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演讲稿字(优质8篇)

时间:2023-08-29 20:17:02 作者:紫薇儿 诗经演讲稿字(优质8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稿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诗经演讲稿字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吧,认识更多高尚的朋友》 。

你喜欢读书吗?我亲爱的同学?请拿起对我们人生有益的书籍, 走入书的海洋吧。

因为 在那里,你会开阔视野、充实思想、丰富情感、改变人生,更能让我们寻找到一份不同以往 的自信与理想。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我不禁收获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许多做 人的道理,更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欣赏《鲁宾逊漂流记》 ,我为主人公鲁宾逊的毅力而感动;拜读《白雪公主》 ,我为白雪 公主的纯洁而欢呼;看了《丑小鸭》 ,我为丑小鸭人生中的挫折而伤心,朗诵《雪人》 ,我被 人与火炉的真挚爱情而动容;浏览《园丁与主人》 ,我为园丁拉森的聪明而自豪;默看《卖 火柴的小女孩》 ,我为小女孩的悲惨而难过……。 鲁宾逊漂流到荒岛以后没有任何外来的帮助, 在那么艰苦的日子里, 他不仅要战胜寂寞 和孤独,还要战胜饥饿和疾病,更不能让岛上的野人捉住他。

他的心态那么乐观,他的意志 那么坚强,他的求生欲望那么强烈!经历了 28 年,终于他成功了,回到英国。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风中卖火柴,卖不完,回家就要受到爸爸的训打。

诗经演讲稿字篇二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我们与古人原本相隔于遥远的光阴两岸,却因为有了诗歌这座跨越古今的桥梁,我们才得以与古人心意相通。诗歌的美妙,令人无法猜测,看似平淡的字眼,简单的韵律,却能千变万化,让人回味无穷,咀嚼出万般韵味,万般情意。

诗词歌赋中,最迷恋的是《诗经》。诗经,这个名字本身,就渗透着美的凝露。被咀嚼了千年,流淌出来的甘汁还是那么有味道,无尽回味,透着沁人心脾的诗意。

读过诗经,她有一种古朴诚恳的美,像极了我见过的一种花——粉簌簌的流苏。我记得张晓风女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要我给那棵花树取一个名字,我就要叫它诗经,它有一树美丽的四言。”这棵花树就是流苏。流苏与诗经,诗经与流苏,如果要我给诗经起一个名字我就叫它流苏,它有满腔纤细的花香。

据说,那些关于诗经的故事,长达六百年之久。六百年,从西周时期一直到春秋中叶,这一段漫长的过程中,那些还尚不识文明烟火的古人,就已经懂得如何运用那些优美的文字,来含蓄、委婉地表达,内心自由奔放的情感。

那时的人们是最淳朴的,天真的,用最平凡的文字诉说内心的感受。当一个人的身心,在某一个午后,完全进入一种恬静的状态。那些带有灵动气质的诗句进入心扉,带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神秘朦胧美,营造“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和谐宁静,送来“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震撼人心的爱情宣言,画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的青涩爱恋。那是一场灵魂盛宴,是美的潜移默化。

在《诗经》中情感之事总是特别美好,少年的难开之口,少女的矜持缓步以及艳若桃花的容颜,都弥漫着潮润的雾气与悸动的氛围。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愿,那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新,那也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艳难收。不过是在某个时间有过一面之缘的铭记,便从此日思夜想困顿不已。这美好的情愫也随着冷黄纸页与口口传唱而新鲜如昨。

当然,若《诗经》中仅有爱情,纵是最浪漫的诗篇,多了,也会觉得轻浮。《诗经》中,也不乏战乱流离、忧国忧民的诗篇。

激荡了故国的热土,沉重的伤怀和悲怆的呐喊响彻天地。但《诗经》中却将这种情感化为叹息。不但如此,即便故国成为废墟,宗庙毁于炮火兵戈,多么激愤的感情到了《诗经》之中都会转化为轻轻几句的哀叹“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欲坠之躯步经昔日繁华的宫殿与宗庙,所有生长的禾苗都在祭奠着盛世的荒芜,见证着王朝的复辟与衰败。

一卷一卷风、雅、颂,重读似叹息,轻读犹如耳语。没有撕心裂肺的喊叫与哭泣,有的只是年复一年回环往复的叹息。

同时,《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描绘了一卷社会与历史的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在《诗经·国风·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撇开一切背景,《诗经》只是《诗经》,朴素悠远,宁静自然,继承了华夏民族一贯的淳朴与稳重,却不乏清新隽永的文风。

《诗经》是一树绚烂的繁花,承载着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被后人概括为的“风雅”精神。

这树绚丽的诗词花,始于西周,终于春秋,诗中的千古繁华,人间乐事,像一缕清风,一朵落花,一叶小舟,从远古涌来,向未来奔去。

诗经演讲稿字篇三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背着书包快乐地走进学校吗?还记得翻开第一本教材,学会写第一个字的喜悦和新奇吗?因为走进校门的那一小步,我们的人生迈出了一大步。从此,我们启航去探索人生。以智慧为帆,以勤奋为帆,我们开始驶向浩瀚的知识海洋!

