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汇总21篇)

时间:2023-11-22 12:37:58 作者:HT书生 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汇总21篇)

四年级教案中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也是重要的,它们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

1、掌握画角的方法,能用三角板画30°、45°、60°和90°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幅三角板、钉子板和一张答题卡。

一、复习引入

教师:先估计答题卡上角(如图4?16)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学生回答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教师:再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记住这些角的度数。

学生测量后,让学生相互说一说这些角的度数。图4?16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教学用三角板画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画出30°、45°、60°和90°的角;有的学生还提出可以画75°、120°、135°和150°的角。

教师:为什么可以画30°、45°、60°和90°的角?

学生:因为三角板上有30°、45°、60°和90°的角。

教师:为什么可以画75 、120 、135 和150 的角?

学生:用两个三角板上的两个角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角,比如30+45=75, 30+90=120, 45+90=135,60+90=150。

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怎样画30°、45°、60°和90°的角,先讨论怎样画30°的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找到三角板上30°的角,在这个角的顶点上定一个端点,然后从这个端点靠三角板的两边画两条射线。

教师: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一下画的这个角是不是 30°。

学生画后进行检验。

教师:能说说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指导学生说出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一是要在三角板上找到相应的角;二是在纸上确定一个端点并且把三角板角的顶点对着这个端点;三是要靠紧三角板的两边从端点往两边画射线。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把相应的要求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请同学们在45°、60°和90°中选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角。

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教师:怎样画75°的角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先用30°和45°的角拼成75°的角后,再按前面的方法画。

教师:请同学们在75°、120°、135°和150°中选择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一画。

学生画角后,拿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二 教学用量角器画角。

学生:不能。因为三角板上找不出、也拼不出这样的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先确定顶点;二是过这个顶点画一条射线;三是用量角器确定度数;四是根据确定的度数画出角的另一条射线。

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画角最难的一步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

教师作示范画角,然后请学生照老师这样画角。

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的事项是:(1)量角器的中心点要与确定的端点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与已经画好的一条射线重合;(3)再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数作一个记号;(4)连接端点与这个记号画一条射线。

教师:也就是要关注画角过程中的“两重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画出83°、139°角。

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三、练习

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9~12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小数的存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进行测量。但是,他们测量的一边长1米,但是另一边不够1米,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小数。

师: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小数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问题,引出小数的性质。

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

1-1.反馈交流。请学生结合图说明自己的想法。

师:米还可以写成0.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1米。

师: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箭头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0.3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3份是0.3,用分数表:。

0.3的计数单位是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3表示3个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1-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写作0.1。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师:刚才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箭头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样得到的?

同理得出:指向8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2-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也写作0.01。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师:刚才0.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箭头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0.006米是怎样得到的?

3-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也写作0.001。

刚才我们分的是一米,用整数“1”来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数。

5、各部分名称:

(以0.625为例来说明)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个0.1,3表示3个0.1,因此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0.1,也可以说成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归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片和计数器。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个人修改。

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会用邻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利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过程与方法:

在利用计算器探究的过程中,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2689÷45=34837+2689=3416。

独立操作。

交流方法答案。

既复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又对加减乘除关系进行运用。

一、开放引入。

(一)监控选择题1.理解题意。

2.计算器的演示过程展示。

补充图示的算图,让学生学会看图。

示。

小结:灵活使用计算器。

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用。

二、核心推进。

(一)用计算器计算4386+5237+2705。

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先估再算。

(二)乘除法计算尝试用计算器计算小结:先估后算。

独立操作。

过程中发现。

方法。

尝试练习交流反馈。

在经历学生的自主学习后,由学生的资源,发现总结方法。

尝试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乘除法混合运算。

三、灵活运用。

(一)使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书p7t2。

小结规律。

(二)找规律。

(1)5×7=55×7=。

555×7=5555×7=。

(2)9876543×9+1987654×9+2。

98765×9+3。

9876×9+4。

根据上面的发现,直接写答案。55555×7=。

555555×7=。

5555555×7=。

987×9+5。

98×9+6。

9×9+7。

小结:观察发现规律。

独立记录本。

记录。

思考发现交流反馈。

独立练习。

同桌讨论、交流。

生独立练习。

让学生通过已有计算器操作经验,操作中掌握方法,并不断观察,从操作到自主写出答案,发现规律。

掌握方法巩固练习。

四、拓展延伸。

计算器的灵活使用与生活运用(网上资料)。

观看。

多层面了解计算器的使用。

反思。

板书:

