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联户长年终工作总结 联村联户调研报告(优秀6篇)

时间:2023-09-18 13:35:06 作者:笔舞 村联户长年终工作总结 联村联户调研报告(优秀6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村联户长年终工作总结篇一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是省委实现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一项重大决策,县委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行动起来,竭尽全力,联系群众,为民富民,保持稳定,立足长远,促发展,建和谐。根据县委安排,我们xx县中学科级干部一行x人,先后两次去x乡城x组,调查了解农户情况,现将了解到的情况形成报告。

一调查方式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县委组织部分配给xx中学的xx户农民。

调查的主要内容

农户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的看法:中央、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好,特别是实行 新农合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实现了 以人为本、发展的结果与人民共享 的理念。

不满意的问题:有些农产品 卖难 问题比较严重,如去年的洋葱。小额贷款困难。

最关心的事是:惠农政策和子女上学问题。

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规模养殖缺乏资金和技术。

最希望村里发展的产业:规模养殖和种植高效经济作物。

对自己脱贫致富的打算是:多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以增加经济收入。

对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的要求:要用真心换真情,立足长远,切切实实为联系村户增收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及早帮助谋划联系村帮扶户发展路子,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农户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归纳农户致困的主要因素为两大类:一是人多地少,二是缺少劳力和技术。

解决问题的措施

针对不同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实施办法,采取技术引领、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形式,从实际出发,坚持 输血式 帮扶和 造血式 帮扶并重,注重 造血式 。实行物质帮助与观念转化相结合,解决临时性问题与健全完善长期性机制相结合,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通过进村入户,政策法规宣讲,实地调研,座谈讨论等方式,结合生产,帮助帮扶对象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计划,从调整种植结构、转换经营方式、扩大规模种植养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促进增收。

送温暖办事实。在农忙季节和重大节假日进行物质帮扶。送化肥、筹集建筑物资等农户必须的生产生活品。

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服务。为贫困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带去致富信息项目,助农增收,脱贫致富。

做好帮扶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贫困户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贫困户收入。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并重,扶贫与扶志结合,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克服过去养成的 等、靠、要 思想,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政策引领、能人带动、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理想信念。

村联户长年终工作总结篇二

3月9日,由省民政厅牵头组织,在庄浪县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省市县乡四级工作会议。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双联行动大会和王三运书记、刘伟平省长关于双联行动的'最新指示精神,总结xxxx年双联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双联行动工作任务。

肖庆平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我县双联行动取得的初步成效。肖庆平指出,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六大任务”,着力打造“三大工程”,认真抓好“六个结合”,努力做到“四个融入”,双联帮扶成效明显,群众收入稳步提升,呈现出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致富能力全面提升,帮扶内容更加丰富的主要特点。

针对存在的问题,肖庆平指出,各单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同程度有所下降,松劲思想有所露头;驻村工作还不精细,工作不深入、不具体、不扎实;联村与联户的关系处理还欠妥当;“瓶颈”问题有待突破;整体发展不够平衡。

就下一步工作,肖庆平要求,一是切实把“宣传政策”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相结合。广泛向群众宣传各项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帮助群众熟悉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以此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二是切实把“反映民意”与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努力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好、落实好,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好、运用好;三是切实把“促进发展”与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相结合。要突出产业帮扶,持续开展“联村联户联产业、为民富民促增收”系列活动。突出培训技能,制定科学的“授渔计划”,适时邀请专家进行种植、养殖、务工等技能培训。突出提高农民素质,引导群众崇尚科学、崇尚文化,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营造良好氛围;四是切实把“疏导情绪”与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相结合。积极主动帮助群众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大家以团结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五是切实把“强基固本”与提升能力素质相结合。尽力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服务设施和场所,为村“两委”在双联行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坚实基础。六是切实把“推广典型”与凝聚强大力量相结合。认真学习宣传“百村千户”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拓展双联视野,改进自身工作,加快脱贫致富。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郭斌锋要求,市直各联村单位要着力促进帮联精准化,提升帮联实效性,扩大帮联覆盖面,牢固树立长期作战、常态帮联的思想,持之以恒推进双联行动深入开展。

县委副书记、县长宋树红在讲话中指出,要围绕“三个方面”凝聚共识,从思想认识上再提高。在肯定成绩中坚定信心,在直面问题中反思加压,在把握大势中凝聚共识;要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精准扶贫,疏导情绪,强基固本“六大任务”统筹推进,从工作落实上再加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优良作风,不断开创全县双联行动新局面;要围绕领导责任,督导调度,资金监管,典型宣传,工作纪律,督查考核“六项措施”加强保障,从工作责任上再靠实,推动双联行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肖庆平,省民政厅副厅长郭华峰,省委农工办调研督查处处长李伯祥;14个省直及中央在甘联村单位双联行动负责人,以及省民政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市直组长单位市政府办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郭斌锋,市委农工办副主任、农村小康办主任高强;31个市直及中、省驻平联村单位负责人。庄浪县全体县级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水洛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县直及省、市驻庄各联村单位主要负责人,共237人参加了会议。