我们学校是知识的宝库,是文化的走廊,是师生的欢乐之家,是人才的摇篮。在这里,没有压抑,没有权威,没有功利,有一些可爱的学生,有一些好老师好朋友,除此之外,还有新鲜的课程和思想,创造性的冲动和毅力,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思考。同学们,在这样的宝库、楼道、乐府里,我们沐浴着阳光。你想过今天要做什么吗?晚上睡觉前,有没有问今天收获了什么?狄更斯说:“我种什么就收获什么。”每个人都有成为人才的机会,看你去不去争取这个机会。常用键最亮,可以来自努力。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郑板桥、白居易、李时珍等人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你是否像他们一样渴望获得知识,提升才华,用勤奋改变人生?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诗:“一朵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它鲜艳美丽的当下,却不知道它的蓓蕾被战斗的泪水浸透,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的确,没有一些彻骨的寒冷,梅花怎么会香呢?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代,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争书渡学海,因努力而放飞梦想,挖掘潜力,展现优雅与趣味,通过竞争书写人生”。只有勤勤恳恳求知奋进,才能奏出青春之歌最强音!培根说,精神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就像身体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来改善一样。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通过观察、倾听、思考和提问,我们可以学会求知,获得一笔又一笔的财富。求知不仅仅是生存的本能,谋生的需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的享受。孟德斯鸠说,享受阅读,就是把生活中孤独无聊的时光,变成一个大享受的时光。只有求知才能染红内心的荒漠,只有求知才能希望改变世界的荒芜!知识改变命运,真知识影响人生,无数成功案例和伟人都证明了这一点。校园是求知者的天堂。在这里,深思熟虑的火炬穿越漫漫长夜,穿越坎坷和低谷,照亮你前进的漫漫长路;在这里,我们骑着书的翅膀,穿过千山万水,走近自然、科学和成功的彼岸!

同学们,只要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地探索,就一定能够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出美好的人生!让我们努力学习,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建设一个书香校园,好好旅行学习,让文明之火代代相传,让勤奋的汗水浇灌出知识的花朵!让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心!我们用努力写出一个无悔的青春!

诗经演讲稿字篇四

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我一定会回答:“读书!”读书,让我获得知识,领悟真理,让我的性情受到陶冶。

小时候,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两三岁时,我常常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时间长了,妈妈肚子里的故事也都差不多讲光了,于是妈妈特地从书店买回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小人书以解燃眉之急。那时我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坐在大树下津津有味地捧着一本小人书翻过来看过去。那时的我还只是个目不识丁的小孩子,所以有时不免闹出一些小笑话。

有一次,我又像往常一样搬起一张小凳子坐在门前的大树下有滋有味地看一本小人书。看着看着,我不禁用小手在图画中随心所欲地编织着自己的构想。邻居家的叔叔阿姨见我一本正经的样子无不夸奖我,说:“这孩子真有出息,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读书了,真不简单!”听了他们的称赞,我得意极了。没想到一位大哥哥看了看我手中的书,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看啦,他把书都拿倒了,他在瞎看呢!”周围的人顿时一阵哄笑,我也不由得哈哈大笑,因为在我的眼中,每一本书无论怎么看都非常有趣。

上学后,我识字多了,书也越读越多了,《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让我百看不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让我受益匪浅……可是进入四年级后,功课越来越多了,看书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有时只能偷偷看上两眼,心里也觉得比得了满分还要高兴。

记得有一次放学后,我见妈妈还没回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我飞速从枕头底下翻出那本还只看了一半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正当我为保尔的不幸遭遇伤心不已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小明,你的作业做完了吗?”不好,是妈妈回来了,要知道我的作业还一个字也没动呢。我匆忙把书塞进书包里,拿出作业一边做功课,一边对妈妈说:“我正在做作业呢!”晚上,我拿出语文书递给妈妈签字,却不知怎么鬼使神差地把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成语文书递到了妈妈手中。我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心一个劲地“怦怦”乱跳。妈妈也一下子愣住了,她好像明白了什么,若有所悟地对我说:“喜欢看课外书籍是件好事,但一定要先做完作业。”妈妈的话很轻,却让我如释重负,就像饥肠辘辘的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面包,就像干涸的土地盼来了久违的雨水,我庆幸自己有一位理解我的妈妈,我终于有机会随心所欲地看自己喜欢的书籍了。

