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

时间:2023-09-26 12:58:46 作者:温柔雨 最新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几种常见汽车的名称及特征,了解不同汽车的用途。

2、学习仔细观察和大胆讲述。

准备:

课前收集玩具汽车布置成“汽车展览会”;磁带;录音机;

过程:

1、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入活动室。

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个展览会,现在出发。“嘀嘀”。

2、幼儿自由参观,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汽车的名称,观察汽车之间的差别。

3、讨论:这些汽车有什么用?进一步了解汽车的用途。

4、听音游戏:这是什么车?

活动延伸:

活动后可让幼儿在幼儿操作材料第2册第5页上指认各种汽车。

评析:

幼儿通过亲身观察、听音游戏等方式对汽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幼儿能很快说出不同车的特征,知道其用途。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案目的】

1、认识自己的毛巾、杯子标记图、知道自己放毛巾、杯子的地方。

2、学习用普通话说出毛巾、杯子的名称,并能学说一句简单的话“我是我的××”。

3、教育幼儿讲卫生、不乱用他人物品。

【教案准备】

1、各种小动物形象标记图,每人两张(同样的)

2、录音机、磁带(肉录“找朋友”音乐)

3、教师在贴标记图处点一圆点,作为贴标记图的位置。

【教案流程】

一、认识标记图

1、老师出示标记图,请幼儿从中选一种动物做朋友(两张)。老师说:“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一个小动物做朋友,告诉大家谁是你的好朋友?”请几个幼儿举图说一说,并让同组的幼儿互相看看、说说:“这是××,它是我的好朋友。”老师巡回帮助指导。

2、分组游戏:每人将标记放在桌子的中间,幼儿一边绕本组桌子一边随音乐唱“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我的`好朋友,敬个礼,握个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歌唱完,每人找到自己的标记图。(玩两遍)。

二、确定毛巾、杯子位置

1、出示毛巾,问幼儿:“这是一块什么?毛巾有什么作用”,(启发幼儿说出:能擦手,能洗脸等)。

2、出示杯子,问幼儿:“这是一只什么,杯子有什么用?”(启发幼儿讲出:可以喝水、喝牛奶等)

3、老师提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块毛巾,一只杯子,放在一起随便拿用很不卫生,容易染病。谁有好办法让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毛巾、杯子?”(启发幼儿说出把好朋友贴在旁边作标记。)

4、请幼儿把两张杯子标记图分别贴在毛巾、杯子旁的圆点处。

5、请几位幼儿说说自己的毛巾、杯子在哪里?把好朋友贴在哪里?并指给大家看。问和这些幼儿同组的小朋友,他说的对不对。

6、幼儿手指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说出:“这是我的毛巾”,“这是我的杯子”。

三、小结:以后小朋友要用毛巾、要喝水,就到你自己的好朋友这里来。找好朋友时,注意要仔细看清楚,不要找错了,要用自己的毛巾和杯子。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如“快快找到好朋友”。游戏时比比谁最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可在毛巾处,也可在杯子处。)

日常教育活动渗透:日常生活谈话、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动物朋友喜欢吃什么,长得什么样等。

家园配合:

1、让幼儿从动物标记图中找到自己的动物朋友,并带回家放在自己的毛巾、杯子处。

2、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动物朋友”的习惯或特征。

3、在“家园联系栏”内谈毛巾分杯杯必要性。

4、要求幼儿在家里也能做到分巾、分杯。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和拧的方法制作袜子球。

2、尝试向指定方向投掷。

重点难点:

尝试用团和拧的方法制作袜子球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投掷和塞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废旧袜子、广告纸若干当填充

活动过程:

一、示范袜子球的制作方法

将广告纸团在一起,塞进一只袜子里,将袜口拧紧后再翻过来,制成一只“袜子球”。

二、请爸爸妈妈与宝宝一起制作袜子球。

爸爸妈妈尽可能让宝宝自己动手做容易的'部分,如团纸和塞纸团。

如宝宝在塞纸团时有困难,爸爸妈妈可协助宝宝撑着袜口两端。

三、亲子共玩“投篮游戏”

宝宝手里拿一个筐,站在爸爸妈妈一米远的地方,爸爸妈妈将做好的袜子球扔进宝宝的筐里;也可适当缩短投掷的距离,由爸爸妈妈拿筐,宝宝来扔袜子球。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四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车

活动目标

1、了解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相同点及区别;

2、初步了解机动车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和其排放废气对人们的危害;

