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就业调查报告(优质18篇)

时间:2023-11-12 21:52:24 作者:温柔雨 大学生创业就业调查报告(优质18篇)

调查报告是一种对特定事件、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和全面调查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详实的资料和证据。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帮助和借鉴。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现如今我们大三的学长、学姐即将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他们可以选择的,或许不只是进入一个差强人意的工作单位,解决“就业”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摒弃了竞争激烈的“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开始走上创业的道路,开拓自己的精彩人生。那么,分析“就业”与“创业”这两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截然不同的两种生存方式,我们也知道作为现在的一个大学生已经不是像以前那样的弥足珍贵了,可就业与创业它们各自在刚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们心里究竟占据怎样一个地位、就业形势如何、创业到底难不难喃?接下来将展现我们调查报所得来数据。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教育部部长xx11月x日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20xx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20xx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创业前准备的现状,研究调查各大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我们在1月20日-2月20日,通过问卷形式为主,网上qq谈话与网上搜寻材料为辅开展调查活动。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而第三题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调查中,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而第十题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调查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自19xx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以来,大学生创业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迅速发展起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为了大学生提升自主创业能力的坚实平台。大学生创业作为目前解决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说,大学生参与创业,是为社会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今后大学生创业活动将迎来更快的发展。

20xx年第x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即将拉开帷幕,为协助主办方办好本次竞赛,同时也能为今后开展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20xx年6月上旬,广东团省委在全省高校学生开展了一次关于广东省大学生创业的调研。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选择什么样的创业项目很要害。要选择有发展前景、投入少收益高、竞争不激烈的非传统行业。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三个行业具有发展前景。第一,互联网将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电子商务。第二,农村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设想一下假如农村每家每户每年多花1000块钱,能够拉动几个gdp的增长。第三,新能源的前景仍是广阔的。当前传统能源是一次性能源,对环境污染严重。新能源不仅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且还对环境不产生破坏作用。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这个社会,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人在做,所以人脉关系的积累很重要。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人脉关系不好,你就不能募股。扩展人脉关系,多结识比你能力强比你有钱的人,寻找他人给你投资时,对你认可的有钱人就会给你投资,这就是人脉关系作用的显现。你拥有了能力经验而且选择的项目非常好,又结识了认可你的有钱人,自然有人会给你投资的。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学生创业究竟已经到达了一个怎样的程度,数据清晰地告诉了大家。在笔者看来,如今的创业就像是宽进严出的大学门槛,入门容易但毕业很难。而对于思维新潮,接受新事物,新概念能力又很强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又更像是个一触即发弹簧坐椅。初速度猛烈,但减速又相当得明显。可能当初的速度越快,落地的毁坏程度也将越大。最后再给一个数据,如今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为2%-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生创业光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调查显示,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在学生创业过程中最大障碍的调查中,7%的同学认为是“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而高达63%的同学认为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高校的大学生与社会人员相比是相对知识水平较高、专业技术过硬的群体,缺乏的就是经验,所以经验是制约他们创业的一大障碍。

2、心理素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大学生创业困难的调查中,有3.5%的同学认为是“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害怕失败,害怕赔钱”,对于本来就还是学生没有足够资金来源的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3、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足。

对于自身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创业要求的调查,有46%的同学觉得自己还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

4、创业与学业相冲突的矛盾难以解决。

当创业计划和学业冲突时,愿意休学创业的同学占7%,愿意边学习边创业的占了49%,选择放弃创业专心学习的有26%,选择找人代理创业事务占了11%,其它的占了7%。在校大学生的首要身份是学生,要兼顾学业和创业对在校大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综观这些因素,大学生要实现真正的创业还需要一个过程。一位老师说:“大学生要创业,条件还不是很成熟,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打好基础,出到社会积累经验后,创业才会获得成功”。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了这份调查问卷,结果众人眼里最适合的创业领域和大学生自认为的有着很大出入。首先,it行业占居榜首,达到30%,服务业第二,有19.6%的占有比例。快速消费品为12.3%。其后,产生了各群雄行业割据的场面,娱乐/体育/休闲、贸易/进出口、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检测等)批发零售、广告/公关等5大行业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见,受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影响,it被广泛认为是如今最容易创业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领域。但这与大学生们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术革新快的it行业,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收效相对较快的批发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寻找机遇。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如果某天在招聘网站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xx公司现招聘xx职位,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时候,正在找工作的你会不会动心呢?调查发现,40.5%的受访者愿意在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有16.8%的人选择不会,其余更多的人选择了“很难说清,视情况而定”,这也说明了多数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为大学生创业,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并不是人们选择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围,相反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持有信心的,这点也与社会九成多的不反对大学生创业作了对应。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供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级高校都进入了大势扩招期,从而圆了90后每年浩浩荡荡的学子梦,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性导致高校所开设专业与社会的供求不完全匹配和教育质量的下滑性,进而引来了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何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呢?很多人感觉很迷茫,那接下来,我就跟大家探讨一下,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一、中国经济走势。

