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棒的玉米教案(专业20篇)

时间:2023-11-21 11:51:09 作者:曼珠 最新最棒的玉米教案(专业20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范文五:这份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教育。

《最棒的玉米》教学反思

我读了《最棒的玉米》,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相信自己,只不过有时候需要等一下的。

课文主要讲了“相信自己,但是有时候需要等一下”――老婆婆看了那个最棒的玉米,但是没摘那个的玉米,只摘了其他的玉米,棒玉米经历了风风雨雨、暴晒,最后这个棒玉米被老婆婆摘了下来做种子。

读了课文,使我想到了我生活中去年我生日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叫我唱一首歌,我本来有点害羞的,可是我有信心十足的说:“好。”……最后,这场生日会圆满结束。

我明白了,只要有信心就一定会成功,只不过有时候需要等一下。

《最棒的玉米》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最棒的玉米》,让我感受很深刻。开始的时候在所有玉米中它是长得最棒的一个,骄傲的玉米满怀希望盼着老婆婆把它摘走,可是老婆婆却没有摘走它。这时候那个最棒的玉米开始自暴自弃,它绝望它悲痛,它甚至想自行了断,因为它对老婆婆和自己失去了信心。

最棒的玉米终于盼来了老婆婆,老婆婆自言自语地说道:“这可是今年最棒的玉米,它的种子明年一定比它今年长得要好!”最棒的玉米听了老婆婆的这些话才明白老婆婆的`用意和原因,最棒的玉米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能一时被冷落而悲观,相信自己有时还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我在学习、生活中也常常给自己立下目标,最后不是放弃就是退缩了。读了《最棒的玉米》,我明白了成功在于努力,我也要守住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不能因为失败而悲观,不能因为挫折而退缩。我相信只要认准了目标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最棒的玉米》教学反思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树立自信心是要经受住考验的,坚定不移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成功。

2、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做一个最棒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如果你经过努力,成为了“最棒的”,可是别人却没有发现,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最棒的玉米》,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找到答案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接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玉米最棒的句子。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下面三段话:

“一定是最先摘我啦,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棒的玉米!”一个长得圆圆胖胖的、穿着好几层漂亮的黄绿外衣的玉米骄傲地说。

“奇怪呀,怎么不把我摘走呢?一定是老婆婆的眼睛不好,没注意到我。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最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明天一定会摘我的。”最棒的玉米并不灰心。

你还能从哪看出这是一个最棒的玉米?继续交流。

3、玉米一直都是那么自信的吗?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读一读。相机指导朗读:

“我一直以为自己最棒,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最差的玉米。自负过头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现在只有被火热的太阳烤,被风吹,被雨打,直到烂掉为止了。”

4、理清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并说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四)活动体验,总结全文。

1、认读生字词。

2、活动体验。

小班玉米教案

1、启发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利用玉米进行创作。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玉米实物,玉米食品图片,范画。

1、谜语《玉米》引题。

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观察玉米的整体、局部和细节特征,说说像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现场绘画)。

4、出示多个玉米并随意组合,说说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现场绘画)。

5、提问:玉米可以干什么用?(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应图片)。

6、启发幼儿可以根据玉米的食用功能或外形特征进行添加想象作画,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

7、引导幼儿说说:如果你是魔术师,你会把玉米变成什么?

8、幼儿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大胆的画出自己的想象,最后作品展示。

由于季节性的.原因,没能找到实物玉米棒,活动刚开始时,只是现场画了一棵玉米棒,嘟嘟反应最快,一下就说出了名称,我问“玉米棒像什么?”有的说:像渔网、像鸡蛋、有的说:像芒果、像菠萝。当我把玉米棒横着,问到“如果让你来把玉米棒变一变,你会把它变成什么?”时,有的说要变成火车、变成大卡车……嘟嘟说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他说要把它变成“飞鱼”,我立马添加了几笔,别说还真的很像哦。当我把玉米棒竖着问时,楚楚说出了很奇特的想法――变成小兔的耳朵,变得还真的很不错。因此,由活动中幼儿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他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有实物,可定会更棒的,我相信,此类教学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最棒的玉米》教学反思

《最棒的玉米》讲的是从前有一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收获时有一个很好的玉米认为老婆婆一定会第一个搞它,然而老婆婆没有搞。过了一天、二天、三天……老婆婆始终没有来摘它。那只最棒的玉米绝望了,它甚至以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直到有一天,老婆婆把它摘下来,说:“这可是今年最棒的.玉米,它的种子一定比今年的好。”这时,最棒玉米才明白为什么老婆婆不早点摘它。

