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通用10篇)

时间:2023-09-01 11:49:01 作者:纸韵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通用10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一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级各有关部门扎实工作,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全区上下以中央1号文件及全市、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突破产业发展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快速发展高淀粉薯类和蔬菜产业,巩固发展烤烟、蚕桑、猕猴桃产业,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发展以青蒿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年建设农业产业基地30万亩,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6家,全部龙头企业预计实现工业生产总值超过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0%以上。全区农业产业化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生猪产业超常规突破性发展。近一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黔江委发[20xx]33号),全区各街道、镇、乡,区级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到20xx年实现年出栏无公害生猪120万头(力争实现200万头)的目标,按照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养殖现代化的思路,制定了现代化养殖200万头无公害生猪实施、建设方案,全面启动“11661”工程。完成1个一级扩繁场,30个二级扩繁场建设,培育100头以上养殖大户2343户,1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08个,1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个,生猪人工授精站31个,培训业主1.26万人。1-10月出栏生猪31.51万头,存栏生猪52.91万头(能繁母猪4.54万头),畜牧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89.82%,预计年底存栏62万头。二是烤烟产业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稳步发展。以主攻质量、科技兴烟、提高效益为重点,全区完成烤烟种植面积6.85万亩,收购烟叶10.95万担,上中等烟比例占75%,收购均价9.7元/公斤,实现产值5391万元。三是养蚕产茧突破万担大关。全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重庆市“高效生态蚕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在我区实施的机遇,巩固5万亩在地桑园,完成补植补造桑园8815亩,强化养蚕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产茧14300担,较去年增长56.7%,蚕农收入实现1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同时,2400绪缫丝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场平。四是猕猴桃产业取得新进展。全区已栽植猕猴桃11763.3亩,分布在6个镇、乡,23个村、居委,种植农户达2850户,户均规模为4.1亩。今年挂果面积2310亩,产量412吨,与去年相比增长58.5%,产值210万元,出口产品169吨。五是高淀粉薯类产业和蔬菜等产业快速发展。完成高淀粉薯类5万亩,播种蔬菜7万亩。蔬菜产量12万吨,增产2万吨,产值1.2亿元,增长20%,其中出口2600吨。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稳定发展,山葵、花椒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20xx年,全区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以发展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中小型企业群是为突破口,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努力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区级龙头企业由去年的10家增加到13家,市级龙头企业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6家,全年可望实现生产总值突破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生猪养殖业、加工企业不断入驻。今年以来,我区已有重庆百发肉类加工有限公司、重庆雨润牧业发展公司、重庆丰润牧业发展公司、重庆天雍农业发展公司等4家生猪养殖、加工企业落户,为我区生猪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基地。

蚕业公司实现超千破百。公司以巩固桑园,加强养蚕设施建设和“六化五配套”技术推广为基础,全年收购蚕茧14028担,实现销售收入1815万元,上缴税金75万元,实现利润105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48.9%、18%和15.4%。

蓬江食品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公司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加大投入,提高质量,不断创新,开拓市场,全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实现利税34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30%。

博龙食品公司。公司全面加强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宽融资渠道,保障生产经营,革新技术攻质量,20xx年销售粉丝、粉皮1300吨,完成产值14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30%。

其它企业实现产值、利润双增长。

20xx年,我们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龙头企业的对接平台。我们重点规划了铁西、城南、庆云、八宝、中固等五个工业园区,在每个园区内都专门规划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区。其中铁西工业园区占地15.6平方公里,是辽北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工业园区。中固工业园区是去年新规划建设的,规划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于20xx年8月14日正式开始动工,经过70多天的艰苦工作,园区各项工程于10月末全部按期完成。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铺设下水管线5500延长米,新修黑色路面4公里,安装路灯114盏,架设电力和通讯线路3000米,修复景观大堤1500米,新砌石笼坝4道,栽植绿化风景树1.6万株,实现了园区美化、亮化、绿化。当年就引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即开原市大豆蛋白有限公司和开原市亚辉禽业有限公司等两个超亿元项目,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投入生产的目标。我们在抓好园区建设的同时,还突出抓好了龙头的引进和培育,按照“谁有能力谁牵头,谁能牵头扶持谁”的原则,对重点龙头企业予以倾斜,使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和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农业企业迅速成长、不断壮大。20xx年我市共新上投资额超20xx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1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总投资35亿元,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2亿元。其中大连金信集团投资建设的燃料乙醇项目总投资21亿元,是辽北投资额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规模的壮大,进一步拉长了我市的农业产业化链条,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嬴德肉禽、胜利牧业为龙头的肉鸡链条,以凯祥鸭业、亚辉禽业为龙头的鸭鹅链条、以雨润为龙头的生猪链条,以东羽乳业、明光乳业为龙头的奶制品加工链条等10大农业产业化链条。

