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买东西教案(优质14篇)

时间:2023-11-24 00:13:27 作者:翰墨 幼儿园大班买东西教案(优质14篇)

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如剪纸、画画、唱歌等,这些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总结样例,希望能对您撰写总结有所帮助。

《第一次买东西》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1.听故事,体验小美第一次买东西时由害怕到成功内心情感的变化。

2.知道遇到困难不能害怕,勇敢面对就能成功。

3.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大胆表述。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独自上街买东两的经历。

2.物质材料准备:故事《第一次买东西》(附后)图片五幅,分别对应故事五个段落的内容;句卡“第一次买东西”一张;表情卡(高兴、沮丧)各一张。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有没有独自一个人上街买过东两?请说说你的感受。

2.师:有个小女孩叫小美,她第一次上街买东两顺利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怎么说的。

二、猜猜讲讲。

1.出示第一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小美最后会买到牛奶吗?为什么?

(2)教师出示表情卡,请幼儿说一说不同的表情卡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心情。

(3)请猜测小美能买到牛奶的幼儿坐到贴有“高兴”表情卡的一边,请猜测小美不能买到牛奶的幼儿坐到贴有“沮丧”表情卡的一边。

2.出示第二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2)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猜测重新选择座位,

3.出示第三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

(2)幼儿再次与同伴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猜测再次选择座位。

4.出示第四幅图,讲述故事第四段。

师:小美为什么松了口气?又为什么会掉眼泪?

5.出示第五幅图。

(1)师:小美最终买到牛奶没有?她的心情怎么样?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五段。师:让我们替小美欢呼吧!

三、体验内心情感变化。

(1)师:等会儿老师把故事再完整讲一遍,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小美在买牛奶的'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师:第一次买东西,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会获得成功。相信经过这一次,小美会变得更大胆、勇敢、自信!

四、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1.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教师可安排幼儿独立完成一次任务.如独自到邻班去借物品、独自采访园长等等。

2.请爸爸妈妈多鼓励孩子做一些事情,例如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向邻居家借物品,独立策划一次家庭聚会等等,慢慢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买东西》大班教案

1、能从图中初步体验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感受。

2、理解故事内容,讲述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经历。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大图书、每人一本小图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引导语:小朋友,你去买东西过东西吗?(请幼儿自由讲述)。

二、出示大图书,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1、指导语:妈妈叫小美买什么?小美愿意吗?从哪里看出来?

2)师:小美摔了一跤,买牛奶的钱还掉了,小美会坚持去买牛奶还是回家找妈妈呢?

三、幼儿自由阅读,教师适当引导。

1、提问:小美有买到牛奶吗?她是怎样买到牛奶的?

2、提要求:安静地看书,从第5页看到第13页,仔细看看每一页在讲什么?

四、理解阅读。

1、小美有买到牛奶吗?她是怎样买到牛奶的?

3、小美买到牛奶后是是回家的?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四、教师完整朗读,幼儿欣赏。

小美在买牛奶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五、情感教育指导语:

小朋友还小,以后也会遇到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离开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会获得成功。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熊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

1、学习观察图画故事中的人物表情,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讲述出来。

2、学说:不行,你太小了,我忙着……的时候,你能会……”。

3、懂得平时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2、比比哭脸,笑脸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小熊》。

在森林里住着五只熊,瞧!这就是小熊一家。(出示第一幅图),猜猜哪只是小小熊呢?(最小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比比。他比姐姐小一点,比哥哥更小一点,比妈妈更、更小一点,比爸爸呢,更、更、更小了。

比比的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难过),出示表情图片。那比比为什么会难过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二、阅读图书前半部分。

1、出示第二幅图,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姐姐说:不行,你太小了,我忙着采蜂蜜的时候,你可能会被蜜蜂叮到。

我们一起来学姐姐说一说。

姐姐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心里会觉得怎么样?(仔细观察比比的`表情)。

姐姐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心里很难过,于是比比就去找哥哥。

2、出示第三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哥哥准备去干什么?

哥哥准备去钓鱼,比比也想跟着去钓鱼。猜猜哥哥会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哥哥说一说。

哥哥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心里怎么样?

