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圆明园读后感(实用6篇)

时间:2023-10-07 06:20:07 作者:文锋 最新圆明园读后感(实用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明园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阅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的心里可真是五味杂陈。

想到这里,我的脑海中又出现一个新问题:既然当时我们有能力建造圆明园,为何没有能力将英法联军逐出疆土呢?科学技术的落后,闭关锁国的迂腐,使当时的家园饱受外敌的践踏蹂躏。

科学技术的落后注定是要挨打的。长期的封建思想,使当时的人们沦为了井底之蛙,然而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却是突飞猛进;甲午海战与英法联军入侵时间相隔不远,由于清政府未能对财政支出进行有效的`规划利用,海战中我方的火力远不敌对方,最终导致战争失败。薄弱的国防意识与封建王朝的迂腐统治将当时的国家推向了危险的境地。

圆明园的毁灭,也许是一场灾难,但更是个惨痛的教训。时至今日,科教兴国,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在课堂内外积极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从今天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阅读了《火烧圆明园》这篇文章,读完这本书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思想非常复杂:即为我们曾经拥有的悠久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连城的国宝瞬间化为乌有而无限惋惜,又为八国烈强的掠夺而气愤填膺。

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财富,里面结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我国古代上最为光彩的建筑物。

明园是一座充满着中国的财产,是人们所瞳憬的地方。然而贪婪的英法联军对圆明园下了手。1860年,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为了毁灭罪证,火烧圆明园。一把火烧灭了中国的结晶,一把火烧灭了人们所瞳憬的辉煌,火燃烧了我们华夏儿女的愤怒!

多么的可恨啊!

现在我们中国要奋起,要昂头来,让外国人从现在开始懊悔!我要努力学习,去击败那些小偷的可耻行为,去为我们国家增添光彩!!

圆明园读后感篇三

的'景观以及它悲惨的毁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长春园,万春园和圆明园组成。又叫元明三圆,还有许多小园环绕其东,南,西三面。圆明园中有许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声建造的,比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园中不仅有我们民族的建筑还有很多西洋景观。但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强行闯入圆明园,将园中的珍宝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用马车运,实在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

看了这些怎能不使我们叹息和悲愤!

圆明园读后感篇四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悟到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建于17,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大型皇家御苑,占地5200亩。圆明园里的建筑雄伟壮观,亭台楼阁玲珑剔透,还有许多的景点是仿照各地的名胜建造的。圆明园里还有许多的奇珍异宝。由于当时清朝政府的无能,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文物被劫,建筑物被烧毁,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了一段废墟,只剩残垣断壁。

圆明园读后感篇五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无比的愤怒!

这些可恶的英法联军,把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烧成了一片灰烬。

要了解,圆明园可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约三百五十多公顷,花了一百五十多年建成。多少代人民花了这么长时间建成,多么辛苦,这可是他们辛苦劳动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啊!

这帮强盗,横行霸道,无所不为,闻名世界的文化宝库就这样毁于一旦!

圆明园读后感篇六

地处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曾经是祖国以及世界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是一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如今,圆明园却成了残垣断壁。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上自先秦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的青铜礼器和各种历史文物、奇珍异宝、名人书画统统夺走。为了销毁证据,他们还火烧圆明园,最后造成了祖国以及世界不可估量的损失!

侵略军的野蛮、贪婪和清政府的腐无能,一同制造了这让中华人民,让炎黄子孙痛惜的结果。然而,这已经不能挽回了。现在,一想起这段屈辱史,人们都恨得咬牙切齿。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不忘国耻,学好本领,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