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医改工作情况汇报(优质19篇)

时间:2023-11-21 20:40:51 作者:碧墨 医保局医改工作情况汇报(优质19篇)

撰写工作汇报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并为未来的工作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下是一些写作精美的工作汇报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涉县医院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县域面积150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08个行政村,40万人,是革命老区。涉县医院是首批二级甲等医院,占地30亩,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分为办公区、医技区、临床及保障区。医院有正式职工529名,开放床位490张,主任医师12名,副主任医师46名,中级职称122名。有18个临床科室,担负着全县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任务,去年医院的骨科获得市重点发展学科殊荣,全年门诊量24万人次,住院病人达2万余人次,年经济运行在1.1亿元。2011年我们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坚持行政、卫生两线并进,县乡村三级联动,着力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力争走出一条“深山沟里搞医改”的路子。 今年以来,在省、市医改办正确指导下,按照卫生部等国家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精神和省、市要求,我县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注重公立医院改革与其他四项重点医改工作同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在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更加规范,发展活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实现公益回归、群众受益的目标。

一、强化保障机制

1

2、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围绕省、市、县医改办指导精神,制订和完善了一整套改革方案,卫生和发改部门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涉县十二五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涉县十二五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全县“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规模、功能定位、床位设置和人员编制等。

3、完善机制,提高效率。为着力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涉县医院综合改革,涉县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涉县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制度汇编》包括《涉县医院综合改革方案》及医改配套方案《精细管理办法》、《上下级医院协作办法》、《改革以药补医改革办法》、《试用期医师管理规定》等,逐步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就医。

二、落实重点工作

1、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基本药 2

物和纳入河北省基本药物管理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院共实行基本药物200多个品种,全年让利患者185万,基本药物价格全部低于河北省招标价,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做到量价挂钩、质量优先,医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后,医院由此形成的减收,县财政全部补贴到位,每月补贴医院14.5万元。

2、改革收费方式,从临床路径入手。积极开展5种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老年性白内障、子宫肌瘤、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胃癌),共126份病历,规范诊疗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减低就诊费用。合理降低大型医疗设备(ct、cr、彩超)检查费,如:常规cr由45元降到40元,常规彩超由108元降到98元,降价幅度在9-11%,彻底改变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对门诊“大处方”的检查力度,我院规定单价超过15元的药品,需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开具门诊处方购买,按照《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检查,对不合格的处方进行处罚,处罚和绩效工资挂钩,彻底改变患者看病贵的问题。

实行定岗不定人制度,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与医院发展规模及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

4、加大信息化投入,全面实行电子病历。涉县医院于2011年6月份全面开展电子病历,、lis系统基础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规范了临床医疗文件的书写,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5、转变后前职能,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2011年6月份医院通过招标,将医院保洁工作全面外包于保洁公司。

6、发展专科特色,成功打造重点学科。在医院成功申报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市重点专科基础上,2011年完成了骨外科重点发展专科的评审,继续加快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全面提高医院诊疗技术。

7、建立友好对接,输送人才学习。三年来共派出30余名医疗骨干到省级医院进行一年的学习,医院投资15万元建立远程医学会诊中心,与邯郸市第一医院建立远程医疗系统试点,每年邯郸市第一医院派5名医师到我院下乡和我院临床科室建立点对点的帮扶,在疑难病症和危重病患上给予支持。

治 3800余人次,向医疗机构和群众捐赠医疗设备和药品5万余元,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9、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实行预约门诊服务。为方便周边边远地区到医院就医。医院实行预约门诊服务,预约门诊电话3822088,每个节假日期间均有内科、外科、骨科、儿科、妇产科门诊开发,保证患者就医需求,并设有专家门诊,每周有高年资医师在专家门诊坐诊,医院在4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0、深化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保障人才培养。按照卫生部《临床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新进医院的住院医师需在医院各临床科室轮转一年,一年后根据科室测评后定岗,每年对全院住院医师进行理论和技能两次考试,促进住院医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策范围,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切实提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

全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自医改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医改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卫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上级关于医改工作要求,精细谋划,精确举措,精准发力,扎实有序推进医改工作,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方针政策,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目标考核责任状中,成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检查监督组织,与财政、社保、审计部门联系,定期对改革单位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2、巩固基层医改,突显改革成效。一是进一步深化基层综合改革。2011年5月31日和10月31日,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通过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事、分配、补偿改革,增强了运行活力,建立完善了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实现了群众满意度上升、职工工资待遇上升,门诊住院次均费用下降的“两升一降”,基层医疗卫生得到了发展。二是着力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和“国医堂”建设,有8家乡镇卫生院完成了创“四化”建设,172个村级卫生室已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完成了“五化”建设共有155个。三是继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12类45项,财政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其中中央财政34元,省级财政6元,县级财政补助5元。截止目前为止,我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2.3 %,高血压和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79.6%和65%。

2

3、改革医保支付,提高保障水平。一是基本医保提标扩面。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47万人,参合率达到100%。2017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平564元,其中:中央财政300元,省级财政98.4元,县级财政45.6元,全县集资金2.08亿元。新农合住院患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 %。二是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在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同时,推进按病种、按人头付费等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科学合理测算和确定付费标准,2017年新农合住院病人单病种定额付费的种类已达到81种,同时将服务性收费调整部分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三是大病保障机制基本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险覆盖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等22个病种,截止目前共补偿103人,赔付金额120.75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399人,赔付金额893万元。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下降。

门直接管理医院为行业管理,真正当好裁判员。三是促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截止目前,县人民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药品差价收入914.02万元,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费用减少医疗服务收入269.58万元,全面破除逐利机制。切实减轻了群众“看病贵”问题。同时县级公立医院严格执行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采购率达100%。

《全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确保医改各项工作的落实,医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院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医改日常工作。现就我院医改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落实医药服务价格改革,保证医院正常运转

(一)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我们于2017年6月1日零时起正式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医院所有药品取消药品加成,按实际进价“零差率”销售,“零差率”达100%。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以市物价局批准的有关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护理和手术等医疗服务价格及床位收费标准,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其中,护理费由原来的一级护理11.2元/天、二级护理7.34元/天、三级护理2.75元/天,调整为24元/天、16元/天和6元/天,手术费价格在原有价格基础上上浮22%,体现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价值,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二)规范药品采购供应。我们严格按照省有关规定,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比例稳步提高,采购基药金额占比为xx%,采购品种占比为xx%,逐步达到省要求的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xx%的标准。严格执行药物招标采购政策,在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达100%。

(三)加强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强化基本药物临床合理

1

使用培训,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建立药物使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超常预警制度,完善医嘱处方点评,定期分析通报基本药物、抗生素使用情况,强化用药行为的监督评价,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

二、加强医院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县级医院医改疾病治疗评价目标

(一)加强专科化建设。(1)新增呼吸内科二区,对原来的临床科室进行专科更名,把一级科室细化到二级专业科室,全院临床专科增至28个。(2)利用xx市第一人民医院技术帮扶的契机,加强我院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肝胆外科和b超诊断的专科建设。(3)加强放射诊疗大型设备安全管理。

(二)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由于我院近10年极少新购置设备,大部分医疗设备长期使用导致老化、破损,有的设备已经到报废期限,精准度差,故障率高,易造成误诊;又因部分配件停产,设备难于得到维修,严重影响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阻碍了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院的建设发展。经过我院的多次论证和申报,市政府同意我院购买xx万元包括磁共振、直线加速机等先进医疗设备,新设备的使用将有力地促进医疗技术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开展。

(三)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设立了网络控制机房,建立完善医院局域网,对医院his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安装软件,对接xx市医保报销系统。对医务人员进行his操作系统培训。医院实现了电子处方、电子病历运行。

2

(四)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和医院保洁社会化(1)进一步实行绩效工资考核。结合职工工资调整,在保证职工基础工资的前提下,加大绩效考核部分,对临床一线倾斜,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2)推进医院保洁社会化。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试行内科住院大楼、门诊大楼保洁工作社会化管理,并按劳动合同法完成xx名原保洁职工的解聘工作,由保洁公司招聘上岗。

(五)发挥对口支援医院技术协作优势。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开展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办〔2017〕15号),我院与xx市第一人民医院双方共同签订的《进一步开展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责任书》,xx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我院设立xx消化中心xx诊疗基地,派出驻点医疗队x位专家到我院进行驻点帮扶,带动我院的医疗技术、服务的提升。

