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调研报告个人(通用7篇)

时间:2023-09-25 09:22:43 作者:翰墨 2023年调研报告个人(通用7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调研报告个人篇一

养老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院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院的不少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如何去理性地分析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于养老院的认知和对养老服务的关注呢?最近,我做了一个关于养老院的调查报告,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养老院存在的问题。我在我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养老院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医疗保健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需求。此外,一些养老院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亟待提高,这也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第三段:现状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呢?我认为,养老院需要更多的投入,以改善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也应该加大对于养老服务的投入和关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养老服务的发展。此外,政府应该完善养老服务的法律和政策,向全社会传递关爱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的理念。

第四段:人性的厘清

上述问题的存在关系到我们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性的底线。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创造更加温馨,更加友爱的养老环境,也希望整个社会能够一起助老、关爱老人。

第五段:深度思考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深度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老年人,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如何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获得幸福。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为老年人的生活和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样,作为年轻人,我们也要时刻铭记社会武装,对于养老服务,我们更要期待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让我们共同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养老环境而努力,真正把一份爱心献给社会上的每一位老年朋友。

调研报告个人篇二

我们将企业的财务人员设置、帐册设置、核算状况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1、财务人员设置情况,包括:

1、岗位设置状况,是否设有总账、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包括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等。

3、账册设置情况,包括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准确、真实。

5、抽查主要原材料、产成品、现金是否与账面相一致。

在调查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50户中小企业中:

1、岗位设置不全,或不规范的40户,占调查户数的80%

3、成本核算准确、真实的15户,占调查户数的30%

4、盘存主要原材料、成产品、现金与账面相不一致45户,占调查户数的90%。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中小企业纳税人在财务上存在问题。

调查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一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纳税人产生了重生产经营管理,轻财务核算;重营销队伍建设,轻财务人员培训。少数纳税人文化层次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征管法》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建账,主观随意性太大,收支无发票,收入随意报,记账的业务只是非开票不可的业务,有的记账只是形式主义,为了应付税务机关。

二是财务人员、办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新办企业不断增加财务人员紧缺,老会计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几个单位的帐,时间上不能保证;新会计不是缺理论知识,就是少实践经验;更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是老板,工资由老板发,不听老板的就被炒鱿鱼,所以会计只能根据老板提供的票据“做账”、“圆账”。

三是税务部门管理不到位。税务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由于工作的千头万绪,疏于对纳税人的财务管理,不能按照征管法的要求加强税收征管,部分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遇到问题不是很好地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以整改,而是回避矛盾,将纳税人存在的问题私自消化。在系统内部,对税务人员的执法责任追究重于书面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税务人员思想上产生麻痹,得过且过的观点左右了少数人的执法行为。

四是现行法律法规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较轻。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设置账簿、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如纳税人偷税数额较大,而故意销毁或隐慝账簿凭证的,税务机关最多也只能给予纳税人罚款一万元。

五是现行财税法规对财务不健全缺少切实的、有效的、统一的界定方法。有的条文只是把“账证不全”、“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笼统的称作财务不健全,但具体的什么叫做“账证不全”、 什么叫“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没有完整的、清楚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量化的标准,计算的规范尺度,“不全”、“不能准确”应达到的程度是什么,让人感到模糊不清,财务状况是否健全难以界定且费时费力,税务管理人员无法把握财务不健全的“度”,客观上造成税务人员疏于对这类问题的管理。

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纳税人会计核算与账册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经过思考,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税法宣传。坚持日常宣传与宣传月宣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税法意识,使广大公民牢固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和偷税漏税违法的观念,让纳税人心中有“税”,明白“诚信纳税”与“诚信做人”一样重要,明白“诚信纳税”与“商誉”一样的有价值。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宣传,通过会计例会、业余税校等阵地进行经常性税法宣传,通过纳税评估、涉税事项调查等进行专项辅导,促进涉税专业人员专业知识提高。通过税法宣传教育,使中小企业业主明白从“诚信做帐”开始“依法诚信纳税”。

