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方案(模板5篇)

时间:2023-10-01 18:19:59 作者:曼珠 最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方案(模板5篇)

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方案篇一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提高辅导员社会地位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剖析,以国际上职业专业化的'标准为依据,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标准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力图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方基志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9刊名:世纪桥英文刊名:bridgeofcentury年,卷(期):2009“”(3)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标准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方案篇二

现实震动是指进入工作初期,新雇员较高工作期望与所面对的枯燥无味和毫无挑战性可言的'工作现实之间所产生的心理冲突.目前关于现实震动的内涵已经被扩展,人们通常把新员工一切与现实不一致的预期或有不曾预料的情况发生而导致的心理矛盾和痛苦现象统称为现实震动.

作者:李小聪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刊名:人才资源开发英文刊名:rencailiaowang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方案篇三

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干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协调者和实践者,高校必须对这支队伍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分析和解决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辅导员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与高校改革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辅导员是学生在高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学生个人在成长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得到辅导员的正确引导,这要求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学、历史学、职业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对学生进行有序和有效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体现大学精神,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教育学、管理学知识,有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冲突事件的能力。

目前高校辅导员大多是高校各专业毕业后直接留校的人员,在学历层次上专科、本科占较大比例,研究生学历极少,大多数辅导员不是学政工专业的,且工作时间短,实践经验欠缺,业务水平不高。同时,高校疏于对辅导员的岗位培训,辅导员也缺乏学习交流、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等机会,他们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和群体管理,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营建都显得力不从心。

(二)繁重的具体事务影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发展定位不明确,有时很容易与一般行政人员混淆,一方面导致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时限规定紧、工作强度大,投入很多精力却难见成效,多重管理、多重考核使辅导员整天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而弱化了真正的本职工作,频繁的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阶段性工作,使辅导员很难有精力对学生思想教育、学生工作规律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无法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新、做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辅导员队伍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明确,不少高校对辅导员没有制定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和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且有关制度并未完全落实。

(三)辅导员工作认同感不强,主动提高自我以适应形势做得不够

由于一系列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并未完全落实,对他们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并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又没有具体措施保障,因此导致辅导员彷徨茫然,多数辅导员工作两年到三年就考研或转岗,也使部分辅导员产生厌倦情绪,对所肩负的重任认识不清,导致工作上不思进取,不少辅导员对自身发展也缺乏长远规划和打算,没有在本职工作和业务水平提高上主动下工夫,工作方法简单、陈旧,缺乏创新,工作效果也不佳。

(四)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影响着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及高校竞争机制的引入,辅导员担心从事本职工作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思想压力大,后顾之忧多,转行趋势明显,优秀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很少有人愿留校从事辅导员工作,部分辅导员只是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临时过渡,目的是考研或转岗。此外,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要求高而职业地位、工作待遇偏低,看不到发展前景,许多辅导员一开始就抱着“出路就是转行”的想法,进而使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流动性、低稳定性特点,影响了其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要从优化知识结构入手,努力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1.建立高校辅导员终身培养体系。高校辅导员的培养需要在高校真实的工作实践环境中持续进行,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过程。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专业,其自身的发展是职前与职后综合培养的结果。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一定要有这样的特征:有持续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有自主创新和协调发展的能力,有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热情和专业精神,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而这些都是一次性的高校教育所不能完成的。因此,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保障,也要在理论学习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方面给予相应的保障。

2.确保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工作落到实处。在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与研修过程中,要逐步做到三个方面的确保:一是确保做教研有舞台。设立心理健康、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等教研室,教研室的辅导员可根据各自研究的就业、社交、政策形势和心理健康等不同领域,给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二是确保评职称有通道。开辟职称评定绿色通道,从制度上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参照教师职称系列,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教师职称评定细则》,为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分别设立初级、中级、副高、正高职称,并将辅导员职称评定工作单列。三是确保受培训有经费。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为了优化辅导员知识结构,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要以学历教育的形式,鼓励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以研究专题的形式,鼓励辅导员申报研究课题。

(二)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管理、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管理考核制度,组织学生和学院领导班子及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提职和奖励的重要依据,让他们在竞争中成长。二是要把辅导员纳入干部培养计划。要落实中央有关学生政工干部工作多少年可相应定级的规定,对表现突出的要重点培养,选送上级党校、团校培训,并推荐到学校和院(系)党政部门任职。对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符合条件的也可定为副处级。三是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地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依靠管、卡、压是难以奏效的。应当丰富辅导员的职业生涯,促进辅导员把职业作为专业,再提升为事业。提升辅导员的待遇,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一个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职业。四是建立合理流动机制,为辅导员长远发展创造条件。高校应结合人事制度改革,采用“重视使用、促进流动、相对稳定”的办法使辅导员的流动有计划地进行,确保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三)坚持标准,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目前,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辅导员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还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够专业化所造成的。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应走专业化、职业化之路。

