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8篇)

时间:2023-10-15 08:43:17 作者:XY字客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8篇)

欢迎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代表,祝愿大家在这里收获满满的成果!在写欢迎词时,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对来宾的欢迎与感谢。下面是一些写得很不错的欢迎词范本,对于准备写欢迎词的人来说,是一份很好的参考资料。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遵循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力求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得到积极的发展。既让重点得到突出,难点突破有法,又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思,较好地完成了目标。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名叫《检阅》。故事发生在波兰国庆节前夕,一所学校俱乐部里。儿童队员们讨论参加国庆节检阅的事。儿童队员们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让残疾小伙伴博莱克和大家一起参加检阅,而且走在队伍第一排。出色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喝彩。

这篇课文让我感动的是: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他是一个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走在受检阅队伍中是那样专注,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游街队伍中,他的自信、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感慨,他的同学们勇于冲破世俗的偏见,他们丝毫不担心拄拐的博莱克会影响儿童队员流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享受他们应有的权利,因此他们获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和外表,但是却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自己的命运。祝你健康快乐,博莱克!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关键句“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与理念:

1、为落实教学目标,首先整堂课有一条明显的知识链。即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博莱克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和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因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贯穿了整堂课。也可以说这两句话像一根线把课堂的几个环节串连在了一起。教学中分两步走,一是让学生感悟博莱克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二是感悟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的感悟。

2、注重感悟方式,提高感悟实效。教学策略的选择一切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为了让学生比较深入充分地感悟博莱克的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和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让学生想像博莱克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代价;二是让学生充分与博莱克、与儿童队员对话,在与文本、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感悟他们的人文精神。三是通过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去想像思考,从而获得情感的共鸣四是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写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达到情感的升华。

3、以读为本,读悟结合。曾有教育专家说过:“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一定不是一堂好课。本节课我也在努力实践这一句话。整堂课我就是通过不断反复朗读“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贯穿的,并且每次都是在不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朗读。同时结合其它句子的朗读,有默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出示国庆阅兵的图片,

师:如果,那时的你正站在天安门城楼前,看着他们,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揭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用最简练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交流。

三.走进故事,感悟“这个小伙子真棒!”

幻灯出示描写博莱克的句子.

1.自读,齐读.

2.想象隐藏在背后的镜头。

师: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四.深入文本,感悟“这些小伙子真棒!”

1.出示2至9小节,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

2体会队员讨论时为难的心情。

抓住“为难”、“棘手”、“鸦雀无声”、“沉默”等词语,队员心理的想法及五个问号,来体会孩子内心的矛盾。

3.学习儿童队长坚定的决定,指导朗读他的话。

4.指导朗读描写博莱克的这段话。

5.指导朗读人们赞扬儿童队员的话。

五.走出文本,升华认识。

课件出示: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2.布置作业: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和队员们,我想对他们说:“……”

(2)波兰华沙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博莱克,面对镜头,他这样说:“……”

(3)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检阅》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在国庆节检阅的时侯,儿童队员博莱克的左腿截肢了,但他还是勇敢地,不怕困难地走上了检阅台。

我非常地佩服博莱克这种不怕困难,不怕痛,勇敢的精神。想到平常胆小如鼠的我,连一条毛毛虫都怕,真是很惭愧。

在平时,我才不会像博莱克那样有恒心,不怕困难。我一碰到一点小挫折,做上三下两下,干脆不干了。哪像博莱克每天坚持去练习踏步,争取不为儿童队丢脸。尽管再疼,他也坚持不懈。他为了自己而练习吗?不是,博莱克为的是团体。大家已经商定让他排在队伍的第一排的时候,大家已经信任他能做得好,博莱克要好好表现自己。博莱克坚持练习了十多次,当然没有给儿童队丢脸。