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第三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a.产业结构:热的过热:房产、股市、基金、钢铁。

冷的太冷: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机械、服装业。

b.分配结构,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工资分配低,群众收入少,国内需求不足。第四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adb)10月2日公布和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对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增长预期。adb称,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20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刺激政策推动下遏制了扩散势头,同时也恶化了一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主权危机是长期财政危机积累的结果,解决主权债危机,就要面对调减赤字,安抚民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现在在欧元区里面,各国在解决各自财政问题与加强欧元区财政统一中达成共识:各国同样面临强化财政纪律与维护经济增长的难题,这个矛盾是有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在扩张,为了达到让市场信任、恢复市场信心的目的,必须调减财政赤字。而调减赤字有两条路,即加税和减支出。但事实上,面对全社会民众利益的调整,各国政府都非常艰难。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当今世界经济低迷对就业的影响。

(一)、目前世界的就业形势。

年初,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年度全球就业报告显示,世界需在近十年内创造6亿个就业岗位,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和社会稳定。相比之下,新兴国家的模式将会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会更为糟糕。随着出口贸易的萎缩,处于全球供应链底层的数百万劳工将丢掉饭碗。当他们陷入非正式工作的泥潭或者返乡务农的时候,贫困将会加剧。世界银行预计,全球赤贫人口就增加约4400万人。

(二)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

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超过700万人。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的原因。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报告

成教学院创业中心属实体研究机构,创业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启发大学师生对创业的热情,加深对创业的认识;充分发挥成教学院在创业计划竞赛和创业学术研究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情况,推动创业课程完善、开发;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术研究的开展。中心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主要通过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孵化等实践活动来推动大学生创业。成教学院创业中心热情欢迎一切有志于创业教育及研究的各界人士参与。

大学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例如,今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要求各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并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免征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同时积极促成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政策的落实。复旦大学组建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日常办公设备等服务,以及创业辅导顾问团、创业辅导课程等特色服务。同时在市政府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基础上,复旦大学配套投入大额资金等等。尽管国家和学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仍令人堪忧。

自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始,自主创业一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创业热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无数大学生投身其中。虽然近年来,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仍然不减,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创业行列的人却逐年减少。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大,如清华大学,由于毕业生就业并不是太困难,同时又由于自创业需要承担相当磊的风险,虽然清华大学有相对比较好的学生创业环境,但是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多,目前清华大学自主创业的学生约500人,只占清华学生总数的2%左右;而在美国,像斯坦福等知名大学,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可以达到10%。

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人们对于大学生创业无疑是寄予厚望的,尽管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目前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在众多的创业者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成功创业率只有2%~3%。

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社会一大热点。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大学生创业条件成熟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财富经中国创业网走访了高校的几类同学,看他们这么说吧!

关键期是某大学电信工程系三年级本科生,他与同学一起开发了一套盲人用计算机系统,目前正在筹划组建公司。他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但机制还不成熟。学校里这方面的指导还是太少。尽管如此,他对自己选择的.创业路无怨无悔:“年轻人有闯劲,点子多,大学里人力资源也相对集中丰富。大学生创业是时代的潮流。”同样是创业者,某大学哲学系97级的吴文飞同学回答却不同:“学生创业现在只在少数,而且许多创业都昙花一现,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不具备进入市场的经验,创业之初理不顺各种人事关系和产权关系。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也不完善,可享用的资源太少。”据了解,不少创业者,当初都是凭着一腔热情匆匆走上创业路的,一遇上艰辛与风险,便会束手无策。这应该引起创业者的反思。

