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发展设施农业论文(通用18篇)

时间:2023-12-14 15:18:06 作者:灵魂曲

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领域的写作规范和要求,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每一篇都有其独特之处,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示。

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发展分析论文

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机械是有力的物质支撑,也是最为基本的构成部分。农业机械,从狭义上来看,就是各种各样的、可以应用于农业作业与生产的机械,但是从广义范围来看,就是包括机械制作、推广使用以及配套服务体系在内的诸多方面。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同时也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的发展进程。

从农业的实际发展进程来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远远滞后于农业的发展的`,而通过农业机械化可以架构起农业科技与农业发展时间的桥梁,加快推动农业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目前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基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仅仅停留在研发层面。通过农业机械化,不仅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便于科研部门研究出更多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机械。

2.3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农业机械成功实现了劳动力与畜力的解放,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而要想真正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积极效用,劳动者也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应用农业机械,了解与农业机械相关的知识与注意事项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升。

近些年来,神木县农业发展的速度虽然较以前有了更快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还是面临着一定的难题与困惑,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农业机械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积极效用的发挥。

从当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神木县农业机械的应用与推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首先,自然地理的制约。神木县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38.7~1448.7m,为陕北黄土丘陵向内蒙古高原、暖温带森林草原向中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以明长城为界分为两种,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地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1%;长城以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9%。黄土丘陵处地块小,坡度大,大型机具无法作业,只有小型微耕机可以作业,机耕道路的建设的不全面也导致很多小块平整地机具无法到达。

其次,就是理念的制约。农民对于农业机械重要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无论是在宣传,还是在推广方面,还可以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适合本县的新型农机具,并加以推广,使农业机械化全方位发展。而且现在的玉米收获机大多数秸秆还田了,而农户一般都是种养殖型的,需要把秸秆收集回家当饲草,主观上也不认可现在的玉米收获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再次,就是技术的制约。农业机械的应用与推广对于农机部门员工的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我县北部风沙草滩区的耕种目前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由于玉米收获机拥有台数少,加上专业操作人员相对缺乏,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积极作业,机收水平还是较低。给农业机械的应用于推广带来不少的影响。

最后,就是政策的影响。农业机械的应用固然能够大大提升劳动生产的效率,解放劳动力,带来更加理想的经济收益。但是,这种经济效益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时间为基础的,对于农民们而言,购置农业机械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农民的购买能力相对有限,现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是全价购机,农户先买后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户的购买力增加了限度。

3.2神木县农业机械的推广。

要想真正做好神木县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树立先进的理念。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和相关人员而言,一定要树立先进的理念,充分意识到农业机械与农业发展的密切联系,充分意识到做好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做好推广工作,为真正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其次,就是要不断提升综合素养。综合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指推广人员的,同时也包括农民的。对于推广人员来说,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并全面掌握新机具的各项技能,以便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便于让农民更加直观了解农业机械的优势;对于农民来说,也要定期参加培训,转变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理念,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这也是做好推广工作的关键所在。

再次,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农机购置补贴加强政策性的引导,对本地机械化水平薄弱环节的机具,可以加大补贴力度,加快结算进度,尽块的把补贴款兑付给农户,使购机成本降到最低,刺激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为此,一定要将这政策切实落到实处,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惠处。

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发展分析论文

朝阳要结合本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制定长期推进设施农业的整体规划,根据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生态文明规划形成高标准、高起点、多点融合的设施农业规划体系。同时按照规划确定的具体措施,循序渐进落实推动本地设施农业发展。

2.2注重培育特色产业。

要依托朝阳丰富的农业资源,坚持高效、错位生产,不断尝试栽植具有新颖、奇特的有机绿色高效品种。培育农业产业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订单,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基地规模,逐渐提升产品档次,打造具有朝阳特色的品牌,争创在全省、全国闻名的有机、无公害、绿色品种和品牌;依托城镇化和新市镇建设,根据本地不同的发展基础,打造一批特色农业村镇,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工厂育苗,实现与蔬菜基地的横向强强联合,不断建设一批特色采摘、观光休闲、体验参与等有特点的产业基地。

2.3积极开拓市场渠道。

加大对农产品交易流通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促进农产品销售,避免渠道不畅,影响农民受益;政府要加强市场监测,及时掌握农产品行情,为设施农业服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保护和认证工作,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拓宽销售平台,让朝阳的设施农产品走出去。

2.4逐步完善服务体系。

经常组织设施农业专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活动,尽快让生产者掌握技术要领和经营管理技能。鼓励引导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和联合,完善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利益分配和风险保障等问题,为农户提供多种信息服务,解决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消息闭塞的实际情况,加强村镇信息服务点建设,搭建农民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实现共同发展。

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发展分析论文

(一)成立临淄区食用菌协会其工作重点是抓好宣传发动工作,整顿、规范食用菌市场,保护企业、菇农合法权益,创造一个良好的食用菌发展环境,提高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并协调好企业和菇农的关系,使其共同发展。

(二)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挥特色经济临淄区在“九五”期间就提出了“瓜菜西移”和“南菌北菜”的战略格局。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和山地沟崖多的优势,各乡镇根据自己的实际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如:召口、边河等乡镇,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实际,利用自己当地的自然优势发展双泡菇的土洞栽培。齐都镇利用自己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香菇生产到底全镇年产鲜菇1300万公斤,产值达到3900万元,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临淄区已形成齐都香菇、召口土洞双袍菇、齐陵花菇、边河珍稀菇的食用菌生产新格局。

(三)加快科技兴菌步伐,提高食用菌的种植水平积极组织实施以建设科技示范园为龙头的带头工程,规划和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临淄区召口乡投资181.2万元,在东召南宅子沟挖掘土洞170多条,合理安排茬口,科学管理,一年可养三茬20生产以双袍菇为主的食用菌产品41.5万公斤,每公斤按5.00元计,经济收人可达207.5万元,全村村民每人增收近800元。同时,聘请山东省食用菌顾问团团长蔡德华教授、副团长宫志远研究员等有关专家,采用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技术讲座、编印技术材料、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狠抓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多人,印刷发放技术材料2000多份,培育起一批科技示范户、带头户,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的辐射作用。

(四)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鼓励和支持全区食用菌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区政府按照“重点扶持,重点突破,集中发展”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食用菌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一是区里分别在召口、边河、齐陵等重点乡镇规定每挖一条土洞区里补助500元,共i一卜扶持资金120万元,同时列入年终目标责任制考。二是凡在区“2万亩项目”中,按区里统一规划,成方成片,统一建设标准,建高档食用菌棚房补助2万元.共计扶持资金130万元‘三是积极吸引外地企业在“2万亩项目”中投资,一次无偿扶持资金30万元。先后成立了临淄双华食用菌发展中心、临淄维克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从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措施的实施,有效促进临淄区食用菌生产的发展。

