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汇总8篇)

时间:2023-10-10 17:38:41 作者:FS文字使者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汇总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篇一

本册“数学广角”这一数学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三年级难度又有所提高,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本节课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进行了实践,感觉基本上达成了本课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本节课教学的情况进行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是这样编排的:例2编排的是服装搭配,属于组合内容;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配合例题的巩固性练习。在备课时,我对例题的素材进行反复的思考,并且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案例设计。经过多次更改,创设“游数学广角”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点、见面握手、为妈妈准备礼物一系列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渗透数学思想

本节课选择的四个教学素材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比如在服装搭配这一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有用连线的方法、有用文字书写的方法,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过渡到抽象。本环节的引申部分,重点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简洁化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出来,同时在素材的搭配种类上也有了拓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寻找搭配方法时,我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活动中得出避免重复和遗漏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搭配的有序性。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尽管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但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是出现了重复或遗漏现象。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本课所学内容,有些题型略加改变,学生便无从下手了,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文档为doc格式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篇二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节实践活动课。我在《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后,确定了教学目标。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了一些创新处理。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中创设了招聘服务员、聘配菜部经理的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通过让学生连一连(配餐)、摆一摆、配一配(服装搭配);做一做(朋友间握手)、画一画(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用符号、字母等表示出路线的搭配过程)的过程,从搭配材料的数目上力争体现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的过程等一系列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汇报都兴致勃勃,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我紧紧围绕“学校餐厅”开餐这一情境,通过让学生配菜,了解到配菜的方法和策略。在配菜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招聘服务员、聘配菜部经理的活动。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连一连、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d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d迁移应用”。努力挖掘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素材,找准结合点,力求做到在每个环节上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实践活动的时空,不断地拓宽数学实践活动的平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2.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如“学校餐厅”三天配菜,由易到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本节课我尽量设计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这些教学内容很具有层次性和思考性。如:朋友握手、服装搭配、设计动物园参观的路线,都是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最后布置让学生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加深对搭配问题的理解。

3.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我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朋友握手”、“服装搭配”、“设计动物园参观的路线”。这样的教学内容呈现能使练习充满了情趣,用现实的生活情景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巩固了所学知识。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地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于数学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验证巩固、延伸拓展。

4、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如在活动二的“搭配星期三的菜谱”教学中,我是这样教学的:

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有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基本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重要理念。而且每一情境生动有趣、环环相扣。

上完这节课后,感想颇多。除了对本课教学环节,学生活动安排进行反思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反思。在细细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关注个体差异不够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是有效性,在一个班级的全体中,每个学生的差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时时关注差生的转化工作。在提出问题时优先让差生回答,如果差生都能理解了,也就意味着全体都理解了;在做课堂作业时教师应该关注差生的'完成情况,将错误纠正在当堂;在开始自主探究时,教师应提出:“不懂的同学请举手,也可以来到老师的身边和老师一起合作。”;在反馈是也要时时关注差生,发现他们的思维误区。只有这样做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2、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本课中关注他人评价方面落实得还不够到位。长期以来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评价,事实上,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应该从其他渠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数学课程理念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他人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表现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是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学生之间或小组之间的他人评价能够使学生面对面地积极互动、有机会互相解释、争辩,有机会帮助理解、加深所学的知识;更能促进学生认真听课、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这样的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的单一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自我表现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表现发展,形成了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总之,这节《搭配中的学问》的课堂教学,虽然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认识到“原来搭配中也有那么多的数学知识呀!”学生由衷地发出了感叹!但是,课堂教学总是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瑕疵,在许多的细节中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请各位老师指正和帮助。

文档为doc格式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篇三

这堂课是从网络教研时候听的。听了这节课以后,真正地感受到了高效课堂,数学课原来可以像故事一样,这节课教师的设计很巧妙,整堂课的设计是完整的故事情节。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思维的渗透,感受到了那种简单的排列组合的一些方法。下面就这节课,说说自己的想法。

首先教师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很足,把课本中的一些题目巧妙地串联起来了,使课堂形成一个整体。

其次,在教授搭配方法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说出有顺序的'排列组合,这点让学生充分思考,学生在这个环节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更好的体会搭配的各种方法。

最后让学生自己搭配,起到了巩固作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还有,符号搭配也是让学生方便快捷的掌握搭配方法。

说一说其他的想法:在让学生动手的时候,等待的时间有点长,可以提示让学生把图片剪开,也可以用编号的形式。

这样的课程以后应该多拿出来分享,让大家学习。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篇四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的主题情境是“配菜”,我创造性使用教材,通过“搭配早餐”这一情境活动的逐步深入,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教学时,我直接引入主题,“听说过搭配吗?”学生说听说过,于是我让他们说一说对搭配的了解,学生对搭配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如打包快餐时,买衣服、穿衣服时,调整座位时等,最终我们选择“早餐”进行搭配研究。

