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啦美术课教案 小学美术一年级说课稿(通用10篇)

时间:2023-09-25 21:16:03 作者:JQ文豪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 小学美术一年级说课稿(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一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2、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二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学习内容《纸风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通过有趣的纸杯吊饰的设计制作,让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做中进行制作活动;使学生在动脑,动手中进行学习活动,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制作热情。通过拼贴游戏的方法简化复杂的造型过程,让低年级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造型设计。组织学生“物以致用”美化教室,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在美术的课堂上,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美的心灵,在美育的同时成功地渗透德育,让美育之花与德育之花同开不败!纸风铃漂亮的外观,悦耳的铃声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把亲手制作的风铃用于装饰或送给朋友亲人,让他们一起分享这种美,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培养孩子热于观察,细心观察的习惯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设计制作成风铃,培养孩子制作的乐趣和能力。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铃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2.制作形式新颖的小挂饰,激发学生美化生活。

四.说教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发现法,体验教学法,评价法,启发引导法

五.说学法:

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组织学生用观察-体验,游戏-感知,比较-领悟,总结-归纳等自主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

六.说教学准备:

1.教具:风铃、纸杯、细绳、小铃铛、彩色卡纸、剪子、胶水、铁丝、针

2.学具:纸杯、彩色卡纸、颜料笔、剪子、胶水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风铃

1.”丁铃铃,丁铃铃“教师在桌下摇动铃铛,发出悦耳的声音。

问: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点题板书:第7课:纸风铃

“摇呀摇,晃呀晃,铃儿随风在歌唱……”,老师唱着儿歌拿出一串精美的纸风铃在空中摇动,发出锐耳的铃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设置问题:孩子们喜欢风铃吗?来,夸夸这个手工制作的风铃.(设计理念:通过闻其声观其形让学生获得感官上的美的享受,自然而然地对风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创作的冲动)

(二).了解风铃,装饰风铃

1.手拿风铃引课:王老师这儿呀,就是自己制作的风铃,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这么美丽的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学生观察,自由畅述,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纸杯,铃绳,铃舌.

(老师你的纸杯比我们的漂亮,有美丽的画儿,还有鲜艳的颜色,不同脸部表情的变化.有的用彩笔描画,有的用彩纸贴图,还有的修剪涂色穿线来美化……)

3.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学生思考,指名说制作过程,教师板书:(贴)

@、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

@、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

@、给纸杯下面添上小挂饰(铃舌)。

4.将美化好的纸杯发给四个小组,小组之间自由组合成一串风铃

教师引导发现问题,指导解决问题:在穿纸杯的过程中,会遇到纸杯滑落的困难,你有什么可行的办法?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打结,双面胶贴,牙签固定等方法)

(设计理念:通过观察不同图案的纸杯以及对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感知风铃的式样和构造,从而为下一步的制作打下基础)

(三)、制作风铃,美化风铃

1、分小组制作:4人为一组,每人制作一个美观的纸杯挂饰,再穿孔打结组合成一串。

2、设制奖励制:一个速度组,一个优秀组,一个创意组(三个小组的优胜者分别送一个漂亮的铃舌作为奖励,新颖富有创意的作品在班上展示).

3.学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风铃,组合成功再奖励一个铃舌(注重引导学生将小组中的每一串风铃进行组合,引领孩子们用铁丝等坚硬的物体让每一串风铃固定并发出优美的声音.)(设计理念:通过小组合作与组际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动手操作,并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展示评价,成品欣赏

1.将做好的风铃做展示

2.成立评委组,让孩子们来评一评谁做的精美,装饰得漂亮

3.成品欣赏

设置两个德育问题:如此环保又美观的纸风铃,你最想送给谁?挂在什么地方?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成长为一位懂得感恩、会报恩的人。(设计理念:通过成品的展示与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懂得与他人分享喜悦分享美好)

(五)作业超市,挂风铃,送祝福

1.把这节课制作的风铃送给关心疼爱你的人,受你爱戴尊敬的人,并附上你的祝福语.

2.与家长合作制作一个漂亮的有声音的风铃挂在你喜欢的地方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三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于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小猫图片若干、纸油、画棒、毛线团。

三、活动过程

1、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小猫今天自己在家玩,它在家里找啊找,突然它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玩具。是一团毛线。小猫开心地玩着毛线,一会,它把毛线扯了一大堆出来。毛线就乱成了一团,小猫没办法把毛线绕回去了,小猫可着急了,但它想不到好办法,于是很不开心。

师:我们一起来想想好办法,帮帮小猫吧。

幼儿:好的.,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猫。

幼儿:我们把这些毛线收起来。

幼儿:我们把这些毛线绕起来吧。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那你们会怎么绕毛线吗?