我们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狠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构筑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优先扶持了绿色水稻、良种繁育、蔬菜、苗木花卉、烟叶、水果、生猪、肉禽、肉牛、乳制品等重点产业。形成了以庆云、八宝为主的绿色稻米基地,以马家寨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以靠山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以松山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以庆云、三家子、业民、老城为主的蔬菜基地,以八棵树、李家台为主的烟叶基地等6大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0.7%。在规模基地的联合带动下,我市农业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20xx年,我市绿色水稻面积达到12万亩,蔬菜面积达到24万亩,优质水果面积达到18万亩,苗木花卉面积达到6万亩,烟叶面积达到2万亩。肉牛饲养量达到41万头,猪饲养量达到111万头,禽饲养量达到2910万只。村外畜牧小区达到80个,养殖专业乡镇15个,养殖专业村48个,养殖专业户5000多户。形成了靠山苗木花卉、庆云绿色水稻、八宝蔬菜、三家子草莓、业民大葱、老城大蒜、松山水果、业民生猪、威远肉鸡、八棵树肉牛等一批特色产业专业乡镇。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建市场,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我们重点是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本地批发市场。我们重点对老城蔬菜批发市场、铁西种子销售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八树树黄牛市场、古城堡黄牛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管理,完善设施,提高了市场的交易能力。二是开拓外埠市场。我们先后组织我市的嬴德、鹤采、圣亚等龙头企业参加平壤国际农产品展览会、沈阳第二届国际农产品展销会等各类展会,进一步提高了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目前,雨润的猪肉制品、嬴德的鸡肉制品、鹤采的绿色无公害大米、圣亚的蔬菜制品及靠山的花卉苗木、三家子草莓等一批优势农产品在沈阳、长春、四平、上海等大中城市及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市场均占有一席之地。三是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和农民自发组织相结合,放手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狠抓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植和扶持了一批购销实体、种植能手和专业大户。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二

我镇地处潜江市南陲,是个农业大镇,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为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企业实力增强。

我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目前全镇已形成粮食、油菜、棉花、蔬菜、畜禽、水产、林业等七大系列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为推动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兴旺粮食加工厂为主体的粮食加工、销售推动了粮食生产。目前全镇水稻生产已基本实现品种优质化,销售品牌化。兴旺粮食加工厂于xx年12月成立,年收购粮食占全镇粮食总产的20%。该厂大米畅销广东,我镇 片xx0亩水稻生产基地获“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品在市场销售状况良好,供不应求。今年全镇38000亩水稻生产基本实现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

二是以恒发棉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棉花加工、营销体系,

推动棉业生产。全镇今年种植优质棉40000亩,总产1826吨。棉花加工、营销体系实力雄厚,全年销售收入9341万元。

三是以金旭食品为基础的龙虾、鱼片加工、营销体系,推动水产业发展。我镇水产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近年随着渔业致富工程的实施,水产业发展迅速。龙虾和淡水鱼是我镇水产养殖主要产品,全镇年养殖面积3500亩。

四是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增长。xx年全镇实现肉类总产量1.63万吨,畜牧业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21.32%,生猪存栏6.95万头,肉猪出栏16.23万头,同比增长45.4%和35.25%,家禽存笼42.8万羽,出笼152.5万羽。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804户,示范村、养殖小区发展迅猛。目前有示范村5个,标准化、规模化小区5个,其中养殖小区3个,养牛小区1个,养鸡小区1个。宏钢生态养猪厂投资xx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养殖小区。全镇形成了以李场为主体的10万头三元杂交生猪基地,以徐场为主体的200万只家禽基地,形成了产业链,基本上实现了“育种、生产、防疫、销售”一条龙。有运输专班15个,从业人数264人,在武汉、常德、岳阳、长沙开设了销售窗口,设立了代销点。