《2017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县卫计局

自医改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医改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卫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上级关于医改工作要求,精细谋划,精确举措,精准发力,扎实有序推进医改工作,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方针政策,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目标考核责任状中,成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检查监督组织,与财政、社保、审计部门联系,定期对改革单位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2、巩固基层医改,突显改革成效。一是进一步深化基层综合改革。2011年5月31日和10月31日,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通过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事、分配、补偿改革,增强了运行活力,建立完善了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实现了群众满意度上升、职工工资待遇上升,门诊住院次均费用下降的“两升一降”,基层医疗卫生得到了发展。二是着力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和“国医堂”建设,有8家乡镇卫生院完成了创“四化”建设,172个村级卫生室已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完成了“五化”建设共有155个。三是继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12类45项,财政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其中中央财政34元,省级财政6元,县级财政补助5元。截止目前为止,我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2.3 %,高血压和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79.6%和65%。

2

3、改革医保支付,提高保障水平。一是基本医保提标扩面。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47万人,参合率达到100%。2017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平564元,其中:中央财政300元,省级财政98.4元,县级财政45.6元,全县集资金2.08亿元。新农合住院患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 %。二是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在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同时,推进按病种、按人头付费等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科学合理测算和确定付费标准,2017年新农合住院病人单病种定额付费的种类已达到81种,同时将服务性收费调整部分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三是大病保障机制基本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险覆盖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等22个病种,截止目前共补偿103人,赔付金额120.75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399人,赔付金额893万元。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下降。

门直接管理医院为行业管理,真正当好裁判员。三是促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截止目前,县人民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药品差价收入914.02万元,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费用减少医疗服务收入269.58万元,全面破除逐利机制。切实减轻了群众“看病贵”问题。同时县级公立医院严格执行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采购率达100%。

《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县卫计局》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全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12月14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县委、县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思路,坚持“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确保稳定”的原则,严格执行医改政策,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的基础上,依据改革任务,逐项细化分解,明确完成时限,全部落实责任,稳定有序地推进医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并顺利通过市考评验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明确思路。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人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等8个部门一把手和6个乡镇长为成员的医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卫生局,从财政、人社、发改、药监等7个部门抽调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并落实了办公经费,具体负责各项医改任务的推进。

2、强化目标管理。县政府将医改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为我县医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6个乡镇和7个部门各抽调一名副职,两人一组分包六个卫生院,明确了包保人员职责,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按省市进度要求稳定推进医改工作。

3、明确工作思路。以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为突破口,确定了“一点五线”的改革基本框架,即“抓住一个重点,突出五条主线”。“一个重点”就是要将医改的重点放在基层,全面覆盖6家乡镇卫生院。“五条主线”就是乡镇卫生院改革的五大配套措施,即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4、搭建制度平台。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一主两辅三配套”医改文件。“一主”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两辅”指《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三配套”是指《卫生院院长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卫生院补编人员公开招聘方案》、《乡镇卫生院内部岗位设臵方案》。“一主两辅三配套”6个文件,相辅相承,其中,“一主”构建了相关部门分工协作机制,“两辅”明确了资金保障,“三配套”确定了人事改革方向。

二、因时顺势,突破难点。

1、保障制度改革。一是制定了《**县乡镇卫生院经费补偿机制实施意见》,县财政拨付药品零差率损失**余万元,拨付购药周转金32万元;实行绩效工资后,县财政每月拨付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工资和70%的绩效工资**万元,剩余绩效工资的30%,作为奖励性绩效待年终考核后再拨付。二是制定了《**县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取消了各乡镇卫生院原单位帐户,所有收入纳入县财政集中管理,实行集中支付。三是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债务清理工作,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债务共***万元。

2、药物制度改革。我县于5月31日正式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乡镇卫生院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河北省新农合乡级报销增补药物,使用率达到81.2%以上,实行集中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并一率实行零差率销售,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预计两项可使药价下降36.5%以上。卫生院现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国家指定价,非基本药物售完后不再采购。

3、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的原则,着力进行基层医院人事改革,做到既坚持原则,又不死板教条。一是完成院长公开竞聘上岗,全部签订聘用合同、任期目标责任书。二是科学设臵岗位。全县**个编制,设臵专业技术岗位**个,占总岗位的**%,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三是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补编工作。向社会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名,其中临床**名,护理**名,检验*名。四是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全员竞聘上岗,全部签订了聘期3年的聘任合同。

三、狠抓关键,统筹推进。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实施。去年以来,我县启动了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服务项目,目前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6.68%,超出省定目标6.6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62.5%,超出省定目标12.5个百分点;其中,0-7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人等重点人群的综合建档率达65%,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医疗保障制度平稳推进。一是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今年进一步完善了新农合报销政策,对起付线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县内乡镇卫生院报销**%,县内县级医院报销**%,参合农民市级、省级报免比例分别提高5个、15个百分点,补偿封顶线上调2.8万,增至6万元,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医改惠农效果凸显。二是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新农合参合率突破了93%,同比提高近三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受益面逐年扩大。

3、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投资**万元的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设已完成主体*层,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投资**万元的县卫生监督所新建和投资**万元的农村院前急救体系项目均已立项;街关中心卫生院扩建和**个村卫生室新建项目已全部通过检查验收;**个村卫生室新建项目正在跑办;全县*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均已通过省验收,初见成效,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四、找准问题,确保实效。

1、存在问题。一是财政补助压力大。**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欠发达、财力薄弱。一方面,按省市要求,医改工作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这给我县财政和工作开展造成了很大压力,难以持续保证财政投入。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药物改革后,各乡镇卫生院实行零差率销售,收入锐减,需要靠财力保证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今年新农合县级配套478万元、县级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64万元,两项合计542万元。这给承担“兜底”责任的贫困县造成了很大压力。二是补偿机制亟需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的补偿方式不一致,目前,国家、省、市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有不同程度补偿。按现行政策,县级承担财政“兜底”责任,但医改配套资金没有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多渠道、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亟待健全。三是村卫生室受一定影响。村卫生室最能方便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需求,其存在主要靠药品收入维持,医疗服务收入所占比重很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下降,医务人员收入降低,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比较困难,县级财政无力支持,易造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破裂,影响社会稳定。

2、下步建议。鉴于我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欠。

发达,希望市里给予综合考虑,在向省争取更多资金的同时,给予政策倾斜,特别是在基本药物制度方面建立科学持续的补助机制,使医改工作更好的持续深入开展。同时,建议加大对村卫生室投入力度。继续加强村卫生室建设,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确保“网底”不破。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将一如既往,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攻坚克难,严格落实省市下达的任务目标,确保医改工作稳步实施。

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县政府及县卫计委的工作部署,并对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赣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县办字[2015]114号)文件内容,我院于2015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通过近半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位启动,夯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基础。

为做好我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确保改革目标和任务按时、按质、按量落实到位,我院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夯实改革工作基础,确保改革工作高位启动、稳步推进。

领导高度重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我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文件,吃透文件精神,确保工作不走样,出成效。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明确人员责任,将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到相关科室和人员,确保工作有领导、有组织、能落实。宣传氛围浓厚。通过展板、宣传栏、横幅、电子显示屏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目标、意义、方法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改革工作氛围,让广大群众知晓改革、配合改革。

二、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院严格对照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按时启动并稳步推进改革工作向前发展。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改革工作成效。

(一)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通过任务分配进一步明确了人员职责,建立了工作机制。

(二)开展调查研究。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我院根据改革需要,在结合政策要求和医院实际的情况下,在院内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县卫计委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了相关数据摸底调查和测算,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三)建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尊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严格按照政府办《关于印发〈赣县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赣政办发[2015]36号)文件要求,调整了我院部分医疗技术服务价格。

(四)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所有药品均实行网上集中阳光采购,降低了药品价格,并破除了以药补医的局面,在改革工作启动后,取消了药品加成,医院所有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已按购入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今年1-10月,医院药品费用总额为60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7%,累计为群众减少药品支出90余万元。

(五)推进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了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2015年支付方式改革覆盖住院患者数达2315人次,占医院年入院人数的68%,与2014年同期相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六)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通过与市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整合基层妇幼保健医疗人才队伍和资源等方式,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妇幼保健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县、乡(镇)、村一体化的妇幼卫生管理服务网络,补足基层妇幼保健管理服务短板,让妇女儿童均衡享受优质的卫生计生服务。年初,我院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协作关系,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临床服务能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缓解了医疗服务压力。同时,我院与茅店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帮扶关系,通过选派优秀妇产科医生前往坐诊、查房、授课、指导业务开展,帮助该院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构建以县妇幼保健院为核心,延伸至各乡镇卫生院的妇幼卫生管理网络,从部分到整体,逐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最大限度保证母婴安全,提高全县的妇幼保健管理水平。

