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治建设与国防的关系 国家国防建设教育心得体会优质

时间:2023-05-11 10:19:22 作者:曹czj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家国防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定要求,也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

二、搭建国防教育平台,有的放矢,别断加强国防教育的效果

(一)搭建国防教育平台,协调相关部门在电视台、报纸和广播中开发国防教育专栏,广泛运用信息络技术,建立国防教育见站,形成报纸、广播、电视、站四位一体的国防教育宣传络,进一步增强国防教育的渗透力和妨碍力。

(二)有的放矢,别断加强国防教育的效果

一要进一步抓好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必须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规划,纳入年度政绩考评。要充分发挥党校作用,依托党校的主渠道,突出国防形势、国防理论、国防法制等内容,切实将国防教育列入培训内容,形成制度。要降实好领导干部过军事日活动和各种议军会议制度,别断增强各级党政干部关怀和支持国防事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要切实抓好民兵准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大力开展民兵准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在对象上,重点突出预任干部、民兵准备役人员、应急分队和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在内容上,突出抓好形势战备、民兵职能、人民战争思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把大伙儿的思想统一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来,把大伙儿的干劲引导到奔小康共致富的目标上来。要抓住民兵调整改革的契机,积极探究新形势下开展企业国防教育的新路子、新方法,别断深化国防教育效果。

三要突出抓好青青年学生的国防教育。加强青青年学生的国防教育,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民族复兴工程。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对学校领导、教师进行以国防教育为要紧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要进一步搞好中学的军训和军事夏今营、青年军校等活动,增强学生对部队日子的了解,激发爱军习武的情感,别断增强国防意识。

四要深入开展社区国防教育。充分利用村(居)委会的结构优势和教育功能,把国防教育纳入文明材、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的创建活动,使国防教育真正进入基层百姓。

国别可一日无防,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国防教育是全民的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长期坚持,常抓别懈。我们将坚持以-大精神为指导,别断增强国防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狠抓降实,别断推进国防教育工作向纵深进展。

国家国防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当我坐在书桌前仔细阅读《国防教育读本》时,我才发现国防是那么重要。没有国防,我们的学习就无法得到保障;没有国防,我们的生命就得不到保障;没有国防,我们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

曾几何时,旧社会的中国任人欺凌,祖辈被人欺侮。当我想到这些时,我的心中就有一训说不出的感受。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安全利益。没有强大的国防,一切都无从谈起。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如果忽视国防建设,居安忘战、马放南山,就难以避免战争的灾祸。

回顾近代百年历史,全世界几乎所有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使中华民族惨遭杀戮、备受欺凌,饱尝了“亡国奴不如丧家犬”的苦难。之所以如此,就是当时腐败的旧zf安于享乐、贪图享受,军备废弛,经不起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打击。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永远深思。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就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和领土完整;如果平时不注重加强国防建设,战时就要吃大亏、倒大霉。仗可百年不打,国不可一日无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等敌人打进家门口,等刺刀架在脖子上,再想起加强国防建设,一切都为之晚矣。

在我心中,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事业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引以为自豪崇高的事业,而从事国防事业的人是我们新时代最值得尊敬,最可爱的人。当今的中国社会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国泰民安,这全靠我国有一支值得人民信赖,给人民带来安全的人民军队,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

国防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是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独立自主地行使外支权的强大后盾,是保证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重要支柱。

心系国防,强我中国!

国家国防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

历史证明,人民解放军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胜利的依托,不愧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和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不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來,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安全环境日益复杂,改革发展攻坚推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來自经济、政治和自然领域的风险考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军和武警部队扎实推进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

围绕主题主线

在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科学把握军队建设历史方位的基础上,胡锦涛鲜明提出“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总纲、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军和武警部队深入学习贯彻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加速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科学勾画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并实施强有力的战略管理。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明确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持续抓好《2020年前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拟制施行军队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路线图。调整成立解放军战略规划部,进一步强化规划计划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优化。

着眼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积极稳妥推进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促进了军队组织形态的现代化和体制机制的科学化。优化部队编成和军兵种内部结构,推进院校和训练机构调整改革,深化装备保障体制和采购体制改革,通过调整改革,官兵比例、作战部队与支援保障部队比例更加科学,领导指挥关系更加顺畅。为使军队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兵役制度、士官制度、军队转业退伍安置制度等一系列调整改革,极大鼓舞了军心士气,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着眼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关键技术科研攻关,以“杀手锏”装备为重点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重点建设工程成果丰硕。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和信息化支撑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注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兼容推进,一大批高新武器装备陆续列装部队,基本建成了以第二代为主体、第三代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蛟龙号海底探测、航空母舰试航、嫦娥探月工程等重大科研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大力实施科技兴后勤发展战略,制定《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深化配套各项后勤改革,研发配备成系列、成建制的新型后勤装备,加快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后勤管理科学化步伐。完善济南战区大联勤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工资、住房、财务、保障、医疗等保障制度和保障条件,较大幅度提高军人工资待遇,换发07式新军服,提高部队日常供应标准,营造了拴心留人的好环境。依靠科技节能降耗,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军营。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是人民军队的一个鲜明政治优势。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军委总部编发《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选编》、《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等一系列党的创新理论普及教材。5年里,军委总部多次召开全军性理论研讨会,军以上单位举办理论培训班5000多期,领导干部为部队作辅导报告8万余场。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官兵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部队的党课教育、政治教育、理论集训和院校教学,都突出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强化官兵的军魂意识和宗旨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学习教育,深刻认识国家、军队、政党及其相互关系,深刻认识西方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治军之道的本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解放军绝对领导的科学真理性、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反对和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的影响,把铸牢军魂、服务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建立在更加理性自觉的基础之上。

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端正了广大官兵的人生价值追求。军委总部先后下发关于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等5个指导性文件,召开专题研讨会,编写辅导教材,组织电视系列讲座,连年举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推动了学习培育制度化经常化。2008-2011年,全军先后涌现和集中宣传了191个重大典型,在军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突出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分三个批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军共有12.4万个党组织的百万党员参加,取得了丰硕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每年都选定1-2个主题、集中专门时间实施教育整顿,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在完成军事斗争准备和执行各项重大任务中加强党组织建设、锤炼党员队伍,军队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更加凸显

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

加快全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及数字化部队建设,战略预警、信息攻防、远海防卫等一批新型作战力量得到加强,组织实施全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全军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大幅提高。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联合训练体制、联合保障体制和领导管理体制日趋健全,有利于遂行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型体制编制逐步建立。深入推进军队人才战略工程,部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的人才方阵不断壮大。紧紧扭住重点难点问题求突破,战场基本设施和配套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斗争准备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全军部队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深化军事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积极开展联合训练、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基地化训练、模拟训练和网络训练更具实效性,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步伐明显加快。围绕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在针对传统威胁加强训练的同时,突出维护国家海洋和太空安全训练、反恐维稳和抢险救灾训练、国际维和和应急救援训练,军事训练正向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拓展。

科学安排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重点抓好8支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和国际维和力量建设。全军和武警部队出色完成以首都阅兵为重点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高标准做好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有关安保和支援工作,圆满完成汶川特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以及维护新疆、西藏等地区社会稳定等急难险重任务。2008-2011年,全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共出动兵力244万人次,组织民兵预备役782万人次,派出飞机6700多架次,既锻炼提高了部队应急行动能力,又赢得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不断提高军队建设

正规化法制化水平

坚持把依法从严治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紧抓不放,加快军事立法进程,制定《国防动员法》、《军人保险法》,修订《兵役法》、《预备役军官法》、《现役士兵服役条例》、《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和我军共同条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截止目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军事法律17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军事行政法规98部,中央军委发布军事法规228部,各军区、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发布军事规章3000多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比较完善的军事法规体系,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加强科学管理,转变管理模式,严格按条令条例管理部队,各级领导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运转、官兵依法行事的局面正在形成,保持了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重视经常性管理与军事训练、思想工作紧密结合,培养了部队令行禁止、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严明纪律。广泛深入地开展尊干爱兵教育,进一步巩固发展了人民军队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重视预防事故案件特别是防范重大安全问题的工作,保持了部队的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

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修订颁发并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建设始终保持了与时俱进、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好势头。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组织功能,不断提高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领导单位全面建设的能力、带领官兵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建立抓基层协调机制,正规抓基层秩序,克服忙乱现象,集中研究解决长期困扰基层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加强“小、远、散”等单位建设与管理,基层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灯下黑”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近4年來,全军涌现出4万多个基层建设先进单位、130万名优秀士兵。