首先我提供两种喝的,三种吃的(牛奶、豆浆、面包、包子、油条),并说明,选择一样喝的.和一样吃的为一份可口的早餐,然后放手先让学生搭配。汇报交流时,我有意先请第一位同学汇报,这孩子是搭出了一份份早餐,但因为无序,大家都听得“乱乱”的,且遗漏了一份,第二位同学是重复搭配了,以此,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有序搭配,这样大家都能听得清楚,看得清楚。

接着,我们展示有序搭配的方法,即先确定一样喝的,再搭配吃的,就有牛奶和面包,牛奶和包子,牛奶和油条三种搭配,再确定另一样喝的,就有豆浆和面包,豆浆和包子,豆浆和油条,学生在阅读下体会到有序的好处。在有序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再进一步探索搭配的表示方式,可以用连线、画图、序号表示等,这样搭配一目了然。

这节课我觉得教师幽默的语言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算比较活跃,环节设计也较紧凑,该讲到的点也都提到,也能兼顾到全体,尽量给每个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

本节课的遗憾之处是:一、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真正了解,拔高学生学习水平,一下子呈现两种喝的、三种吃的对学生来说难度大了,从教材看,它首先呈现的是一个荤菜配两个素菜,接着是两个荤菜和两个素菜,再来才是两个荤菜三个素菜,有一个递进过程。二、当投影仪不能使用时,对学生搭配方法的展示如何解决考虑得比较不全,导致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前松后紧。三、搭配早餐时没有让学生用早餐图片演示一下,学生的直观感受不深刻。

总之,这节课也给我了一些启示:要想把课上好,时间上要争取主动,还要把课本理解透,更要把课堂上出现的一切可能预料到。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篇五

二年级上册《搭配(一)》教学反思

龙华中心小学林和

排列组合问题不仅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益载体。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个趣味化和数学化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不断深入,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在“物化—表象化—内化”的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用有序的思想方法解决三个事物的排列数问题的知识结构,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层次和水平。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本节课教学中,把例题、“做一做”和练习等有关排列知识有机整合,以“旅游中的搭配问题”为经线,“以摆数字、涂色、拍合影、握手”为纬线,构成情境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故事链,将排列问题趣味化。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2、 经历过程,注重学生的交流互动和实践探索的经验。

在“猜旅行箱密码”这一环节中我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向主题地位,在展示的学生出现和大家的答案不一样时,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发现有重复、遗漏的现象,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再次思考和讨论,学生在交流中碰撞除了创造的火花,从而总结出了“固定法”和“交换法”等不同方法。这时教师再适时强调要想保证不重复又不遗漏,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初步感受有序排列的思考方法与建立简单的排列组合数学模型。同样,在“选花”环节中,有之前“猜密码”这一案例支架的桥梁作用,学生通过同化和迁移,更能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我再让生采用同桌合作和自主探索两种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其解决问题的体验和经验获得空间的发展。

3、 渗透方法,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于1、2、3三个数字最多能排列成几个两位数,在课前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指导能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但只有35%的学生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但这部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识背后蕴涵的数学基本思想呢?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追问和指导:仔细观察,你最喜欢哪个同学的写法,为什么?请这位同学说说是安排什么规律写的?让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体会把同样的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是不同的,结果与事物的顺序有关。注重让学生在互动表达、猜测推理中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上这节课之前,我在其他平行班试讲过,发现学生对有序的思考方法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今天我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有序的排列方法上,以致于后面的联系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体现练习的层次性。

2、 语言不够精炼,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困惑的地方:

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给予指点、解惑,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二年级搭配教学设计二年级搭配教学视频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篇六

1、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有序思考的方法,使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

1、图片8张(4套)装入信封。

2、作业纸每人一张。

3、前后4人一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把信封发给组长。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探索学习

情境一:穿什么衣服?

1、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搭配

师:芳芳从衣柜里拿出一件上衣、两件下装,穿哪一套好看呢?

师:“一套”是指什么?

生1: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就配成了一套。

生2:一件衣服和一条裙子也可以配成一套。

师:也就是说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就是一套。

所以,一件上衣和两件下装可以搭配出2套衣服。

芳芳试了后,觉得不是很好看,接着从衣柜里拿出一件黄色的上衣,现在又有几种穿法呢,可以搭配成几套?猜一猜。

生1:

生2:……

到底有几种穿法呢?我们就动手摆一摆,在摆之前请听清楚要求。

1、前后4人为一小组。

2、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图片。

3、互相讨论搭配的穿法,小组长把搭配的穿法摆出来。

摆好的请举手。哪个小组长来说说你们的结果?哪件上衣和哪件下装配成一套?