(五)加大新品种引进试验力度“九五”以来,临淄区食用菌品种结构向多样性、珍稀品种发展。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先后引进了鸡腿菇、花香菇、鲍鱼菇、姬菇等珍稀品种,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试种的杏鲍菇、白珍菇、偷黄菇等市场紧俏产品,获得了成功,为今后的推广积累了经验。并承担了山东省农业事业单位重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秸秆种菇技术”和山东省农业厅“食用菌综合技术推广”等项目,这对今后临淄生态农业再上新台阶,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和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积极开展横向联合,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发展食用菌产业化生产,临淄区首先与山东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省食用菌工作站和省食用菌协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把临淄作为其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借助其人才、科研优势定期进行技术指导,策划和定位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规模、重点和方向,指导和改进生产技术、市场运销、产品加工等工作,与临淄食用菌产业的全面发展与振兴提供了可靠的人才、科技保证。

(七)深化各项改革,注入发展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条件积极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强化管理权”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落实和处理好食用菌产业发展用地的转包、联营、人股等项工作,以利集中生产和规模经营。截止目前,在齐城高科技农业开发区共调出土地500余亩用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吸引多项技术项目,靠宽松的政策引进高科技成果,并改革资金投入机制,制定引进外资优惠政策,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全面实施食用菌各项建设项目的开发。

(八)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一是注册商标,以名优品牌为载体,通过展示会、洽谈会,网上发布信息、等,加大舆论宣传,进行自我推销,形成强大的促销氛围。二是在临淄的主销地区设立办事处,实行政府运作、企业经营,为产销两地牵线搭桥、传递信息、搞好服务,建立了上海、牡丹江、太原等办事处。三是加强地区间、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召开销售洽谈会、新闻发布会、订货会,积极发展预约销售和订单生产,拓展市场销售空间,建立直销绿色通道。

二、今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措施。

(一)指导思想按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的总体要求,面对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新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效益为目标的原则,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专业化发展,立足国内外市场和产销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秸秆栽培食用菌,促进临淄生态农业实现良性循环,实现一流的生产技术,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产品质量、一流的经济效益。

(二)主要措施。

1、继续发挥临淄区食用菌协会的作用。

完善临淄区食用菌规模生产、加工与营销网络建设。协调好菇农和企业的产销衔接与利益分配。全方位多层次的搞活流通,加强与外地、外商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区食用菌产业不断上水平、上档次,推进临淄区食用菌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与省农业厅、省食用菌工作站及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的合作,以其主要技术为依托,落实组织措施和实施企业经营。按照国际标准和惯例,提高食用菌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搞好仓储、保鲜设施建设。选择重点乡镇和企业作为品种试验示范单位,搞好品种的选育,取得经验后在全区推广。

3、改革生产经营体制,积极推进企业化。

经营教育引导农民转变小农生产观念,鼓励相关企业或有经济实力的私营企业积极参与食用菌企业化经营,围绕产供销、贮加运创办各种类型的企业经营组织。创建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汇、创税企业。

4、扩大生产规模、树立品牌优势利用。

南部山区乡镇及有山丘、沟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大力发展土洞生产食用菌。力争今后3年内挖山洞4000条,5年内达到5000条的生产规模。齐都、敬仲等乡镇利用食用菌发展基础好的优势,重点发展香菇、鸡腿菇、草菇等品种,抓好“一村一品”专业品种小区建设。

5、加大销售市场的开发力度面向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直销市场,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的销售空间和市场占有份额。在国际市场开拓上,主攻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随着生产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逐步打人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

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发展分析论文

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导发展战略,走绿色化农业产业道路,结合先进的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的农业机械,争取能够达到标准的低能损耗。在农机政策方面,发展节能农业机械,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发展节能型拖拉机、重视在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研发新的农产品、逐渐缩减在农机上的能源损耗。受到燃油价格升高的影响,使用者对节能产品的要求不断升高,这对未来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各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了对水田机械化及旱地保护方面上,着重对发展节能、节水及缩减农业成本,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的保护工作,争取能够实现与国家相关政策及市场需求持平。

从世界各地农业机械发展经验来分析,运用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作业形式是未来农业机械的未来发展走向,是促使农业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达到高效的有利方式。各个国家在农业生产上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机械之后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有利的地位。然而,我国农业机械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就一定要努力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在设备上、技术上存在的显著差距,以此才能够使得我国占据好本国的农机市场。古人云知耻而后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约翰迪尔、纽荷兰、爱科等世界知名企业之间的差距,虚心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缩小与他们在质量和管理上的差距。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在科技水平上有了迅猛的进步,这为我国顺利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此,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在对新产品研发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做到农产品与新科技的融合,重视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利用。有效的利用各方面的先进信息技术及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对拖拉机等农机产品更新,逐步实现计算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卫星遥感系统rs等农机设备的有效结合。

2.3做到“生产、学习、研究、推广、管理”的有效结合。

如果想要促使农业机械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则需不断增进农业机械新的科学技术及新的农业设备方面的研发,对重要农作物产品的重要生产环节加以重视,做到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争取消除农业机械在技术上的落后及供应不足的现象,长期坚持引进、消化、自主创新有效结合,不断强化农业机械技术方面的推广及运用。从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需求及技术发展状况出发,将滞后的农机设备一一淘汰,做到生产、学习、研究、推广、管理的有效结合。组织开展重大新型的农业机械产品及设备的研发及生产,最大限度上发动全体的社会力量,拉动市场力量,加强对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在技术及研发上的支持,利用相关政策对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生产及应用上的政策支持,逐渐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农业机械推广发展体系。

设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发展论文

(1)形成规模经营。要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设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效益。通过合作共用,发挥大中型、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的优势,开展连片规模作业和社会化服务,降低作业成本,促进农机节能减排,提高农机经营效益。(2)加强政策引导。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发展机械化尤为迫切。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调整优化高效设施农业装备结构和布局。(3)做好发展规划。加强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和建设,明确发展标准和种植标准,包括建设标准、种植标准和机具配置标准等。提高设施农业装备的品质和作业性能,加大新机具试验示范推广力度。(4)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多方位地支持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5)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满足市场服务需求.