二是强化办税人员的培训管理。办税人员是联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桥梁,是税法宣传声音的传播者,是决定征管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以办税人员管理为突破口,实现诚信做账意识的增强。

1、建立办税人员档案,成立办税人员协会,明确分片办税负责人,通过自律组织,交流工作体会,提高业务。

2、加大管理力度,坚持办税人员例会制和考核制,定期进行活动,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和税收征管工作要求。建立《办税人员考核登记簿》,重点考核财务核算水平、日常工作能力、工作业绩,通过日常征管、纳税评估、涉税调查来综合评价。

三是严把认定关。税务认定中涉及到对账册、凭证管理的有一般纳税人预认定、正式认定、年检和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等,在各种认定、年检、鉴定中,要严格把关,不能迁就,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符合规定不能让其过关。

四是减少责任区人员“不务正业”的时间。税务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都会落实到基层管理分局,责任区的管理人员更千头万绪,经常要应付各种学习、考试、检查,不断要写小结、写心得、写信息、报报表,不但要管理、评估更要搞创建,每月到责任区巡查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因此上级部门必须保证基层管理人员到责任区的时间,每月最好不少于12个工作日。

五是加大评税、稽查力度。纳税评估是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评估中发现账外经营等一定要移交稽查部门处理。

第一步是“全”,就是要求纳税人设置全总账、出纳、保管岗位,设置全相应账册;

第二步是“实”,就是要求纳税人如实、全面记账;

第三是“规范”,就是要求纳税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记账。在做好以上五项工作,经过这三个步骤后,中小企业纳税人财务状况一定会有质的变化。

调研报告个人篇三

近年来,中国美食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美食调查也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为了了解中国美食现状及发展趋势,我进行了一次美食调查,并在此记述了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调查背景和目的

本次美食调查的背景是我对中国美食文化的兴趣,目的是了解现在人们对美食的认知和需求,以及美食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段:调查方法和结果

为了掌握更全面、真实的情况,我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在问卷调查中,我询问了100位年龄在18-60岁之间、不同职业的市民,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在选择美食时重视食材、口味、卫生等因素。在实地走访中,我前往了成都、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参观了一些著名的美食街和餐厅。在这些地方,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餐饮食品,包括传统的川菜、京味小吃,也有新兴的日韩料理、西餐等。

第三段: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和实地走访中的观察,我得出了一些结论。首先是人们对美食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中餐文化;其次是“口味重”和“卫生安全”是当下人们在选择美食时最为看重的因素。此外,快捷的烹饪方式、新颖的搭配和健康的食材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第四段:心得体会

这次美食调查让我感悟颇多。我认为传统美食文化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而同时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创意独特的美食文化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在面对广泛的食品选择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食用安全和卫生,坚持健康的食品选择行为,才能更好地享受美食。

第五段:总结

美食调查是一次富有收获的体验,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当下美食文化的诸多特点,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方向。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尝试、探究、研发美食,以更加优良、健康的食品为人们的饮食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调研报告个人篇四

大学生家乡文化调查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外来文化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享受外来文化带来的快乐之时,往往忽略了培养着我们长大的本土家乡文化,导致我们家乡的文化不段没落。一个地区的风俗是这个地区的特色,知道了地区的风俗,才算是这个地区的人,而现在的人们因为忙碌的工作与学习已经淡忘了自己的家乡风俗。因此我从家乡文化入手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的层度。

为了解目前我校在校学生对家乡文化了解的真实状况,我们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

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楼

调查采用集体开卷式,不记名问卷的方法。学生问卷,共发下调查问卷35份,总共收回有效问卷35份,所有数据全部采用人工统计处理分析,有效率达100%。

1.性别

2您的家乡是哪里?

3您所在地春节有哪些习俗

4您的家乡春节期间有忌做针线活吗?

5您对以上习俗的态度是

6您对家乡文化有多少了解

7您知道家乡有哪些名人

8您对家乡的饮食有什么特点

9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您认为造成民俗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0您的家乡大年初一基本上干什么?