拓宽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是党中央、胡主席总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科学运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基本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思想的创新和飞跃,是对我们党关于富国强军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着眼于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制订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国家级专项规划,完善有利于军民融合的协调机制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军民通用技术标准,初步建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逐步形成在重大基础设施、海洋、空天、信息等关键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坚持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加强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国防交通战备、国防教育和信息动员建设,科学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军队人才与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大大促进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快速形成。

坚持军民兼容互利,注重发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着力提高和平时期国防资源的社会利用效益,进一步开放一些机场、港口、码头和铁路专线与地方合用,节约了国家总开支和总资源。依托民用信息基础设施,解决军队高速数据宽带业务、多媒体业务以及移动通信等问题,既满足了军队需求,又扩大了民用信息基础设施和运营服务的效益。搞好军地资源综合利用,有效运用市场机制,压缩保障摊子,减少重复建设,既提高军队保障效益,又拓展了民用资源利用空间。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已步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下一个5年,是实现人民解放军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的关键时期。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全军和武警部队,将坚决按照党的十八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全面部署,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积极推进国防与军队建设改革创新,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全面建设,努力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国防建设研究室副主任)

编者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正致力于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以实现我国全面的现代化。我们必须看到,国防建设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对外政策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和平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和交流,另一方面也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回应一些不友善乃至挑衅的行为。因此,国防建设应该得到重视。作为中国科技高地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用科技助力国防乃是当仁不让之举。居安而思危的民族才是一个清醒的民族,愿我们的这组文章能激起大家对中国现代国防建设的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国家国防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在当今的和平时代,国防教育依然是世界的一大战略问题,随着主权国家观念的强化,现代国民意识的确立,国防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不重视国防教育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没有国防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一定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

国防与你、与我、与他、与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关系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国强则民安,国破则家亡。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通过血与泪换来的对国防与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等价值关系的深刻认识。我们不能等到敌人把刺刀逼近胸口上,再来认识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我们享受国防带来的安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它、轻视它。要通过经常而有效的国防教育,使人们居安思危,从而积极关心和参加国防建设。

一般地说,当外敌入侵,公民的生存、生命、家庭幸福受到直接威胁的时候,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要深一些,会觉得没有国防不得了;而在和平时期,当自己国家由于已有相当强大的国防力量,外敌不敢贸然进犯,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生活的时候,则容易出现轻视国防,甚至出现国防可有可无的认识和心态。这好比人们对待健康一样,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有的人当自己处于健康状态时,却并不觉得它的重要和珍贵,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将要失去它时,才觉得健康对于个人的生存、生命、生活是多么重要。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建设和巩固国防。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屡遭侵略战争之害,饱受列强的欺凌之苦,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通过长期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三坐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在,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抓住历史机遇,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天下还不很太平,国防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防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对此,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国防教育法》的制定和贯彻,为深入贯彻党在国防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推动国防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制定国防教育法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防 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制定国防教育法也是贯彻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的需要,教育法在总则中明确要求,“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通过宣传贯彻国防教育法,可以体现和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对国防教育的原则要求。

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小说《最后一课》里描写的是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被迫割让一部分土地给普鲁士。这块土地上有个乡村小学,因为在即将开始的异国统治下,再不能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了,学校这天上的是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作品通过小学生弗朗士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一个国家在遭到外敌侵略之后,学校里连自己祖国的语言也不让学习的情况却是十分真实的。我国过去在有国无防的情况下,国家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大块国土成了敌战区、沦陷区。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只能接受外国的奴化教育,成为列强的宣传工具。这就说明:如果我们不建设强大的国防,如果让侵略者来统治我们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正常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政治上可以转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国防教育的重点在于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而国防教育正是对人的教育,它不仅可以培养公民为国献身的精神,而且有利于开阔人们的思路,通过系统地学习知识,可以改善国民的智能结构,可以培养公民高度的组织观念、严格的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全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国民国防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国民的国防意识必须通过教育手段来实现,我们要认真加强国防教育,增强依法参加国防教育的自觉性,以实际行动促进国防教育的开展,积极为家乡国防教育做贡献。

国家国防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_《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5篇

《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 意见》心得体会 5 篇(篇一)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首次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 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 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 4 份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 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位列其中。这是在党的 历史上首次专题制定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文件,对于全面推 进党的各项建设、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 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 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为我们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进 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基层党员我们更要认真 学习、深刻领会,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增强推进党的政 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主动投入到我们党的政治建设中去, 联系我们基层群众,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以及工作能力。

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就是要紧扣民心这个 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我们作为基层党员,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这是最好的为我

们党与群众亲密联系的条件,就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要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是我们现在以及 今后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的主旨,也是我们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牢 记于心的精神要领。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谋福利、谋发展, 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我们农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农 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我们党员干 部要时刻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惠民 生、防风险、促改革等方面上,用最真诚的心,着力解决农民群 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就是要把营造良好政 治生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 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只有我们基层党员把我们党的政治基础 做好,那我们党的事业在今后的发展会更加稳步的进行。所以我 们基层党员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突出政治 标准,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而更符合我们党中央的要求; 要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让基层党员干部 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增强政治免疫力。时常为 我们党员开展活动日,并对我们基层党员进行定期考核,让基层 党员接受我们群众的监督,以及自我监督;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 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 干部思想和心灵。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

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 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党员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意识, 积极开展党小组会议、党支部会议以及上党课。时刻为我们基层 党员注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新思想精神,保持我们基层党员积极 向上的政治形象。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就是要以永远在路上 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 永不变色。全面从严治党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我们党中央的一 种决心。是解决我们党多年来积累出来的问题的决心,在基层工 作中,我们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使命。以明大德、守公德、 严私德,做到廉洁自律、廉洁齐家的模范。我们从群众中走出来, 也要懂得走回群众中去。以一颗清正廉明的心联系我们千千万万 农民群众的朴实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要向基层延伸, 我们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主动的向党中央的精神靠拢, 为加快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砥力前行。(篇二) 2019 年 02 月 28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 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对发展中国的社会主 义事业很正确也很及时。因为党内存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党内“讲政治”的 “健康力量”不赞成与反对这种现象,所以才提出“加强党的政

治建设”。党内“讲政治”的“健康力量”这种“政治意图与动 机”,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大力的支持。《意见》明确指出: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 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 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各个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党的 政治建设,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 什么是“讲政治”呢?或者说“讲政治”的内容是什么呢?笔 者认为:“讲政治”的内容,就是讲“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 治基本理论”。“政治信仰”,即共产主义理想或称社会主义事 业;“政治立场”,即站在“无产阶级”或称“人民群众”的角度, 来认识与理解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事务;“政治基本理论”,即马 列毛主义。“讲政治”,按照毛泽东的观点讲,就是讲“政治挂 帅”,因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 角度讲,党的政治建设:“讲政治”,就是“重铸党和国家的魂 魄”。

众所周知,党的领导,就是指政治领导。“坚持党的政治领 导”,就是坚持“讲政治”,即用“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 基本理论”来认识与理解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事务,以形成指导 “新时期”社会发展与建设的“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基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党的基本理 论”,即马列毛主义;“党的基本路线”,即“党的政治路 线”;“党的基本方略”,即指导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其中核心 是“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按 照毛泽东的观点讲就是“思想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 的”。笔者学习《意见》体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即“讲政治,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党的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之间 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基本理论”是“党的政治 根本”,“讲政治”就是讲“党的政治根本”。“党的政治根本” 集中表现为党的“政治基本理论”即马列毛主义。因为党的“政 治基本理论”即马列毛主义,站在“无产阶级”或称“人民群众” 的立场角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党的“政 治基本理论”即马列毛主义始终都是正确不变的。因为社会发展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人们只能遵循社会发展客观 规律,而不能改变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而“党的基本路线”则不 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特定条件” 下,贯彻与执行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基本理论”的 产物。或者说,“党的基本路线”是马列毛主义的“政治基本理 论”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特定条件”的产物,“不同时期” 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的“特定条件”不同,“党的基本路线”也

不同。也就是说,“党的政治根本”即“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 场、政治基本理论”,相对于“党的政治(基本)路线”而言是 “始终不变的”;而“党的政治(基本)路线”相对于“党的政治根 本”而言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与不变,不变与变”的辩 证统一关系,需要学习与掌握毛泽东的哲学观点,即“对立统一 矛盾运动原理”的辩证唯物主义,才能正确认识与理解。如果不 懂毛泽东的哲学观点,把“不变的当成了变的”,把“变的当成 不变的”,那就“南辕北辙”了。换言之,“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作为一种“世界观”揭示了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党的基本路线”则是在“不同时期的特 定条件下”,实现与符合“党的政治基本理论”的实践方式与思 路,即实现“世界观”的“方法论”观点。“世界观”范畴的 “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方法论”范畴的“党的基本路线”, 就是我们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们都知道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运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就没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个观点说明了“科学理论 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因此才有了“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 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人们也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个观点说明了“实践产生真理(科学理论)的过程与方 式”,因此才有了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认识与理解“科学理论与实践方式”的 辩证统一关系,“科学理论与实践方式”的辩证统一关系,则要

