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鲁迅读后感 希望教室读后感希望图书室(汇总6篇)

时间:2023-10-09 17:42:27 作者:ZS文王 希望鲁迅读后感 希望教室读后感希望图书室(汇总6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希望鲁迅读后感篇一

今天有幸拜读了台湾小学教师苏明进老师著的《希望教室》,书中教会了孩子一生最受用的36种能力。《希望教室》让我们认识了台湾一个普通且优秀的小学教师——苏明进,他也是两届全台湾创意教学优等奖及特等奖的获得者,给我们带来了体制内教育的一种全新体验。他为了让学生们养成终生的阅读习惯,尽可能多地带他们到图书馆上阅读课——给他们一段连续而不被打扰的时间;为了让他们养成礼貌的习惯,他让孩子们站在走廊上一个接一个练习如何敬礼;借着写“反省单”,他让孩子们学会自我厘清事情的始末,找到错误点和解决、补救的办法。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生动鲜明,就好像发生在我的身边,我的课堂,我的班级一样,对我有很大的震撼。希望教室,一说起希望,我就会感到心情很好,一进入充满希望的教室里,自然我们就会更加的愉快和热爱这份工作。我们这些教师,就像农民在田里种地、工人在工厂做工一样,我们的生命就在“希望教室”里,行走我们的人生:和孩子们一起,走向希望的地方。

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极富创意的内容。作者将36个所谓的能力揉进事件当中,有一种盐在汤中不知不觉的浸润感。说实话,这36个能力的内容,我们当老师的包括我在内,谁没有做过?可是我们缺少像《希望教室》这样的呈现方式。“懂得感恩、学会解压、尊敬生命”等能力,就在驯养椿象、打水球、收养流浪狗、自助旅行、体验妈妈怀胎的艰辛和听古典音乐等等这些事件中流淌出来。书中的这些事件是作者亲历的,是老师和孩子们自己的事件,而不是别人的事件。这样真实的事件,能带给人一种阅读的冲动和可信度,你就会慢慢地接受它。

另外苏老师的幽默,风趣,智慧、发自其内心朴质的爱的教育也深深打动了我。当教育成为了爱,成为了希望,就会变成简单的教育。你看为了让孩子们懂得感恩,他让孩子们整天在胸前背一个重重的书包以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同理心,他设计了以“假如我没有双手”为主题的体验活动,他的作业有“大笑三分钟”、“为父母洗脚”、“著一道菜给家人吃”、“去跨年吧”、“给五个人说好话”……这些夸张甚至搞笑的活动与作业给孩子们生动的教诲、动人的回忆。学会与人沟通——一堂“人际关系课”,践行了“练习”真是“学习”的好帮手,孩子只有被逼到绝境,硬着头皮面对自己,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潜能来。再让我佩服的就是他们家校之间的联络簿,从这上面苏老师获得准确的信息,以采取新的“作战”方案。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想我获得的不只是感动而更多是反省,应该面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写下一份真诚的“反省单”。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独特的轨道。老师要做的只是引导孩子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的确,我们的生命就在“希望教室”里,行走我们的人生:和孩子们一起,走向希望的那方。

希望鲁迅读后感篇二

打开实验记录本――这个好久没摸的东西――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一种心情,现在读来也依旧适合对自己的鼓励: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名利,但如果没有了希望,没有了信念,那真都不如死了算了――只要不失望,就有希望!

很阳光,很温暖,正好用来暖我的心,使它再慢慢热起来。

其实今天讲的内容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态度,我要认真去做,即使得到的是批评又如何,只要努力了,只要自己明白这只是开头,以后会变好,这就够了,不是吗!

生活需要自救,其实这个世界上能在物质上帮你的也许很多,而能在心灵上帮你的只有你自己,虽然少不了需要别人的点播,但最终说服你的还是你自己!

把阴霾下面的自己抛开,想想充满了

希望鲁迅读后感篇三

在学校的这次读书活动中,我选的是台湾苏进明老师的《希望教室》,一看到书名是“教室”并在前面加上“希望”就让人有愉悦的感觉。回想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成长的经历是从一个教室走进另一个教室,改变我们的只是由坐着听课的学生到站着讲课的小学教师。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是那么崇拜我的.老师,上课时用心老师听讲课,看老师写字,听老师读课文,课下还观察生活中的老师是怎样。很多很多的细节都不记得,但那一切都润物无声的印在我的生活中了。如今我是老师我想我的学生也会像我当年那样吗?因此;在上课时我总是面带微笑耐心的上课,下课的时间我并不急着回办公室,而是和他们说一说他们这个年龄段看的书,比如一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童话故事,美羊羊。三四年级学生喜欢的《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我和他们一起谈论马小跳,顾曼曼,杜贞子。到五六年级学生我会叫他们看《读者》,《意林》读《红楼梦》并和他们一起讨论周杰伦的《菊花台》《双截棍》,还有奶茶刘若英的歌和她的书以及她的电影。目的是和学生们在一起体会欢乐的时光外,还有顾计到上课不爱发言的学生给他们与同学老师交流的机会。那是因为我希望盐在汤中不知不觉的浸润味道。更很后悔没有很好的整理自己的教育生活。