“创业可以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我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我是学中文的,更适合待在学校里做学问,我自己不会去创业。”某中文系三年级萧萧同学的看法,在一些文科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常这些同学觉得,没有一定的技术背景,要想创业,一开始就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也有同学认为,创业需各方面人才的搭配组合。如纯是理科生,则在财务、企划、管理、文案等方面先天不足,而如纯文科生,则对事物的分析可能相对表面化。这类同学表示,只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有好点子或项目,他们就愿意试一试。另一些有“小富即安”思想的学生还有则认为,“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太累了,还不如找份工作来得轻松。”

某大学今年有11个大学毕业生准备自己注册开公司。学校的一位负责老师表示,对大学生创业,如学生确有能力,且创业计划比较成熟,或时间性要求特别强的项目,学校全力支持。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支持条件正在完善,复旦、交大、某等高校都设立了上千万甚至上亿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各校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计划大赛或科技创新活动。但据了解,真正把这些计划或项目付诸实践却远未成风。某著名高校最近接受申报的创业项目有8个,而真正成立公司的只有2个项目。原因何在?除却创业计划或创业者自身的原因外,该校负责老师的话颇具代表性:“学校鼓励开展各种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计划大赛,主要还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创业,尤其是休学创业,却避用鼓励一词。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还是应以学习为主。”采访中,笔者发现,对大学生创业,虽然文科类大学相对保守一些,但多数学校还是持这种支持但不鼓励的态度,支持对象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对于休学创业,则普遍较为谨慎。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报告

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我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团队用问卷形式对西南政法大学的同学做了一个不完全的调查,问卷的问题极具代表性,对没每一个大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的。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75%的人认为就业形式严峻,就业难。17%的人认为形式正常。看来许多人对这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式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知识,严峻的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你更好就业。

问卷里提到专业、学校、个人能力,什么对就业的帮助最大。5%的人选择了学校,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这样不公平的现象,或许她的招聘广告上写道“只招211工程大学”。大学的名气对就业确实有影响,但是进入名牌大学的人却是少数啊。总体上来看,其他大学的就业率也不差。11%的人选择了专业,社会上流传“选好学校,还不如选个好专业”。专业对以后就业确实有影响,比如某大学的王牌专业,它的就业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业以后,经常会出现专业不对口。专业只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90%的人赞成个人能力才是就业的最大砝码。有了能力,无论走到那里就有饭吃。但我个人认为,你没有那块敲门砖,进不了那扇门,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资质,文凭。

谈到通过什么方式就业,也不过这几种方式:校方推荐、找关系、靠自己。这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举一个例子,但不是绝对的。一个农村的孩子大学里学业平平,没有被校方推荐就业,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帮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业了。这就是许多大学生失业的原因。15%的人认为就业要靠父母和亲戚,这是走向岗位的捷径。81%的人凭自己的实力找工作,这是当下最普遍的现象了。什么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学生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么鲜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愿意,凭自己的双手肯定能够为自己谋得一席之位的。

大学生对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45%的人定位在1000~1500元/月,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我看到的啊,普通的洗碗工月薪是800~1000。那么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定位就是比洗碗工高那么一点,这也是因为就业难造成的问题。许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运的啦,慌不择路,什么职业都可以,最紧要的是能够有钱可赚啊。1500~3000元/月,这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的啊!46%的人对自己的期望就在这个层面,当她们出入社会后会发现许多现实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驰。合理的定位将会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面,就业的机会也会更多。

究竟在哪里就业也困扰着很多大学生。选择家乡还是外地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家乡,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在家乡工作的话,适应工作的速度肯定会很快,自己的亲人也在那里,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在异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大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弊在于,大学生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对气候不适应,没有亲戚朋友,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面临危险。59%的人选择在家乡就业,18%选择在外地就业。看来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检验不仅局限于家乡,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里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自主创业越来越成为当下流行。我们会在报子上看到某大学高材生卖猪肉,某大学生卖包子……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一石二鸟的举动。一是缓减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二是解决自己的就业的问题。59%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显然很多人对就业也是有两手准备。光靠企事业单位来吸收毕业大学生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还是一味的等着招聘的话,那好比在抹杀机会。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渴望的结晶。

中国经济体的壮大,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中国带来了可观的gdp,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大学生就压苦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不是一两年的事了,是中国长期积累下的问题。经济的壮大,对人力需求增多了,高科技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走上了这座独木桥,在激烈的竞争中失业。严峻的形式依然没有改变,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

怎么解决大学生就业苦难的问题呢?