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发展分析论文

毫无疑问,在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土地资源。但随着新时期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中占据了大量土地资源,这就造成了农业生产中的土地问题日渐明显。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有必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包产到户土地联产承包的责任细分,农业经营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分配不均、规模缩水、成本膨胀等问题使农业经营难以发挥本身的优势。加之农产品经营的品种多而杂,管理混乱,技术落后,导致了0.33平方公里以下的小规模经营户依然占据多数,高昂的选种和交通费用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升级。

2.2人力资本。

就当下而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人口流动等变化都对农业生产中的人力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本身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是较高的,但目前我国的农民却存在教育水平低、年龄老龄化等趋势,一大原因就是年富力强、文化程度高的人力资源出现了严重流失。受限于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我国的设施农业在技术推广环节出现了较大漏洞,多数农业生产人员安于传统的生产模式而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包括配方养肥、病虫害防治和节能日光温室等技术,这些新技术目前尚不能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得到较合理的运用。

2.3产销衔接缺乏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

新时期下不断扩大的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同样影响深远。农产品销售城乡脱节,多数情况下,农产品的营销依然依靠农产品经纪人拉关系进而实现外地销售的单一渠道。由于缺乏专业的批发销售体系,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脱钩,制约了农产品种植的进一步发展。

3.1政策创新。

以政府机关为先导,以科学的法律规范为指导方式,通过运用更为灵活的农业辅助措施,构建更为合理的农业管理机构。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制定符合实际的设施农业推广计划,规范设施农业的技术指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拓宽发展道路。在设施农业技术的使用推广中,重点开展温室节水灌溉、二氧化碳施肥、温室智能温控、日光自动卷帘等核心技术,并不断为设施农业的生产树立新的目标,引导农作物种植合理有序推进。

3.2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领域的新技术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举措。面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的设施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等特点,则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有所侧重地对农业生产中的配套技术进行创新推广。包括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都是新技术创新科研的重点环节。

3.3市场营销创新。

品牌化的农业生产思想是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创新思路之一,对我国设施农业的引导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求我国的农业生产必须做到市场营销创新发展。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饲料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和吸引外资开发设施农业,提高设施农业工业化水平。在农产品的营销环节,切实做到以农产品品质为第一先导,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重要指导标准,规范生产投入和标准衡量,把好投入品关;其次要求农业生产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从客户与市场的角度看问题,做好销售的后续环节,以设施农业技术拓展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增加市场化运作的科学合理性。成立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纪人,解决农民“卖粮难”“卖菜难”等问题。

4结语。

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而言,设施农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其技术应用涵盖了工程信息学科、生物科学学科以及环境保护学科等,是现代化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新时期,大力推广和应用设施农业可以推动我国的农业生产科学化、设备应用规范化、种植方式集约化以及管理现代化。设施农业生产能够切实增加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完善资源利用率,保障安全生产,推动我国的农业健康发展,切实为农民增加收益。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专项发展规划的通知——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g].2011.

[2]闫石,刘怀,杨恺.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3).

[3]杨万江.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4]何芬,马承伟.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03).

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进行了分析。其次,列举了2个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例子。最后,研究了给予农业机械中的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机械;先进技术;农业生产;农产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生产模式不仅仅在工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并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运用。机械作用于农业生产中改变了过去人力劳作下的现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分析农业机械的几种类型,研究先进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应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活动逐渐走向机械化时代。在过去时代中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依靠农民的手工劳作,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存在低效率、低质量等问题。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农业机械的使用以及得到广泛的普及。农业机械作用于农业生产不仅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并且还改善了过去形势下手工作业存在的很多问题,如水资源浪费、农产品加工保护不到位等,还受到天气、人身因素的限制。总之,农业机械的广泛运用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为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环节,可大致把农业机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农田建设。

农田建设是农业生产极为重要的环节,利用农业机械进行农田建设可提高农田建设的效率和质量[1]。只有首先保证农田建设的较为完善且不存在问题,才能确保后续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优质的水利建设可确保在农业生产中有充足的水资源利用,甚至会对农田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防范水灾等。

1.2土壤耕种。

土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农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作物的种植和培育都需要在符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下进行。过去阶段下,大多数农业生产活动中都利用动物劳作进行土壤耕种,如利用牛来翻土。虽然这种劳作方式节省了人力,但由于动物驯化难及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翻土效率并不是很高。利用农业机械进行土壤耕种,不仅提高了土壤耕种的效率,还加强了其质量,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1.3种植施肥。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施肥。施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拥有充分的养料,避免因为养分的缺乏导致农产品发育不良。过去阶段中,农民单单依靠人力进行施肥,如手工喷洒等。这种施肥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是费时费力,往往完成一块田的施肥工作需要很长时间;二是质量不高,存在喷洒不均匀等现象,导致农产品生长参差不齐[2]。而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施肥工作,改变了过去阶段中费时费力的现状,还能均匀施肥,保证农作物均匀生长。

1.4农田灌溉。

农田灌溉也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中不仅需要一些必要的养分,还需要吸收一定分量的水。过去形势下,农田灌溉工作主要是通过人力进行,在灌溉速度和效率上远不如农业机械灌溉高;并且,利用灌溉类机械进行农田灌溉,灌溉范围远比手工灌溉大。

2先进技术种类研究。

2.1水产品养殖技术。

现阶段,农业生产先进技术中,水产品的养殖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价值。过去形势下,我国水产品养殖由于没有利用到科学的、先进的技术,生产效率和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制约因素中,最主要的还是养殖环节的问题。不同水产品对水环境的需求不一样,如温度、酸碱度等,没有控制好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水产品养殖的产量达不到标准,甚至会造成养殖风险,如水产品大面积死亡等。我国过去由于水环境没有控制到位的水产品生产活动,触发养殖风险的事件屡屡发生。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水产品养殖,不仅能提高水产品的产量,还降低了养殖风险发生的几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水产品养殖的先机技术内容繁多,大致是一些改善养殖环节或预防疾病等技术,如检测水的酸碱度,利用化学物质进行合理调控。利用加温、降温技术,合理控制养殖环节的温度。检测水产品是否存在疾病隐患,出现疾病合理分析病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2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技术。

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技术也是现代农业技术中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越来越高。但当今社会,农业生产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基数造成的数量需求大的问题,还要满足人民对农产品的安全需要。我国近些年来不断曝光一些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如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加快生产速度和数量,而利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进行生产,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一些农作物还残留农药成分,也同样带来不安全因素。所以,在这种背景下,生产无公害蔬菜已成全民所向。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技术大体可分为改善土壤环节、杜绝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利用绿色健康的生产技术等。如优化对肥料的使用,设计科学合理的肥料使用规划,提高肥料使用效率。为避免利用化学物质进行除虫除草,可利用生物技术或其他无公害技术等[3]。

3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3.1节水灌溉。

节约用水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所应有的责任,在任何行业生产活动中也必须贯彻落实节约用水的理念。水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资源。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也越来越大,在这其中难免发生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同样,在农业生产中也需要充足的水资源,但过去形势下由于科学技术不高,节约用水的意识淡薄,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并且存在浪费等现象。如进行农田灌溉,由于人工灌溉存在的缺陷,其灌溉极不均匀。现阶段,农业灌溉机械中普遍应用了节水技术,通过节水技术不仅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及质量,还避免水资源浪费的现象[4]。尤其是自动化灌溉机械,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合理计算所需要灌溉水量的数值,呈网络化分布式的灌溉手段,及时进行开关控制,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3.2后续农作物加工。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一些特殊的农作物只有经过后续的加工之后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如油菜籽,在油菜成熟以后,首先要进行收获,但收获来的油菜还需要进行加工获得油菜籽才能进行相应的买卖活动。在过去,油菜籽的加工主要通过人力完成,利用一些木质或塑料工具,摇晃使油菜籽脱皮。这种方式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效率低下,在量大时要劳作数天,并且部分油菜籽还没有脱皮就被处理掉了,导致出现浪费现象。而运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油菜籽脱皮工作时,可有效避免出现以上这些问题,不仅节省了油菜籽脱皮的时间,提高了油菜籽蜕皮工作的效率,还改善了过去浪费等现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3.3农田保护技术。

