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家书屋年度工作计划(优秀6篇)

时间:2023-09-06 14:53:51 作者:紫薇儿 最新农家书屋年度工作计划(优秀6篇)

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家书屋年度工作计划篇一

从六塘河流淌过来的水,将我的家乡颜圩村分成两个部分,西边是生机勃勃的稻田,东边是炊烟袅袅的村落。张家圩镇颜圩村农家书屋就坐落在六塘河的堤岸边。

春日遇见

遇见她,在绚烂的春天。在“她”的怀抱里,我寻找甜美的神秘。当一本曹文轩的《草房子》握在手里,我想没有人会拒绝它的温馨,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没有意味深长的人生,但它却让你情不自禁地和油麻地小学里的孩子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走过温馨的童年回忆。

夏日遇见

遇见“她”,在热情的夏天。从书架里拿起《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我也就随着鲁滨逊进行了一段奇特的冒险之旅,我想象着去种植大麦,去饲养山羊,去解救星期五,去烧陶。“她”就像一个热情的夏天,让热情燃烧我的心窝。

秋日遇见

遇见“她”,在悲凉的秋天。读《丑小鸭》,看着丑小鸭从一只人人欺负的小鸭子,成长为一只白天鹅。丑小鸭的经历,告诉我只要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就一定能够自信,让人即使在悲凉的秋天也能看到生命的活力。秋天里,“她”带来的成熟,让我对现实理解得更加透彻,让我不再盲目没有方向,“她”是在我迷路时,给我指引前进方向的明灯!

冬日遇见

遇见“她”,在寒冷的冬天。她”告诉我,有一种力量叫坚持,所以寂寞的山谷里,野百合也有春天。读《轮椅上的梦》,“她”教会我,即使身处严寒,只要永不言弃,我也能活出真精彩。“她”就像一个坚持的冬天,让坚持温暖我的心窝。和“她”独处,简单的情调,享受着冬天的阳光,温暖、滋润。

把最美的书屋献给孩子,让最美的孩子走进书屋。遇见“她”,在四季;四季,在遇见“她”。

农家书屋年度工作计划篇二

官大堰村位于318国道旁,一个人口不到两千人的小村。为了方便群众,在上级领导与村委会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指导下,把该村原来的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合二为一,同时增加了藏书量,保证农家书屋全天候向村民开放。在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里,崭新的桌椅和排列整齐的新书把书屋装扮得格外清新,飘洒出阵阵迷人的书香。暑假期间每天书屋里面都挤满了人,从十来岁的小朋友到五六十岁的大叔大妈,无一不是来读书借书的,他们的脸上都跃起了欢喜的笑容,新书勾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小朋友们用那一双双天真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睛,正在探寻世界的十万个为什么、感受坚强不屈的丑小鸭……大叔大妈们用那双粗糙而勤劳的手棒着,他们所需要的养兔、养猪、种梨的技术书,在他们那灿烂而幸福的笑容中,仿佛看见了鱼肥瓜甜、猪肥羊壮时丰收的场景。在农家书屋里,人们学习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更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

有了农家书屋,不仅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改进生产方式,移风易俗,还能以活动为载体,利用节假日开展讲故事、舞蹈、篮球、乒乓球、象棋、拔河等文体活动,吸引群众踊跃参与,让群众唱主角,弘扬正气,改变民风。村民方法正一直性格内向,以前各种场合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村里的大部分群众都不认识他,由于酷爱象棋,自从农家书屋开展活动后,他几乎每次都报名参加象棋比赛,而且回回都当冠军,成了村上的“名人”。

在丰富农民文体生活的同时,农家书屋也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催化剂”。目前,农业实用科技书籍约占农家书屋存书的三分之一,这些书籍成了群众的最爱。通过学习,大家在种植和养殖方面都掌握了不少科技知识,不但提高了产量,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既富脑袋、也富口袋”的愿望。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学校,图书馆是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在城市,图书馆是城里人获取知识的宝地;而在农村,“农家书屋”是老百姓学习知识的“黄金屋”。“农家书屋”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文化关怀传递到村民手中,让每个农家书屋成为农村的一颗文明之星、一把智慧之火,让“小书屋”成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成为农民朋友增长智慧、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农家书屋既是农村文化的春天,又是老百姓的“精神粮仓”,还是老百姓致富增收的“加油站”,更是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农家书屋年度工作计划篇三

xx市^v^农家书屋^v^工程建设在省新闻出版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技兴农水平,改变农民经营生活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旨在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用知识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德政工程和惠民工程。

我市农家书屋工程从xx年开始启动,第一批建成7个试点村农家书屋,第二批建成了226个农家书屋,第三批建成556个农家书屋,第四批建成640个农家书屋,第五批建成945个农家书屋。完成xx年全市农家书屋覆盖每个行政村的总体目标,按照省新闻出版局的总体部署,截止7月底,我市076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达到全市农家书屋覆盖每个行政村的总体目标。