博莱克真伟大,他无私地练习,自己的脚十分疼,疼得简直不可想象,却不求回报,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读了《检阅》这篇课文,我看着队伍里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博莱克,你可真了不起!虽然你的左腿截肢了,必须依靠拐杖走路。但是在这次检阅的队伍中,你能做到与全队保持一致动作。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勇气,欣赏你的自信。一个人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残疾。当一个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斗志,那么他将会成为生活中真正的弱者。而我相信,正是因为你身上所表现出的身残志坚、自尊自强的这种精神,征服了所有的人,同时得到大家的尊敬,并让你的队友们都以你为荣,我要向你学习。”

可是一次早晨,我躺在床上,感觉脸颊发烫,还有一些头晕,我便有气无力地“呼救”妈妈。妈妈摸了摸我的额头,赶紧拿来体温计,轻轻地放在我的腋窝下……终于,五分钟过去了,妈妈拿起体温计一看。天哪,居然有38摄氏度。我借这个机会,病怏怏地说:“妈妈,能不能别去学奥数了,我头晕!”谁知道妈妈来了个反抗,说:“没事,吃点药,退了烧,就能去上奥数班了,这不是大问题。”“我不要……”妈妈的抵抗,让我很失望,便有些火冒三丈起来。“瑶瑶,”妈妈苦口婆心地说道,“不要强词夺理,你没有什么大碍。要坚强、勇敢噢!

打起精神来吧!”唉,我毕竟说不过强悍的妈妈,只能顺从。这时候,我又想起了老师刚刚教的《检阅》这一课,里面的博莱克是多么坚强,多么自信。跟他比起来,我这点问题有什么关系。如果以后我还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努力克服,绝不退缩,我会对自己说:“永不放弃!”要知道,困难只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块小小的绊脚石,跌倒后坚强的爬起来,前途就是一片光明!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应紧抓课文的重点内容,依据教材特点,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质疑-悟疑-解疑-回疑的教学,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学习博莱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

(一)质疑激趣,导学目标

1、围绕“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你想知道什么?

2、在汇报过程中进行质疑。

3、通过梳疑,归纳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

学生的质疑既是教学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教学的难点。通过质疑,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使他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解疑训练

学习2--15自然段,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这一部分,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首先,第一方面,了解儿童队员博莱克的苦力与付出,初步解疑。

1.2.1.读11-14自然段,思考: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2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博莱克在检阅时的表现后,请学生介绍。通过变文为言的练习,使学生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解决质疑中的问题作准备。第二,深入理解内容,进行解疑。

1、通过老师的假设情景,让学生合理想象,说说有什么发现?(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博莱克在检阅队伍中表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能够达到的。从而对“这个小伙子真棒”表示认可。)

2、学生齐声朗读11-14自然段,再次体会博莱克的努力与艰辛,并增强学生要自尊自信自强的认识。其次,这些小伙子真棒。第一,了解其他儿童队员的矛盾、犹豫与最终决定,初步解疑。

1、了解课文内容2-9自然段,思考:儿童队员是不是一开始就决定让博莱克参加?决定让他参加后,有准备让他站在哪儿呢?2.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儿童队员在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后,做出大胆决定,并通过邀请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以模拟课本的方式亲身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的心理发展过程。

第二,深入理解,进行解疑。

1、让扮演的学生及其他学生谈谈队员们内心的矛盾、犹豫、最后决定时的心理感受,从而对观众的“这些小伙子真棒”表示赞同。2.学生齐声朗读2-9自然段,再次体会儿童队员的内心思想,并增强他们要尊重爱护他人的感性认识。

(三)回疑反馈,巩固练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说说对“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理解。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不但解决了疑问,而且完成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次尝试

——

《检阅》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第二篇课文,课文写了在波兰首都举行的阅兵式上,那一队儿童队员尊重左腿截肢的儿童队员博莱克,让他也参加这么隆重盛大的阅兵式,并且让他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博莱克也不负众望,与全队保持一致,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教学本文,我制定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

3、能根据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补充课文的留白。

重点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如何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几种教法。教法一就是第一教时解决课文前半部分,感悟孩子们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让孩子们充分想象,补充课文的留白,感悟孩子们的美好心灵。第二教时解决检阅仪式上的内容,在感悟孩子们的表现的时候体会集体的力量,再次感受他们的美好心灵。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做了重新的安排。

