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孩子的规划计划方案(实用5篇)

时间:2023-10-07 08:29:07 作者:BW笔侠 最新孩子的规划计划方案(实用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孩子的规划计划方案篇一

《山沟里的孩子》是篇叙事散文,用富含感情的语句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颂扬了山里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课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他们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因此,教学中,我一直把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朗读是进行阅读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标志。

在理解课文的学习活动中,我让学生跟山沟里的孩子作对比,促使他们“角色移位”,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山沟里的孩子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学习这些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时,我更注重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也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在理解山沟里的孩子上学困难时重点精读、品位朗读;同时让学生在“找一找,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写一写”中,理解课文的内涵,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之情、作品之情产生共鸣。

美中不足之处,上完课才感觉到,我只是让学生找到了四组对比句,而没有让他们深入的去读,去感受读,去体味读,如果学生在抓住重点的词句读—去想—再读—再体验,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情景体验中的顺序

这篇课文出现在“读书”这个主题单元,我认为课文最后提到的“金钥匙”就是书本中的知识。结合课文理解6、7自然段的大意并不困难,难就难在前面孩子们上学的过程是如何的艰辛和危险,孩子们毫无经验,有些孩子甚至看都没有看过类似的新闻。

以往的这一类型的课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揭题,然后请学生看老师准备的真实的图片,了解山区学生的生活概况,再进入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这篇文章重点词就是 “黑”,如何启发学生领悟这个“黑”就是艰辛与危险的体现,需要学生去想象,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去想象,也许比老师给出的图片还要困难、还要可怕,我们班的孩子说到了孩子们上学途中可能遇到的其他的困难,例如落石、摔下山沟去、有野兽等等,从学生各自的心情出发去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读书的不易,也许更能激发孩子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主动性,从而理解最后一段的“灿烂的黎明”。关于这个“黎明”,我有自己的看法,作者把山沟里这群孩子读书的这一漫长时间比作上学途中的“黑洞洞的天”,等到学有所成之际就会迎来“灿烂的黎明”,只要学生能体会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即可,不必死缠着不放。

《山沟里的孩子》教后反思

教学有三者:文本、教师、学生。教学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病是教师直接把文本内容(即教参上所述)代个口讲给学生听,至于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与接受,便纯属学生之得失了。课程之风吹来了“细读文本”,于是就有了“把‘文本语文’转化为‘师本语文’”之说。如何把“文本语文”转化为“师本语文”?靠的就是教师的细读功夫,即通过细读将文本化为自己的所得所思。如此一来,教师就不只是“文本”与“学生”一“中介”,而是也融入了自己的阅读体验。但是仅仅只是如此,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历经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把“师本语文” 转化为“生本语文”。如何把“师本语文” 转化为“生本语文”?靠的则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运用,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掌握调控,表现在课堂上,即教师的倾听功夫与应变机智,通过倾听捕捉学情、理解学情、适应学情,把“师本语文”进一步转化为“生本语文”。

上完《山沟里的孩子》后,我明白了自己或许还能够把“文本语文”转化为“师本语文”,但对于如何把“师本语文”转化为“生本语文”,却严重不足!难道“课堂”就这样远远不属于我了吗?难道“课堂”就这样远远被我丢弃了吗?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与挫败感包围了我,侵蚀了我,重重地打击了我......难道是自己太过于“精心预设”致使“按教案行事”?或是对学生的了解与预设还不够充分,致使课堂机智不够?抑或都有吧,或是其他……不管怎样,即使目前还找不准“为什么”, 但有一点我始终相信,唯有不断实践与思考,才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起来。

孩子的规划计划方案篇二

一、学生知识现状:

本班共有学生xx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了解到大家对于语文的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学习,部分学生还是缺乏自制力,书写马虎,学习懒惰,还需要加强管理,因此在这学期,我将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方法的制定,让大家都能够获得进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3、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

5、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6、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8、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走,我们去植树2、第一朵杏花

3、燕子4、古诗两首练习1

练习1单元测试

5、苹果里的五角星

6、最佳路径7、人类的“老师”练习2

单元测试

8、三顾茅庐9、祁黄羊

10、公仪休拒收礼物练习3单元测试

11、永远的白衣战士12、“番茄太阳”13、第一次抱母亲

14、我不是最弱小的练习4

单元测试(复习)期中测试

期中检测

15、鸟语16、天鹅的故事

17、生命的壮歌练习5单元测试

18、沙漠中的绿洲19、云雀的心愿

20、古诗两首练习6

单元测试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3、黄河的主人

练习7单元测试

期末复习

期末检测

孩子的规划计划方案篇三

1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记本课生字,写字做到工整、正确。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4激发孩子们自觉热爱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春天百花盛开的影视资料或图片。

2学生:收集你喜欢的花朵的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题目。

孩子的规划计划方案篇四

1.能正确读本课的12个生字,并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学习用“互助”、“注意”练习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做个诚实的孩子。

2.重点指导“岁、表、互、承”等字的字形。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书写。

(二)正确认读,理解本课的7个词语,能区分哪些“作”与“做”的意思和用法。

(三)熟读课文,分清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书写。

(二)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辨析“作”与“做”的用法。

三、教学过程

(一)直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师板书课题:3

孩子的规划计划方案篇五

低年级教学识字教学是重点,识字任务重,如何落实阅读教学中的识字任务,新课程标准强调随文识字、强调自主识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已借助拼音读课文,让生在文中把生字圈画出来,让生在读中的多次见面巩固,然后再利用小游戏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二、引导生理解课文方面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本节课在教学中己注意到这一点,但在具体操作上却表现不尽人意思。因为上课时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本以为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让生读,学生已基本上能把课文读下来了。谁知因为时间太短,学生不能充分读熟课文,对课文内容不能充分了解,给后面的的理解造成了困难。通过这次教训,我再一次认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以前,总认为课前让生预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解,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时,学生就会索然无味。现在比较得失,还是应该把预习放在课外,课文读通以后课堂上才能读出感情来。

二、细节不容忽视

自己做事一向大大咧咧,课堂上不注意细节。如上课因为发现学生不注意听讲,突发奇想,想到用评比课堂之星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仅仅布置了却没有落实。板书随意性大。孩子身上有母亲的影子,学生身上或多或少有老师的影子。做为一名老师,为了更好影响自己,就不能由着性子来,想办法克制自己的不足,努力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学生。

另外,这节课下课时任务没能像预想的那样圆满完成,除了课前预习不够充充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又犯了一个贪的毛病,想讲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以后在确实目标时要求一定要注意不能面面俱到,一节课要有重点,要想办法突破重点。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