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代楷模拉齐尼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感悟(实用5篇)

时间:2023-10-04 11:42:58 作者:雅蕊 最新时代楷模拉齐尼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感悟(实用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时代楷模拉齐尼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感悟篇一

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70年来,拉齐尼·巴依卡一家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的每一块界碑、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成为了一个个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始终为祖国的边防安全进行义务巡逻,用他们自己的一句话说:“边防部队的官兵日夜巡逻边境线,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为他们带路,只是做了一个塔吉克族边民应该做的事情。2004年1月,拉齐尼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接过戍边的“接力棒”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里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888公里,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陆地三国接壤的边境县,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有1700多公里。在雄伟的帕米尔高原上,有一个叫红其拉甫的地方,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红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正式成立的时候,拉齐尼的祖父凯迪拜克就成为边防官兵的义务向导。1972年8月,凯迪拜克老得再也走不动了,就把义务向导的“接力棒”交给了20岁的儿子巴亚克。在此后的近40年里,巴亚克常年与边防官兵巡逻在帕米尔高原至喀喇昆仑山脉、中巴边境的冰峰雪岭之中。2009年5月,被高原风霜雨雪摧垮了身体的巴亚克无法再从事向导工作。 2004年9月,拉齐尼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先进个人”称号、当了33年向导的父亲巴亚克手中,接过了戍边的“接力棒”。

边防战士的“保护神”

巡逻路上,拉齐尼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亲一样,他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多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拉齐尼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的时候。在巡逻第一天,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夜里只好在离铁干里克不远的一块山谷地停下歇息。看到官兵冷得直打哆嗦,拉齐尼就用父亲巴亚克教过他的方法用牦牛身体来取暖。他把15头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壁,官兵仅靠着牦牛身子,既能挡风雪,又能取暖,让官兵们顺利度过了一夜。巡逻第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停下了,“由于山体滑坡,去年父亲做的标记已经没有了”。“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回应。“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度过难关,放心吧!”拉齐尼说。山上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说完拉齐尼就起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拉齐尼额头,鲜血直流,官兵们几次劝他返回,拉齐尼都会说:“这是任务”。拉齐尼强忍剧痛,为官兵探路。历经2个小时,拉齐尼终于找到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才让官兵们顺利通过。

甘于奉献的“向导员”

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祖孙三代护边员却始终坚守帕米尔高原,坚守红其拉甫。 拉齐尼2003年从部队复员后回家放牧,2004年入党,如今他和媳妇、8岁的女儿还有6岁的儿子住在山上牧区。从2004年至今,拉齐尼给边防巡逻战士做向导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拉齐尼已经从父亲巴亚克手里学到了独自带领官兵巡逻的本领,连队每次组织巡逻他都会提前到达连队,与连队官兵一同完成巡逻任务。拉齐尼脸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他白色的额头与黑脸膛形成的强烈对比。多年巡逻下来,拉齐尼家的10头牦牛先后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了劳动能力,但他家不要一点报酬。拉齐尼说:“现正在训练家里的4头小公牦牛,现在他家跟着部队巡逻的牦牛只剩一头,三年后这些牦牛训练好了,家里就有5头牦牛能参加巡边了”。每天,无论刮风下雪,天气有多寒冷,拉齐尼总要把自己家的牦牛牵出来练练手,为官兵使用打基础,他还会经常讨教父亲巡逻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应该怎样避免。正是这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鱼水深情,在祖国的西部边陲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

时代楷模拉齐尼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感悟篇二

共产党员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是一位光荣的护边员,17年前,拉齐尼.巴依卡作为第三代护边员,同当了30多年护边员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样,像雄鹰一样守护在帕米尔高原。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这里是我国唯一一个与陆地三国接壤的边境县。在这里有一个叫红其拉甫的地方,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

红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

71年来,拉齐尼·巴依卡一家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的每一块界碑、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成为了一个个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始终为祖国的边防安全进行义务巡逻。

用他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边防部队的官兵日夜巡逻边境线,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为他们带路,只是做了一个塔吉克族边民应该做的事情。

自从成为护边员以来,拉齐尼·巴依卡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雪山。

他也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因此在帕米尔高原上,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家喻户晓。

