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管理论文大全(17篇)

时间:2023-11-09 22:28:16 作者:文锋 最新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管理论文大全(17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和问题,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现在,我将为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灵感。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搞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幼儿园文化建设却存在着一些育区。要想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就要有正确的定位,要理清文化的传承、积淀与创新的关系;要理清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要理清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关系;要从创造物质文化、营造精神文化、建立制度文化和养成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幼儿园文化建设思考。

余秋雨认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造集体人格。由此可见,学校文化就是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集体人格、群体性格,让群体的良好性格品质和心理品质成为约束学校成员言行的指南。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文化建设。幼儿园文化建设面对的是3―6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文化建设要以办园治学理念为核心,要以“一切为了幼儿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要以“健康、活泼、文明、向上”为目标,构建幼儿园文化,引领幼儿园发展方向,规范组织行为,指导保教实践,定位师表形象。幼儿园每一位教职员工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育园所文化的责任,努力地维护它、传递它、发扬它,在集体共同分享的文化之中朝着共同的愿景,实现幼儿、教师、幼儿园最优化的发展。所以幼儿园文化建设要以发展师幼主体性、提升师幼的生命价值为主线,探索出一条内外开放,教师、家长、幼儿多元互动的幼儿园文化建设之路。

二、幼儿园文化建设要理清的关系。

一是理清文化的传承、积淀与创新的关系。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重在传承、积淀和创新。传承不是守旧,而是一手牵着历史,一手牵着发展的现实,面对未来,在幼儿园发展的长河里披沙沥金,把幼儿园文化的精髓部分积淀下来。幼儿园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没有创新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但是创新的目的不是独树一帜,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刷新和粉饰,而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从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发展成长的角度出发,把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优秀文化增加进来,为幼儿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理清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形式会使内容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不是不要形式,而是应把握好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不能用设计形式来体现文化,而是要围绕文化建设目标来设计表现形式,也就是要围绕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培养目标、保育规程来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再用具体的表现形式来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如果过分强调表现文化的花样性和表面性,但没有具体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它只是一个建筑,一个图案或一种摆设装饰而已,如只注重文本化,不能和实际相结合,那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成为规范幼儿的行动力量,是没有灵魂的;如只注重标语化,满墙的标语口号是琳琅满目,但这些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标语口号,并没有成为幼儿的自觉追求。所以不注重文化的内涵体现,就会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偏离正轨。

三是理清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关系。显性文化就是在校园里能看到的文化,如贴在墙上的、刻在物上的、摆在面上的、能耳闻目睹的具有感知的文化。这些文化体现在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及装饰上,如树木的种植和绿地的设计,静物的摆放和标语的张贴等文化元素的介入。这些显性文化具体直观地传递着文化的信息,对幼儿园的每一个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隐性文化包含着幼儿园全体成员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公共意识,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却能切实感知,是集体内成员的心理契约,是一种隐性的力量,它能规范全体成员的言行朝向组织的共同目标。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互为表里,显性文化是表,隐性文化是本,所以幼儿园文化建设要标本兼治,而幼儿园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本,隐性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魂,是推动幼儿园发展的潜在力量。

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文化的导向、规范、激励、凝聚作用,使幼儿园成为教职员工快乐进步的精神家园,成为幼儿和谐发展的乐园。为此幼儿园文化就要从营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进行。

(一)创造健康优美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为载体,传递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幼儿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证。幼儿园的物质文化要通过对室内外环境的创设来实现。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是幼儿自我表现的舞台,也是幼儿感知信息的窗口,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的创设直接关系着幼儿主体性方面的发展。幼儿每天都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快乐生活。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幼儿园精神文化是指教师和幼儿的精神面貌、思想行为、艺术风尚及道德行为习惯。精神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根本,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它特别体现在办园的理念、办园的思想和“三风”建设上。

(三)建立严格规范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制度是幼儿园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教师和幼儿必须遵守的规范,制度约束下的管理是有序的,在贯彻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外部规范逐步内化为自觉责任意识,并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创新开展工作。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文化。

有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有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和规范可行的制度文化,最终就要转化成师生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行为的表现,只有把办园理念和思想用文化的形式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才是文化,才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来自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则对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

1、教育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不是为美化而美化,各项装饰都要围绕幼儿园总的教育任务来进行。各年龄班的装饰,要结合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和内容,要让每一块墙壁都变成一位“不说话的老师”,通过直观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告诉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分清美丑,体现教育性。

2.审美性:幼儿园环境装饰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装饰要按照对称、均衡、和谐、变化与统一等规律,色彩要鲜明、协调、有主调。这样装饰才能给人以美感,才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3.趣味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充满童趣,即取材内容要结合幼儿生活,形式要生动活泼,形象也要夸张,可适当变形,“拟人化”的手法幼儿最喜欢。

4.参与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要吸取幼儿的.意见,要同幼儿一道美化装饰。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仅在美化环境中培养幼儿初步创造美的意识,还使幼儿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5.幼儿园的环境装饰要注意节约,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可充分利用无污染的废旧材料,如挂历纸、画报纸、包装纸、各种纸盒、塑料瓶、布头及就地取材的自然物等,因材施艺。这样,可充分利用一切能用的材料,少花钱,多办事,既经济又实用。

幼儿园环境的优化创设,是教育与幼儿技能有机结合的体现。在园所环境建设中,室内环境的布置与美化,如孩子们利用身边的玉米皮、高粱秆、各种树叶、种子、石块、泥块、各色羽毛等,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建筑物、图形等体现农村特色的作品;室外幼儿活动场地的安排规划,动、植物区的饲养,如看一看小白兔怎样吃草、种子怎样发芽长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与孩子们的参与设计、操作实践。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和能力,启发幼儿探索发现,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优化创设的园所环境也是进行美育,促进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优美活泼的园所环境都表现出了艺术、审美的集合,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处处给人美的享受,如各室创设各种专栏,通过小歌手、小画家、故事大王比赛、讲卫生好孩子评选,张贴在专栏内或奖励小红花等活动。能有效地熏陶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打动他们的情感,让你愉快的接受教育。以此帮助幼儿明是非、知善恶、识丑美、以德为美、言行文明、举止大方;另一方面,优美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导向功能,使孩子们最终能够调节心理平衡,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使自己在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上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能够真正把园所文化扩展到孩子们的一切活动场所。既要使幼儿园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会“唱歌”,也要使园所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规范、活泼,并能表现出深度、广度和力度,让他们产生一种激情,昭示人生哲理。还要精心设置景点,布置活动区,保持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富有诗情画意,真正达到花草树木也育人的境界。只有这样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健康正确的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误区与解决策略论文

摘要: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优质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环境是他们成长的依托,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成长速度,环境引导着他们的成长方向。

关键词:部队资源;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

在对幼儿的生活环境、活动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方面,应当多为幼儿创设适宜其良好发展和成长的环境。我们抓住这一关键期选择了开展《部队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有效整合的研究》的课题。在此期间,我作为课题组成员,从幼儿小班至中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实践与探究,利用多种方式,收获了很多经验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利用部队中的有效资源,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环境。

幼儿是幼儿园的主角,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创设幼儿喜爱热爱的环境,我园地处军营大院,幼儿每天伴着军号声入园,耳边时刻萦绕解放军雄壮的口号声,可谓耳濡目染地接受着部队的熏陶,部队中良好的常规作息时间和军人们军容验证的榜样精神时刻影响着幼儿,幼儿热爱解放军,并且有着强烈模仿解放军的期望。我从小班的生活环境进行探究,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水平有限,入园后的园舍环境、班级环境、生活环境是他们熟悉的首要任务。我将部队资源中可利用的小红星、小飞机、小坦克渗透在一日生活环境中,添加了富有代表的迷彩色,让幼儿在初步的感知和运用中自然适应,通过对事物的形象、色彩引导幼儿喜爱部队幼儿园的特殊环境,方法贴近幼儿园的生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认知水平与能力都有较大差异,升入中班后的幼儿对于环境已不再陌生,但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较差,未能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以“小兵的一天”为互动墙面呈现,()让幼儿从自己最熟悉的一日常规活动中逐步建立规则,满足幼儿学习解放军叔叔的愿望,以“小兵”代替自己,反映幼儿遵守规则形成有秩序的活动信息,不仅有效运用了部队资源,还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从小养成有规则、有秩序的良好素质和纪律品质。