2、幼儿尝试。

(1)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猫的忙,把这里的毛线绕回去吧。

――教师把毛线绕回去,幼儿跟着教师的动作用小手学习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边绕毛线边念儿歌“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哦,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

让幼儿打练习几遍在进行实物操作绕毛线。

(2)幼儿用笔自己尝试从里到外绕圈的方法进行绘画。

用笔在纸上找到一点,从里向外画螺旋线一圈一圈往外面画越来越大,在画毛线时要花的均匀一点,不要把毛线弄乱了。

――我们一起来绕毛线。看看谁把毛线绕得最好。

――引导幼儿边绕毛线边念儿歌。增加趣味性。

四、作品欣赏

我们一起来看看宝贝们绕的毛线吧。你们都很棒,来看看我们画的毛线团像什么?

(棒棒糖、太阳、饼干……)看看谁画的毛线团最好看?哪个毛线团又被弄乱了?

五、结束部分

我们帮小猫绕了这么多毛线团,小猫真高兴,他很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和他一起玩游戏,我们一起到楼下和小猫做游戏吧。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四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学科课本(实验本第一册)》我的新伙伴单元中的一课,课题是《我喜欢的颜色》。这是一节准备课,对于学习美术来说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一年级小朋友在幼儿园中已经接触过许多颜色,也已用颜色画过画,但对于颜色的正确名称以及涂色的方法还较为欠缺,本教材正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为以后的画画作铺垫。

二、教学目标:

认知:认识各种颜色,能说出颜色的名称,初步了解颜色的不同寓意

操作:学习涂色的方法并能尝试用色彩来表现事物

情感:通过练习,体会色彩能表现事物、情感的这一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色彩都不陌生,但对于色彩的正确名称和不同寓意可能不了解,因此我把这一点作为本课的重点,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学会涂色的方法——平涂和拼涂,要求学生涂色均匀。本课的难点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尝试用色彩来表现事物。

四、教学对象:

这是一群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小朋友,由于幼儿园都普及了美术教育,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包括对色彩的认识,本课是对他们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和延伸。

五、教法与手段: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因此我运用了课堂讨论法,通过欣赏让学生相互交流、启发、讨论、激发创作灵感,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从而让他们自觉、主动地研究、探索。

其次,我还用到了兴趣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来辅助完成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媒体出示一条五彩斑斓的彩虹桥,请你看一看哪些是你认识的颜色,把它说给小组中的其他小朋友听,并说一说你喜欢什么颜色。然后告诉学生今天的课题就是《我喜欢的颜色》,出示课题。接着师生一起来认识颜色,同时教师对学生说出的颜色名称进行确认和纠正,特别是被学生默认为桔色的橙色,让学生了解到规范的名称。

下一个环节是教授涂色的方法,问学生能用这些丰富的颜色在这些白纸上涂色,你用什么方法涂颜色,怎样涂才能均匀?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老师的示范,一边示范,一边教师用形象的语言解说,如平涂就像刷油漆,要顺着一个方向。随后进行的是涂色练习,要求在只片上进行涂色练习,可以用单色也可用多种颜色。在学生的练习中,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在结束练习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一定的分析。

红色——热烈、温暖绿色——自然、清新黄色——丰收

兰色——宁静白色——纯洁、寒冷紫色——神秘黑色——庄重

最后是一个拓展部分,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色块来表现事物和情感。这一环节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媒体出示几个不同的色块,让学生猜一猜他代表了什么,如春、夏、秋、冬等,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色彩能表现事物、情感的这一特点,从而让学生对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

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智力程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因此,美术教师的教学宗旨是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陶冶情操为主,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我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运用媒体有效的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肯学、乐学,主动地学。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五

教材简析:

彩泥在学生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但作为一个专题来制作这才是第一次。用彩泥来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强调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图突破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象与创造。

2、能否在制作上创新。

教学准备:

教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泡沫盘子、彩泥等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9月15日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用彩泥做过哪些东西,你都会运用那些制作技法?

