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改革开放思想汇报(通用5篇)

时间:2023-09-11 23:17:00 作者:紫衣梦 2023年改革开放思想汇报(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改革开放思想汇报篇一

大家好!

改革助开放,扬帆起航

虽然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但经贸大繁荣、文化大交流、信息大流通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但这是一个新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动力。

在这个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时代,东方雄狮的中国,正大步走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以洪钟般的巨吼,奏响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金线从天而降

如果说1978年以前的中国笼罩在厚厚的云层中,那么改革开放就是一根从云层中走出来的金线,它不仅给黑暗的时代带来了光明,也给迷茫的社会带来了目标和希望。在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改革从试点推进到全国,从经济推进到政治,从城市推进到农村。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改革实现了从空谈到实践、从个人到集体的质的飞跃。俗话说,“雨知时节,春来”。改革开放只是知季的好雨,给中国久旱的土地带来了雨水。

沧浪震耳欲聋

逐渐走上正轨的改革开放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意奔跑——东南沿海有它雄伟的样子,西北内陆有它闪电般的身影,东北雪原有它惊鸿一瞥的饮水。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高层建筑都会拔地而起,一切都会焕然一新。人们拥抱社会,面对生活,以高昂的精神迎接挑战。澎湃的三峡,巍峨的大坝傲然屹立在江面,解决了半个中国用电的难题;在珠江三角洲,港珠澳大桥南北如龙,实现了屏障向大道的转化;辉煌的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云梦谷的迷雾,围困了岳阳市”。改革开放的巨大浪潮在过去40年里震撼了世界,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扬帆起航

从懵懂的少年到成熟的成年人,改革开放巨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是无数家庭的泪水、汗水和欢笑,让巨人的选择更加艰难。但是,“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以达到你的最终目标”这一口号一直牢牢地记在党和人民的心中。即使前路未知,但敢于勇敢战斗的精神和激情从未减半。“雄伟的道路真的像铁一样,但现在从一开始就是踩过去的”。在新的时代,不要忘记更需要你的主动精神,需要向前迈进,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宽容、更进步、更稳定的大国形象。

改革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开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14亿人携手并进,守望相助,共同朝着既定目标努力。没有风吹动我的孤帆,改革开放的巨轮,将驶向成功的彼岸。

谢谢,我的演讲结束了!

改革开放思想汇报篇二

去年夏天,我和表弟,舅妈,还有妈妈,一起去厦门游玩。

去的那天,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到动车车站等车。终于,等到车了,我从来没坐过动车,今天是第一次坐,我们就这样一连坐了好几个小时,才到厦门。但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一到鼓浪屿,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一棵棵的大榕树,那里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高大挺拔,我想:“树干多么像一个个大将军,叶子像身穿绿色制服的小士兵,他们团结在一起,保护着鼓浪屿,守望着鼓浪屿。

大海是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热爱大海,尤其是海滩,它的景色变化万千,让我遐想连篇,流连忘返。厦门的海滩也正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蓝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阳光照射在沙滩上,暖暖的,真的像在泡日光浴。

夕阳西下,潮水退落。“潮退沙平珍贝美”,这正是拾贝的好时机,我和表弟连忙跑过去捡,可是我们俩的运气不太好,只在清澈的海水中拾到了几个洁白如玉的小贝壳。

我和表弟在明媚的阳光下,脚踩着柔软的沙子,你追我赶,捧起海水,你泼我,我泼你,好像傣族的泼水节一样。我们全身都湿透了,担心里却很甜蜜,很高兴。

一眨眼,就到了晚上,我们明天就要回家了,但我却有些依依不舍。我喜欢这里,这里的风景让我快乐,我只能把厦门美丽的风景和我们的欢声笑语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改革开放思想汇报篇三

我的爸爸和我说过他小时候的故事。

那时候,爸爸村里有一个“xxx”。他家里买了一台电视,那台电视在那里是像宝物一样好,大家都会去那里看。那个“富翁”还用电视来做生意,大家想看电视就要去那里,像现在的电影院一样。想看的先去排队,一个一个的进去。等院子坐满了,电视的主人就关门了。大家都坐在小凳子上,排的一行一行的,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有人没排上队,在外面偷看也不行。“xxx”拿着棍子,有人说话就敲一棍。和电影院有点区别,但是在那时候,那台电视的价值等于现在一台高级电视。

在那里水源不充足,口渴了没水就只能吃水果。夏天吃什么都不觉得凉,吃什么水果都无所谓,吃西瓜更是解渴。但是到冬天口渴就不能常吃水果了,水果这么凉,那时候有没有能加热的电器。

大家吃饭都喜欢端着饭碗到村口吃。村口很热闹,人很多,有人边吃边聊。大家聚在一起会聊一聊自己遇到的新鲜事,或者遇到的问题等等。比如说捉到一条鱼啊,或者吃了一个自己喜欢的食物啊,那并不奢侈,但是农村就是那样。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以前安静看电视的地方也没有人了,大家有了自家的电视,又慢慢有了彩色电视和会调节的电视。水也不用两天领一次了,可以直接接一些水烧就可以了。吃饭时就不用去村口了。现在有了正规的餐厅,有很豪华的大餐馆,也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店。卫生间进步了,不像以前那样臭气熏天,公共卫生间还可以从外面看颜色来分辨里面有没有人。

改革开放真好,用以前的生活和现在对比,我们现在真是太幸福了!