1.构建辅导员专业化机制。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狭义的专业化,即辅导员要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而应当是广义的专业化,即辅导员队伍要向专家学者型发展。辅导员专业化应当考虑两个层面,一是辅导员本身的专业化问题,另一个是辅导员培养者的专业化问题。如果辅导员培养者不能专业化,不具备专业化素质,也很难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

培养和建设专家学者型的辅导员队伍,要求优化队伍结构。一是注重机制创新,建立起人才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把那些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选拔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促使在岗辅导员不断扩充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三是建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评价标准:(1)学科的专业水平;(2)获取知识的能力;(3)传递知识的教学能力;(4)转化教育对象的教养能力;(5)有独立的职业伦理标准;(6)有伦理引导和心理导向的人格力量。

2.构建辅导员职业化机制。辅导员要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就是要从集中研究辅导员的“出路”即“如何转行”,转变为着力研究如何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事业感、成就感,如何构建辅导员职业的人生价值模式上来。逐步完善激励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岗位奉献”,建立辅导员考核、奖惩、晋升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性。

辅导员职业化,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上岗人员应经过专业学习与培训并达到任职基本要求,即应具备三种基本知识――教育学、管理学和人文自然学科的知识,以及三种基本能力――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和职业指导的能力。二是辅导员成为一种职业,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准入、考核、晋级、淘汰等机制,形成维护队伍存在、发展、壮大需要的稳定性机制。三是规范辅导员的继续学习与培训,根据高教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与淘汰。许多有远见卓识的高教工作者都指出,要从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辅导员职业化机制,使之成为光荣的终身职业,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

(四)准确定位,实现辅导员从管理型向教育型的转变

1.素质结构转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学历结构。本专科生的辅导员一般应从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中择优选聘,研究生的辅导员应从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中择优选聘,形成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为辅助的辅导员队伍的学历结构。(2)知识结构。应加大人文社科、管理学科毕业生的比例,加大外校毕业生的比例,以改善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3)年龄结构。辅导员队伍要形成梯队,也有一个传帮带的问题。有一批年龄稍长、业绩突出的同志坚守在辅导员岗位上,这本身就是队伍专业化的一个标志。(4)职称结构。要从职称导向上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形成以教师系列职称为主体、管理或政工系列职称为辅助的辅导员队伍的职称结构。

2.功能结构转型。辅导员应履行的主要功能是教育,而不仅仅是管理或服务,尽管管理或服务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也应该是一种教育型的管理或服务。辅导员的工作必须以学风建设为中心,肩负起培养学生成才的责任和使命。辅导员只要把学风建设放在自身工作的中心位置,其工作在内容上就会具有稳定性,在时间上就会有持续性,就有可能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形式有余、内涵不足”的问题。

3.资源结构转型。辅导员是高校重要的育人力量,但他们的力量肯定是有限的。丰富育人资源的现实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辅导员的自身努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履行岗位职能。二是通过学校政策的导向。要坚持学校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挖掘专业教师和教学的育人功能。总之,人人都是育人环境,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氛围和机制,是高校切实做好育人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方案篇四

摘要:目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存在着“入口”的专业考核及资格认证缺失;培训时间不足、培训内容泛化;辅导员角色错位,专业特色丢失以及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为此,一要建立准入制度;二要构建分层次、分类别、多样化的专业培训机制;三要实现辅导员的合理分工;四要多措并举,增强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问题;对策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此后,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在上述文件中,明确了辅导员的职业化定位。应该说,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已基本实现,切实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当前一个极为紧迫的课题。

按照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的观点,一门职业(vocation)要想成为一门专业(profession)必须满足属于高度的心智活动、具有特殊的知识领域、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经常在职进修、设为终身从事的职业、设有健全的专业组织等条件。辅导员专业亦然。所谓辅导员专业化过程,就是依托专门的机构及终身专业训练体系,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培养,使辅导员掌握高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辅导员职责的过程。辅导员的专业化应具备六个要素:一是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三是专门训练和教育的机构;四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五是成员能力测试要有专业标准;六是形成坚强的专业团队。我国教育部师范司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教材中,明确地把“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列为教师专业化的三大标准,国家对教师的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和要求,又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同样适用于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