看了这篇短文,使我想起了四年级时的一次数学考试。考试过后,我信心满满,认为这次考试的每一非我莫属。然而,在数学老师公布成绩时,95分以上没有我、90分以后没有,80分以上没有我……我几乎绝望了:难道我才考了不到70分?然而,惊喜总是有的。在我万念俱灰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师看了我一眼,说:本次考试最高分……!第一名104分!就在我彻底绝望时给了我惊喜,让我又一次燃起了希望。

人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直噩运当头,在最倒霉的时候不放弃自己,相信美好的日子将会来到。

玉米教案

1.感知玉米各组成部分的特征,鼓励幼儿发现这些部分变通的功能。

2.尝试用玉米的各组成部分设计出不同种类的物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3.积极参与制作,感受到自主创作的乐趣。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玉米教案

秋天到了,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玉米也到了丰收的季节,在我们农村许多的玉米材料都被农民当材烧饭,特别是近几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用液化气了,这些玉米材料都被当成垃圾焚烧,产生很多的烟雾,影响了环境。我想,如果能变废为宝那该多好。结果我发现这些玉米材料颜色很多,很多元化,如果利用玉米叶、玉米芯、玉米皮、玉米须和老师准备的辅助材料做小制作,一定能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同时这些玉米材料也很适合幼儿创造发挥。于是我就就地取材,设计了这一活动。

《最棒的玉米》教学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本课6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寓意。

3.能联系实际谈体会,愿意做一个自信的人。

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师:生字卡,两张漫画:自信的玉米、绝望的玉米。

学生:收集关于自信的名人名言、诗句、故事。教学时间2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满怀激情地读这句话:行,行,行,你真行!棒,棒,棒,我真棒!

2.但是,每个人都有失落的时候。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棒,却没有人夸奖你;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却没有人赏识你……不用着急,学了《最棒的玉米》,你就什么都明白了。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选定的符号勾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工具书与同桌共同完成识字任务。你读我考,检查识字效果。教师抽读生字卡。

3.学生大声地自读课文,让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你的表情。

4.自荐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二句话简要地归纳故事内容。要点:一个最棒的玉米,一次又一次地被老爷爷冷落,误以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没想到老爷爷最后摘走它,是要拿它作种子。

三、课堂练习。

1.写生字。先描后写,每个生字写两遍,一边写,一边记。

2.展评作业。请觉得自己的字写得漂亮的同学,在展示台上介绍自己的得意之处。

四、细读课文,感受情感。

1.出示两张漫画:自信的玉米,绝望的玉米。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绘玉米的不同表情。

2.学生快速默读,找出文中与漫画对应的段落。(第2、6段)。

3自读第2段,你觉得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从棒玉米的样子“颗粒饱满”和语言“长得最好”以及周围玉米的“交口称赞”中体会棒玉米的乐观自信。

板书:颗粒饱满,交口称赞,乐观自信。

4.想象棒玉米说话的样子、神情,读出棒玉米自信的感觉。练一练,推荐读、自荐读。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后评一评。

5.“交口称赞”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周围玉米是怎样交口称赞的,说一说。

6细读课文第6段,体会棒玉米的绝望自卑。

(1)学生自读课文第6段,你觉得这支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从“估计太高”、“最差”、“连……也……”、“自作自受”等心理活动,以及“流下伤心的眼泪”的表情体会到棒玉米变得绝望自卑。(板书:以为最好,其实最差,绝望自卑)。

(2)能读出玉米的绝望吗?练一练,自荐读,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后评一评。男女同学赛读,全班同学自己配动作读。

7细读第3~5段,体会玉米从自信到自卑的感情变化过程。

过渡:一支本来很棒的玉米,后来怎么变得绝望了呢?

(2)谁有过和棒玉米类似的经历吗?给同学们说一说,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棒玉米的这种心情吧。齐读第3~5段。

8细读第7~9段。

(1)就在棒玉米绝望、伤心的时候,一件让棒玉米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发生了什么事呢?学生自读第7~9段。

(2)棒玉米明白了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你知道它明白了什么吗?

(3)你想对棒玉米说点什么?用你收集的名人名言、诗句,结合你学了课文的体会,劝劝棒玉米吧!