11您觉得家乡文化对你的影响?

12除夕夜您一般干什么?

13您的家乡民俗文化最有特色的是

14您有宗教信仰吗活动中的作用

15您认为传统习俗在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作用

16对于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保留工作状况,您认为怎么样 17您家乡春节气氛如何

18您的家乡结婚时喜欢用以下哪种方式

19您对家乡文化的了解途径主要是哪些方面

20对家乡文化的发展,您的建议是?

(一)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

1. 关于家乡习俗的了解(由来):调查结果也很令人意外,10%的人对

于家乡的文化还是相当了解的,60%是比较了解,30%的人稍有了解,这种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大多数人还是保留着当地的风俗,身为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他的文化不应该是了解甚多的吗?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更加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且文化背后的故事。例如:每个地方的春节,过法也是千奇百怪,有早上吃团年饭的、有晚上吃的、有关冰灯的、有舞龙狮的、有吃饺子的等,这些都是因为各个地方的故事不同所纪念的节日方式不同。

家乡饮食的了解:很多人都会说,我的家乡没有什么好吃的,我早都吃够了,我还是喜欢在外面吃小吃,或许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最原滋原味的东西才最有营养。但是,每个地方的食物都有其地方的特色。

3.关于家乡民俗文化的特色:20%的人认为在服装上,12.5%的人认为在节日上,45%的人认为在饮食上,22.5%的人认为在其他的方面,饮食上的民俗文化是最为突出的,中华美食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饮食在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因此地区的饮食特色比较丰富。

4.关于大学生对家乡传统习俗的看法:32.5%的人认为是活跃气氛,22.5%的人认为是为了增加家庭凝聚力,40%的人认为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5%的人认为是老人们的旧观念。看来大多数的家乡文化都被慢慢的继承了下来,希望把它们发扬光大,且被后代子孙接受,还慢慢与这个时代相融合,但还有少数子孙不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底蕴深厚,许多方面我们了解的都不够,传统的节日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传承和发展的。

间,因而使现代中国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日期;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能让商家获得更多、更高利润,因而商家会在洋节进行大范围促销行动,造成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热闹形象。

(二)大学生对家乡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希望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这无疑对我国国民视野开阔和思维开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此同时,国外文化及文化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继承了很多年的民族文化一定必须发展下去,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措施等,很多年轻的人们都不愿意去继续过那传统的节日,觉得没什么过头,都喜欢去过西方浪漫有趣的节日,导致传统节日失去了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我们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发展没有想法,觉得还要继续保持旧的、好的传统就好,对于家乡的未来更没有过多的建。但是,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撇开现代文化而去发展传统文化的问题。但是,传统文化是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象征,更确切地说,只有从传统文化的上述现状和定位出发,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并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就能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

调研报告个人篇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食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对于食物的热爱和追求,使得美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了深入探究美食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美食调查,并在此文中分享我们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调查的过程

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地点和场合进行调查:市场、街头、商场和餐厅。我们有规划地列出了问题,向随机的人们进行调查,探究他们的美食习惯、偏好和评价。此外,我们还在餐厅品尝了不同的美食,对于口味、材料、口感和服务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第三段: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人都选择自己熟悉的美食,对于新鲜和创新的美味缺乏足够的勇气和热爱。此外,很多人并不重视健康和营养,过于关注口感和价格,导致食物选择受限。另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美食从业者在竞争中采用降低成本、投机取巧、缩减质量等手段,忽视了美食文化的本质,到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幸福。

第四段:心得和启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美食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首先,美食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满足和文化的交流。其次,美食应该是健康、安全和优质的,不应该以牺牲消费者权益和健康为代价。最后,能够创新、改良并继承传统美食的从业者和爱好者,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第五段:结语

美食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调查只是我们探究美食文化的开始。每个人对于美食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但相信在健康、幸福和信任的基础上,美食文化会变得更加多彩、风靡并且可持续。