1辅导员“入口”的专业考核及资格认证缺失

我国高校还未设立真正意义上的辅导员专业,尚没有教育行政学、学生事务管理等类似专业。虽然不少高校尝试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借胎生子”,但效果并不理想,为高校学生工作输送人才的专门培养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高校大多在优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中选聘辅导员,对专业要求不严格,在辅导员队伍里可以找到几乎任何一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同时,辅导员选聘还没有规范、科学、统一的专业测试,没有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使得辅导员在“入口处”就成了“杂牌军”。

2辅导员培训的时间不足、专业内容泛化

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是以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基地和研修基地培训为重点,以高校日常培训为基础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能参加骨干示范培训的人数极为有限;基地轮训周期过长,1名辅导员一般要3~5年才能轮训1次,培训时间严重不足;培训内容大多为政策宣讲、知识传授、经验交流,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轨;培训重知识轻能力,特别是对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科研能力是辅导员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各种培训都打着“促进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等旗帜,将辅导员作为实现各种“崇高”目的的工具,而未能充分尊重其个体生命状态,陡增辅导员工作负担,从而遭到广泛抵触。这种“被培训”的状况严重削弱了培训的实效性。

3辅导员角色错位,专业特色丢失

我国高校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也就是学生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和院(系)都可向辅导员发号施令。实质上,教务处、保卫处、财务处、校办等部门也经常安排辅导员工作。这样,辅导员在工作中常常扮演“收费员、收发员、办事员、安全员、消防员、勤杂工、保姆、护工、信差”等多重角色,其工作范畴被多种行政力量切割为零散的小块,辅导员的“万金油”形象已深入人心。目前,辅导员的身份就是事务型管理者,离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学生的人生导师还有相当的距离。

4工作队伍不稳定

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辅导员专业化的前提和保障。由于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事务性工作多,缺乏学术地位和经济地位,发展空间有限,辅导员职业价值认同感低,一般不会将学生工作作为一项终身事业来追求,而是在目前就业形式严峻的条件下,只将其作为一个“跳板”,伺机向管理、教学、行政岗位转岗。另外,辅导员作为一种“过渡性”职业的理念依然在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中存在,他们常常把一些刚刚度过职业生涯适应期、探索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优秀辅导员转到他们认为更重要的岗位。因此,造成了辅导员队伍过于年轻化,35岁以上老辅导员已为“稀有物种”。辅导员队伍真正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事实上,没有一定时间的积累,没有大量工作经历的历练,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无法担负大学生人生导师之责的。

1建立准入制度

选聘辅导员必须对学历、专业、素质和能力设立统一的标准,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统一、科学的“入职”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从业资格证书。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辅导员专业,对学生进行规范系统的专业培养,从源头上解决辅导员队伍“杂牌军”的问题。

同时,可在本院校内符合条件要求的教师、管理人员中选聘辅导员。还可参照国家公务员选拔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基本条件应该是中共党员,并且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专业背景的优先;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辅导员岗前培训,并且要求他们首先要热爱辅导员工作,愿意教书育人。要严格辅导员准入制度,使选拔机制更加标准化、科学化,更加符合用人的标准。

2构建分层次、分类别、多样化的专业化培训机制

培训要根据辅导员的教龄、职务、职称和具体岗位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培训要与实际工作无缝对接,注重实效;要多搭建平台,加强辅导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比如挂职锻炼、主题班会等;要多采用体验式学习、团队辅导、素质拓展、工作论坛、沙龙等形式创新培训方法;要多鼓励自学,学生处可为辅导员开出一些书单,并组织导读,开展奖励、考核等工作;要注重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养;要加强辅导员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忠诚教育,提高其职业价值认同感。另外,培训不要过分加重辅导员工作负担,要激发辅导员参加培训的热情。

学校还应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经验报告会、讲课比赛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鼓励青年辅导员和有经验的辅导员、优秀辅导员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经验:并定期请学术大师作报告,开阔辅导员视野;鼓励辅导员走出校门,跨出国门学习深造,以利于培养知识面宽、适应性强、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型辅导员队伍。

3实现辅导员的合理分工

要实现辅导员专业化,首先要进行辅导员分类及分工。没有详细、科学的分工就不会有精致、专业的服务。实际上,在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分类非常细,包括心理辅导员、学习辅导员、职业辅导员、社会化辅导员等,一个辅导员专门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当然,国情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为我所用,我们可以在院系设立年级辅导员(主要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同时,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专职辅导员岗位,负责为本院(系)学生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在校级层面设立同样的专业指导中心,负责对各院系的各类专业辅导员进行培训、指导和组织科研等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横向纵向相互支持的“矩阵”式工作模式,从而避免辅导员的角色错位和专业特色的缺失。