时代楷模拉齐尼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感悟篇三

近日,兵团三师四十六团永兴镇各单位深入学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先进事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共同观看相关新闻报道,学习他报效祖国、舍己救人的精神。

拉齐尼·巴依卡是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牧民护边员。1月4日,他为了救助一名掉进冰窟窿的儿童,不幸牺牲,年仅41岁。

团镇结合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弘扬胡杨精神、兵团精神和老兵精神,通过每周一升国旗仪式、民族团结一家亲、广播、入户宣讲等形式,大力宣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坚定的政治信念、爱国爱党爱家乡的家国情怀、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戍边的执着精神、忠诚朴实的家风传承,在团镇进一步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让英雄的事迹触动每一个心灵。

通过学习,团镇党员纷纷表示,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在危急关头用生命书写忠诚,用生命擦亮共产党员的称号,他舍身救人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展现出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认真履职尽责,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肩负起兵团的职责使命,凝聚起推进兵团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时代楷模拉齐尼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感悟篇四

近日,莎车镇加罕巴格社区组织干部、居民学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英雄事迹,通过拉齐尼英勇救人事迹,让党员干部接受精神洗礼和党性教育。

莎车县莎车镇加罕巴格社区干部乔江涛说:“英雄已去,但他的精神长存,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们,我们要学习他这种敢于奉献、始终爱国、忠于国家的精神,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更要在居民中做好宣传,在社区营造良好的氛围,更要将这种精神一直发扬下去。”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加罕巴格社区组织社区居民观看拉奇尼·巴依卡英雄事迹的相关报道,大家边观看视频,边被拉奇尼·巴依卡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

莎车县莎车镇加罕巴格社区居民努尔买买提·买买提吐尔孙说:“我很感动,觉得拉齐尼·巴依卡是一个善良而勇敢的人,他是英雄,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冲进冰河里面救出他人,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他助人为乐的精神。”

时代楷模拉齐尼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感悟篇五

喀什市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等六人“喀什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

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喀什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1月6日,喀什市委政法委对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的见义勇为事迹向社会予以公示,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喀什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个人“喀什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时间拉回到1月4日当天中午1时56分许,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和一同进修的木沙江·努尔墩、麦麦提·居马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到呼救声,三人循声赶去,发现一名儿童掉入了学校人工湖断裂的冰窟里,无助的母亲在湖边哭喊求助。

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没有多想,立即踏上冰面,奔向孩子施救。在救人过程中,冰面突然破裂,拉齐尼·巴依卡、木沙江·努尔墩和孩子的母亲落入水中,湖水冰冷刺骨,拉齐尼·巴依卡拼尽全力用双手托举着孩子。随后,落水儿童及其母亲、木沙江·努尔墩被赶到的辅警等人救起,但拉齐尼·巴依卡却因体力耗尽没入水中,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央视新闻也对拉齐尼·巴依卡的事迹做了详细报道,并高度评价这一壮举为“用生命守护生命”。

白发人送黑发人,伤痛自不待言,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却深明大义地对获救儿童满怀愧疚的母亲说“我儿子用他的生命救了你们母子两个,所以以后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孙子,你也是我的女儿。”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作为第三代护边员,拉齐尼 · 巴依卡2004年接过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手中的“接力棒”,在帕米尔高原守边,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这两天,年近七旬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都要去陈列着一家三代巡边照片的展览馆,在那里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我的儿子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为他骄傲。”看着儿子巡边的照片,老人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善良、单纯、勇敢,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会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我相信那个被救起的孩子,还有我们所有人都会永远记住他。”喀什市委政法委干部张生泉说。

对此,落水儿童的父母也表示,会把拉齐尼·巴依卡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抚养。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拉齐尼·巴依卡是我的榜样,他正直真诚的品格和果敢坚毅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曾经同拉齐尼·巴依卡一起巡逻的护边员麦富吐力·坎加坚定地说,“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会好好替他守护这片,他挚爱且为之奋斗过的土地。”

大爱无言,忠魂不朽。每当我们仰头看到帕米尔高原上的雄鹰向着太阳的方向展翅翱翔时,我们会想起拉齐尼,他璀璨的精神光芒会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