(七)优化绩效分配方案,调动医务员工作积极性。推进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为分配原则,制定了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建立了以工作岗位性质、技术含量和风险程度、服务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以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任务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并将医院的公益性质、运行效率、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努力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八)加强了医院内部管理。推行岗位聘用和公开招聘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为进一步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拓宽用人渠道,我院于今年3月份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及自主公开招聘优秀护理人员工作,让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管理团队及临床护理岗位中,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同时,我院建立健全了医院财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国家财务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开展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完善了医院医疗管理制度,坚持执行合理用药管理和处方审核制度。加强了临床路径管理,开展了计划性剖宫产、自然分娩、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腹股沟疝四种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九)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服务流程。为方便服务群众,提高服务水平,我院筹资改造升级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己完成安装、调试,并已投入运行。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工作实施后,由于取消了药品加成,而各级财政对医院的投入又尚未落实到位,给医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二)由于药品实行了零差率销售,破除了以药养医的局面,医院通过制定措施控制药占比、实现医疗收入的良性增长的方法来稳固医院发展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临床医师工作积极性的下降,给医院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财政拨款编制太少,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64人,财政拨款编制仅12人(编制总数100人),无其它拨款经费。建议加大财政拨款,进一步帮助我院解决人才供养问题,按照《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及兄弟妇幼保健院的拨款标准,核定保健人员63人(我县人口数63万,妇幼保健院保健人员编制配备按1:10000配备)全额财政拨款,临床人员实行50%差额拨款。

(四)我院由于业务用房不够,医疗资源分散,现有的两栋大楼,占地面积仅102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且新老妇保大楼相隔甚远,导致医院运行成本高,并给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带来诸多不便,给医院的发展造成困难。基于医院目前的现状,建议政府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调整医院业务用房或落实我院整体搬迁的地址及相应的建设资金拨款。

2016年11月11日。

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2013年以来,我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医改工作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各项医改工作扎实推进。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16个镇,260个行政村,总人口91万人。全县公立性医疗卫生机构21家,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5家,基层卫生院16家,现有人员2847人。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1个,16个镇均设置有新农合管理站。全县有行政村卫生室260所,乡村医生673人;个体诊所875间,乡村医生575人。其中: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改后核定编制1042人,现有人员共1318人,其中在职在编人员786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128人、初级职称441人,未取得职称资格专业技术人员37人,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共178人);自聘人员532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40人,未取得职称资格专业技术人员303人,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共83人)。

现有编制床位798张,实际开放床位1070张。

2.县级公立医院:。

原编制415人,核定医改后编制1704人,后勤人员控制数189人。现有人员共1529人,其中在职在编人员430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2人、中级职称196人、初级职称153人,未取得职称资格专业技术人员11人,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共46人);自聘人员1099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591人,未取得职称资格专业技术人员260人,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共225人)。

原编制床位787张,实际开放床位1353张。核定改革后编制床位1150张。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3月底,全县新农合应参合人数72.8492万人,参合人数71.9976万人,参合率98.83%,已提前完成自治区“十二五”医改规划96%以上的任务指标。2013年人均筹资标准为340元/人•年。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标准188元/人•年,我区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为92元/人•年,农民个人缴费标准为60元/人•年。1-3月全县共补偿74.2万人次,合计补偿金额5745.9万元。其中住院补偿6441.82万元(1.8万人次),门诊补偿1702.7万元(71.76万人次),其他补偿369.34万元(0.66万人次)。基金应支出5745.9万元,占全年应到位资金24479.184万元的23.47%。儿童两病及妇女两癌等20种大病纳入我县新农合重大疾病补偿,最高支付限额到15万元,重大疾病补偿农民受益程度不断提高。按照自治区的部署,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

(二)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我县作为广西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结合实际,制定了财政补偿、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等配套文件,并相应实施。2012年12月启动县级3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3年2月1日,我县3家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启动医院新收费系统,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降低17项大型设备检查项目的价格,调整诊查费和护理费共30项,积极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目前,市、县已落实了医改后的人员、床位编制。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机制。

全县政府办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260所行政村卫生室全面完成了村医生招聘配备和卫生室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按“三制、四有、五统一”的要求实施了一体化管理,基本实现每千人口有1名村医生的目标;村卫生室临床使用药物,由镇卫生院通过网上采购,并统一配送,实现了群众在行政村卫生室享受到国家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群众“一元钱看病”;建立聘用村医生待遇补偿机制,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养老保险待遇等落实到位。2012年9月全区加快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在会上推介了经验。全县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截止3月底,门诊总诊疗人次数14.21万人次、同比增长6.64%,门诊次均费用40.49元、同比减少7.4%,住院总人次数为2.01万人次、同比增长42.02%,住院次均费用1103.67元、同比降低1.54%。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截止3月底,完成了总投资600万元的卫生监督所业务综合楼、7个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等卫生设施建设项目8个。认真落实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做好上级安排的3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支医期间的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抓好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共培训医务人员350人。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县启动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由镇、村医生联合组成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由单一注重基本医疗服务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的模式转变。截止3月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7.06万份,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66.04万份,建档率达87.05%,完成率达145.08%,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60%电子建档率任务,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完成率达100.77%、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完成率达101.15%。免费婚检率100%,新生儿疾病筛查、住院分娩率分别为99.83%、100%,地贫基因诊断、产前诊断补助率均达100%。全县16个镇卫生院建设有中医科,33个村卫生室能利用壮瑶医药服务包提供中医药服务,100%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

一是率先在全区成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核算中心,创建了电算化信息管理平台,实行了县镇村“一体化”管理财务。我县的工作模式在全区推广。二是成立了浦北县医疗纠纷调解中心,抓好规范建设,发挥效能作用。2013年5月9日,全市医患纠纷调解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核算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县召开,会上我县作了经验介绍。三是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成效明显,开展“积极治疗”降低艾滋病病死率,2013年1月在全区对2012年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终期考评得分全市排名第一位,全区排名第三位。

(七)医改补助资金、债务化解全面落实。

截止3月,医改补助资金到位20829.78万元,财政已拨付14135.88万元。全县16家基层卫生院全面实行“托低不限高”的绩效工资制度,按时兑现绩效工资。采取措施,切实抓好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化解工作,有效化解了15家涉及债务的基层卫生院长期债务1143.7万元。

三、主要做法。

我县在推进医改中,通过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同时,结合本县实际,力求大胆探索,做到“自选动作有创新”,为深化医改积累经验。

1.注重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调整充实了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县卫生局等部门也调整了工作组成员,加强对医改工作的指导。先后召开了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全县卫生工作系统医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医改工作,全面落实了医改工作各项目标责任,确保医改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2.注重资金支持。县财政加大对医疗卫生投入力度,专门安排医改综合配套资金,确保了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发放、债务化解工作的全面落实,保障医改稳步推进。

3.注重机制建设。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推进运行机制转变,为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

4.注重合力推进。实行县医改领导小组定期督查,县医改办、县卫生局跟踪落实、全程问效,实行工作进展情况日调度制,保证了医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5.注重政策宣传。县镇各级部门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和电子显示屏、公告公示栏、宣传材料等媒介,广泛宣传医改政策。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卫生人才短缺。

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人才短缺,特别是农村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严重影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落后。

基层卫生院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大多数职能科室人员互为兼职、共用,导致服务能力弱,不能有效地满足群众对于卫生服务的要求。

(三)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财政对卫生经费投入少,使得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更换旧的医疗设备和开展新业务。尤其医改以来,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多、任务重、涉及面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数需要下乡入村摸底,而目前一方面镇卫生院人员较少,另一方面缺乏交通工具,严重制约了镇卫生院有效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四)绩效考核工作有待加强。

主要是考核标准和办法的量化层次不够深,需要切实拉开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差距,实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调动积极性,避免大锅饭。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1.进一步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巩固新农合覆盖率的基础上,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审核、报销补偿等环节的规范管理,降低资金风险,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

2.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保障体系,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政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时,做好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扩大基本药物适用范围,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3.进一步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抓好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扩大服务人群范围,将项目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让广大群众公平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实现群众就医环境的提档升级,为县域内居民提供最先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5.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认真总结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补偿机制、管理体制改革。

6.进一步抓好卫生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卫生全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整合建立贯穿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建设县级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

7.提高对口支援协作共进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建立和完善二级医院对口支援镇卫生院协作机制,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8.提高医疗卫生优质服务能力。加强卫生行业管理,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服务模式和活动载体,规范执业行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就医用药更加方便快捷,打造和谐医患关系。