上课的前一天,我给学生布置了读通读熟课文的要求,同时对教学环节也做了浓缩,尽量使每一分钟都体现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不安排了集中识字,只是对几个重点的字词随文学习,在结课时再做复习巩固。

一堂课下来,总体来讲还是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也比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具体谈几点:

一、能依据目标要求抓住重点进行导读

安排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

二、比较好地开展了朗读训练

这篇课文情感起伏较大,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如一开始处理这个棘手问题时大家的沉重与沉默,当大家做出了决定后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愉悦,还有检阅仪式盛大隆重的场面,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赞颂等。

开展有效的朗读训练,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会更喜欢朗读,更注重文本的感悟。

所以,在对这些语段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如场面描写,是通过场面的感悟激发学生情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语“多么”等的理解,把握情感基调,再点名读评价、齐读读好全段内容。

又如第六自然段由五个问句组成,我就让学生设身处地问一个问题,在自问的过程中体会孩子们矛盾犹豫的心理,体会他们为不伤害一个残疾孩子自尊心而做的种种努力。这也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

还有在队长作出决定后,大家兴奋的心情,采用了引读的方法:

有的说:“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博莱克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他多么希望参加这个隆重的聚会,这个主意太棒了——读……

儿童队是团结互助的集体,博莱克是我们的一份子,我们不能少了他,读……

因为有感悟,就有情感的激发,情感随文而变,有感情地朗读就不是高不可攀的事了。

三、比较好地做好了教学环节的铺垫

检阅一般是在重大节日或重要的纪念日,国家领导人对军队或群众队伍进行检验的一种形式,我们国家也在国庆节举行过阅兵式。但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他可能没有看过这方面的视频,因此很难理解这种仪式的盛大隆重,参加这种活动对每个人非同一般的作用。因此,我选择了我们国家在1999年国庆节举行的阅兵式视频。安排这个视频,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感悟阅兵式的气氛,它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很好的资源。

而从课堂教学来看,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知道参加检阅仪式要精神饱满,表情严肃庄重,动作整齐划一,也能很好地感悟文本第十自然段描写场景的`句子,体会到检阅仪式的隆重,更好地有感情朗读。

还有对重点语句的落实,也是在层层推进中进行的。

四、字词教学随文而行,较好地解决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课题是《检阅》,“检阅”也是一个新词,由视频的场景入手,学生很容易说出他的意思。还有“棘手”,也是一个新词,在提出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时,问学生课文还用了哪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棘手?学生很快地找到“很重要”、“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等词语,通过对他们的感悟,知道“棘手”就是事情非常难办的意思。

五、能挖掘文本的空白,通过补白等形式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在队长作出决定后,先把文本间接叙述的内容转换,再让学生练习:

有的说:“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说,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节省了与文本充分接触的时间,节省了专题教学词语的时间,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感悟文本,开展语言训练。这堂课下来,给我的感受是预习很重要。由于在预习之前,没有做方法的指导,没有提示预习我们可以怎样做,学生能做的只是把课文读熟,所以在整堂课中还是有几个环节不能按预设的顺利进行。在预设中,我是对重点的字形做些指导,重点词语随文理解,然后在结课前检查巩固,因时间关系,最后一环节没有完成,所以,这堂课的设计还是欠虑,毕竟词语教学在三年级也是不容忽视的。

《检阅》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细致的心理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许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抓住文中描写神态的句段,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并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博莱克被队员们拒绝后的心情、参加检阅时兴奋的心情,想象博莱克为参加检阅所付出的努力。通过想象,学生能感受到博莱克的自尊、坚强;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

课后让学生对博莱克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学生在交流时,大部分同学表达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但是普遍的所写内容太少,语言过于贫乏。本学期中出现了几次写话的训练,学生写得效果都不太好,以后再读书时,应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在写话时,我也要指导学生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联想谈自己的感受。

1、教材分析今天,我说的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_《检阅》。课文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前发生的事,并且经过努力,获得成功。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明白儿童队员,心理发展过程与了解本文主要内容是重点。领悟作者"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对于我来说,比较喜欢朗诵艺术且普通话较好,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我将适时通过范读,引领学生诵读,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中儿童队员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受喝彩的原因。