4多措并举,增强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1)按学历实行分级管理。据调查,辅导员学历同职业倦怠感成正比,学历越高倦怠感越强(盲目追求高学历并非明智之举)。因此,可按学历设立三级辅导员岗位。一级是学生事务岗,专职从事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由本科生辅导员或学生干部担任;二级是专业服务岗,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化服务,由专业对口的研究生担任;三级是校级层面的专业指导岗,从事院系专业辅导员的培训及指导工作,由专业对口的硕士或博士担任。当然,岗位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辅导员通过学历和能力的提升,也可跃升到高一级岗位。

(2)帮助辅导员做好职业规划。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发展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终身当辅导员,二是晋职为管理干部,三是转为专职教师。表面看来,辅导员发展空间很广阔。实质上,由于晋升管理干部人数极为有限,转专职教师又有专业限制。作专家型辅导员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因此,很多辅导员对自身发展非常困惑。帮助辅导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其明确自身职业目标和奋斗途径,可有效稳定辅导员队伍。

(3)创新考评模式,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沿用奖惩性评价模式。这种模式对辅导员工作的导向永远是滞后的,对专业化建设帮助不大。发展性评价不以奖惩为目的,而以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评价以专业化要求的各项能力素质为衡量指标,帮助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认识自己能力素质的不足。评价要充分尊重辅导员的自我意见,以辅导员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为动力,消除辅导员对评价的畏惧和抵触情绪。

(4)建立职务职称双序列晋升机制。辅导员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的配套机制还不健全。比如,辅导员如何才称得上专家,专家的职称、职务、待遇、工作内容和学术权威如何体现还缺乏相应机制做保证。建议设立“思想政治教育职务职称”双序列机制,辅导员职称上最高可评教授,职务上最高可享受正处级待遇。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方案篇五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指出高校要重视和扶持辅导员队伍建设,走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之路,重视辅导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准确定位,从梯队建设、培养体系、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培养体系专业化职业化

[作者简介]权太举(1965-),男,河南方城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南郑州450044)

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干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协调者和实践者,高校必须对这支队伍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分析和解决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辅导员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与高校改革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辅导员是学生在高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学生个人在成长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得到辅导员的正确引导,这要求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学、历史学、职业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对学生进行有序和有效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体现大学精神,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教育学、管理学知识,有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冲突事件的能力。

目前高校辅导员大多是高校各专业毕业后直接留校的人员,在学历层次上专科、本科占较大比例,研究生学历极少,大多数辅导员不是学政工专业的,且工作时间短,实践经验欠缺,业务水平不高。同时,高校疏于对辅导员的岗位培训,辅导员也缺乏学习交流、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等机会,他们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和群体管理,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营建都显得力不从心。

(二)繁重的具体事务影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发展定位不明确,有时很容易与一般行政人员混淆,一方面导致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时限规定紧、工作强度大,投入很多精力却难见成效,多重管理、多重考核使辅导员整天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而弱化了真正的本职工作,频繁的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阶段性工作,使辅导员很难有精力对学生思想教育、学生工作规律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无法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新、做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辅导员队伍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明确,不少高校对辅导员没有制定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和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且有关制度并未完全落实。

(三)辅导员工作认同感不强,主动提高自我以适应形势做得不够

由于一系列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并未完全落实,对他们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并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又没有具体措施保障,因此导致辅导员彷徨茫然,多数辅导员工作两年到三年就考研或转岗,也使部分辅导员产生厌倦情绪,对所肩负的重任认识不清,导致工作上不思进取,不少辅导员对自身发展也缺乏长远规划和打算,没有在本职工作和业务水平提高上主动下工夫,工作方法简单、陈旧,缺乏创新,工作效果也不佳。

(四)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影响着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及高校竞争机制的引入,辅导员担心从事本职工作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思想压力大,后顾之忧多,转行趋势明显,优秀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很少有人愿留校从事辅导员工作,部分辅导员只是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临时过渡,目的是考研或转岗。此外,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要求高而职业地位、工作待遇偏低,看不到发展前景,许多辅导员一开始就抱着“出路就是转行”的想法,进而使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流动性、低稳定性特点,影响了其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要从优化知识结构入手,努力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1.建立高校辅导员终身培养体系。高校辅导员的培养需要在高校真实的工作实践环境中持续进行,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过程。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专业,其自身的发展是职前与职后综合培养的结果。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一定要有这样的特征:有持续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有自主创新和协调发展的能力,有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热情和专业精神,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而这些都是一次性的高校教育所不能完成的。因此,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保障,也要在理论学习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方面给予相应的保障。