求不能颠倒混淆与割裂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即不能孤立与 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的作用功能。如果脱离实际条件、不注重 “实践方式”,单纯强调“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通常被人们称为“空头政治”的“左倾错误”,这在过去的时代 被称为“教条主义”;而忽视与排除“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 作用”,单纯强调“结合实际条件”的“实践方式”,则是形而 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即“实用主义”的“右倾错误”,这 在过去的时代被称为“经验主义”。就像当今时代单纯强调“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产生真理的过程与方式”, 而忽视与排除“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就是“经验 主义”的“右倾错误表现”。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只能说明“实践产生真理的过程与方式”,它不能阐明 “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不讲或忽视“科学理论对 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单纯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即“实践产生真理的过程与方式”,就是用隐晦的“方法 论”观点,否定与排除“现实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 这是割裂“科学理论与实践活动”辩证统一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由“人们主观意识”所驱动的,世界 上也根本不存在“无意识的实践活动”。单纯强调“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产生真理的过程与方式”,对“现 实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不置可否,即不敢明确“现实 的实践活动”是由“什么科学理论”驱动的,也不敢明确“现实

的科学理论”存在什么问题与缺陷,这样就以隐晦的“方法论” 观点,排除与否定了“现实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

这种“方法论”观点的目的在于用另类的“主观动机与观点”或 称“理论观点”,来替换“现实的科学理论”,来驱动“未来的 实践活动”。因为驱动“未来实践活动”的“主观动机与观点” 或称“理论观点”,必然与“现实的科学理论”不同,如果相同, 那就只能讲坚持“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或发展 “现实的科学理论”,而不会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方法论”观点。而驱动“未来实践活动”的“主观动机与观 点”或称“理论观点”,则以“实事求是”、“结合实际”等 “花样翻新”、“美丽漂亮”的空洞概念,来替换“现实的科学 理论”,这样就从理论上起到了排除与否定“现实的科学理论” 的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言,“修正主义,右倾机会主义者,口头 上也挂着马克思主义,他们也在哪里攻击‘教条主义’,但是他 们所攻击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反对与否定“现 实的科学理论”的另类“理论观点”,即违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的“理论观点”,必然产生社会各种问题,但是认识与理解另类 “理论观点”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必须用政治的观点来认识与理 解,否则就无法做到“实事求是”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产生的各 种问题。因为政治观点不同,那么对社会产生的各种问题认识与 理解也不同,认识与理解不同,就意味着发展思路与实践方式也 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原因。

认识与理解“科学理论与实践方式”的辩证统一关系,与 “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相 同道理。“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的辩证统一 关系,要求“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方式,必须符合“党的政治 基本理论”的客观本质要求。只有“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 的基本路线”本质属性相同时,即“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方式 反映与体现了“党的政治基本理论”的客观本质要求,“党的政 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才是正确的辩证统一关系。也 就是说“讲政治”与“讲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统一的关系;如果 “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本质属性不相同时, 即“党的基本路线”实践方式不能正确反映与体现“党的政治基 本理论”的客观本质要求,那么“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 基本路线”,就不是正确的辩证统一关系,而是“割裂与分裂的 关系”。也就是说“讲政治”与“讲党的基本路线”是“背道而 驰”的。因为“党史”早已告诉人们,党内存在“党的政治基本 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本质属性不相同的“党内左倾与右倾 错误”,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正确认识与理解“党的政治基本理 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本质属性是否相同,即“党的基本路线” 是否“实事求是”反映与体现了“党的政治基本理论”本质客观 要求。换言之“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是属种 衍生的依赖关系,属种概念观点的各自独立性含义与功能,既不 能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而辩证统一“属种衍生的依赖关系”

却只能抽象理性认识与理解。如果明确了“党的政治基本理论” 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各自独立性含义与功能和两者之间“属种 衍生的依赖关系”,那么人们就会明白,赞成与支持“党的政治 基本理论”,并不一定必然赞成与支持“党的基本路线”;赞成与 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也并不一定必然赞成与支持“党的政治 基本理论”。问题的核心在于辨识“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 的基本路线”本质属性是否相同,即是否存在“属种衍生的依赖 关系”。“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是否存在 “属种衍生的依赖关系”,即辨识“党的基本路线”正确与否的 问题“极为敏感与复杂”,需要具备深厚的马列毛主义理论功底 与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正确认识与鉴别。人们在此方面存在不同 的分歧与争论,常被称为“政见不同”。这种“政见不同”包含 了:认知“党的政治基本理论”的“世界观”不同,与认知“党的 基本路线”的“方法论”不同,前者是“政治观点对立矛盾的关 系”,后者是“政治观点非对立矛盾的关系”,即人民内部的矛 盾。混淆与颠倒了“政见不同”中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就会犯“政治错误”。这表现在党史上“党内左倾与右倾错误”, 不能正确对待与处理“党内路线斗争的分歧”,即把质疑与反对 “党的错误(基本)路线”,当成了“反中央”或“反党”的关系, “文革”中“走资派”也是如此表现。因为“这些人”没有认识 到“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本质属性是否相同 的问题,主观认为“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是

“一回事”,片面地认为“党的错误(基本)路线”是正确的,质 疑与反对“党的错误(基本)路线”或“代表人物”,就是“反中 央”或“反党”。而“反党”的关系,则是“政治观点对立矛盾 的关系”,而不是“政治观点非对立矛盾的关系”。历史上“反 右扩大化”与“文革”中“过激的行为”,都是因为没有正确辨 识与处理“政见不同”中“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当今“讲 政治”是同样道理,“讲政治”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服从党的基 本路线”,必须首先认识与解决“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 基本路线”本质属性是否相同的问题,即辨识“党的基本路线” 正确与否的问题。否则“讲政治”,就变成了“讲服从”,而 “讲服从”,则会压制“党内民主”,而压制“党内民主”,党 内则无法“认识真理,纠正错误,发展进步。”从理论层面上讲,辨识“党的基本路线”正确与否,需要具 备深厚的马列毛主义理论功底与实际工作能力。但是实践中一个 简单的基本常识,往往就可以说明与启示人们辨识“党的基本路 线”正确与否。众所周知,“党的基本路线”是全体人民“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全体人民来承担与执行, 要让全体人民来承担与执行,就必须把“党的基本路线”内容与 道理讲清楚,全体人民不明白,怎么承担与执行呢?如果“党的基 本路线”符合“党的政治基本理论”即符合马列毛主义揭示的社 会发展客观规律,那么根本就不害怕任何人公开的质疑与反对, 因为“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与符合马列毛主义揭示社会发展客观

规律的“科学真理与必然性”,即便有极少数人质疑与反对,也 根本阻挡不了“历史进步的车轮”;如果有一部分人不理解,那么 “党内民主”的广泛争论正是提高人们觉悟与认识水平的方法, 就像“斗争使人进步”的道理;如果“不讨论,不争论”,只讲服 从,或压制质疑与反对的声音与力量,那么“党内最广泛的民主 氛围”被破坏,“党的基本路线”一定存在问题。因为党史中 “党内左右倾错误路线”压制与排除“质疑与反对的声音与力 量”,就是这种逻辑表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党史中出现的 “左右倾错误路线”,无一不被“进步的人们抛进了历史的垃圾 堆”。笔者在此讲明“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的 各自独立性含义功能与“属种衍生”的辩证统一关系,目的就是 为了在“讲政治”中,正确认识与处理“政见不同”中的“两类 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出现“政治错误”,给党和国家的事业 造成损失。为了便于人们辨识“党的基本路线”,笔者在此解析以供人 们参考。“党的基本路线”与那个人所共知“四个字”,按照社会主 流的观点讲,就是“实事求是”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 最大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内 容是什么呢?就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又极不平衡”,“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相对发达国家国

家而言,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实际情况吗?大多数人认为是,而笔者认为,这根本不是“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所谓的“实际内 容”,只是反映了一个社会或国家“生产力发展的表象状态”, 它不能说明与证实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内容”,就 像当今国际社会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相对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 言,都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生产力的发 展水平又极不平衡”的问题,难道这些“发展中国家”,也都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对我国与发展中国 家而言,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发展较高”,难道可以 称为“社会主义中级阶段或高级阶段”吗?以“生产力发展表象状 态”的单纯经济观点,根本就不能分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 本主义“私有制”政治形态不同的问题”,也不能明确说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与经济的特征。“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状 态”,并不一定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状态”也并不 一定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 制”,“所有制不同”的政治观点,具有辨识社会形态性质的独 特功能,而单纯的经济观点却不具备辨识社会形态性质的功能。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呢?从理论层面上讲, 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政治与经济存 在的初级形式,就像毛泽东时代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具有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初