3、出示第四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比比和谁在一起?谁能看图说说。比比想干什么?妈妈会说什么?谁来学妈妈说一说。

妈妈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很难过。

4、出示第五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小结:比比难过的原因。

原来大家说比太小了,都不要他帮忙。比比觉得自己很没用,越想越难过。就哭了起来(出示哭的表情图片)。

三、阅读图书后半部分。

(出示比比笑脸图片)。

看,小小熊脸上现在又是什么表情?(开心的)那他为什么会变得开心呢?我们接着在故事里找答案。

1、出示第六幅图。

看看这幅图上比比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师:原来熊爸爸看到比比很难过就走了过来,“比比,要不要跟我上街买东西?你个子小小的,可以骑在我的肩膀上,帮我拿东西。”

比比帮助了爸爸,爸爸会怎么说呢?

比比知道自己也能帮爸爸做事啦,心里觉得怎么样?

2、出示第七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爸爸买东西时比比能帮助拿东西,那比比还会做什么事情呢?

—出示第七幅图,让幼儿观察。

原来比比会做很多的事情呢。会帮姐姐在汉堡上涂蜂蜜、会帮妈妈端盘子、会帮哥哥把鱼从鱼钩上拿下来)做了这些事以后他开心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出示第八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师:“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了。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都笑眯眯的,看上去很开心。)熊爸爸做了什么动作呢?(翘起了大拇指)你觉得是对谁做的?(是比比)为什么?(因为今天帮助家人做事情了)”爸爸夸奖比比,比比觉得怎样啊?(很开心)。比比觉得好得意哦!他觉得自己突然变得好大好大。因为比比现在是一直会帮忙做事的小熊了。

4、教师小结。

比比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它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家人做事情,一开始都没同意,但它没有气馁,最终获得了它们的赞赏,所以比比很开心。比比真棒,我们一起来表扬比比。

四、完整欣赏故事。

故事中的比比很懂事,我们应该向它学习。现在,再一起欣赏这个故事吧!会的小朋友可以在下面轻轻的和老师一起讲。

五、迁移幼儿经验。

如果你是比比,你可以帮家里人,帮班级做些什么呢?(请个别幼儿回答,并竖起大拇指表扬幼儿)。

延伸活动:

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让幼儿阅读故事,进一步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小熊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

教案目的效果:

1.感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正确记忆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熊形象一个,图片三组。

活动过程:

1.今天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是谁呀?你觉得这会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2.这只小熊记性特别不好。什么是记性不好?

3.小熊记性特别不好,还闹出了许多可笑的事情呢,你们想不想来听一听?

1.欣赏故事(第一段)。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后提问:

(1)小熊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它去买什么?(出示图片)。

(2)小熊担心忘了,所以一路上都在干什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熊把要买的东西记成了什么?(出示图片)。

(3)它是怎样把气球、宝剑、冲锋枪带回家的呢?(结合图片、动作理解动词“牵、挎、背”并进行表演)。

2.欣赏故事(第二段)。教师讲述第二段故事后,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

(1)第二次,小熊记住要买的东西了吗?它怎么又没记住呢?

(2)那它买的是什么?这么多东西小熊怎么带回家呀?(结合图片理解动词“夹、顶、抱”并进行表演)。

(3)妈妈见了大吃一惊,只好再给它一些钱,这次小熊会买对吗?为什么?

3.欣赏故事(第三段)。教师讲述第三段故事后提问:

(1)第三次小熊买对了吗?

(2)可是最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4.完整欣赏故事后,引导幼儿交流:

(1)你觉得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有趣?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3)听了小熊的故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吗?

1.小熊记性不好,谁来帮帮它,怎样才能记住妈妈的话?

2.你们平时有没有因记性不好而惹出一些小麻烦、小笑话呢?