农田保护技术也是现代先进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成果。过去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农田土质越来越差,过度地使用农药或化肥改变了农田土壤的化学性质,久而久之就无法再进行种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质改良技术已经逐渐被运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如改善土壤酸碱性、增加土壤肥力、消除土壤中残留的化学物质等,可以通过配置无危害的改善药剂,通过机械均匀喷洒来改善土质;还可以设计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水利工程,利用机械设备建设,从而避免因水的问题而导致土壤环境的变差。总之,先进技术应用在农业机械中,可以有效地保护农田,延长农田的耕种寿命,从而为农业生产活动建立良好的土壤环境[5]。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逐渐由过去的手工劳作逐渐转化为机械劳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并且,近些年来随着一些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不断研发,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格局。通过先进技术和农业机械相结合,发挥机械和先进技术的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生产质量[6]。

参考文献。

[2]寇红专.探析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3):239.

[3]王伟妮.论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3):236,242.

[4]赵宇,佟童,张佳丽,等.农业机械中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1):55.

动力农业机械发展走势论文

农业机械产品制造环节作为农业机械节能增效的基础,对农业机械节能增效起着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北京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都想方设法依托北京强大的科研院所力量,采取不同形式的合作,把产品的节能增效作为企业产品技术更新的目标,从生产设计、原材料采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环节实行全程控制,从生产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污染的产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1]。

农业机械应用环节是农业机械节能增效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机械节能增效的关键环节,包括机械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收获环节。

1.2.1机械化耕作节能增效技术。

目前,机械化耕作环节中,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比较节能增效的一种实用技术。保护性耕作采用机械化复式作业,一季可减少作业工序2~3道,降低燃油消耗。由于减少了作业次数,节约了能源,使作业成本降低,从而达到节能增效的作用。

1.2.2机械化种植节能增效技术。

机械化种植技术相对于其他环节,农艺要求较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精量播种和化肥深施技术在机械化种植技术中具有典型的减排效果。节种是精量播种的最大特性,同样化肥深施技术,不仅节约了化肥的使用,而且避免地下水的污染,缓解土壤酸化、板结和土壤肥力下降,因此发展精量播种和化肥深施技术,是北京市发展节约型农业的`重要内容。

1.2.3机械化田间管理节能增效技术。

田间管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取得作物丰收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以及田间灌溉。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相对于其他环节,对机械本身要求较高,燃油消耗相对较少。农药的使用是病虫害防治中最为快速、最为经济的有效手段。从北京市植保机械的使用效果上来看,农药有效利用率较低,在节能增效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水平高质量植保机械的研发对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节能增效起着重要的作用。节水农业是北京市发展农业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在北京市农业用水总量中,灌溉用水占了很大的份额。目前北京市积极通过农业产业全面机械化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来降低农业用水量,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以设施农业为例,主要以喷灌和微灌技术为主,机械化节水灌溉是北京市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4机械化收获节能增效技术。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机械化收获环节节能增效的主要技术。秸秆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如果在田间地头焚烧,不但浪费了能源,而且还向大气排放出大量的污染气体。目前,北京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等技术。大量农民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秸秆肥料利用率;养殖场或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制作青贮等秸秆饲料,不仅就地解决了饲料问题,还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2-4]。

农业机械维修是农业机械“高效、优质、安全、正常”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北京市农业机械维修主要以个体经营维修点、服务组织和生产企业售后服务为主。农业机械通过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可以有效减少功率下降,降低油耗、减少排放,但农业机械维修网点规模较小,维修人员素质较低以及对农业机械维修补贴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维修的发展,成为影响农业机械节能增效的重要因素[5]。

农业机械利用率低是北京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生产,农业机械作业时间短,闲置时间长,造成农业机械浪费现象严重,经济效益低。

2.2农业机械作业时无用功消耗多。

小地块耕作是农业机械无用功消耗过多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相当一部功率用在田间转弯掉头、地头转移上,机器不能满负荷作业,造成燃油浪费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农业机械作业生产成本增加,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增多。

2.3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节能意识差。

目前,北京市农业生产大部分由中老年劳动力来完成,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节能意识差的问题,他们仅考虑到眼前利益,根本没有考虑到长远利益,导致能源浪费严重,废气排放较多。

3相关建议。

北京市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节能增效工作的好坏关系着农业机械化能否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北京市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应加强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从而适应都市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应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把节能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所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为农业机械化的节能增效做出更大的贡献。

3.2发展新型农业,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土地的集中耕作是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减少无用功消耗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应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实现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高效、节能的优势,降低单位面积作业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3.3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农民节能意识。

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及广大农业机械企业应携手加强对农业机械手的培训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机手传授节能技术及正确的驾驶操作方法,指导有机户做好农业机械的定期保养,宣传政府有关节能政策,增强农民的节能意识,更好地做好节能工作。

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论文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国家实现现代农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今,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农机械化程度也逐渐加强,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逐渐面向国际市场,使用推广先进的农机化创新技术和新型的农用机具,从而促进农艺和农机技术相互结合,这些模式不仅促进农机化生产也提高了农民使用机械积极性,为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1国家实行合理的补助政策,农民对机械装备的需求逐渐增大。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大多数农民通过农机装备对农作物进行收获,农业机械不仅可以减少劳动力也可增加收益,又由于国家施行农机购买的财政补贴,释放了农民对农机的购买需求。据统计,国家从20补贴了0.78亿到达到了236亿元,农机的机械型号达到了175个品型,从而使全国的农、林、牧、渔各个行业都有一套完整的机械装备。我国的机械劳动力也逐渐增加,从使用7.25亿千瓦到20增加到11.17亿千瓦。国家补贴的增加,促进了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和机械装备产业的进步。

1.2农机化技术水平进步。

我国现在在农作物的管理上,以前都是用人畜力,现在基本是机械管理,经过先进的机械管理模式,通过机械播种、施肥、收获等完成作物管理,让农民更加省力,效率更高。到我国作物机械化耕种的使用率达到65.2%,尤其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像小麦、水稻、粮食农作物的机械化率分别达到了94.2%、79.2%。农机械化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有利的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也是现代农业化的重要标志。

1.3市场模式大,作物的联合收获技术先进,服务能力组织化。

国家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发展的技术,不仅出现了新型的农用工具,同时也出现了智能农具,这些农具让农民进入现代农业化和智能化服务中,让农业机械服务更加先进,让农民更加方便。在这几年的发展,农机的使用有了很大的变化,在20拖拉机从开始的1700多万台到年增加到2300多万台,配套农具从年的2900多万部到2015年达到了4000多万部,可以看出农民对农具需求逐渐增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农业工业的进程。

