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楷书心得体会论文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实用7篇)

时间:2023-09-17 22:22:43 作者:书香墨 最新楷书心得体会论文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实用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楷书心得体会论文篇一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有幸被派遣参加了由西宁市教育局在市少年宫举办的首届西宁市中小学教师书法培训学习班。此次培训班旨在促进“书法进课堂”,来自全市五十多所中小学的老师,聆听了来自于中国书法协会、青海省书法协会、青海书画院的诸位名师讲座,他们就书法与写字、教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精辟的讲解与指导。

八天的培训时光,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犹如白驹过隙般短暂,但我却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此次培训不仅使我对书法专业知识有了较系统了解和新的认识,而且也认识到教育工作者对书法传承的重要性所在。

在培训中,指导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对书法艺术有了崭新的认识。过去一直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字写得好,就是书法学得好。我对于书法的爱好,平时也就是凭兴趣写写画画,照猫画虎。而现在才知道那是狭隘的认识,是单一、片面的认识,是非常好错误的认识。

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是门艺术,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不是简简单单地能写好字就是学好了书法,是需要用“心”去学,花时间去学的艺术。要想在书法上有些成绩,首先得会观察,观察将直接影响到写字的准确度,只有全身心的“进入”字帖才能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做到了,要会读贴,读贴要读到字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要读出每一笔画的特点,读出笔画的律动和节奏。读贴读准了,就可以临帖了,当然,这里的临帖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尽量准确地还原古人的用笔,临帖的时候要入贴、入骨,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筋”“骨”“肉”俱在,才不会和古人的字看似两张皮。观察、读贴、临帖之后进行仿作,仿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进行加进自己的风格进行创作。

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这是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普遍所达成的共识。所以,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平时要坚持练字,掌握这一专业技能,不仅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一种责任,那就是传承祖国书法传统文化的责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而目前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传统的书写方式面临着电子商品的空前挑战,汉字书写水平的群体化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新技术的冲击并非导致人们书写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崇尚快节奏和新鲜感的现代文化中,人们开始越来越忽略古老汉字所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也逐渐钝化了对汉字独特美感的审视能力,对传统汉字文化缺少一种心底的珍视和敬畏。

对中小学生而言,书法课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对于国家而言,书法课不仅提升国民素质的要求,更有着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滋养子孙的现实意义。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书法教育从娃娃抓起。学生的书法教育是和老师分不开的,要想“书法进课堂”顺利开展,在学校里开设书法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不足,市教育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合青海省书法协会开办了西宁市首届书法教师培训班。我想这也许就是开办此次教师书法培训班的根源所在。

同时,此次培训班得到了西宁市中小学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参加培训的老师的充分肯定。在培训的最后两天,一位和我同年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听说我在培训书法,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到培训班旁听,表示明年果还有培训一定报名参加。最近几年,我所在的西区教育局每年对新聘教师进行基本功过关测试,在测试中毛笔字过关率是比较低的。所以非常希望,市教育局能为我们年轻的、爱好书法的教师多举办几次这样的书法培训。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我们年轻教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尽快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楷书心得体会论文篇二

我们是从第三周开始上课直到第十周,虽然只有七周的课程,却让我体会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她随着语言的发展的历史的推进,越来越有意义,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熟。她由简到繁。由偏到全地发展成了一种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珍珠。所以在这仅仅七周的书法课上,我认真学习着她其中的奥秘。

我感觉汉字是个神奇的产物。汉字有其自身的结体规律性,但同时又具有在规律性有限的范围内的无限可为性和可塑性。人说“字如其人”,这就是人们根据事实作出的一个总结。不过的确,每个人写的字都不一样,正如每个人的面孔都不一样一样。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有鼻子、眼睛、嘴巴,但就是因为有那么一点点的差异,每个人又构成一个独特的个体,但也有美、有丑。汉字也是一样,本字的结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而我们所以看到的各种字,有的能臻于心手会归、神融笔畅的高妙境界,而有的却困顿疏陋、难于成形。这个事实就说明了汉字的可为性和可塑性。