活动二:

欣赏天津“泥人张”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从作品中得到的审美感受。

欣赏本校美术小组的同学用彩泥制作的装饰挂盘“瓢虫”、“风景”等,说说他们运用了哪些学过的制作技法,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夸张变形的。

将作品发到各组,请学生近距离的欣赏,并互相谈一下自己的欣赏感受。

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最欣赏哪幅作品,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夸张、变形、色彩的搭配、造型组合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还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下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

活动三:

以书上的范作“小狮子”为例,与真实的狮子的照片相比较,看看作者对它进行了哪些夸张、变形。尤其是狮子的鬃毛和五官的制作技法。

教师以小猫为例,通过夸张变形现场演示猫头的制作。

活动四:

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一两件富有情趣的作品。教师向学生展示其它欣赏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象与创作。

活动五: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且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节课带泡沫盘子。

第二节

施教时间:9月16日-9月19日

活动一:

欣赏工艺小组的同学制作的彩泥浮雕挂盘,启发学生思考要在挂盘上做彩泥浮雕,可以做什么形象的。

说一说自己想做什么,怎样对创作对象进行形象的加工。

针对范作《瓢虫》,说说哪里做的,最有立体感,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平,为什么要这样做?

(引导学生明白:在盘子上做橡皮泥塑要有层次感)

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思路谈一谈准备怎样表现作品的层次感。

活动二:

同学们在自己带来的纸盘上用橡皮泥制作动物形象的泥浮雕,背静可以用水彩笔添画,也可以一个小组的同学制作一个系列或一个故事,如:《十二生肖》、《小蝌蚪找妈妈》。充分体现合作学习。

活动三:

做好后在纸盘上扎眼,穿上绳子系成挂环,按照表现对象的类别挂到美术教室的展示台上。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象参观美术馆一样对每件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时不要只谈技法的'运用和形象表现得是否真实,对有创造性、大胆夸张变形的作品要给予充分肯定。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回去后试着利用其他材料(陶土、纸浆等)制作各种形象。

札记:

彩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朋友,所以用彩泥来造型他们感到得心应手,但这也造成了他们因急于动手制作而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或者是不按要求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所以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强调纪律,请学生专心的听讲。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六

一、教材分析:

《报纸变花衣》为“多彩的生活”这一单元划上了圆满句号。教学内容是利用报纸制作装饰“衣服”。从而在了解服饰基本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如何利用报纸易碎、易折、易撕、易贴的特点,进行巧妙地设计制作与美化。它突破了传统的衣服选材,在出其不意中体现了编写者创意,变废为宝、方便易学。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制作的材料、方法上拓展思路。

二、学情分析:

多数孩子拥有初步的立体制作经验,经常喜欢折飞机、折小鸟……,但仅仅停留于小型的纸的翻折。而如今要做成一件大衣服,并要穿在身上却是少有的,很可能是头一回。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会产生神秘感,激发其探究事物的好奇心、创作欲。

出于年龄,在具体制作中可能缺乏宏观的把握,整体的设计。但他们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能够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富有表现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成员的基本特征,巧用废纸盒、空瓶子制作人物形象,并运用多种彩纸等材料装饰美化。

2、过程与方法:掌握不同人物形象的表现方法,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变废为宝的本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深入观察了解人物特征的兴趣,发现与同学合作的乐趣,体会父母的关爱,感受家庭的温暖。

四、教法探析:

1、走进孩子、引发共鸣。以孩子普遍喜爱的时装小模特玩具“巴比娃娃”做导入,会倍感惊喜和亲切。很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服装表演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服饰的关注和兴趣,为新授打下基础。

2、演示点拨,激发联想。教师出示报纸,演示披在肩上,引导学生观察联想:看看,像什么?多像披肩啊!你们还能让它进一步变成什么?一下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丰富联想,打开思维的闸门。

3、师生合作,教学相长。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当“模特”,然后与学生一起进行量体裁衣,探讨如何用报纸制作成衣的技法,通过现场让模特穿在身上,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合作中围绕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提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点拨引导装饰美化的方法,如引导学生给衣服做加减法。如“减”裁剪领口、袖子等,“加”添加口袋、腰带、花纹等,用形象化的“加加减减”使学生易记易学易掌握。开展“金点子”交流活动,进一步思考讨论用报纸美化装饰的各种方法、技巧,如卷、撕、折……。体验报纸衣服的独特美感。

五、学法指导:

1、尝试设计、讨论交流。开展“小小服装设计师”目标活动,每位学生用简笔画形式尝试设计描绘出服装的样式裁剪图。然后互动交流各自初步的设计方案,从中相互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进而开展“金点子”交流活动,思考讨论如何将平面的报纸制作成立体衣服,如何用报纸进行美化装饰。使得学生在尝试中激活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的潜能,获得亲身的体验;在讨论交流中促进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升华。