3、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活动准备

自行车、卡车、轿车、摩托车、公共汽车、三轮车、拖拉机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大街上观察各种车辆过往情况

1、将幼儿按5d6人分成适当的几组;

2、教幼儿统计的方法:如,用符号“1”表示一辆车,记录过往的自行车、卡等的数量。

3、根据幼儿记录绘制过往车辆统计表,引导幼儿了解马路上什么车最多。

4、出示车辆图卡,引导幼儿观察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相同点及区别。

二、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机动车给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

1、引导幼儿观察哪些车子在行进中排放废气,哪些车子不排放。

2、与幼儿共同讨论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对人类的危害;

3、请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表达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对人类的危害。

三、总结分享

集中幼儿作品,举办画展。组织全体幼儿参观后相互评价、讲述。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车辆统计结果告诉爸爸妈妈,并一同讨论机动车排放废气污染环境的有关问题。

活动二:森林车店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非机动车特点的了解;

2、认识机动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其排放废气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三张。

2、自行车、卡车、轿车、摩托车、公共汽车、三轮车、拖拉机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自由讲述;

二、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提问:

1、小狐狸站在柜台里干什么?它会怎样吆喝?(用广告、主持人形式,强调机动车的优点)

2、哪些动物来买车?它们会买什么车?为什么?(将动物特点与机动车特点结合起来回答)

3、生病的动物为什么越来越多?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懂得机动车的危害

四、出示车辆图卡,引导幼儿分析、比较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分享

与幼儿一起总结非机动车的优点是没有污染,缺陷是费时费力;机动车的优点是便利、快捷,缺陷是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污染较大。并通过电动车的导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及探索欲求知欲。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设想几种减轻机动车污染问题的方法。入园时,与大家一起分享。

附故事:森林车店

在美丽的森林里,小狐狸开了一家车店。车店里的车可多了,有自行车、摩托车,还有最新产品:小狐狸牌省力机动车。

聪明的'小狐狸在树林里贴了一张广告:“小狐狸牌省力机动车体积小,速度快,省时、省力、省油,价格便宜”。消息传开,乌龟爷爷驮着小乌龟赶来了,袋鼠妈妈抱着小袋鼠赶来了,胖胖的熊猫奶奶和年迈的山羊公公也拄着拐杖来了。大家争着购买小狐狸牌省力机动车,它们觉得有了机动车方便极了。

从这以后,森林里到处回响着机动车“突突突”的声音,弥漫着机动车冒出的一股股黑烟。

没多久,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树林里的树叶没以前那么绿了,天空也总是灰蒙蒙的。生病的动物也越来越多,咳嗽的,流鼻涕的,喉咙痛的,严重的还住进了医院。狮王很着急,命令黑猫警长进行调查。

黑猫警长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仍未查出原因。小朋友,你们能帮助黑猫警长查出原因吗?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五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愿意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懒惰、不依赖他人。

3、体验自己做事情的快乐心情。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午睡前折叠衣服以及起床后折叠被子的视频

2、幼儿的衣服和被子

三、活动过程

1、播放幼儿午睡前折叠衣服以及起床后折叠被子的视频。

(1)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地方?

(2)你们看看那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3)你们能不能自己把这些事情做好呢?

(4)图中的小朋友真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脱穿衣服,自己整理,折叠衣服,还会折被子。

2、教师引导幼儿联系自己折叠衣服和被子。

(1)教师请两名幼儿上前尝试将衣服折叠好,教师进行指导性评价。

(2)教师示范并讲解规范的折叠衣服的方式。

(3)幼儿自由进行折叠衣服的练习,教师从巡回指导。

(4)教师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折叠被子,并请幼儿自由进行练习,互相执导。

3、教师鼓励幼儿畅谈自己的想法。

(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折叠衣服和被子的过程。

(2)鼓励幼儿谈谈自己动手做事情时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将自己在家里做的事情与同伴分享。

五、资料库

叠被子穿袜子

起了床,叠被子,袜子张开大嘴巴,

妈妈夸我真懂事。小脚小脚进来吧,

好习惯,要坚持,哧溜一下钻进去,

自己是情自己做,轻轻一拉往上提,

我要做个好孩子。我的袜子穿好啦。

托班社会活动《这是我的毛巾和杯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毛巾、杯子标记图、知道自己放毛巾、杯子的地方。

2、学习用普通话说出毛巾、杯子的名称,并能学说一句简单的话“我是我的××”。

3、教育幼儿讲卫生、不乱用他人物品。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形象标记图,每人两张(同样的)