我国南北种植差异大,南方以水田为主,北差别方以旱地为主。然而水田和旱地的机械化程度发展差别差别,到20我国的水稻收割机械大约10多万台,中国种植水稻达到3100万公顷,但是平均每300多公顷的水稻收获,才有一台收割机,我国种植小麦在年达到2400多万公顷,到全国的小麦收获机械有37万台,平均大约65公顷有一个收割机收割,南北的收获机械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在全国分布不均,其中按照全国对农机使用动力量到接近11亿千瓦,其中华东地区3.1亿千瓦、西部地区1亿多千瓦,可以看出两个地区差别大,按照省市分,全国使用量主要在山东1.2亿千瓦、河北1亿多千瓦,使用量较少的省市在西藏465万千瓦、青海435万千瓦,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机化发展相对不平衡,差异显著。

2.3对机械的使用技术层次相对来说低。

我国目前对机械使用的技术层次相对来说落后,使用传统的农用机械相对来说比较多,对技术含量高,先进程度大的新农机械和智能机械的使用率低。我国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缺乏,特别是西北地区,我国仍很少用高效节水灌溉机械,农业使用水资源的效率较低,在2013年我国灌溉水利用效率只有0.523,在我国1立方米的水只有一半左右的水被吸收,相对发达国家的0.8左右的利用率差别悬殊。

为了加快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有以下几条建议:1改进农机装备的结构且增加装备总量,让机械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性能;2跨越新的机械工作水平,全面提高机械化,让机械化达到有效性进展;3突破农机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工业发展,让农艺和农机相互结合农机化技术,应用于播种、施肥灌溉、收获等绿色作业技术;4提高农机化服务能力,扩大服务市场,使农业机械更加专业化和体系化,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作者:徐朋飞张厚东车行文张凤奎赵耀杨丙辉单位: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论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为了从传统的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农业,要做好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运用工作。所以要将现代化农业发展与机械化物质技术等结合在一起,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实现发展的目标。

1现代农业特征。

1.1普及性。

随着农业的改革与开放,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劳作中的广泛性也在逐渐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促进了商品化与贸易化的发展。所以在农业发展中要运用好现代技术,做好投资工作,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业机械化的形成下,使得农民数量也在逐渐减少,借助先进的现代科技知识与管理经验,能够有效提升农业劳动的效果。工业装备已经成为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各个劳动阶段中也逐渐实现了机械设备的推广,如借助高压疏水泵等来实现灌溉处理,代替传统的人工与手工设备等。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完成,新型生产技术与自动化机械也逐渐进入到了农业生产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2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在现代化生产下,使得劳动生产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可以说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受到了市场化机械的监管与运行影响,且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也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要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商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保证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从而确保市场体系能够得到完善。

1.3先进技术的运用。

在农业发展中使用先进技术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实现快速的发展。现阶段中先进技术广泛运用到了养料供给以及杂交品种的研制等方面上。借助生物工程与信息科技的影响,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其控制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实现了精细化的发展目标。农业增产的基础就是提升科学技术,且农业工作者的能力与素质也得到了改善,通过将工作能力转变成为农业生产力,能够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2.1经营规模的不足。

就中国现阶段的一些地方来说,依然以精细耕作的小农经营模式为主,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地区来说,这种现象极为常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世纪制定政策的影响,这样也就影响到了农业发展的效果。且在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下,中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后,这种经营模式出现了灵活性不足与低效性等问题,这样也就难以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要求。

2.2生产过程的不足。

从农业产品的产量上来说,存在着稳定性不足的现象。由于农民只能靠天气以及气候来进行农业生产,这样也就使得产量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当风调雨顺后,收入上也就有了一定的提升,反之不然。其次,从生产效率上来说,存在着效率低等问题,这样也就难以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甚至也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效益。此外,从存储与保鲜技术上来说,由于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所以也就影响到了市场的开拓与销售等环节。

3.1做好政策与法规的建设工作。

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一,农业机械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农业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想要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要坚持从科技发展出发,做好创新工作,以节约成本为目标,做好因地制宜工作,同时还要创造出标准化与专业化的品牌,最大限度的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完善法规与政策,要保证机制的合理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政策法规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要从农业机械化入手,借助机械化立法,能够满足机械化的发展需求。所以要加大扶持力度,调动起各方的积极性,加大扶持力度。

3.2完善补贴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对于农业机械化来说,有着一次性投入较大的特点,加之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所以单纯依靠农户自行购买还是难以满足实际要求的。所以就可以从支农惠农政策入手,完善各个环节,同时还要促进农业机械化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说在实际中要加大购置的补贴力度,增强农业机械在生产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3.3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所以要做好创新与完善工作,以此来满足农业生产对先进生产工具等方面的要求。在制定出积极引导政策时,还要找出完善的创新机制,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从而提升创新能力,解决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进行创新,讷讷个个解决好农机化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职称。所以各个地方也要积极参与到保护性耕作中,做好技术的科研,通过推广先进的技术,以此来促进农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农业中的物质技术基础。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不仅可以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从而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可以说现阶段中我国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物质技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管理水平与经营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要做好机械化研究工作,提升农业生产力,加快农业建设。

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论文

大中型农机具所占比例低,小型(微型)机具所占比例高,机具配套率低,农机化作业范围窄,作业质量不高,从而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应发挥的作用。就目前看,我国在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中,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是多数为小型农业机械,对农业提质增效作用不高,制约并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向生产集约化生产的转变。

2.2农民对新科技接受程度和思想观念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提高。

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其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不少农民对新机具只是好奇,等待观望思想普遍存在,不是自己先行先试,而是先看周围人是否有人使用,使用后的效果如何,再决定自己是否购买使用,这样做虽然比较稳妥,但往往是要比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更新慢上半拍甚至更多,这样就等于放缓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2.3农民的收入水平制约购买使用先进农业机械。

大中农业机械价值不菲,不是一般收入农民家庭所能承受的。多数农民不是不想更新机具,而是苦于缺少资金购买大型机具,所以将就使用老化的旧机具,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那就是旧机具大多是小型机具,由于机具老化,需要经常维修,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金,并且使用效率低下,作业成本过高,导致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油料成本占农机作业本的45%以上,多年来油料价格居高不下,造成农机作业成本大幅增加,也是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受挫的原因之一。

2.4由于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分散。

不适宜使用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以农户为单位的作业地块小,布局分散,农机作业所做的无用功多,机械作业效率低、成本高。如果实行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作业,可以使用大中型农业机械,能够提高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效益。经试验测算,以机耕地作业为例,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作业可降低作业成本28.6%。

通过几次机构改革,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撤并,部分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被其他部门借调从事其他工作,导致农机管理服务功能减弱,造成农机推广、农机安全监理服务体系出现断层,职能发挥不好。在农机作业过程中,服务水平与农机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另外,各级财政对农机服务体系投入的经费不足,造成无法正常开展农机服务工作。