农家书屋的书籍采购与配送工作是由省局统一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由邮政统一配送进行的。书屋的书桌、书柜、阅览桌由市级配送,为确保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按时、按质完成,按照省农家书屋办公室就书屋阅读设备采购的要求,我市xx年农家书屋阅读设备的公开招标于xx年4月8日由xx市政府采购办牵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积极配合,在xx市政府办公大厅4楼进行,参加此次招标的有四川永亨实业责任有限公司、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xx市xx保密器械有限公司、xx市丰泰实业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参与,经过激烈竞争,由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万元的价格中标。

农家书屋工程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理应由公共财政予以保障。但目前农家书屋工程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

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需要定期更新,更新的资金没有着落,各村点的资金也不是非常充足。

二是没有落实好配套资金。农家书屋工程虽然列入上级民生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v^五大工程^v^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各级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上还没有明确的财政资金投入,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财政保障机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数量与质量。

三是没有解决建设、管理农家书屋工程的工作经费,使管理工作难以深入。

目前村庄都是由村支两委成员、退休干部或志愿者兼任管理员,因为受资金限制,书屋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还不能很好的解决,没有专人负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书屋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书屋建设中缺少有效的管理考核机制,地方主管部门对书屋建设没有明确的发展考核细则,只是限定于省里的农家书屋建设标准,书屋建成以后大多数^v^放任自流^v^,由村级自主管理。管理员队伍无法注入新鲜血液,图书门类无法得到及时更新,致使村民去读书汲取到的也是落后的陈旧知识。

农家书屋年度工作计划篇四

1、机构健全。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直1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xxx区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委。(见资料汇编)。确保各级有专人负责(见资料汇编)。20xx年制定农家书屋相关文件通知2份(见资料汇编)。

2、配套资金。全区18个行政村农家书屋落实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资金共计36000元,配套资金足额到位,按照总局和省市局要求使用,无挪用或配套不足(见资料汇编)。

3、出版物更新任务。全区18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面完成出版物更新一体化采购,共采购图书1890册,报刊3种;按时按要求完成出版物更新工作,有完备的交接手续;按照总局和省、市局有关要求选用出版物(见资料汇编)。

4、书屋管理情况。全区书屋选址在人口集中方便群众借阅使用的位置;书屋环境整洁;书屋面积全部达到20平方米;书橱完好够用,出版物没有堆放现象;桌椅等基本阅览设施齐全完好。

5、出版物管理。全区出版物年丢失、损坏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下;出版物分类清晰、统一编号、摆放整齐,复本不超过2本;20xx年起流转出版物书脊上年份标识清楚。

6、书屋制度建设。全区各书屋悬挂统一牌匾,外部有农家书屋标识牌、开门时间告示牌;有固定的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书屋管理员经过培训、开展评比活动(见资料汇编);管理制度、借阅制度、岗位职责上墙;出版物登记簿、借阅登记簿、需求登记簿,按照要求登记清楚,并记录完整。

7、宣传引导。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对农家书屋开展宣传报道3次以上,各书屋借书证(卡)发到每一户;有宣传农家书屋的横幅、标语等(见资料汇编)。

8、开展活动。20xx年我区依托农家书屋开展特色活动等2次(见资料汇编)。

9、开门和借阅情况。每个书屋每周开放借阅时间均5天以上;20xx年辖区内书屋共借阅9400人次,平均借阅人次522人次,按照一体化要求每季度报送借阅人次(见资料汇编);组织了明查暗访(见资料汇编);20xx年农家书屋出版物流转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1、在市局统一部署下,开展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目前已与建设单位“恋爱婚姻家庭传媒公司”签订合同。

2、我区除20xx元配套资金以外,地方财政给予资金支持,用于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读书活动等项目,平均每年每个农家书屋支持资金600元。

xxx区文化委员会

20xx年xx月xx日

农家书屋年度工作计划篇五

自20xx年至今,在镇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xx镇xx个行政村已完成农家书屋的建设。

20xx年,xx镇在xx村建立第一个农家书屋试点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和支持。至20xx年底,农家书屋已遍及全镇xx个行政村。书屋均建立在村委会活动室内,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条件较好的村委约30平方米;各书屋藏书约20xx册,涉及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等领域,音像制品10多种,自费订有《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v^》、《求是》等报纸杂志;内设有书架、桌、椅等设施,配备有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

农家书屋由村主任或村干部担任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参加过培训,对各类书籍分门别类陈列,便于村民借阅。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查书籍是否存在被虫蛀、受潮、遗失、损坏等现象,同时做好科技书、工具书、重要文献、地方文献的入藏工作。书屋每月对外开放20天,较为踊跃的书屋月平均接待内阅、外界借阅460人次。书屋以“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为原则,并制订《借书登记薄》、《阅览登记薄》作好相关借阅记录。

