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书心得 孟子心得体会(模板5篇)

时间:2023-09-23 00:37:56 作者:念青松 孟子读书心得 孟子心得体会(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孟子读书心得篇一

读大学时,那位古代汉语的老教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那《孟子》是要求全书背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特别的机缘,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喜欢孟子散文中那种雄辩的气势。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我常常慨叹,要是孟子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读孟子的文章,我总是因此而想到艺术作品中那些大律师的“雄辩”或“诡辩”的场景,那些有经验的律师去质问对方律师的委托人时,只要求回答“yes”or “no ”,从而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样,让那些国君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成功地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近来再读《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辩风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国之中的不足,那样会让好大喜功的君王难以接受,于是他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巧妙地将话题转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接下来,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让梁惠王明白并承认,自己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还有那次孟子见到齐宣王,为了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从“好乐”切入话题,他先是运用转换话题、偷换概念的方式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从而激发了齐王的兴趣,他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但孟子并没有就此阐发他的道理,而是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个问题,让齐王很容易地同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数人乐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从而诱导出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于是他滔滔不绝地“为王言乐”,引导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意即: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但是我们知道,齐宣王真正关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这与孟子的“王道”主张是完全相对立的,可是孟子凭借着他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我真的佩服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难怪后人要尊他为“亚圣”了。

可是此次再读《孟子》,我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结果上: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我不得不慨叹这口才的苍白无力的尴尬了。

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是孩子,注定他们就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不也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来反思吗?如何用一种最有效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选择,而不是以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去规定、去限制。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卓有成效,我们才能解决这口才的尴尬问题.

孟子读书心得篇二

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论语》和《孟子》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两大经典之一。《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以言论为主的经典著作。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被誉为圣人之言。而《孟子》是孟子的著作,以孟子的言论为主,强调人性本善,提倡仁义道德,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作。

第二段:对《论语》的心得体会

《论语》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深刻展示了孔子的思想及其教育原则。其中最为深化人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从而做一个有德行的人。这使我明白了,只有内在的修养才能够使一个人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做到言行一致。除此之外,《论语》还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首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和身边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通过学习《论语》,我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明白了家庭和社会的互动性。

第三段:对《孟子》的心得体会

与《论语》相比,《孟子》更加注重人性和仁义道德的思考。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了本真的部分。他强调了人们要追求孟子提出的四端:仁、义、礼、智。仁是 指善良和仁爱,义是指正义和公平,礼是指社会规范和礼仪,智是指人的智慧和才能。这四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还是解决问题,只有坚持仁义道德的原则,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通过读《孟子》,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纷乱性,也意识到了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第四段:对《论语》《孟子》的共同之处的体会

尽管《论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性和仁义道德的思考,但这两本书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了人类社会和个人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两者在追求德行的道路上是相通的。他们都强调了人的善良和积极的一面,都强调了仁义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读完这两本书,我深深地明白了道德的力量和推动力,也意识到了自身在道德行为上的重要性。

第五段:对《论语》《孟子》的启示

《论语》和《孟子》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无数人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学习这两本经典,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并从中获得各种启示。这些启示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完善有指导意义,也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因为一个良好的社会需要建立在优秀的人性和道德基础之上。《论语》和《孟子》深深地印刻在我们心中,提醒着我们要追求道德上的高尚和完善,同时也反思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并以此去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以上是对《论语》《孟子》心得体会的一篇连贯的五段式文章。通过学习这两本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感受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些心得对于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具有深远的意义。

孟子读书心得篇三

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认真思考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应该干什么、今后将会留什么。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不仅是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了解当初为何入党,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我是1994年加入党组织的,当时入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向表现好的同志学习,努力工作,干出成绩,做好各项工作,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在思想信仰上,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定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在我人生阶段每个关键路口,我都离不开党的教育和培养。

小时候喜欢看电影,特别是革命战争片子,每每会被片中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从小便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留下深刻印象。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工作单位是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在计划经济时主要负责棉麻收购和化肥发送,平时工作倒看不出什么,只是上班时走得早一些,下班时来家晚一些,但是一遇到阴雨天,就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记得有一次,他在化肥仓库工作,中午刚到家准备吃饭,看见天突然变了,他只说了一句:糟了,就骑上自行车走了,走后没有多久,天就下起了大雨,等他回家时,他浑身的衣服都湿透了。我母亲埋怨他,他说:今天上午给供销社发化肥,中午看见天还可以,化肥堆没有好好盖上,幸亏我去的及时,不然被雨水一冲,化肥不定要损失多少呢。我母亲说: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就你积极。父亲把眼一瞪:如果公家的化肥被雨冲走了怎么办,我不带头,谁带头?衣服湿了怕什么,可化肥被雨水冲走了就再也扫不回来了。我那时年纪小,不懂得什么,就是认为父亲为了工作,家可以不顾。