2.确保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工作落到实处。在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与研修过程中,要逐步做到三个方面的确保:一是确保做教研有舞台。设立心理健康、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等教研室,教研室的辅导员可根据各自研究的就业、社交、政策形势和心理健康等不同领域,给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二是确保评职称有通道。开辟职称评定绿色通道,从制度上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参照教师职称系列,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教师职称评定细则》,为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分别设立初级、中级、副高、正高职称,并将辅导员职称评定工作单列。三是确保受培训有经费。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为了优化辅导员知识结构,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要以学历教育的形式,鼓励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以研究专题的形式,鼓励辅导员申报研究课题。

(二)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管理、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管理考核制度,组织学生和学院领导班子及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提职和奖励的重要依据,让他们在竞争中成长。二是要把辅导员纳入干部培养计划。要落实中央有关学生政工干部工作多少年可相应定级的规定,对表现突出的要重点培养,选送上级党校、团校培训,并推荐到学校和院(系)党政部门任职。对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符合条件的也可定为副处级。三是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地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依靠管、卡、压是难以奏效的。应当丰富辅导员的职业生涯,促进辅导员把职业作为专业,再提升为事业。提升辅导员的待遇,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一个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职业。四是建立合理流动机制,为辅导员长远发展创造条件。高校应结合人事制度改革,采用“重视使用、促进流动、相对稳定”的办法使辅导员的流动有计划地进行,确保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三)坚持标准,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目前,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辅导员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还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够专业化所造成的。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应走专业化、职业化之路。

1.构建辅导员专业化机制。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狭义的专业化,即辅导员要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而应当是广义的专业化,即辅导员队伍要向专家学者型发展。辅导员专业化应当考虑两个层面,一是辅导员本身的专业化问题,另一个是辅导员培养者的专业化问题。如果辅导员培养者不能专业化,不具备专业化素质,也很难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

培养和建设专家学者型的辅导员队伍,要求优化队伍结构。一是注重机制创新,建立起人才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把那些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选拔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促使在岗辅导员不断扩充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三是建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评价标准:(1)学科的专业水平;(2)获取知识的能力;(3)传递知识的教学能力;(4)转化教育对象的教养能力;(5)有独立的职业伦理标准;(6)有伦理引导和心理导向的人格力量。

2.构建辅导员职业化机制。辅导员要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就是要从集中研究辅导员的“出路”即“如何转行”,转变为着力研究如何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事业感、成就感,如何构建辅导员职业的人生价值模式上来。逐步完善激励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岗位奉献”,建立辅导员考核、奖惩、晋升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性。

辅导员职业化,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上岗人员应经过专业学习与培训并达到任职基本要求,即应具备三种基本知识――教育学、管理学和人文自然学科的知识,以及三种基本能力――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和职业指导的能力。二是辅导员成为一种职业,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准入、考核、晋级、淘汰等机制,形成维护队伍存在、发展、壮大需要的稳定性机制。三是规范辅导员的继续学习与培训,根据高教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与淘汰。许多有远见卓识的高教工作者都指出,要从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辅导员职业化机制,使之成为光荣的终身职业,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

(四)准确定位,实现辅导员从管理型向教育型的转变

1.素质结构转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学历结构。本专科生的辅导员一般应从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中择优选聘,研究生的辅导员应从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中择优选聘,形成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为辅助的辅导员队伍的学历结构。(2)知识结构。应加大人文社科、管理学科毕业生的比例,加大外校毕业生的比例,以改善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3)年龄结构。辅导员队伍要形成梯队,也有一个传帮带的问题。有一批年龄稍长、业绩突出的同志坚守在辅导员岗位上,这本身就是队伍专业化的一个标志。(4)职称结构。要从职称导向上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形成以教师系列职称为主体、管理或政工系列职称为辅助的辅导员队伍的职称结构。

2.功能结构转型。辅导员应履行的主要功能是教育,而不仅仅是管理或服务,尽管管理或服务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也应该是一种教育型的管理或服务。辅导员的工作必须以学风建设为中心,肩负起培养学生成才的责任和使命。辅导员只要把学风建设放在自身工作的中心位置,其工作在内容上就会具有稳定性,在时间上就会有持续性,就有可能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形式有余、内涵不足”的问题。

3.资源结构转型。辅导员是高校重要的育人力量,但他们的力量肯定是有限的。丰富育人资源的现实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辅导员的自身努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履行岗位职能。二是通过学校政策的导向。要坚持学校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挖掘专业教师和教学的育人功能。总之,人人都是育人环境,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氛围和机制,是高校切实做好育人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全国103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

[2]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4]张继平,罗汝坤.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适应性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2005(7).

[5]于信汇.构建优秀辅导员脱颖而出的科学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6-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