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马拉松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10-07 19:23:46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马拉松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马拉松教学反思篇一

两千五百年前,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侵略战争。希腊人民奋起反抗,以一万人对付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在海边一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和敌人展开了决战,结果大获全胜。

为了把胜利的喜讯报告给首都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到达雅典的时候,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向迎接他的人们高呼:“我们胜利啦!”随即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从此,马拉松这个距离雅典约40千米的海边小渔村逐渐被人们知晓。

18,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会前,一位法国人提议,把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作为一个比赛项目,用来纪念马拉松之战,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他的建议被大会组委会采纳。

19,经过重新测量,确定这段距离为42千米195米。后来,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比赛都采用这个长度。这就是马拉松支运动项目的来历。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通讯”的一篇主体课文《马拉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马拉松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马拉松”这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小黑板

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马拉松吗?谁能说说马拉松是什么?”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马拉松’,好吗?”

3、板书课题:《马拉松》(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1、自由读这篇课文,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请同学接读这篇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我们再自己读一读,争取做到读正确。

4、我们轻声把这篇课文一起读一读,好吗?

1、同学们,“马拉松”一开始是什么?那里有一段怎样的故事,想知道吗?

(1)指名接读课文1——4自然段。

(2)讨论,并指名说说。

(3)说说:菲利比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4)指导朗读课文1——4自然段。

(5)齐读1——4自然段。

2、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1)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讨论:马拉松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

(3)指名汇报。

(4)喜欢马拉松的同学起立读第5自然段。

3、指名一个小组读课文第6自然段。

(1)指名说说:马拉松的长度。

(2)让学生换算,感受长度。

4、齐读这篇课文。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马拉松”这项体育运动,有着关于传递信息的动人故事,有着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1、说说:你了解到的,在马拉松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的故事。

2、说说:历其他传递信息的故事。

3、书里还有好多好多关于传递信息的故事,同学们赶快去阅读吧。

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

马拉松教学反思篇二

1、在教学时,教师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学习课文时,教师提出为什么马拉松之战值得纪念?这位英雄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值得纪念?这个统领全文的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深入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从而解决问题。

2、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逐步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学生的兴奋点如果被激活了,那么,他们会对课文进行再创造。此外还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挖掘去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出重点。可能有的学生认为“马拉松之战”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这个答案,教师要给予肯定,因为这是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可能还有的学生认为“马拉松运动的意义——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是重点。可能还有的学者认为“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也是重点。教师要把三位学生的回答总结一下,板书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课的三个重点。这样,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就不会偏离主题。

3、在教学时,教师请学生交流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以及奥运会在自己心中的印象,使学生深入感悟作者向往奥运会的原因,在习作中评讲时,对乐于运用课外阅读成果的作文大加赞赏并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体会读书的快乐,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学读书热情。

马拉松教学反思篇三

本堂课,我根据我校的书吧式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了四个环节。首先是静读(存疑),让学生在静读课文时,自行从书本上获取信息,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接着是创读(探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入课文,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的答案,通过理解“决战”等词语体会马拉松之战的意义以及菲利比斯去传递信息的重要性,在读中体会希腊人民的英勇顽强;第三是深读(培思),主要是让学生在写话练习中,深入体会马拉松的精神,并让学生将体会读出来;最后是广读(厚学),通过教师讲述故事,让学生再次感受马拉松的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去搜集资料的兴趣,由此感受现代通讯的技术的发达,并拓展课外阅读。

这堂课总得来说还可以,自我感觉跟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孩子们今天的表现也很好,在写小练笔的时候,许多孩子都能发挥想象,写出菲利比斯从马拉松到雅典这一路的艰辛。只是由于时间关系,一些孩子没能写完,也没有更多时间给他们交流。我觉得,一堂课里有写话的环节时,可以把第一环节(静读)放到第一课时教学,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就提出问题,这样课堂时间会更充裕些。

对于我校的书吧式课堂教学模式,我从一开始的糊涂,到慢慢地思路清晰,现在更觉得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及长远发展来说是很有用的。但是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更深入的钻研教材,并且有驾驭课堂的能力。由于我以前有些习惯按着自己的教案上课,习惯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很少把问题抛给学生,所以在驾驭课堂、随机应变上还做得不够好。本来我预先设想的问题是“为什么菲利比斯能不顾生命去报信”,但我怕板书太长时间不够,于是改成在“为什么是他”后面多打一个问号,表示为什么会不顾生命去报信。但由于临场紧张,忘了多打一个问号,将另一个问题引出,以至于造成这个问题效果不大。

这次教研课,给我的感受就是:要上好一堂课真的很不容易。虽然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很多,但要真正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课堂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前设想的很好,也预设了很多种情况,但在临场应对时却总不能尽如人意。但正因为这堂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在驾驭课堂和及时评价学生上,我做得还比较差。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只有针对自己这些不足,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多看看别人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尝试、实践,不断反思、学习,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马拉松教学反思篇四

本文的学习过程中虽出现了好几个亮点,但也有遗憾。书是教簿了,但学生的整体水平的差距也拉大了。有的学生预习工作做得好,学起来非常轻松,有的预习不到位,对课文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而作为执教者在教学中对各个层面学生的照顾不够,有时教学速度还是被那些优生占领着。所以经常说教学要面向全体,其实有点难,平时自己更多关注的是中等生和差等生。所以今后应该注意,根据课堂不同的时间段应关注不同的人群,这样才能让每个人在原有的程度上往走迈步。

马拉松教学反思篇五

在教学《马拉松》这一课时,我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我提出在学习课文时我提出了为什么“马拉松之战”值得纪念?这位“英雄”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值得纪念?这个统领全文的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再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深入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解决问题。教学以后我做了以下反思:

二、关注生成。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遵循原先教学流程,而是依据学情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计划,关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学习需要与感受,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以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新课标中“生本位,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得到了体现。

三、注重评价。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开完这堂课,我觉得自已忽视了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

四、突出重点。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生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语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学生的兴奋点如果被激活了,那么他们对课文会进行再创造的。如果每天都是轻松怜悯的上课,那么学生的灵感和情感会得到激发的。此外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又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