用计算器计算。

利用关系灵活使用先估后算经过观察。

验证结果估整十、百、千发现规律接近。

练习:

一、运用加减、乘除关系,用计算器验算,并写出正确结果。

二、找规律。

(1)5×7=55×7=555×7=5555×7=。

根据上面的发现,直接写答案。

55555×7=555555×7=5555555×7=。

987×9+598×9+69×9+7。

三、用计算器探究为什么会还原?探究p44。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

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

亲爱的同学,如果现在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

(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

(预设)学生举例。

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

师:对,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价和车价等。

师:是的,你很会选择信息。

(二)想一想: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

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3.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

2.学习小组互相帮助、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相互探讨)。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b:我们知道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

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一个数还可以分成个级、万级、亿级。

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

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

a:你是怎么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

师:大家已经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_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

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

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

三、检测学习成效。

(一)判断题(用手势表示)。

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3.十万里有10个千。()。

(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左边一位是()。

2.10个十万是(),1亿里有10个()。

3.2091837是一个()位数,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猜数。

信息:是个六位数。

它的位上数字是9。

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

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

45764576078007800097540000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五、教师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知识目标: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相同的课本、包装纸。

一、创设情境。

提问:现在,老师要把26本数学课本用包装纸包起来,怎样保才能节约包装纸?

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学习新知识。

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

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1、你对方程是怎样认识的?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1、第102页第1题。

填一填:

(1)成人脚的长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个成人的身高为a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米。

(2)看图:左图是由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它的周长是()。

(3)苹果和梨的单价分别每千克4元和3元,买x千克的苹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102页第2题。

看图选方程。学生填在书上。

说出你的理由。

3、第102页第3题。

说出“?”等于多少?

选两题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4、第103页第4题。

5、第103页第5题、第6题。

说出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103页第7题。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第(1)题,两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6(条)腿着地;三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2=8(条)腿着地;四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3=10(条)腿着地;每多一只小熊,着地的腿就多2条,n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n-1)条腿着地.

第(2)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列出方程?

小组汇报:

4+2(n-1)=26。

请同学们尝试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一)猜谜语

1、一头牛(猜一字:生)

2、一斗米(猜一字:料)

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

4、五个手指(猜一成语:三长两短)

5.七除以二(打一成语)——不三不四

6.七分之八(打一成语)——七上八下

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8.灭火(打一数字)——一

9.舌头(打一数字)——千

10.添一笔,增百

倍;减一笔,少九成(打一数字)——十

11.双杠(打一数学符号)——等号

12.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相等

13.不转弯的路(打一数学名词)——直线

(二)、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14.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

解:8个头,(半根绳子也是两个头)

15.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再第三次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解:9段

16.一栋住宅楼,爷爷从一楼走到三楼要6分钟,现在要到6楼,要走多少分钟?

答:15分钟

解答:5根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备课。

(一)基础训练。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实验等活动,感受到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红、黄、蓝星星各一颗(纸星星)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神秘嘉宾。

2、验证——出示柯南图片。

二、新知教学。

1、2个条件。

(1)师:现在柯南手里有两颗智慧星,一颗红的和一颗黄的。

出示:左手藏的不是红星星。

你能根据这个信息确定柯南左手和右手分别藏的是什么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尽管小朋友思路不同,但都用上了“不是……就是……”这样的词语。

教师小结推理方法:我们在进行简单推理的时候,可以根据提示排除一个确定另一个。

(2)快速抢答,猜一猜。

课件出示:

小兔和小猫在玩捉迷藏,躲在房子后面的不是小猫,就是?

星期天小头爸爸带大头儿子去吃肯德基,不是在白天,就是在?

小明生日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皮球和小汽车,皮球不是爸爸送的,就是?

2、3个条件。

师:其实柯南带来的星星里还有秘密呢,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红、黄、蓝星星各是一个数:9、22、30。

红:我不是22。

黄:我不是22,也不是9。

蓝:

师:现在你能确定吗?独立思考——同桌互相说。

(2)反馈交流:

师:你觉得这里的那条信息能够直接确定一个数?为什么第一句不能马上确定一个数?

师小结推理方法:当我们碰到一些复杂的推理时,可以先找出关键句,然后根据提示排除一些情况,使问题变得简单。

(3)如果黄星星说:我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是3,你会从哪句开始分析。为什么?

