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发言稿(汇总5篇)

时间:2023-09-29 21:18:55 作者:曼珠 2023年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发言稿(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发言稿篇一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作为一名带毕业班的青年班主任,身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但是面对同学们的期望和领导的信任,我只能一次次的鼓励自己要努力工作,要创造性的工作。为同学们服好务,也为自己的发展奠定好基础。要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少一些唠叨,多一些付出;少一点埋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猜疑,多一些信任。

感谢学校领导组织了这次座谈会,关心我们80后教师的成长,让我们觉得我们依然还很年轻,我们依然有激情和梦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如此,在漫漫长路上,我们要肩负起我们应肩负的责任,不断地努力奋斗。

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什么是我们的责任呢?踏踏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上课,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做好本职工作,无疑是我们的责任。除此以外,我认为我们还要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对学生,对学校。邹韬奋曾经说过:真正进步的人,绝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作为老师的我们,我们的责任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心灵的成长,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为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我们的智慧、激情和力量。所以,我觉得我们对学生、对学校,甚至是对我们的教育事业,都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还记得我刚参加工作尤其刚当班主任的那几年,年轻气盛,火气很旺。一个班上总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面对他们的种种屡次违反纪律不合常规的行为举动,还有总也掌握不了一些简单的知识的情况,委实气愤,免不了大动肝火,厉声怒斥,有时甚至还指手画脚。曾经幼稚的认为,我这是为了他们好,是对他们负责任。人们不是常说“打是亲,骂是爱”吗?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验的积累,我发现这样做其实并没有很大的效果,或者说不能收到很长久的效果。要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负责任的想法是对的,但是这种“负责任”中缺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我们对学生的爱心。

北师大教授于丹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

,在他们来到人间的一霎,就像一名坠落人间的天使,他们不小心折断了自己的翅膀,并忘记了天空。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无须蜡炬成灰的伟大,我们只是为这些小天使编织翅膀的编织者,慢慢地让他们忆起曾经的天空,再次展翅高飞,翱翔云海,追寻他们天使的梦。”

的确是这样,老师的责任更在于要用一颗爱心,去帮助这些有缺点的孩子缝补他们折断的翅膀,让他们能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最后能翱翔于天空!所以,在近几年中,当我再次面对这样的学生的时候,我不再会大动肝火,而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用一颗爱心去看待他们,包容他们,引导他们。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我们要在艰苦的工作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挥洒自己的汗水,我们要和学生一起成长,要在的高考中和学生一起实现人生的辉煌!

谢谢大家!

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发言稿篇二

非常感谢中心领导对青年的关怀和爱护,精心组织此次青年干部座谈会,充分倾听中心青年干部的声音,为青年干部加油、充电、补钙。能够参加这次青年座谈会,说明我还年轻,但同时也说明我需要学习和成长的空间还很大!刚才听了其他同事分享的工作体会和心历路程,让我感触良多。接下来,我想用宝贵的五分钟跟大家谈一谈青年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回忆。

成长是美好的,但与此同时,成长也是痛苦的。说它美好,是因为我们能够在成长中不断充实,日益强大;说它痛苦,是因为我们的成长,时常会伴随着泪水与无奈,悲伤与迷茫。

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在此过程中,我们会为自己的进步而开心,也会为自己的失误而懊恼。对我来说,一路走来感触最大的两点就是感恩和初心,感恩让我成长的每一个人,不忘初出校园时的那份追求梦想和进步的初心。

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认为青年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争当“三好青年”:

第一是要有“好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有句话说得好:“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是否成长,如何成长,就是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来决定的,要“戒躁气”“接地气”“讲正气”;要端正心态、摆正位置;要在思想上练内功,在工作中干实事。

第二是要当“好学生”。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工作中有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即“处处留心皆学问”。无论是从事研究工作还是行政工作,无论是在基层还是机关,只要仔细体会,可以发现处处都是知识点。有一种现象叫“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我想避免这种状况发生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学习、勤思考。

第三是要养成“好习惯”。记得第一次听黄主任讲话,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四个字就是“严管厚爱”。其实,严管的过程就是良好工作习惯养成的过程,一个好的工作习惯不仅能够让自己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尽量避免少犯错误。好的工作习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工作成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在这个充满朝气和希望的节日里,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兄弟姐妹能够在国合大家庭中充分汲取营养,快速成长,也能够保持纯真,不忘初心。愿君岁月无悲离,踏遍尘世仍少年!

