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西龙虎山导游词(模板8篇)

时间:2023-10-17 07:16:10 作者:琉璃 最新江西龙虎山导游词(模板8篇)

条据书信是一种用于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书面材料,它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条据书信应该清晰地陈述目的和要求,避免模棱两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条据书信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篇一

亲爱的游客们:

你们好,我叫杨骏文,你们可以叫我杨导。欢迎来到龙虎山,龙虎山是闻名中外的道教名山,也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二福地,“溯道教之源,揽漓江之胜,探崖墓之奇”被称为龙虎山三绝。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龙虎山著名景观——天师府,天师府座落在上清古镇的中部,在宋朝时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圆元延六年,迁址长清庆里,就是现在的天师府了,这是历代天师起居饮食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天师的家,天师府现已被列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景观之一。

讲完了天师府,我再给你们讲讲龙虎山的崖墓。龙虎山的崖墓十分诡异,诡异在于在古代的时候,有许多富商,他们在临死前都会嘱咐儿女,一定要把自己的棺材放在龙虎山的悬崖上。你们一定不知道为什么吧,因为这些富商觉得如果把棺材放在悬崖上,就会离天堂近一些,离地狱远一些。

刚刚介绍的两个景点神奇吗?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天师孝母。相传天师的母亲喜欢游山玩水,而他的儿子张天师格外孝敬母亲,这天张天师陪伴母亲到仙水岩来玩。沿路之上,看不尽的山清水秀。不知不觉日暮西沉,于是借宿许家村,时值初夏,蚊子特别多,母亲被咬得全身红肿,天师见了拿宝扇,念咒语,蚊子就消失了。

为了使大家度过一个轻松,快乐,安全的旅途,大家一定要听从指挥,遵守旅游规定,祝你们玩的开心。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篇二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西龙虎山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从龙虎山山麓沿泸溪河乘竹筏西行,在七里之内有一百多座山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仙水岩"的24座山峰。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水岩以其碧水丹山而闻名遐迩。这里怪石遍布,山水相映成趣,景点最为集中,有仙女岩、仙桃石、僧尼峰等十大美景,当地称之为"十不得"。一景:男女相依的僧尼峰,又称"尼姑背和尚走不得"。二景:含风不动水中游,又称"莲花戴不得"。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四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五景:天师丹勺岩,又称"丹勺盛不得"。六景:惟妙惟肖的'蘑菇云,又称"仙菇采不得"。七景:孤峰独秀的石鼓峰,又称"石鼓敲不得"。八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九景:红紫斑斓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十景:华夏唯一的仙女峰,又称"仙女配不得"。这里的清溪绕山蜿蜒、奇峰横卧碧波,四野景色美不胜收,有"小漓江"之称。两岸的岩石千奇百怪、气象万千,特别是著名的"十不得"岩石景观,大都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从上清码头可以乘到竹筏,一路上不仅可以看到"十不得"景点,还能看古代悬棺表演。在二十四岩的尽头有水岩,这是一个临溪的大岩洞,里面可容纳数百人。洞前江水澄清、洞顶悬空伸出江面,人站在洞口颇有些惊险之感。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们:

欢迎诸位来江西龙虎山参观游览,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东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北京时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龙虎山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面积220平方公里,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中心推荐的中国丹霞[龙虎山(包括龟峰)等六处风景名胜区组合申报]项目,是20中国唯一申遗项目。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把“中国丹霞”(龙虎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虎山已经成为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4月27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龙虎山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20龙虎山还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龙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说,《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方圆200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叠嶂,树木葱笼,碧水常流,如缎如带,并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称;道教宫观庙宇星罗棋布于山巅峰下河旁岩上,据山志所载原有大小道教建筑五十余处,其中著名的如上清宫、正一观、天师府、静应观、凝真观、元禧观、逍遥观、天谷观、灵宝观、云锦观、祈真观、金仙观、真应观等等,因屡遭天灾兵火,大部分建筑先后被毁废,今仅存天师府一座,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之一。《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载其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三十二福地(历代天师及《龙虎山志》称之为道教第二十九福地),享有“仙灵都会”、“仙人城”之誉;为张天师后系世居之地,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龙虎山确有龙山和虎山。形似龙与虎。但本志所记述的不仅仅指龙山虎山,也不是历史上贵溪县所属的龙虎山范围。自20世纪80年代设立景区管理机构、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以来,龙虎山的境域范围几经变更,至本志编纂时,鹰潭市划定以仙水岩为中心的约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归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所辖,本志所记述的范围即为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规划范围。我们的三天旅游线路是这样的第一天:上午,参观上清古镇、上清宫,午餐后或游览天门山,或乘上清竹筏到正一观参观。宿景区宾馆或回市区。