下午,肖庆平深入自己的联系村水洛镇新兴村,调研双联行动开展情况,并就xxxx年双联帮扶工作,与县、乡、村干部和群众进行对接,推进双联工作纵深开展。

肖庆平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新兴村排洪渠建设、面山绿化、新植果园管理、产业路修建等双联帮扶成果。当了解到新兴村通过复垦土地栽植果园时,肖庆平说,苹果产业就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途径,镇村社干部必须要重视农民的技能培训,管理好果园,同时要抢占春季有利时机,补栽果树,提早启动土地调整工作,让复垦增加的土地责任到人,确保群众尽快依靠果园发家致富。

对于村里计划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药材产业的想法,肖庆平十分欣慰,他说,双联就是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寻找致富的新路子,但要积极引导,统一群众思想,合理流转土地,群众才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肖庆平与镇村社干部详细讨论了今年的各项帮扶计划,确定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道路亮化、成立贫困群众农机服务队、北部面山绿化、道路砂化、七社道路硬化、七社老年人活动场所硬化、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八项帮扶内容。肖庆平强调,要创新机制,重点处理好干群关系,多走访,多调研,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始终心存大局意识和长远意识,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让群众的致富思想活起来、钱袋子鼓起来。

省民政厅副厅长郭华峰、省民政厅办公室主任王福德、庄浪县委农工办负责人陪同调研。

村联户长年终工作总结篇三

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要求,迅速投入帮扶行动中,周密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摸底调查,科学合理规划,扎实有效地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确保全年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崇联领办发〔2012〕21号《关于做好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督导检查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开展摸底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于家湾村共有7社397户1657人,耕地面积4811亩,人均2.9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80元。共有贫困户220户,贫困面占全村总户数的55.4%。我局在县委统一安排的基础上,结合于家湾村贫困状况,扩展帮扶范围,确定采取“132”帮扶方式,即:县民政局联系锦屏镇于家湾村1个村,科级干部每人联系3个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联系2个贫困户。我局共有科级干部7人,一般干部10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共联系贫困户41户,占到了全村贫困户总数的18.6%。

二、行动开展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各项会议精神,一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收看了甘肃卫视频道直播的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实况,及时召开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意识,号召积极投入到行动中。二是组织单位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讲话精神和《崇信县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深刻理解“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三是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了《崇信县民政局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和行事历,布置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活动专栏,通过深入贯彻学习,为积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保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顺利开展,成立了崇信县民政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2名副局长和老龄办主任任副组长,抽选各科室业务能力较强的4名一般干部为成员,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办公室,承办日常事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摸底调研,科学规划

一是准确确定联系户。为确保“双联”工作取得实效,我局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以及工作人员与锦屏镇包村领导、村两委班子召开了专题会议,把特困家庭筛选做为帮扶重点,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农户广泛宣传,调查研究村情户情,合理确定联系户。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户家中进行全面摸底调研,重点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生产生活条件、经济收入、查看住房条件、贫困原因和群众目前最需要解决和最关注的难点问题,并认真记录民情日记、填写联系卡,把调研结果详细登记在册。

二是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帮扶户的家庭现状及具体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帮扶计划、8年帮扶规划,明确了近、远期帮扶措施和目标。积极扶持发展主导优势产业,采取逐棚提升的办法,帮助村社和菜农对全村所有菜棚进行标准化管理,培育高标准蔬菜种植示范点1处,新修日光温室100座,小拱棚400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人均1.5亩。同时,统筹指导于家湾村基层民主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协助改善基础设施,亮化周边环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通过帮扶,使联系的41个贫困户逐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收625元,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稳步脱贫,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水平。

三是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春耕之际,由于常年风吹日晒,蔬菜工棚已破损,蔬菜专业合作缺少周转资金,我局干部职工自掏腰包筹集资金8000元,帮联系户购买菜棚竹竿8000根,为每个联系户购买化肥3袋。计划年内为于家湾村筹资帮扶资金5万元,目前已落实帮扶资金3万元,配送农业科技知识图书500多册,召开群众座谈会5场(次),参会群众人数645人,聘请专业人员,举办政策宣传和农业种植技术培训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20余份。帮助联系户解决无息贷款、医疗救助、残疾人救助等困难45件,协调31户联系户推销果蔬菜4.5吨,输转劳动力4人。认真开展摸底调研,确保金秋助学活动取得实效,积极开展“亲帮亲、户帮户”主题实践活动,帮扶丧失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空巢”老人6名,帮扶2011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至2500元之间的贫困“边缘户”11户,有效缓解了联系户实际困难。