在书法课上我体会很深,书法是一门关于书写汉字的学问,但如果只把她局限在“写字”上,就把这门学问限制在了“蒙童”小学阶段了。我们应该认识到,要想把“字”写好,需要注意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所有汉字都是由最初如图似画般的形象、各具意态的笔画、多种形式的穿插组合而成的。所以我们在写汉字时要了解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再者,要了解书写的一般规律,就是在常态情况下,同一个书写者不管使用什么样的书写工具,写出来的`字的基本面貌是统一的。所以,平时如果我们熟悉了一个人的字体后,不管他在用什么笔写就很容易分辨出他的字体。然后写字是学习的一种手法就是切入法。所谓切入法就是由左上向右下迅速落笔,然后运笔。切入法是写粉笔字和钢笔字的最基本的起笔方法。总之,要写好字就要了解写字的基本规律与手法。

然后,在毛笔字课上,老师还教了我们一些写毛笔字的写字技巧。

一、面对笔画少的字就有三种处理方法:

1、横向笔画比较多的就要横向发展、要写扁一点,如“二”。

2、纵向笔画比较多的要写瘦一点,如“月”、“日”。

3、像“白”、“日”要写小一点。

二、上下结构的字要天覆地载,像“普”、“命”、“夫”“恐”。

意思是,上面大一点的要能遮住得下面,下面要能承载住上面。三、要记住: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这些技巧让我的毛笔字一步步提高,虽然还不是太好,但较于以前已经提高很多很多。所以这短短的书法课程让我学到很多,感谢老师你的教法让我的毛笔字一步步提高。

楷书心得体会论文篇三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其书法先学大王,后学颜真卿,其小楷代表作《赤壁赋》,《怀素自叙帖》。赤壁赋又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着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北宋元符元年,居戎州时,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意境,于今宜宾市郊北凿石饮水为池,曰“流杯池”。其书法带有行意,如长枪大戟,小楷书法代表作有《苦笋帖》。(2011年拍卖4亿多人民币)。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吴人,祖籍太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因其母与皇太后交好,米芾可以经常出入皇宫,能见到许多真迹。其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号称可以悬腕写小楷,其小楷代表作为《皇太后挽辞》。

蔡襄,字君谟,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书法精妙,恪守法度,有晋唐风轨,前代意韵,变态无穷,真、行、草、隶四体都达到妙胜之境。欧阳修称“蔡君谟(书法)独步当世”。其小楷代表作为《谢赐御书表》,因其书法取法古朴,是十分值得临的法贴。

张即之,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今安徽和县)人,生于名门显宦家庭,为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系中唐着名诗人张籍的八世孙。以父荫铨中两浙转运使。举进士。历官监平江府粮科院、将作监薄、司农寺丞。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阁致仕。后知嘉兴,以言罢。张即之书法深受唐人影响,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后转师米芾,参以汉隶及晋唐经书,加上受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形成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并能“独传家学”,以张孝祥书为主调,而自成一家体系。这种体系是他在继承古人前辈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汲取众多营养而后大胆创新形成的。其小楷代表作为《严华经》,《佛遗教经》。临其法帖可以寻找用墨的感觉,赵孟頫就曾临过他的法帖。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其小楷代表作为《跋王献之保母帖》,现存故宫博物院,学蝇头小楷可以取法于他。

楷书心得体会论文篇四

一、通过听童老师的讲座,我深深认识到做为一位书法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需要更多的文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书法,学习书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规,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经典文学,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同时童老师,他所编写的《诵经典学书法》也更好的把中国的优秀经典文化与书法相结合,传承了中国文化,陶冶了人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进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进了学生的学识修养。

二、通过听童老师的示范课,我感觉到练字的过程首先培养提高孩子的学习品质,同时又是了解我国的经典文学的过程,而做好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没有随随便便就成功的。其次,培养孩子的耐性和注意力,从开始时的十分钟、二十分钟到现在的三十分钟甚至四十分钟。再者,临摹的过程,也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

