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妈妈走了的心得(通用6篇)

时间:2023-09-17 23:24:29 作者:曼珠 最新妈妈走了的心得(通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妈妈走了的心得篇一

今天,我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关于和孩子们相处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针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所以在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的同时,我们大人也一起随之成长,慢慢地一点点积累教育的经验。

我的孩子今年三岁多,在与她朝夕相处的一千多个日夜里,我会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教育她的方式。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尝试,我认为陪伴与尊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先说陪伴,现在的我们,作为八零后父母,工作压力都很大,在单位里忙的喘不过气,有经济的压力,有责任的压力。但是,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只有一次,错过了,等她长大了,就再也无法去弥补。其实,孩子们特别的简单和容易满足,你陪她一起搭积木的快乐远远胜过单纯把玩具买给她时的感觉。八零后的我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所以我们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家门口,与邻居小朋友们一起玩。那时,社会还没有这么乱,人贩还没有这样的猖狂,但是现在我们作为家长,肯定是不放心孩子独自在外面玩的,所以大部分时间,孩子没有小伙伴,只能和爸爸妈妈玩。我觉得陪伴不单单是你和她在一起,是你真的要用心去陪伴他,陪她一起看一本书,陪她一起用积木搭一座城堡,你要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她一起分享快乐和难过。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很成功的妈妈开着耀眼的跑车送孩子去到全托的寄宿制幼儿园,对孩子说“宝宝乖,妈妈去挣钱,以后让你去上最好的学校!”孩子淡然地说道“妈妈,以后我挣钱了,我送你去最好的敬老院!”那位妈妈瞬间愣住,语塞了。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你缺席了,那以后他也就不需要了。在你陪伴他的过程中,自己也在成长。目前为止,我认为我对我的孩子做的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就是为他记录成长日记。我把我们在一起经历的美好时光,一起旅行时发生的趣事,还有她偶尔蹦出的童言无忌的话语都尽可能的记录下来,等到她成年的一天,送给她。现在已经写了有十五万字了。我会继续坚持写下去。

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我们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些自以为的爱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害了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总用我们自以为的关心和爱护去对待孩子,其实,她和我们一样,是单独的个体,在身体上,她比我们小,但是精神上,我们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迫加给孩子。就像我的孩子可能适应能力比较弱,从3月份入园后,就比较难融入集体生活,每天在家哭,在园里也哭,在家只说一句话“妈妈,我明天不想去幼儿园了!”在园里,也从早到晚和张老师说一句话“老师,你给我妈妈打电话,让我妈妈来接我,我明天不来了!”在班里,也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互动、做游戏。一天、两天,很多天过去了,她总是这样,我特别的着急和难过。甚至都有些想带她去看心理医生。我感谢张老师对她给予的太多耐心和关爱。我反思过,也许是姥姥姥爷从小对她太过宠溺,宽松、任由她性格的环境与幼儿园规律、充实的作息生活反差较大,再加上她比较慢热的与人相处方式,让她心理压力很大,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来,我没有强迫她去幼儿园了。我专门请了公休假,带她去北京看她经常唱起的天安门,带她去爬万里长城,带她去青岛看她一直想见的大海。一路上,她很快乐,很乐观和坚强。也长大了很多。在我的教育理念里,物质上不需要给孩子最好的。但是一定要带她阅读和旅行。给她丰硕的精神财富比起新衣和玩具要对孩子有益的多。在整个暑假里,我们会经常心平气和的同她聊天,告诉她,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并且会问她不愿意去的原因是什么。经常的沟通交流真的是有成效。今年九月开学入园的时候,她的表现比起上学期好了很多。她的进步我和老师们都看在眼里,虽然她现在上幼儿园还是会有不情愿,会有偶尔的哭泣,但是我相信她会越来越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她每次哭泣的时候,我会抱着她,表示我的安慰和理解。安抚好情绪后,我会平静的问她,哭泣的原因,和她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作为家长,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会尽量努力先去完善自己的不足,然后跟着孩子的脚步,与她一起共同成长。

一提起“阅读”两个字眼,我们就不约而同的会想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如何让孩子在电子产品盛行的今天,能够真正的爱上阅读,如何保护好孩子的阅读兴趣,应该是我们为人父母都渴望的,但孩子对阅读所产生的热情和兴趣,并不是一时就可以促就的,身边很多的朋友都给孩子规定孩子的阅读量,甚至规定读书的范围,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绑架式的阅读”,是扼杀孩子阅读热情最直接的方式。