五是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林业加工业。全镇有林面积25376亩,今年造林1500亩,植树18万株。林业也基本上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兴建有水利木材厂、潜南木业7458万元,全镇有采伐销售专班8个82人。

1、建立规模基地,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我镇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围绕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蔬菜、水产、畜禽及林业等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与企业配套、较为稳定、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植小区,使企业、基地、农户联为一体。目前,全镇已初步建成以四化垸为重点的3万亩优质水稻和油菜生产基地,以东荆片、潭沟片为主体的4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联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化。

目前,全镇已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在培育龙头企业上,一是实施名牌战略,扶持创优品牌。多年来,我镇把帮助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作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工作来抓。

3、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

过去,我镇获10万头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认证,有“江汉鸡”、“优质稻”两个品牌。xx年我镇“勿忘我”商标获潜江市知名商标品牌,今年我镇生产的白酒申报“佳磊”牌商标获审定通过。

4、加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流通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结农民与市场的纽带,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目前,全镇已有农民经纪人114人,年经营额19140万元,他们发挥熟悉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优势,把农民与企业联结起来,为农民和企业开展营销服务。农民利用当地农产品加工和生产优势,与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再到主产区与农民签订生产合同,为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3个,分别是庆宝丰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xx镇家禽产销协会和xx镇农民用水协会。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我镇几个主导产业生产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杂,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主导产业企业的加工需求。

2.产业化内部产加销连接不紧密。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健全,企业和农民都存在违约的事实,对合同的履约意识不强。

建立规模基地。坚持 “一村一品”,积极发展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镇建成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为龙头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

2.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协会、农民购销公司、运销专业村、专业户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

3.保证“订单”合同的严格执行。一要加强有关《合同法》知识的普及,如掌握订单标准文本、进行公证、实施担保、预交订金或保证金等,提高合同的严肃性。二要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守约教育。

4.提高领导和服务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机制,一是建立产业化领导体系,对主导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个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二是着力抓好对农民的引导、协调和保护,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化布局、企业建设上下功夫。三是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上,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吸引农民以资金、土地、劳务、产品入股,建立农民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占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土地合理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5.发展壮大骨干企业。使其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三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抓手,立足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实施“特色立农,工业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力推进基地建设,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完善销售体系,全县农业产业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产业基地规模持续扩大。种植业方面,全县发展蔬菜面积13.6万亩,300亩以上蔬菜种植基地达到8个,建有国家级蔬菜示范标准园区1个、规模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1个、特色种植生产基地5个。养殖业方面,现有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养殖场47户,建成规模养殖小区4个、规模养殖场20个。

(二)龙头带动作用逐步显现。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达到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宜采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已建成300亩设施蔬菜基地,可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沃隆公司通过实施“农超对接”及在邢台市开设直销店,销售额不断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到60万吨,交易额6亿多元,可带动全县350个农产品运输专业户和周边10万亩农产品基地农户生产。

(三)农业品牌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全县已注册康泰祥、洁利达、甘寨绿等农产品品牌商标20个,高脚白大葱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宜采园”、“沃隆”2个品牌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面积达5万亩,认证绿色蔬菜品种11个、无公害品种8个。

(四)新兴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宜采现代农业观光园、汇昌汇昌大型生态农业观光园2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集采摘、观光、餐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示范园,一个以休闲观光为主的新兴产业正在我县加速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

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二)龙头企业带动增收的能力不强。当前我县“农字号”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发展的初期,规模小,装备差,科技含量低,缺乏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加工深度不够、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包装差,质量档次不高,加工转化和增值不高。

(三)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截至目前,全县仅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7家,总数在全市占第12位,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农户之间没有利益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缺乏组织能力强、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有限。

(四)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山东寿光等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县、农业强县来说,我们的品牌多是一些区域性品牌,对外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大的规模带动效应。