因为他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个字的结构特点,才能发现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字的差异,该怎样改进。还有,我觉得,练字还能让孩子体验成功,在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我相信,受到赞扬,孩子的学习劲头就大,学习成绩也会不错,也会激励他更加刻苦练字,好好学习!我相信练字与学习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会形成良性循环。

三、在听刘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书法的发展及怎样进行书法教学和写好楷书方法。在楷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习惯、执笔、坐姿等严格要求。字的结构,字的笔顺,落笔的轻重变化,结构的安排,笔画的长短不一,原来都是有讲究的。学习时,临练结合,摸索规律。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则。断断续续临了几十遍,受益匪浅。在临帖时,先读帖,掌握帖的神采特点,运笔特点,临帖时不求数量,注重质量。勤学苦练,便会逐步写出一手自己满意的字来。

总之,我感到通过这次学习,做为一名书法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加大自身修养,基于这种认识,确定楷书为我的主攻方向。在主攻楷书的同时,加强了对草书和隶书的临帖和练习,结果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使书法教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播给学生。

楷书心得体会论文篇五

努力在写字课堂中传承中华书法文化 ———聆听姚金中老师《中国书法知识讲座》的感悟 201c年11月10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六郎片区小学语文书法教育专题讲座。细心聆听了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研室主任姚金中老师做的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中国书法知识讲座》。

姚老师首先分析的当今书法教育的现状,阐述书法教育的意义以及教育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的要求;图文并茂,讲述书法简史及字体的特点。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魏碑、楷书,呈现历代优秀碑帖,对各家书体做出了精炼的阐述;然后,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五指执笔法:擫、押、钩、格、抵,笔法:起、行、收的三个过程,结构的九条基本规律:大小、平正、疏密、匀称、错落、收放、让就、同异、连贯,细致讲述了书法练习的要领。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书法专业知识有了较系统了解和新的认识,深深地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一种责任,那就是传承祖国书法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深知培训意义和此次书法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培训,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书法传承的重要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它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喜爱。人们只所以会喜欢她,正是因为她能示人以美,可以说,他是无声的音乐,静态的舞蹈。它触发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联想,它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学习书法不只是提高写字的水平,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的良好心里素质。

如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练字也像音乐一样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振奋,受到美的感染。 如学习王羲之秀美挺拔的字体,可使人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颜真卿端正的字体,就好像聆听一首抒情小调,可以使人性格朴实、厚重;中国自古讲究“字如其人”,许多大书法家都是做人的楷模,他们的精神有助于陶冶情操。

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长期进行书法练习能自觉地感受流动线条的美,也感受到写好字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就会有惊喜的收获。

我国的汉字起源悠久,书画同源。他的造型,原于自然,是对自然形象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空间的视觉形象。汉字结构的艺术性是对立统一的。他不但具有主观的形式美,还具有客观的形象美。所以,学习书法,要有良好的想象能力,要与自然造物之美结合起来,书写出主观与客观、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艺术汉字来。

练字的人,虽然不可能人人成为书法家,但人人都可成为一个书法艺术爱好者。我们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一曝十寒,它是一个长期的细水长流的过程。既要注意人品的修养,要不务虚名,不好高骛远,还要富有刻苦踏实的学习作风。这正是我们民族气节和精神文明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受训教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按要求在写字课堂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有所求,亦有所乐,为此要一往向前!