《最棒的玉米》教学反思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本课6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寓意。

3.能联系实际谈体会,愿意做一个自信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两张漫画:自信的玉米、绝望的玉米。

学生:收集关于自信的名人名言、诗句、故事。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满怀激情地读这句话:行,行,行,你真行!棒,棒,棒,我真棒!

2.但是,每个人都有失落的时候。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棒,却没有人夸奖你;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却没有人赏识你……不用着急,学了《最棒的玉米》,你就什么都明白了。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选定的符号勾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工具书与同桌共同完成识字任务。你读我考,检查识字效果。教师抽读生字卡。

3.学生大声地自读课文,让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你的表情。

4.自荐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二句话简要地归纳故事内容。要点:一个最棒的玉米,一次又一次地被老爷爷冷落,误以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没想到老爷爷最后摘走它,是要拿它作种子。

三、课堂练习。

1.写生字。先描后写,每个生字写两遍,一边写,一边记。

2.展评作业。请觉得自己的字写得漂亮的同学,在展示台上介绍自己的得意之处。

四、细读课文,感受情感。

1.出示两张漫画:自信的玉米,绝望的玉米。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绘玉米的不同表情。

2.学生快速默读,找出文中与漫画对应的段落。(第2、6段)。

3自读第2段,你觉得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从棒玉米的样子“颗粒饱满”和语言“长得最好”以及周围玉米的“交口称赞”中体会棒玉米的乐观自信。

板书:颗粒饱满,交口称赞,乐观自信。

4.想象棒玉米说话的样子、神情,读出棒玉米自信的感觉。练一练,推荐读、自荐读。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后评一评。

5.“交口称赞”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周围玉米是怎样交口称赞的,说一说。

6细读课文第6段,体会棒玉米的绝望自卑。

(1)学生自读课文第6段,你觉得这支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从“估计太高”、“最差”、“连……也……”、“自作自受”等心理活动,以及“流下伤心的眼泪”的表情体会到棒玉米变得绝望自卑。(板书:以为最好,其实最差,绝望自卑)。

(2)能读出玉米的绝望吗?练一练,自荐读,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后评一评。男女同学赛读,全班同学自己配动作读。

7细读第3~5段,体会玉米从自信到自卑的感情变化过程。

过渡:一支本来很棒的玉米,后来怎么变得绝望了呢?

(2)谁有过和棒玉米类似的经历吗?给同学们说一说,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棒玉米的这种心情吧。齐读第3~5段。

8细读第7~9段。

(1)就在棒玉米绝望、伤心的时候,一件让棒玉米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发生了什么事呢?学生自读第7~9段。

(2)棒玉米明白了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你知道它明白了什么吗?

(3)你想对棒玉米说点什么?用你收集的名人名言、诗句,结合你学了课文的体会,劝劝棒玉米吧!

五、编演课本剧,深化情感,体会寓意。

《最棒的玉米》读后感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在屋子的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随声附和地称赞着。

收获那天,老婆婆只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并没有把他摘走。“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大好,没注意到我。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不知不觉,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在棒玉米的脸上,他抬起头来,睁开眼睛,一下就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老婆婆。

老婆婆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他,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他的种子明年一定比他今年长得要好呦!”

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的原因。

正当他想着的时候,这个最棒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摘了下来……。

相信自己,________________。

3.在文末最后画横线处填上一句话,要使前后文意相通。

4.你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启发?

通过学习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玉米》教案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玉米粒的结构、颜色及排列方法。

2、在操作中,让幼儿获得搓玉米粒的经验,体验劳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玉米粒的结构、颜色及排列方法。

获得搓玉米粒的经验。

1、幼儿人手一个玉米、盘子。

2、搓玉米粒的工具:筷子、贝壳、改锥、小勺等。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玉米食物,让幼儿进行观察,(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看看它是谁?)并给幼儿播放玉米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幼儿深入了解玉米是如何生长出来的。

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青玉米和成熟的玉米让幼儿进行观察对比,让每位幼儿在看、摸、说的过程中了解玉米的结构(玉米皮、玉米粒、玉米糊、玉米芯)、颜色和排列方法。

3、一起探讨搓玉米粒的方法。

二、操作过程:

1、让幼儿自由选择工具搓玉米粒(使用准备好的各种工具)。

2、幼儿在进行操作后,说说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经验感受。(鼓励搓的快的和创新方法的幼儿)。

3、讨论:还有别的方法吗?比如,用手搓,或者其它的工具,请幼儿尝试。

4、说一说:哪种方法好?又快又省力?