级存在形式,如互助组,初级社,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等, 发展成为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工业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 的中级存在形式,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因为 这些经济组织存在的形式都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特征与组 织人民群众的功能。如果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生产 力发展的标准与状态”来衡量,那么它所表达的内容,则是社会 主义“公有制经济”,即“工业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 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实际能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 实际,就是“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来发展与壮大“社会主义全民 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实际能 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生产力发展表象状态”的单纯 经济观点来衡量与表达,无论是主观无意与有意,客观上丢弃了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主体内容。这种没 有政治主体的单纯经济观点主要目的在于提出“非公有制经济, 是社会主义有益的补充”。一些“理论专家、学者”跟风解读称, “这种实际状况决定了非公有制(不同性质的私有制,包括个体私 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经济的发展还有积极作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所谓的“结合实际”,就是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 济”。这正是“基本路线”所犯“政治错误”的源头。众所周知, “后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只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 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什么科学理由与 根据呢?“非公有制经济”不就是“私有制经济”吗?发展“私有 制经济”与发展“公有制经济”难道不矛盾吗?如果说发展“私有 制经济”与发展“公有制经济”不矛盾,那么马克思主义“消灭 私有制”岂不是错了?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是真理, 那么违背真理,发展“私有制经济”,这难道不是“政治理论” 的错误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 制经济”的实际(基础)上,发展与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 集体所有制经济”;或发展与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就是“走社 会主义道路”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两种不同发展道路的选 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原本表述的是“全民所有制 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状态”,为什么会提 出发展与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呢?大多数人都知道经济体“生产 力发展水平与状态”是科技进步范畴的经济问题,而“公有制经 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所有制分类范畴的政治问题,两者 的含义功能完全不同。也就是说一个经济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与 状态”,与一个经济体所有制分类根本就不是同一范畴的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混淆两类不同范畴问题的性质与 功能,打着“实事求是”、“结合实际”的名义,用缺失社会主

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主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表 象状态”的单纯经济观点,来偷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社 会主义公有制特征的“实际内容”,再用“移花接木”的手法, “植入”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本质对立的“非公有制经 济”。能够“植入”“非公有制经济”的前提,则必然调和与否 定“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立矛盾,所以提倡 “两个毫不动摇”,主张“共同存在、和谐发展”等观点才得以 产生,这是调和与混淆“阶级斗争矛盾”观点的必然产物。从哲 学的角度讲,这种“偷换概念、转移条件、混淆矛盾、移花接木、 偷梁换柱,颠倒是非”的做法,就是形而上学“诡辩论”违反社 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逻辑表现。“千里大堤溃于蚁穴”,自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 义有益的补充”,到调和“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矛盾,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再到“非公有制经济”占据“半壁江 山”,这由“56789”的事实支撑。而“公有制经济”,则在“一 系列亢奋的口号下”,由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 济”的“一统江山”,萎缩到“公有制主体地位”难保的地步。

这就是与“现实科学理论”不同的另类“理论观点”驱动社会实 践活动的结果,同时伴随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 “经济危机”、“政府负债”、“黄赌毒”等特征与问题。无奈 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必须用“公有制与私有制对立矛盾” 的政治观点下才能正确认识与理解,任何调和与否定“公有制与

私有制对立矛盾”的单纯经济都不能正确认识与理解。马列毛主 义“科学理论”的首要意义,就在于“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政治观 点”。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政治观点就像 “灵魂”一样赋予科学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观点于“生命”, “没有政治灵魂”,就不能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

就像当今社会主流,政治观点上混淆与否定“公有制与私有制的 对立矛盾”,以“经济总量”,“第二大经济体”自慰,无视 “公衰私彰”,“两极分化”“经济危机”、“政府负债”、 “黄赌毒”等事实问题。一种错误的理论观点,正是从错误的假定条件开始的,因为 假定条件的错误,所以逻辑推理的方法与实践结果的结论也必然 都是错误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正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假定“实际内容”的错误前提条件开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只是认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有益补充”的借 口而已,这种观点的实践结果,就是现实“非公有制经济”占据 了“半壁江山”,“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难保”。当今社会出现 “混合所有制”、“取消所有制分类”、“所有制中立”等舆论 观点,正是现实占据“半壁江山”的“非公有制经济”,图谋 “取消公有制为主体”的政治诉求。这种调和与混淆“公有制与 私有制对立矛盾”的观点,与“后毛泽东时代”初期的手法如出 一辙。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时代背景的限制,公开“发展私有制” 或“取消公有制为主体”的政治诉求是不允许的,那么“非公有

制经济是有益的补充”,“共同存在,和谐发展”,“混合所有 制”、“取消所有制分类”、“所有制中立”,这种调和矛盾的 观点,则可以隐晦的抑制“公有制为主体”的作用,起到“曲线 发展私有制”的目的。尽管“非公有制经济”事实上已占据了 “半壁江山”,但是要想从理论上实现“取消公有制为主体”的 政治诉求,否定“社会主义道路”,仍比“登天还难”。因为马 列毛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围绕“公有制是否为主体”的争论,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 斗争焦点”,说白了,就是“走社与走资”的“最后决战”。社 会上有一些人,总是想回避或取消这个社会发展方向与道路选择 的核心敏感问题,好像“一闭上眼睛,天就不亮了”,可笑至极。

“走社与走资”的问题,从来就不仅仅是政治理论范畴的争论, 而是现实社会实践斗争行为的反映。40 年来,围绕社会主义“公 有制”的政治斗争“从来没变过”。如果没有现实社会实践斗争 行为的支撑,谁又能分清楚“走社与走资”的问题呢?从“分田到 户”,瓦解人民公社,“非公有制经济是有益的补充”,“两个 毫不动摇”,“共同存在,和谐发展”,到今天“混合所有制”、 “取消所有制分类”、“所有制中立”,是“两条路线斗争”的 继续,只不过“公私主体易位”,“非公有制经济”占据“半壁 江山”的事实条件发生了变化而已。问题的核心在于人们的政治 立场观点不同,对现实社会实践行为与效果的认知也不同,反映

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政治理论范畴的争论,关键就看“社会主 导力量”如何认识与选择了。“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 是党的生命。”“道路的选择”集中体现为“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政治建设,“讲政治”必须结合“党的基本路线”与实际贯 彻执行的情况来讲。“讲政治”不结合“党的基本路线”与实际 贯彻执行的情况,就是“空头政治”的表现,“讲政治”结合 “党的基本路线”与实际贯彻执行的情况来讲,关键在于认识与 理解“党的政治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辩证统一的关系。

无论怎样“讲政治”,对于克服与抑制单纯讲经济的观点是有积 极意义的,如果把我党“讲政治”的优良传统与“党内最广泛的 民主”结合起来,在“党内最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形成“党内的 高度集中”,而不是片面地强调“党的集中制”,那么对于我党 “发现真理,纠正错误,发展进步”,则具有“遵义会议”的 “伟大转折”意义。因为党的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而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 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篇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 1 月 25 日召开会议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 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新形势下党的 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 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 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带动党的建设质 量全面提高。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好本地区本部门党的政治建 设的主体责任,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把加强党的政治 建设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加强对贯 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在各级各类组织中都具有不可动摇的 政治地位,是我国政治权力架构的核心所在。社区党组织是中国 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社区的执行者,也是社区公共 事务与政治生活的主要领导者和广大社区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社区党组织作为实现基层社区自治的核心力量,必须在充分调动 社区群众及各方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基础上,实现自身 功能的转变与创新。在基层社区中,政治的领导权是属于社区党组织,主要表现 在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 政治意识。社区党组织不仅要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引导他

们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要通过政策宣传、思想教育以及开 展社区中的先进党员或者先进党组织的示范活动,鼓励社区中各 类社会组织与党的宗旨保持一致,依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各 项活动,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在基层得以实现,使得 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基层社会中得以遵守。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从自身方面看,思想认识和能力素质 要能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真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 “四个自信”。我们的工作方式要从传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主, 转变成科学的理论学习应用,在急事难事的磨练中,积累政治经 验,丰富政治智慧,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 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 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区公共事务的时 候才会游刃有余。在整合社区资源、协调各组织的利益权衡工作、 实现社区主体的良性互动方面,如果没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很难 胜任复杂的社区事务。(篇四) 1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其 中,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这是党的 历史上首次专题制定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文件,对于全面推 进党的各项建设、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切实有效解决当前党内 存在的政治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通过认真学习《中