幼儿园墙面创设主要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主,部队中有可利用的人文资源与物质资源,幼儿通过家长收集资料获取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如,英雄人物“雷锋叔叔”的一系列感人事迹和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设计为教学活动,从不同领域渗透,拓宽幼儿知识面,引导幼儿学习他们乐于助人、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幼儿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发展。小班创设了“雷锋叔叔我爱你”的主题墙面,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热爱解放军的`情感,让小班幼儿从爱的主题出发,爱周围的一切,为幼儿的良好情绪情感奠定基础;中班创设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主题墙面,增进幼儿与解放军叔叔的积极情感,树立向雷锋学习的意识,将雷锋精神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品质;大班创设了“我们是学雷锋的小标兵”主题墙面,以“智慧”为贯穿主线,让幼儿亲身体验、参观军营、感受部队整齐划一、纪律严明的氛围,增强国防知识,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在我园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挖掘、选取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部队资源,利用不同方法和途径进行实践研究,通过主题活动下的环境创设,启迪幼儿心灵,增长智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参与创设环境的活动中体验到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注:本文系全国、全军“十二五”学前教育课题《部队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有效整合的研究》,编号:2011-yb-220.

(作者单位甘肃省军区幼儿园)。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一)环境创设过程中不能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更多的是按照成人的思维设计,缺乏幼儿主人翁意识。为了实现传统观念上教学的完美性,往往是由成人“自编、自导、自演”,缺少让幼儿自主参与和创造的机会,幼儿更多地充当教师教学环节的观赏者,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幼儿只能单纯地接受和被动地融入那些被教师精心设计的环境。种种问题使室内环境创设的积极作用被严重削减,很难起到原本应有的教育作用。如此的环境创设,不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环境创设忽略实用性和教育性。

幼儿园包装之风盛行,过分注重美观效果。还有一些民办幼儿园在环境布置时只是为了外在的美丽,没有把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观念放在首位,也没有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只是单纯地追求外在的环境整洁有序。在物质条件并不匮乏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片面追求“现代化”,只注重美观效果不具备实用性,忽视了环境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以高档华丽的装修、软软的塑胶地垫、五彩缤纷的墙饰、琳琅满目的高价玩具等来创设看似舒适、温馨的环境,这种只追求表面上的漂亮、花哨,环境创设千篇一律,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目的,进而忽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

(一)教师环境创设相关知识、技能欠缺、能力有限。

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因为学历低,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所以在环境创设中以自我为中心,对环境创设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在布置幼儿园室内环境时,教师无视幼儿是环境的主体,忽视幼儿的兴趣爱好,把自己放在了主体的位置,就导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成为摆设,室内环境创设的内容不够丰富,也不新颖,更不具备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有些教师在进行环境策划时都是信心十足,可是实际上,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能不能将设想变为现实,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要看幼儿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了。在民办幼儿园中的幼儿教师往往不具备这种能力,最后达不到环境创设的要求,就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二)园所相关投入较少。

幼儿园环境创设先关投入较少。众所周知,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和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生源的问题,基金的紧张等压力让很多民办幼儿园挣扎在生存的底线。很多园长都竭力控制环境创设和教师培训的支出等方面的投入。民办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自我隔绝、封闭的状态,与外界联系沟通少。在一些民办幼儿园中,有些根本没有组织过集体教研,园长几乎没有组织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相关培训,不能为教师提供最新的观摩与学习的机会,不了解外界改革动态,对幼儿园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指导教学,墨守成规,也就不明白如何科学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的环境。

(三)园长素质有待提高。

大多数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在管理上较落后,教育理念封闭保守,对环境创设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更不注重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所以民办幼儿园园长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方面。园长的理念和能力恰恰决定了幼儿园在以后环境创设中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一)提高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创设丰富的室内环境。

一成不变的室内环境只会限制和阻碍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环境创设能力。幼儿园也要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去参观示范园和公办园的环境,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环境创设能力,还可以有效丰富室内环境。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有用的室内空间,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

(二)把主动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

有些幼儿教师在布置室内环境时,全部都自己去布置,等于直接代替幼儿完成这些事情,剥夺了幼儿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应该注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布置过程,进而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动手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己去动手和动脑,布置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环境。只有在这种幼儿自己动手实践的氛围里,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才会改变以往只有教师是幼儿园空间环境布置的主体的局面,幼儿园的活力也会迸发和体现出来。

(三)调整室内环境设置,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不仅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还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即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创设要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比如,在大厅里挂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标语,走廊里的挂饰“小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你好”“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还有家园互动、家教之窗、家长交流园地、幼儿活动风采展示栏等等。这种互动式的环境创设,不但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兴趣,而且会使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室内环境的布置还可以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如在“冬天来了”的主题教育中,室内环境的布置就可以根据冬天的主题来布置,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十六幼在“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的理念指引下,营造了随时可游戏、随处可游戏、动手就游戏、一处多游戏的游戏环境,以激发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显示出其强大的育人功能。

(一)搭建持续探究的互动环境。

皮亚杰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积极建构其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智力发展。因此,高品质的幼儿园环境需要在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方面都隐含着教育的智慧,教育者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来搭建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学习的平台。这样的环境渗透在十六幼园区的每一个角落,它如空气般弥散,会向幼儿发出无声的邀请。例如,奇趣洞洞墙的创设满足了孩子们对抠东西、戳洞洞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究欲望,促进其精细动作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创意玩出了尾巴洞洞、刺猬洞洞、创意洞洞、魔法洞洞……“在参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发展新的问题,引发新一轮的探索活动,研究更好玩的游戏、更有挑战性的游戏,从而不断提升游戏水平,逐渐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孩子们通过不停地看、听、摸、动,积极地运用各种感官与环境互动,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去寻根刨底。再如,管道百变墙。管道百变墙的材料是可创造的、自主百变的,参与性高,对于幼儿来说,喜欢具有挑战性、层次性的游戏环境以持续他们玩耍。创造性和自由程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越自由的氛围越有助于幼儿自我的展示,有助于其表达和表现。运用环境学习是最有效且最愉悦的方式,宽松的、自由自在的、充满趣味的环境氛围能引发幼儿持续学习的欲望。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与环境互动中具有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在成人的支持下,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试验、解决问题、提炼经验、分享经验,从而使“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

(二)创设融入自然的童趣环境。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喜欢看到孩子们一脸的“花猫样”,我们喜欢闻到他们满身汗臭味。他们就该玩沙、踩水、堆石头;捡树枝、拾果子、捉虫子;钻木屋、上爬网、睡帐篷……著名诗人杜甫15岁时“一日能上树千回”,可见亲近自然的童年有太多美好的回忆。我们希望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绿色的种子,我们乐意牵引着他们与动植物互动,感受生命的奥秘、环保的重要。从盆栽绿植到开心农场,从班级区角到园区九大户外功能区,十六幼的环境中充满了绿色。十六幼的石榴娃们会在玩水中体验沉浮的乐趣,在玩沙中探寻挖宝的欢愉;他们还会在黄桷树上建鸟窝,在树石榴果园弹弹弓……自然是最能滋养孩童心灵,给他们留下五彩斑斓的梦的地方,崇尚自然才是孩童时期应该长成的样子。只要在这“自然绿色、童趣盎然”的环境中静静地走一圈,不用介绍,你就能看见它的教育取向和课程价值,在充满乐趣和欢欣的院子里,儿童获得自主发展。

二、童年的院子常常蕴含着儿童成长的片段。

十六幼的老师们不会加班加点“抢造”环境,因为他们知道环境的主人是谁。他们深入研究幼儿喜欢什么样的环境,研究不同成长速度的幼儿在环境中可能获得怎样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他们鼓励十六幼的每一个石榴娃“成为最好的自己”,用环境记录着他们成长的瞬间。