调研报告个人篇六

为准确掌握我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状况,摸清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和结构等情况,进一步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根据人社部要求和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县从20xx年起连续开展了4次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主要围绕全县的矿业、林业产品加工、花卉苗木、茶叶、蔬菜、水果、养殖等产业开展,对全县大部分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及数据上报工作,为下一步研究探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作用发挥日渐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壮大、农村发展。四次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共抽取13个乡镇92个行政村,共调查统计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841人。

1、按类别划分。一是生产型人才624人,占人才总数的33.89%;二是经营型人才534人,占人才总数的29.01%;三是技能服务型人才111人,占人才总数的6.03%;四是科技带动型人才273人,占人才总数的14.83%;五是社会服务型人才299人,占人才总数的16.24%。

2、按性别划分。男性1738人,占总数的94.41%;女性103人,占总数的5.59%。

3、按年龄划分。40岁及以下的514人,占27.82%;40岁以上的1327人,占72.08%。

4、按文化程度划分。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人,占96.2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9人,占3.75%。

5、按职称或技术等级划分。获得高级职称的3人,占0.16%;获得中级职称的45人,占2.44%;获得初级职称的252人,占13.69%;没有获取职称或技术等级的1541人,占83.7%。

6、按培养渠道划分。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的345人,占18.74%;代继或师承的104人,占5.65%;自学的573人,占31.12%;其他途径的819人,占44.49%。

7、按身份来划分。党员457人,占24.82%;非党员1384人,占75.18%。

近年来,农村实用人才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生产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涌现,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这几次调查统计的情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

1、实用人才总量少。抽取的13个乡镇共有农业人口133706人,劳动力67842人,而实用人才分别仅占1.38%和2.71%。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农户仍处于一般的生产、经营水平,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2、人才观念滞后,社会整体氛围不浓。对人才的概念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尊重农民劳动、尊重农民创造、尊重农村人才”的氛围不浓。

3、获县级以上奖励人数少。曾获得县级以上奖励的农民技术人员39人,仅占农村实用人才的1.58%。其中,曾获地市级奖励的2人,占0.11%,曾获县级奖励27人,占1.47%。

4、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突破意识不强。调查统计中发现,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实用人才占96.25%。

5、文艺人才偏少,农民文体生活贫乏。调查统计中发现,全县文体艺术类人才21人,仅占1.14%。农民文化生活并不十分丰富。这与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6、技术人才少。通过人事部门组织评定技术称号的农民技术人员仅占农村实用人才的16.3%。其中,农民高级技师3人,占0.16%,农民技师45人,占2.44%,农民助理技师和农民技术员252人,占13.69%。

7、农村人才老龄化严重。40岁及以下的农村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数的27.82%。

1、重视不够,工作力度相对较弱。一些乡镇领导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人才工作缺乏刚性的要求,也就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工作中对农村实用人才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恰当的评价,缺乏必要的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还处在自然发展的层次,放任自流的现象比较明显。

2、农村实用人才外流比较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已成趋势,特别是思想比较解放、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进城务工或创业。直接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失衡,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3、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很少,有些乡镇拨出一部分经费,但也难以满足培训的需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不经常、不系统、不全面。由于缺乏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激励服务措施,一些农村实用人才难以发挥技术优势,不易产生辐射示范作用。

要紧紧抓住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重头戏,把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及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速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要营造浓厚的人才开发氛围。要采取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进事迹和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营造一种“尊重农村人才,爱护农村人才,帮助农村人才,向农村人才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农村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让全社会来了解、关心、支持、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