3.今天我们听了《小熊买糖果》的故事,你能记住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吗?到放学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记住故事呢?那就让我们回到教室里再一起来想一想、试一试吧。

小熊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画故事中的人物表情,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讲述出来。

2.学说:不行,你太小了,我忙着……的时候,你能会……”。

3.懂得平时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重难点:

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2、比比哭脸,笑脸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小熊》。

——在森林里住着五只熊,瞧!这就是小熊一家。(出示第一幅图),猜猜哪只是小小熊呢?(最小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比比。他比姐姐小一点,比哥哥更小一点,比妈妈更、更小一点,比爸爸呢,更、更、更小了。

——比比的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难过),出示表情图片。那比比为什么会难过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二、阅读图书前半部分。

1、出示第二幅图,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姐姐说:不行,你太小了,我忙着采蜂蜜的时候,你可能会被蜜蜂叮到。

——我们一起来学姐姐说一说。

——姐姐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心里会觉得怎么样?(仔细观察比比的表情)。

——姐姐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心里很难过,于是比比就去找哥哥。

2、出示第三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哥哥准备去干什么?

——哥哥准备去钓鱼,比比也想跟着去钓鱼。猜猜哥哥会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哥哥说一说。

——哥哥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心里怎么样?

3、出示第四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比比和谁在一起?谁能看图说说。比比想干什么?妈妈会说什么?——谁来学妈妈说一说。

——妈妈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很难过。

4、出示第五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小结:比比难过的原因。

——原来大家说比太小了,都不要他帮忙。比比觉得自己很没用,越想越难过。就哭了起来(出示哭的表情图片)。

三、阅读图书后半部分。

(出示比比笑脸图片)。

——看,小小熊脸上现在又是什么表情?(开心的)那他为什么会变得开心呢?我们接着在故事里找答案。

1、出示第六幅图。

——看看这幅图上比比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师:原来熊爸爸看到比比很难过就走了过来,“比比,要不要跟我上街买东西?你个子小小的,可以骑在我的肩膀上,帮我拿东西。”

——比比帮助了爸爸,爸爸会怎么说呢?

——比比知道自己也能帮爸爸做事啦,心里觉得怎么样?

2、出示第七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爸爸买东西时比比能帮助拿东西,那比比还会做什么事情呢?

———出示第七幅图,让幼儿观察。

——原来比比会做很多的'事情呢。会帮姐姐在汉堡上涂蜂蜜、会帮妈妈端盘子、会帮哥哥把鱼从鱼钩上拿下来)做了这些事以后他开心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出示第八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师:“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了。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都笑眯眯的,看上去很开心。)熊爸爸做了什么动作呢?(翘起了大拇指)你觉得是对谁做的?(是比比)为什么?(因为今天帮助家人做事情了)”爸爸夸奖比比,比比觉得怎样啊?(很开心)。比比觉得好得意哦!他觉得自己突然变得好大好大。因为比比现在是一直会帮忙做事的小熊了。

4、教师小结。

——比比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它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家人做事情,一开始都没同意,但它没有气馁,最终获得了它们的赞赏,所以比比很开心。比比真棒,我们一起来表扬比比。

四、完整欣赏故事。

——故事中的比比很懂事,我们应该向它学习。现在,再一起欣赏这个故事吧!会的小朋友可以在下面轻轻的和老师一起讲。

五、迁移幼儿经验,果你是比比,你可以帮家里人,帮班级做些什么呢?(请个别幼儿回答,并竖起大拇指表扬幼儿)。

延伸活动:

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让幼儿阅读故事,进一步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小熊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视觉辨认〉〉;

2: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22页;

3:小熊卡片24张,裤子线条、颜色一样的,各6张,分4组;

4:水彩笔、粉笔。

活动流程。

1:引入活动;游戏:“猜猜我是谁”;观察有条纹小熊的卡片;集体游戏;个人操作。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热闹了,人来人往,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走丢了,小熊哥哥找不着小熊弟弟很着急,所以,想请小警察帮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个环节。

(二)游戏:“猜猜我是谁”

玩法:教师依次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辨认。

(三)教师依次出示4张不同衣着的小熊卡片,让幼儿观察,分别说出每张卡片上小熊裤子的颜色。

(四)集体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

教师将有衣着条纹不一样小熊卡片发给幼儿,幼儿将卡片举在胸前,然后,在4个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样的小熊,就在哪个圈里。(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能否按照小熊裤子条纹的颜色排列寻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儿再次比较)。

(五)游戏:“找到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

2:发书让幼儿自己操作,把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用彩笔圈起来。

设计思路:在〈一样的小熊在哪里〉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色彩鲜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比较,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异,并给小熊配对,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大班买东西教案

1、能从图中初步体验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感受。

2、理解故事内容,讲述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经历。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大图书、每人一本小图书。

一、谈话导入:

1、引导语:小朋友,你去买东西过东西吗?(请幼儿自由讲述)。

2)师:小美摔了一跤,买牛奶的钱还掉了,小美会坚持去买牛奶还是回家找妈妈呢?