5、幼儿进行搓玉米粒比赛。

三、品尝过程:

1、教师和幼儿讨论玉米做的食品有哪些?

2、教师将准备好的玉米糖、玉米爆花等食品给幼儿品尝。

3、教师讲解玉米的作用和营养价值(有利于便秘、肠炎和胃炎和美容的功效等等)。

4、在品尝玉米食品的基础上给幼儿讲解如何做一名不挑食的好孩子。

四、讨论问题:

1、玉米除了做成吃的`东西,它还有其他的用途吗?一起了解玉米粒、玉米皮等可以做成各种漂亮的手工艺品。

2、让幼儿观看玉米皮做的手工艺品图片。

1、希望在小朋友们了解玉米的作用和好处后,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快乐与好朋友或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回家后,搜集玉米皮材料来制作玉米的手工艺品。

2、带幼儿做放松游戏回教室。

3、和幼儿共同分享、交流这节课的感受。

《玉米》教案

学会用玉米粒粘成梅花。

经过学五谷画,进一步对玉米认识。

卡纸上画好腊梅树与枝若干。

玉米粒若干、胶水。

1、今天老师带粮食来了,一起猜猜老师带的是什么粮食那?

2、看小筐里就知道了,小朋友们认识吗?

3、这个黄色与白色组成的叫玉米粒。

4、今天老师教你们玉米粒变身梅花就是粘画,小朋友们想学吗?

二、学用玉米粒粘成梅花。

1、把卡纸平铺在课桌上。

2、五个玉米粒粘成一朵梅花。

3、两三个玉米粒粘成半朵梅花。

4、一个玉米粒粘成凋落的梅花瓣。

5、把玉米粒粘在画好的.腊梅的树枝上。

三、小结。

1、教师教好粘法,让幼儿按自己想法去粘。

2、教幼儿时多加重复的讲和指导。

3、共同欣赏作品。

最棒玉米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最棒的玉米》是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最好的玉米,满以为老爷爷肯定先摘走它。收获那天,老爷爷只摘走了其他的玉米;第二天,老爷爷也没有把它摘走;第三天,第四天……以后十几天,老爷爷看也没来看它,它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它误认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没想到老爷爷最后摘下它,是要拿它当种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课文的线条非常清晰,为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本课教学:

1、从学生的学设计教学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引入课题后,我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来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目的就是想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在民主的交流中,在自主的学习中达到知识共享。

2、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棒玉米从“自信—失落,失望,绝望—明白道理”的思想变化历程,从而感悟人生哲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升华。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目的。

3、注重语文学习的拓展与迁移,把课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树立起大语文观。学完本课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话题:你想对这个棒玉米说点什么?让学生结合学习本课的体会,畅所欲言。目的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

尽管预设的思路和理念都还很好,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时语言还不够凝炼,缺乏激情;朗读时还应注重范读指导等。虽说这些不足让我感觉多少有些遗憾,但它对我以后的教学也不失为一个经验的积累。我愿意在教学中提升,在积累中成长。

《收玉米》教案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2、明白算理,相同数位才能直接相减,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

小结: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练习。

1、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2、一袋气球有56个,已经吹好了22个。还有多少个气球没有吹大?

3、用竖式计算。

4、森林医生。

5.树上原来有47个桃子,小猴子摘了35个桃子。树上还有多少个桃子?

作业布置:回家后问爸爸妈妈的年龄,算一算谁大几岁?再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决。

《玉米》教案

1、了解玉米的基本特征,能将粘土搓成玉米的形状。

2、能大胆地运用工具划出玉米方格,体验粘土造型的乐趣。

粘土、操作板、小刀人手一份;玉米地一块。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扮演猫妈妈:“秋天到了我种的玉米丰收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幼儿观察田地)。

2、来到玉米地,发现地里只有一根玉米了。老鼠偷了玉米,请幼儿帮助猫妈妈一起种玉米。

1、外形特征:师:(拿起玉米地里的玉米请幼儿观察)看一看,玉米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长长的,上面细细的,下面粗粗的。

2、线条特征:师:玉米身上有许多的.玉米粒,那玉米粒是由什么样的线条组成的呢?