第二天:上午,到仙水岩进行船筏联游下午游览象鼻山、仙人城;

第三天:上午:游览应天山,下午:冷水大峡谷漂流;

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一一去游览这些景观,但愿今天的龙虎山之游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篇四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从龙虎山山麓沿泸溪河乘竹筏西行,在七里之内有一百多座山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仙水岩”的24座山峰。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水岩以其碧水丹山而闻名遐迩。这里怪石遍布,山水相映成趣,景点最为集中,有仙女岩、仙桃石、僧尼峰等十大美景,当地称之为“十不得”。一景:男女相依的僧尼峰,又称“尼姑背和尚走不得”。二景:含风不动水中游,又称“莲花戴不得”。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四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五景:天师丹勺岩,又称“丹勺盛不得”。六景:惟妙惟肖的蘑菇云,又称“仙菇采不得”。七景:孤峰独秀的石鼓峰,又称“石鼓敲不得”。八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九景:红紫斑斓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十景:华夏唯一的仙女峰,又称“仙女配不得”。这里的清溪绕山蜿蜒、奇峰横卧碧波,四野景色美不胜收,有“小漓江”之称。两岸的岩石千奇百怪、气象万千,特别是著名的“十不得”岩石景观,大都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从上清码头可以乘到竹筏,一路上不仅可以看到“十不得”景点,还能看古代悬棺表演。在二十四岩的尽头有水岩,这是一个临溪的大岩洞,里面可容纳数百人。洞前江水澄清、洞顶悬空伸出江面,人站在洞口颇有些惊险之感。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篇五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从龙虎山山麓沿泸溪河乘竹筏西行,在七里之内有一百多座山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仙水岩”的24座山峰。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水岩以其碧水丹山而闻名遐迩。这里怪石遍布,山水相映成趣,景点最为集中,有仙女岩、仙桃石、僧尼峰等十大美景,当地称之为“十不得”。一景:男女相依的僧尼峰,又称“尼姑背和尚走不得”。二景:含风不动水中游,又称“莲花戴不得”。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四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五景:天师丹勺岩,又称“丹勺盛不得”。六景:惟妙惟肖的蘑菇云,又称“仙菇采不得”。七景:孤峰独秀的石鼓峰,又称“石鼓敲不得”。八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九景:红紫斑斓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十景:华夏唯一的仙女峰,又称“仙女配不得”。这里的清溪绕山蜿蜒、奇峰横卧碧波,四野景色美不胜收,有“小漓江”之称。两岸的岩石千奇百怪、气象万千,特别是著名的“十不得”岩石景观,大都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从上清码头可以乘到竹筏,一路上不仅可以看到“十不得”景点,还能看古代悬棺表演。在二十四岩的尽头有水岩,这是一个临溪的大岩洞,里面可容纳数百人。洞前江水澄清、洞顶悬空伸出江面,人站在洞口颇有些惊险之感。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篇六

龙虎山的第三绝就是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崖墓群。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古人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害之苦,梦寐以求的就是宁静和太平,先辈的遗愿选择了将祖先安葬于凌空绝壁之上的崖葬,让祖先在一个青山环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得到永远安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他们就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悬棺景观。龙虎山崖墓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仙水岩一带的悬崖峭壁之上。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临水悬崖绝壁上市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龙虎山崖墓的基本成因。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隐约望见一个个岩洞口或钉木妆,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这些崖墓大多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崖墓悬棺,其葬位离水面209150米以上,高的达300余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数以百计。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其中所藏之物,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1978年,江西省的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对仙水岩的崖墓悬棺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遗物。其中墓葬人骨架16副,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220余件。经测定,发掘的实物距今至少有2100余年。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龙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篇七