让孩子深深体会阅读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从自身角度对孩子强调阅读的重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读书?经常告诫孩子或提醒孩子读书,甚至剥夺了原本属于孩子玩耍的时间。让孩子对阅读产生了严重的厌恶,不仅不会产生阅读热情,反而把阅读视为一份苦差使。

我本人属于酷爱阅读那类人,所以,经常在牛牛面前专注的看书,看到比较精彩的部分会抄写,或者哈哈大笑,每每这时就会引来牛牛的关注和好奇,牛牛就会求着我问让我跟她分享书中的内容,这时候,我就会对牛牛说“那你要赶紧认字,自己什么字都认识了,那样就可以自己看书了啊?”因为牛牛渴望独立阅读,所以极大的激发了牛牛对于识字的积极性。

牛牛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喜欢用电脑看动画片或动画电影,但是每次都要我们帮忙在电脑搜索,趁着这时候,我就会给牛牛讲只有你自己认识了拼音,认识了字,那样就不用找我们帮忙了,自己就可以在电脑上找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看了,对此,牛牛很用心的去学,在我的一番搜索演示下,牛牛也用我的方法尝试着自己搜索比较喜欢的动画片,现在的牛牛轻松自如的搜索《小马宝莉》《朵拉爱探险》《米奇妙妙屋》等超级喜欢的动画片,只要看到带有拼音的书籍,牛牛都会热情高涨的去看,去听我讲,这样看书的积极性纯属“动画效果”。

让孩子自己切身体会阅读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阅读可以给自己带来哪些实际的收获,平日里在书上读到的知识内容,在生活中不仅可以用到,还可以看到,让孩子深切体会到:读的越多,知道的就越多!

亲子阅读重要的是传递感情。

目前,牛牛不能够完成独立阅读,所谓的牛牛独立阅读是记忆阅读,我们平日给牛牛亲子阅读牛牛产生的记忆力,虽然一字不差的能讲给我们听,但不是自己通过认字完成的。我非常喜欢亲子阅读,这应该是我们母女俩一天中最为美好的时刻,不但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我和牛牛的感情。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大概内容是“亲子阅读是父母走进孩子心灵的一种最直接最好的方式。”的确如此,在阅读中通过对孩子某种问题的提问,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想法,更能有效的促进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对孩子的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重于身教”,对于阅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想让孩子阅读,首先自己先爱上阅读,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安静环境和氛围,或者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切记帮孩子选书,让孩子自己去书店和图书馆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是一条很漫长的路途,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得到的,所以,我们做为父母,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不要“让绑架式的阅读”扼杀了孩子阅读热情。

妈妈走了的心得篇二

今年寒假,我的收获就是帮忙我的父母做了许多的家务。

每一天早晨,吃过早饭,我和母亲就分工,开始了一天的家务。母亲整理厨房,我整理房间。将整个房间打扫一遍,直到没有灰尘。有时候我们也换主角,每一天都这样感觉很是开心,也很充实。

放假这段时光下了多次雪,由于父亲上班,因此扫雪的重任就落在了我和母亲的身上。毕竟母亲已经五十岁的人了,体力明显不如以前,扫雪的时候,我让母亲用锹,而我则是将雪从院子里运到外面。这样母亲能够省很多的力气。

从这些小事上方我也看出了,母亲老了,头上也有了许多白发,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浑身气力的母亲了。看着母亲的皱纹,我的心酸了,多想此刻就能给母亲的生活,不再让她受苦了,为了我上学。母亲没有买过新衣服,更没有说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她将钱都攒了起来,就是能让我在学校不用那么紧张。我想也只有父母会为儿女想得如此周到吧。

我还有一年的时光就要工作了,这也意味着,母亲不用再为我操心了。

当我放假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得的证书和奖状都拿给母亲,母亲看了,笑了。我明白这个笑代表着她的女儿没有给她丢脸。我没有让她操心。

剩余的这一年,我会努力的学习,将自我变得更能适应这个社会,也为了我母亲和父亲,我会让他们过上快乐的生活!