教育体制需要改

革,高校扩招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问题之一。中国的高校扩招,生产出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大学生的价值也在不断的贬值。高校只知道扩招、再扩招,收钱,还是收钱。他们有为自己生产出的产品想过吗?到底销路怎么样啊?厕所里的环卫也是大学生。高校理应制定出一套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企业法人应该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企业的,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大学生人才的。所以他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一大支柱。

只是靠外界因素是完全改变不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主要因素,外因是次要因素。大学生只有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现在的就业形式多种多样,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自主创业、当村官……关键在于自己,转变了就业观念将会更有利于就业。

所以,提升自己,把握机会,就业就不再是难事。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7月12日,张龄(化名)一大早就拿到了体检报告,也走完了某知名证券公司的最后一道入职流程,此时距离他从芝加哥大学公共政策硕士项目毕业只有半个月,他几乎实现了毕业到就业的无缝衔接。“我比部分留学生在职场起步就快了一点,打下了这个基础,以后可能每个阶段都会比同龄人超前一些。”

为了实现快就业,张龄从2016年10月就开始投简历,甚至放弃了美国近一个学期的课程,2016年11月到2017年1月也一直留在国内实习和求职。“我出国之前就已经决定未来要回国从事金融行业,所以实习的那个学期选了一些相对简单也不需要考勤的课程,也顺利完成了考试。尽管牺牲了一些学习的机会,但就这个阶段而言,找工作是最重要的,要有取舍。”

蔓藤教育中国区总经理李依静认为,多数快就业的留学生不只是就业速度快,而是能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将其纳入留学计划中。但也有少部分留学生没有清晰的规划,而是希望边工作边调整,侧重于积累经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张西(化名)入学不久就开始赴深圳上海等地求职,并很快被某知名咨询公司录用,但入职后她逐渐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所在岗位,最后,她跳槽到某知名互联网公司。此时,她的部分同学还在求职路上。

张西认为:“快就业多了一次试错的机会,也获得了更多求职经验和自我提升。选择快就业还是慢就业,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规划。”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认为,国内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增强了留学生求职的紧迫感。同时,留学需要付出的经济、精力等成本比较大,这促使海归希望尽快落实工作,获得回报。但另一方面,年轻人对待就业的心态正在变得开放,他们希望仔细甄别,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马上跳下去。尤其对于留学生来说,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各异的人会冲击他们原有的思想体系,刺激他们进行多样化的尝试,慢就业正在成为许多留学生的选择。

有计划是增值没选择是啃老。

“出国前我的计划是去体验一下美国文化同时镀个金,然后就赶紧回国找个好工作。但毕业前我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我连自己真正想做什么都不知道!”

本想毕业后立刻回国求职的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生康尼(化名),暂缓了回国计划。毕业后,她来到华盛顿一家创业型媒体实习。“一方面能实现近距离观察大选的心愿,同时又能挖掘一下我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在10个月的实习中,她发表了近20篇关于大选的分析性文章,策划了许多视频报道,并在重大集会现场进行解说,而这些也成为了她在求职时的独特优势。回国后一个月,康尼就被北京一知名媒体评论部录用。

前程无忧资深职场顾问王剑认为,慢就业者要有明确计划,去做一些对进入职场有意义的尝试。“如果空窗期比较长,期间求职者又没有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增值,这在简历中就会成为减分项。真正的择业应该在就业之中进行,即使做了很多准备和选择,很多毕业生工作后依然会进行调整和改变,先就业这个动作还是必要的。”

除了主动选择慢就业,也有不少海归由于毕业时间较晚或就业政策的限制而错过校招季,被动进入慢就业。

为了满足出国留学满360天这一海归落户北京的必要条件,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生李田一直在香港“留守”到2016年11月毕业后才回国求职,次年4月才拿到offer,7月正式入职。李田认为:“这个时间成本很高,我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工作半年到一年了,这让我感到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年轻人还是少用慢就业来安慰自己,无目的的慢就业等于无业啃老。”

不要成为职场上的“背包客”