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论文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农业机械化发展应该与农田田块和机耕道发展相适应,否则势必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水田种植区和玉米种植区,田间机耕道不适应机械化作业成为营口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营口地区的田间机耕道大都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泥土道路,路基础差,路窄断头,道路坑洼不平,没有合适的错车位置,机车通行困难,导致运输周期加长,油料、轮胎等原材料消耗大。同时,机耕道田间入口少,再加上现在的生产规模变小,每个生产单位种植品种和种植期不尽相同,造成有的地块因没有进入田间的道路而使机械作业受阻。机耕道已经严重制约了营口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2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瓶颈阻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营口地区的玉米是高秆品种,玉米籽粒与秸秆比高达1.0∶1.6,除少量秸秆被作为燃料、饲料、肥料以外,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腐烂在田间地头。玉米秸秆作为燃料、秸秆还田、养殖饲料、生物菌载体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农民却无利可图。例如,667m2玉米地的秸秆大约有800kg,人工收割大约需要0.5个人工,收割人工成本接近100元,运输成本大约50元,如果出售秸秆,可能即使有人买,也收不回收割成本。玉米秸秆可以作为饲料饲喂牛、羊等动物,但干玉米秸秆是粗纤维,适口性不好,只能作为粗饲料,营养利用率很低。营口地区饲养规模小,受资金、场地、技术的制约,用玉米秸秆做青贮饲料一直没有实现。用玉米秸秆作为燃料,有的乡镇试点以玉米秸秆做为原料生产燃气,由于技术原因,其使用效果远不如气化炉好。营口地区玉米是高秆品种,秸秆产量大,直接还田量过大,出苗率减少15%。施氮肥不足,易使幼苗发黄,干旱年份的麦秸不易腐烂。如果大面积连续多年实施这一技术,有引起病虫害流行的可能。营口地区常用犁耕把打碎的秸秆翻到土壤深层,然后再用旋耕机进行整地作业。这样的玉米耕作工艺与玉米保护性耕作工艺相冲突。长期不合理作业会使土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粮食产量,甚至威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农业机械配备水平低表现在:农业机械选型不合理、农业机械配备量不合理、农机具配套比低。随着农机补贴政策出台,在大型拖拉机补贴多的刺激下,出现了大型拖拉机保有量激增的现象。大型拖拉机在水田作业中的农具配套比低,部分作业环节的经济性、工艺性较差。大型拖拉机保有量激增,而土地作业面积没有增加,导致单机作业量减少,投资经济效益降低,投资回收期长,使得农民投资大型拖拉机的热情降低。

2.1规划耕作田块和机耕道。

水田耕作田地规划应为东西方向50m,南北方向500m。营口市水田的地理条件是地势东高西低,海拔2~10m。东西方向每50m落差大约是2~3cm,这个落差形成的水深满足水田机械化插秧的要求。水田机耕道要有主干道,宽6~7m,可并行2台拖拉机。田块的东西方向每100m要有机耕道,宽度4~5m、南北方向200~500m,保证联合收割机行走顺畅。东西方向机耕道上,50m内有两个4~6m的机车入口。这样规划的田块和机耕道能满足营口市水田机械化的需求。玉米种植区的作业道宽度加宽为6~7m,可并行2台拖拉机,保证玉米收获时运输车辆通行。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进入田间的道口,方便玉米收割机进入作业田块。

2.2发展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产业。

利用玉米秸秆、养殖业生产沼气发展再生能源。通过玉米种植-养殖业-沼气-大棚-渔业的生态系统,利用玉米秸秆、养殖业发展沼气,减少养殖业污染,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沼气池是该模式的核心技术,起着连接养殖和玉米种植的枢纽作用。在沼气池上建猪舍,在猪舍上方扣大棚。利用粉碎玉米秸秆和猪粪尿为原料生产沼气,大棚保温可有利于在冬天生长。同时,由于大棚温度高,可解决北方气温低导致的沼气池冬天产气不足难题。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毛光皮嫩,增重快,可提前出栏,节约饲料20%。在沼气池上建蔬菜大棚,利用温室大棚保温,解决北方沼气池冬天产气不足的难题,以沼气为燃料提高棚温,能减少大棚蔬菜病害;沼气积造的.有机肥是优质的速效肥料,施用3a后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用沼液喷施果树、蔬菜,其保花、保果、保水抗旱性能显著提高。一个8m3立方米沼气池能出16m3的优质沼肥,可供1/5~1/3hm2农田使用,每667m2增产20%以上,农产品的品质大幅度提高,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沼肥养鱼,可减少鱼病传染,提高鱼群成活率和品质,还可加大混养密度,节约饵料。

2.3开发玉米秸秆打捆、固化机械。

加快高效率玉米秸秆打捆机械、固化机械的研发。有了高效率的打捆机械、固化成型机械,在玉米收割作业中,留一部分玉米秸秆覆盖地面,其余秸秆回收用于生产青黄贮饲料。发展规模化的青黄贮饲料生产,才能真正解决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目前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大,从购买拖拉机的趋势上看,大型拖拉机购买量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大型拖拉机的机具配套比低,农业机械动力资源浪费严重。现在应该增加中型拖拉机的保有量,优化农业机械的配套结构,提高农业机械配备水平。在水田作业中,中型拖拉机机具配套比可达1∶3;在旋耕、耙地、农业运输等作业环节,有着极高的农艺适用性和经济性。国家应该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控,适当增加中型拖拉机的购置补贴资金,提高补贴比例,给予重点扶持,以调控农业机械配备水平。

3结语。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要广开思路,更新观念,着眼点不能只放在农业机械上。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只有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才能使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论文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从宣传、教育、引导、服务入手,从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开发引进具有市场需求的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在农业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3.2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依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机化促进法》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机服务体系,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并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做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工作,积极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要适时引进、示范、推广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要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在政策、服务上对其给予倾斜,帮助其优化机具配置,拓宽服务领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

3.3引导农机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各级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逐步引导农民改变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方式,可采取种粮大户集中连片承包土地或农民以土地入股交给种粮大户统一经营的方式,为种粮大户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创造条件,为农机区域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我国已经连续多年实施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农机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薄弱,对农机化投入还需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是要继续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大型农业机械的补贴额度。二是要对土地平整、深松、高光效种植、机耕道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政支持。三是要对农机作业油料给予财政补贴。四是加大对报废机具的补贴力度。

3.5加快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步伐。

应全面推进大型农机具的发展速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要加大新型农机具的研发力度,努力实现农机从低性能向高性能,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转变,从单纯发展主要作物农机具向兼顾其它经济作物农机具转变,使多功能机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只有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农业机械化能够切实改变“三农”落后的面貌,必将成为缩短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

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论文

农业可持续的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来讲是一样的,最核心的部分都是保证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统一,确保人们在享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还能使子孙后代也能够享用自然资源。与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相比,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所有资源的重中之重。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观测:保持环境的自身处理能力、土壤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植物的品质。要想做到以上3个方面,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与转变方式,转变我国自然的农业经济状态向新型的工业化经济状态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实际要求下,对于工业农业大机械化时代的发展就是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所以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是我国农业转型的根本要求与途径,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的机械化,必然能够打破我国以往的传统自然经济形式,将分散式、个体式农村经济主编转换成大规模、集体化的新型生产关系,保证高效的、快速的、节约的新农村经济。