楷书心得体会论文篇六

我从卫夫人给王羲之上课的方法体会到,学习写字并非是师范生摹。因为每个字都是有生命的,王羲之学书法,不是一直看老师写字,而是和老师一块从自然万象中去感悟它的气势和美,进而与哲学生命相联系。

此时的师生交流是一种对神奇自然力的认识,这样会对人有意想不到的触动,让学习者震撼而经久不忘,在学习中能感受到自己和自然万物息息相关,这也是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学生肯定喜欢,也更上心。

这种方式也让我想到了《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古人有对天地自然万物观察学习的好习惯,才能体悟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活理念和态度,也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源头。只要符合自然规律的都是正确的,违背自然规律的一定是错误的。

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老师写些内容,让学生练习;我们说教,让学生听记……这其中有些是不合自然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彼此不能进行心的交流,自然,教学的效果令师生都不满意。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回归自然是一种奢侈。我们自己做了许多把简单事情复杂化了的事,生活学习反而不方便了。

我也听说有书法家到山林、水边去观察树、石、云等的姿态,画家经常到野外写生,这都是学习自然,从自然获得灵感的方法。“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神奇的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楷书心得体会论文篇七

书法是门博大精深的奇特艺术,它充满了各种形象的美,各种风格的美,以及人们从世间万物中提炼出来的美等等。它的内涵很丰富,让人捉摸不透,至今还有许多问题在等待着我们。它既看形,又重意,说白了就是要有精、气、神,要感悟所写的情境,融入其中,有神韵、有美感的字,才是优秀的书法。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早在5000年-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文字。当时的文字已经可以明显清楚地表现其中的含义了。其实,早在8000年前,在黄河一带的陶器上,有较多的符号,这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的混沌结合,是汉字的雏形,也就是最早的文字,再后来的贾湖遗址更是把中国的文明向前推进xx年。

我觉得学习书法有很多益处,它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习惯,同时还有益于意志的锻炼;可以学到文字、文学、历史等各种知识;可以受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继承书法这一传统,我们有责任将它向全世界传播,让大家都了解这门优秀的艺术。

一、以临为先;会写字不等于掌握了书法艺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书法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高度。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既要临古人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但是,为主的应临古帖、名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在这方面先贤和当代大师们都论述得很清楚,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照着做就行了。例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俏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启功大师在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也不知道是谁的话,因为他有理,就得听他的。因为咱们如果共同学习一些古代高手,岂不更好。学现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辈子脱不掉,以后悔之晚矣。“写帖主要抓结构,结构对了,点划的姿态即使全都删除,人家也会说象某家、似某帖。”启功先生对临古、临今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临帖还有个“入帖”和“出帖”的问题。《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竞似古人,何处着我。”应该说,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前提和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一旦过了河,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留在“桥”和“船”上。帖临的象了,即“入帖”了,怎样才能“出帖”呢?个人体会到,在“入帖”的基础上,多选几家名帖进行临习研究,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就是“出帖”了。可惜我学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出贴。

二、以勤为径;学习书法有“苦”、有“乐”,是苦中求乐。清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比较形象深刻地说出了勤学苦练的道理。传统宝库里的外财最丰富,这个宝库对谁都是敞开大门 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还是许多件,是拿一次还是经常拿。人,不从别人那里拿来宝物是富不了的!由此看来,只有把人的天赋和好学、善学的刻苦钻研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有才华而不浅尝辄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的苦练,“退笔成山”的毅力,博学深思的悟性,才能在书法艺术方面才思敏捷,得心应手,刚柔相济,创作出气势恢弘,潇洒神飞,具有自己特点和风格的好作品来。

三、以情为基;对书法艺术的喜欢和爱好,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种好的书法碑帖、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厌,百练不厌,爱不释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练一次有一次的提高。这就是感情所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没有这种爱好和感情,是无法学好书法艺术的。我从开始练字一直看的是褚遂良贴觉得喜欢他的字所以百写不厌,只有自己喜欢才有耐心,心静坐下来仔细写,由于我学的时间短字体不太好,以后我多加练习希望更进一步。同时也感谢老师的教学

书法,我们对你爱的深沉

朱家里庄中心小学 祖晓莹

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可见,书法是门艺术,不是简简单单地能写好字就是学好了书法,是需要用“心”去学,花时间去学的艺术。仅仅一中午的时间,老师们基本功的扎实、精彩的课堂及对如何让学生来充分的感受这门艺术所激起的浪花,让我身为一名语文老师而自惭形愧。

