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大全5篇)

时间:2023-09-30 00:02:55 作者:飞雪 2023年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篇一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郑紫竺

(福建省浦城县万安中小)

小学低年级学生有三个明显的心理特点:(1)意志力差。(2)爱表现。(3)注意力的短暂性。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构建学习的平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如,在教学《数学好玩――分扣子》时,我制作了《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的幻灯片,边放幻灯片边讲述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当故事讲到小熊弟弟必须在问完5个问题后就要猜中城堡主人是谁,才能救出小熊一家,否则它们将被怪物吃掉,学生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为熊一家担心得不得了。我抓住这个契机说:“同学们,让我们用扣子来代替怪物们,来学习分扣子,看看学完后能不能帮助小熊一家。”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相当浓厚。在教师的引导下及学生的努力下完成了分扣子的任务,后来又按照分扣子的方法帮助小熊一家解决了问题。课上完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谈论着上课发生的点点滴滴。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满足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让他们感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保持兴趣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听他的课、学他所教的科目,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和学生交流,教师要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慈爱的肢体语言也是拉近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学生遇到困难了又不愿意向教师倾诉时,教师可以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鼓励学生继续努力。(2)走进学生的生活。课余时间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谈谈学习中希望老师怎么教,哪些问题难懂,哪些问题还没弄懂。(3)热情的赞语更是鼓励学生的一大法宝。只要学生有一点一滴地进步,我们就要热情、真心地表扬。(4)经常向学生介绍伟人是怎样学习的,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习惯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的学生都给戴小红花,上光荣榜,促进相互模仿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事事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作业认真、字迹工整,教师自己的板书就要工工整整。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学习,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习有效开展

1.发挥教材中主题图的作用

教会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图,对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如,北师大版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如果突然教学生2+3=5这样抽象的数字,他们很难接受,即使他们学会了这个算式也难以理解算式的意义,不能运用这个算式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只要充分利用主题图,讲清这只手有3支铅笔,那只手有2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就很容易明白2+3=5的意义了。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自然就会用加法来解决,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

如,《古人与数学》中,如果直接教学9加几等于几,有部分学生是不懂的,即使有些学生学会如何算,也是一知半解的。我在上这节课时,先在黑板上摆出9根橙色的小棒,再摆出5根绿色的小棒,问:这些小棒一共有几根?先不要求学生得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按照老师黑板上的方法在自己的桌子上摆一摆、算一算。教师巡视,发现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已经懂得了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上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教具和学具,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上得很轻松,教学效果又相当好。

3.经常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

有些教学内容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为了不让学生在遇到较大难度的学习活动时采取放弃或半途而废的态度,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降低难度,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在讲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在大屏幕上出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图形,还有动物(蝴蝶、蜻蜓等)、植物(树叶、花、果实)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见识,还让学生感受到这样抽象性很强的知识也和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习,服务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中去学习知识,学会了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如,我在教学《数一数》时是这样做的:(1)和学生一起观察主题图。(2)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中发现了什么?(3)带领学生到自己的校园走一走、看一看,并说一说自己的校园里有些什么。学生的兴趣可大了,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有一个操场、两个篮球架等。回到教室,我又引导他们有序地观察了教室:有一面红旗,两块黑板等。他们说得很好,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他们都说爱自己的学校。这样就达到了入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要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着手去摸索、去实践,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篇二

1、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只需注意在估算时,要先根据“四舍五入”法分别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使其变成整十整百数后,再估算。

2、再书写估算结果时,不要忘了“两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写几个0”.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速算绝招:

(a)60×20=『』,把60×20看作60乘2,得120,20是2的10倍,再将得数扩大10倍得1200,心算过程是60×2=120,2的后面有一个0,积120后面加一个0,得1200.

(b)估算时,把一个两位数看成是整十数进行估算,如39×40,把39看成40,40×40=1600,39×40~1600.51×30=『』,估算过程是50×30=1500,51×30~1500.

(c)35×11+『』,把35乘10得350,再用35×1=35,350+35=385,心算过程是:35×11=350+35=385,又如43×11=430+43=473.

(d)23×19=『』,把19看作20来乘,多乘龙1个23,再减去23,心算过程是:23×20-23=460-23=437,如45×21=『』,把21看作20来乘,少乘1个45,再加上45,45×20+45=900+45=945.

(e)34×15=『』,把34×10后再加34×5,因为34×5=34×10/2=340/2=170,所以34×15的心算过程是:340+340/2=340+170=510.

面积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边长×边长--使用面积单位

2、长方形:(a)周长=(长+宽)×2--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长×宽--使用面积单位

(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100;

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小学数学最小的数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一下“几位数”的概念: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最左端的数字不为0),这个数就是几位数。关于几位数的定义中,最左端的数字不为0是关键条件。就像我们分数定义中,明确规定分母不为0一样,否则没意义。

在整数中,最小的计数单位是1(个),当0单独存在时,它不占有数位。当0出现在一个几位数的末尾或中间时,它起到的只是“占位”的作用,表示该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假设0也算一位数的话,那么最小的两位数是“10”还是“00”呢?00是没有两位数的意义的。

所以,一位数是由一个不是0这个数字写出的数,只要几位数的意义不变,最小的一位数仍然是1。

小学数学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三条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不为0的相同的数,商不变。

2、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缩小同样的倍数。除数缩小多少倍,商扩大同样的倍数。

3、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多少倍,商扩大同样的倍数,被除数缩小多少倍,商缩小同样的倍数。

有余数除法口诀

整数除法有余数,密切注意被除数。

如果末尾带有0,不够商1要商0。

末尾是0应落下,余数才能不出错。

相除划掉几个0,算出商数照样行。

划不划0商不变,余数却要作改变。

被除数划儿个0,余数便补儿个0。

再查商乘除数积,积加余数算出和。

如和等于被除数,说明除法全正确。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篇三

本学期,我们在紧张而充实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了单元观摩课活动,教师真切的课堂教学展示,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的思维碰撞,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情境图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提出探究性问题,增强教学的“探究味”。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等等,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出现分歧,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当老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拓宽思维”的目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三、科学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应该具有层次性形式多样,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

四、课堂小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每节课的课堂检测,及时反馈了学生当堂的学习情况,以便使教师及时辅导帮助差生,又能根据实际调整教学策略。

五、坚持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课下要不断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通过反思他人的教学,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篇四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有待加强。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关注家欣、芷晴、钰城、蒋磊、坚赞等学困生的辅导。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

1-22、24-3.5位置

3-53、8-3、2920以内的退位减法

6-73、30-4、7图形的拼组

7-94、8-4、23100以内数的组成

认识时间

186、21-6、25找规律、统计

196、28总复习

柯木塱小学杨国雄

-3-5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篇五

一、统计表

(一)意义

_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_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_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_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_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

(一)意义

_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数学基数和序数简介

基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

基数在数学上,是集合论中刻画任意集合大小的一个概念。两个能够建立元素间一一对应的集合称为互相对等集合。例如3个人的集合和3匹马的集合可以建立一一对应,是两个对等的集合。

序数原来被定义为良序集的序型,而良序集a的序型,作为从a的元素的属性中抽象出来的结果,是所有与a序同构的一切良序集的共同特征,即定义为{b|ba}。

小学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