1农业机械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

根据国外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可以总结如下: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能够迅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大量减少劳动力需求,不断推动农业朝着大规模集成方向发展。在我国北方地区,因为地广人稀,所以对于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例如,北大仓地区,通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提高,这样就能够大量解放农村的劳动力,这样一来,大量剩余劳动力会逐步转移到城市,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生活问题。尤其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许多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的修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就可以广泛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进而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在呈现稳步提高的发展态势,其中农业的生产总值对于国民生产中的稳步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推广所带来的收益。例如,农业机械化的提高能够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农业的总产值不断提高,总体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产量的高低。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资源消耗的日渐突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在我国以前的农业发展阶段,只注重提高农业产量而忽视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土地肥力流失、土质变坏等问题,加上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大量引用,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外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主要问题,于是发达国家利用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的先进水平对农业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同时,进一步强化高效低能耗的发展方向,对于土地的无限制开发转换成为保护性开发。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先进技术,把农药的使用、化肥的释放做到精益求精、适度适量的特点,这样既能减轻土地的负担,又能保护自然环境,而且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首先要做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减少过量的滥砍滥伐,对于土地耕种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耕作制度,对于适合水田的土地尽量避免耕作旱地植物。此外,要有一套完整的节约型耕作体系,如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化肥能源的利用和土地的合理开采等方面要遵循节约的原则,要重点保护土壤、水资源,保证对于耕地的肥力不造成浪费,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要合理使用科技手段,如对于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大型机械化农业对于化肥的利用率能够有着大幅度的提高作用,这是因为机械化的精确性所控制的。为保护耕地的自然肥力,确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应大力推进机械化农业的发展,保证化肥释放的科学化、机械化,避免因为化肥农药的过量施放而产生环境污染。

3结语。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是利大于弊。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样的,最核心的部分是保证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统一,确保人们在享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不危害子孙后代的生存。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高低,而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我国应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成熟与完善。

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农机推广可以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布局。因此,农机推广工作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莲都区农机推广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对策,以期能够促进丽水市莲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关键词:丽水市莲都区;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依山傍水,地形属浙南中山区,以丘陵、山地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区区域面积1502.10km2,耕地面积11150.8hm2,人均耕地面积0.03hm2。莲都区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农业拥有五大传统产业:蔬菜、水果、畜牧、茶叶以及食用菌。自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莲都区在结合该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下,积极进行农机推广,对该地区比较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了追加补贴,形成了中央、省级、市级、区级为一体的四级联动补贴机制。截止到2016年,莲都区共计补贴农机购置1572.04万元,共对7703台农机机具实施了补贴,收益农户达到8887户。

1莲都区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推广经费不足制约农机推广进程。

虽然莲都区形成了四级联动补贴机制,但是由于国家对于农机推广的经费投入力度不够,特别是项目申报得不到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得莲都区农机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各级农机推广机构为了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农机推广工作,只有根据现有资源进行简易的推广,没有科技、现代化技术的指导,导致农机推广效益逐年降低。效益的降低就导致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和购买难度增加,在农机推广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从而也就无法将前沿技术传播到农户中去,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农机推广进程滞后。

1.2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共同制约农机推广。

莲都区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全区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区土地面积1502.10km2,其中山区占28.52%,丘陵占45.18%,平原仅占26.3%。莲都区耕地主要分布在碧湖平原和老竹丽新盆地,别的乡镇分布较为分散。这样的地形地貌就使得莲都区的大型农机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由于莲都区现代化农业发展不完善,家庭经营为主要方式,缺乏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没有形成集约化管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机操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也有待提升。

1.3农机推广体系不完善。

尽管当前莲都区在农机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也得到了具体的应用,但是却并没有将先进的农机技术推广出去,使得农业经营人员没有意识到机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总之,在研究出新的技术后,莲都区还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推广体系来推广给农业生产者,使得很多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解决,严重阻碍了农机机械技术的推广。

2莲都区农机推广工作的改进策略。

2.1实现经费多元化,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农机推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莲都区在今后的农机推广工作中要有所突破,首先要增强与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在依靠国家下发的财政补贴基础上,还要实现经费的多元化发展,以自给自足为最终发展方向[1]。对此,莲都区的农机推广工作可以从自身做起,将莲都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农机技术与农机推广的融合发展。比如,可以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农机大户、农户共同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机服务社,由政府部门给予技术指导、经费和政策支持,让农户参与到实体经营中去,将生产效益与国家经费有效融合起来,实现推广经费筹集渠道的多元化。

莲都区的农机合作社虽然在规模上不大,但是其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能解决周边部分农机作业服务的要求。在今后的农机推广工作中可以加大对农机合作社功效的发挥和利用。农机合作社具有很强的驾驭农业机械、接受新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等能力[2]。对此,莲都区可以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对该地区农机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开展订单作业。此外,还应当加大对农机大户、农机中介等组织的培育发展[3],对有特色的农机合作社进行扶持,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功效,推动莲都区农机发展百花齐放。

2.3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综合水平。

提高莲都区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离不开专业队伍的支持和指导。因此,要加大对莲都区农机推广队伍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培养农机推广专业人员,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高莲都区农机推广队伍的'整体水平。2)定期开展农机推广培训工作。可以通过聘请专家座谈、经验分享、网络教学和到大专院校培训等形式,促进农机推广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4]。

3结束语。

在我国精准扶贫的推动下,莲都区作为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农机推广制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对日益变化的农机技术的需求。因此,莲都区要正视当前在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陈出新,抓住改革的机遇,切实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论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改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改变靠天吃饭、靠人力资源吃饭的落后思想,把发展农业的思路转变到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轨道上来。在贫困地区,农业科技化最主要的体现在劳动力的科技化上,要求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化水平,以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农业机械代替人力资源,解放农村劳动力,降低发展农业生产的人力投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使广大农民不再以务农为苦,在农业生产中看到希望,从根本上扭转广大农民轻农、贱农的思想,从而一心一意地抓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

1.1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机化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在于劳动工具的改进,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这是不言而喻的。

1.2开发了农业生产领域。

农业机械的使用,增强了人们开拓新环境的能力。农业机械的应用能够大规模改变生产的环境和条件,或者改变农业生产的方式。

1.3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广。农业机械使用后能够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密切配合,形成新的技术。由于有配套的农业机械,新的科技成果能够很快被农民接受并使用,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由于农业机械的精密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能够使很多在试验条件下才能采取的复杂或者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在生产中被应用。农业科技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或者专利的阶段。因此,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重要内容[1]。

1.4促进了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农业机械化可以从根本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过去依赖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条件下,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劳动力消耗大,而劳动收入少,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于是在农村不少青壮年劳动力转向外地打工等,农田荒芜现象渐渐扩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后,人力、畜力的投入减少,精耕细作程度提高,劳动收益大大增加。同时,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有精力和资金实现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农、林、牧、副、渔多方面发展[2]。