幼:竖线和横线。

1、将适量的黄色粘土搓成上小下大的玉米形状。(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2、用工具小刀在玉米身上从上往下划竖线,每条竖线都要空开一定的距离。

3、划好竖线后将玉米横放,从前往后开始划,划一圈。(请幼儿上来操作示范)。

4、把生产出来的玉米“种”在“玉米地”里。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要求:1)玉米的形状是由细到粗的。

2)用小刀划线时要从上到下划,注意线条和线条间空开一定的距离。

3)各组幼儿做好玉米后将玉米按照桌上小旗的颜色种到相应颜色的玉米地里。

2、互相评价。

《玉米》教案

玉木秆、玉米棒、绳子、木板、胶带、地垫等。

1、跨越、跳跃玉米秆时,不能碰倒玉米秆。

2、往靶子上投掷“手榴弹”时,击中圈中心的为赢,没击中的要再来一次。

3、鱼贯式进行游戏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看看谁参加项目多且不犯规,谁将获胜。

1、举重

2、投掷

用玉米秆与玉米棒、地垫做成靶子,在上面画上圆圈,在玉米棒一端缠上布头,做成“手榴弹”,让幼儿站在固定的地点,挥动手臂,拿着“手榴弹”,对准圆圈投掷,既锻炼幼儿的.瞄准能力,又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3、跳跃

把玉米秆裁成长短相同的小棒,用线绳固定成大小合适的方形框,在地上并排摆放,让幼儿双脚并拢,连续行进跳,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4、钻爬

把长长的玉米秆左右交叉,上端固定,搭成小帐篷,幼儿双手双脚着地弯腰向前爬。

5、跨越

用木板、玉米秆组合做成跨栏,幼儿先助跑再跨越过去。

《玉米》教案

1、让幼儿了解玉米的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小篮、箩筐、护袖、帽子、电饭锅等。

1、让幼儿闭上眼睛,张开嘴巴,教师把事先剥好的熟玉米让幼儿品尝,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刚才吃的是什么?”“什么味道?你以前吃过吗?”(幼儿相互交流)。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种下的玉米怎样?

3、带幼儿去园内的玉米地。

(1)先引导幼儿观察玉米苞子和玉米穗子。启发幼儿能说出有的玉米苞叶和穗子已经变黄了,是成熟了;有的玉米苞叶和穗子是绿绿的,里面的玉米是嫩嫩的,还没有成熟,所以还不能摘。

(2)老师示范掰玉米,一手扶着玉米杆,一手用力往下掰。

(3)幼儿掰玉米,教师指导。

4、师幼坐在田头边休息边讨论吃玉米的'好处,知道玉米是粗粮,了解玉米的用途。

教师小结:玉米的用处很多。

(1)可供食用。(煮玉米棒、爆玉米花、剥粒炒菜等)玉米含大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有健脑作用。

(2)可供工业作用。(玉米用来酿酒、制淀粉、制糖浆、葡萄糖、塑料、酒精等)。

(3)可用来榨油。(玉米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有一定医疗作用)。

(4)可用作饲料。(玉米全株都可作饲料用。有“饲料大王“的称号)同时安全教育,提醒幼儿:已霉变的玉米不能食用,里面有许多有害物质。

5、幼儿动手:先剥去玉米外面的苞叶,再洗干净,然后放进电饭锅。

1、一起品尝煮熟的玉米棒,并相互谈谈成熟的老玉米和嫩玉米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2、在已学习剥豆的基础上,把摘下来的玉米先剥去苞衣后洗干净,再把玉米粒一颗一颗地剥下来放在盘字里。

3、把剥好的玉米粒送到厨房给阿姨做菜用。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幼儿在“选玉米”—“种玉米”—“我们帮玉米除草、浇水”等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收玉米”,兴致特别高,吃得也特别香。是啊,还有什么能比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值得高兴的呢?幼儿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劳动的技能,达到了“教学做合一”的目标。

《玉米》教案

(二)出示树的结构图,了解树的基本结构。

1、观察树的基本结构。

2、老师小结:树是由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组成。

(三)引导幼儿制作创意树。

1、出示材料魔法玉米。

2、示范将魔法玉米轻轻地蘸上一点水,再和另一个魔法玉米连接。

3、请个别幼儿来示范。

4、全体幼儿动手制作,老师指导个别。

(四)师幼共同合作来布置大型树林。

1、出示范例。

2、 “我们可以将做好的魔法玉米树布置成一个树林了,树林里有好多的树,真是漂亮极了!”

