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

时间:2023-07-07 14:10:13 作者:曹czj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休息,百无聊懒,感觉好无趣! 女儿提议:带我们去上海自然博物馆看看。有孩子们请客,我当然高兴!

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地铁13号线,它特意建立了一个站点,并设有多个出口,给予前往观光游览的人们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绿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馆,门票30元,人好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首先看到了两具高大的恐龙骨架,超大无比的大恐龙一下进入眼帘,那仿真模拟的深沉高亢的声音在整个空间回荡,似乎一下子把观光的人们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几万年前。。。

展厅里还有许许多多动物的标本:金丝猴、大熊猫、金钱豹、虎、亚洲象、梅花鹿、羚牛、扬子鳄、白鲟、狮子、长颈鹿、袋鼠还有恐龙蛋等等,那动态十足的摸样,栩栩如生。

生命的长河奔流不息,绵延至今40亿年,谁也不能窥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罗棋布,编辑海洋、天空、陆地,谁也无法令它们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时空,济济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长河汇聚凝结一瞬。一件件的珍贵的标本待给我生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么?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么?你可以在这别有洞天的博物馆里找寻,追溯,甚至可以亲身体念遨游星空的感受与美轮美奂的奇异过程。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各场馆错落有致,是根本看不过来的,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的时候,参观的人流还络绎不绝进入。

上海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是集视觉、听觉、触觉的自然科学的一次盛宴。她让我获得了不少新的知识,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最新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6月30日上午,机关服务中心组织党员活动参观首都博物馆,看到一对对的小学生在馆前合影留念。多么熟悉的一幕,不禁唤起儿时的回忆,中心的全体参展人员也展开党旗在首博馆前合影。此刻我感觉到时间变得之快,几十年前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的情形,历历在目,有生第一次参观博物馆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也是“七一”前夕,只记得站在红旗下,举起手臂攥着小拳头,幼嫩的喊出“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然后参观,回来老师让我们写“观后感”,只记得其中一句话,看了一堆石头、 瓦片、破盒、破罐,特没劲,手枪大刀可是真家伙。

几十年后的“七一”又参观博物馆,也许还是现在学生时代,每次参加什么活动,老师都要布置作业写“观后感”的习惯,此时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让我又想写点什么。

本人酷爱参观展览馆和博物馆,不论出差旅游每到一地,只要有时间条件许可,都把参观当地博物馆作为首选,他是你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回顾多年来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与感受,让我感受到祖国历史的脉搏与改革开放的脚步。

记得小学时代,第一次参观天安门侧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那时对那些古人类创造的石器工具、陶罐、瓦片、不知其意义所在,只对刀枪感兴趣,也激发了我动手的能力,参观后就动手用木头,削刻了一支形驳壳枪,在以后的观展中看了中国的印章,他让我萌发了学习篆刻的兴趣。而今在进入博物馆,又是一种不同的心态与感受了。

当你步入博物馆就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把你带入了那远古的洪荒时代,我站在那古朴、泛着钢绣的青铜器前我欣赏已不是它的器形与上面雕刻的文字。我只感受到一股够重的历史气息迎面扑来,它似一种气场,凝缩了中华几千年前的信息向你释着。

当我仰视着那些精美的字画,我已不再解谈其中的内容,站在远处看,你似感觉到画中的人物飞翩翩得向你走来,那字里行间,急似飞流瀑布,缓似行芸,感觉妙不可言。

当我俯视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器,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古人琢玉的场面,过去人们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你就理解了什么事巧夺天工了。

在浏览神采各异的瓷器时,想得更多是不可思议,我想到古人,金木水火土的运行,让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你不得不感造物主的神奇。

北京风俗展又让我联想去探讨,为什么祖先会把皇城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

走马匆匆时进午,走出博物馆还在回味,似知道了很多又似一片模糊。

于西城三里河悟堂南窗下

最新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上周五,我们去了博物馆参观。

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古代的一些文字和图片,比如:我们淄川天然形成的蛤蟆石,雄伟的……在一楼看到了一些陶器和一些关于未来的图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机器人和人合成的“人”,那个图上面画了一个人:一半是机器,一半是人的身体,上面还写了一些关于这张图片的介绍。

三楼是最好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电脑,还有一些:鲁班木球、猜生肖、测发电力、磁力乒乓球、滚珠子、节能灯、融合镜……可好玩了,其中我最爱玩的是鲁班木球,虽然很难拼,但我也拼起来了一个。