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国家和我省医改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 2017年我市医改工作继续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持续深入推进医改。

(一)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动市医院、中医院、市二院、妇幼保健院等四家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完善药品及高值耗材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院管理、提升保障水平、建立有序就医格局、强化服务监管等方面的重点改革。二是继续推进建立医疗联合体,积极与焦作二院联系,加快推进二院与**中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行探索。继续开展市直医疗单位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市级四家公立院医院与六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派驻医师10名,举办业务培训讲座5场,开展义诊11次,城乡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次。

(二)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填平补齐 1

的原则,继续开展16个一体化村卫生室标准化项目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二是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程。组织乡镇卫生院30名技术骨干参加省专业技术培训。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专业技术培训,举办两期共669名乡村医生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等业务培训。三是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时顺利完成市二院整体搬入人民医院老院工作。市二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从2017年2月25日起至3月9日,用13天的时间,提前完成医院搬迁工作,方便了群众就诊。搬迁之后的3—4月份,门诊、住院人次分别达24561人次和1592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2.7%和28.7%。搬迁后的医院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环境更为改善,服务大为提升,就诊更为便捷。四是继续推进市人民医院病房楼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中医院门诊楼改建项目和建筑面积4560平方米、总投资1140万元的妇幼保健综合业务楼建设项目。

(三)深入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自2017年5月20日起,大病保险起付线、封顶线、保障范围不变,适当提高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1.5万元—5万元(含5万元)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按60%的比例给予补偿, 10万元以上部分按70%的比例给予补偿。三是深入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在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展按新农合病种付费、单病种分组付费、按床日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其中,单病种分组付方式改革,原则上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病种数不少于20种,县级综合医院不少于60种,县、乡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低于50%的住院病种。认真落实35种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和25种常见病定额补偿政策。四是推动建立新农合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新农合报销政策调节作用,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差距,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结合实际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病种范围,积极建立以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

(四)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润,增强配送积极性。对原来在集中采购目录内采购不到的药品,可以通过替换厂家、替换规格等方式进行网上采购,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二是落实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配备。根据国家、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2017年12月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药学相关专家从国家和省低价药品清单中遴选50种常用的、可纳入新农合医疗报销范围内的非基本药物,逐级上报省、市卫生计生部门备案。待审核通过后,基层医疗机构将增加80种非基本药物供临床使用。三是加强基层药品采购配送监管。督促配送企业按照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数量及时配送,尤其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服务,对于配送到位率低的,通过约谈、通报批评等形式限期纠正。对需求量小的药物及急救药品,提前与配送企业沟通,以确保临床需求。四是推进合理用药宣传培训。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优先使用低价药品的意识;加强对群众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用药习惯,营造良好的合理用药社会氛围。

(五)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人,发放叶酸1123瓶,叶酸服用随访率达到100%,新生儿缺陷率继续呈下降趋势。二是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17年4月份起,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慢性病人免费体检活动。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常规体检、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十余项,体检结果将作为对此类人群正规用药、饮食方面、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指导依据,对有效降低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预计,我市今年共有62000余名65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人受益。

5

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11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省、市医改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县在加大医改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转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了全县医改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现将我县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情况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是于2010年3月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发改委、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县药监局等10家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在县卫生局设立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二是为顺利推进全县医改工作,分别从县发改委、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抽调1名科级干部充实到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实行分包制度,责任到人,负责督促、指导、协调全县医改工作。

县政府出台了《西华县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西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和《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等7个配套政策文件,为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指导依据。同时,县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我县医改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医改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7月1日零时起,我县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采购网上进行,基本药物用药首选且零差率销售,库存药品2个月内零差率销售完毕,并多次进行了督导检查,促进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县财政设立了基本药物帐户,推行了每月5号20号为集中网上点击购药,每月5号以前报县卫生局审核有关票据,15日前由财政局支付药款。对网上采购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采购点击办法及注意事项,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失误。

-2-。

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平均工资增长5%。

二、运行分析。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患者用药价格明显降底,病人负担明显减轻,卫生院门诊人次费用明显下降,卫生院药品收入明显下降。2010年7-9月份我县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857万元、药品收入694万元、门诊人次127731人次、出院人次15142人次、人均门诊费用30.50元、人均门诊药品费17.5元、人均住院费用789元、人均住院药品费492元、日均住院费用178元;2011年7-9月份我县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756万元、药品收入578万元、门诊人次132170人次、出院人次11324人次、人均门诊费用28.6元、人均门诊药品费16.29元、人均住院费用732.41元、人均住院药品费372.25元、日均住院费用155.8元。同比业务收入下降101万元,下降率为11.5%;药品收入下降116万元,下降率为16%;门诊人次增长4439人次,增长率为3.4%;出院人次下降3818人次,下降率为2.5%。各医院不论从药品收入的下降,还是从人均处方值的下降都可以从中看到病人看病支出明显下降。充分说明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是有效遏制了乱用药物,乱用抗生素的现象。由于国家基本药物的种类规定了用药的要求,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后,这种现象明显减少,客观上看,基本药物高价药品较少。

三是有效防止了药品销售的腐败发生。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3-。

药品种类国家统一规定,价格由省统一招标,统一配送,这样客观上切断了药品乱,价格乱,配送乱的根源,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杜绝腐败的产生。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对策。

(一)综合改革进展不平衡。

部分乡镇卫生院对综合改革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理解不够深刻,方向不够明确,统筹考虑不周,只做了一部分“规定动作”,全面推进不够深入。

(二)基本药物采购机制不完善。

目前,各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实施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工作,但在实际配送中,中标企业未能按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进行配送,存在着配送不及时,品种不齐全(只配送价格高的药品,不配送价格低的药品)等现象,部分配送企业送药时,不能做到发票与药品同行,造成医院不能在网上输入发票号,无法及时完成入库工作。

(三)药品零差率后,财政补偿机制还没有很好的建立。工作对策:

我县将按照“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落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推进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4-。

要求各乡镇卫生院切实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工作要求,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完善改革成果,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二)进一步规范药品采购。

加强卫生部门基本药物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固定专人负责,强化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和使用环节的监督与指导。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财政部门和药品配送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卫生部门、配送企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会商制度,明确各自的责、权、利,提高配送效率和质量,确保基层机构良性运转。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医保基金管理水平,确保我县医改工作稳步推进。

(三)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

加强督导检查,努力建立完善的督查机制。同时,认真开展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及时了解和分析基本药物实施效果,定期通报运行情况,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尊敬的各位领导,虽然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但离上级的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针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确保组织到位、投入到位、督促到位,促进全县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5-。

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好,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推进医疗卫生健康的发展,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和谐医疗秩序。我院新医改工作有计划、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官底镇位于临渭区北部,距城区30公里,属四县交界处,辖区总人口约3.3万人,服务半径约10公里。院内设内、外、妇幼、防疫、疼痛、检验、放射、b超等科室,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b超,经颅多普勒,200max线光机。现有职工12人,规范化村卫生室21所,承担着全镇21个行政村、3.2万余人的基本医疗、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卫生服务工作。

二、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由院长李青春任组长、副院长刘德良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医改工作的领导小组,为我院顺利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主要做法。

1、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自2010年10月1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院认真落实、扎实开展,严格执行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制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后,药品销售价格下降21.23%,门诊就诊人次同比增长18%,门诊人均药品费用12.31元,同比下降13%;住院人数人次,同比增长43%,住院人均药品费用224.29元,同比下降19%。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吸引了群众来院就医,门诊和住院病人数同步增长,而医疗费用明显下降,充分体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优越性,减轻了人民群众医疗费用的负担。

2、全面完成岗位设置。

根据渭临卫发(2010)44号件《关于卫生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意见的函》的批核,我院现定编制数12人,人员编制具体为管理人员1人,专业技术人员4人,工勤人员7人,我院工作职能是:

(一)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三)完成卫生部门规定的其他任务。其中单位正职(院长)1名,副职(副院长)1名。

根据我院实际,本单位确定岗位类别三类,分别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33%,岗位主体是医、药、技、护岗位;管理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8%,工勤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58%,其中:管理岗位1个,专业技术岗位4个,工勤岗位7个。

3、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我院为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根据《临渭区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及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精神,制定了《官底镇卫生院岗位绩效考核工资考核分配方案》,建立健全以医德医风、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绩效考核“一票否决”事项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体系,对绩效考核创新理念、科学量化,实行科室、个人双重考核,采取“一述两评三运用”的方式,建立客观公正的“考评用”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医院的内部活力,医德医风有效好转,医疗质量明显提高,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取得了初步成效。