三、存在的问题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有序开展。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双联”行动的认识不到位,片面的理解为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下农村就是为帮扶村和帮扶户提供物质、信息,导致帮扶户对此行动的期望值过高,主动行为不高,自我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要的现象。二是帮扶村的整体规划缺乏统筹安排,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指导,专业性、前瞻性、指导性不强,致使帮扶单位与帮扶村制定的帮扶计划落不到实处。三是帮扶致富计划不全面,思路不够宽,眼光不够远,方法不够多。

四、下一步帮扶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强统筹安排。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坚持把本职工作同帮扶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促进两不误,保证帮扶行动顺利开展。二是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准确定位,进一步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金,努力改善于家湾村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坚持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意愿,帮助群众理清思路,依托现有的特色产业基础和条件,壮大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并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拓展致富增收渠道。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一日

村联户长年终工作总结篇四

***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78户960口人,耕地面积2560亩,人均2.67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而杂,农民收入主要依托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驻地现有一处中外合资“***加工厂”,从业人员380多人,全村年人均收入近8000元。我们驻村联户工作组自联村以来,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在粮食局及县下派办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农户走访、座谈和调研,积极探讨引领帮扶村民致富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1.群众最满意的是:政府的惠农政策好,特别是实行“新农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发展结果与人民共享”的理念。

2.群众最关心的是: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三农”问题。

3.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高效农业、新上项目缺乏资金和技术,希望能加大小额贴息贷款力度。

4.群众最希望精神文化方面提供的服务是:开通远程网络服务,完善农家书屋,多增加一些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农业科技下乡服务。

5.群众对自己脱贫致富的打算是:种植经济作物、扩大外出务工范围,增加经济收入。

6.群众对干部思想作风上的要求是:结合当地实际,谋划更好带动村民发家致富的道路。

7.群众对党和政府最大的期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在支农惠农政策方面加大力度。

8.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是: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存在一定的等靠观念和小富即满思想,表现为致富的动力不足,信心不足,闯劲不足,还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培育新型农民的任务比较艰巨。

该村村民***,家庭比较困难,常年在外打工,媳妇精神间歇有病,不能正常劳动,经常间歇性发病,发病期间还需要人照顾,家里没钱给予看病。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由奶奶照顾,全家只有他自己有劳动能力,所以所有的负担都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经过和村委的进一步沟通协调,我们了解到村里还未给***办理大病救助,经过和村委研究后决定,我们给予申请办理大病救助,现在正在办理中。

1、思想上重视,集中精力安排部署。可以通过集中辅导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认真学习理解惠民政策,对难以把握和有疑问的地方,集中联系咨询相关业务单位,努力做到把政策吃准吃透,做到准确理解,灵活应用。

2、实施走访纪实制度,联户干部将走访时间、走访对

象的基本情况、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等,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步开展好联户走访工作的参考书。

3、真心实意做好事。要充分发挥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优势,了解民情、反映民意、 解决矛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群沟通主渠道的定位职能和运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民利、造民福,真心实意排民忧、解民难,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才能真正感召群众、凝聚群众。真正把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怀着赤诚之心、赤子之心,主动和群众接触、主动与群众交流、主动向群众问需,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

村联户长年终工作总结篇五

摸清实情,找准位置,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进村后,我们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通过调研,我们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并建立了档案资料。由于对村里的情况明、底子清,我们在指导村里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规划就心中有数了。驻村后,我们既在村党支部配合下开展工作,又根据工作组的职责独立实施自己的规划,工作组和村“两委”配合的非常默契。

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何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我们采取了有力措施,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心群众疾苦。扎实开展了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局17个科室单位通过“结穷亲”,与困难户建立起“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先后为帮扶户送去价值xx余元的慰问品和8000元的慰问金。二是为群众排忧解难。街道硬化是村民急盼解决的问题,工作组积极协调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多方筹措资金29万元,对1000米的主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栽植冬青和金叶女贞24000棵。利用村里空闲地段,为村民建设健身广场一处,现已投资7万元,购买了20件套健身器材运送到村。投资1万元改善许楼中心小学办学条件,为学校安装了篮球架1对,并提供部分苗木对校园进行绿化。三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生猪养殖是许楼村的重点产业,工作组依托村生猪养殖大户王军伟的“利得来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成立生猪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探索“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依托许楼村传统水稻种植优势,为该村引进优秀农业引智成果“稻鸭共作”项目,筹措资金3万元作为启动经费,组织村里有思路、有能力的3位村民,租赁农户土地60亩,成功创建了“稻鸭共作”示范基地。协调市、县种子公司,为村民提供“送良种到村”服务活动,为村民节省资金万元。同时,还开展了“送医下乡”、“科技下乡”活动,受到了许楼村群众的欢迎。