(五)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严重。从企业本身来看,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有效抵押物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相对较大,单笔成本也比较高,致使银行对规模相对较小的“农字号”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农业发展理念转变。要不断加大对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形式,是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有效途径。引导广大农民要破除传统观念,克服因循守旧思想、改变耕种模式,以经营工业的方式经营农业。按照市场的导向和要求,组织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扶持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整合资源,联合企业,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优势产品和优势品牌,向品牌要效益,壮大企业实力。同时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现代企业集团,构建农业产业化企业集群。

(三)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做法,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或优势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带动力强的农民中介组织。深化探索合作制、股份制等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劳动力等多种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进行联合创业,真正助推农民增收。

(四)大力推进品牌农业战略。品牌是生命力、竞争力,是加

快农业产业化的强力助推器。要不断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民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支持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紧紧围绕粮食、蔬菜、杂粮、特色种植等优势产业,抓好邢湾、骆庄辣椒,大屯、永福庄瓜果蔬菜,农管委白山药等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特”。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和监管,定期对名牌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监测,保证和增强我县名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深化农业与金融的合作。创新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对金融机构农村信贷的风险金制度和奖励政策,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贴息信贷额度。探索建立由政府出资启动、企业自愿入股,按市场规律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四

1、年初对车船税的征收

车船税征收对于农村干部来说是一项有点困难的工作,原因是因为要对村内每一辆小轿车、小奔马、摩托车、农用三轮都要进行征收。但是有些村民不理解,任凭村干部怎样解释都不能转过弯,使得x年的车船税征收工作开展非常难,但是经过两委协商办法,一起努力,我们x村还是按时交纳了税款。

2、参加“三夏”“三秋”秸秆禁烧工作,并分组值班,在每个区委书记的带领下对自己所包区域巡查,保证了今年的“三夏”“三秋”安全度过。

3、推广及使用好“4+2”工作法

“4+2”工作法刚推广时,我们x村村两委都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并对全部党员及村民代表进行统一学习。组织党员及村民代表对我村的低保、五保户评选、迁安救护工作的落实、粮食直补公示、固定资产登记、“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红白事简办、安全饮水工程及预备党员转正工作都进行了提议、商议、审议、决议,并对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每次会议都按照“4+2”工作法的步骤严格进行,对于村民代表的意见及建议如实详写,并在会议后签到及投票,对于各项工作我们都做到了公开、公正及公平。

4、协助村会计收取x年粮食补贴及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按照国家对农民实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我分别参与了对x年的粮食补贴及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的征收,在协助村会计做好征收后,同时还对x年征兵的宣传、填写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名单统计信息、收缴x年x村党员党费、清查x年赴疆务工人员信息、排查村内安全隐患、民族宗教领域不稳定因素等一系列必要性工作。

5、参加抗洪抢险工作

在x年9月份,位于陡门乡大南村的拦河坝出现险情,为了保护好群总的生存安全及财产,我们每个村都接收到分配柳枝数量任务,我们x村在村两委的果断下,在第一时间内对村内树木进行捆枝并运送,在这次任务中,x村是最先完成任务数的一个村,并且是超额完成,对此,乡镇各级领导都很满意。

6、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时,由于村内正值秋收,但是在不影响秋收的前提下,我们村还是对安排的学习计划进行了不漏洞学习并记录。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我村里开了动员会及四项民主生活会,并形成了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问卷调查。

7、计划生育工作的参与与配合

x年12月份,配合镇计生做好迎检工作,和计生管理员对村计生学校、计生档案管理室、孕检室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将育龄妇女的情况进行整理并归纳,做好充分的迎检工作。

1、身为会长,我在完成村内的日常工作外,还对组织部大官办安排的工作做进一步完善,并对每月的工作总结进行收缴,整理好上交的所有资料并在25日当天会长例会时上交大学生村官办公室。

2、按时参加镇里每周二、周五例会,并在例会上向大家宣读各种有关村官发展学习的文件及精神。并按要求对周二的工作周五进行汇报的程序一致要求大家上报信息,对于信息的收缴及时让阅目并上墙记星。

3、收看远程教育,和大家一起学习相关知识,从中吸取经验。

4、参加每一次村官办或乡镇的会议,并对每一次会议都做出详细的记录。

5、临近年末,各项检查、考核工作随之而来,为了更好地迎接检查及考核,我对村内的情况都进行了统一整理,以备检查不出漏洞。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五