2、小组合作、优势互补。在具体进行制作时,结合作业特点,确立以4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作品的形式。一人做模特,其余的一起合作动手制作,使报纸变花衣。有利于大家围绕实现的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在出谋划策中体现个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集体的优势。

3、活动表演、体验快乐。学生完成作品后,每组推荐一位服装模特上台展示或结合服装的特点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创设的服装设计表演赛的情景活动中,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并进行互评,由小组代表介绍作品的构思与成功的体验。这样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即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4、多元评价、课外拓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综合评定。最后拓展思考:除了报纸还可用哪些材料制作?鼓励课后从材料上开发新途径,制作新型服饰。发散思维,拓展提高,体现对课堂教学的引申。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七

绕绕涂涂是专为一年级学生而设的线条练习课,目的是训练手的表达能力,控制能力与眼的观察能力,它使孩子们空间的,动作的体验与平面的模拟的描绘紧密的结合,巧妙的转换,使儿童充分感受到线与形的关系,这一课首先让孩子们回忆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形状,然后用线条表现形,激发学生对不同形体事物的感受,掌握绕涂的方法,表达出自己对形体的理解。根据以上要求,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大胆用线涂绕出物体的形状。

3、体验涂绕的乐趣,激发绘画热情。

为了让学生从小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孩子从小学会观察,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积极运用线条进行作业,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线条画的特点,绕的方法。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画出具有特点的作品,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是:

大胆落笔,逐渐形成自己对物体形的感受能力。

教学环节:

我设计从观察———记忆——想象这一过程

2、我拿出实物——菠萝让学生观察,并在黑板上用涂绕的方法将菠萝画出来,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

3、再次出示一些实物,并联想到生活中一些其他的物体让生动手绕一绕,涂一涂。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

评价小结:

在评价小结时,我采取鼓励表扬的方式方法,关注不同层次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让孩子们体验到绘画的`乐趣。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八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热带鱼是儿童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新课程提倡美术课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动画片,并调动学生对于海洋、鱼类的储存知识,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折热带鱼,并用添画和撕贴的方法装饰,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热带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穿花衣的热带鱼》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美术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奇妙的撕纸贴画》、《鸟语花香》、《变脸》等课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折纸方法,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折、撕、剪、贴、画等方法来创作,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画面;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本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基于以上,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1、掌握拉折的方法,折出热带鱼。2、能运用添画或撕贴的方法进行装饰。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折出纸鱼并进行装饰。教具:课件、挂图、折好的纸鱼等学具:彩笔、油画棒、正方形的纸。

三、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法2、直观示范法3、评价激励法

四、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变魔术”变出海底世界。(水油分离法)师:咦~?海底世界的主人小鱼儿去哪儿了呢?原来呀,今天有个海底时装秀,小鱼儿们都去后台准备了。(目的:针对一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游戏性的特点,我用变魔术的方法来吸引他们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吧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变出的海底世界也为后面的作品展示环节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导观察ppt动画展示后台准备的小鱼儿们。师:你们看到了哪些形状的热带鱼?它们穿着怎样的花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穿花衣的热带鱼”,板书课题。(目的: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后面的制作和装饰热带鱼积累感性素材)

(三)、分析外形,指导折鱼。1、出示折好的纸鱼,分析外形。2、ppt出示折纸鱼的步骤,生在师的直观示范下折鱼。3、尤其第三、四步是本课的难点所在,需反复示范,让学生多折几次。4、请折好的同学当小老师,来教教不会折的同学。(目的:这里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我采用直观示范的方式带领学生清晰地领会折纸鱼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差异,我请先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既有效地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5、装饰纸鱼:ppt出示给“小白鱼”穿花衣后的变化。(目的:让学生直观感受装饰的魅力,曾强装饰纸鱼的兴趣。)师:看,时装秀的舞台已经布置好了,你想要你的小鱼也穿上美丽的服装来参加这个别开生面的海底时装秀吗?学生装饰纸鱼,教师巡回辅导。

(四)展示与评价1、请完成的同学将热带鱼贴在“舞台”上2、请学生将手中的小泡泡贴在你认为最美丽的热带鱼上方,并说说为什么。(小泡泡是作为学习过程中,学生纪律表现优秀的奖品发到学生手中的。让学生在游戏中评价,既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又增加了学习美术的乐趣)