三年级的学生能借助学习工具、生活积累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三年级学习活泼开朗,自我意识增强,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但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发展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因此,《检阅》这篇课文,是塑造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佳作,十分值得学习朗读。

1、教是为学服务的,选择适当的教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将采用以"读悟结合法"为主,以"情景教学法"为辅相结合进行教学。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体验,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

2、学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采用"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相结合进行学习。

合作探究法,是在教学中以小组谈论的方式,在班级交流。旨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和练习说话的能力,激发学生发挥丰富想像,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表情达意。

第二课时,应紧抓课文的重点内容,依据教材特点,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质疑-悟疑-解疑-回疑的教学,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学习博莱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

(一)质疑激趣,导学目标

1、围绕"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你想知道什么?

2、在汇报过程中进行质疑。

3、通过梳疑,归纳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

学生的质疑既是教学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教学的难点。通过质疑,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使他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解疑训练

学习2--15自然段,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这一部分,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首先,第一方面,了解儿童队员博莱克的苦力与付出,初步解疑。

1.2.1.读11-14自然段,思考: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2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博莱克在检阅时的表现后,请学生介绍。通过变文为言的练习,使学生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解决质疑中的问题作准备。第二,深入理解内容,进行解疑。

1、通过老师的假设情景,让学生合理想象,说说有什么发现?(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博莱克在检阅队伍中表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能够达到的。从而对"这个小伙子真棒"表示认可。)

其次,这些小伙子真棒。第一,了解其他儿童队员的矛盾、犹豫与最终决定,初步解疑。

2、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儿童队员在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后,做出大胆决定,并通过邀请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以模拟课本的方式亲身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的心理发展过程。

第二,深入理解,进行解疑。

1、让扮演的学生及其他学生谈谈队员们内心的矛盾、犹豫、最后决定时的心理感受,从而对观众的"这些小伙子真棒"表示赞同。

2、学生齐声朗读2-9自然段,再次体会儿童队员的内心思想,并增强他们要尊重爱护他人的感性认识。

(三)回疑反馈,巩固练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说说对"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理解。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不但解决了疑问,而且完成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我将作业布置如下:

1、把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他们说说这群小伙子有些什么样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2、看到队伍中的博莱克,想对他说什么?

3、想对这群儿童队员说什么?

这一板书,把课文中最关键最精炼的词提炼出来,不但把文章的结构显现出来,把博莱克与其他儿童队员的品格表现出来,又恰如其份的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抓住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形象美与陶冶学生情操,使文章内容一下就能印在学生头脑中,达到预期教学成效。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遵循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力求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得到积极的发展。既让重点得到突出,难点突破有法,又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思,较好地完成了目标。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这一板书,把课文中最关键最精炼的词提炼出来,不但把文章的结构显现出来,把博莱克与其他儿童队员的品格表现出来,又恰如其份的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抓住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形象美与陶冶学生情操,使文章内容一下就能印在学生头脑中,达到预期教学成效。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课时目标:

1,巩固5个生字,会写7个左右结构的字。正确读写"鸦雀无声,情不自禁,俱乐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检阅时的场景,通过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心灵以及残疾儿童的自尊自强积极的人生态度。

3,从读学写,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4,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博莱克的心理,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初步感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了解了检阅前儿童队员们因博莱克腿残疾,是否让他参加国庆检阅这件事,而感到非常棘手,最后队长决定让博莱克走在队伍第一排参加检阅,队员们的心情由矛盾一下子变得兴奋,表现了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美好品质。那么检阅时他们又是怎样表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精读感悟,深入理解。

生:读12段,画出句子,谈体会。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画的句子是: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我的体会是:博莱克走得很认真,也很努力,与全队保持一致。

师:谁再来说说(出示1句)

生:…(板书:保持一致,目视右方)

师:"保持一致"是什么意思

生:努力与大家做到步调一样,节奏一样。

师:我们再来看这句话:他同全队走得一样,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出示2句)