妈妈走了的心得篇三

妈妈走了这本书写出了乌娜一家勇敢、相互搀扶、相互支持克服所有困难的点滴温情。读完了这本书,我们有哪些感受呢?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读妈妈走了有感,希望你喜欢。

《妈妈走了》是一本带着浓浓的伤感与悲伤的书,书中的妈妈走了,去了天堂,随之而去的是她那天使般的微笑,和她对亲人及所有生命的温情脉脉的爱。

《妈妈走了》让我学会了勇敢、坚强。妈妈的的确确走了。可是她却永远活在他们的心里,虽然她不曾出现。妈妈走的时间越来越长,孩子们也离这个阴影越来越远。

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妈妈了,相反他们更爱妈妈。因为如果妈妈看到他们哭,妈妈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心的。与其这样,还不如笑一笑,让一切痛随风飘去,快乐的面对生活!

因此,我知道了珍惜,我会更爱我的妈妈。不论时间走到公元的哪一年,我都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母爱是永恒的。

我看了《妈妈走了》这本书,想起了我们的妈妈。

从我出生到现在,从我刚会走路到已经上小学四年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妈妈的存在。所以我要自豪,因为我拥有伟大的母爱,我更要珍惜,珍惜妈妈对我的哺育。

下雨时,我相信世界上每一个妈妈都宁愿自己受这无情的雨滴敲打,也不愿有一丝雨点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天气炎热时自己的汗水尽管湿透了衣衫却还是执著地为孩子摇着扇子;天气寒冷时会不顾自己的冷热而把大衣穿在孩子身上。我相信世界上每一个妈妈都会那样无私,那样伟大!

《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妈妈的话》…许多诗歌也都描写了妈妈无私的爱。

我希望世上所有的儿女都能够听妈妈的话,珍惜母爱!

前几天我和妈妈一起读完了《妈妈走了》这本书,这本书非常感人,因为他们家少了一个最重要的人,想知道少了谁吗?如果不知道就往下听听我讲吧!

乌娜生活在一个阳光之家里,她有爱她的爸爸妈妈和两个哥哥,一个叫卡勒尔,一个叫保罗。充满阳光的生活让乌娜感到十分温暖,她要一辈子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

可是有一天妈妈得了重病去世了,全家人都很伤心,乌娜整天都以泪洗面,可是整天哭也没有用呀,妈妈再也不能回来了。乌娜的哥哥保罗非常坚强勇敢,他只哭过几次。保罗就去劝乌娜说:“不要哭了,妈妈已经去天堂了,再也不能回家了,等以后你还要当工人或老师、医生、警察……如果你每天都在哭,就停不住哭泣了。

从此乌娜再也不哭了,她只是有的时候自己躲在一个地方闷闷不乐,在爸爸和哥哥的帮助下,乌娜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坚强,只有这样的生活才会让我们的家庭变得更美好。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问:妈妈怎么走了,是离家出走了吗?《妈妈走了》这本书是妈妈死了。我是怎么认识死亡的?在我的姑夫死了,被火化的时候,虽然我没看见但我能想象的出是什么情景,这件事过后我非常害怕,我死后,我会怎么样会被火化吗?火化的感觉怎么样,可怕吗?我死后会去哪儿?我的生命会消失吗?不去天堂地狱吗?这让我非常害怕。

《妈妈走了》这本书看着看着,我不被感动了,因为在妈妈走了的这一段时间,乌娜和爸爸,还有乌娜的两个哥哥,他们一起寻找向前的路,寻找着未来生活的支点与快乐……他们坚持不懈让我感动,让我明白,生活就是残酷的,总要面对不能接受的事实,面对一些不该面对的东西。

妈妈走了的心得篇四

生活在农村的乌娜一家五口人本来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可后来遭遇了一个巨大的不幸——他们家那拥有美丽容颜和可爱笑容的妈妈“走了”。

看着年迈的外婆,总觉得时间是过得太快……外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强壮了。

想到外婆家的枫树,由小苗成长着,多年以后的秋天叶子被染红了,被外婆郑重地采下收藏着,教育着我们。时间毫无保留地走着,枫叶再次走到了人生最后篇章。

外婆像一棵已经快失去生命光泽,在生命边缘挣扎的大树,对于外婆,眼前是多么迷惘。在房间中,我一个人思索着,有些压抑,有些迷茫。

妈妈也在担心外婆,害怕有一天会见不着了。

这几天外婆身体又不舒服了,人活到了这般年纪,毛病也随之接踵而来。妈妈又是打电话,又是去医院,又是陪着外婆,她已经十分憔悴了。妈妈觉得时间太短,过得太快,快得不够让她尽一点孝道。我也这么觉得,假如再给我们几年时间,时光在倒退几年,我们一定加倍地陪着外婆。我会耐着性子陪外婆聊天,我会把好吃的统统拿来给外婆尝,我还会为外婆干活,外婆她干了一辈子了,没歇过,该歇息歇息了!