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发言稿篇三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事:

下午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

5月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月份,30岁生日,结婚纪念日,孩子满一岁半,还有和杨林乡结缘一周年。时光匆匆,卡在30岁的节点上,有点无奈,同时也有欣喜。无奈的是目前仍然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为了工作而工作的状态,欣喜的是对自己、对生活、对工作有了更多清醒的认识。有了自我认识,才会明确选择,才有认真改变。在此,我有两点想法和大家分享,同时,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许。

第一、无论何时,保持善良

我个人认为,善良就是能理解他人的不容易。在单位,在家中,在公共场合,我们无时无刻都要面对另一个“他”,同事家中出事能挺胸而出顶替他的工作,婆婆在家中带娃失去自由能自觉接手让她周末出门散心,能看清陌生人遇到的困难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这些就是善良。善良是给予,也是得到。作为基层干部,需要经常与群众打交道,特别是在信访维稳、司法调解工作中,理解群众的不容易很关键。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就能对工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我同一办公室的同事谢君盛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我向他学习了很多。做群众工作,有时候需要把自己训练成接收群众坏情绪的容器,听他们讲一讲生活的不容易,安抚和疏通了他们的情绪,问题才比较容易解决。当真正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得到他们的一两句好评,那种幸福是无法言表的。

在杨林工作期间,我也得到过许多人的理解,我记得刚来杨林的时候带着婆婆孩子一起过来,一间宿舍很拥挤,那时候后边还在拆房子,每天轰隆轰隆响,灰尘很多。那时候卢书记刚从湘潭学习回来了解我的情况后,就立马安排人给我到外边租房子,当时就在想:跟着这样的领导挺好的。还有每次回家要经过湘乡,搭过无数次湘乡同事的便车,特别是同事周午龙,周一早上都会等我一起到韶山。我非常非常感谢他。

总而言之,善良,是为人之根本,是无论何时都不能丢掉的品质。不论过去曾发生过什么曾令我们怀疑人性的事,都不能遗失良善本性。

第二、无论何时,不断学习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是终身事业。工作业务也好,生活技能也好,自身素质提升也好,都需要不断学习。

我发现年纪越大,做事会少了很多拖沓,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每前进一步就有一步的欢喜。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意味着有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同样的问题,因为具备更多的知识,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搞定问题。我们工作,就是去解决问题,为部门解决问题,为单位解决问题。不断学习业务技能,既提升自己,又能为单位做贡献。

学习也是为了使生活更为充实,不彷徨,有方向,懂理宽厚,处变不惊。人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学习让我们内心有依靠,学了真本事,走到哪里都不怕,遇到变迁,还是握有主动权。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无论何时,无论在哪。

大美杨林,心的家园,我希望能在此留下美丽的足迹。谢谢大家。

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发言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非常感谢公司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共同交流工作、学习、生活心得的平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时间如白驹过隙,蓦然回首,我进入公司已经四年了。四年来,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领导和同事的关心与帮助,使我的思想境界有了明显的提高。借今天这个难得的机会,我想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在工作中成长的几点心得:

一是关于责任心。具有责任心的人,会勇于承担责任,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对企业造成影响而感到不安,从而竭尽所能去做好每一件关系到企业利益的事情;具有责任心的人,不会轻易推卸责任,不会因为一次过失造成后果而不敢承担责任。关于责任心的问题我的感触很深。不仅仅是我,绝大多数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触,就是越忙越乱,在计划中的工作多得忙不完的时候,偏偏又出现了很多计划外的临时事件,比如要报送材料、开会、领导临时交办的事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责任心强的人会分清轻重缓急,按照紧急而重要、紧急而不重要、重要而不紧急、不紧急也不重要的顺序梳理好工作内容,按次序做好工作。而对于责任心不强的,会敷衍了事,能推则推。“勿畏难,勿轻略”,是出自《弟子规》的至理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做成事,首先要安下心来,心无旁骛,全身心地去做、脚踏实地地去做,遇到困难不退缩,直面问题不回避。也就是说,人家做一次就会了,纵使我比较愚钝,那我就付出十次的努力。假如人人都抱持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事情,很多时候就不会被困难吓退了,被自己打败了。通过秘书岗位上几年来的锻炼,我深知,不负责任的应付只会让大家绕弯路,所以,我必须要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件事,对自己负责,将服务工作做好。其实不管是从事什么岗位,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为烟草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是关于耐心。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以下情形:刚锁上茶叶柜的门又来一个领取茶叶的;一份文件流程没审核完又来几份比较急的文件;一份材料还没写完又要再写另外一份……每天忙碌于重复再重复的例行工作和资料中,枯燥乏味是每天工作的感受,而“耐心”是坚持做好每项工作的法宝。耐心意味着克制,意味着明智,把例行的工作内容培养成自己的“习惯”,赋予它一份好心情,脚踏实地而不盲目求快,这样工作起来才不会心烦意燥。想想,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是多一点耐心,却可以改变自己。

三是关于进取心。一般来说,一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实现“就业”——然后把工作转化为“职业”——最后在职业生涯中开创一番“事业”。就业,就是先参加工作;职业,就是在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通过实践锻炼,慢慢成长为岗位上的能手,工作上的骨干,实现“职业”化了;事业,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工作和事业紧密融为一体,积极求发展,努力去创造,把工作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自觉地为之献身,为之奋斗。而实现这些,进取心很重要。如果对工作缺乏激情,每天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是难以创造个人事业的。在工作中,要给自己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高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这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以上是我与大家共同分享的“三心”心得,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发言稿篇五