改革开放思想汇报篇四

我的爸爸和我说过他小时候的故事。

那时候,爸爸村里有一个“_”。他家里买了一台电视,那台电视在那里是像宝物一样好,大家都会去那里看。那个“富翁”还用电视来做生意,大家想看电视就要去那里,像现在的电影院一样。想看的先去排队,一个一个的进去。等院子坐满了,电视的主人就关门了。大家都坐在小凳子上,排的一行一行的,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有人没排上队,在外面偷看也不行。“_”拿着棍子,有人说话就敲一棍。和电影院有点区别,但是在那时候,那台电视的价值等于现在一台高级电视。

在那里水源不充足,口渴了没水就只能吃水果。夏天吃什么都不觉得凉,吃什么水果都无所谓,吃西瓜更是解渴。但是到冬天口渴就不能常吃水果了,水果这么凉,那时候有没有能加热的电器。

大家吃饭都喜欢端着饭碗到村口吃。村口很热闹,人很多,有人边吃边聊。大家聚在一起会聊一聊自己遇到的新鲜事,或者遇到的问题等等。比如说捉到一条鱼啊,或者吃了一个自己喜欢的食物啊,那并不奢侈,但是农村就是那样。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以前安静看电视的地方也没有人了,大家有了自家的电视,又慢慢有了彩色电视和会调节的电视。水也不用两天领一次了,可以直接接一些水烧就可以了。吃饭时就不用去村口了。现在有了正规的餐厅,有很豪华的大餐馆,也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店。卫生间进步了,不像以前那样臭气熏天,公共卫生间还可以从外面看颜色来分辨里面有没有人。

改革开放真好,用以前的生活和现在对比,我们现在真是太幸福了!

改革开放思想汇报篇五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

1977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倡导下,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止的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得以恢复。当年,全国570万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考场,他们的命运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人沉积多年的求知热情如火山喷发,中国社会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改革开放的春潮,为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28亿,录取人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录取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录取总数的75%。

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10多年奋斗,中国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学生数量、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0年来,各级各类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各种急需的人才,提升了我国国民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教育公平的理念传遍神州大地

2003年开始,“远程教育”这项重大工程覆盖了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丰富了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建设8300多所寄宿制学校,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

革。2007年春天,这项改革推行到全国农村;同年秋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免交学杂费的同时,还免收教科书费,1.5亿学生因此受益。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

2007年,国家实行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对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连续2年的资助。三年级学生可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获得一定报酬。近1200万名在校学生因此获益。

30年来,一项项不断推进、力度空前的助学政策,既得益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成果,又体现了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理念。亿万学子在感受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同时,更增添了投身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加速着教育事业自身的调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需要创新的教育,适应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继1999年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后,于2001年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截至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已全部使用新课程。21个省份在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随着这项改革的推进,曾经的“满堂灌”、题海战术和教师不容置疑的授课方式已逐渐淡出,对学生的评价也从过去单纯的成绩冒尖向兴趣广泛转变,学校也开始根据自身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力度的重大举措,使一直受到歧视的职业教育开始拥有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平起平坐”的地位。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的图景日渐清晰。

面对质量下滑、债务沉重等扩招带来的新问题,高等教育积极统筹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十一五”以来的3年里,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总体保持相对稳定,招生计划增幅控制在5%以内。本科教学评估、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多项举措的推进,使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教育拥有国际化的水平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的留学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2007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2万人,出国留学规模由1978年的860人发展到2007年的14.45万人,30年扩大168倍。中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0年来,中国已累计接收来华国际学生123万人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协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1034个。

教育的开放,历史性地放大了中国人视野,也向外界释放出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信号。透过教育这个窗口,中国人正在向世界展示好学、善学的精神风貌。

改革开放的远景,期待教育事业迈出新的步伐

近年来,为了解决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国家财政每年用于义务教育的投入达数百亿元,并逐年增加。各地通过教师交流、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国在2007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又于今年秋季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

抓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问题,中国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实习支教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同时,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有志于从教的人可以安心从教,终身从教。

在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改革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曾在一定历史时期被人们认可的教育制度正在经历新的挑战和考验。

30年来,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次数以及录取手段等方面推进改革,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在新时期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巩固完善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高考持续发挥着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近年来,根源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监管体制松散的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择校乱收费明显减少,学校收费行为逐步规范。校务公开、依法办学等新理念的提出,使各级各类教育正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下,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在迎难而上,循序破题,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坚定迈进。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从恢复高考这一标志性事件至今,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恢复到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一系列巨变。回顾30年的艰辛探索,教育事业前行的每一步,都使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发生改变;回望30年的非凡历程,教育事业改革的每一次努力,都在为国家和民族书写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