李依静蔓藤教育中国区总经理。

选择慢就业没问题,但对阶段性空档期“上瘾”则不利于长期的职业发展。如果人力资源负责人在求职者的简历里发现了职场“背包客”的影子,就可能会感觉恐惧和排斥。

许多留学生选择慢就业的本质是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一些实习和志愿服务其实应该在大学的暑期完成,而无需在毕业后留出空档期进行。比如,留美中国学生可以申请cpt(curricularpracticaltraining)签证,在暑假进行实践,但他们常常选择回国休息,享受美食。细究慢就业的原因可能是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对职场的了解不足,沟通能力和实习技能的欠缺等。如果不能挖掘并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未来可能还会因为同样的原因陷入困境,甚至出现新的空档期。

王剑前程无忧资深职场顾问。

如今就业市场愈发多元化,兼职、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这样的趋势给了想完成自己心愿和不急于就业的人一些空间。因此,慢就业和快就业没有孰优孰劣,留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不要盲从。如果真的不想立即进入职场,勉强自己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求职者要紧密关注招聘动态,提前准备简历等材料。随着招聘方式的多元化,信息和应聘渠道的缺乏将无法成为慢就业的理由。空中宣讲会、skype面试、海外招聘会等都可以帮助留学生更方便顺畅地进行求职,留学生应主动搜寻信息,积极筹备。

切忌眼高手低选择后要全心投入。

mia加拿大劳里埃大学毕业生,曾就职加拿大某银行。

不论选择慢就业还是快就业,一旦做好决定就要全身心投入。求职季焦虑的留学生大多是在纠结就业还是等待,而非找工作本身。

在职场,我遇到过不少留学生,找不到工作时各种担心,找到了又摇摆不定,想要更好的。但真让他们去追求理想,又瞻前顾后,最后一直是在工作中抱怨。

我认为,留学生在学校必须好好读书。你可以选择不读,去创业,去gapyear,但一旦在学校就要投入。一旦工作,也要认真付出。人生没有行动决定命运,有想法就先做起来,不要把自己束缚在恐惧和妄想的枷锁里。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01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

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形势依旧不是很好。

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他们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们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典型现状2: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由于大城市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从05年的高校毕业生338万,到09年的611万,预计10年更是高达700万,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让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直接给就业结构带来巨大震荡;而且“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再者大学的许多专业并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所学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背离市场。图1高校毕业生折线图单位(万)。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1998年85万人,到2010年,应届毕业生630万,加上往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已突破7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全国大学生就业率只有68%左右。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湖南工学院专南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形式: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专家的数据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6份(有14份问卷没有作答的或者没有按照要求作答,视为无效问卷)。数据仅供参考。

对问卷反馈的数据可以做出结论:52.33%的大学生觉得现在的。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基本调查结果。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划。超过一半以上,约60%的大学生并没有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合理具体的规划。此项结果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成长没有明确的定位,缺乏规划,知行不统一。

在自身所学专业的认识和职业定位方面,调查结果表明60%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状况比较满意,态度比较乐观,然而也有接近4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状况和悲观,态度消极。

在对于本专业就业前景认识方面,56%的大学生对自己当前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有44%的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彷徨,没有足够的信心。

而对于本身的职业定位来说,超过50%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国企和事业单位,分别占总数的57%和50%。其次分别是33%的大学生喜欢选择政府机关的工作岗位,30%的大学生认为外企更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另外,自主创业的比例也比较高,占27%,其它的诸如私营、自由职业者等定位比较少。

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当今的大学生对于就业程序的了解比较清晰,超过54%的受访者对于就业程序比较了解,其它的则了解较少。在求职过程中,对于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认识是影响大学生求职最为困扰的因素,占总数的37%以上;能力不足、优势难以发挥、求职方法技巧欠缺三大因素也是困扰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关键所在,分别占总数的27%、20%、20%;另外还有学校指导力度不够、信息量少、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等多方面的因素。

就业准备方面,拿到更多的职业技能证书和关注就业动态,调整就业。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策略是就业的必要准备,总体比例高达94%;当然也有40%的大学生采取的是兵来将挡,以守为攻的策略;同样的,也有27%的同学认为应当以弥补经验,增强自信为主要目的;另外的27%大学生显得比较的无奈何困惑,没有准备;仅仅7%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这一条路,以攻为守,寻求发展的机会。

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定位不明确这一点上,这一项比例超过74%;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深,盲目跟风随从,这项比例也高达67%;另外还有就业意识淡薄、追求稳定工作缺乏开拓精神、创业意识等多方面的因素。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所做的指导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面,在就业指导上,绝大部分,超过80%的学生更倾向于了解就业单位信息和招聘岗位信息的指导;66%的大学生希望获得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指导;当然也包括求职心理辅导、职业规划辅导、专业出路等方面的指导等。