(一)营造接纳差异的包容环境。

每一个石榴娃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可以有一百种语言[4],而不仅仅只是成人期望的一种。高品质幼儿园的环境需要支持不同个性、不同经验水平的每一个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还要能满足不同幼儿选择的需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的发展差异,真正做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的教育目标。十六幼认可每一个幼儿的成长轨迹,帮助他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体验自己的力量。毕业前夕,孩子们为自己画了自画像,在幼儿园的长廊上,老师展示了每一个石榴娃的作品,他们不仅能感知到自己外貌、体型与同伴不同,还能在自我认识和识别他人的过程中体味到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从而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支持性环境。孩子们的同伴资源是宝贵的,不同的生活背景、个性特点、能力习惯、爱好特长,同伴既能成为交流合作分享的对象,也是一面自我识别、调控、激励的镜子。生生互动的环境让幼儿在与同伴模仿交流、合作共享、矛盾争论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二)倡导幼儿主体的动态环境。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分析“布置时应注意的弊病时”曾指出:“不要教师自己来做,让学生们自己来设计,自己来布置,这才格外有意思,也才更有教育意义。”“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加深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做教师的应当学会如何引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5]。高质量的幼儿园环境是基于幼儿为主体创设的环境,环境的高度、色彩、形象、内容都需要尊重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直观性特点,符合其需求。“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自身就应被视为幼儿的学习过程”[6]。在十六幼,幼儿是环境的主人翁,并与其融为一体,环境的创设、使用为孩子们提供了自主参与、自由结伴、自定主题、自选材料、自己探索、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发进行交流、传递情感、共享快乐的学习与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亨特发现“让儿童增生快乐感的主要源泉之一在于他在其所熟悉的认知结构中意外发现了新内容”[7]。随着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着游戏的发生、发展、高潮和消亡,环境创设也会动态变化着,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当然,环境动态改变绝不是凭教师主观臆断,这一过程需要建立在教师有目的的观察幼儿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基础之上,密切观察幼儿兴趣点,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通过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从而改变环境来给予幼儿学习和探究的需要。

(三)构筑家园合力的社会环境。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高品质幼儿园的环境是资源整合的过程,是调动幼儿、吸纳教师、卷入家长、带动社区的过程。它能凝聚和激励全园教职工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性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它是环境,但也不仅是环境,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在“发现自己力量”的记录墙上,孩子们把自己在游戏中的“哇”时刻画下来,并请家人用文字记录下来,亲子之间能利用环境增进沟通,家园之间能通过环境达成共识。在十六幼教师的带动下,爸爸妈妈们不仅作为家长课堂的教育者、大型活动的支持者,也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者,为孩子们书写学习故事,为他们记录成长周记。这样的经历练就了家长们的一双慧眼,能及时发现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从而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心理环境。

三、童年的院子处处流淌着儿童生活的轨迹。

幼儿阶段是核心素养形成的种子期,我们希望生活在十六幼这个童年的院子里的每一个石榴娃都能认识自己、认同祖国,与世界对话;学会友善、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做有道德、能力、情意的人。

(一)开启质朴本真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环境与中学、小学有着非常突出的差异,环境生活化就是其明显的特点。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总是伴随着幼儿生活产生,幼儿进餐、如厕、喝水、午睡等,这些生活环节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机会,有着它独特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科学的运动、营养的膳食铸造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形成了健康生活的方式;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院子里的微缩世界是孩子们眼中的“小人国”,这里也是他们的野餐乐园,他们在这里通过食育体验劳动、感知生活,在了解传统经典的同时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十六幼的环境中充满生活的气息,孩子们能在锻炼中磨炼意志、在劳动中感恩父母、在进餐中习得礼仪、在交流中构筑友谊、在环境中感知中国文化……这样的环境让他们心中流淌着一首婉转悠扬的歌,歌曲里饱含着酸甜苦辣,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本土环境。

(三)捕捉净化心灵的尚美环境。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萌发着美,感受美、表达美,以艺术滋养心灵,这就是我们想要给予孩子们的内心力量和童年的礼物。在美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一次一次地欣赏经典乐曲,品味经典画作,解读经典绘本,吟诵经典诗词,模仿经典舞蹈,再现经典剧目……在十六幼,艺术带给孩子、带给我们太多的是爱与温暖、幸福与感动,每一个生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每一个生命都被祝福着。每年一次的幼儿园的童话剧表演选角极为严苛,在小伙伴的比拼中,自己喜欢的角色可能被别人扮演,不过没关系,在自己的童话剧场,一切皆有可能。后院艺术长廊是大伙儿挥毫泼墨的撒欢之地,这里是小艺术家们的私家花园。在尚美的幼儿园环境中,我们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在与同伴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感受艺术带来的欢乐与幸福,享受艺术的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一所幼儿园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8]。十六幼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从“玩会”走向“会玩”,在这所童年的院子里玩出智慧、玩出自我、玩出自信、玩出创造,凸显其灵动的生命状态!

参考文献:

[1]齐丽英.关于幼儿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与研究[m].:7.

[2]朱家雄.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8.

[3]蔡秀萍.幼儿园探究式环境创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6.

[4]edwards,c.,gandini,l.,&forman,g.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等译.台湾:心理出版社:195.

[5]鲁晶.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及积淀创新的思考[j].科教导刊,:11.

[6]鄢超云.低成本有质量的有缘环境创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2013:6.

[7]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水粉画是培养幼儿色彩美感,提高幼儿色彩审美趣味的重要课程。水粉画颜料用水调色,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易学,且表现力强,趣味性高。水粉画明快、洒脱、概括适合幼儿挥洒涂抹抒发情感,深受幼儿的喜爱。

幼儿水粉画虽在画法上比较随意,没有统一的定式,但在具体表现上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每种方法相互联系又独立其中,各有所长。为方便教学,我把适合幼儿表现的水粉画方法归纳成幼儿水粉画十法。

一、平涂法。

平涂法就是勾线添色,画面是两维空间不具有立体感。具体做法是:先用稍细的油画笔或水粉画笔,用单色画出物体的轮廓线,再把调好的颜色平涂在轮廓线内。画面重视直观感受,不追求物体的光影变化和色彩的真实性。平涂法的特点是:画面干净利落,色彩整体概括,单纯平稳。平涂法简单易懂,易掌握,容易增强幼儿的信心。

二、构成法。

不画真实的`物体,用随意勾画的交叉线条或几何形的组合形成视觉上的图象。它的特点是:平面性,自由性,趣味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画出喜欢的线条,不用考虑物体的造型和画不像的问题。在涂色上也比较自由,适合儿童自由地表现。

三、薄画法。

薄画法也叫透明画法,指调色时用色少一些,用水多一些,在画纸上显露出纸的底纹,它的特点是:渗洇的感觉比较好,色彩的自然融合好,有中国画墨色的空气感,也有水彩画的透明、轻快、湿润感,给人以淋漓尽致的感觉和诗意般的情味,特别适合表现雨后或晨夕的景物,游戏玩耍味十足。但由于薄画法需要很好的控制水、色的能力以及画画的经验,画好是不易的。

四、厚涂法。

厚涂法与薄画法相比用色较浓重,具有油画般的淳厚,并有较强的覆盖力,能表现出真实物体的丰富色彩效果。且笔触、画痕明显,绘画性特点十分突出,对色彩的表现力也大为增加,适合于个性化表现的儿童。厚涂法与薄画法相比更易于幼儿掌握。

五、点彩法。

点彩法的叫法源于十九世纪后印象派画家修拉的分色点彩法。画面用密集的小色点组成物体形象,犹如建筑装饰上的“马赛克”拼贴镶嵌,构成了色彩相混合的特异的色彩情趣,给人一种闪烁、颤荡的色彩感受,增加了色彩画的趣味性和“玩颜色”的意味,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六、明暗法。

明暗法是强调明与暗的对比作用增加其艺术效果的,画面强烈、刺激、醒目,画的主题清晰、明了、突出,增加了物体的形象感,容易出现好的视觉效果,易被幼儿接受,适合幼儿学习运用。如主题物是亮色,背景就用暗色或者反之。

七、冷暖法。

冷暖法就是利用色彩分冷暖的感觉,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作用,画出自己喜欢的冷暖色调或者符合自己欣赏习惯的色彩画。冷暖法适宜表达作者的感情色彩,主观色比较多,因多用邻近色作画,如暖色调绘画有红、橙、黄及相近的颜色等,色彩单纯简洁,给人以情绪渲染。