三、幼儿自由阅读,教师适当引导。

1、提问:小美有买到牛奶吗?她是怎样买到牛奶的?

2、提要求:安静地看书,从第5页看到第13页,仔细看看每一页在讲什么?

四、理解阅读1、小美有买到牛奶吗?她是怎样买到牛奶的?

3、小美买到牛奶后是是回家的'?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四、教师完整朗读,幼儿欣赏。

小美在买牛奶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五、情感教育指导语:小朋友还小,以后也会遇到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离开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会获得成功。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第一次买东西》

1.听故事,体验小美第一次买东西时由害怕到成功内心情感的变化。

2.知道遇到困难不能害怕,勇敢面对就能成功。

3.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大胆表述。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独自上街买东两的经历。

2.物质材料准备:故事《第一次买东西》(附后)图片五幅,分别对应故事五个段落的内容;句卡"第一次买东西"一张;表情卡(高兴、沮丧)各一张。

1、师幼问好,走线。

师:小朋友有没有独自一个人上街买过东两?请说说你的感受。

师:有个小女孩叫小美,她第一次上街买东两顺利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怎么说的。

教师出示句卡"第一次买东西"。

1.出示第一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小美最后会买到牛奶吗?为什么?

(2)教师出示表情卡,请幼儿说一说不同的表情卡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心情。

(3)请猜测小美能买到牛奶的幼儿坐到贴有"高兴"表情卡的一边,请猜测小美不能买到牛奶的幼儿坐到贴有"沮丧"表情卡的一边。

2.出示第二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2)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猜测重新选择座位,3.出示第三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

(2)幼儿再次与同伴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猜测再次选择座位。

4.出示第四幅图,讲述故事第四段。

师:小美为什么松了口气?又为什么会掉眼泪?

5.出示第五幅图。

(1)师:小美最终买到牛奶没有?她的心情怎么样?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五段。师:让我们替小美欢呼吧!

(1)师:等会儿老师把故事再完整讲一遍,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小美在买牛奶的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师:第一次买东西,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会获得成功。相信经过这一次,小美会变得更大胆、勇敢、自信!

1.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教师可安排幼儿独立完成一次任务.如独自到邻班去借物品、独自采访园长等等。

2.请爸爸妈妈多鼓励孩子做一些事情,例如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向邻居家借物品,独立策划一次家庭聚会等等,慢慢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美5岁了,还从来没有一个人买过东西。有一天,妈妈说:"小美,你一个人上街去买牛奶吧。"小关紧紧地握住妈妈给的零钱,走出了家门。"叮铃铃",一辆自行车冲过来,小美吓了一跳,她赶紧贴到围墙上。因为太急了,小美摔了一跤,胳膊和腿好痛啊!硬币也滴溜溜地滚了出来。

可是,小美马上就爬了起来,她捡起硬币,朝小店走去。小店里没人。小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买牛奶。"她本想大叫一声的,可发出的声音却很小。有谁咳了一声,小美回头一看,来了一个戴眼镜的叔叔。眼镜叔叔喊道:"来一罐可乐!"女主人一边用围裙擦手,一边出来了:"来了来了,买可乐啊?""给我一袋面包。"又来了一位胖大妈,她把小美挤出了小店。

《买东西》大班教案

1、幼儿能愉快的参与教学活动。

2、能了解不同的商店卖不同的东西。

1、蔬菜店、水果店、面包店、海鲜店的房子各一(建议用盒子做)。

2、配合每个店所买的部分食物。(如:萝卜、苹果、面包、鱼等)。

3、幼儿对商场有一定的经验。(提前做的亲子活动)。

教师出示房子,幼儿按照图认识房子名称。

1、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半圆,教师出示房子。

t:“今天李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参观商店,来,咱们瞧瞧这是什么商店?”(幼儿逐一认识商店并说说这些商店都各买什么东西)。幼儿可以自由讨论。引导小朋友来给这些商店起名字。