4、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官底镇辖区户籍人口约3.3万人,常住人口约2.9人,我院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工作,全镇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3501份,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0580份,建档率92%,其中高血压病人建档案265份,建档率80%,ii型糖尿病病人建档案201份,建档率89%,重症精神病病人建档案6份,建档率99%,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案2295份,建档率98%。

5、开展乡村医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按照区卫生局部署,我院有计划稳步地推进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所的规范建设、人员队伍、业务工作、药械配置、绩效考核进行统一管理。全镇辖区21个行政村配备村卫生所21个,业务用房合格率达100%,规范化药房合格率达100%,村卫生所全部配备基本药物,药品采用统一投招标,由具有配送资质医药公司统一配送,价格不高于省招标价。2011年年底对全镇乡村医生实施绩效考核,考核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察看、入户随访等方法,对村卫生所每位乡村医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复核和评价,评出优秀卫生所3家,评出优秀乡村医生3人,发放公共卫生补助21人,总额7355元,我院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已取得初步成效,村卫生所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院人才问题。卫生院人员队伍结合不尽合理,部分岗位人才已出现断层现象。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从事妇幼保健、计划免疫、放射、检验、药学等工作的人员多是临床兼职,经过短期培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中医药人员匮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一直以来,受限于乡镇卫生院人员补偿机制和体制的原因,卫生院人员正常的流动机制没有形成,直接影响了部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建议在医改实施的有利条件下,主管部门制定出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以上问题告诉我们出台灵活的人才交流激励政策迫在眉睫。敬请各位领导关注、关心、支持!

2、乡村医生队伍问题。乡村医生老龄化,对医改、一体化管理、公共卫生事项等新生事物接受不够深入,同时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由于大多数乡村医生电脑实际操作和运用水平普遍偏低,有畏难情绪。公共卫生的主动意识及服务水平较弱,这个培养过程将会有一个很长时期,这些制约因素影响了医改和一体化管理的成效和推进。同时,也要考虑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亟需解决乡村医生的工资待遇问题。现有的乡村医生大部分已接近60岁或已超过60岁,村卫生室后继乏人的问题有待解决,要想延续村卫生室的生存发展,需加大引进村卫生室人才的力度,充实卫生室人员力量。

3、药品零差率销售后,群众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问题,杜绝了大处方、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现象。但药品招标实际操作中,基本药物的品种数偏低,品规不齐全,某些临床基本用药药品几乎为零,使临床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也造成患者的误解。除了自身要加大基本药物的宣传力度外,督促省药招办和药品配送企业提高药品的配送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基层医改实行药品零差率后,临床医务人员积极性有所下降。卫生院没有绩效工资以外的奖励性基金可供支配,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手段非常有限,建议财政部门核定收支时要适当宽松,以落实院长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业务人员,以充分调动业务骨干的积极性。

五、建议。

1、进一步加强卫生队伍建设。

继续落实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补充政策,加强对现有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卫生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流动,营造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落实国家基本药物招投标和集中配送制度。

动态掌握各单位基本药物和补充药物使用和供应情况,定期开展药品销售专项督查,严格实行药品销售监管体系建设,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密切跟踪和调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影响和百姓受益程度、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等关系。加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引导群众合理用药。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研究药品招标工作,使基层单位药品销售能更合理、及时、有效。

3、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医改后,因考虑到村卫生室的收入减少,建议适当增加待遇,有利于一体化管理制度及新农合制度的推行。同时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管,因为我们医改相关惠民政策的落实,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村卫生室。但是目前的村卫生室面临人员断、缺、老化问题,后备力量不足。

市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省卫计委王咏红主任到会指导。全市深化医改工作推进有力、进展有序,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突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3262。

个,其中,医院。

201。

家(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

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4

所,其他三级医院。

所)、卫生院。

205。

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

个,妇幼保健机构。

个,卫生监督机构。

8

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3

个。共开设床位。

3.51。

万张(其中医院床位。

3.42。

万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

4.68。

张,全省地级市排名第。

6

);共有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3.95。

万名(其中执业医师。

14215。

名、执业助理医师。

2151。

名,每千人拥有执业医生。

2.24。

人,在全省地级市排名第。

8

;注册护士。

15637。

名,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

2.14。

名,在全省地级市排名第。

8

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

在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上:

一是着力完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四个层面的服务体系。

先后将医疗资源配置项目(如市妇幼保健院、市肺科医院迁建工程等)、重大疾病防治项目(如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等)、医疗救治保障项目(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

120。

急救体系建设等)等纳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强力推进。

2014。

年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达。

46.05。

3

所,市精神卫生、妇幼保健、传染病、肿瘤等专科医疗机构均已建成高水平的三级专科甲等医院。

二是强化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着力完善县级医院、区域性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四个层面的服务体系。对县级医院,明确其县域内医疗中心定位,加快提档升级步伐,

12。

所县级医院中已有。

5

所建成三级医院(。

xx。

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

xx。

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

xx。

17。

所二级综合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重点推进标准化和示范化建设,全市。

79。

个建制镇建成。

205。

所卫生院,

1587。

个行政村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建设达标率达到。

80%。

以上。累计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

30。

所。

三是健全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在去年市区建成两所急救分站的基础上,今年又将市急救中心扩建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区形成“

1

个中心。

+5。

个分站”的。

120。

急救服务网络;各县(市)依托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加快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布点,已建成。

6

个急救分中心、急救网点。

45。

个,基本形成。

15。

分钟院前急救服务圈。全市共有。

169。

辆急救车辆,其中市区。

31。

辆,县(市)。

138。

辆,每。

5

万人配备。

1.16。

辆。此外,积极探索第三方转运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群众转院、送(出)院服务需求。

四是大力扶持社会资本办医。

目前,全市共有非公立医疗机构

1751。

个、床位数。

7988。

张,分别占全市机构总数的。

53.4%。

和总床位的。

22.8%。

4

所专业护理院,床位。

450。

9

所(常青乐龄观音山老年护理院、南通安体护理院、南通颐生护理院、

xx。

区刘桥镇新联护理院、

xx。

市聚南医院等。

5

所乡镇卫生院转型护理院),床位。

1500。

张。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去年底,在如皋试点的基础上,全市所有县人民医院(

6

家)、县中医院(。

6

家)和部分中心卫生院(。

24。

7%。

(其中:门急诊同比增长。

6.9%。

出院人次同比增长。

8.3%。

住院病人手术人次同比增长。

5.2%。

),药占比同比下降。

5.33%。

人均诊疗费用增幅控制在。

5%。

以内。平均住院日。

9.47。

天,较。

2014。

年下降。

0.53。

天。

xx。

市人民医院实施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后,医务人员绩效实际发放总额。

1

9

33%。

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

12.4%。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做好各项准备,上半年完成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初步测算工作,

8

10。

月底前正式启动医药价格综合改革。从测算情况看,以。

2014。

年为基数,

12。

家参改医院符合规定的药品取消加成后将减少。

3.02。

亿元收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后可补偿。

2.34。

亿元,平均补偿比为。

77.32%。

24.76%。

57.18%。

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的服务收费项目增幅较大补偿率分别达到。

158.06%。

144.18%。

调价对特殊病人、慢性病人的影响较大,相应的财政、医保补助政策需及时调整,补偿机制、分配制度、支付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等配套制度需及时跟上,实现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全面完成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工作卫生计生、编制管理、人事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探讨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动态调整考核指标及分值标准,完善公立医院的监管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路径,市属医院的绩效工资总额上限由原来的基准线

1.5。

倍调整到。

2

倍。

2013。

年在市六院试点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工作,通过组建理事会和监事会,全面提升法人运行效能,切实加强法人监督管理。市卫计委连续两年组织公立医院法人代表参加法人治理结构研修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履行职责能力。

三、坚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在县(市),各级财政加大卫生基本建设投入,实施了一批县级医院、专科医院新建、改造项目,群众就医条件显著改善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基本全覆盖,

90%。

以上村卫生室达省定建设标准。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17。

2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政府办。

14。

所,市属医院领建。

4

所,民营。

1

所、企业办。

1

所),建成国家级示范中心。

1

所、省级规范化中心。

16。

所,示范达标率。

85%。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覆盖不到的地方建设了社区卫生服务站。

70。

所,实行政府直接投资和购买服务相结合。

通过组建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县乡村一体、科室共建、社区病房等形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在县(市),推动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中心卫生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医疗联合体。

xx。

30%。

xx。

市成立县域内医疗管理集团,以。

xx。

市人民医院为龙头,联合。

xx。

市中医院、

4

所中心卫生院和。

13。

所乡镇卫生院及其分院,组建六个片区“医疗联合体”。在城市,推进“大医院。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建设,市区。