也就是天师的办公室。在它规模最大时曾建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

但最可惜的是这个宏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廓下烤火一不小心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

本来一些海内外的道徒都想集资重建上清宫,但我们的鹰夏铁路线又下好从中穿插而过,所以已经根本无法修复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从天师府所保存着的上清宫沙盘图中一瞩上清宫的宏伟了。

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正一观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说通俗些就是天师的学堂。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篇八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游览。

龙虎山坐落在贵溪县上清镇附近。龙虎山有六大景区,仙水岩景区是六大景区之一。仙水岩风景区主要特点是碧水丹山的山水文化、华夏一绝的崖墓群和永远纯朴的古越民族文化。今天,我们是水上游览,将欣赏到碧绿的泸溪河,欣赏到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十不得”的十大美景,欣赏到春秋时的崖墓群及仿古“升棺”表演。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仙水岩景区大门。门楼是仿明清时代的牌坊建筑,用料是混凝土仿石结构。门楼高10.15米,宽20米,坐东朝西。

现在,请各位朋友上船,游览的第一项目就是泸溪泛舟。我们乘着古朴的木舟逆水而上,泸溪河水特别的清、美、奇。它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的原始森林区,汇集36股山溪河水一路穿过峡,经云台山、象山、圣井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入信江,进鄱阳湖最后汇入长江。泸溪河全长286公里,在景区流长43公里。仙水岩美在十景,当地称十景为“十不得”。

“十不得”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据说与《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有关。传说是:当年洪太尉在上清宫误放的妖魔不止一百零八个,而是一百十八个,其中三十六个是天罡星,七十二个是地罡星,还有十个是人罡星。

天罡、地罡、人罡本都是上夫的星座,有天、地、人三才之称,这一百十八个魔星性情耿直,脾气倔强,经常讽刺嘲笑*香火聚材、赖供果吃喝的神仙,弄得那帮坐享其成的大小尊神很不痛快,纷纷到玉皇大帝前告御状,玉皇大帝也因于、地、人三才多次犯上而耿耿于怀,于是将一百十八魔星发配到龙虎山张天师处。张天师素闻天、地、人三才法力高招,尤为人罡星,不仅道行高,而且手也巧,他们十人手中有种莲花仙桃的、有纺纱织布的,有巧制木梳和古鼓的,也有炼丹修道的。于是张天师叫天罡、地罡助他驱鬼擒妖,令人罡星依据各自的特长为他效劳。但这一百十八个魔星胆大包天,拒绝张天师命令,尤其是十个人罡星,公然对张天师宣布“十不得”。玉皇大帝闻之气得暴跳如雷,遂命令各路神仙协助张天师将一百十八个魔星统统打入了镇妖井。被打入镇妖井的十个人罡星至死不屈,吐尽体内元气,自焚而化成了十座形态奇特的山岩——这就是我们将要游览的十大自然景观。

一景:男女相依的夫妻峰,又称“老婆背老公走不得”。《龙虎山志》载“雌雄石,在仙水岩下,两石如人,抵背而立,呼公母石”。(据传雌峰叫志贞,长得聪明貌美,当地一个大财主要娶她当“二房”,志贞不从,乃遭毁家伤夫之难。志贞背起丈夫急逃又被泸溪河所阻。为了救她夫妇出苦海,张天师祭起定身法,将他们化为石,立于河边,相依为命)。

二景:含风不动水中莲,又称“莲花戴不得”仙桃石帝,有一丛石头象莲花瓣绽开,含风不动,相传白莲仙女违犯天条法规与龙虎山农民柳青结婚,玉帝派天兵下凡捉拿。她宁为玉碎也不回天庭,结果附地自焚,落入泸溪河化成了含风不动的水中莲。

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传说仙桃来自皇母娘娘的蟠桃会。当时孙悟空在天宫当一个管马的小官,因没有接到请柬而十分恼怒,大闹天宫,随后隽带酒席上的仙桃迳直朝花果山飞去,飞经龙虎山时,口干舌燥,抓耳挠腮,便从袋中取出一个仙桃咬了口,不料打下了个喷嚏,仙桃跌了下来,化成了仙桃石。