这个博物馆真有趣呀!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科学道理,比如,像电脑里的一些游戏给了我一些启示:不能乱杀野生动物,不要乱砍树木,不能随地吐痰……在玩节能灯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要少用电。在玩测电力的时候我知道了:手心的汗越多,放电的可能性就越大。

参观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专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愿望。

最新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清晨,睡眼朦胧地从校车上下来迎着微风,我们站在了朝晖的校园,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漫步在在喧嚣中仍保持着自己韵味的老城区里,怀着对博物馆的期待,一路笑着、聊着。终于,我们到了。

钢架结构的外形,和边上建筑物毫无违和感的时尚感。第一眼的博物馆,最先让我感受到的是科技感,可一进馆,它的气质就变得不一样了。简洁的白色大理石墙壁、做旧的墙壁、墙上刻着的古文,一股书生气迎面而来。

一进入正馆,便被那厚重的历史气息所感染,可能是对许久未碰的历史重燃兴趣,又或者是单纯得满怀学习之心,大家出奇得都对馆里的各种石器、青铜器、瓷器等古老器具充满了兴趣。

在美丽志愿者小姐姐的带领及讲解下,同学们对着那些认不出名字的文字有了新的认识。石器虽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观精致,甚至还略有点粗糙。但古人们可以用它狩猎、切割食材,对他们的生存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由石器时代步入青铜器时代表明人类的历史更进一步了。

历史的古朴——于心间荡漾,而这时,浙江正处于战国时期的吴越之地,馆中陈列的大量的戈,矛,剑等冷兵器,虽然经历了时间的冲蚀,有些已生锈,有些已氧化褪色,有些甚至残缺破损了,却能依旧泛着亮光。用青铜制成的酒杯,大方鼎可见当时人们对于享受生活的意识的加强。

再往前走,便是一件件光滑有色泽的瓷器,上面有着不同的花纹和不同的图案,又或是不同的烤漆,不同的烤花,这让我们感慨古代人们强大的智慧和细致的想象,即使放眼于现代,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墙上精美的壁画把我们从现代拉回了古代,让我们感慨壁画精致的同时,感到了南宋时期浙江的繁华,只是统治者偏安一隅,让这繁盛只是昙花一现。

而现在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要正视现在的处境,经历了高考浪潮,来到了大学,更应该脚踏实地地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为踏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做准备。欣赏着东晋书法大师王羲之刚劲有力的兰亭序字迹,读着山水派诗人谢灵运所作的名句,不仅对他们那种一丝不苟,入木三分的精神所敬仰,也对自己知识的匮乏而深感惭愧。

最新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假如你喜欢在都市中漫游,却忽略了光顾博物馆,你的损失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假如你喜欢到书海中遨游,内心深处肯定有过很多感动和追忆,会与“鲁迅”这个名字紧密相联。

那么,不妨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到鲁迅博物馆寻觅先生的足迹,你收获的将是意想不到的丰饶。

坐落在阜城门内的鲁迅博物馆,是一个闹中取静的传统园林式庭院,绿草如茵,佳木葱茏。先生的白色半身雕像伫立在风中,长长的围巾似乎翩然起舞,触动着你的思绪翻飞。他侧目凝视着东南方——那是故乡浙江绍兴的方向。他的脸部线条呈现出一贯的硬朗,双眉微蹙,好像直到今天也一刻没有停止过思索。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我和妈妈来到了鲁迅博物馆,参观了鲁迅先生的生平。走进展厅的一层,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经典名句被镶刻在墙壁上。《阿q正传》、《呐喊》、《狂人日记》……“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我还从未读过先生的书,我似懂非懂地看着……展厅的二层按照先生生活的足迹一一做了介绍:南京、上海、日本、厦门、北京……我知道了先生的童年、知道了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知道了先生用他犀利的笔对封建旧思想、旧传统的抨击。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在他病逝后,灵柩上覆盖着一面上海民众敬献的白色旗帜,沈钧儒先生题写“民族魂”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最新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今天,叔叔带我和俩哥哥一起去xx博物馆参观。

我们乘公交车到那儿,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排的队伍十分长,足足有好几十米呢!叔叔告诉我们,现在因为放暑假,所以去博物馆不用买门票,所以才招来了这么多人,如果要付钱,可能只有一半游客都不到。