20xx年我市农业和畜牧业局农业产业化工作在省农委、白山市农委和我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强化服务“三农”意识,努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我市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游”八大产业板块,突出打造蔬菜、瓜果产业带;菌食、林蛙、绿色食品产业带;人参、中药材、特色养殖产业带和休闲农业产业带等4个特色产业带。白山市给我市下达的指标为新增特色种植面积1.06万亩,我市已落实14641亩(其中,调减籽粒玉米0.93万亩),其中,农田地栽参3894亩、中药材2423亩、蒲公英1522亩、蓝莓1398亩、其它5404亩。重点打造一个特色产业园区我市通林菌业有限公司。

(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xx年新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白山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户。重点抓了2个项目,其中,葵花药业集团(吉林)临江有限公司新建年产一亿支刺乌养心口服液(一期)项目和我市长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我市佛库伦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兴)年产21万吨天然饮用水。

(三)着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更好地发挥我市休闲旅游农业优势资源,特聘请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对我市农业产业及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对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总体规划,规划正在编制中。同时,积极发展星级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带动作用,新申报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国家级1家,省级休闲旅游示范企业2家。

20xx年我市按照省、白山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四条特色产业带”的总体布局,加强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空间整合,深入推进区域、产业、产品的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大食用菌产业推进力度。依托通林菌业,引导70个行政村大力发展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每村发展10万袋以上。加大农田地栽参推进力度。重点建设了两个农田地栽参示范基地,计划发展农田地栽参20xx亩以上。加大棚膜经济推进力度,年发展棚膜300亩以上。加大地方名优特产的推进力度,建设15亩桦树晚李标准化示范园。

二是推进品牌建设。以“推动临江产品向临江品牌转变”为方向,遵循市场为主、政府推动、各方参与的原则,按照“定位、塑造、宣传、监管、保护”的思路,重点培育大米、人参、梅花鹿、中药材、果蔬等品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商标注册与品牌创建。对荣获国家、省级名牌及其它名牌产品的企业予以一定数额的一次性奖励,并将此项列入市财政预算。同时,利用媒体广告以及博览会、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展销会和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六

1.稳定粮油产业:鼓励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巩固面积,加强管理,提高单产”的方针,强化技术培训、并通过品种更新、割制改革、推进测土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传统产业单产。粮食播面稳定在1.7万亩以上,产量0.51万吨以上;油菜播面稳定在0.16万亩以上,产量0.11万吨以上。2020年,粮食生产实现农民人均收入677元。

2.做大主导产业:一是巩固有机认证茶叶6000亩,示范带动全镇茶叶的管护和补植;二是大力发展茶叶、加大全镇12000亩茶叶的管理,促进全镇农户的收入增加。茶叶生产实现农民人均收入824元。三是积极探索新品种中药材在我镇的推广,大大缓解了农民收入单一的问题;中药材生产实现农民人均收入368元。四是发展蔬菜四是大渔村发展猕猴桃280亩,现已全面完成猕猴桃的栽植和管护,明年将挂果。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626元,同比去年2235增加391元。

3.做优特色产业。重点抓好以蜜蜂养殖、野猪养殖、紫云土鸡、中药材等具有比较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产值力争突破8000万元。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专合组织2个、2020年全镇专合组织达到20家。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助农增收。

4. 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民”的形式加强产业化经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面对传统农业产值比重大、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引进了海鑫茶叶专业合作社和雅安茶厂,以上坝村和建联村为核心和起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茶叶,扩大茶叶的影响力,为当地及周边居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常年增加1500余人次就业。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5.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2020年培育科技示范户122户,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争当致富能手的积极性。我镇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引导广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农民党员、致富能人的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1期,培训党员408名,致富能人122名, 有效地调动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