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我感到受益匪浅,获益良 多。具体有两个体会:一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党的政 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就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形成了讲政治 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代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 积极深化改革,严厉惩治腐败,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共 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这三个响当当的字眼已 经深入民心,成为人民群众广泛爱戴的国家领袖、改革英雄。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 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力度抓,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导向,消除了 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二 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新时代党员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 根本的就是形成和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 心地位,坚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章是党赖以建立 和活动的法规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 的基本准则和规定,具有最高党法、根本大法的效力。加强党的 政治建设,就要认真学习党章,学习党的历史,熟悉党章的具体 条目、具体内容、党员的权利义务等内容,严格落实组织生活, 服从党的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 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篇五)

中共中央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党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力度抓,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导向。在研读 了该《意见》后,个人感触颇深。身为一名基层的党务工作者,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 能,把基层的党建工作做好,做扎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战斗力和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强化学习,积极参加上级党组织 部门开展的培训,坚持自我开展理论学习、党性及道德教育。平 时,多与同事深入讨论,互相勉励,切实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 实践、推进工作。积极主动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交流沟 通,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其次,就是要提高党组 织的政治功能。平日里多与党员们沟通交流,组织党员们开展党 组织活动,推进党建工作落到一线,落到实处。多了解党员及群 众的呼声诉求,把为党员群众服务、解决他们的问题困难作为工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探索基层党建的好项目,发动全员参 与基层建设、治理工作。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上寻求突破、 改进。不搞形式主义,从调动党员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 的成效,从而推进基层党的建设。新时期、新任务下,必定更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虽然身处 基层一线,但更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 位。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自身的责任担当能力,从而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政治能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 新发展,提升基层党建的向心力和执行力!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_(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学习体会3篇(最新)

(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学习体会 3 篇(最新)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学习体会 1 2019 年, 作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 神,关键之年、决胜之年,开年伊始,我们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 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意见》对党内还未解决,依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列举,由此明确指出“加 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 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 《意见》的发布,给我们党员讲政治,树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给我们党员 坚定政治理想,注入了蓬勃的力量,能够使党内形成一股清风正气;我们各级组 织内的党员更迫切的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员自身的政治本领,严格洁 身自律,将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思想上去,让自己的行动、步调与党的行动、 步调保持一致。

作为一个基层一线的党务工作者,《意见》的发布,为我在政治理论学习指 明了一个方向,对我个人的理想信仰,树立的一个明确的导引,对我的行为规范, 严格了一个鲜明的标准,要从各个方面学习领会《意见》的精神。

首先是要将个人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上来,将贯彻落实《意见》 作为个人基础工作来落实。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 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 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其二是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 能力、净化政治生态的科学内涵和要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工作。

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开展自学,学思践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联系工作与生活中的 实际去学,切实提高自身把握方向的能力和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的能力。

三是紧密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切实把为人民服务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全年 工作,在工作中出成效。要坚决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同一 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

作为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基层党建工作者,我要时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 内容,无私无畏、奋发有为,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学习体会 2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通过认真学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我感到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意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 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对 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对于更好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 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 导核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增强推 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 来,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 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一个鼓足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的年代,这 是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竟过的年代,这是一个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年代,时代 需要英雄,时代召唤领袖。党的十八代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积 极深化改革,严厉惩治腐败,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 大以来,习近平这三个响当当的字眼已经深入民心,成为人民群众广泛爱戴的国 家领袖、改革英雄。新时代政治建设不是一句口号,我国的政治建设就是维护无 产阶级统治,具体来说就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当前,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已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否做到“两 个维护”事关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站位。

第二,严格遵守党章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党章是党赖以 建立和活动的法规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和规定,具有最高党法、根本大法的效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要认真学习党 章,学习党的历史,熟悉党章的具体条目、具体内容、党员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严格落实组织生活,服从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要积极宣传党章,宣

传党的性质,宣传党的宗旨,宣传党的施政纲领和基本路线,积极吸收先进分子 加入党组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要贯彻执行党章的要求,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拥护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第三,要自觉提升政治能力。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把对党 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要在本部门本单位发 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确保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 决策部署。

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筑牢 信仰之基。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对民族复兴的必胜信心,始终保持不 变的初心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面对新形势下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作为一 名党员教师,就是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习近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学真信、细照笃行。做实做细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认真思考人生,做出正确的政治选择和政 治追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3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需强化两个“善于”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系统 地提出了有关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坚持和运用好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 则和领导制度,是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_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2019 年 1 月 31 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 平,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现提出如 下意见。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 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党的政治 建设,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力度 抓,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导向,消除了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党 的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党内存 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 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存在偏 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严重问题。切实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1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 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 全党的核心地位,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 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 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 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 治保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 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

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章明确的党的性质和宗旨、指导思想 和奋斗目标、路线和纲领落到实处。要突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 性地位,聚焦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持 续发力。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 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 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 疗”,针对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 为不端等突出问题强弱项补短板。要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党和国2

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和落实全过程,做到党的政治建设与各项 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二、坚定政治信仰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夯实 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 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长期坚持 并不断发展。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 走,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巩固全党全国人 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 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 脊梁,坚决防止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金钱,坚决反对各 种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要坚定“四个自信”, 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 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理论、强信念,筑牢信仰 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实施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3

旨教育计划,大力培养造就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较高马克思 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是党 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决捍卫、坚定执行。越 是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越是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关键时期,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 治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绝不能有丝毫 偏离和动摇。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必须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全 党制定执行大政方针,要从党的政治路线出发;部署推进党和国 家事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政 治路线来进行。各地区各部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 施,要自觉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要坚决同 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

(三)坚决站稳政治立场 政治立场事关根本。全党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 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要坚持 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 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 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4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 最高位置,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 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人民利益出发,崇尚实干、勤政为 民,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 险、保稳定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 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的政治 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 党的领导方式,承担起执政兴国的政治责任。

(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 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 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 全党的核心地位。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 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 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 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 以党章为根本依据,不断完善保障“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严格执 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5

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 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的督查问责机制。要以正 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 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 黑”, 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 搞两面派、 搞“伪忠诚”。

(五)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 领导的制度体系,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 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供坚实制度保障。研 究制定党领导经济社会各方面重要工作的党内法规。健全党中央 集中统一领导重大工作的体制机制。完善地方党委、党组、党的 工作机关实施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委(党 组)和农村、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的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 的制度规定。贯彻落实宪法规定,制定和

相关热词搜索:;

国家国防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

国防建设论文1500字

l论我国国防建设

国防,顾名思义即国家的防卫.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防,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国家的国土,资源,人口,民族和社会制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心理,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等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一个国家安全系数的多少,生产发展的快慢,国际威望的高低,对世界和平事业贡献的大小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

当时代的滚滚车轮步入21世纪的时候,对和平的企盼已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但伊拉克战火,科索沃的轰炸声一次次地把人们从和平的梦中震醒,隆隆的炮火声反复证明:人类的发展史即是一部轰轰烈烈的战争史.自公元前3200年以来,人类共经历大小战争14 550次,和平时期仅有292年,无任何战争的日子仅有26天,战争与和平总是在交相更替.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战争仍不可避免.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要想国家真正的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深刻地指出,要始终把国家安全和主权放在第一位.只有国防建设搞好了,国防实力强大了,才能给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才能真正地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

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总和.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凡是国家为增强自身防卫力量,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防卫措施都包括在内.

国防建设,是国家根本利益需要的综合国防力量的建设.包括了国防物质技术基础建设,国防精神基础建设以及国防武装力量建设等各个方面.概括地说,它是一个大系统,有很强的整体性,涉及各个领域,主要内容有: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国防教育,国防立法,国防动员,国防理论,国防外交,兵役制度,战场建设,民防体系以及交通通信等诸方面的建设.这些体现了综合国力建设,构成了国防的完整体系.

