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单元重难点归纳 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23:09:17 作者:字海 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单元重难点归纳 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单元重难点归纳篇一

一)、小兵有38枚邮票。小琴的邮票比小兵多19枚。小东的邮票比小琴少16枚。

1、小琴有多少枚邮票?2、小东有多少枚邮票?3、小琴的邮票比小东多多少枚?

三)、看图

1、小芳用18元买了3辆玩具汽车,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2、小军买一只玩具狗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要用多少元?

三)、小兔跳了多少格?

四)、有32朵花,分一些给8个同学后还剩4朵,分掉了多少朵?

五)、小兰8分钟唱了2首歌,每首歌唱了几分钟?

六)、李老师带领8个同学去公园,每张门票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九)、12个苹果,平均分给文文和他的3个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单元重难点归纳篇二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法教具教法:讲解法

教具:图片。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一、创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除了这些表示方向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方位词?(东、南、西、北)

以我们学校为中心,说说它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是什么地方?(随机板书:东、南、西、北)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学校的位置没变,怎么一会在西北面,一会儿在东南面?

2、辨认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回答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就产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

三、加强运用,内化新知

四、全课总结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单元重难点归纳篇三

教科书第84页例2、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学生激动地高声答道:去过!

教师: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学生1: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我最喜欢玩过山车!

学生2:还有海盗船、旋转木马。我喜欢玩旋转木马!……

教师:有这么多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

学生们肯定地答道:嗯!

教师:你们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全班汇报。

学生1: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

学生2:我用减法做,4-2=2时,小红在游乐园里面玩了2时。

教师小结: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2.教学例3

教师:第二天,小红去上学。算一算,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课件出示例3图,引导学生观察:小红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

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方法一: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

方法二: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教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说出喜欢的理由。

尝试练习:“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3.教学例4

教师:小红所在的学校在周末举行了春季运动会。(课件演示运动会的场景)看,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拔河比赛从8:30开始,9:40结束(板书:8:30~9:40)想一想,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谁愿意介绍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00是30分,9:00~9:40是40分,30+40=70分。

方法二: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30是1时,9:30~9:4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方法三:可以用减法,9时减去8时是1时,40分减去3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教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哪一种?说一说,单项赛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小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生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经过的时间。

(2)小强的星期天。

先计算经过的时间,再填在书上。

(3)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情境图,说一说有哪些活动,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时间,课后再实际验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对于时间,你想说些什么?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单元重难点归纳篇四

1、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

估算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三。

教学方法

引导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引入

小明家到学校有504米,约是()米。我校二年级有288人,约是()人。养鸡场昨天收蛋192个,约是()个。电风扇售价235元,约是()元。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二(3)班这个月收集牛奶纸盒情况。出示统计表:

收集牛奶纸盒情况

第一周195个

第二周328个

第三周217个

第四周286个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出示:这个月大约一共收集了几个牛奶纸盒?

列式:195+328+217+286=

独立进行估算,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汇报讨论结果。

(1)老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

(2)老师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提出: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

3、师:那么二年级6个班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

那么全校6个年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

全校学生在一个月里能收集这么多的牛奶纸盒,你有什么想法呢?

4、书上p98例5。

(1)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汇报时说说估算过程。

(2)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那么大约再收集几个,又可以送一次了?学生集体交流。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计:第一周和第二周大约收集了几个?

二(1)班一个月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出估算的过程和想法。

2、练习二十第5题。

四、小结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单元重难点归纳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具准备;情景图、小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

(学生可能有些数读不出来)

师适时小结:看来这里有很多新的数,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读出来,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和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

谈话: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请你数一数。

(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

提问:我们是怎样数的?(学生可能回答:一个一个地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一]

继续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可能回答: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

(2)出示一堆方块(100)

谈话: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

(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50块或80块)

课件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

提问: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十]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

谈话: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学生再次进行估计)。

课件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

提问: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也能一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板书[百]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

(4)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答: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

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一百一百地数,再从1000数回100

2、认识计数器上的“千”。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吗?

(学生自己尝试拨数)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一百二十五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让学生在回忆前面所学计数器上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继续提问:你知道从右边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吗?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认识千位)

3、活动体验。一千到底有多少呢?

(1)[出示一本笔记本]

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

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

(2)[出示一袋牙签]

提问:这袋牙签有2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

学生能够估计出大约5袋牙签是1000根。

教师呈现1000根的牙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3)[出示一本书]

学生从估计简单的文字数量到估计稍多一点的文字数量,逐步感知千以内的数。

(4)生活中感知:

提问:

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500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1000人?

我们班同学40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

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不能也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呢?

4、数数练习(一个一个地数):

(1)从195数到204。

(2)从407数到414。

(4)从989数到1000。

5、学习写数: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写125。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写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习惯的写法是从高位写起。

练习写数。

谈话: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呢?(学生自己试写)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谈话: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

1、谈话:刚才我们在情境图上看到了很多的数,现在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吗?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出示:温州大桥全长6977米,桥塔有50层楼那么高。184根钢索,把宽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桥面上有6条行车道。399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

请学生自己先读,并且在小组中交流。

3、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数,你们也搜集了不少吧,请你们相互交流,汇报在生活中搜集到的数。

4、猜数游戏。(以“幸运52中猜价格”为形式)

(1)吸尘器150元。

(提示语以“少了”或“多了”为标准,如:生说100,师说少了,生说200,师说多了等,直到猜中为止。)

(2)羽绒服789元。

(方法如上。)

(3)消毒柜999元。

(改题提示为:它的价格是一个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相同。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1000非常接近,请学生以此为例进行猜测。)

5、拓展游戏活动:

谈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一个转盘游戏,我们来看看:转盘转到了3、6、9,这三个数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们把它们写出来。

学生交流结果(369、396、639、693、936、963。)

四、全课总结,不断升华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