遵守纪律,专心驻点,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关键

蹲不住就不能及时了解老百姓的心声,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一年来,我们全体队员坚持出勤,从未因个人问题请假,每天坚持记录工作日志,至今已经写了满满三大本。由于驻地离乡镇太远,村内又没有固定的蔬菜销售地点,买菜非常不方便。在工作之余,我们还利用业余时间,翻整荒废土地,开辟了半亩菜园,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己的吃菜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收获的蔬菜及时送到村里的五保户和困难户家中,解决他们雨天雪天的吃菜难题。在各项工作开展的时候,我们全体队员都不怕苦、不怕累,树立了帮扶队员良好的形象。

加强沟通,赢得支持,是做好驻村工作的保证

驻村帮扶工作政治性强、责任大、任务重,没有领导的支持、关心是无法开展工作的。我们驻村后,局党组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支持,局党组8名成员全部到村看望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工作组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今年端午节期间,局主要领导深入许楼村蹲点调研,四天吃住在农户,并分别召开了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三支一扶”大学生及乡教育、_门负责人座谈会,认真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心声,并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县工作团多次召开队长、组长会和现场观摩会,对帮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总结,交流经验,查找不足,研究落实下步各项帮扶工作任务。这使我们全体队员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拓宽了工作思路,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提高了帮扶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督促我们群策群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帮扶任务。

村联户长年终工作总结篇六

今年以来,永昌县以汇聚力量、精准帮扶为着力点,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要领,聚焦精准扶贫,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融合推进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行动,全力破解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制约,不断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向同步与全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围绕“一个目标”,扎实有序推进。紧紧围绕“与金昌市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瞄准全县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5200贫困人口,科学确定时间节点,明确提出“前两年集中攻坚、后两年巩固提高、20底全面建成小康”的推进时序,力争到xxxx年底脱贫3800人、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以上,到底脱贫1400人,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5500元以上。在此基础上,狠抓“六大任务”落实,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帮扶目标,确定帮扶项目、靠实帮扶责任,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通过挂图作战,挂牌督战,有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县10乡镇111个行政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和谐镇村推进上成效显著,特别是祁连山沿线浅山区7乡镇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条件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新“三项机制”,凝聚帮扶合力。创新领导包抓机制,将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县委常委、副县长等县级干部调整包抓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明确了包抓责任,进一步加强了贫困村精准扶贫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单位联村机制,将资源优势相对较好的单位全部调整联系建档立卡贫困村,采取市县单位“二对一”或“三对一”联系帮扶贫困村模式,整合帮扶合力,推动了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创新干部联户机制。将联户干部“一对三、一对二、一对一”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方式调整为“一对一”联系帮扶,确保1579户52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接帮扶的全覆盖。同时,市县265个部门(单位)6353名干部对接联系111个村8051户相对贫困农户,实现了所有行政村、贫困户联系帮扶全覆盖。

破解“四类难题”,全面统筹推进。一是着力破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的难题。各级联村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帮助联系村全力推进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新改建渠道40公里、高位蓄水池3座,发展高标准农田5400亩,新建通村通社道路39.3公里,改造危旧房350户。二是着力破解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9700万元、扶贫贷款3106万元,筹集帮扶救助基金1343万元,实施强村富民项目37项,有效缓解了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着力破解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的难题。各级联村单位依托联系村区域优势,帮助联系村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草食畜牧业和劳务经济,形成了产业带动、企业推动、家庭联动的多渠道致富新格局。发展高标准农田5400亩,新建日光温室592座、塑料拱棚530座、食用菌棚80座;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养殖暖棚920座、新增规模养殖户200户,流转土地38.02万亩。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61元,增长12.3%。四是着力破解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薄弱的难题。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全面实施“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民有所乐”五项工程,帮助联系村重点解决上学、看病、养老等实际问题,新改建学校1所、居民文化建身广场3个、文化体育活动场所22处、新建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7个、改扩建村级办公场所10个,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11个,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提升“五种能力”,确保精准脱贫。一是提升农村市场的竞争能力。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聚合资源、树立品牌、延伸链条,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共成立种植、养殖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805家,增强农户市场竞争力和降低市场风险。二是提升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双联单位党组织与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选派32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副书记、10名联户干部担任村级党建指导员,对10个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基层组织致富带富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提升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大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农业科技普及工程,扎实开展“农业干部下基层、科技人员入农户”活动,每个村确定一名科技特派员蹲点指导,有效解决了农村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提升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根据农村发展实际和外出务工需求,分层次开展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先后完成“两后生”培训2407人次、农村劳动力培训1.8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600多人次,乡村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合作组织负责人业务培训500多人次。五是提升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能力。坚持把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与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采取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资等措施,将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打造成群众致富的“火车头”,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牵动、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基地连动、专业合作社互动、技术信息引动、培训能手推动“六力并发”新格局,使贫困村走向“发展——提高——再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