八、底色法。

底色法就是在有底色的画纸上作画,现成的色纸有印刷纸、卡纸等,也可以自己做底色纸,先调一种自己喜欢的底色均匀的涂在画纸上,待干后就可以在上面作画了。底色法的特点是:画面较完整、和谐、统一,易与其它色相互协调,画面也显得整体。但此画法不适合在自己做的色纸上薄画,底色会在画笔的运动下泛起,在自己做的色纸上画画颜色应调的厚一些。

九、随意法。

随意画法有点像西方国家流行的美术流派抽象派画法,抽象艺术丢弃了生活的真实和具体的形象,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感情的切入,在画面作无规则的随意涂洒,主张无理性思考下的无意识涂画,以追求新奇感觉为目的。这种方法很适合幼儿的无理性思考的特点,跟着感觉乱涂一气,享受任意涂抹的快感,深得小朋友喜爱。

十、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不作颜色的薄厚、明暗、冷暖的特性界定,而是根据作者的习惯随心而定,用着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把各种方法融在一起,常常给人以新奇的感觉。比如,可以在画好的画上直接印上树叶的叶筋纹理,以增加画面的肌理感,也可把实物直接贴在画纸上再画,增加绘画的表现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背景下,教育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教育开始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幼儿园教育阶段”,也是“启蒙时代”。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对外界出于好奇心理,善于学习和模仿,而在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方式和传递的知识类型也会影响他们自身对外界的感知和后期的成长。

一、幼儿园时期教育的特点。

1.知识面广。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对外界探知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而在幼儿教育的学习安排下,氛围也十分活泼轻松。一般以做游戏形式或者故事之类的情景模式传授知识。但是相对来说,灌输的知识也较多,例如,简单识字、唱歌、跳舞、常识相关的问题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事物也会成为教学知识,所以,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启蒙阶段的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基础。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精细化了,幼儿教育阶段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更应该引起重视。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小班教育阶段、中班教育阶段、大班教育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学生的整体特征也会有差异。比如,小班一般是2.5~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外界处于萌芽状态,对外界很好奇,也是最好培养和开发大脑思维的最好阶段,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声像等进行教育,也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的状态进行动态学习培养。对于中班和大班教学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是开始对外界有观点和看法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除了基本知识的学习,一般以相关事件故事的形成引发他们的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综合来说,在幼儿教育阶段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幼儿阶段开启了孩子进入学习的大门,是开发大脑的最佳时期。

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引入探索。

1.中华文化在启蒙时期的引入。

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是对世界认知和自我意识价值逐渐形成的阶段,被称为“启蒙时代”,此阶段也是培养孩子行为意识和优秀文化知识注入的时期。中国优秀的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一些文化思想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则会启蒙并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以故事的方式向他们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如岳飞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发他们去思考和学习。根据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灵活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向他们传授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美化他们的心灵。

2.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环境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发展不仅向着精细化和人性化发展,更多的是靠优越的环境对孩子的二次开发!探索幼儿教育阶段的中华文化环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本地区域文化特色加以引入根据教育所在地区文化加以引入,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提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探索精神。对于物质文化,一般用于孩子的互动,以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例如剪纸、彩绘之类的。当然,各地的文化背景之类都有所差异,所以也显示了教育的大体性和独特性!

2.结合孩子的实际教育环境进行引入虽然幼儿教育阶段是教育的第一道大门,地域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此教育阶段有着重大影响!当然知识对于所有孩子都是公平的传播,在对幼儿园教育时期,应结合主观和客观环境灵活教学,所引入的地域文化知识也是多样化的,应结合地域特点分享与之相关的典故,包括神话故事等,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陕西渭南的可结合“华山”,即“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故事”,加强孩子对正义和孝义的追求。结合地域文化特点,不仅加强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也加强了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是兴国安邦之本,这句话从古至今一直都未落后。幼儿启蒙教育阶段的各种改革和创新,为孩子后期的教育做好了铺垫。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各个阶段对教育的创新都是对有生命的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面广,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引入培养了孩子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幼儿园时期中华文化教育环境的探索也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从形成良好管理机制、探索科学教育课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科学阵地建设、幼儿活动精彩纷呈等方面诠释了我园注重科学启蒙教育,打造园所特色品牌的途径和形式,借鉴科学启蒙教育的基本思想,循序渐进地走出一条科学启蒙教育特色内涵发展之路。

关键词:园所文化;办园特色;科学启蒙教育。

引言。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坐落在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苏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幼儿园、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区域内聚集了众多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代表当今科技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使得我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资源。我园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为园所特色,通过实践研究,幼儿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切实有效地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逐渐走出了一条科学教育特色内涵发展之路。

一、重视科学教育启蒙,形成良好管理机制。

1.成立领导机构幼儿园成立科学教育领导小组,园长担任主要负责人。以科研部牵头,结合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探究性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基于科教创新区教育背景下的幼儿科学教育探究》的开展,以总课题为龙头抓手,子课题为具体实施内容,小专题为辅助,有序地开展研究。在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及每学期工作计划中呈现科学启蒙教育内容,有设想、有措施、有方法。2.相应配备保障园内各班均配备完善的电脑、电视、投影仪、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科学教育基础性设施,为教师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提供保障。为教师配备科学教育书籍近200册,幼儿科学教育藏书400余册。宝宝电脑房拥有20台一体电脑供幼儿探索学习。“创意美工坊”各类废旧材料丰富,可供幼儿进行科学创意制作。幼儿园网络资源丰富,各教育资源交流分享渠道多、内容广、效果佳,竭力为科学教育特色研究提供充分的经费保证。

二、探索科学教育课程,呈现园本内涵特色。

根据大、中、小班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及原有经验,循序渐进地探索属于园本的科学教育特色课程。1.集体教学活动精品课程通过教学研究、深入反思、活动点评等形式,筛选各年龄段集体教学活动案例,保留经典活动,并做成蓝本,让教师参考、修改、调整或加入新的想法,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园本系列课程。2.小组科学区域活动课程在小组区域活动中,重点打造科学区,创设科学合理的环境,提供科学有效的操作材料。以幼儿的探究思路开展游戏,保证幼儿始终对科学活动保持良好的探索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打造适合自己班级的科学区角环境,努力为幼儿的自由探索活动创造充足的物质条件,以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其设置体现了趣味性、操作性、游戏性、安全性的特点,内容丰富,形成多样,使孩子百玩不厌。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教师系列培训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结合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系列培训,如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科学教学活动交流研讨等,多通道、多途径地提高教师科学活动的教学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2.科学课题研究全园教师科学教育研究氛围浓厚,以课题为抓手,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实际需要和规律出发,充分利用科教创新区科学技术教育资源,根据三个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及原有经验,积极探究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项目和内容,循序渐进地探索属于园本的科学教育特色。参与研究的老师乐于实践、乐于质疑、乐于合作,每月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特色活动,在实践中总结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的组织要领和活动规律,撰写了一篇篇高质量的课题论文。3.教学交流研讨探索多元化的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幼儿是探究性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1]。我们倡导教师应注重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及时肯定和赞赏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不怕困难的闪光点,用微笑的目光、鼓励的眼神和肯定的称赞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教师一个小问题的引领和材料的提供,能激发幼儿持续的探索意识,提升探究能力。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活动中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支持,鼓励幼儿的各种探究行为,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科学阵地建设,开发科学实践基地。

1.园内阵地重视科学教育阵地的建设,园内设有科技大空间专业活教室,从儿童的视角入手,划分为欣赏区、探索区、操作区,为各班幼儿合理安排好进入专室活动的时间,保证幼儿每周进入,并做好相应记录。各班设有符合不同年龄特点的科学区角,成为适合孩子操作探索的科学阵地。同时在园内走廊、墙面、楼层等公共环境中淋漓尽致地体现科学启蒙教育特色。2.园外阵地将科教创新区中可利用环境、物质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加以挖掘和利用。目前,独墅湖图书馆、独墅湖影剧院、独墅湖体育馆、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创意产业园、欧瑞动漫基地展厅、苏州国际科技园、苏大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中科慧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科教创新区单位已成为我园科学教育活动资源。在此基础上,多家单位顺利牵手挂牌,建设翰林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扩展园本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的范围。幼儿园与各基地开展双向基地考察、师幼活动20多次。同时利用有效资源与美国西题迪斯儿童科技营、环球倍思科学实验机构、小科实验屋携手,定期开展科学教育系列活动。