学生说,老师投影展示。(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摆一摆)1、余老师发现他们的摆法很有顺序,你能发现他们按什么顺序摆的吗?2、余老师觉得他们摆的有点乱,你们能不能把他们调调位置有顺序地摆放呢?(按照顺序摆放)

如果没有图片摆一摆,该怎么样进行搭配呢?请小组长把图片放入信封,然后把信封放进抽屉,比比哪个小组长最能干。

恩,都非常能干,图片没有了该怎么办呢?(写字、画图、连线)

连线该怎么连呢?请小朋友拿出老师给你的纸,动手连一连。

连好的请举手。(教师选取2、3份作业纸,正确的、错误的)

展示错误的:他连对了吗?哪里不对?(漏掉了)

漏掉哪套呢?

哪位小朋友来说说,帮他找出来。

这位同学呢?他的呢?对不对?他也犯了什么错误?(漏掉了)帮他一把。

在搭配的时候我们不能漏掉。板书:不遗漏。刚才有小朋友在连线的时候漏掉了,

那我们该怎么连线才能不漏掉呢?

我想请连正确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线的?(红上衣和红裤子,红上衣和红裙子,黄上衣和红裤子,黄上衣和红裙子)说的真好,先确定一件上衣,再选择下装。我们把刚才的连线过程在大屏幕上在来一遍。

确定红上衣,红上衣配红裤子,红上衣配红裙子。一件红上衣,可以搭配(2)件下装,有(2)种搭配。

红上衣的已经搭配好了。再来确定谁呢?(黄上衣)。黄上衣可以怎么配?谁来说一说?黄上衣配红裤子,黄上衣配红裙子。一件黄上衣,也可以搭配(2)件下装,有(2)种搭配。

一共是(4)种搭配。

连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没有图片了我们还可以把文字和连线一起用。

板书:红上衣黄上衣

红裤子红裙子

写好后再来连线。我们一起说一遍连线过程。确定红上衣,红上衣连红裤子,红上衣连红裙子。确定黄上衣,黄上衣连红裤子、黄上衣连红裙子。

这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连线)

师:连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师:请你拿出作业纸连一连。

师:谁愿意把你的连线过程说一说。

确定上衣:红上衣,可以搭配(3)件下装,有(3)种搭配。

黄上衣,也可以搭配(3)件下装,有(3)种搭配。

一共是(6)种搭配。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学会了搭配衣服。其实搭配它是一门学问,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搭配方法,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情境二:配早餐

(课件出示:2种饮品、3种主食)

师:芳芳想选一种饮品和一种主食作为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拿出作业纸,连一连。

师:谁来说说怎样连的?有几种不同的配法?

生:6种。(生说师连)

情境三:游乐园路线搭配

师:吃完了早餐,芳芳就要去电影院看电影了。

师:瞧!这是去电影院的路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看懂这幅图吗?(学生说图意)

为了区别这些路,我们可以给他们起个名字,就叫a路b路c路d路和e路吧。

也就是,从早餐店到少年宫有a路b路2种走法,从少年宫到电影院有c路d路和e路3种走法。那么从早餐店到电影院,有几种不同的走法?拿出你们的作业纸可以用手指指或者画一画。

(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游乐园的路线图,并用小手指伸出来一条一条的指着)

师:谁来说说。

三、总结:

其实,搭配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希望同学们遇到这样的问题能够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思考。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篇七

5月29日我参加了我校数学学科的赛课。我讲授的是数学广角的《搭配中的学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经历了两种不同事物的搭配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符号化思想,发展学生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前我录制了微视频,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课上通过学生自学汇报,再发现总结方法并渗透数学思想,最后是练习巩固。从课堂学生的表现看,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对搭配的方法掌握也较好。课后,我思考了很多,我们初次尝试课前微视频的学习,学生的参与度高,回顾整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我觉得,应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应在小组内先交流,然后再指名汇报。通过学生的交流,更加了解搭配的方法,为搭配方法的总结奠定基础。

3、练习题的设计还需多样化,拓展的练习处理有些匆忙。

4、学生语言的表达还需加强。

我觉得数学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掌握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数学思考的'方法,学到了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所以,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重点的逆行学生此方面的培养。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篇八

老师能创设形象生动、亲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衣服的穿法、早餐搭配、数字游戏”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注意让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本节课设计时,注意精选合作的时机与形式,在教学关键点、重难点时,适应地组织了同桌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教师还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教师从实际的学习效果出发,考虑如何组织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防止合作学习走过场。

本节课学生都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会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能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然而,课堂教学没有遗憾可能就不会有提高,所以我感觉整节课没有连贯性,整体性,缺乏大数学观的前瞻与后连。搭配问题的探讨还要将数学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考虑。

另外习题的设计蜻蜓点水,没有体现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拙见仅供大家斟酌与推敲!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