总之,本节课结合新课程标准,注重教法选择,遵循实用原则,贯彻多媒体组合优化原则,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力求做到教学既有趣又有序,充分体现素质贯穿课堂的教学思想。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九

我代的是一年级的美术,一年级的孩子们聪明伶俐,顽皮可爱,我很喜欢他们,但要给他们上好一节美术活动,还真得下一番功夫。例如在活动《绕绕涂涂》中,这一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大胆用线条涂出物体的形状,启发学生感受线和形的关系,从中体验涂涂绕绕的乐趣。儿童期的孩子们平时就很喜欢涂涂画画,但是如何用线表现物体的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在导入活动时,我运用了一个小故事“小毛绕线团”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在故事中,孩子们认识了直线,波浪线,螺旋线,这些线得认识是在故事中贯穿的,所以孩子们轻轻松松的认识了这些线。

儿童的各种认知都是从图画开始的,当孩子们看到用线绕出的图形时都能主动说出它的形状像什么,从而引发了课堂的高潮,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想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就连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孩子这节活动都在认真涂画。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在美术活动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与创作的空间,不要过多地附加条条框框,以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学生的作品也不应以画的像不像为标准,教师应站在另一种角度看待学生的创作是否具有很好的想象力,这才是好作品。

过年啦美术课教案篇十

《绕绕涂涂》一课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中的第三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从中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作为一年级入学后的第三课,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要求学生有意识地用线画出自己所要表现的形状,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本课的创意源于幼儿绘画教学中的传统节目――绕线团。它使儿童空间的、动作的体验与平面的、模拟的描绘紧密的结合,巧妙的转换,使儿童直观的感受到了线与形的关系。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在导入时,我采取以小猫绕线的故事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听小猫玩线团的故事……,你听过这个故事麽?认识直线、波浪线。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这一课时我又创设了一个问题游戏的教学情境,出示“直线”“波浪线”请同学们认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都很认真。这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这种导入形式。由于这两条线都是学生认识并熟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愉快地体验了成就感。

接下来我适时出示“螺旋线”,做为教者我并不直接告诉学生这条线叫什么,而是让学生根据线的外形请同学们为线起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名字,学生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儿童认知都是从图画开始的,儿童没有图画是不可想象的,几乎任何学科的启蒙都离不开图画,通过图画认识字,通过图画来学算术,儿童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刚拿起笔就喜欢涂涂画画,爱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绘画创作,不仅可以开启幼儿自由表达思想体验和情感的大门,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地觅取珍宝,乐此不疲。)因此,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是美术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他们用儿童的眼光去理解、想像。甚至有的同学没有被我叫到就自己跑到我的旁边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上产生了一个小^***。

在竞赛当中,我适时引导同学们比一比看谁猜的对,猜对的最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我又无目的的画一些形状让学生想像一下这些像什么?为什么?还像什么?这样再比一比谁的想像力最丰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并不单独提问某位学生而是让学生随时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想法交流,让学生自己在知识的交流过程中理解知识、归纳总结知识并融合到自己的想法。就有这样的一位同学他说老师画的像一个“棉花糖”本来他的想法已经很好,但是另一名学生说:“不,老师我认为像恐龙形状的云彩”。通过这名学生的提醒,其他同学立刻又联想到青蛙、太阳、苹果……就这样通过猜想游戏,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并在有意、无意中学会知识。在掌握了绘画技巧后教师适时出现了第三个游戏:“小组竞赛”由各组选代表用螺旋线表现物体,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并贴到黑板上,限时2分钟,比一比谁画的最好、最有想像力。由于加入了时间的限制使每名学生都燃起了参赛学习的热情,并在竞赛中培养学生对知识运用的兴趣。

最后,我出示范画:太阳公公生气了,它没有朋友,怎么办?请你用新学的绘画方法为它添加朋友。而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动手绘画并剪下来贴到黑板的画面上为太阳公公添加朋友。此时此刻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绘画,积极踊跃的为太阳公公添加朋友并为画面想出了一个个充满童真的故事。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因为(几乎每个孩子都爱想象,儿童对外界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感,接收能力很强,形象思维能力也很强,小小的脑袋瓜里充满了好奇,塑造各种形象,也引发了各种想象。)作为一名老师就要鼓励儿童发挥他们的“想象”,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条件和机会,特别要启发学生特有的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扩散思维”,不要附加太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美术作品来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力。我们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像鱼儿一样在想象的海洋里自由地跳跃,也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这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