我读书,我快乐。读书让我尝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甜头,我的作文经常居全班之冠;读书给我以智慧和启迪。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如此,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它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成长中的每一个脚印,也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诗经演讲稿字篇五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阅读的乐趣。

时间久了,时间匆匆,学习好不好无所谓。读书只是我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古人说,过去有德,后来我立功,又站了起来。我真诚地希望我所有的朋友,无论你是经常来到这里,还是偶然来到这里,在这个你应该有所作为的时代,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然而,成功不是人生的目的。一个心里只有成功二字的人,可能注定是不完整的。所以,多读书,洞察历史,审视人生,然后有所作为。如果你不追求成功,专注事业,喜欢过优雅的生活,请选择多读书。

无论你的人生方向是什么,如果你有时间,请拿起你的书,触摸它们,靠近它们。我们只有一个人生,但是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体验人生的多种可能,这是最广阔的世界!

人要想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按时补充生活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人要想保持精神世界的丰富,还需要时不时地为精神补充各种“营养”。“精神营养”从何而来?如何补充“精神营养”?其实“精神营养”来源于浩瀚的书坛,吸收“精神营养”的渠道是孜孜不倦的阅读。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碰壁偷光、吊梁刺股的感人故事。这些阅读故事,表现了古人对阅读和知识的渴望。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这些中国著名的文学大师,都精通中西文学。达到这样的境界,离不开他们学生时代对各种文学经典的广泛阅读。

英国作家培根曾经说过:读书足以使人愉悦,可以向人学习,可以增长才干。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同学们,让我们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从今天开始阅读。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现在就开始读!

每天问自己:今天学习了吗?

诗经演讲稿字篇六

与时下的国学热无关,我小时侯是最头疼上古文课的。

我讨厌老师枯燥的,讨厌那些听不懂的文言文,讨厌岳阳楼记,心理很强,老师越是我我就干脆不背,让老师轰出教室。

我喜欢诗,但是我不喜欢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开始阅读自己从前很厌烦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年是怎样的因为厌烦而学习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样喜欢诗经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为百家讲坛,也不是跟风,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数同学那样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在我离开学校很多年以后,自己有幸来到了诗经中那些作品产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里住了一些时日,才真正的体会到了古典作品的可爱。

中原,我的故乡。

在所有自己阅读过的古典作品中,我最爱的是这一部。

原因是这本书里有后来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失去的淳朴与自然,与乡土和的联系,也象很多年轻读者喜欢的那样,里面有爱情的美妙诗篇,这些风里的诗歌,比雅与颂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与真,诗经与离骚的区别就是与士大夫阶层的区别。

诗经演讲稿字篇七

品读诗经,除了其诗歌字面上关乎体裁言语的一种欣赏,还有的就是对于其所要表达的含义的思考。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本不朽的著作,我很难能够以学者专家的高度去评判它,毕竟对于这部传世的经典之作,那些所谓文人骚客的研究也已经够多也够完善的,而我只能以一位普通读者的眼光去看待,去讲述它所吸引我的地方,毕竟从一开始选择这一部书便是缘于自身对于古代文学的一种喜欢。

就是古代诗歌,也正因为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才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歌的美感除了字面上的欣赏及意境的感受,很大部分都要通过喉咙来表达,欣赏也需要一种探索和实践。

因为诗经一书本身就摘录了当时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谣,固有“十五国风”之称。也许各地方言的不同及文化的差异及其古今文化的改变,,有的诗歌读起来并没有那么流畅,甚至于有些绕口,一些陌生的字词难以理解或是表达。但这在思想内容的含义上却是不可忽视的,毕竟这反应了一个社会在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内涵。因此除了来自于民间各个地区“风”,还有作为当时王畿之乐,亦为典范的音乐的“雅”与表现当时特殊文化背景下一些关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我们称之为“颂”。正是这三种文化的合流,融汇成这一部记载了当时社会风土民生的“史书”。

众所周知,《诗经》有“六义”,除了展示诗歌内容的“风雅颂”之外,“赋、比、兴”便是常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本意的手法。正是这三种手法塑造了诗经的灵魂,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它就如一位窈窕淑女,引得千百年来文人骚客之好逑,寤寐思服。

有对于“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迷人景色的描写,也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人物景致的刻画,甚至于“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窈窕淑女,在水一方”般深情直白的告白,简单的话语透露着古朴真挚的情感。

