明显,这是国情使然,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支持,也就没有当前的良好形势。目前,我国城市已经具备足够的能力带动农村一同发展,国家也开始实施以城带乡的战略。这一整体局势的变化,必将影响到农村生产要素的模式。

2转型期给农业经济管理带来的挑战。

2.1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生产机制滞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与以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不相适应,增加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难度;农业从业人口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我国当前农业产业从业人口知识结构单一,整体教育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2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对管理模式的影响。

现代化农业战略的推进,会对农业经济管理内容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转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甚至阻碍农业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全面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相对滞后的农业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农业生产的外部条件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首先,现在农业发展提出了“生态化”这一概念,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表现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观。在这一理念的倡导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定会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下足功夫,随之会带动农业管理思维的改变;其次,虽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世界上先进国家来看还是落后的,并且由于人口基数大的原因,发展比较缓慢,缺乏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让使我国农业应对世界局势的变化也是今后农业管理中重点研究的内容。

3.1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工农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会打破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拉长农业的整体产业链,改变以往只注重片面性的管理体系,将目光重点放在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管理上。不仅如此,还要细化农产品的加工,构建服务于农业的大物流,开辟农村绿色食品市场,并抓好质量关,这些都是未来农业经济管理项目中的重点。

3.2推进城乡间的循环流通。

接触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势必要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而这也是农业经济管理需要探究的课题。目前,我国城乡间的联系模式主要还是生产要素之间的流通,城市的工业化作为农产品加工的中间过程,农产品作为工业的原料基础。对于今后来说,城乡间的联系模式必定会增多,提升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大流通,将会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3.3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将“服务于民,帮民致富”作为行动的基本指导原则。现代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建立科技服务占,将建设、运营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探索中找出一整套服务于中国农民生产与生活的解决方案,解决中国三农领域的现实问题。科技服务体系必须把农业生产的基础要素组合在一起,强调市场重新配置生产要素,为农民致富提供多元空间,进而帮助农民解决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多方面的民生问题。把科技的管理模式作为农民致富方案和工具的提供者,问题的解决者,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贴身管理运营商,为农民生产、生活建设一个管家式平台。科技管理体现在:首先,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涵盖了农业生产领域生产资料一站式交易、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科学种植技术指导、农用机械及劳务的农事服务等内容,解决农民“买难”与农村“有地没人种”的问题;其次,通过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搭建农副产品收购、粮食银行、农副产品期货、现货交易平台,解决农民“卖难”问题;此外,通过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农村市场引入金融信贷服务、互联网应用技术,提供就业信息、择业指导培训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帮助农民开源节流,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3.4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

首先要以实际为出发点,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科学服务于农业生产。组织三农问题专家,针对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出符合农村生产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案,通过基层调研,听取群众意见,证明方案可行后便大力推广到全国各乡村实施。

3.5多渠道融资,解决资金困难。

农业经济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撑,除了政府的拨款外,还应借助于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的特点。此外,政府还要统一规划,出台惠农扶农政策,鼓励吸引社会各企业的加入,引导他们向农村投资,兴办乡镇企业,这不仅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6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当前我国政府鼓励大学生下乡做“村官”,但这一举措还远远解决不了农村技术人才缺失的现状。如今农业生产已经不是原来单靠人力简单耕种的情形了,大型机械化播种收割设备已经遍及全国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走向多样化,这些都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支撑和骨干。当地政府在提倡大学生下乡的同时,还应免费开办技术培训学校,面向的对象是基层农民,主要培训内容是基本的生产技术常识和信息化生产设备操作知识等。

4结语。

走过畜力劳作时代,现在人类已经越过了半机械化时代,正向着农业信息化时代发展。当前正处于两者过渡的转折点。如何更好地应对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的新变化,实现平稳过渡,落实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繁荣速度,是当前农业管理科学重点研究对象。再此只是针对一些基本现状作出的浅显建议,更多更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智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