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巩固了解不同商店卖不同食物。

《帮食物找家》。

t:“宝贝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名字叫《帮食物找家》。不过游戏前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当我们商店的售货员,谁愿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选择能力较强一点的幼儿参与)。售货员可自己选择愿意去的商店售货。

游戏玩法:教师将食物的图片放置于桌上,幼儿沿桌子转,听教师儿歌结束后,幼儿拿起一张食物卡片找到相应的店,等售货员查看幼儿是否送对后,幼儿送货成功,可将卡片放于售货员处。(活动进行两次)。

1、幼儿到自己喜欢的店里买食物,自选。不过你们一定记住要做个懂礼貌的朋友哦!(幼儿回答老师提问,我在什么地方买的什么?)。

t:“刚才小朋友都很棒,成功的当了一个送货员,你们把好吃的食物都送到了售货员的手里,你们瞧瞧,现在我们的售货员好高兴!他们手里的食物可多了,小朋友们想要吗?那好,现在李老师请小朋友们去买自己最喜欢吃的一样食物。今天我们把最喜欢吃的食物送给我们后面的客人老师好不好?并告诉老师们,你们的食物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买的,好吗?”

2、幼儿送完食物后上座位,教师小结此活动。

t:“小朋友都非常的喜欢这个游戏,以后我们还可以开很多商店哦,你们都愿意参加吗?那好,以后我们在游戏中在玩。”

《买东西》大班教案

1、幼儿在活动中逐步理解某数添上1就是它的后基数,形成的新数比原数大1。

2、在已有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学习用语言表达5以内数的形成。

火腿肠、橘子、纸杯、调羹、水彩笔、牙膏等幼儿人手一份。图片三张。

1、幼儿去超市购物。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a、师:今天我们去逛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些什么东西,超市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可以买,一边买一边数数。

b、幼儿动手操作,师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说说。

(2)、幼儿相互交流。

2、买一送一的游戏活动。

(1)师:在你买的东西里,你希望我送给你什么呢?

(2)、一边送礼物一边学说:原来有几个,添上一个,是几个。

(3)师小结:添上一个以后买的东西要比原来的多。

3、兑奖活动。

(1)、出示图片:讨论图片上的问号、箭头分别表示什么?

(2)、幼儿根据图意逐一对奖。

《买东西》大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从图中初步体验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感受。

2、理解故事内容,讲述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经历。

教学准备:大图书、每人一本小图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引导语:小朋友,你去买东西过东西吗?(请幼儿自由讲述)。

二、出示大图书,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1、指导语:妈妈叫小美买什么?小美愿意吗?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第二和第三幅图:

1)语:小美在买牛奶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事?她为什么要躲在墙脚?

2)师:小美摔了一跤,买牛奶的钱还掉了,小美会坚持去买牛奶还是回家找妈妈呢?

三、幼儿自由阅读,教师适当引导。

1、提问:小美有买到牛奶吗?她是怎样买到牛奶的?

2、提要求:安静地看书,从第5页看到第13页,仔细看看每一页在讲什么?

四、理解阅读。

1、小美有买到牛奶吗?她是怎样买到牛奶的`?

3、小美买到牛奶后是是回家的?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五、教师完整朗读,幼儿欣赏。

小美在买牛奶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六、情感教育指导语:

小朋友还小,以后也会遇到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离开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会获得成功。

《买东西》大班教案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美第一次买东西时由害怕到成功的内心情感变化。

2.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大胆表述。

3.知道遇到困难不能害怕,勇敢面对就能成功。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独自上街买东两的经历。

2.物质材料准备:故事《第一次买东西》ppt,分别对应故事4个段落的内容;统计图一副;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雪花片。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一个人上街去买过东两?请说说你的感受。

2.师:有个小女孩叫小美,今天她要第一次一个人上街买东西,她会顺利地买到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第一次买东西》。

二、猜猜讲讲。

1.出示第一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1)师:妈妈让小美去干什么?(妈妈让小美去买牛奶)。

请你猜一猜,小美最后会买到牛奶吗?