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1、提升能力,做好规划。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她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增强心理素质。

(1)首先,要极积、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4、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她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经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

附:

调查问卷说明。

大学生毕业后是应该继续深造,避开就业低潮,还是先就业后择业增加社会阅历,明确发展目标呢?为什么一方面是想从校园中进行人才储备却苦于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各大企业,而另一方面却是奔波于各大招聘会而找不到好东家的莘莘学子呢?为此本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心态,为以后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咨询指导工作做准备。

请您务必认真、坦率、真实地回答每一个问题,您所填写的任何资料,我们将为您保密。基本情况1、您的性别: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您所在的大学:3、您所学习的专业:4、您的学历:5、您所在的年级:。

问卷调查对今后就业的准备和看法6、你做过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吗?

a有,而且很具体,是我今后求职的重要依据;

b以前做过,但有些空泛,感觉有些不切实际,似乎对就业的意义不大;

a.重要b不重要c不太确定d没有考虑8、你的职业定位是什么?(多选)。

11、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多选)。

a学校就业指导不够b信息量少c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d能力不足e优势难以发挥f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g对社会缺乏了解h其它。

d经历过较多的实习;e人际关系;

14、你现在进行着怎样的就业准备?(可选二项)。

a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拿到了若干职业技能证书;

b关注社会就业市场动态,随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策略;

c很焦虑茫然,觉得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没有明显的优势,处于困惑和无奈之中;

d没有特别的准备,但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顺其自然吧;e多方寻求实习机会,弥补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求职的自信;f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准备g其它。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6.您是否接触过学校的就业指导a是b否。

a继续深造,考研(包括出国)b求职c先求职后再考研d创业。

a就业竞争压力大b专业前景不好。

c对求职恐惧,还未做好求职的准备d希望得到更多的知识e其它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谢谢!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报告

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高峰期,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很多人还认为在今后的社会中,自主创业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就业的主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自己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证明自己的最好途径。为此,选择创业,具体有以下几点:

1、处于“经济”的社会——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中,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主创业可以给自己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不愿意庸庸碌碌,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一些单位由于制度的约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创业可以有一个空间来发挥,来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

3、给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是这种心态,认为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就算失败,也是自己造成的,不会去怪别人,不会感到遗憾。还是自己做老板好。特别是当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大量的毕业生涌向市场,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创业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有的学生,他们的中学同学或是朋友早就中专毕业或是下海,事业已小有成就,而大学生的清高和嫉妒心理促使其产生创业的想法,为的是“我要过得比你好”。虽然这并不是坏事,但不能否认,在一些想创业的人中,确实有这种心态。

4、成功人士的触动。比尔·盖茨等人的名字在大学生中并不陌生,他们的创业经历也为同学们津津乐道,希望自己有那么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就一番事业,出人头地。

5、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时间上的自由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动力,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如果自己创业,时间的掌握上就比较自由。基于这个原因选择创业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没有事还要守在单位里浪费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自己创了业,就算不睡觉也无怨无悔。

大学生创业有以下优势:

第一,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他们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第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三,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四,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他们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劣势:

第一,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更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第二,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曾有过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第三,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专业如何如何,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大多也只是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像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部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的东西,相反,对那些技术含量一般,却能切进入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第四,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实施全方位扶持政策,而且有充分的组织保证。2008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要求各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并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免征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同时积极促成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政策的落实。大学生创业还有“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的启动。凡是有志向到西部创业的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凭创业计划书,或到西部边远地区从事科、教、文、卫工作,都可向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会申请资助。此外,还有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项目的启动。据悉,该项目是由中央国际联络部、国际劳工组织等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选修课形式在大学开展,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报告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场毕业生双选会上,某单位的招聘台前一下子挤来了个人,但其中只有人是求职者,另外人都是“参谋”——求职者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对于类似现象,有社会学家指出,中国的第一批独生子女正大规模地步入社会,他们的就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应该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重视。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心理较脆弱,承受职场挫折与失败压力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初次步入职场时,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

杨强是南宁某高校届毕业生,是家中的独苗。从今年月开始,为了帮助杨强找工作,他的父亲特地从江西赶到南宁,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下,准备打一场“就业持久战”。对于这样做的理由,杨强父亲的解释是“儿子还小,面对五花八门的招聘单位,不懂如何辨别真伪”。