五、幼儿活动精彩纷呈,启蒙探思益智收获。

1.翰林科技节活动每年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园所、幼儿、教师、家庭多位一体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以stem教育理念的视角,引导孩子主动探索科学活动,将多领域活动与科学结合,注重幼儿探究兴趣的激发、探究体验的获得,让幼儿在动手、动脑和交往中提高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激发探究科学活动的兴趣,幼儿在科技节中有收获,有成长[2]。2.系列科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各年龄段科学活动,重点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科技大空间专室活动、班级科学区角活动中进行;内容选择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重点突出实践性、操作性;充分挖掘课题资源地科学教育资源,科技园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欧迪瑞动漫馆”来园与孩子互动活动;感受园区“欧瑞动漫馆”丰富有趣的动漫制作科学实践活动。年级组形式的科学探索活动丰富多彩,如小班的“玩陀螺”、中班的“叠叠高”、大班的“多米诺骨牌”等。

结语。

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实践研究的道路上,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将借鉴科学启蒙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建设科学教育特色品牌、内涵促发展的最终愿景而继续努力,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杜长娥.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罗威尔.韦珏,译.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幼儿园教学内容与环境的管理探究的论文

1.1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不完善。

1.1.1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

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部分城市所制定的管理目标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同时,也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部分城市根本就没有计划和目标,城市环境管理只是一个排设,属于面子工程,对改善城市环境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由于管理目标和管理计划的缺乏和不完善,从而导致城市管理的效果不明显。

1.1.2管理责任不明确。

能够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的部门和机关较多,不仅权责上具有交叉性和模糊性,而且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统一性,管理制度不合理,从而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环境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领导,从而导致人人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现象出现。

1.1.3缺乏政府引导。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分的尊崇财富,对于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缺乏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正确的引导公众参与到城市环境管理中来。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的引导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缺乏对公众的积极引导,从而导致公众对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缺乏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即便投入再大的力度,城市环境管理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1.2政府的投入不足。

近年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政府往往致力于经济建设工作,而对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投入的经费较少,这就导致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很难主动的进行开展,具有较强的被动性,从而对城市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1.3法律法规意识的淡薄和执法不力。

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所的,但部分人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往往为了实现个人经济利益而存在着知法犯法的现象。同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较轻,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由于环境违法成本较低,所以导致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2.1加大环保的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从而更好的全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宣传工作需要将学校和社区作为重点,同时还要与充分的利用当前媒体的力量,利用大众传媒来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责任感。在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中还要加强人文关怀,在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确保群众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城市环境管理工作要具有较好的透明度,使广大公众对城市环境建设和治理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城市环境建设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需要定期向公众进行公布。

2.2完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2.2.1积极推行环境目标责任制。

环境目标责任制是我国环境保护制度,将环境目标和任务作为政绩考试的重要指标,从而将责任一级一级进行落实,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贯彻落实。

2.2.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我们需要一个以人大、司法机关、环境监察部门为主体,公众广泛参与的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不仅仅要对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而且也要对政府的决策及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监督,通过多方位多层次有力监督,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才能够得到落实和实现,才能够很好地推动城市环境管理。

2.3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

国外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的投资一般占gnp的1.5%~3%,而且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到投入的比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加大了对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投资规模,但是距离我们的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离我们的目标也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逐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相应的融资政策和考核检查制度。

2.4加强城市绿化的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城市建设是顺应当前城市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5加强城市的综合治理。

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机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耗能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优惠政策,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以环境立法为重要的依据。在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中,需要利用法律制裁和道德约束来支配人们行为的规范性。所以需要加快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加快制定环境治理政策,从而更好的实现环境保护预防工作,追求环境的舒适性,确保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充分的发挥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强化对污染环境及破坏环境的违法现象的惩治。

3结语。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而且在城市化过程中各种问题也不断的显现出来,特别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怪需要我们利用科学发展观来实现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和治理,确保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更好的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教学内容与环境的管理探究的论文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它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明确学习体育心理学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指导当前的运动学习;同时运用体育心理学的原理、规律观察和指导运动实践,并灵活运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再学习、就业储备知识与能力。

目前,传统的体育心理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材知识容量大,但教学时数少;实验教学比重偏低,实验过程过于老套僵化,无法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教学活动多以讲授为主,过于单调,而既能培养动手能力、学生又感兴趣的实验教学比重较小,且效果不明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学习的能力;评价体系单一,使学生养成了考前死记硬背,考过后知识基本全忘或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身和他人的训练和比赛的现象。因此,如何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深化《体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这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探索。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

体育心理学是在修完《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面向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但在学时设置要求方面,各院校存在着不同的设置要求。目前,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对体育心理学课程的学时设置为36学时或48学时,多数院校为36学时,2学分。以华东师大季浏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体育心理学》(2006)为例,全教材共20章,内容详尽充实,并且包含许多本学科近些年的最新研究成果,若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将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提高《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

马启伟先生指出:“社会需要永远是体育心理学发展的最基本、最强大的动力。”而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将是我们《体育心理学》讲授的重点。为此,我们教师在重点内容的选取方面就应该做到“结合体育教育的实际,反映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需要”。学者颜军也指出:“体育心理学教材的特色应当主要体现在它的实用价值上,即兼顾学科、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三者和谐统一,注重于‘为人’和‘为师’,能真正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教书育人能力和提高体育教师职业心理素养。”同时也有专家认为:“体育教育本科生应重点掌握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有关运动技能学习基本过程的知识和体育教学心理的基础知识。”可见,《体育心理学》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体育活动中动机、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运动技能的学习,提高运动技能的心理训练方法以及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等章节,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推荐和介绍相关的书籍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既能学到基础知识,又能把握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

2、加大实验教学比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心理实验是《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现行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中,各个专家学者并没有对体育心理实验做过多的安排,甚至根本没有实验内容,即使任课教师认识到了实验课的重要性,但由于课时的原因或者仪器的原因,对于实验也只是简要介绍、一述而过。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遵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最终写出实验报告,而对实验的应用并没有仔细理性的思考,导致实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仅仅流于形式。因此,应使学生在充分认识体育心理实验的意义和明确实验课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改革和优化体育心理实验教学过于老套的实验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大胆探索和设计体育心理学实验,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通过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态度。

此外,一本权威性的体育运动心理实验指导教材的出版也迫在眉睫,除了经典的体育心理实验外,教材还应加大设计型、综合型和创造型的实验比重,正如我国学者周君华所提出的那样“教材只指出实验目的、实验结果的要求,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具体实验方案,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实验技能的本领。任何一个实验的设计,无论是心理现象的演示,还是规律的验证,都应有助于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以后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教育工作能力的提高”。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学习者。而如今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在体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运动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把心理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避免枯燥抽象的从理论到理论,摒弃罗杰斯所说的“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经验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觉地去寻找知识对个人的意义。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地、积极地探索问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发展为“主动探求”,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努力把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抽象为鲜明、具体、直观,创设教学佳境。

心理学、传播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结合有助于信息的摄入和吸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众所周知,心理学的名词、概念、理论较为抽象。因此,在体育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概念具体具体化、复杂心理过程形象化、不易观察的心理活动直观化,并把抽象的心理训练方法与实际运动技能相结合,并辅助以动画、视频,创设一种新颖、和谐、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这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地过渡到抽象思维,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虽然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它毕竟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这一点广大教师都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学者曾提出体育心理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切勿“追求大信息量,忽视学生的承受能力”,在这一点笔者深有同感。由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师不用板书,大大提高了授课的效率,课堂节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加快,这样无疑课堂容量加大,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知识量可能远远超过其接受能力,或者必须每时每刻全神贯注地听讲,稍加分心,就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加之体育院校学生多数文化课底子薄弱,更是影响了体育心理学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应容量过大,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应将课堂时间适当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价手段主要还是考试,针对于专业必修课程,通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而闭卷考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机械的考前死记硬背,考试结束便一问三不知;考试作弊成风;闭卷考试一般都是较简单的试题,而且答案都较为简单,甚至是老师考试之前特地提醒的问题。因此,在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心理学课程进行评价时,应尽可能地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把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终结性价和过程性评价、现实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非智力因素在体育心理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并且应利用考试这个平台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结语。