大约过了半个多钟头,我们终于进博物馆了。

我们分别参观了雕塑馆、绘画馆、书法馆和玉器馆等7个馆。最让我好奇的是陶瓷馆,这个馆里面的陶器都十分精美。陶瓷——是展现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物品。如果叫我们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机器,我看也不一定能造出这么精致、美观、纯朴的陶器来。特别是我看到那个血红色的陶器,有你脑袋那么大,听叔叔上上面的颜色就是用血染上去的。一听到这儿,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雕塑馆里可是“危险重重”,不要以为是进了里面就出不来了哦!其实“危险”就是那几尊雕塑,只要你碰了这几尊雕塑,你立即会触电:轻则浑身麻;重则当场死。这表明了现代科技有多么发达。有一尊雕塑特让人惊讶,这是一块很大的石象,里面足足刻了一千多个小佛,只有指甲那么大!这看出古代人是多么聪明。

今天,我的知识大有进步。

期盼已久的一天终于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可是我小学生涯第一次和全班同学一起出游。

在参观过程中,最让我难忘,也最让我触目惊心和担忧的是刚进馆导游给我们看的视频。现在的八水有的已经断流,有的河床干涸,还有的到处可见垃圾……而且全球已有七亿人左右经常面临“用水危机”。我想:如果没有水,那庄稼就会长不出来,如果庄稼长不出来,农民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牛、羊也支撑不了多久,如果牛羊支撑不了多久,世界人民就没有吃的、喝的了,很多人都会饿死、渴死。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啊!

这次参观水利博物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节约用水!

最新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5月26日,我们集体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马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活动,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通风设施好,装饰古朴典雅,给人凝重、舒畅、清新之感。整个陈列分为序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序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黄河巨幅彩照,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它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的20xx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等,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地展现了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既突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专题展览厅位于序厅西侧,陕西青铜器珍品展和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首次推出的两个专题展览。展厅面积约26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组)。其中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选取这个陕西历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横断面,从种类与用途、铭文与书法、造型与装饰、随葬与窖藏、青铜铸造工艺五个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铜器260件(组),整个青铜器展室给人一种厚重凝炼的感觉。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时间为序,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个阶段,分别以神武鹰扬、气势古拙、神韵质朴、仪态轩昂、典雅华美、灰色凝练、余光明媚为主题展示了陕西乃至中国陶俑的发展过程。

其中展示了八大类,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漫步在五个大的展览厅中,可以感受到陕西汹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馆的几个小时中,我们一举跨越了从公元前21世纪到现代社会。通过一件件的文物,我们无声的与古人默默对话,感受着几千年甚至数千年劳动技术结晶所带来的冲击。思想接受着历史大浪的冲刷,历史推着我们的好奇发笑。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同学们对历史文化也会有新的体验和理解。

如今的中国,已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稳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势愈发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仍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战,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文化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学习和实践,继续革命前辈们奋斗终身的事业,积极发挥现代大学生团员的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5月26日,我们集体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马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活动,充分感受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通风设施好,装饰古朴典雅,给人凝重、舒畅、清新之感。整个陈列分为序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序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黄河巨幅彩照,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它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的20xx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等,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地展现了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既突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专题展览厅位于序厅西侧,陕西青铜器珍品展和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首次推出的两个专题展览。展厅面积约26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组)。其中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选取这个陕西历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横断面,从种类与用途、铭文与书法、造型与装饰、随葬与窖藏、青铜铸造工艺五个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铜器260件(组),整个青铜器展室给人一种厚重凝炼的感觉。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时间为序,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个阶段,分别以神武鹰扬、气势古拙、神韵质朴、仪态轩昂、典雅华美、灰色凝练、余光明媚为主题展示了陕西乃至中国陶俑的发展过程。

其中展示了八大类,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漫步在五个大的展览厅中,可以感受到陕西汹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馆的几个小时中,我们一举跨越了从公元前21世纪到现代社会。通过一件件的文物,我们无声的与古人默默对话,感受着几千年甚至数千年劳动技术结晶所带来的冲击。思想接受着历史大浪的冲刷,历史推着我们的好奇发笑。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同学们对历史文化也会有新的体验和理解。

如今的中国,已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稳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势愈发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仍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战,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文化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学习和实践,继续革命前辈们奋斗终身的事业,积极发挥现代大学生团员的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