各位老师、同志们:

参加这个座谈会,面对“如何在二次创业中奉献智慧和青春”这个主题,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慨,确有不少心里话想要倾吐,。本届人大以来,党组和唐周绍主任特别重视青年队伍建设,要求我们充分用好人大这个平台,坚定信念,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多作贡献。最近他在参加支部学习时,进一步要求我们坚持“三个问一问”,切实做到“三严三实”,给我们以很大的激励和推动。在这里,我尤其想说“六个字”。

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也是浦东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的见证者。我在浦东居住了31年,工作了18年,亲眼目睹了浦东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没有各级党组织的顽强实践和艰辛探索,要实现这样伟大的历史性巨变,是不可想象的。

在区人大机关工作的14年间,我更是深切感受到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党的关怀,沐浴着党的恩情。特别是这次有幸到基层工作,更是体现了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关心,体现了人大办对青年干部的支持与呵护,这个恩情,我会终身铭记,永远感激。这些天,办公中心的电梯里、餐桌旁、楼道上,甚至相互打招呼时,不少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相互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学得怎么样?”关心的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第一环节的学习进展;第二个问题,“你下去了吗?”关注的是机关“瘦身”之后,每个干部的新的发展方向。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下基层,不是为“镀金镀银”,不是学“蜻蜓点水”,而是要沉到第一线,扑在最前沿,充分接地气,扎根泥土间,在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好好补上群众路线和基层工作经验这一课,真正用艰苦创业的实践来说话,用人民群众的口碑来评价,用“强镇优街”的行动来回答。只有这样,才能在感恩中报恩,不枉费“娘家人”为培养我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投身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我经常扪心自问,力求三个想一想,想一想自己的思想动力来自哪里?想一想自己的工作劲头怎么继续保持?想一想自己的努力方向如何坚持下去?从一定意义上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对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的`冲破精神与浦东开发开放中“闯和创”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次创业中高度凝聚的精气神,与二次创业中亟待增强的精气神也有着殊途同归之境。

记得自己刚到浦东的时候,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嗷嗷叫”的场面,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事情,就要敢闯敢试”的呼声,行动上做的都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用浦东的创举夺取全国第一、世界第一。20xx年,浦东的老领导、已经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周禹鹏和胡炜到浦东视察时,特别希望浦东的四大开发公司,要克服惰性,多一点开发之初的冲劲,像旷野中的狼,紧紧盯住追捕的目标,不畏艰难,敢拼敢抢。

我记得,说这些话时,老领导们甚至有点激动,还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些话,余音犹存,那些场景,历历在目,所有这些,一直是我“思源”奋进、反骄破满、青春跋涉的精神动力。

五四爱国运动为什么点燃了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决心和信心?为什么会从青年学生扩大到城市产业工人甚至小商小贩,因为她抓住了历史的机遇,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呼唤了真正的民主,激发了强国的梦想。说到底,是代表了老百姓的强烈意愿,呼应了“草根们”的迫切诉求。

在人大机关工作的14年里,我深切感到,随着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的逐步深入,从硬件的大规模建设到软实力的高强度投入,方方面面的利益触及更为尖锐,维护群众权益的任务更为紧迫,老百姓通过人大途径保护自身利益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无形中提高了人大的.地位,客观上对发挥人大职能优势,特别是加强人大监督,产生了“倒逼”的作用。

在这方面,浦东历届人大都能与时俱进,勇于作为,使开发开放的成果更好惠及人民。比如,预算监督,在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时,政府提交给人代会的预算材料仅仅是几页纸,许多代表在分组审议时,意见很大,表示如果让我们审议和通过这样的“糊涂帐”,老百姓不会答应,更不会满意,我们肯定都投反对票。

我清晰记得,在会议的间隙,人大党组领导紧急商议,第一时间沟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督促职能部门提供详细的材料。财政局长立即行动,迅速送来了厚厚的预算稿,他那副急匆匆奔跑的样子,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生动。

如今,党的十八大赋予人大以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新任务,最近《预算法》修改草案第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涉及民生和政府举债等条款,人大常委和新闻媒体都争相热议。看着这样的报道,我在想,人大这个平台,博弈的不仅仅是部门与国家之间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民心的呵护,民意的表达,民生的维系,民主的弘扬。

所以,在推进二次创业中如何更好地立足本职,深入汲取民意,维护合法民利,保护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就是我们青年干部的应尽责任和实践命题。

说到青年干部,我忽然想起,这次会前,领导叮嘱我做好发言准备,我的第一感觉是,自己还算不算“青年”?或者说还能不能抓住青春的“尾巴”?在准备发言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份资料,一读之下,倍受感动和鼓舞。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