国防观念,即对国防的看法和态度.是指以群体为标志的主体意识和潜意识,是防卫外来侵略,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行为观念.它是以爱国主义为精髓,以国家防卫为中心的理性思维,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国防力量,是每个公民为国家安全与发展而构筑的心理堤防,是国防赖以确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当前看似和平的表象下,其实还有许多不安定,不和平的因素存在,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我国20多年来无战事,一些人便随着战争枪炮声远去而淡化了国防观念.有的人把国防只看成是国家的事,军队的事,把国防教育当成战争教育,这是十分危险和可怕的认识.战争可以千日不打,而观念却不可一日松懈. 在和平时期重视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教育人们树立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观念,无论对国防安全,经济建设还是社会的稳定等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未来的战争不再是简单的敌我双方对垒,而是陆,海,空,天,电(电磁战)一体的五维战场,没有前方后方之分,军队民众之别,一旦战争爆发,需要举国迎敌,全民参与.人们的国防观念怎样,不仅表现为对国防建设的态度,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也息息相关.世界在走向成熟和理智,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直接的军事掠夺的现象不会很多,代之利用经济文化等交往达到获利目的将成为主要方式.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一些人解除了心理防线,边防海关成了旅游通道,了望塔变成了浏览风景的参观台,过去的敌人都变成了贸易伙伴,泄密事件屡次发生,经济,科技等情报经常被盗,使国家蒙受损失.如果不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家安全利益观,在国际交往中掉以轻心,失去应有的警觉,必然要造成被动,要吃大亏.强化国防观念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能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古时有郑人犒师退秦的典故,说明了国家安危,匹夫有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反对分裂和外来干预,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国人民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一致,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与台湾一样,钓鱼岛早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有历史证明钓鱼岛是我们中国最早发现的,日本只不过是后来居上,然而就在日本对我们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之前也并没有否定这一实事,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结束后,中国被逼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将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周边的附属岛屿全部交给日本。但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时。法律规定日本将所有本来是中国的东西全部还给中国,但当时美国却以各种理由要把钓鱼岛以内的所有岛屿让他托管,如今一想还不是为他想称霸亚洲欲望选择条件。日本,连我一个小孩子都看得出来的道理你们难道不懂,美国会好端端的为了你们对付我们中国吗?你们给了他多大的好处?如果等他灭掉了中国、统治了亚洲,再灭了你们。你们才高兴?你们试想一下,在你们国家发生危险的时候,是谁不计前嫌的去帮你们,换来的是什么?一次一次的伤害,一次一次的侵略,不过这一次我们不会再让步了,因为事实证明一味的妥协,一味的让步,一味的忍气吞声,换来的只是你们无法满足的欲望。

我们中国已不会再受人欺负,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美国你们真的是要统治亚洲,请你们赶快收手吧!如果你们还是想灭一个国家就灭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又一次的世界大战,将是我们全世界一起攻打你们美国。

篇二:国防军事论文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宁

学习军事理论,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放眼世界,立足当今。学习《大学国防理论教程》能加强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怀。纵观历史,那些著名的军事谋略及战略,都能成为现代国防建设中的法宝。那些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气概,令我们为之震撼。我深深感受到国防教育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能增强我们对国家,对世界,乃至整个历史时期的认识。所以,学习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对于前任总理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这十二个字,我感触很深。我们这一代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里,一个和平的国家里,长期的和平以及人们的市场观念的增强造成了许多人国防意识的淡薄,认为战争离我们很远。但在现实生活中,区域战争和冲突随时可能爆发,因此国防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和平的背后要靠强大的国防力量来支撑,“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现在,随着社会的多元化、现代传媒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国防这个概念越来越复杂化,其涉及面也越来越广泛。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自科索沃战争以来,人类战争形式由对称作战演变为非对称作战,各大国军队已经实现从“数量规模型”转为“质量效能型”,从“人数密集型”走向“科技密集型”。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场上我们很少看见有美军步兵以人海战术进行作战,更多的是无数精确制导炸弹高精度大杀伤力地击中目标。由此可见国防科技力量在国防事业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

国防科技人才是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与准备打仗和制止战争相联系的,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防科技人才的流失,带来的往往不仅是显形的物资、信息、知识、技术的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带来国防尖端技术和情报的泄密,给国防科技发展潜力、科研创新及人才储备能力等带来隐性损失,因而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安危和军队的盛衰。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国防科技人才的保留和储备。当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要回国时,就曾遭到美国当局的百般阻挠,美国海军次长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他都能抵得上5个师。” 此事足以说明,留住国防科技人才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的社会经济面貌,也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军事斗争的面貌,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为适应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央军委也明确提出了科技强军的战略。实现科教兴国、科技强军,关键在人才。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无论是国家的经济建设还是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国际社会的竞争中,在未来战争的战场上,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比较容易获得主动权。人才是政事之本,也是建军治军之本。“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要提高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水平,真正走好精兵之路,没有大批的人才是不行的。

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利益的不断拓展,随着国内一些分裂势力的滋长与相互勾结,我国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首先,经济全球化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上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狂飙式发展带来的一个最显著的结果就是,国际舞台上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大幅增加。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数目的不断膨胀、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逐渐侵蚀着传统的国家主权。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与非政府组织,不仅与国家“分享权力”,而且还在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

近年来,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日趋频繁,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签署的国际条约越来越多。而各种国际组织在其章程中,都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在享受相应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某些义务与责任,执行有关决议和程序,甚至接受某种强制执行和惩戒措施。所以,我国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同时,国家主权受到的约束和限制也越来越多。例如,国家征税本来是一国经济主权的体现与核心内涵之一,但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必须要减免关税和开放市场,这就是对国家主权的一种制约。只是,这种制约是有限度的,也是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代价。所以,早有学者指出,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方面对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缺乏一定适应性与应变能力,本身制度发育不完善,另一方面又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在国际政治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和安全。

其次,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不稳定因素。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历来都有一些国际势力的幢幢怪影。而在这些国际势力中,美国又是核心因素。可以说,美国是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也是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外在障碍。

众所周知,中美关系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台湾作为一张“牌”来遏制中国。虽然美国政府有时会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甚至国内政治的需要,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和对台政策会有所调整,但其两面性一直很突出。在发展中美关系的同时,总不忘记给台湾一点儿好处,总不忘记在两岸之间找“平衡”。1978年中美建交的时候,两国联合发表了建交公报。但仅仅几个月之后,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以美国国内法的形式将发展对台关系“合法化”。

美国的两面政策,其实是在为“台独”势力撑腰,是对“台独”的绥靖政策。李登辉、陈水扁相继在台湾当权16年来,在美国的绥靖之下,不断误导、煽动甚至裹挟岛内民情民意,使“台独”势力在岛内大行其道。一方面,他们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挑战一个中国的底线。另一方面,他们大力推行“文化台独”,试图使岛内民众逐渐从心理上、文化上、感情上疏远大陆。虽然陈水扁所谓的“公投”以失败告终,但还是在分裂的道路上走出了危险的一步。虽然两岸关系大的战略框架没有改变,但“台独”势力的活动越来越猖獗,其危险性和冒险性也越来越强,这将是对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的严重干扰,也是对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挑战。

除“台独”势力之外,“藏独”、“疆独”势力近年来也在不遗余力地策划、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而且,他们与“台独”势力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与李登辉的所谓“七块论”遥相呼应,损害和威胁我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此外我国还面临能源,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威胁,作为新时代的一员,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我们青年学生一定要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高度,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光荣义务。

篇三:中国国防史启迪 1500字

中国国防史启迪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我们经历过朝代更替,经历过革命,经历过列强的侵略,经历过抗战,无数流血的经历给了我们无数的启迪,启迪我们经济实力差,启迪我们国家不够强大,国防不够强大。国防是一个国家的城墙,城墙高了,厚了,国家就获得了安全的保障,无数历史启迪我们:

一.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国防建设,包括武器购买,武器生产,武器研究,武器试验,军事人才陪养,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军事交流,加强双方军事对话,加两国之间的贸易,和平外交。而这些无一不是一经济强大为基础。

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中国国防建设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国防现代化需要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国防现代化水平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关系到国家发展与强盛的大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军队要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基本关系。正确处理这个关系,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无疑具有深远意义。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经济实力还不强,必须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

二,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历史还启示我们,国防服从于政治,服务于政治,国防与政治密切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巩固--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兴盛的时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 中国近代的国防。

西方列强抓住了我国的政策漏洞:“国防不固,军队不精”这一致命的弱点。开始了对我国的赤裸裸的侵略。到抗日战争得结束。近20多个国家先后侵略我国。侵略者踏遍了我国的大部分国土。掠走了我国大量的钱财。屠杀了我国大量的同胞,参与了损害我国主权的罪恶行动,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蒙受了巨大的屈辱和损失。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要想建设完善的国防体系,抵御外来势力的侵略,仅仅靠我们的国家是远远不够的。回顾历史,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国拥有的是当时先进的武器,我们相对落后,但是我们依然打赢的抗美援朝战争,我想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在当这今书写和平的年代,依然需要我们的团结, 56个民族,所有的兄弟姐妹,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任何侵略都无法得逞。我们要时刻怀着保卫祖国的高尚信念,配合国家建设我们的国防。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击侵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因此为了在伟大的新时期,我们更应该去努力维护我们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那些企图分裂我们伟大祖国的敌人做最坚决的斗争!!