6、中药材发展:我镇2020年度共种植新品种中药材600亩,其中黄锐剑完成白芨25亩;吕文峰完成淫羊藿5亩。

7、畜牧产业化建设:一是从增加存栏母猪着手;二是着重发展养殖大户(猪、牛、羊、禽);三是加强防疫和检疫工作;四是搞好上门服务。截止目前,能繁母猪存栏 501 头,因“4.20”芦山地震,全镇处于灾后重建恢复阶段,与去年相比,增加23头,在稳定中上升;养殖大户47户,比去年增加7户,增长率100 %;大牲畜出栏87头,比去年增加 7头,增长率100 %;羊出栏 343 只,与去年相比,增加73只,增长率100 %;商品猪较去年增加15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0 %;禽类新增出栏18990只、禽蛋产量增加1.2吨;长毛兔现存1185只,全镇年出栏长毛幼兔3600只;全镇蜂群约1254桶,蜂蜜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增长0.8吨。

8、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动态监管:

根据《关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检检测的通知》要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检测结果周五下午四点前上报县农业局检测中心。到目前为止,我们共进行茶叶、蔬菜生产基地农残检测25批,抽取茶叶56个样本,蔬菜样本258个,检测合格率为100%。在我镇范围内没有出现过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故。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七

今年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总量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吨,同比增加7%。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吨,同比增加 %。

一是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组织好今年粮食收购工作,组建了四个巡查组,机关每个人包保1个企业。各委托收储企业法人代表与_签定了《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承诺书》,缴纳执行粮食收购政策保证金。

二是宣传政策,做到家喻户晓。采取统一模式制作《收购质价政策公示牌》,在库点醒目处张贴,公布委托收储库点名称、地址和监督投诉电话,广泛宣传最低收购价格、质量标准,让农民卖“明白粮”。

三是筹措资金,满足收购需要。做到及早与中储粮、农发行沟通联系,最低收购价铺底资金及时预拨到位;在资金兑付中,设立资金结算窗口,保证农民当日卖粮当日能拿到现金,杜绝了“打白条”现象。

四是执行政策,维护粮农利益。各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严格执行省局“三个绝不允许”规定,要求各库点坚持做到以质论价,按规定增扣量,严格检斤验质,没有出现拒收符合标准粮食、压级压价等情况,使农民卖“放心粮”。

五是优化服务,方便农民售粮。每个乡镇都设有最低价收购点,设置了样品展示台,提供大型粮食清理筛、烘干机、整晒场地、休息场所、茶水和防暑药品,主动延长收购时间,及时验质、作价、过磅、结算,随到随收,实行大户预约和困难户上门收购服务,让农民售“舒心粮”、“满意粮”。

一是适时的轮换储备粮。粮食储备库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轮换地储小麦、粳稻,全部实现了顺价销售,根据市场小麦价格行情,到省内、外主产区增设收购点,确保轮入的地方储备小麦质量达标。

三是加强市场监测力度。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价格监测体系,重点对原粮、成品粮和食用油市场购进、批发、零售价实行动态监测,重大节日随时监测通报,为保供稳价提供数据支撑。

一是思想认识先导,规划制定科学化。按照xx市政府在全市推进粮食烘干服务中心建设要求,已建成5个粮食烘干服务中心,日烘干能力达694吨,逐步形成了“规模适度、运转高效、粮农满意、政府放心”的粮食烘干服务体系。

二是倡导社会资本,建设主体多元化。鼓励粮食购销企业与种粮大户合作建设烘干中心,此举既解决了种粮大户新粮无法整晒的困难,又增加了企业粮食来源。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八

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计划。近日,笔者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成效比较明显的山东省##市进行了调研,其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山东省##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1、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布局。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本着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原则,先后四次大规模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市培植了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比例达到4:6。

2、探索集约经营,发展农业园区。近年来,##市大胆创新机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建园区。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公司、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二是依托农户办园区。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海淡水养殖等家庭农业园区。三是依托特色办园区。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

3、依托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一是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引进。组建3处科技开发中心、5处科研所,先后研制开发农业新技术60多项;与全国27所大学、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10多项。二是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国蔬菜网、报纸、电视等手段,为您整理,感谢您的支持!品供求及价格走向等信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以市农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4、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细加工。以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领域,重点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培植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加工规模和加工增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格局。