9

所大医院与。

2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对接,以派驻全日制医师、组建康复联合病房、培植“一中心一特色”为主要形式,通过专科建设联动机制、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双向转诊机制、医疗信息共享机制、业务支撑和培训机制、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医保付费统筹模式等七大配套机制,充分挖掘大医院潜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居民或家庭资源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在县(市),全面推进乡镇健康团队服务和乡村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以服务农村重点人群为导向,依托乡村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拓展服务补偿渠道,促进可持续发展目前,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开展团队服务,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

30。

%。在城市,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实行家庭医生签约网格化管理。签约服务费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三个渠道分担。探索提供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在基层多点执业作为家庭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服务。

2015。

年,

80。

%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到。

2017。

年,

90。

30。

%;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

40。

%以上。

近年来,我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合)率多年稳定在

97%。

以上,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并轨稳步推进。市区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已达。

1000。

元,县(市、区)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也都超过。

550。

元,医保政策范围补偿比例稳步提高。城乡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医疗救助覆盖到城乡困难家庭。在推进分级诊疗过程中,积极推动医保和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通过制订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调整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及报销比例,适当提高社区机构的结算标准。实行急性病、慢性病分级分类报销,实施社区就诊优惠政策,开展单病种结算、家庭病床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试点工作,引导群众通过选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就诊来降低就医支出,建立合理的就医流向。

全面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按照“智慧结算全院通、智慧应用全城通、院内服务全自助、项目覆盖全人群”的总体思路,同步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智慧医院”、“智慧社区”三大工程。重点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生诊间动态调阅,初步解决群众诟病较重的重复检查问题。以便民就医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在市一院、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先行试点,在全省率先实施诊间挂号报到系统。推动全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诊间结算、院内自助服务、掌上医院

app。

+

科技”手段,对公立医院服务质量、药械使用、费用水平等指标进行全程智能化实时监管。

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我中心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深入开展中医药工作,狠抓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且定期对中心临床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指导和居民中医药健**健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诊疗水平和社区居民的中医保健意识,现就中医药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心辖区共包括7个居委会(**、工农兵、**、越河、立新、新村、清淮),共39258人。

主要开展的业务有:中医临床、针灸、中西医结合临床、西医临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能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普通针刺、灸法等。

二、医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0月底,治疗门诊4503余人次,中医诊疗1123余人次,占门诊诊疗人次的24%。住院治疗958人次,中医诊疗67余人次,占住院人次的6%;业务总收入140万元,其中药品收入占20%,中草药及中成药收入占5%。

三、创建了中医科。

按基本标准独立设置了中医科室:

中药打粉机、中药饮片厨、治疗推车、tdp神灯(单头、双头)等设备。

(二)设置了中药房,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139种和中药饮片400余种。设备有: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等。

四、强化中医科岗位管理职责,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中心制订了中医科标准、中药房标准、中医科工作制度、针灸室工作制度、中药房工作制度、中药饮片储存和设备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管理规范。建立中医会诊制度,住院病人可根据需要请中医医师及专家进行现场中医查房。制作了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方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措施等宣传牌,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凸显。

五、重视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加强中医养生健康教育。

(一)至目前创办中医药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栏8期。中医药。

健康养生保健4期。

(二)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3期。

(三)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上门送医送药送健康,共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9次,其中中医健康教育活动3次。

(四)按季度下社区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及免费体检3次。

六、严抓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及业务能力。

内容。具体要求为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与业务能力,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撰写读书笔记与座谈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中心十分注重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每季度对中心员工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七、今后的打算。

(一)积极争取建设项目,扩大业务用房建设。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进修,全面掌握中医药知识;挖掘聘请知名中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监管力度,严格遵循中医药各项技操作规范,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发展中医药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刻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业务,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功效,不断深入挖掘民间单验方,探索更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渠道,使之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节约医疗开支,为辖区居民的健**驾护航。

医改指挥部工作情况汇报

医改指挥部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医改指挥部成立以来,按照、市府的工作部署,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开展调研,完善政策方案,强化督导考核,扎实推进医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医改工作取得新成效

1、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2011年1月1日起,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平均下降40%。呈现出门诊量、住院量、业务收入上升,药品价格、门诊费用、住院费用下降的“三升三降”趋势。临床用药趋向合理,“以药养医”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全新的、良性的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建立。预计全年让利于民1600万元。 2、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拔群众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充实到公共卫生科,组建专职固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队伍。严格落实乡医待遇,调动其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9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居民建档完成66%;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对2017年度公共卫生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分配挂钩。

3、新农合二次筹资任务全面完成。在德州市率先完成二次筹资工作。于5月27日开始执行新农合报销新政策。

4、医疗服务基础工程建设进展迅速。投资7000万元的 1

人民医院外科病房楼即将投入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本药物目录品种需进一步调整、充实。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反映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不能完全满足用药需求。

二是群众用药习惯短期内很难转变。群众在购药、用药过程中盲目用药、超剂量用药等现象仍然存在。

三、 下一步计划、措施

一是全面完成医改扩面工作。集中人力、精力和时间,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确保6月底前,将所有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

二是加强规范管理。将“零差率”销售政策作为一项硬性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强化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改变不合理用药习惯。强化督导检查和考核,狠抓工作落实,依法处理违规违纪行为。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继续采取发放明白纸、制作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率。药房、收款室等窗口科室人员及临床、医技等医务人员要主动讲解基本药物的有关政策,让群众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改变不科学的用药习惯。

制度落实到位。

3

【医保总结】县医保局年医改工作总结

2011。

年我局在医改中所承担的工作总结如下: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加强了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医改工作小组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照医改工作目标,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确保年度重点任务得到落实。

围绕。

年医改重点工作目标,我局对今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医改重点工作进行了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责任层层落实到人的工作职责。

1.

城镇居民:

年我县居民参保居民目标任务数为。

27700。

人,占应参保城镇居民。

29011。

人的。

95.48%。

截止今年。

11。

月份共计参保。

27705。

人,占目标任务的。

95.50%。

2.

城镇职工:

截止今年。

11。

月,我县应参保职工人数为。

20451。

人,已参保。

19572。

人,占实际参保人数的。

95.70%。

我局将继续加大征缴力度,预计在今年年底超额完成征缴任务。

1.

71%。

2.

继续实施了由县民政医疗救助金补助低保人群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应缴费的。

50%。

的资金,切实缓解了低收入人群的参保压力,积极推进“应保尽保”,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3.

为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水平,方便参保人员就医,我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了基金运行分析和预警管理制度,有效控制基金结余。

4.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了定点医疗机构稽核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定点医疗机构稽查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及近期与其他区县上建立联合检查机制,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通过明查暗访、查阅资料及走访群众。

5.

建立完善了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模式,与财产保险公司签订了《市县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合作协议》,减轻参保人员参保年度内高额医疗费用负担。

结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热点、难点、重点工作,统筹规划,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城镇居民的参保意识。

根据市上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要求,我们将再添措施,继续加大扩面力度,提高参保率,力争实现全面覆盖的工作目标。

一是做好加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础数据的维护工作。二是做好已参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卡的制卡工作和新参保人员的建档工作,方便群众住院就医。

加强对各定点医院、药店监督检查,建立起社会化的科学管理体制。

在自查的基础上,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加强财务统计工作,按时、按质、按量上报财务统计报表。

坚决杜绝冒名住院、挂床住院、分解住院次数、假报虚报单病种等欺诈行为的发生。

切实提高干部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经办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真正做到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对外服务高效便捷,树立医保经办机构的新形象。

总之,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在县医改办的领导下,针对我局在医改中所承担的任务,查漏补缺、克难求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完成。

XX县医保局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情况汇报

为做好我县城镇困难群众脱贫解困工作,根据《关于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的实施意见》、《xx县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职责》,我局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实施医疗保障解困。现将具体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2020年申请财政资金xxx万元为xxxx名城镇困难群众,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截止到8月底共为城镇困难群众解困报销住院医药费324人次,报销金额128.81万元(其中基本医保报销109.01万元,大病保险报销16.37万元,医疗救助报销1.55万元,商业补充保险报销1.88万元);报销慢性病2469人次,报销金额39.98万元,报销门诊统筹1261人次5.53万元,免费救治702人次,救治金额22.6万元(其中免费血透480人次18.16万元;重型精神病门诊221人次4.21万元;白内障1人次0.23万元)。