我们是爱外婆的`,外婆是更爱我们的……

来到庭院,这里长满了灌木,花儿在风中摇曳,似乎对生命充满一切期待,这里的生命气息已经做好了迎接寒冬的准备,随处可觅,鲜活透亮。

心情依旧烦乱,想着外婆那经历岁月沧桑的身躯,眼眶就不由自主地红了;秋天沉载着太多太多生命的絮语,蕴藏着太多太多梦想的释放。

外婆如枫树,红透了;在与寒冬抗争着,憔悴了,但她那任意挥霍的善良,却始终传递着,历久弥新。

妈妈走了的心得篇五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后,给我留下影像最深的是两个字:阅读。

书中提到“阅读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 “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 “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 “语文底蕴的缺失也会影响专业学习,因为自己的思维宽度和广度比起那些博览群书的人总是有很大局限性。”这几句话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在上师范之前除了语文课本外,从没见过任何读物,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有什么名著之类的读物。上师范后明显感到自己语文底蕴的不足。我非常羡慕和敬佩那些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同学。但不管我怎么狂补,最终还是不如他们。因此,我就很注重对我女儿阅读这方面的培养。从我女儿会听懂语言开始,我就买了很多童话故事的光盘,一有空我就放给她听。当我女儿会说话时我就教她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和五言古诗,如:板凳板凳歪歪……等等,除此之外我还开始买书,最早买一页就一行字的那种很简单的故事书,色彩很鲜艳,情节也简单,而且不容易撕坏。女儿很喜欢听我读,而且经常是我边读她边看,渐渐地她就能记住故事,哪怕我讲错一个字,她也能立刻纠正。读小班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读《格林童话》。她最喜欢里面的《白雪公主》,每次拿起书,必须先要读完《白雪公主》。久而久之,她竟然能把《白雪公主》学我的样边指边读一字不漏地读出来。当时我感到很欣慰。

书中提到的边走楼梯边数数,我也和作者一样做到了。不过那时我纯属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而并不是有意渗透数数。因为我家住五楼,当她会走路的时候,上下楼梯都要我抱,我实在有些抱不懂,我就灵机一动跟女儿说:“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数楼梯好吗?”女儿一听是游戏就欣然同意了。我女儿觉得这个游戏也好玩,我们就经常边走楼梯边数。居然这对她的数数也帮了很大的忙。

书中提到不陪孩子写作业,“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很有乐趣的事情;不追求100分和考好了不奖励(学习一定不能功利)。这一点我们家也做到了。从一年级开始,因为我女儿的识字量也比较大,题目她都能读懂。因此,我女儿写作业,我和我老公是从来不陪的。我们还规定她无论如何作业必须在一小时左右完成(除复习外),质量还要保证。假如她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我们也不会轻易告诉她,要看题目的难易,难的稍作提醒,易的叫她再想,意在培养她独立思考的习惯。考了100分也从没物质鼓励,让她明白学习是她的义务,是她必须要完成的一件事,并且做一件事一定要把她做得最好——也就是考100分是理所当然的。没考100分说明你还没把事情做得最好。当然考得不理想了,我会和她一起寻找错题的原因,帮她查漏补缺。

书中其他的一些做法,有的我没有做过,有的比较实用,我正在学。但不是刻意去做。生活是自然状态,教育孩子也应该是自然状态的。作为父母,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她长大,更应让她有质量的生活,更应教会她做人。

以上是我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后的点滴感受及一些肤浅的看法。与家长们共勉。

妈妈走了的心得篇六

我小时候是不敢在大人面前哭的,因为会遭到严厉的呵斥:“哭什么哭,边上呆着去!”“没看我忙着呢吗?没空哄你!”“就知道哭,你还会点什么!”满腹委屈只好自己慢慢消化,那时仅仅知道不能因为自己的不高兴惹爸爸妈妈不高兴,不然会遭遇呵斥。后来长大了,也理解父母了,家里孩子多,活也重,哄不过来,索性都不管。但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我,心理都缺乏安全感,做事畏畏缩缩,总担心不被人喜爱,而总是亏待自己。

一个人的性格总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最多也最深刻,长大的我已不能改变什么,但我可以让我的孩子不再遭受这样的事情。