(二)适应市场需求,推进标准化生产

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资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对生产基地全部实行 “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测仪器、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标识”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了生产档案和警示牌,实现了蔬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严格质量检测。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订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市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 200多万元在15个种菜乡镇配置了速测室和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负责全市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检测,蔬菜品质显著提高。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九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东坡乡始终把发展“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围绕“三农”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河谷光热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落实惠农政策,切实稳定民心,充分调动农民投身农业、开发农业的积极性,全乡农业产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乡地处金沙江畔,位于武定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8公里,乡域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东邻万德乡和发窝乡,南接田心乡和高桥镇,西与环州乡接壤,北与元谋县姜驿乡隔江(金沙江)相望,是武定目前唯一的民族乡。境内居住着汉、傣、彝、苗、傈僳、拉祜、白等7种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1%。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勐果河、沙拉河、环州河三河南北纵贯全境,形成四山夹三河的低热河谷地形。立体气候明显,最低海拔950米(甲利),最高海拔2240米(大荞地)。年平均气温25—28℃,年平均降雨量580—650毫米,气候炎热,常年无霜,宜广泛种植香蕉、香巴蕉、花生、番茄、洋葱、玫瑰茄、芒果、人生果、酸角、冬早包谷、冬早蔬菜等各类多种经济林果及热区作物。20xx年,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60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有4003 户,14389人。其中,农业户3659户,农业人口14032人,占总人口的95.7%。现有耕地面积14845亩,其中水田5335亩,旱地9510亩,人均1.05亩。粮食总产量598万千克,人均有粮353千克,工农业总产值517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全乡经济总收入为3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乡级财政收支困难重重等诸多原因,故是一个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典型的民族贫困乡。

近年来,我乡以优质香蕉、优质稻、冬玉米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认真总结我乡近十多年来冬农开发和热坝作物栽培经验,细化发展目标,狠抓措施落实,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河谷优势。在“优质化、市场化、产业化”上狠下功夫,在“优质率、商品率、增加值”上大做文章,突出重点,狠抓优质香蕉、优质水稻、优质菜豆、冬早玉米、热区水果基地建设,培育拳头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种植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

按照“注重特色,突出重点,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坚持稳水稻,保香蕉,增定单,重冬季农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主要粮经作物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到20xx年优质稻面积达到3640亩,产量205.5万公斤,产值308.25万元;优质香蕉面积4020亩,产值350万元;冬玉米面积由1200亩,产值112万元,优质菜豆面积1000亩,产值161万元,花生1280亩,产值62.5万元。我乡已经发展为全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粮经作物品种结构、品质结构明显优化。

2、科技措施、良种良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用上成效显著

一是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做好新型农民培训。20xx年共组织各种培训350场(包括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黑板报48期,合计受训群众76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种植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二是水稻良种桂朝系列、楚粳系列面积达4000亩,多蘖壮秧、扣种稀薄、单行条栽、双龙出海等措施的应用率达98%以上。三是做好特产农业、订单农业的引导和指导服务工作。配合县农广校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共培训24场次,培训农户215人,合计150人毕业获得“绿色证书”。

3、特色、优势产业框架基本构建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依托低冬季热河谷光温水资源,注重冬季农业开发,形成了河谷冬玉米、冬番茄、优质菜豆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带,20xx年发展种植了1100亩冬玉米,1000亩优质菜豆,350亩冬番茄。利用夏季光热资源,在河谷两岸发展优质花生1200亩,玫瑰茄450亩,优质柑桔300亩,龙眼150亩,大青枣450亩,石榴450亩,形成了河谷热区水果种植带。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表现为优势产业少且规模小,缺乏具有示范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种植上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种植品种散而且规模小,制约了生产效率。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后续发展力量不足。近几年,我乡发展产业规模小,在引进龙头企业开发产品加工方面非常困难,尤其是缺少跨行业、跨地区的规模大、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我乡投资带动,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在产、供、销等环节上不能很好地衔接。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我乡农村水、路等基础设施滞后,造成“有水不能用,产品运不出”,旱季河水从谷底流过,半坡农地缺水严重;雨季时常断路,造成农产品滞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四是劳动者素质偏低。表现为由于农户分散种植,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导向,优质高效农业意思淡薄,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造成农业产出率低,农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落实措施,挖掘潜力,破解发展难题。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当前,我乡的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扩大内需、移民搬迁扶持等机遇,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突出特色和重点,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遵循“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东坡乡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大基地建设(即优质稻、优质香蕉、冬玉米、优质菜豆、优质河谷水果基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依托我乡低热河谷资源,重点发展优质香蕉、优质稻、无公害菜豆、双低油菜、中药材、热区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要求,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培育主导产业。一是发展优质香蕉。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发展优质香蕉3500亩。二是发展优质水稻。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达卧6个村委会夏季发展高档优质稻4000亩。三是发展冬玉米。9月中旬在所所卡、东坡、庄房3个村委会利用秋热发展地膜冬玉米1000亩。四是发展无公害菜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在东甸、白马口发展无公害菜豆1000亩。五是发展玫瑰茄。在白马口、以赤叨、东甸发展优质玫瑰茄1000亩。