1.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2.他同全队走得一样,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生:1句是"保持一致"也就是走路节奏上一样,基本上与大家同步。

2句是"走得一样"也就是走路与大家一模一样,一点不差,但是博莱克做不到,因为他的左腿截肢了,走起路来一定一拐一拐的。

师:说得好,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

生:他很激动,很自豪,对其他队员心存感激…(板书:激动,自豪)

师:带着激动,自豪……的心情请你再读一读12自然段。(出示12段)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生:有感情练习朗读12自然段。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指读)

师:你读得真好,就向他这样,同桌俩再读一读。

生:1.跌倒了又爬起.2.流了很多汗。3.衣服摔破了。…

生:自信,坚强。(板书:自信,坚强)

师:那观众又是怎样评价博莱克的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出示14段)

师:谁能把这种赞叹读出来

生:…

师:我听到了你发自内心的称赞。(反复让学生读这句话。)最后齐读。

师:难道就博莱克这一个小伙子真棒吗

生:不,是这些小伙子。

师:这些指谁包括博莱克吗

生:全体队员。包括博莱克。

师: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回到全文)

生:…

师:正是因为这些小伙子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他们自信,坚强,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因此,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指板书,写:真棒)

师:像这样,能够回答出为什么也是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

(出示:理解课文的方法:回答为什么)

三,回归全文,品读升华。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受感动的地方读一读,再次体会儿童队员们的美好品质。

生:自读。

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你选择的段落,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受感动

生:…

四,读写结合,积累运用。

(一)读写结合。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你们已经被感动了,你们一定对文中的人物有好多心里话要说,请选择一个人物,对他们说几句话。(出示)

提出问题的队员

队长

博莱克

全体队员

生:1.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你能勇敢地提出来博莱克的事情,我觉得你能勇敢的面对现实,我要向你学习。

2.在所有队员拿不定主意时,你能做出让博莱克参加检阅的重大决定,并得到所有队员赞同,我觉得你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真象个队长的样,在关键时刻能做出决定,我要向你学习。

3.你能刻苦训练,身体有残疾还能做到与全队保持一致,你是那么自信,坚强。我要学习你这种品格。

4.全体儿童队员们你们关心博莱克这个残疾儿童,不歧他,平等的对待他,我要向你们学习。

师:你说得很好,你能说出人物的表现及具有的品格,还能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就可以从人物的"表现——具有的品质——你的感受"这几方面来说。(出示)

评价人物方法:表现——品质——感受

师:请同学们回家把刚才说的内容写在日记本上。

(二)积累运用。

师: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生字本25页,读一读这些词语,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

生:…

师:看来同学们都懂了,老师想考考你。(出示1题)

1,选字组词。

博搏薄

喷()欲出()大精深拼()

鸭鸦讶

乌()惊()()梨

师:没有难倒你们,请看(出示2题)

2,选词填空。

观众群众

(1)市政府的一些新规定,得到了人民()的赞许。

(2)"幸运52"是()特别喜爱的节目。

(三)指导写字。

生:都是左右结构的。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

师:这些左右结构的字有的是左窄右宽,谁来找一下(生说)剩下的两个字左右宽窄差不多。这节课我们重点指导"博"字。请仔细观察。

生:我观察到…

师:"博"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右上部的竖与右下部的点收笔对齐,这样右半部分就上下对正了。另外"寸"的横写得长些,这样就做到了紧凑。

4.下面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两个,描的时候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别描出线外,写的时候注意把例字装在脑子里,要一气呵成,不要写写擦擦。(学生书写)

5.拿出一本,进行评价。

6.我们发现了别人的优点与不足,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不足之处改一改,再写一个漂亮的"博",希望你能写得一个比一个好。

7.剩下的字留做作业,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

板书设计:14检阅

心情品质

棘手矛盾

检阅前:尊重关爱

情不自禁兴奋棒

保持一致激动

检阅时:自信坚强

目视右方自豪

(张棚棚推荐)

请选择一个人物,

对他们说几句话。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