初入独树小学,走道旁边展示的一幅幅学生书法作品在悦耳的轻音乐中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流淌入我的心扉,顺着这些灵动的汉字我来到了手握钢笔的孩子们身边,孩子们规范的坐姿、认真观察的眼神让我对展板的上的作品有了大概了解。步入会议室,陈老师和准备上课的学生已然准备好,桌子上放好的字帖更是吸引我的眼帘,情不自禁的和同事快速翻开,“哇,这是陈老师自己写的?真是行云流水、字字珠玉啊!”“学生练得是自己老师写出的字?”“这里的书法学习氛围可真好。”一声声赞叹不绝于耳。

因为有了汉字,“母亲”于是仪态万方、超凡脱俗,因为有了汉字;“母亲”于是姿容卓绝、倾国倾城;因为有了汉字,“母亲”于是美轮美奂、艳光四射。汉字无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虽然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明白,但是我们怎样让学生爱上这门艺术?让这门艺术在我们的手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却是一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一中午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这也是我们参加培训的老师普遍达成的共识。

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平时要坚持练字,掌握这一专业技能,不仅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会给自身增加底气,给学生们营造一种更好的学习氛围。另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勤学苦练,产生兴趣。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对学生讲,并不是练一百日的字就能成为书法家,而且要持之以恒通过勤学苦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中十分钟的写字环节,严格的要求,由易到难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具体指导和训练。然后,每天的家庭作业留几行练字来提升学生的手上功夫。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学生的功夫日益加深,运笔日益娴熟,兴趣也就日渐提高。接着可以结合学校的假日活动、兴趣小组,调动学生练习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级形成一种勤学苦练的好风气。学生的字写的漂亮,可是一直藏着,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这对学生学习书法兴趣会大打折扣。学生也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所以,老师要在适当的机会为学生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览或参加书法竞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和展示自己,心理得到满足,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更有信心的继续努力,才会发愤地练好书法。

俗话说:“熟能生巧。”掌握书写技能离不开练习。但练习不仅仅是“错误的尝试”和机械的重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所以,小学写字教学应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其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练习,纠正错误,掌握技能,这是小学写字教学的关键。

一、明确写字教学的目标要求

课堂教学是写字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应率先从写字教学的整体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要求,指出大致的学习方向,大致分为:教学目标--必须学什么;教学策略--如何教、如何学;教学评价——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个性的差异,便于有的放矢地指导。在规定目标时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少而精,二是循序渐进,三是目标适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进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感,寓教于乐,在小学写字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近几年的写字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激趣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故事激趣。小学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将故事排在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但教师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情节要与教材内容相符合,这样,“讲故事”的形式就能起到更好的激趣效果。

(二)儿歌激趣。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读好记。因此,把教材中的执笔方法,书写规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培养兴趣。

(三)电教激趣。电教手段,可以使抽象的起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难的内容通俗化,使学生看得更为清晰,感受更为完整,易于理解字的形态、结构、比例,便于记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

(四)活动激趣。教学中组织一切新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发觉“集字”和“竞赛”是两个有效的方法。“集字”能增强儿童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以致用,提高兴趣。根据儿童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有意引进“竞赛”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搞比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采取直观示范教学

要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应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第一,教学内容和语言要精炼。第二,创造条件,利用电化手段配合写字教学。例如,示范的字可写在幻灯片上,通过偏旁部首不同的位置组合让学生直观地辨其优劣;学生临摹的字也可以写在透明纸上,再显示在银幕上,师生共同评议,当场反馈。

四、创设美的情境

在书写过程中,当学生产生疲劳、烦躁的情绪时,放些舒缓悠扬的轻音乐,如“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得曼的情调钢琴,以及浪漫小号,萨克斯音乐等,无疑会使学生们心情舒畅,心境开朗,疲劳程度降低,从而使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练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在写字教学中适当适时地采取音乐教学法,是完全可行并行之有效的。学生们说:“在放看轻音乐的环境中写字,使我们身心愉快,心中始终有一种饱满的激情,避免了习字的单调乏味,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代心理学家认为,音乐教育不但可以陶冶性情,增强艺术感染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懂事,更礼貌,更合群。可以说音乐是身心健康的法宝。由此可见,在写字教学中适当引入音乐教学法,这对提高学生书写效率,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是大有作为的。