教育追求迁移价值,而教师更应树立“为迁移而教”的理念。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不仅要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中的某个问题的心理调节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其它情境中的其它问题的应付能力也得到提高,不但使其在自己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受益,而且要使其终身受益。

幼儿园引导家庭科学创设学习环境的实践研究论文

有人说过: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成长,e学习被逐渐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目的是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对高效小学科学课堂的顺利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e学习的环境下,要充分发挥其价值,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来的,也是课改提出来的新的教学要求。但是,在传统的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既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又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作为新时期的科学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将e学习引入课堂活动之中,一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构建e学习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进行研究,以大幅度提高科学课堂的效率。

一、巧用e学习的平台,实施自主学习活动。

e学习环境能够形象、直观地将所学的知识展示给学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巧用e学习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为高质量的科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生命离不开水》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提高本节课的学习效率,更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借助e学习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来证明“为什么说生命中离不开水”,并自主查询“如果缺水,小草会有什么变化”,思考“哪些地方不需要水”等。组织学生自主动手进行查询,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科学课堂简单灌输的沉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质量。

二、借助e学习的平台,突破教材知识难点。

e学习环境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所以,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科学学科来说,我们要充分借助e学习的平台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概念或者是教材中的一些难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也有助于高质量科学课堂的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气候与季节》时,由于本节课的难点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以及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所以,为了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也为了有效地发挥e学习的作用,更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在授课时,我借助ipad向学生展示了“青蛙的四季”变化过程,同时,也以北方为例,向学生展示了四季的气候特点,这样的直观展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形象化的高效科学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利用e学习的平台,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是课改对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充分展现e学习的价值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消失了的恐龙》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史和作用,也为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借助e学习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恐龙化石以及有关恐龙的动画片。形象的知识展示,不仅能够在视觉的冲击下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将课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进而在丰富学生知识视野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凭借e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一言堂”模式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探究的机会,严重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发挥e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探究,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例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借助e学习向学生展示了铁钉生锈的整个过程,直观的展示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铁钉为什么会生锈?铁钉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要想防止生锈有哪些基本的方法?……组织学生观察铁钉生锈,思考、解答上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e学习环境的价值,确保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实验等过程的演示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进而,在确保高效科学课堂顺利实现的同时,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幼儿园教学内容与环境的管理探究的论文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日渐突出。

这种影响有正面的、积极的,也有负面的、消极的。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旅游业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减少以至避免它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强化旅游环境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张家界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本文就是从张家界的旅游环境现状入手,分析原因并寻找对策。

一、张家界地理概况。

1.气候。

张家界位于湖南西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属北中纬度。

本地区气候以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

这样的气候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

但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复杂多变。

2.地质、地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3.旅游资源。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

由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集路、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4.生物资源。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

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

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二、张家界旅游环境的现状。

1.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内,随处可见小商贩乱搭建的临时摊点,还有旅游投资公司开发建设的旅游设施,建筑物的增多,势必导致建筑垃圾和废弃物的增多,这严重影响了该景区的旅游环境。

旅游活动带来的污染物会增加空气中的细菌、灰尘、废气的含量。

据有关专家测算,武陵源各生活接待区的空气质量部分超过国家一级标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呈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大于52%,酸雨的频率一高,武陵源以石英砂岩构成的砂岩峰林地貌将受到侵蚀,这是危及到峰林奇观能否得以长存的大问题。

划船,野泳等游憩活动,会对水体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如机动船的润滑油会给水体及生物造成危害,每个游泳者会给水体带入一定量的氮和磷。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水体及水体生物成分。

除上述污染外,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还经常把病原体带入河中,金鞭溪和索溪峪正遭受严重的污染。

旅游资源也不同程度的受损,在武陵源风景区内,很多岩石只要能触手可及的地方,都会被刻画,如观看天书宝匣的观景台上,岩石刻满了“某某到此一游”等,由于观景台地方狭小,客流拥挤,岩层承受力有限,容易出现下倾趋势。

很多景区白色污染严重,在黄龙洞内,游道太多,开发过度,人为踩踏严重。

2.对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还欠缺。

旅游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办了也是流于形式。

在管理上,体制不够健全。

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家特级防火区,却看到不少的游客在防火区内抽烟而无人问津,若一旦失火,后果将不堪设想。

3.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武陵源风景区内,少数民族达70%以上,且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时,居民们生态意识淡漠,经常采集野生植物,猎杀野生动物,兜售给游客,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经济收入,在不少的小贩摊上,可见各色蝴蝶的标本,旁边注明张家界留念几个字样。

4.不能有效地调节旅游高峰期与低谷期,导致旅游环境容量超过负荷。

张家界作为世界著名的景点,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严重超过了张家界的旅游环境容量。

据统计,张家界一年中有半年多是“旺季”(4-10月),旺季中有5月、7-8月、10月三个高峰期和“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

“五一”黄金周进入武陵源的人数最多的一天(5月3日)达85556人次。

“黄金周”核心景区日均接待人次超过最大容量(按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的总体规划修编设计为2.2万人次)1~3倍,全市一年中出现约半个月的严重超负荷接待。

“黄金周”严重超载,造成景区拥挤、嘈杂,明显影响旅游质量,许多旅游设施也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加剧,管理难度加大。

三、张家界旅游环境管理对策。

1.旅游环境保护和建设要科学化,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环境保护和建设要建立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欲促进旅游业发展,须保护和建设好旅游环境,加强科学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管理。

就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旅游环境管理而言,既要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又要积极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如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

从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到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2.推行有利于自然保护的生态旅游方式。

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怪圈,就是“先污染,后治理”。

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

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有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

而在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中,如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高山生态旅游等,最为广大旅游者所钟情的也就是最易于接受的还是森林生态旅游。

而张家界正是属于森林生态旅游的范畴,发展生态旅游,意义重大,通过兴办森林生态旅游将能够提高森林利用效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提高环保意识。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森林旅游对自然保护产生不良影响的根源在于经营者和游客保护意识较差,全社会民众的保护意识和整体素质较差,因而,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会产生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缺乏对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4.提高旅游管理质量。

逐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综合管理体制来提高旅游管理质量。

如在旅游实体中成立自然保护机构,建立巡护队、监测组、宣教科、环境卫生治理分队等,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制定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编制长远和近期保护规划,健全各项保护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和分片划段承包责任制,加强定期检查、监督、考核,全面保护;成立社区保护组织,由当地政府、村组、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经营业主等多方建立联合保护体系,对旅游活动实行协调、监督、检查和管理。

保证各方利益,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之,旅游发展应该与旅游环境管理同时进行,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真正治理和建设好张家界的旅游环境,为张家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幼儿园教学内容与环境的管理探究的论文

幼儿阶段,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第一个阶段,孩子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来认知,认知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孩子的世界也更丰富多彩了,所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也是多样的。

我们认为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并提升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所以,不断地改变与提升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有提升自己的强烈的意愿,并愿意付诸行动,才是真正的学习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学习能力是人生的第一大能力,孩子天生就有学习能力,在成长中我们要努力地保证并不断地开发和强化孩子的学习能力。

幼儿园各区角的环境创设论文幼儿园各区角的目标

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

二、角色游戏区。

(一)角色游戏区的设计。

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了中班,角色游戏区就出现了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大班的角色游戏区主题则更加丰富多样。

(二)各年龄班角色游戏活动的指导。

对于角色游戏的正确指导,主要在于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幼儿能够极有兴趣地、毫不勉强地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能力。