2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老化速度较快,维护保养费用偏高。

由于农业机械在使用时间上相对集中,使用频率过高,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比较严重。同时,由于机械零部件价格相对较高,维护成本也高,再由于使用者在维护和保养知识欠缺,使农业机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机械老化较快、使用寿命不长,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机械化普及的进程。如何提高劳动者对农业机械的.使用知识、加强农业机械的维护和保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使用效率,这也是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2.2农业结构单一,设备闲置时间较长。

目前,农业机械的功能比较单一,限制了机械的使用范围。今后的发展中,农业机械的使用时间和范围有待拓展。比如收割机只在收割季节能配上用场,其他时节闲置,犁地机只在春耕和秋收后使用,之后也无用武之地,闲置时间越长,农机保养费用越高,成本加大。这种情况限制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普及,因此要加大农机化水平,还要加大研究,提高农机功能。

2.3管理手段欠缺,农机作用发挥不够。

农业机械存在保养费用高、成本大、闲置时间长、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机管理手段欠缺,使农机作用发挥不够。要充分发挥农机效率,提高农机的使用率还需要农村党支部发挥集体协调统筹作用,加强农业机械在使用上的协调统筹及监管,不必家家户户将各样农机设备都齐全购置,应划分小组,相互协作,每户只购置一种农机设备,小组协作使用,这样可降低成本,提高农机的使用时间和利用效率。

3实现农机高效使用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农机疲劳使用。

由于农业行业的特点,农业机械的使用时间集中,使用强度较大,容易出现疲劳的现象,缩短农机寿命,增加维修次数和花费。因此,为了缓解这种状况,要在农忙季节采取间歇作业和轮值作业的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使用计划,科学安排使用时间[4]。

3.2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合理配置农机设备。

为了减少农机设备的闲置时间,提高使用范围和使用效率,农机科技部门应根据农村生产的实际,创新研究,增加农机的功能,提高使用效率。开发多功能的农机设备既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又减少了机械的存放空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3.3创新农机管理手段,加强农机综合利用。

加强对农机的管理,是保证农机设备和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要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农机设备管理制度。从农业机械的特点出发,合理制定农机的使用和维修计划。严格管理,按章办事,才能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高效使用。

3.4加大财政与科技投入,建立农机保障机制。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科技投入还有很大的空白。要提高农业机械化,还需政府加大资金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有利条件。如有的农村条件艰苦,无法进行农机作业,没有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化和现代化就成为一句空话。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进村入户,进行科技宣传,面对面指导。

3.5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人的素质。要提高农业生产中的农机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业,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科技素质。目前,在广大农村靠天吃饭的思想依然存在,对农业科技的怀疑与排斥,对农业机械的漠视普遍存在,科学意识还被传统思想拒之门外。因此,要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党支部和科技工作者任重道远,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4结语。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刻不容缓,当地政府只有从发展贫困地区宏观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农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乃至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生活小康化的愿景。

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论文

农机技术推广实验示范基地相对薄弱,县级农业推广基地很多都在县内的农业园里,很多没有单独的农机技术示范园区,农机化新技术示范不统一、不明显。

1.2农机推广经费无法保障。

推广经费不足的问题体现在,其一,专项经费欠缺。从引进、示范、推广、验收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专项经费欠缺的话,将直接影响农机具自生产厂家供货,影响到新农机具的推广。其二,培训经费不足。身处一线的农机推广人员,如果知识上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专业技术上不能得到及时提升,必将导致自身难以始终处于科技前沿,而无法引导农机行业迈向更高的层次。其三,设备购置经费匮乏。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推广设备的购置,尤其在技术推广培训期间,投影仪、测试新机具的设备等等,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很多重要的检测工作不能得到准确测评,光靠经验的传递难以起到理想的技术推广效果。这样经费的不足,影响到最终设施设备的购置,势必给农机新技术的推广造成较坏的影响。

1.3农机推广机构不健全。

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仅靠省、市、区三级的推广站,是远远不够的。而走向基层,健全乡镇农机推广机构更为关键和重要。但是,就目前乡镇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来看,任务重、工作环境恶劣、配套机具不完善,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运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论文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创建农机推广示范基地,配套示范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工作,确保将最新的、最适用的农机具、农机技术推广给农户。同时,在农忙时节,利用示范基地做好现场操作示范,让民众认识到新农机具的益处,提升民众使用新农机具的积极性。

2.2不断规范农机推广,满足农户实际使用农机的需要。

为满足农机推广实际需求,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法规条例,为保障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撑。为此,作为基层农机推广的我们,要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切合实际地做好调研,围绕着农作实际问题出发,针对性做好推广工作,引导农户自发的去接受新机具。

2.3推广之前做好试验示范比较,确保推广农机的适用性。

不断规范农机推广程序,本着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早期应做好基地的实验比较,而后到现场示范,确保切实符合地方作业条件,满足节本增效的要求后,方可批量安排推广,尽可能避免盲目推广造成的经济损失。

2.4借助各项利好补贴政策,积极扶持农机大户的发展。

借助国家对农机补贴政策的时机,尽可能扶持农机大户的'发展。国家对于农民购机方面给予了补贴,也使得农民提高了购买农机的欲望,并且要将技术信息、技术服务传送给农民,为其生产过程里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支持农民进行跨区域作业,提高收入,令更多的农户发掘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形成的经济效益,进而能够大力扩大推广范围。

2.5做好农机推广宣传教育,增强民众使用农机的热情。

宣传工作对于农机推广工作有着较强的意义,实际来讲,推广的过程就是一个宣传的过程。不仅要向领导报告增产状况以及获得的社会效益,来吸引领导的关注,还要让群众提高对新技术、新农机的认识,通过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宣传形式。

2.6做好推广人员技术培训,提升其综合业务水平。

农机推广人员负责具体的农机推广工作,重视其业务培训,帮助其更准确地了解农机推广的程序、原则和方法,将大大提升农机推广的效率。

3总结。

重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加快普及农机使用的广度,是推进现代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普遍存在的推广示范基地相对薄弱、农机推广经费无法保障、农机推广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大大影响到农机推广的实际效率。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升农机推广效率,我们必须要系统全面的思考这些问题。最先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做好农机推广宣传教育,增强民众使用农机的热情。同时,颁布农机购置补贴,通过政策引导积极扶持农机大户的发展。其次,推广部门要做出样子,积极创建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做好现场示范工作,让民众认识到新农机具的益处,提升民众使用新农机具的积极性。同时,任何农机具的推广,要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早期应做好基地的实验比较,确保推广的农机具切实符合本地农作要求。最后,作为义务推广人员,要思进取、图发展,积极争取各项技术培训,提升其综合业务水平,确保农机推广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李鑫,石桂平.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的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3s):126.

[2]赵互全,杨东川.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开展办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2):45.

[3]杜丽波.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开展办法[j].南方农机,2017,(24):75.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