篇四:国防军事理论论文

国防军事理论论文

论题:

南中国海问题之我见

-----韬光养晦或亮剑试锋

科目:国防军事理论

教师:姓名:

学号:

班级:

导论 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一直是我们恪守的底线。然而,随着近年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美日不停地在我沿海挑衅,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小国也是动作不断,印度加强“东进政策”,甚至欧盟以及澳大利亚也借口 “南海航海权”,对南海事务横加干涉。

南海局势升级后,它们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积极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染指南海地区事务,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处处掣肘的格局,中国该何去何从?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当机立断、亮剑试锋? 一, 南海简介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二,南海局势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 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依次列出南海群岛既得利益者的名单:越南派兵抢占29个南沙岛屿,是最多的。菲律宾是8个,马来西亚是5个,文莱是2个。

并且越南等国家不断加强军备,美日等联合军演也硝烟四起,一时之间,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三,争论焦点。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四,争论实质

大国插手和群过集体发难,究其实质,不过是战略要地和资源的争夺。南海地区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极其丰富;战略位置重要,对航海安全影响很大;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未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界定,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以美国为例,以南海为重头戏的太平洋战略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构成。南海问题反应着背后的大国角力,充斥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五,各方实力评估

从军事上看,尽管以越南为代表的南海周边几个国家不断加强军备,并且宣称所谓现代化海空军事力量的实力。但是事实上,越等国家的军备多为俄淘汰或即将淘汰的,跟中国相比,实在不足为惧。当然美日两国我们是不得不妨,美国的军事实力绝不容小觑,无论是海战还是空战,我们都几乎没有优势。从经济上看,东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体,美国、日本更是占据了世界经济的半壁江山,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综合实力远在中国之上。从政治外交上看,美国是北约的老大,菲越和东盟更亲,而中国可谓孑然一身,除了巴基斯坦、朝鲜之外,几无盟友。

六,解决方法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2】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在南海问题升级后,中国仍然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南海问题不仅关系着中国利益,也关乎整个亚太经济圈的前途命运,中国的政策出于大局考虑,表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但是这种做法让群国以为我国软弱可欺,外交上的严正抗议毫无威慑力可言,非但不收敛,它们还更加的肆无忌惮。那么如何更好、更有效的解决南海问题呢?

(一)韬光养晦,行柔性战略

中国必须讲谋略,讲智慧。在我国实力不够的情况之下,韬光养晦是十分必要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扮猪吃老虎而不战屈人之兵才是大智慧。历史证明,谋略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古人说:一策而转危局,一计而平骚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秦国从建国开始到称霸天下直到席卷六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其谋求的是中原的霸权,而其发展的路径则是稳中求进,逐步发展,先内后外,由近及远,以暂时的退让和不争而达到今后的前进和争的目的。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诸葛“隆中对”指出,要成就霸业,必须避开中原曹操兵锋,让开江东孙权剑势,退而经营西南;朱元璋起义之初,势单力薄,其谋士朱升为其总结了三句话,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民主革命时期,面对强大的敌人,要想大踏步的前进,必须先大踏步的后退,因而毛泽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他的话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尤其是国家振兴的大业,必须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后才能遂行所愿。如果实力不济,则必须以退为进,积蓄力量再图作为,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中国无论是政治,经济,外交还是军事都处于上升阶段,实力还不够。面对四面楚歌、苦苦相逼的局势,我们能做的就是忍和发愤图强。不断的积累和壮大自己,等到有了绝对把握的时候再用势来陷敌于汪洋大海之中,则对手不战自溃。如此,环顾天下,孰于争锋?这是老子的柔性智慧,也是中华文明足以傲视天下的柔性战略。正所谓”反客为主”【3】是也。

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看到自己和对方的弱点,射向敌人的阿喀琉斯之踵,也消除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2)各个击破,不敌其力,以消其势

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3)深化国内体制改革,解决东海和台湾问题

睦邻之道无他,首在自强。解决南海问题,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海的主控地位,现在在东海问题上,中国和日本、台湾之间分歧很多,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否则难保其不在我们背后插刀。其次,我们国内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房价过高,失业严重等,攘外必先安内,我们要深化体制改革,解决好国内问题。

(4)积极准备,以待时机,发展航母。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二)适时地亮剑威慑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

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的各方面实力还不强,“打”绝对是下策。从政治上,中国有承诺,要建设和谐海洋,不能随便动用武力来解决争端。从军事上来说,中国还没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美国在给有关国家当后台的情况下。中国对付几个小国是绰绰有余,但是对付美

国就力不从心了。

从外交方面来说,南海情况比较复杂,很难凭借武力来彻底解决问题,让各有关国家心服口服,没有后患。2000多年前的兵家鼻祖孙武在《孙子兵法》开篇就提出“兵者,国之大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就是说,用兵作战是国家级别的大事,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定要小心从事。我们现在的国际地位还不是很高,加上我们是共产主义,在国际上孤单,资本主义国家队还是大多数 ,若是我们一开打, 自然马上是秋风扫落叶般 , 但是在国际上必定引起声讨。

然而,中国也不可以一味退让,就像官方曾说,我们不惹事也不怕惹事。只要不改变现状,不挑战原先达成的原则和共识,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一些国家暂时有困难,中国也可以伸以援手,共克时艰。但如果非得要以此挑战底线,进而引发冲突和更严重的后果,中国也不怕。各国争主权,争资源甚而联合军演,中国是应该做点什么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南沙群岛不是无主地,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权以任何名义改变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这一法律地位。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应该理直气壮。

打不得,也不能不打。掌握好时机,拿捏好尺度,小战能止大战,局部战争能遏制全面战争。要随时做好短兵相接的战斗甚至是局部战争的准备,在不得不为的情况下,放手一搏,打掉对手的嚣张气焰。兵法有云:实者实之,虚者虚之。谦谦君子,先礼后兵。适时地亮剑威慑一下非常有必要。“能刚能柔,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钢纯强,其国必亡。”有退也要有进,中国主张南海问题应由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但如果一些国家继续煽风点火,以展示军力的方式展示维护主权的决心就显得越来越有必要,这样既能保持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又能警告东南亚诸国不要轻举妄动。

例如,中国将编制南海地图宣示主权,将处损害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问题地图;中国海军飞豹夜半深入南海实施导弹攻击,展示了强悍的夜战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等行动行之有效。尽管中国的实力和美日比较还相差甚远,但是毛泽东的“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4】的 “纸老虎”论应该被我们采纳。

其实,中国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例如,对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的淡然反应,相对韩国国民的示威大游行,各国近年来变本加厉针对中国自然是意料之中的,柿子当然要拣软的捏。在领土问题上,中华民族一向极具凝聚力,国家应加以导向,将这种爱国情感转化为建设的动力。我相信,只要中国强大了,这些都不再是问题。试问,一个人口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泱泱大国,怎么会不强大,又怎么会被欺凌。

标注解释

1,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

2,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了“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构想。

3,反客为主,反客为主,原意是指在日常生活里,客人与主人位置倒置,客人的行为、举

篇五:浅谈对中国国防政策的认识---军事理论论文

浅谈对中国国防政策的认识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国防,沉甸甸的两个字,它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可靠的国防能让一个国家自信于自己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不用担心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受制于人。

国防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为国家的利益而服务。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一切国防的共同实质,都是以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为核心的。

当今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发展大规模的世界大战的几率越来越小。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同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基本上呈现“小冲突、大战略”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立足于本国的根本利益,加强安全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调整

。当今的中国,首先要明确认识当今世界的军事形势,从而对本国国防军事战略进行调整。而国防政策,作为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政治和制度保证。中国国防政策是由中国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共同决定的。透过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可见一斑。

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如下: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虽有共计约230万的现役部队,规模可谓不小,但归根结底,武装部队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是必须具备的。因此,“台独”、“藏独”等试图分裂国家的行为一旦上演,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对其展开迅速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必须被坚决防范和遏止。另外,如遇天灾(例如洪水),为维护社会稳定,军队仍将冲

