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色彩教案中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色彩(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00:12:29 作者:雨中梧 认识色彩教案中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色彩(大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色彩教案中职篇一

轻松的让孩子认识颜色:红黄蓝。

2—2.5岁

红黄蓝三张a4纸,红黄蓝色板一套(每个颜色2个色板)

将3张a4纸排列摆开,给孩子色板,让孩子将不同颜色的色板放在对应颜色的a4纸上。

一般2岁多的孩子就认识红色,两岁半认识红色,蓝色,绿色,对于黄色认识的较少。所以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红黄蓝三色。游戏简单,并让孩子通过游戏得到成就感和鼓励。

拓展阅读:教宝宝认色颜色别混杂

眼睛对色彩的认识比光觉要晚。婴儿出生后对光就有感觉了,随后识别白色、灰色和黑色。5个月后开始辨认色彩,4岁逐渐发育完全。宝宝认识色彩的过程是渐进性的,如果用多种颜色混杂的图案教宝宝认识色彩,会让宝宝感到迷惑,应该让宝宝逐一认识色彩,然后再把2种、3种、4种等不同颜色相互比较着认识。

宝宝的视觉能力并不是单一性的发展,如果只是物像映在宝宝的视网膜上,没有大脑的参与,宝宝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可谓视而不见。视觉能力的发育,是通过听、说、触摸、尝、嗅、感受、思维、分析、整合等因素共同完成的。宝宝必须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样“看”才有意义。如果我们只是让宝宝看,什么也不告诉宝宝,那么宝宝的“看”是没有意义的。

认识色彩教案中职篇二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并听音乐按此行动。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手卡(每人一个)。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区。

3、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周围的颜色。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我们周围的什么东西是红色的?什么东西是蓝色的?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幼儿观察周围的物品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幼儿:“花是红色的,桌子是黄色的柜子是蓝色的”。

2、幼儿告诉大家自己手卡的颜色。教师:“小朋友们看看,我手上的什么颜色的手卡?小朋友们说的很好,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三种颜色,现在老师给你们套手卡,套手卡的小朋友给大家讲,你套了什么颜色的手卡,你的名字改成了什么?比如:老师手上套了红色的手卡,名字改成红红了,小朋友们明白了吗?”。幼儿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并一个一个的套手卡,套手卡的小朋友站在大家面前说:“我手上套了蓝色的手卡,我叫蓝蓝”或“我手上套了黄色的手卡,我叫黄黄”等。

3、幼儿听音乐找相同颜色的区。教师:“小朋友们都说的挺好,现在我们玩颜色找家的游戏,玩游戏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老师播放音乐,让小朋友们跳舞,音乐停了,小朋友们赶快去找自己的相同颜色的家,红色,黄色,蓝色都有家,小朋友们明白了吗?”老师播放音乐后,小朋友们自由的跟老师一起跳舞,音乐停了小朋友们赶快找自己颜色相同的家。(手上套红色手卡的幼儿去红色的区,手上套黄色手卡的幼儿去黄色的区,手上套蓝色手卡的幼儿去蓝色的区)。

4、幼儿换手卡游戏重复进行。教师:“小朋友们玩的开不开心,那我们换手卡再玩好吗?”幼儿互相换手卡进行游戏。幼儿换完手卡后,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教师:“老师看,小朋友们玩的特别开心。小朋友们累了吧,我们到外面去,做放松运动好吗?”。幼儿跟着老师出去做放松运动。

认识色彩教案中职篇三

眼睛对色彩的认识比光觉要晚。婴儿出生后对光就有感觉了,随后识别白色、灰色和黑色。5个月后开始辨认色彩,4岁逐渐发育完全。宝宝认识色彩的过程是渐进性的,如果用多种颜色混杂的图案教宝宝认识色彩,会让宝宝感到迷惑,应该让宝宝逐一认识色彩,然后再把2种、3种、4种等不同颜色相互比较着认识。

视觉能力的整合

宝宝的视觉能力并不是单一性的发展,如果只是物像映在宝宝的视网膜上,没有大脑的参与,宝宝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可谓视而不见。视觉能力的发育,是通过听、说、触摸、尝、嗅、感受、思维、分析、整合等因素共同完成的。宝宝必须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样“看”才有意义。如果我们只是让宝宝看,什么也不告诉宝宝,那么宝宝的“看”是没有意义的。

认识色彩教案中职篇四

预设目标:

1、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红、黄、蓝颜料、棉签若干、图画纸

教学过程:

教师变魔术,幼儿观察。

小朋友,地板放着什么?都有很什么颜色?

今天,老师要当个小小魔术师,便魔术给你们看,好不好?

幼儿动手感知颜色混在一起可以变成另外的一种颜色。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

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

教学要求

把颜料涂在纸上,不能涂在衣服或者墙上。

认识色彩教案中职篇五

1、幼儿调换颜色的方法。

2、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七彩雨。

活动准备

1、课件-下雨

2、油画棒、各色水粉颜料、铅画纸、水粉笔。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1、观察图片-嘀答、嘀答,下雨了

提问: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

2、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1、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1)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哗!哗!下了一场大雨。

幼儿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2)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

(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

(3)幼儿讨论:小雨点落到池塘里会怎么样?(幼儿讲讲)边讲边演示大小不同的水晕及水花。

2、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1)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

教师: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

(幼儿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2)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幼儿取名:七彩雨、好看的雨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亮的七彩雨。

(雨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1)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池塘里的水晕是什么样的?有多少个?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调换颜色画的情况。

(2)观察幼儿能否画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四、以游戏方法结束幼儿听《小雨点》的音乐做游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