其实现在我依然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家长。见不得孩子哭。为了尽快制止孩子哭,要么用“硬”的方法:呵斥、粗暴的打骂、威胁、恐吓;要么采用“软”的方法:安慰哄劝、妥协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等。

强硬的制止孩子哭泣,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造成影响和伤害,但一味的劝哄和妥协也不是最好的办法,时间久了可能会将孩子惯坏。

当孩子哭时,大人通常会有如下这样一些反应:

不许哭!不要哭!别哭了!(制止)

哭什么哭?哭得烦死了!(厌恶、反感)

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好哭的?(否定)

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埋怨)

你看你怎么搞的?还好意思哭?(斥责)

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威胁)

你再哭?再哭就把你一个丢在这!(恐吓)

叫你别哭你还哭?这么娇气,一点出息都没有!(打击自尊)

男孩子怎么能随便哭鼻子呢?你要坚强!(压抑)

别哭了,哭是没有用的,有什么想法你说出来!(引导)

不要哭了,妈妈带你去玩一个有意思的东西。(转移)

好吧好吧,别哭了,你想买什么就买,你想做什么就做。(妥协)

要哭你回房间一个人哭去,哭完了再出来。(冷漠)

别哭了,妈妈告诉你啊,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讲道理)

会出现四种结果:

第一种:你越是制止、越是反感,孩子越是抽抽搭搭哭个不停;

第二种:孩子迫于你的淫威,强忍住泪水,情绪被压抑;

第三种:孩子在你妥协之后学会利用哭闹作为威胁你的武器;

第四种:孩子受到鼓励和启发,不哭,变得坚强和乐观。

很显然,我们都希望是第四种结果,皆大欢喜。但是,可能性有多少?

我们常说,看见孩子天真的笑脸,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但是,哭和笑,都是一个人真实的情感流露。情绪本身没有好坏,是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接受情绪。

所谓接受:就是不加指责地承认情感的真实性,不加指责地承认任何人都有产生和表达这种情感的权利。所以,孩子具有“哭”的权利,不应该被否定和强行制止,不应该被压抑。

让孩子自己认识情绪、体验情绪,大人不必急于安慰、不必急于解决问题,允许孩子和情绪“待一会”。

这个过程,就是让孩子明白:即便是有生气、伤心、恐惧、嫉妒这些负面情绪,其本身也不是一件“错”事,而是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去接纳它。同时,体验的意图在于,要学会辨清自己的情绪。

这种自我怀疑,将会潜伏在孩子的思想里面,一直慢慢带着它成长。

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严厉的父母却横眉怒目地呵斥我们“不准哭”时,我们咬着牙把泪水吞进肚子里的感觉多么的伤心无助。

退一步说,我们自己能做到冷静和淡定吗?

孩子哭,一定是有原因的,就像大人哭也是有原因的。哭,是一个信号,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内心。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哭,就慌了,只会叫孩子“不要哭”。但结果适得其反,孩子往往哭得越来越凶,家长则被闹腾得越来越烦,最后搞得两败俱伤。

其他看似成功阻止孩子哭的背后,孩子的内心掩藏了更多的恐惧:他怕,怕一哭就会失去父母的爱、就会惹父母生气、就会被打骂处罚!

也许你可以教出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但是很遗憾,他也可能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理压抑、更无法体谅别人情绪的孩子。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被压抑的情绪,会憋在心里,找个机会转移到其他地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迁怒”。

被制止的哭声,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比如,他上午想哭的时候,被大人喝斥,他强忍住了;结果中午,他带着情绪吃饭,故意打翻了饭碗,又引来大人一顿臭骂。没有被合理解决的情绪就是这样恶性循环。

孩子小时候不让哭,长大后不会哭,人生越来越压抑。

所以,我们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

请先让孩子把不满的情绪通过泪水,安全地释放出去,缓一缓,先处理情绪,再处理实际问题。

1、面对孩子哭,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烦;

2、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哭的权利,倾听孩子;

3、引导孩子学习管理情绪的方法。

幸福的童年绝不意味着只有笑脸,幸福也不意味着拒绝哭泣。相对于笑,哭可能更接近于我们的本质,哭也是我们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

必要时伸出我们宽大的臂膀,让孩子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哦,在我这么伤心的时候,有爸爸妈妈支持着我!”顿时内心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没有谁天生会当父母,我们家长放下架子,要学着和孩子一起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