工作后,单位同事不少人是党员,心中也想加入这个组织,后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机会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对党的先进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明白了小时父亲说的那句话:我不带头谁带头。这句话不就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吗?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父亲正在尽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

入党后,我的介绍人对我提了几点要求,一是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税收事业工作。二是入党是我人生政治生命的开始,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起好这个头,要深刻认识这只是人生的起点,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要认识到这是作为一名党员的加油站,要鼓起干劲,奋勇前进,工作中多关心群众,多想着群众,思想境界要高于群众,处处要起带头作用,特别是在税收工作上,要清正廉洁,不贪一已之私。

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党员,我要积极投身到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刻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的伟大意义,深刻认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议的根本任务,深刻认识先进性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认真履行党员的八项义务,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把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在工作生活中做到,一是必须始终把坚持理想信念作为共-产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二是必须始终把改造世界观作为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三是必须始终把重事业、淡名利作为共产党人的崇高人生追求;四是必须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从学习开始,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为。

今后在工作中,我要始终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较高的税收业务水平和为党的税收事业奋斗终身的事业心;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努力实践为基层、为每个纳税人、为党的税收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思想,全面贯彻党的税收政策,坚持税收法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将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孟子读书心得篇四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随着对孟子思想的深入了解,我不断深化对其思想的领悟和体会。本文从孟子的人性论、爱国思想、教育观、仁政思想、道德标准等五个方面着手,分别述述我对孟子思想的感悟和思考。

第一段:人性论。孟子认为每个人天性中都有养育和培养的良性智性。人性的善与恶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我认为,通过教育与社会环境的改造,人们的善良本性会得到更为充分地发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这意味着学校与社会应该拥有相应的文化标准和道德规范,以加强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力度,培养人们的好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段:爱国思想。孟子一直笃信爱国思想,认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是密不可分的。他强调,“爱某国家者,必也先自爱某国家”。我的理解是,一个人身处的环境就是他的生命之地,要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家园。只有为家园发展和繁荣而努力奋斗,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保持一颗爱国之心,尊重本国文化和历史传统,在共同奋斗中为国家进步和强大做出贡献。

第三段:教育观。孟子把教育看做是人的心灵成长和全面改善的过程。在他看来,教育应该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人的情感、责任感、思考能力和道德品质。教育应该是一种启迪人性的过程,让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感知生活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真谛。因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教育的实质,将其作为提升个性和幸福感的方式和手段,倡导和推广优质教育。

第四段:仁政思想。孟子所倡导的仁政思想是指,以民为本的政治方式,以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改善政治管理和社会治理。我的理解是,仁政是真正关注人民利益和民生的政治理念,体现了公正和人性化的行政管理,它将为政治稳定和金融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为了实现仁政,需要加强国家和政府机构对公正和平衡分配的重视,增强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的稳定性。

第五段:道德标准。孟子认为道德准则是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与标准为,它可以约束人类行为,促进行为规范化和人类道德自律。我的理解是,道德规范不仅是个人需要遵循的标准,也是社会生活优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树立高尚的品德、维护和加强互信,注重恰当的社会文化传承,并倡导和推广道德标准的实践。

总之,孟子思想涵盖了人性论、爱国思想、教育观、仁政思想和道德标准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理念对于我们进行道德职业教育以及智能科学课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我们不能仅仅是从传统思想中汲取知识,而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充分地挖掘传统思想中的智慧点,运用到现实工作和学习中,为个人和社会的改善改造做出积极贡献。

孟子读书心得篇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没有子孙后代最为重要。娶妻本应先告诉父母,舜帝没告诉父母而娶尧帝的二女为妻,就是因为担心绝了后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来,虽然没有禀告父母,就和禀告了父母是一样的。“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后来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对父母无条件地屈从,容忍他们做不义之事。这就很值得我们回味了。很多同志说,为了父母去结婚。如果为了父母去欺骗一位异性而结婚,当然也就是“陷亲不义”了,无后问题没解决,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