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和美好的生活心得体会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读书心得(模板5篇)

时间:2023-10-02 02:06:42 作者:雅蕊 2023年教育和美好的生活心得体会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读书心得(模板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心得体会篇一

罗素,不但在数理逻辑和哲学领域创获空前,同时也是一名人道主义者和自由思想的代言人,并且因其谈论婚姻与家庭的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其人其文,让人印象颇为深刻——“清彻如水,在人类迷惑的丛林的一角,闪着一片幽光。”钦佩之余,细细品读,唇齿留香。

合上书本,想想脑中仍在回荡着书中的话语,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罗素充满了怀疑精神和向传统观念挑战的勇气,通过评估现有的各种教育制度,批驳了陈腐的传统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大部分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他分别站在家长、教师、学生和社会的角度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道德教育从婴儿期一直讲到青春期,智育则从幼儿园一直讲到大学毕业。他还详述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课程安排、学习方法、和美感培养等具体问题,立论有据,极富哲理,处处表现出哲学家思想的深刻性。这本书对于当今的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

罗素认为,人生的一个真谛是享受美好生活中的乐趣。人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享受美好生活的过程。他一直主张“自由教育”,即在必要的权威与纪律的伴随下,尽可能多地给予儿童个人发展的自由,并按照自由的精神来行使权威与运用纪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站在学生自身幸福的立场上,“努力帮助儿童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从而使他们能解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的各种问题。”每个人都有着本能的求知欲,解决问题的欲望,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提供条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他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但这种处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自由教育”——在必要的权威与纪律的伴随下,尽可能多地给予儿童个人发展的自由,并按照自由的精神来行使权威与运用纪律。不管是学习内容还是纪律的培养,在开始都要以游戏的形式,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是罗素提倡的“自由教育”所反复强调的。

我认为教师应该“主要从孩子身上感觉到一些神圣、模糊、无限的东西,一些个别的特别宝贵的东西”,并对这些宝贵的东西给予挖掘与引导,使其达到教育的最美好境界。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循循善诱,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情,每一堂课都认真地、巧妙地设计,使学生们在游戏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啊。

我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自信。应该学会赏识学生,经常称赞和鼓励学生,在指出他的错误之前,首先表扬他好的方面。当学生出现了错误,不应一味地责骂,而应该告诉他们下次怎样做得更好。 其次,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总喜欢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甚至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因此老师不要轻率地加以拒绝或制止,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也限制了学生的行动。

我认为老师应该按学生的意愿和方式去做一些事情,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老师适时地加以称赞,必要时给予指导,就会增加学生的一份自信心。老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让他们成为自信的人,也就是有勇气的人。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心得体会篇二

暑假,我读了《红蜡烛和美人鱼》,它主要讲的是:美人鱼生了一个孩子,他把孩子给了一对老夫妇,老夫妇把它卖给了一位商人。

写的是:美人鱼把孩子给了人类抚养,人类把小美人鱼悉心抚养大。小美人鱼的上面是人,下面是鱼,很少人知道这件事情,下面是鱼,很少人这道这件事情,老夫妇做蜡烛,小美人鱼想了个办法,把蜡烛刻上画,把蜡烛刻上画,蜡烛卖得越来越红火,一天,有个商人骗老夫妇说:“人鱼会带来坏运气。”老夫妇被花言巧语和花言巧语和金钱所打动了,老夫妇把小美人鱼起了铁笼。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不能用贵重的东西拿去还钱,我还懂得了:不能被金钱所打动了。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心得体会篇三

读了《红蜡烛和美人鱼》,感触颇多。

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在一片青蓝色的大海里,一条将要分娩的美人鱼浮出海面,因为她听说人类是善良的,所以她决定将孩子交给人类来抚养。靠海岸的小镇上的一对老夫妇捡到了这个孩子,并细心的抚养,但最终却因遏制不了自己心中对金钱的贪欲,将小人鱼卖给了残忍的商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故事的结尾是非常令人悲痛的:小美人鱼被那对鬼迷心窍的老夫妇卖给了商人,而当天晚上,海上就出现了狂风暴浪,无数的船只都覆灭在那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包括商人的那船队。并且,从那以后,谁要是在庙里点上了红蜡烛不管再晴的天也会变成狂风暴雨。慢慢的,那个小村便消失了。