1.小班。

小班幼儿对角色游戏是很感兴趣的,但他们常常会忘掉自己的角色,所以,对于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指导应着重于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角色的标志物,比如妈妈的头巾、爸爸的手机、医生的白大褂或听诊器等,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角色,也可以通过语言的启发和自己的加入来提醒他们。例如,娃娃家的“妈妈”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这时教师可以对她说:“你的宝宝一个人在家哭呢,你快回家去看看吧!”并启发她出门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走或者作为“客人”去她家做客,使“妈妈”回到角色中来。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几人同时扮演一个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位“爸爸”,这是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教师不用去干涉,应顺其自然。

2.中班。

中班幼儿常常是一边游戏一边想下面的情节,还没有具备事先计划、商量、设计出游戏过程的能力。因此,对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应侧重于加深他们对角色的理解,要求幼儿能较正确地反映出角色特有的行为和语言,并能创造性地表演。例如,“在医院”的游戏中,一开始“护士”只知道给“病人”打针、发药、测体温,后来老师启发他们想一想护士应该是怎样对待病人、还可以怎样照顾病人等,于是“护士”便想到去搀扶病人、叮嘱他们吃药、陪病人检查等游戏情节。

在游戏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共同游戏,启发幼儿创造与角色有关的其他角色,并通过活动加强各主题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及关系,从而增加角色游戏的集体性和互动性。

3.大班。

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经验较丰富,反映的主题也较多样化,游戏的内容充实、有新意,角色较多,能体现一定的社会性,且独立游戏能力强,在游戏前能自行设计游戏情节,通过彼此的商量、协调分配角色。因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重点就应放在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上。

在大班的角色游戏中,可以鼓励幼儿为开展游戏自己制作玩具。例如,为邮局制作信箱、邮筒、邮包、邮票、印章,为图书馆制作卡片、借书证,为照相馆制作相机、相片等。

三、语言图书阅读区。

(一)语言图书阅读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此区角内以图书阅读为主,配有一些语言游戏,如接龙拼图、拼贴讲述、连词句、编故事、讨论谈话等。

2.材料的提供。

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活动主要为正规教学活动服务,因此,语言游戏可以是正规教学活动中游戏的重复或延伸,教师应为幼儿多提供一些小图片、卡片等可操作的材料。

图书阅读活动则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数量充足的图书,可以提供的图书种类有:

(1)故事书。

(2)杂志、画报。如《看图说话》。

(3)知识书。如《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热带鱼图片大全》《看图识字》《交通工具大全》等等。

(4)自制d书。幼儿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自己绘制的图书。

若有条件,语言图书阅读区还可以提供与限制人数相同数量的语言复读机或随身听(带有耳机,可以避免相互干扰),以及录有与图书内容相关的音频(可以是老师自己录制的)。

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要画面简单,颜色鲜艳。以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小动物的内容为主,情节不宜复杂,篇幅不宜太长。

中班幼儿可以阅读一些有关日常生活和人物方面的图书,图书的篇幅可以有所增加。

大班幼儿则可以阅读配有简单文字的图书,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可有所增加,可以提供较多的知识信息和寓言故事。

3.场地的设置。

语言图书阅读区应该是所有区角中最安静的,并且应有充足的光线,因此,适合靠窗而设,远离音乐表演区、角色游戏区等较为嘈杂的地方。

语言图书阅读区地面可以铺上漂亮、柔软的泡沫垫,桌上铺上美丽的花布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服的阅读环境。

(二)各年龄班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指导要求。

1.小班。

对小班幼儿,教师多采用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具体讲解等手段,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语言表述能力,要求幼儿在语言游戏中能大胆讲述、学习倾听他人讲话,培养他们爱听故事、爱看图书、会安静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其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中班。

对中班幼儿,要求能用较完整的句子比较连贯地讲述事物,能独立阅读感兴趣的图书,理解画面的内容,能有礼貌地倾听他人讲话。

3.大班。

(一)美工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美工区内可以进行平面造型,如绘画(彩笔画、水彩、水墨画、手指画、刷画、拓印画等);自然材料(沙、树叶、蛋壳等)的剪贴、撕贴等;立体造型,如捏泥、和面团、纸、黏土等;自然材料造型(豆画、石画等);废旧材料制作(纸盒、易拉罐、纸杯等);结合节日活动制作装饰物(彩环、灯笼等)。

2.材料的提供。

各种纸、彩笔、颜料、剪刀、浆糊、橡皮泥等是美工区必备的材料,但不是唯一的材料。美工区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美工的材料也是广泛而繁多的,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收集、准备、提供,务求充实、充分。

3.场地的设置。

美工区是一个以操作为主的区角,需要设置在有充足光线的地方。另外美工活动中常常用水,因此也应接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使用。

美工区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区角,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相邻。

(二)各年龄班美工区的指导。

与正规的`美术教育活动相结合,美工区的活动更重视幼儿操作的过程和参与的意识。在美工区内应着重于鼓励、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但让幼儿发挥创造力,不等于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熟练准确地使用工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1.小班。

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教师不应苛求他们做到画面整洁、涂色均匀,这样会使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绘画与创造。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授他们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2.中班。

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技巧,这时教师应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充分使用工具、材料和发挥技巧,减少直接的指导,并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班。

大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此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活动。当有一种新的活动内容出现时,教师不要急着教幼儿应如何如何做,而应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教师只以辅导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五、科学发现区。

1.活动的内容。

科学发现区中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感官的活动:如摸不同质地的物品,闻不同的气味,尝不同的食物,分辨相似的声音等。

(2)声的活动:如声的传播,声音的产生,不同的声音等。

(3)光的活动:如镜子的反光,万花筒,哈哈镜等。

(4)电的活动:如连接简单的电路,拆装手电筒等。

(5)磁的活动:如探索哪些物体可以磁化,利用磁铁的特性制造指南针,各种磁铁游戏等。

(6)力的活动:如“跷跷板”“天平”的活动,物体滚动的实验等。

(7)水的活动和空气的活动等。

科学发现区的活动要结合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在正规科学教育中进行的活动,可以在科学发现区中延伸,如在“安装电池”的教育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将各种电池和材料提供到科学发现区中,让幼儿继续操作、探索。

2.材料的提供。

科学发现区的材料应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来提供,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3.场地的设置。

科学发现区适于设置在光线充足、接近水源的地方。

(二)各年龄班科学发现区的指导。

1.小班。

2.中班。

幼儿对科学发现活动已有了一定的兴趣,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提高,因此,在中班,教师的指导重点就应放在鼓励幼儿表达出操作的结果。

3.大班。

大班的科学发现活动,以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为主。大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操作的材料有着忍不住摸一摸、动一动的渴望,这时,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由操作,在指导上着重于让幼儿将操作中的经验转化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六、益智区。

(一)益智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1)数学的内容:有计数、计算、分类、排序、等分、测量等。

(2)构图造型:有图形图片构图,形体拼折构图,皮筋、回形针拼图等。

(3)棋类和扑克牌等。

2.材料的提供。

(1)数学的材料:如计算器、排序板、分类盒、计数卡、式题、尺、笔等等。

(2)构图造型材料:如七巧板、几何拼图、皮筋构图等。

(3)棋类:如斗兽棋、飞行棋、跳棋、象棋、围棋等。

(4)扑克牌等牌类。

3.场地的设置。

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相邻。

(二)各年龄班益智区的指导。

益智区内的活动包括了数学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正规教学活动的延续,对它的指导与正规教学活动的指导基本相同。

棋类和扑克牌等游戏具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对它们的指导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

1.小班。

小班幼儿尚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但要注意,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

2.中班。

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他们对规则的掌握和执行情况。要鼓励幼儿关注游戏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不按规则游戏赢了也不光荣。

3.大班。

幼儿已有独立游戏的能力,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要求他们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好的成绩。

七、操作区。

(一)操作区活动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操作区内可以安排的活动有:

(1)手指配合的活动:如给娃娃喂食物、穿珠、系纽扣、编塑料管、小物体的镶嵌活动、玩具的拼插等,这种配合较为简单的活动适合小班和中班上学期幼儿进行。

(2)手指、手掌、手腕配合的活动:如拧螺丝、开瓶盖、系扣绳子、系解蝴蝶结、系纽扣、系鞋带、绣花、编织、用筷子夹物品、翻绳、使用锤子钉钉子等,这种配合活动动作较为精细,有一定的难度,适合中班下学期和大班幼儿进行。