教师出示统计图,请幼儿将手中的雪花片贴在统计图上。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统计图)统计图上的笑脸代表小美成功了,那哭脸呢?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测出示表情卡。

师:现在我请第一排小朋友轻轻地上来把雪花片贴在统计图上。

师:我想问问有那些小朋友把雪花片贴在笑脸下??

师:我请你说说为什么觉得小美会成功(失败)。

2.出示第二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1)师:刚才,小美发什么了什么事情?(小美摔了一跤,硬币也都滴溜溜地滚了出来)。

小美摔了一跤,买牛奶的钱还掉了出来,她最后还能买到牛奶吗?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测将雪花片贴在统计图中。

小结:嗯!都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到底是谁猜对了呢?让我们接着听。

3.出示第三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

(1)师:故事的最后小美被挤出了小店,会哭吗?那小美最后能买到牛奶吗?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测贴卡片。

师:我们要进行第三次投票,认为会成功的小朋友举手,那请你们上来把你们的雪花片贴在笑脸下。现在我请认为不会成功的小朋友举手,请你们把你们的雪花片贴在哭脸下。

师:我请认为小美成功(失败)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但是小美最终能不能买到牛奶呢?让我们往下听。

4.出示第四幅图,讲述故事第四段。

(1)师:小美最终买到牛奶没有?

师:让我们替小美欢呼吧!请你们站起来欢呼一下(站起来,耶!)。

师;听完后你们觉得故事里的小美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小结;老师也觉得小美是一个很勇敢的小女孩,小小年纪就能一个人上街去买东西,让我们为小美拍拍手。

三、体验内心情感变化。

(1)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故事完整地听一遍,请你听仔细,小美在买牛奶的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第一次是轻的(害怕,胆小)。为什么第二次是响的(鼓起勇气)。

师:我们请小朋友学小美大声的说一下买牛奶,我们一起来学小美。

小结:第一次小美因为害怕不敢大声的说,第二次小美终于鼓起勇气大声说出自己要买牛奶了,如果小朋友以后一个人去买东西,也要大声的说出来。

总结:第一次买东西,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并且注意安全,就会获得成功。相信经过这一次,小美会变得更大胆、勇敢、自信!老师希望我们大四班每个小朋友都能变得勇敢自信!

四、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买东西》大班教案

1、尝试在结对购物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大班:感受6以内数的组成,。小班:6以内数数)。

2、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足够数量的购物单:上面写上述的组成题目;手机废旧纸盒,上面画上圆点表示价格。

3、将制作好的纸盒成列,布置成超市。

1、大小幼儿结对共同参观“超市”熟悉环境,观察了解商品特点。

认识商品上的特殊价格标签:点子标签。

2、玩游戏“大小幼儿合作购物”。

游戏玩法与规则:大班幼儿根据购物单上的数的组成计算出所够商品的价格,小班幼儿根据大班幼儿告知的组成答案进入超市。

大班幼儿的任务是用数的组成的知识算出商品的价格,但不能走入超市。小班幼儿的任务是根据大班幼儿提供的答案,进入超市拿相应价格的商品。

教师以收银员的身份及时检查核对。游戏可多次进行。

3、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6页“逛超市”,先数一数每一层货架有几件物品。可请小班小朋友数,大班小朋友记录。然后,大家一起数每个货架上供有多少物品,大班小朋友记录。

《买东西》大班教案

1、幼儿在活动中逐步理解某数添上1就是它的后基数,形成的新数比原数大1。

2、在已有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学习用语言表达5以内数的形成。

火腿肠、橘子、纸杯、调羹、水彩笔、牙膏等幼儿人手一份。图片三张。

1、幼儿去超市购物。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a、师:今天我们去逛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些什么东西,超市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可以买,一边买一边数数。

b、幼儿动手操作,师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说说。

(2)、幼儿相互交流。

2、买一送一的游戏活动。

(1)师:在你买的东西里,你希望我送给你什么呢?

(2)、一边送礼物一边学说:原来有几个,添上一个,是几个。

(3)师小结:添上一个以后买的东西要比原来的多。

3、兑奖活动。

(1)、出示图片:讨论图片上的问号、箭头分别表示什么?

(2)、幼儿根据图意逐一对奖。

小朋友一起探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