希望鲁迅读后感篇四

传统的授业解惑,侧重的是知识方面的薪火传承;在各种考试的指挥棒下,各个阶段的教育更不免偏重可量化的成绩,而不同程度地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苏明进老师的《希望教室》,以博客形式记录了他在小学教学经历中的点滴心得体验,与学生、家长平等对话、坦诚交流、因才育人、有教无类,呵护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不仅广受欢迎,更成果显著,成为台湾教育界的“名博”,对于同文同种的国人,更具研究借鉴价值。

首先,交流形式上,苏明进老师实现了“尽可能的平等”,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选择权和话语权。学生可以自由的叫他“老苏”,这随意的称谓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他自身也充满了青春的朝气,言谈话语颇具时代特色,在精神状态上和学生打成一片,朋友般的交流和对话成为可能。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生存能力的“自助旅行”活动中,学生自行规划所预定的地点,自己坐公车、买票、坐火车,问路,而教师的指导作用弱化,教师自己成为一个善意的隐形的监护人。学生所得到的尊重是空前的,师生关系间的壁垒消逝于无形。

学生敞开心扉,视老师为挚友,这无疑有助于友善平等对话的真正实现,有助于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苏明进老师的教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学科的领域,而把“育人”、“培养健全的精神和人格”放在首位。对于问题学生,他永不放弃,循序渐进,逐步“用爱救回孩子,”对于正常的学生,他所提供的,既有生存能力、自主思维的教育,也有常识、公德、真善美的教育。从书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为人师者的拳拳之心,可以欣喜得看到各具特色的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轨迹。我们可以说,在他这种育人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真正得到了均衡的全面发展。

再次,在合作方式上,苏明进老师努力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人生负责。博客留言成为家长和老师交流的最新颖、最直接、最坦诚的方式,交流的目的,更是跳出了成绩的范围,扩展到孩子的成长的每一步。他所进行的教育,真正是负责任的,贯以“爱”的教育。

希望鲁迅读后感篇五

一名好的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教育孩子的灵活技巧。

苏明进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着高超的教育技巧的教师。从他的教育中能感受到他对待孩子的善良、真诚、用心良苦、永不言弃。从孩子的学习进步,生活习惯的改变、人生态度的点滴转变中,他也收获着为师的快乐。

这是一位伟大的的老师,用他全部的爱诠注了什么是教育。他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说明了教育在教室里,在大自然中,在对人的真心关怀里,在情感的渲泻中……在教育中孩子的情感在升华。教育成为了爱,成为了希望。

这是一位数学老师,但真正如何教数学讲得很少。这么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对他的数学教育不会不精通。优秀的教师就是把知识做载体,在传授知识中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而我们大多数老师把传授知识看作是教育的全部,所以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

作为一位老师应该学习他在教育中对学生不露痕迹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做人的道理。知识的教育是有形的,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是无形的,能这样做的老师首先他自己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这样他才能无私地投入到育人的教育工作中去。

在他的教育中涌动着他博大的教育爱心,蕴涵着他深邃的教育思想,学生享受着他精湛的教学艺术所带来的学习的无限乐趣。做老师的多去看看苏老师的书吧,哪怕学到点皮毛也会让学生受益非浅。

希望鲁迅读后感篇六

没用多久就把这本书看完了,其实好多的教育理念自己和身边的伙伴都在运用着,只不过我们都做了“不长心的人”,没有很好的整理自己的教育生活。从整体写作思路上来看,苏老师步步为营,在为学生设计着学习生活和校园生活,相信在他的班级里学生永远都能享受到自主、平等、自由的快乐。

每一个小故事前都有一个小小的序,简单、明了,能够一下子就能看明白小故事所阐述的内容,接下来的故事都是很平淡的、很平常的、同时很直白的进行叙述,让人感觉到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看了这么多的能力,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看,我把这些能力归结为低年级可行组和高年级必修组。

自己身处低年级这些教学方法或者说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我觉得其中的几种对自己来说还是颇有益处的。比如说体验怀胎十月,这正合适宜的完成了我校的感恩月的主题,让学生从小就能体会到父母的恩情,对德育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学校从小就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看来许多的好习惯都是需要训练的,连读书的习惯都要有计划有措施的进行训练,同样礼貌也需要强化训练,见人主动打招呼,怎样文明行礼、就餐、说话、走路都要慢慢、严格的进行训练,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也很重要同样也很必要。

给父母洗脚、学做几道菜、跟身边的人说好话对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儿童来说也非常必要,读过此书后还是觉得有许多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也很重视这些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比不上苏老师的就是能够点点滴滴都能用照片来诠释,苏老师还真是教育路上的有心人呀。

学过了,不能光眼热吧,总告诉自己心潮澎湃之后得有点小变化,在鼓励着自己,繁琐的'工作中让自己长点心海南呀!你长点心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