2、录音机、磁带(肉录“找朋友”音乐)

3、教师在贴标记图处点一圆点,作为贴标记图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标记图

1、老师出示标记图,请幼儿从中选一种动物做朋友(两张)。老师说:“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一个小动物做朋友,告诉大家谁是你的好朋友?”请几个幼儿举图说一说,并让同组的幼儿互相看看、说说:“这是××,它是我的好朋友。”老师巡回帮助指导。

2、分组游戏:每人将标记放在桌子的中间,幼儿一边绕本组桌子一边随音乐唱“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我的好朋友,敬个礼,握个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歌唱完,每人找到自己的标记图。(玩两遍)。

二、确定毛巾、杯子位置

1、出示毛巾,问幼儿:“这是一块什么?毛巾有什么作用”,(启发幼儿说出:能擦手,能洗脸等)。

2、出示杯子,问幼儿:“这是一只什么,杯子有什么用?”(启发幼儿讲出:可以喝水、喝牛奶等)

3、老师提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块毛巾,一只杯子,放在一起随便拿用很不卫生,容易染病。谁有好办法让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毛巾、杯子?”(启发幼儿说出把好朋友贴在旁边作标记。)

4、请幼儿把两张杯子标记图分别贴在毛巾、杯子旁的圆点处。

5、请几位幼儿说说自己的.毛巾、杯子在哪里?把好朋友贴在哪里?并指给大家看。问和这些幼儿同组的小朋友,他说的对不对。

6、幼儿手指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说出:“这是我的毛巾”,“这是我的杯子”。

三、小结:以后小朋友要用毛巾、要喝水,就到你自己的好朋友这里来。找好朋友时,注意要仔细看清楚,不要找错了,要用自己的毛巾和杯子。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如“快快找到好朋友”。游戏时比比谁最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可在毛巾处,也可在杯子处。)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七

健康检查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健康检查的项目,消除对健康检查的恐惧心里。

2、幼儿能在活动中清除地表达自己对健康检查的了解和看法。

3、幼儿园以积极参加健康检查,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医疗器械的实物或者模型

2、医生和护士的.照片

3、课件《健康检查》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医疗器械的实物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和交流。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这些物品吗?在哪里见过呢?谁来使用这些物品呢?

2、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健康检查项目。

(1)引导幼儿简单描述画面,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健康检查的认识。

我们进行健康检查是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检查能够有效而及时地提醒我们预防和治疗疾病。

3、教师鼓励幼儿使用各种医疗器械的食物或者模型,对画面中医生的动作进行模仿。

教师提问:医生叔叔和护士阿姨是这样使用这些器械的?

4、启发幼儿对小女孩在健康检查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逐渐消除个别幼儿对健康检查的恐惧心里。

(1)医生在给小女孩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小女孩有没有哭闹。

(2)你认为健康检查可怕吗?

5、做游戏:健康检查。

玩法:教师扮演医生为幼儿检查身体。幼儿自愿参加健康检查。带有而熟悉游戏玩法后,教师可以请个别幼儿扮演医生,为其他幼儿检查身体。

四、活动延伸

教师在角色区提供各种医疗器械的玩具,供幼儿自由进行有关健康检查的游戏。

五、活动总结

除了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常规身体检查外,家长也可以定期带有而到医院进行体检,这样既可以了解幼儿的身体发展状况,又能够帮助幼儿克服对医院环境产生的恐惧心理。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八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常见原因。

2.了解主要的逃生技能,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电脑、电视机、湿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前半段。

1.老师讲述故事前半段,提问:听到着火啦,山羊老师应该怎么做?

2.火警号码是什么?号码拨通了后,要说些什么?谁来试试?

3.个别幼儿练习后全体练习。(说清着火的地点)

4.山羊老师也是这样做的,消防员正在往森林里赶呢!

二、讨论:报警后应该怎么做。

1.教室里有许多小动物,这时山羊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2.首先要冷静,第一时间离开火场。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弯着腰,赶快离开火场。

3.一起来试试!幼儿徒手练习动作。

三、讲述故事后半段。

2.一起想想,怎么会着火的呢?引导孩子一起讨论。

3.一会儿,消防员叔叔说:“着火原因找到了,是电线老化引起的。”

四、情景练习。

火灾了,我们马上离开教师,到安全的地方去!(发放湿毛巾,进行情境练习。)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