在今年广西全区首届人才交流会上,笔者看到这样“动人”的一幕:一名女生的父母分开在房地产公司的招聘台前同时排队,而女儿却悠闲地坐在后面一条长凳上无所事事,待快轮到递送简历时,女儿才有些不耐烦地将其父母替换下来,嘴里还嘟哝着“真麻烦!”。

当笔者询问“为什么不让女儿自己排队?”时,女孩的母亲不以为然:“女儿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毕业找工作还要饱受折磨之苦,做父母的理所应当替她分担。”

这样的现象在招聘会场上并不鲜见。一家长对记者说,之所以要跟着孩子来招聘会,是因为怕孩子“稀里糊涂,一不小心就明珠暗投”,父母亲自上阵“心里会踏实许多”。对于要选择哪一家单位,一般会全家人反复推敲,他们讨论的内容包括单位的工作地点、工作的稳定性、工资待遇及发展空间等等。

那么,独生子女的就业心态如何呢?请看广西大学学生会的一项调查:多名独生子女中,有近七成的人对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普遍认为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经验、学历的要求过于苛刻,并且薪水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设想;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找一个离家近、工作相对稳定的单位;在调查中,几乎没有独生子女有自己独立创业的想法。

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普遍不能准确客观地为自己定位,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以及职业能力并不了解,自我评价偏高。另外,他们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存在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把就业前景想象得过于美好或过于艰难,直接导致期望过高或畏缩不前。而且,他们比较注重经济利益,择业时往往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首位。

调查还反映出独生子女就业的一些矛盾心理。许多学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分析,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而是盲目攀比,还有的同学想找一份“比较好听的工作”。不少独生子女寄希望于父母长辈的社会关系,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还有的独生子女因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不扎实等种种原因,没有信心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即将踏入社会的独生子女普遍有一种危机感,他们认为社会竞争太激烈,人际关系太复杂,自己难以适应。许多人选择读研或出国留学以争取一个缓冲期,有的甚至不愿意卷入激烈的竞争中,宁可选择成为一族。

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职业心态,广西大学招生就业办负责人说,作为大学生的独生子女,一直囿于校园生活,经历简单,没有经受过挫折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一旦遭遇挫折,则感到失落、悲观、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从信息来源、联系工作、出面调节到心理辅导等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到细致的工作,以便独生子女在毕业找工作时即使遇到挫折也一样可以充满自信,甚至越挫越勇。但是面临择业就业,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有极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茫然、不自信以及很强的依赖性。

林明是广西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去年通过自己联系实习,最后被北海某公司聘用。如今林明已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他感觉公司员工热情,气氛活跃,工作中学有所用,很满意现在的状态。现在他正准备考托福,出国读硕士,拿到学位再回国发展。

今年岁的小敏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年毕业的她虽然只有两年的“工龄”,却已经跳了两次槽。令她感到自豪的是两份工作都是她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很累,老是加班加点,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而且和我的专业没有一点联系,所以干了一年,我就不干了。刚开始工作时,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被上司批评一两句,心里会难受好几天,还经常落泪。不过,现在已经完全适应和改变了。所以我觉得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并不差。”

李彤是年湖南大学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投简历谋得深圳某酒店财务部会计一职。在该酒店工作年的李彤也有跳槽的打算,她说:“工资不太高,主要是觉得自己没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想跳槽去外企。我最大的心愿是找份好工作,买套大房子,接父母同住,只要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

很多家长对子女择业不放心,但是有父母“亲自把关”是不是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国凯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说,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求职者的人品、学历和经验。独生子女们连找工作都要父母亲陪同,甚至帮忙查资料、填写表格,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的独立能力。

对此,社会心理学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有其特定的成长环境和空间,可以说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在他们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需要大家的关注和引导。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生子女经过几年大学集体生活的磨炼,已经具有一定的自理和交际能力。但他们在工作中的刻苦和创新精神相对弱些,需要用人单位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潜能。

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提出的那样——“爱比维生素还重要”。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长对“独苗”教育比较重视,所以一般而言独生子女智力早熟、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同时,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在爱的阳光中成长,个性发展健全,多数独生子女性格活泼、开朗、大方、敢说敢想。可以说,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只要善于扬长避短,独生子女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是有独立见解的一代,他们是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很强的一代,也是市场经济观念很强的一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