在最前面,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力求将损失降到最小。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军队建设同国防的质量息息相关,一个好的、组织纪律严明的军队将大大推动国防水平的提升。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整体的现代化气息之中,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也是必须的。并且,不仅要建设好当前的国防力量,还要放眼未来,为中国国防的后备力量储备人才。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防教育的普及,让普通群众接触并理解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支持国家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继续发展和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提升人民群众参军的积极性。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信息技术是改变战争形态的推手。信息化战争就是要综合集成,技术融合,一体化作战,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裁军仍让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古代一对一刀枪剑戟乱舞的肉搏到近现代的各种枪支弹药武器,再到未来的利用信息技术精确控制、立体化作战,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客观上减少了战争对于人员的需求。军队的数量已降至次要矛盾,而军队的质量上升为主要矛盾。部队的精简更有利于中国国防整体实力的提升。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既不主动积极进攻,也不被动消极防御。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非美国那样的霸权主义。但中国的防御仍是积极的、主动的。比如最近很热的钓鱼岛问题,对于日本嚣张的态度,中国政府及军方的表现就很强硬,不仅外交上绝不口软,也在实践中配合,举办军事演习等,回应日方的示威。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同常规武器相比,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大规模杀伤力,一旦滥用,可能会造成全人类的毁灭,而正常的使用(如核电站的建设)可以造福人类。中国政府早已申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的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种

郑重的承诺一方面表明了中国作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对世界和平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对外来侵略等报以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国民的安全的维护。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国防永远为国家利益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服务,它仿佛一道屏障,,保障者国内的安定、和平。正因为有着强大的国防力量,中国老百姓才能够自由、安逸的生活,而不用像中东等动乱不断地区的人民一样,为能否活到明天而担心。

那么,如此近乎完备的国防政策,是否真的有必要呢?我觉得有,很有必要。据中国社科院专家2011年所发布《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可知中国2011年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朝鲜半岛局势陷于僵局,海上问题矛盾激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军备竞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而目前来看,这些潜在的安全威胁非但未得到改观,反而变本加厉。中国东海问题、钓鱼岛争端已至白热化程度,原本就脆弱的中日关系更是出现了裂痕。中美竞争继续加剧,美国仍寄希望于遏制中国崛起。周边国家中,印度积极谋求军事上的霸主地位,不断加大军费投入,更新武器装备,已给中国造成很大威胁。朝鲜半岛依旧动荡,“无核化”问题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甚至可能进一步成为开启东亚核武竞争的潘多拉魔盒。南海同样不安宁,各国纷纷觊觎于资源能等利益,对我国不断骚扰和进犯。

由此看来,不仅要践行如此国防政策,还应进一步完善,以应对当今的国际环境。

1

相关热词搜索:;

国家国防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学习方面,我能积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素质。在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上,我能刻苦、认真,态度端正。但学习方法和能力上较之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有些不及,需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慢慢改进,勤于思考,反思中求进步。

而我也认识到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广的吸收新知识即成了放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这给我带来了新的要求。我通过这两年的大学学习对于专业方向、节奏、程度、难易度等等,也有所了解,投入了不少时间。在大学的后两年中,对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到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把更好的成绩带进部队,以备解放军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做为一名国防生,毕业后我们会成为一名解放军军官。考虑到现役的一部分装备来源于俄罗斯,这对解放军的俄语水平有一定要求。于是我借学校开俄语第二外语的机会,选修了俄语作为我的第二外语。以备日后的不时之需。在生活上,我能积极参见选培办和学院组织的活动。如上一学期选培办组织的向灾区小朋友捐献图书的活动,还有学院组织的为四川同胞的祈福活动等等。在生活中,我时时刻刻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信条,并切实地遵行它:待人热情诚恳,讲求诚信;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

真如我所喜欢的一句话说“少言语,礼下于人”。在校期间,我也积极参加了许多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加强了我的团队协作观念,锻炼了我的协调组织能力,使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尤其是不同专业的同学,增加了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并向他们学习的机会,学习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不足,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而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运用能力,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生活中我坚持锻炼身体,参加了过去一年中的所有早操,并在下晚自习后我也会去操场训练我的不足项目。通过不断地坚持,我获益匪浅。

思想政治上:始终保持与党高度一致,积极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并满足于党校内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所获得的党的基本知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能严格遵守选培办和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知识。办事上能敢于吃苦、善于钻研,能按规定的时间与程序办事。诚然,我的政治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对大学学习的规律仍需进一步适应,方法也尚需改进。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认真要向区队和所有的优秀国防生同学学习,戒骄戒躁、勤勉敬业,期以在来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国家国防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

梁光烈,四川三台人,1940年12月出生,1958年1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武汉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师长、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上将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6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军经过艰苦奋斗,逐步由过去单一军种发展到现在的诸军兵种合成,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祖国安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我军与西方国家军队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有党的领导、有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特有优势。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保我军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始终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幅跃升。我们十分注重适应形势的发展,依据国家安全的需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近几年,针对战争形态的演变,军委明确提出,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进一步转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实现了军事战略指导的与时俱进。我军遵循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要求,大力提高核心军事能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三是体制编制不断调整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总员额550万,后来最多时达600多万。经过多次调整改革,我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不断迈出新的步伐。目前,我军总员额230万,军兵种部队比例趋于合理,部队编成结构得到优化。

四是武器装备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陆军装备大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 杂牌”,海、空军装备数量很少,性能也很落后。现在,我们在天上有军事卫星、先进战机,地面有新型主战坦克、各种火炮、导弹,海上有先进舰艇、潜艇,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的各类装备,我军基本都有了,而且不少装备的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既体现了我军现代化水平,也反映了国家科技实力的巨大变化。

五是军事外交成果丰硕,较好地服务了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服务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六是国防动员建设全面推进,国防动员能力显著增强,国防动员体系在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中发挥了特殊的优势和作用。

不断丰富和创新的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梁光烈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结底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正确指引。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

梁光烈说,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指引我们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实行人民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基础上,又指引我们正确解决了取得全国政权后建立现代国防的重大课题。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引我们正确解决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指引我们正确解决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兴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保证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重大课题。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主要回答了在世界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我军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都是认真学习实践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结果。

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军队的装备发展历来备受瞩目。梁光烈在接受采访时专门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军装备发展的历程。

梁光烈说,60年来,我军装备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50年代末,通过引进仿制,基本实现了我军武器装备制式化。二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坚定不移走自力更生之路,成功研制出歼8、强5飞机和导弹、驱逐舰等大批常规武器装备,创造出“两弹一星”的奇迹。三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军队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装备建设收缩战线,多研制、少生产。同时有重点地启动一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为后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四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军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转变,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形成了以二代装备为主体、三代装备为骨干的现代武器装备体系。

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谈到近期举行的“跨越-2009”军事演习时,梁光烈介绍说,演习是和平时期部队的“磨刀石”,通过演习,能够检验部队的训练成果、提高部队战斗力。这次大规模跨区实兵检验性演习,沈阳、兰州、济南、广州4个军区有数万名官兵参加,机动距离远,演练课目多,设置的电磁环境复杂,对抗难度较大,既检验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又全面检验部队的远程机动、火力打击、信息对抗和综合保障能力,对部队是一次很大的锻炼和提高。类似的机动检验性演习,近几年各军区、军兵种都组织过,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演练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标志着我军进一步兴起了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正在加速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

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将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良好形象

即将举行的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国内外十分关注。梁光烈介绍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4次国庆首都阅兵。届时,数十个徒步和装备方队、上百架飞机、数百件新型主战装备,将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参阅力量齐全。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都有方队参加,涵盖了我国武装力量体系的各个方面。

——参阅装备先进。全部是中国自主研制,其中大多数是新型主战装备,技术战术性能先进,有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阅兵准备充分。从5月份受阅人员和装备进驻阅兵村起,阅兵方队至今已进行了4个多月的封闭式训练,经过多次合练。

——官兵精神面貌好。尽管天气炎热,但受阅官兵士气高昂,训练非常严格,在单个动作、方队排面和整体协调等方面始终坚持了最高标准。

在参加抢险救灾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60年来,人民子弟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哪里有重大险情和灾害,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军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格局

近年来,我军军事外交十分活跃,人们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看到人民解放军的身影。对此,梁光烈认为,军事外交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持军事外交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的原则,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军事关系,为国家外交作出了应有贡献。

梁光烈说,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我军军事外交工作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一是广泛开展高层交往和互访,加深友谊,增进军事互信。二是不断深化与外军务实性交流与合作,互派留学人员、专业团组考察,学习借鉴有益经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是积极参与多边安全对话,宣示政策,扩大影响。特别是在军事透明问题上,我们做了许多增信释疑的工作,先后发表了6版国防白皮书,建立了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制度,最近又开通了国防部网站,这些都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四是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坚定支持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先后派出官兵1.3万多人次参加了联合国18项维和行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从2008年12月开始,我们先后组织3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700多艘船舶实施了护航,成功救援了9艘遇袭外国船只。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展望国防和军队建设,梁光烈说,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高瞻远瞩,准确把握我国安全环境的发展变化,敏锐洞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梁光烈强调,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强大人民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强大国防。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