2.材料的提供。

根据安排的具体活动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

操作区的材料要分类摆放,便于幼儿使用、收拾、整理。

材料的投放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操作需要时间短到需要时间长。

3.场地的设置。

操作区应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等较安静的区角相邻。

(二)各年龄班操作区的指导。

1.小班。

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动作尚未发展到灵活自如的程度,因此,在进行操作区的活动时,只是专注于尝试运用和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并不在乎结果。教师的指导也应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激发他们的操作兴趣为主,让他们在看似无目的的随意摆弄过程中,培养他们熟练、精细的动作技能。

2.中班。

在小班的基础上,中班幼儿的操作活动可以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同样是物体的镶嵌,小班可以只要求按简单的轮廓线镶嵌物体,而中班则要求可以用物体镶嵌出图案。同样是拼插玩具,小班幼翰灰求拼插出形象的物体,而中班幼儿则鼓励他们关注拼插的结果。

3.大班。

大班操作活动的难度较大,帮助幼儿克服和解决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是教师的指导重点。在大班,教师应让幼儿有大显身手、大胆操作的机会。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以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教授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操作、探讨,尝试解决的方法。

幼儿园教学内容与环境的管理探究的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偏重于追求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视了旅游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张家界的必然选择,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旅游环境的管理。

利用农村资源创设幼儿园教学环境论文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精心设计的数学环境,能使幼儿在其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方面,我们抓住了三个突破。

一、材料的突破。

在材料的准备方面,我们改变过去由教师包办的做法,放手让幼儿参与,使幼儿成为环境建设的主人。准备的材料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品种多:材料不限于一幅图、一堆玩具,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物品都成为数学环境的材料,如自然类材料:石子、树叶、沙、水、土等;成品类材料:算式卡片、木珠、计算器、七巧板、扑克、算盘、时钟模型、棋类等;辅助类材料:剪刀、纸、彩笔、橡皮泥、操作板、沙盘等;废旧物品类材料:塑料泡沫、布条、线头、废旧盒子、塑料空瓶、包装盒、小木块、小石子、贝壳、火柴棒等。

2.数量足:提供的各类材料能满足数人同时操作,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对环境产生兴趣,又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分层次:提供的材料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地、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例如,我们创设的“量的守恒”数学环境中,既有探索长度守恒的材料,又有探索量的守恒、面积体积守恒、液体守恒的材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项或多项去探索、体验。

二、场所的突破。

我们在创设数学环境时,不只着眼于活动室的一面墙、一个角,而是把幼儿周围的`所有环境都充分利用起来,变单一为多种,变平面为立体,变视觉刺激为多种刺激。

1.活动室:主要是充分利用活动室的墙面和角落。室内墙面有大有小,我们在设计时,根据墙面的大小把材料制成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画面,并在下方设有活动材料,供幼儿操作。例如,在大班活动室的主墙上,布置有组成、加减、时间、空间、分类、守恒、排序等方面的数学内容,下方留一块空间,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验证。在利用活动室角落设计数学角时,我们注意到:材料和工具要便于幼儿取放,每个数学角的内容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不断更新。

2.盥洗室:结合幼儿爱玩水的特点,我们把布置活动室剩下的小块儿吹塑纸剪成各种几何图形,供幼儿在盥洗室开展“水贴画”游戏。幼儿只需将吹塑纸片放入水中湿一下,然后往平滑的瓷砖墙上一贴,图形就牢牢地贴在墙上了。刚开始幼儿只是无目的地利用各种图形进行简单的拼贴、排列,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开始有目的、有主题地根据图形的特点拼贴、排序、分类,比较大小以及加减运算。幼儿在兴致勃勃的“玩”中增长了知识,并且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及观察力。

3.厕所:幼儿在厕所中相对来说是比较放松的,因此,我们创设了一定的数学环境,以激发幼儿的“无意注意”,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如在平滑的瓷砖上用水将各种几何图形拼贴成一些可变换的图案,让幼儿观察、操作。

4.楼梯:我们在楼梯上设计了各种颜色的数字及与之相对应的圆点,让幼儿有意无意地去感知数序、序数、相邻数。同时,把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及按规律排序等多方面的内容也融到其中,幼儿在进进出出、上上下下楼梯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力。

[1][2]。

幼儿园引导家庭科学创设学习环境的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经验,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与变化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吸收、灌输与接纳的过程,而是个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在对存在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协调好物质环境创设和精神环境创设的关系、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互动的幼儿园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体性以及加强幼儿园教师环保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等策略,以期能够对幼儿园创设高质量的环境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环境创设;幼儿身心发展。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相对一般环境而言,幼儿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即教育环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它是涵盖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幼儿园房舍、设备设施、空间布局以及各种信息要素,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制度与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教育空间范围”。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幼儿园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安全性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包括幼儿园园所建筑、设施设备、玩教具等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注意创设的环境能够让儿童心理上感觉到安全并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科学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章法的。不仅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对于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投放的材料如何摆置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以最大限度的挖掘环境创设的潜在功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3、自主性原则。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也是幼儿园一切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服务对象。因此,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使用过程中都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主动性,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使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

二、班级环境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访谈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班级环境创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班级环境内容单一。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针对每个主题的开展有目的更换主题墙面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针对这个主题,教师可能会把主题中一节活动的作品呈现粘贴于主题墙,而对这一主题所涉猎的其他方面只是跟幼儿讲一讲、说一说而已,一带而过,主题墙面中没有过多的呈现。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主题墙面不够大,班级幼儿多,想把每个幼儿的京剧脸谱作品都粘贴上,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呈现其他内容。二是绘画性的作品更容易呈现,便于幼儿之间的欣赏与交流等。

(二)班级环境内容不系统。

理想的班级环境应是让外人走进班级就能知道此班级正在进行什么主题活动,能明晰的了解到幼儿在此阶段进行了哪方面的锻炼与发展等。而现实中,走入班级活动室,我们会发现班级环境内容多而杂。每个墙面上不会有空余的`位置,玲琅满目的感觉。

但如果细细察看,却不知道现在正开展什么主题,主题线索不明确。即班级环境的内容是不系统的,没有一条主线将环境内容进行贯穿。

(三)为追求新异效果而过度频繁地变换环境。

幼儿的好奇心强,许多老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总喜欢频繁地更换环境,其实这种做法也是欠妥当的。首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减低所创设环境的实用价值;其次,幼儿期正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过于频繁地变换环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全感,使孩子养成不稳定的心性,不利于孩子坚持性和耐性的培养。

三、解决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参与性原则。

教育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教育品位的体现,在塑造教育环境时,不能只追求一种高效应的显色,更要体现内在品质的秀色”。可见,幼儿园环境创设最能体现一所幼儿园的内在品质,要使创设的环境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幼儿参与的原则。

(二)环境创设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做到“以幼儿为本”

环境创设做到“以幼儿为本”,就要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的整体规划中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规划布置怎样的班级环境,当然也要考虑环境内容与所学的教学内容和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让幼儿参与进来,通过对自己提供材料进行装饰、创意,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把这些创意作品布置于班级内,无形中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促使幼儿更加珍惜爱护班级内的环境。

(三)创设系统的环境的方法。

班级的环境创设体现班级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更展现了一个班级的独特特点。有效、科学的环境创设不是零散的、由不同内容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主题在贯穿。所以教师和幼儿在进行环境有效创设时,一定把握总的主题思想,创设更加系统的班级环境。利用格式塔理论的思想,在创设环境时要考虑整体性与变调性的特点,让班级环境既丰富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四、结语。

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一样的人生,环境对幼儿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班级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找出影响班级环境创设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创设有效班级环境的策略,以期为更好的创设班级环境的有效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2]赵怡蓉.幼儿园主题墙饰审美性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赵青.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生成活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4]刘婷婷.幼儿园居室环境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

[5]陈桂萍.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其创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2(09)。

[6]师丽辉.幼儿园墙面布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01)。

[7]何玲.发挥主题活动中墙饰的教育功能[j].基础教育研究.(22)。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