此次教学活动设计,难易程度非常适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活动氛围不错。究其原因,一是,课件制作很漂亮,各种各样、不同季节的树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二是在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中心,引导他们认真观察树的结构,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创意树,并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动手,他们都很认真地制作,并且制作出来的魔法玉米树各不相同,有些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制作了“剑树”“钢琴树”等等。但是,很多魔法玉米树没有树根,以至于站不起来,达不到立体树的效果,那么我在介绍树的结构时,应该要设问为什么要有树根,它有什么作用,这样会更好。

《玉米》教案

在教师带领幼儿认识玉米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还想用自己的小手对玉米进行变身活动,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很快就生成出"我和玉米交朋友"这一主题活动。

1、在认识玉米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发对玉米制作物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1、玉米棒、玉米包衣、玉米须、玉米梗、玉米粒若干。

2、胶泥、色纸、胶水、彩笔、去掉尖头的牙签、棉签、剪刀、图钉、颜料、毛笔若干。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玉米材料。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活动区里各种不同的玉米部件,教师倾听幼儿的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

刚才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摸上去后有什么感觉?

二、引发联想。

1、这些玉米棒、玉米须、玉米包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

2、如果把玉米包衣和玉米棒或是玉米粒和其他的玉米部件拼起来像什么?

1、幼儿自由结伴讨论创作主题。

你们能用这些玉米部件合作制作出一些东西吗?

2、制作前议论:

如果遇到……的现象,你会?

3、鼓励幼儿合作,并会根据主题选择玉米部件进行创作,教师适时给予帮助。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与评价教师肯定和接纳孩子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创作的快乐。

在幼儿观察玉米部件的时候,虽然幼儿身处农村但对玉米的认知表现得很陌生,只知道有玉米粒而对其他的玉米部件不了解。由于老师解释得不到位,在讨论的时候出现了卡壳的现象。老师很急躁,拼命解释都无济于事,引发幼儿联想,把玉米粒和玉米棒拼起来后像什么,再次引导幼儿讨论创作主题后进行创作,最后展示作品。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都能动起来,拼贴出不同的图案。

《数玉米》教案

此数学活动结合季节和生活,扩充孩子的生活经验。而徐老师就是从小朋友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幼儿常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知道玉米是幼儿很熟悉的,但是对于颗粒排列的特点并不了解,为此设计了此活动,通过自由探索、同伴互助、总结经验等方法,帮助孩子获得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知玉米种子的环形排列方式,并能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识并记录正确计数从而发现玉米排列的规律。

既激发了幼儿解决困难的信心,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第二环节中,教师出示玉米,提供每位幼儿一人一段玉米,让幼儿观察玉米种子是怎样排列的,并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数玉米列数并记录结果。

在第三环节中,教师再次给幼儿提供新的玉米段,再次数玉米的列数,并记录结果。

《纲要》中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些材料应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它们;使幼儿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发现。”徐老师为孩子准备了以下操作材料:玉米小段若干、大头针、橡皮泥、发夹、笔、牙签等辅助物若干、记录表、笔。

让孩子大胆的尝试数玉米,并感知玉米的基本排列形式。而其中的表格的记录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验证了幼儿的探索的结果,更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一种复习。

在本次活动中,徐老师将活动目标设为以下两点。

1、感知玉米种子的环形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识并记录正确计数。

2、学习分析记录结果,发现玉米排列是双数的规律,感受大自然中数量有序出现的神奇效果。

活动的过程应该是为目标而服务,为了更好的去完成预设的目标,在本次活动中,徐老师将目标贯穿在活动的过程中,重难点目标在活动中体现较明显,多次有递进性的操作,让幼儿掌握了数玉米的方法,并根据幼儿的记录,发现玉米排列的规律。

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幼儿自己的方法来数玉米列数并记录记录,然后请幼儿用讨论出来的方法进行数玉米列数并记录方法,最后再提供新的玉米段进行数数并记录发现规律。《纲要》指出,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知识经验的主动构造者。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都能主动去学,达到了《纲要》中指出的“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建议:

由于个体差异,有个别幼儿能力弱、动作慢,与集体活动不太合拍。教师可以多注重一下幼儿的个体差异。

活动中,幼儿自由散漫的现象比较严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数玉米》主要是让幼儿练习环形数数。我主要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办法数出玉米有几排,并且做好记录。之后,请幼儿集中交流。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方法。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请幼儿再次观察并记录,引导幼儿点数首尾相接的玉米列数,从中发现玉米列数是呈双数排列的科学规律。整个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会了观察并且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但是活动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由于我准备的玉米段是头尾排数不怎么整齐,影响了孩子们准确的数出列数。因此,下次还是要选取玉米中间的段数比较好。此外,孩子们的集中时间太慢,我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听到音乐后迅速坐下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