1、农家书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以前农闲时间很多农民群众在家呆着没事做,多半是靠打扑克牌、打麻将等活动消磨时光,想看看书、报纸,查查资料却无处可去。有了农家书屋,村民有了好去处,赌博和家庭吵闹的现象少了,看书成为了一种生活乐趣,调剂了单一乏味的农村生活。

2、农家书屋传达新资讯,传授新知识。

农村信息相对闭塞、滞后,村民能接受到的文化知识相对较少,农家书屋订有报刊杂志,为村民提供最新的社会资讯。村民通过看书看报了解社会动态、国家政策;获得更多的生活常识、种养技术、市场趋势等信息。

3、农家书屋为村民解答种养难题。

农民日常生产中出现的种植养殖技术问题,得不到快速有效地解决,导致收成日益减少、甚至弃种丢荒。农家书屋犹如“农技专家”,及时解答种养生产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和推广最新的惠农利农种植技术、信息,为广大农民群众指引丰收的光明之路,使广大农民群众重拾种植信心,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4、农家书屋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农家书屋为在读农村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一些村民陪同孩子到农家书屋一同学习,以书正风、以书育人,村民文化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随着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推广,农家书屋已经成为农民的良师益友,成了与外界连接的结实桥梁,成了提升农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大课堂。

1、农家书屋的普及推广仍需加强,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因为边远山区的村庄未必户户有条件亲到书屋,农家书屋的数量应继续增加,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农家书屋的影响面积;书屋的管理制度目前仍不够完善,需制订相关借还制度,做好登记手续,借阅记录等;管理人员也需定期进行集中再培训,相互传授经验,相互进步,做书屋的好榜样。

2、农家书屋的环境设施较为简陋。

由于书屋大部分设在村委会内,对于边远贫困的乡镇村委实在是无法提供更多更好的书屋设施及设备,空间的狭小对书屋的安全也存在很大隐患。有关领导及部门需高度重视,积极争取扶持农家书屋的建设与设施的改善。

3、农家书屋的藏书种类数量较为欠缺。

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比较低,现有书屋比较欠缺农民大众可以理解、可以读透的书籍,应提供一些图文结合、简单易懂的书籍,让农民由浅学起,提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多提供一些关于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实用书籍,如法律常识、防骗防盗常识、消防及灾害的预防常识等等。

4、农家书屋的书籍维护比较难。

借出的书籍,多多少少均存在一些损害现象,如缺页、涂画、污点等,特别是儿童类书籍;还有一些书籍被外出务工的村民带出外地,难以追取。书屋的管理需要落实相关的责任制度,并在村内广泛宣传;爱书护书从孩子抓起,使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维护农家书屋的持续健康发展。

5、农家书屋的运用率过低。

农家书屋其实是一个大课堂,可以带动农民学习种养的新知识,新技术。然而,单靠管理人员的经营远远发挥不了农家书屋的潜在价值。相关农技部门应积极与农家书屋进行沟通交涉,派出农业技师举行定期的授课培训班,使书屋的书籍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使农民群众对种养技术得到更详尽的解析。

总的来说,我镇的农家书屋工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群众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日渐高涨,我镇整体的文化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任重道远,我们只有加倍努力,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创造条件,才能促进我镇的文化事业和社会经济事业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农家书屋年度工作计划篇六

我认为,在农村里,建设一个充满浓浓书香的书屋是一件好事。

首先,我可以把农家书屋的外形建造成黑瓦白墙的。这样简单的对比色更加体现出了农村风光的典雅、朴素。我觉得书屋有两楼高就差不多了,因为有些热爱书的老人腿脚不便,不宜走太多的台阶。

然后,可以把一楼正厅建设成一个书画室,有兴致的村民可以多去那里写写作品,作作画。然后,在书画室边上的两个侧厅里当作展览厅。就是说,把村民们的作品进行筛选,然后简单地框裱一下,挂到两厅,供全村人民观赏,学习。

再说说二楼。二楼的左边一厅摆放桌椅,供村民坐着看书。挨着众多桌椅,可以是图书管理员的座位,图书馆管理员负责把村民们的书登记好,到还书时就方便多了。二楼的其它厅统统用来摆放图书,这些图书有一部分可以是村民们捐赠的,还有一部分可以是村委会掏腰包买的。

每位村里的好心人都捐出一点儿钱,就能水滴汇成大河,就能凑够了足足的资金来建设书屋和采购了。

然后我觉得农家书屋可以建设一个这样的规定:一、来书屋作作品时,不得乱涂乱画,保持墙面整洁;二、不刻意毁坏展出作品;三、拿书时轻拿轻放,看完书后请放回原位;四、借走书后请定期归还。这样的规定就会让书屋变得更好,村民素养变得更高了。

我们还会看见这样的场面:一楼的村民们作着画,写着字,有些村民写的大字凤舞龙翔的,画的国画非常精细,细致;二楼的村民呢,可以悠闲地看看自己爱看的书,知道更多外面的世界。

如果每个村都能有这么一个农家书屋,那么,这个村的村民一定会变得更有文化、更优秀!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