二、主要做法。

1、每年年初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城镇困难群众名单,我局比对核实后,为城镇困难群众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确保城镇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2、积极协调市医保局完善医保系统,8月13日开始将城镇困难群众享受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四道保障线报销流程整合,由原来的老百姓分别到各相关单位提交材料报销,整合实现在市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四道保障线“一站式”结算,大大减轻老百姓来回跑,多头跑现象。

3、兜住底线,确保城镇困难群众不因病致病,因病返贫。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确保城镇困难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达到90%的适度目标要求,每月对城镇困难群众就医数据进行比对,及时反馈住院费用未报销到90%的贫困人口名单给各乡镇场,主动联系贫困患者,协助其报销医疗费用,缩短报账周期,兜住底线。

三、存在的问题。

民政部门城镇困难群众名单动态调整变化快,民政部门与我局在名单对接时间上有差异,导致少部分城镇困难群众医疗待遇未及时享受。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思想自觉。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抓好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来抓,提高认识,扛起责任,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城镇困难群众脱贫解困工作,按照健康扶贫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方案要求,做好城镇困难群众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工作,切实解决城镇困难群众就医经济负担,确保城镇困难群众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协作,及时共享交接动态调整人员名单,及时保障该部分人员的医疗待遇,切实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脱贫解困工作。

米易县新农合基金监管等医改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米易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医改领导小组的关心帮助和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幸福米易的着力点,稳步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新农合基金监管等医改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米易县幅员面积2153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少数民族乡镇5个)、88个村(少数民族村38个)、8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7万人。全县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1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县卫生监督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162所(乡村医生202人)、个体诊所40个。

1

二、各项医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诊统筹补偿,补偿金额为51.39万元,参合农民因病有8人次得到门诊重症慢性病补偿,补偿金额为0.41万元,几项共计补偿金额为2589.23万元;2011年1-9月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补偿比69.8%,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51.03%,新农合统筹基金使用率63.59%。

三是狠抓源头,加强监管,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规范诊疗行为,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通知》,对住院病人费用及时在网上进行审核和现场抽查。定点医疗机构始终坚持告知制度,严格控制参合农民自费药品和自费检查项目的使用。同时,组织新农合技术指导小组人员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所发生的医药费用进行审核,凡属因不合理的诊治费用造成的.损失,一律由该医疗机构负担,并对定点医疗机构处以相同金额的处罚,给予直接责任人相应处分。

基本用药目录、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公示并设立举报箱。经市、县审计部门对我县新农合运行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未发现违纪违规行为。 五是简化程序,规范管理,确保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实现出院即报。我县于2017年搭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并投入正常运行,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合作医疗的信息网络化管理,门诊和住院费用全部实现了网上监管、网上审核、网上补偿,大大提高了合作医疗的管理水平。2017年实行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 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即时结报,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报销。

六是及时完善补偿方案,确保参合农民得到最大实惠。2011年6月启动了门诊统筹补偿工作,实施门诊总额预付;开展了提高儿童白血病保障水平工作,截至目前有2人享受提高儿童白血病补偿。组织开展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拟为符合手术条件的11名患儿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同时提高了重症精神病患者住院补偿水平,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重症精神病人,住院补偿比例高于同级定点医疗机构5个百分点。今年还将继续开展提高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治疗的补偿保障工作。

《米易县新农合基金监管等医改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近期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确保医改各项工作的落实,医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院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医改日常工作。现就我院医改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落实医药服务价格改革,保证医院正常运转

(一)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我们于2017年6月1日零时起正式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医院所有药品取消药品加成,按实际进价“零差率”销售,“零差率”达100%。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以市物价局批准的有关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护理和手术等医疗服务价格及床位收费标准,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其中,护理费由原来的一级护理11.2元/天、二级护理7.34元/天、三级护理2.75元/天,调整为24元/天、16元/天和6元/天,手术费价格在原有价格基础上上浮22%,体现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价值,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二)规范药品采购供应。我们严格按照省有关规定,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比例稳步提高,采购基药金额占比为xx%,采购品种占比为xx%,逐步达到省要求的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xx%的标准。严格执行药物招标采购政策,在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达100%。

(三)加强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强化基本药物临床合理

1

使用培训,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建立药物使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超常预警制度,完善医嘱处方点评,定期分析通报基本药物、抗生素使用情况,强化用药行为的监督评价,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

二、加强医院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县级医院医改疾病治疗评价目标

(一)加强专科化建设。(1)新增呼吸内科二区,对原来的临床科室进行专科更名,把一级科室细化到二级专业科室,全院临床专科增至28个。(2)利用xx市第一人民医院技术帮扶的契机,加强我院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肝胆外科和b超诊断的专科建设。(3)加强放射诊疗大型设备安全管理。

(二)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由于我院近10年极少新购置设备,大部分医疗设备长期使用导致老化、破损,有的设备已经到报废期限,精准度差,故障率高,易造成误诊;又因部分配件停产,设备难于得到维修,严重影响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阻碍了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院的建设发展。经过我院的多次论证和申报,市政府同意我院购买xx万元包括磁共振、直线加速机等先进医疗设备,新设备的使用将有力地促进医疗技术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开展。

(三)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设立了网络控制机房,建立完善医院局域网,对医院his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安装软件,对接xx市医保报销系统。对医务人员进行his操作系统培训。医院实现了电子处方、电子病历运行。

2

(四)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和医院保洁社会化(1)进一步实行绩效工资考核。结合职工工资调整,在保证职工基础工资的前提下,加大绩效考核部分,对临床一线倾斜,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2)推进医院保洁社会化。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试行内科住院大楼、门诊大楼保洁工作社会化管理,并按劳动合同法完成xx名原保洁职工的解聘工作,由保洁公司招聘上岗。

(五)发挥对口支援医院技术协作优势。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开展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办〔2017〕15号),我院与xx市第一人民医院双方共同签订的《进一步开展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责任书》,xx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我院设立xx消化中心xx诊疗基地,派出驻点医疗队x位专家到我院进行驻点帮扶,带动我院的医疗技术、服务的提升。

《近期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XX镇推进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ww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充分认识到推进医改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镇医改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医改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面按照市、县对医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医改工作进展良好,现就我镇推进医改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

2017年截至目前,我镇顺利完成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30540人,参合率高达99.92%,较为全面的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我镇的全覆盖。我镇卫生院同各村卫生站也已全面开展了新农合门诊补偿工作,按要求全面贯彻实行了农村新生儿出生当年随参合母亲享受新农合保障的政策。我镇还进一步规范了新农合住院补偿机制,使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ww卫生院及罗顺分院实行了按75%比例补偿的水平,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一档每人每年6万元,2档每人每年10万元,不断提高保障的水平和质量。截至目前,我镇获新农合住院补偿1195人次,补偿金额2060637元。

1

(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展情况。

我镇通过在镇中心地段,人流多的地方悬挂宣传标语,

努力下,目前我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已达 人,全镇干部职工的家属已做到100%参保。

(三)、公共卫生项目落实情况。

我镇在推进医改工作过程中,尤其重视对公共卫生服务

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4169列,共使用乙肝疫苗 剂次。在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上,我镇继续深入开展此项工作,在全镇发放宣传单张,发放叶酸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有效预防新生缺陷婴儿。在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上,今年全镇共实施补助 8人,补助金额2100元。在农村改厕上,我镇完成了340间改厕任务,进行了500户 改厕调研与登记造册工作。

(四)、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我镇在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方面,重点抓好了6项基本公

作。目前我镇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了97%的水平。

二、我镇不断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了群众疾病防范的意识,目前我镇通过各种形式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共3000份。三、全面落实了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在重大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四、我镇认真抓好了免疫规划工作,全镇“六苗”接种率在99%以上。五、进一步加快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争取做到逐步开展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随访管理。六、全面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今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85%以上。

(五)、加强基层卫生站建设工作。

我镇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站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卫生站医疗环境,进一步做好了农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完善卫生业务用房建设,其中知备、螺村、罗顺、江咀、两口村卫生站已通过验收。木林、齐源、勿坦、木强、岗罗已经建设,但未验收。金旺、新塘已申请建设,其余七间正在计划建设中。此外我镇大力争取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资金、人员投入,不断提高基层卫生站服务水平与质量。

(六)、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下降,药物价格平均降幅达37%,自实施零差率销售的基本药物以来,药品销售量增长约29%,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真切的实惠,医改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七)、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