当前,要突出解决农村实用人才自然成长的态势,逐步走上实用知识、应用技能培训提高的轨道。要整合培训资源,按需施教,培养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适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把人力资源转变成人才资源,使人口包袱转变成人才财富。一是要制定培养总体规划。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之中,统筹考虑,同步推进。二是要培养特色产业紧缺人才。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按照“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培养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三是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坚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引导和鼓励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青少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让他们带着技术回家参加农村建设或服务于我县新兴的矿产、林产、绿色食品等工业产业。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农村学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四是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县、乡、村级组织实用技术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县里重点培训乡、村科技干部和致富能手;乡、镇、重点培训科技示范户;村级组织则可采取科技示范、经验传授为主的方式,对普通群众进行实用技术、致富技术的传授推广。综合利用基层党校、农民学校、农广校、农科教中心等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实用人才系统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和涉农相关政策;通过组织文化下乡、农民文体艺术竞赛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文体艺术生活。从而,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素质有普遍提高,实现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变。五是组织科学技术下乡。充分发挥“政府牵头的”作用,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把信息、技术送到企业车间,送到田间地头。

一是要创新农村人才职称评审机制。根据农村人才特点和实际,转变服务手段和方式,针对农村山区信息比较闭塞的情况,及时主动将相关政策规定和申报要求传达到各企业和乡村组织。要确定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惟年龄的“四不惟”政策,在评审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实绩、效益和社会贡献率。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充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村、乡镇要采取一定的形式,针对不同专长的农村实用人才发放如“生产能手”、“种植能手”等证书或牌匾,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认可度,营造尊重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农村优秀人才选拔机制。要制定出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的对象、范围、条件,以及选拔程序、管理制度和享受待遇给予明确规定。按照程序、标准,每年组织合理选拔,真正把农村中能带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走向致富之路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同时,在实施新农保后农民退休享受农保金时,对获得初、中、高级别农村实用人才职称的人员,给予发放适当的退休津贴,激发农村人才的工作热情。

要明确“一人带一业,一业富一村,一村带一方,辐射周边乡、镇、街道”的农村实用人才长远工作思路,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成为创业的领头雁,充分发挥其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积极作用。一是引导农村人才开展科技推广。充分发挥农村人才传授农村实用技术“灵活机动、通俗易懂”的优势,积极引导科技水平高、具备技术职称的农村拔尖人才“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开展“传、帮、带”,带动更多的农民奔小康。二是引导农村人才搞好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其技术过硬、敢于示范的特点,引导办实体、办企业,做给群众看。通过示范引导,让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三是引导农村人才帮助农民致富。通过政府给政策、帮困难等方式,鼓励农村人才为农民致富找路子。通过引导,农村人才和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进行合股,把农村实用人才凝聚起来,真正形成人才智力优势,建立“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同时,积极引导各类农村人才进村入户,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帮助解答疑难问题,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一项战略任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对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资源配置的新形势,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掌握新规律,探索新办法,创立新机制,从而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实现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新突破,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调研报告个人篇七

近年来,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为了进一步了解并提高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我校组织了一次道德调查,并向全体学生发放了《道德调查报告》。通过研读这份报告,我深感道德的重要性,并对其中提到的问题产生了许多思考。

首先,我从这份《道德调查报告》中看到了道德水平的普遍不足。报告中指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存在着奶奶过生日时没有送礼物、体育课上偷懒、抄袭他人作业等不道德的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滑坡。作为未来的栋梁之材和国家的希望,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标杆。

其次,道德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报告中提及的道德问题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风气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关注和参与到道德建设中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牢记社会责任、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作为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和宣传工作,形成强大的道德风尚。

再次,道德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报告中揭示了一些存在于学生中的道德问题,这让我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思。学校应该加强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他们能思考问题、判断事物的对错,认识到道德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只有通过教育引导,我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人,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有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此外,道德问题的解决需要注重家庭教育。报告中提到,一些孩子在道德问题上犯错误,往往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家庭是培养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从小教育他们懂得感恩、守纪守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使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最后,我认为道德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加强个体的自我约束。在这份报告中,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在道德问题上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个体在面对道德问题时要有自我约束和自省的能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仅仅是顾及自己的行为和言论,更重要的是在面对诱惑时能够自我把关,做出正确的决策。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责任感,才是解决道德问题的基础所在。

总之,道德调查报告使我有了对道德问题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道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加以解决。学校、家庭和个人在道德教育和自我约束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在道德问题上取得明显的改善和进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