四景:天师炼丹的丹勺岩,又称“丹勺用不得”。

西汉末年,龙虎山有个冬不衣,夏不浴、浑身长绿毛的“绿毛仙”,隐居在碧鲁洞用这把勺子炼丹。东汉年间,玉帝为了支持张道陵到龙虎山炼丹传道,将“绿毛仙”召回天庭,丹勺就留下来给张道陵,这样张道陵的九龙神丹就更灵验了。

五景:红紫斑澜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龙虎山志》载,“云锦石在一观下,仙岩上流,崭龙坑立数百余丈,红紫斑澜,照辉溪水,光彩如锦”。传说这是一块披肩布,为七仙女亲手织成,后玉帝急召七仙女回宫,便留下了这件珍贵的纪念品。游遍名山大川的张道陵从翻阳湖上溯至泸溪,见云锦山如此壮美,便住下来,在此结庐炼丹,丹成而龙虎现,云锦山才改为龙虎山。

六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道堂即道观,据传此石为一只三脚龟所变,张天师要在石顶上建玄武观,三脚龟不肯,将头一伸,道堂倒塌。天师大怒,拔出宝剑镇住**,不准缩回,就成了如今险恶幽深的崖洞。

七景:孤峰独秀的钟鼓石,又称“石鼓敲不得”。传说石鼓原是神鼓,它先投奔张天师,后到龙虎山下择居。

八景:天师试剑的试剑石,又称“剑石试不得”。据传张天师初到龙虎山炼丹,土地爷不肯:“这是我管辖的地方,岂容他人落脚?如何你真的道法通天,且用你的宝剑将此山劈开如何?”“如能劈开怎样?”“我就依了你,让你落户。”天师拔出宝剑念念有词,一剑下去,入石十分,《龙虎山志》载曰:“试剑石,在仙岩隔峰,祖天师试剑于此入石十分,截然两断”。

九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传说它是昆仑山上生长了千年的黄杨木精变的御梳,为皇后娘娘所专用。黄杨木精想下凡,故在皇后梳头时变出一条大蛇,吓得皇后逃命,御梳跌了下来,化为玉梳。

十景:华厦唯一的仙女岩,又称“仙女配不得”。它已经与广东丹霞山阳元石结为秦晋之好,于1995年8月18日举行了“结亲庆典”,成了旷世奇缘,风流佳话。我国著名散文家石英曾作《仙女岩记》立于岩前,称此石为“华厦之唯一,域外更无多”。形容参观者之盛况为“寻根者日夜兼程,膜拜者水陆并进”故称为“天下第一绝景”。

请大家看右边群山——这就是华厦一绝的崖墓群。在这些高崖绝壁上的垒垒洞穴内,散布着数百座崖墓,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棺木,形式各异,声单洞单葬,也有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大的洞内有十几具棺木,安放着一家族几代人,这些崖墓距离水面10至60米,基本朝东,棺木大小不一,大多用巨大的整段楠木制成,形态上有干栏式建筑造型的屋脊棺,圆筒独木的独舟棺,方形棺等。大多数岩洞还安装了封门板,其意不让人看见洞内情况和防止鸟兽进入洞内捣乱,让先人居住在一个安全、舒适的极乐世界。

那么,这些崖墓是如何形成的?硕大的棺木又是如何放进绝壁之中的呢?这是一个让世人难解的千古之迷。为了揭开这一谜底,1978年11月,江西考古工作者开始对仙水岩一带的的崖墓群进行了考古发发掘,共清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7具,保存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陶器、青瓷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共235件,其中,有由细如发丝的竹丝纺织而成的竹器制品,非常精致,陶器中多为印纹硬陶,也有磨光黑陶、夹砂红陶和原始青瓷,造型非常奇巧,尤其是十三弦和纺织工具物件的出土,为我国的音乐史和纺织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

经文物部门鉴定,龙虎山崖墓是距今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其年代久远,数量之众多,位置之险要,堪称“华厦一绝”。从考古发掘的陪葬物来看,这些棺木里的主人均为古越族人。“越有百族”,生活在龙虎山一带的,属于干越。他们居住干栏房屋,信奉蛇(龙)图腾,断发纹身,善于用船,鼓食水产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崖墓仿古吊装表演,了解崖墓安放的秘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