3、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把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移民后期扶持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统一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在达卧、东坡、发展优质柑桔300亩,石榴300亩。在东坡、所所卡、东甸、白马口发展优质芒果200亩,大青枣350亩。

4、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重专大户的优惠扶持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到我乡发展番茄、香葱、甜脆玉米生产基地,并进行加工生产。大力培育农产品运销中介人和经纪人队伍,培养一大批农村种养加销重专户,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5、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鼓励农业、畜牧、科技、林业、扶贫等部门及龙头企业等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来。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技能培训,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结合乡情突出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者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业产业工作报告 农业产业工作总结篇十

__区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是从20__年开始抓起的,在全省各县区中起步较晚。几年来,在省、市绿办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努力,先后培育、申报、认定、认证了一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和产品,为发展全区高效种植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宣传地方优势,坚定发展信心

在20__年以前,由于我们对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宣传不够,致使全区对该项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是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我们从宣传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入手,争取各级领导对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重视,坚定了广大群众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信心。

我区地处__省中南部,境内山低岗缓,川阔谷坦、沿河两岸土质肥沃。丰富的森林资源对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起着巨大作用,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蓝天碧水的生态条件。区内无客水注入,境内又无污染型工业企业,这一切对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省农业环保检测部门对我区大气、水体和土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完全符合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的环境要求。

因此,区委、区政府从“十五”开始,就把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发展高效种植业的重要途径来抓,先后成立了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领导小组,制定了区绿色食品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区编委于20__年正式批准成立了__区绿色食品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各项工作。

二、科学规划布局,分批推荐申报

在各级领导认识得到提高、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区绿办依据__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和全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年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按照先易后难、分批申报和成熟一个申报一个、逐步推进的原则,先后申报、认定、认证了一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

到目前为止,全区共认定了一个绿色水稻基地、__个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了*个绿色大米、*个绿色甜糯玉米和__个无公害蔬菜产品。几年来,基地无公害蔬菜总面积达____亩,绿色水稻面积____亩,绿色甜糯玉米产量达__*吨。这些无公害、绿色品牌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加大监管力度,提升产品档次

我区自20__年申报、认证、认定全区第一个绿色水稻基地,第一个无公害蔬菜基地以来,就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基地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维护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和形象。

一是我们切实加大了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区绿办主动协调执法办、工商、公安、食品药品监督、技术监督等部门,从源头上严控假劣农资、高毒、长残留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禁用、限用农资流入基地,切实保护生产企业和基地农户的.合法权益。

二是我们切实加大了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每年我们都结合冬春培训和各主要农时环节的技术现场会,对基地农户进行面对面的技术培训,并印发技术资料给每一个基地农户,使每个农户都至少有一名掌握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明白人。

三是加强对基地的监管力度。每个基地都成立了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组织,并对生产全过程实行档案管理。我们还于去年4月,初步整合了农业、牧业、水利等产品监督检验资源。编制了__区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站,开展了部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其中无公害蔬菜市场质量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就进行了*次,抽样__余份,对促进全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四是切实加强对基地和产品的年检、审查工作。20__年以来,我们严格按照省、市绿办要求,对基地和产品及时进行年检和审查工作,对不能按规定时间年检,长时间拖延年检的产品及时进行了除名处理。

几年来,由于我们扎实、认真地狠抓了全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今后,我们将在国家和省、市各级绿办的指导和扶持下,创造性地做好本区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全区绿色食品产业朝着快速、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争取在不远的将来,使我区绿色食品产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让全区农民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