醒来吧!醒来吧!所有那些鬼迷心窍的人都醒来吧!擦亮你的眼睛,仔细看清这人类的真善美,将你们的心灵中黑暗的部分都彻底切除干净。神的惩罚将不再降临!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心得体会篇四

寒冷的假期,我无远游,在家当起了全职“奶爸”,别有一番滋味,忙里偷闲,我拜读了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的生活》。正如陈之藩在一篇文章中的评语一样,让人印象颇为深刻——“清彻如水,在人类迷惑的丛林的一角,闪着一片幽光。”看了书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好的生活》一书中。罗素说,有些品性只能为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行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以下4种特征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活力、勇敢、敏感、智慧。活力是一种生理素质,更是一种心理素质,它能使人快乐而明智,增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勇敢对于克服种种阻力、蒙蔽,树立人的独立性,成就美好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敏感对于匹夫之勇有补偏求弊之功,但是必须“适度”,敏感的理想发展形式是同情,虽然世上不乏纯自然的同情,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扩充到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罗素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的高比例灾祸大多是因为同一个事实,即在多数人中没有激起同情心,而只有抽象的刺激。理想品性的最后一项是智力。“没有智力,我们这个复杂的现代世界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更不用说产生进步了”。

智力能使好奇心得到充分发展,但好奇心要转变为真正的智慧,要富有成效,就必须与正确的求知方法相结合,需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知识的可能性、耐心、勤勉”以及“虚心”、“勇敢”等品质。罗素说,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教育离不开奖励和惩罚,但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奖励和惩罚都不应该采用比较的方式。例如不应对一个孩子说:“你做得比某某好。”或者说:“某某表现很好。”因为前者产生藐视,后者产生怨恨。第二,多夸奖,少惩罚。惩罚要谨慎,要因人而异,不宜体罚。第三,对于普通的事不宜夸奖,只有经过努力,在勇气或技能上有所进步,或克服私欲,表现美德时,才可予以奖励。主要的动机应当永远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或理解,对于受夸奖的愉快的渴望只应当成为次要的动机。

结合这本书联系我们自己的教学工作,应该知道站在老师的角度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自信起来。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自信心呢?应该学会赏识学生,经常称赞和鼓励学生,在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前,首先肯定他们优秀的地方。当学生出现了错误,不要一味地简单责骂,而应该告诉他们下次怎样才能做好。其次,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总喜欢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甚至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以期获得肯定,因此老师不要轻率地加以拒绝或制止,这样会无形的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也限制了学生的善意行动。实践证明,赏识教育和适当的鼓励教育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赞美的时候注意场合还有方法,不能因为过度的赞美而“捧杀”了学生进步的可能,无形中的不公平会让部分学生自我放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以及他们的知识敏感性。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心得体会篇五

寒冷的冬天已来到,孩子们都穿上厚厚的棉衣,还要再穿着外套。当孩子们来到活动室,就会脱下外套,边唱着“叠衣服”的儿歌,边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并放在老师指定的位置,帽子也会放在一边摆放整齐。脱衣服、叠衣服对我班孩子来说已变成极其简单的一件事情,但在离园穿衣服时总显得有些乱,虽然也尝试了多种办法,但效果不是很好。没想到孩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天上午离园时,提前十分钟让孩子穿衣服,孩子们正忙忙碌碌地穿着,可爱的王皓走到我面前问我:“辛老师你看我穿得漂亮吗?有没有扣错扣子?”我赞赏地看着他:“王皓你穿得很漂亮,扣子也没扣错,你真棒!”刚说完,荆荷清、张家瑞、刘竞阳等小朋友也都纷纷跑到我面前,问我穿得漂亮不漂亮,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来个比赛穿衣呢?“唉,小朋友从今天开始咱们离园时就来比赛穿衣,拉链要拉好,扣子要扣对,帽子要戴正,衣领要整齐,再看鞋带有没有开的,开了要系好,咱们这个比赛名称就叫‘谁的衣服穿得最漂亮’?穿戴漂亮的小朋友我们称他为‘小巧手’,并且还有小礼物。”话间刚落,孩子们从头看到脚,有不对的地方接着纠正,有个别小女孩还把丝巾系得很漂亮。没想到因了孩子的一句话,改变了穿衣时枯燥而忙碌的场面,孩子们静悄悄地仔细欣赏自己,从内心体验到自己动手带来的快乐。教育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抓住每一个细节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