五、适时表扬、鼓励

“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是鼓励他们学习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学生成功,使其不断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要随时注意心理效应,更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作业批改上每次要加以适当的表扬,定会有效地支撑学生奋发向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

总之,小学的写字教学,教师应该摒弃那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传统的机械练习的陋规,而替之以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写字教学既新又活,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有句话说得对,要想练好字,功夫在字外。当书法练习感觉枯燥的时候或者说没有进展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体操、武术、舞蹈、听音乐等活动,这将有助于书法的练习和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够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我们平时应该培养对学习书法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书法有较大的兴趣,我们才能练就一笔好的书法。

一班学员 顾春娥

学习书法讲求个“静”字,学习的过程要求环境安静,内心平静。虽然某些著名的书法作品,例如《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微醉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地淋漓尽致,但我相信这与王羲之练习书法时忘我的情境是分不开的。他只有在学习的时候静心地研读字帖,勤加练习,才能成为流芳千古的著名书法家。刚开始写毛笔字的时候很浮躁,喜欢挑着字写,后来却渐渐喜欢上了心由烦躁变成平和的过程。我先读字帖,掌握字的基本结构,再临摹字的笔法,如同小心翼翼的完成一件艺术品。我觉得现代人太需要将传统的书法拾起来了,它没有大动作,不需要大场地,斗室之中却可以使躁动的心变得平静。我们每天生活在快节奏的世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让我们变成了“房奴”,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变成了“屏幕脸”、“鼠标手”,社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让我们变成了“啃老族”。被压抑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我们变得焦虑,失眠。但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奇异的是,体内叫嚣的不安因子慢慢归于安宁,一个人的胸襟也可以变得开阔。正因为如此,学校要开设书法课。一方面,让学生写好字;更重要的,或许就是让学生浮躁的心得以平静。借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习书法还需要个“恒”字。老师指导我们说,平台期是每个练习书法的人都会遇到的。在平台期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烦,怎么写都没有进步,这时候我们可以暂时不要拿起笔,而是读读帖,等克服了这种烦躁的情绪,书法水平就会更上一层楼。很多人就是因为在遇到瓶颈的时候没有继续坚持,也就中途放弃了书法。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在社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价值观正在慢慢丧失,人们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通过最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达到目的,从而抛弃了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黑心棉,过期疫苗,三聚氰胺,苏丹红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导致了人们活在恐慌中。然而书法没有捷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进步。因此,我希望可以通过对书法的学习,脚踏实地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我们经常说从一个人的字上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怀素,张旭的字恣意张狂,而他们在生活中也是活得洒脱尽兴。颜真卿为人稳重,他的字也十分大气,在稳重中透着一丝傲骨。为人要有人品,作书要有书品。前代论书尤重心法,心法即人品的流露。唐穆宗曾问笔法于柳公权,所得到的答案是,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可见书法研创的成败最终在人品。从另一层意义上看,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做人,练习书法就是磨练自我品格,提升人格。在波澜不惊的习书过程里,练习书法的人会深切体会到认真学书法可以磨砺人的意志,犹如滴水穿石,能贯通人的思绪。我在临摹《颜勤礼碑》的时候,真的有感受到“颜体”的大气磅礴,朴拙雄浑,气势恢宏,顿时之间胸襟也变得开阔。

在书法培训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老师的教学态度。每次学习,老师去的都非常早。教学过程中,每当我们字写得不理想的时候,老师会不厌其烦的反复范写,让我们仔细的观察老师的运笔过程,学习正确的运笔、用笔。老师的这种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

总而言之,这次书法培训不仅使我的字有了很大的长进,同时也令我在精神上受益匪浅。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