被誉为中国招隐诗之祖的“鹤鸣”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人民对君王隐晦的讽喻进谏,对于国家的忧思,对于贤才的渴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用灿烂盛开的桃花表达对新娘的美好祝愿。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便是在不论用哪种方式都能表达出心中的那份情感。但从诗经中除了这份直白,尽管不变的是真挚而动人的情感,更多的却是一份克制,平和与淡淡的抒情。《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语言大胆而清丽,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化的开端,虽然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诗经蕴藏了当时社会的多少悲欢离合,沉沦与得志,批判社会的黑暗与赞美生活的美好。诗经亦是“思经”,用诗意的话语来表达对于生活的思考。

诗经,读得太过仓促,只读得一点皮毛,闲时多多品味几遍不定能寻得些许相同的感触,毕竟之于情感是千年不变的。

诗经演讲稿字篇八

五百年诗词之沉淀,三千年历史之光阴,传承儒家之文化,在如今喧嚣世间,如一弯清泉,净姝心之空灵。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初夏的清晨,阳光明亮而柔丽地从树叶间轻盈落下,碎碎地铺满翻开的《诗经》书页里,异常美好。这种美好于心底滋长蔓延,缠绕到窗外耸立的梧桐树上。在这个夏天,梧桐这种《诗经》中就有的远古植物,在和风中落下清凉的树荫。

年少时候,觉得《诗经》就是一部爱情的诗歌,汉、溱、洧、淇之水,透彻清凉,我欲淌之;蕙、兰、芷、蘅之花,招展美丽,我欲采之。在优美繁密的诗句中穿梭,遥望先古河流两岸的男女,他们的欢笑与泪水,幸福与怨恨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

《诗经》中那么多的爱情真挚而生活化,没有呼喊着伟大与高远,但那些朴实无华的句子,让人回味无穷。《关雎》中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热切追求;《汉广》中男子对游女的盼望与留恋;《击鼓》里流传千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还有《木瓜》里不分贵贱的真爱馈赠,都是凡人真实的恋情,字里行间,朴素之美尽现。

爱情之外,还有那个时代的劳作与智慧。伴随坠落的星辰,先民们耕种、狩猎、祭祀、园艺、婚嫁等,这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诗经》就是那个时代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经》的言辞是一幅幅质朴淡雅的国画中最美的注脚。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弥漫芳香的田园,或是那丛丛纤尘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朴的意蕴。《诗经》的艺术形象,清纯简约,没有任何粉饰,却深深烙印在人的心里。

应该感谢《诗经》这部诗歌总集。在高楼大厦灯火通明的现代社会中,当我们开卷深读《诗经》,一下子就回到了星点零落的古代村落。穿越过三千年的漫长时光,我们依然可以感触到先秦诸民的生活。阡陌尽头的那个古朴小村,有鸡鸣狗吠,也有男女谈情说爱的身影,在水一方的“伊人”,逾墙的“仲子”,贻我彤管的“静女”。战事来了,便有了建功立业的豪情与驰骋沙场的雄姿,绵长的黑夜给思妇留下望穿秋水的悲凉,那一个个翘首盼望君归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成为梦中的期许。

《诗经》中的男女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最朴素的地方。推门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让人心旷神怡。这片广阔的精神天地弥漫着清香,和风习习,人们采摘着植物,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与希望。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能够唱出歌来,成为歌谣,也许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诗歌,不加修饰,却吟出最纯粹的旋律。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间,步行于美妙的大自然,聆听纯美的歌声,执笔飞速记下每一个音符。

《诗经》这部记载着周朝到春秋时期长达五百多年岁月的诗歌总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而至,满载着远古意蕴,袅袅娜娜地走来。远古的和风拂过心灵,感受这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在喧嚣的世界里,涤荡出清澈的乐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词总是以其独特的力量打动着我们心灵深处最感人的琴弦。而诗词最永恒的生命力不是那些华美的辞藻、绚烂的景致,而是沉吟至今仍不褪色的情感。如果时间的跨度也要征税,那么诗经乐府中“清养的纯爱”,唐诗宋词里“公然的感情”,魏晋骈文中的人生心事,渗透古卷,扑面而来时,我们首先要交出大把大把的“心税”,才能换回诗词中最真挚的生命感悟。“阅读大中国”系列从内到外,莫不“蓄意征服”当下小资和都市白领的心思。柔美的文风,个性化的情感解读,清新优雅的封面,时尚的版式,精致的彩插无不俘获着读者们亢奋的阅读欲望。笔锋所及,王侯将相达官显贵的私人生活,百姓市井才子佳人的情感纠葛,一一融化在字里行间。这里,关乎他年风月、关乎人生风流,关乎幸福的过去式。悠游于最美的诗词,在诗词中开释心灵,静享当下的愉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