为全力配合推进我县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我镇现已完成了全镇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全面掌握了中医现状,为推动中医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二十多种,使全镇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医药服务质量和综合能力持续提高。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我镇推进医疗改革工作的配套资金不足,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医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xx镇推进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自2009年医改工作启动以来,xx区医改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区上下准确把握现阶段医改的思路、重点和关键措施,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政府下达我区的各项医改工作任务,医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全区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x万,其中农业人口x万。辖5乡7镇6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x个(区医院、区保健院、区疾控、区卫监、区合管中心、区卫培中心和x个乡镇卫生院)。有各类注册医疗机构x户、开设病床x8张;村卫生室x个;个体私营医疗机构x家。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x人,其中区级x人,中心卫生院x人,乡镇卫生院x人,村卫生室x人,私营医疗机构x人;有执业医师327人,执业助理医师x人,注册护士x人,医技人员x人,公共卫生人员x人,村卫生人员x人。全区医疗机构占地面积xm2,建筑面积x97m2;有医疗设备总额x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x台(件)、x万元。

xx作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又被确定为全市医改试点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医改工作总体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积极运作,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一)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及时调整方案,不断提高筹资标准。每年均制定并实施了新农合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案,根据筹资水平和基金结余状况及时调增了报付比例。2011年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总额已到x元,其中各级政府人均补助由2009年的70元的标准提高到200元,参合x人,参合率x%,比2009年提高x个百分点,全区总筹资额为x万元,比2009年筹提高了x%。二是提高报销标准,确保农民真正受益。通过降低住院起付线、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提高住院单病种定额补助标准、提高门诊封顶限额、提高重大疾病门诊治疗补助标准、调整特殊检查和材料费的补助比例、加大农村重大疾病救治保障力度、建立农村重大疾病筛查机制、提高补助封顶线等措施,2011年度内各类补偿累计最高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比2009年的1万元提高了x%;全年共为x人次补偿医药费4722万元,报付比x%,结余x万元,结余率x%,累计结余x万元,累计结余率x%。三是强化监督机制,保障工作公开透明。严格准入标准,择优确定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12个,各定点医疗机构签定了服务协议,实行动态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均设有新农合医疗窗口和监督举报电话,定期公示参合农民医疗费核销补偿情况。每年对全区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多次检查,重点检查核销运行程序和核销标准,电话稽核患者,杜绝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

(二)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群众用药负担大幅减轻。

一是建立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制度。经反复讨论和充分酝酿,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又相继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试点办法》,为稳步推进药品零差价提供了制度保障。2012年3月1日起,在老池乡等7个乡镇卫生院和灵泉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试点,4月10日桂花、永兴等两个中心卫生院相继铺开,仅用一个月时间,全区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全覆盖。2011年7月又开始在村卫生室全面铺开。通过登录省政府药品采购平台,在已通过资质审核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中,确定了3家医药公司作为我区唯一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承担全区基本药物统一配送任务,并签订了配送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并全部进行区级集中统一支付。二是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将国家基本药物及省增补药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和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三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政策。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顺利推行,财政部门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及经费核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详细测算。根据调查研究和测算结果,在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2012年区财政补助252万元。此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将通过政府预算等渠道予以足额安排,年终结合绩效考核结果予以结算。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级村卫生室x个。至此全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编定员工作,同时通过上帮下、大带小、强扶弱的办法建立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和巡回医疗制度,区医院成功增挂市第三医院牌子,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川北医学院、重庆三军医大以及绵阳医学专科学校结为区域协作单位。通过函授、进修、人才引进、资格考试、远程教育、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提高医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是加强标准化区级医院建设。紧密围绕区级医院能力建设,加强环节管理,提高各项工作质量,健全完善相关科室功能,构建和谐医院,区保健院全市第一家创建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区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服务项目有效提供。

一是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万元,比2009年万元增加x%,确保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25元,比2008年提高了x%。确定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发展建设、公用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由卫生局根据省、市的要求及我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二是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启动11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电子档案x份,建档率x%。其中社区x份、建档率x%,乡镇x份、建档率x%,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电子档案录入率全市领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029期,制作健教宣传栏41个,刊出x期,印发宣传资料x万份。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病人x人、糖尿病x人,占x%、x%。三是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2011年全区农村孕妇免费增补叶酸x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x人,住院分娩率xx%,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x%。加强儿童系统管理,制定了儿童保健管理规范,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x%,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xx%。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x%。四是加强传染病及地方病控制工作。完善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有效控制了出血热、手足口病的流行。全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x例,总发病率为x/x万,均进行了有效救治。五是切实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防控工作。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对x例非住院结核病人、x例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六是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工作。严格按照《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针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等工作为重点,狠抓落实,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工作基础上,适时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五苗覆盖率x%,开展了8-14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完成率x%。

(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下发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政府举办的x所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区卫生局统一管理。同时,界定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和任务,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为x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为x名。同时,区财政负责保障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标准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转。明确乡镇卫生院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耗材、财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7个方面实施一体化管理,对村医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每年x元的补助。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重新核定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岗位,乡镇卫生院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设置岗位,实现了岗位、责任、目标、管理的统一。实施全员聘用,制定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协商一致的原则,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格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三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全额安排。卫生院内部分配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以职工出勤、下村、技能、承担工作量、接诊人次、承担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为依据,推行“基础+奖励”的收入分配方式,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所占比重为x%,实行按月发放,x%奖励性绩效工资将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发放。四是推进保障制度改革。对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的乡镇卫生院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财政补助”的原则,政府负责按国家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转。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推进医改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关系全区群众切身利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从方案制定、前期准备和全面实施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区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门安排部署,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五项重点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目标任务进行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由于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地增强了医改工作实施的信心和决心。各医改成员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如期实施医改。二是药品采购及流通更加规范有序。根据《省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实现了药品价格统一、采购平台统一、采购渠道统一,规范了药品流通秩序,药品质量有了明显保障。多数药品价格明显降低,群众负担得到减轻。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和竞争性谈判,药品价格价格下降45%。在药品价格和用药数量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均大幅度下降。同时,基本药物已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使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三是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进一步显现。由于乡镇卫生院被确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基层医疗机构从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转向以提高服务内涵、加强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效益为主。医务人员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管理,提升质量,与群众沟通上面,从而与群众建立更为良好的关系,也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公益性进一步体现。四是各医疗机构运行保障初见持续性。以乡镇卫生院前三年的平均收支为依据,科学核定任务,合理核定乡镇卫生院的经常性收支、财政专项补助和其他收支,并藉此提供经费保障和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新的保障运行机制运行以来,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逐步规范,不合理开支逐渐减少,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明显规范,运行保障初见持续性。

四、基本做法和经验。

深化医改重点在落实,关键在创新。我区在推进深化医改中,通过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同时,结合xx实际,力求大胆探索,做到“自选动作有创新”,为深化医改积累经验。在上级组织的多次督查和调研中,对我区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一是注重组织保障。将区医改办从区发改委调整到区卫生局,便于工作的开展。二是注重政策落实。区政府每年均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年度工作安排,及时安排布置医改工作任务;三是注重资金支持。仅2011年,区财政专门安排x万元医改综合配套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x万,基药x万,村卫生室和社区补助x万,公共卫生人员工资x万,绩效工资补助x万),保障医改稳步推进;四是注重调查研究。组织医改成员单位赴外地学习医改先进经验,并与xx实际紧密结合,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突重点、破难点,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五是注重机制建设。初步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推进运行机制转变,为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六是注重合力推进。各医改成员单位实行包保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了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医改有力、有效。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卫生室实施基药和一费制监管理难度大。目前我区卫生信息化水平还不高,虽然给每天卫生配备了电脑,但网络尚未连通,无法实施监督。部分村卫生室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未完全分开,医疗服务环境简陋,有的仅有十几平方米,而且设备简单。二是基本药物配送时间较长,药品衔接不紧。配送企业无法按照省厅规定在12小时至24小时内将药品配送到位,部分乡镇卫生院通过网上平台采购药品后,需要近半个月时间才能到货,导致药品衔接不紧,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对病患进行救治。省内增补的种基本药物,部分药品销售价格过高,与群众对基本药物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基层医疗卫生及中医工作仍是薄弱环节。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培训、培养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没有到位,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未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医机构普遍较弱,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六、工作建议。

一是上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提高公共卫生经费、母婴保健专项资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专项资金补助标准,加强公共卫生及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卫生应急服务能力。二是切实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经费和服务运行的投入,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切实解决乡村医生老有所养的问题。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人力、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目前,几项医疗保险制度并存,各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转换;几个管理部门并存,机构重复设置,管理资源浪费,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效率不高等弊端凸现。因此,建议整合医疗保障资源,建立大医疗保障体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