3、送儿歌。

“我是一名小侦探,根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确定哪个先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从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陈老师通过两个猜测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很好地掌握了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习有趣味的数学,并让他们及时地学以致用,这正是当前的新课程理念。老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气氛活跃、和谐。

有了前面最简单的推理的学习,学生学习例3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解决此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扎实地掌握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为了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多重条件的推理。练习的逐渐深入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7页。

本节课以xxxx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读、写方法。学生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万级、亿级等更打的数,了解了数位顺序表为本节课学习大数的读、写奠定基础。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2、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3、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

教具:课件

学具:自制数位顺序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每隔5年就会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来了解我们国家现阶段的人口数量。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的总人口大约是多少?你知道我们河南的`人口数量吗?这节课我们就站在数学的角度来学习《人口普查》(板书课题)。

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境调动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1、读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我国的人口总数以及北京、安徽、香港人口数都很大,那么如何读这些大数呢?同学们可以借助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先独立思索,然后跟你的小组成员们交流交流!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总结读法:先分数级,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下读,无论是哪个数级都按照各级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再每级的后面添上“亿”或“万”,个级可以省略计数单位“一(个)”

2、写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广东、台湾、澳门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刚才大家探索读数方法的精神头可是值得表扬,那你能写出广东、台湾、澳门的人口数吗?借助刚才的读法和数位顺序表自己独立探索吧!

找生在黑板上扮演出三个城市的人口数。

总结写法:在读的过程中了解每个大数有几个数级,每级是多少个、多少万或多少亿,然后一级一级或一个一个地写。注意,千万位和万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的要用0来占位。

3、讨论巩固如何读数、写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读数时,可以从低位起分出四位一级,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写数时,要高位起分出数级,一级一级地写。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全班交流:

(1)是交流自己所用的方法,比如可以每统计一个数据之后把该数据做一记号

(2)交流统计结果,检查自己做对了没有

(3)交流自己统计的时候有没有出现问题,其他同学可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

最后要提醒学生注意检查的习惯:数据提供的是20个学生的记录,那在后面的表格中,也应该要有20个“合计”,否则就是遗漏或是重复了。

看统计好的表格,说说你从这表格中读懂了哪些信息?

1、看图:

出示第2题:先让学生读懂题目

回答问题一:这一周的用水量,哪天,哪天最低?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算完后问:有没有哪天正好是这个平均数“9吨”的?

从条形统计图上看一看,它在整体中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不高不低)

从这份条形统计图中,你还想到了什么问题?

2、画图:

出示第3题。先请学生说说各类食品具体所指,按要求分类整理,制成统计图。

完成统计表后继续完成条形统计图,注意不要遗漏了制作时间和直条上的数据。

比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说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好处?

(统计表能清楚地反映各类数据

条形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各类的具体数据,还能清楚地看出各类之间的多少关系,更加的直观。)

出示第4题。判断3个游戏规则:

1、正方体的三个面写“1”,三个面写“2”。“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

让学生说说是否公平?为什么?

(1和2都有3次出现的机会,是公平的。)

2、正方体的四个面写“1”,两个面写“2”。“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

(1有4次出现的机会,2只有2次,是不公平的。)

3、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1~6,朝上的数小于3甲赢,否则乙赢

理解“否则”:小于3的只有1和2,否则就是指剩下的3、4、5、6,有4个,所以是不公平的。

小结:像这样的游戏要判断是否公平,主要看什么?

(决定输赢的次数是否相等)

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的时候,适当板书:

正正、正反;反反、反正有2次出现是一样的,2次是不一样的,所以是公平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难点: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不同的数字打交道,想一想我们在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字。(打电话、人民币的面值等)

师:都读完了吗?我想请同学来讲一讲古代的人是怎样来计数的?(学生介绍)

你总结的真好!

师:谁能对古代人的计数法做一个评价呢?(学生发言)

太棒了!

师:因为这些方法给我们带来的许多不便,所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用计数符号计数

(出示ppt)

师:这些计数符号我们就叫做数字。谁来讲一讲,都有哪些数字?(生:说三种数字)

师:和以前的计数方法比起来,感觉怎么样?(方便了很多)

师:有一个罗马人,他来到中国想买茶叶,于是他走进了一家店铺,掌柜的问他,你想买多少斤呢?于是他把一张写着罗马数字茶叶斤数的纸条拿给中国的掌柜看,你们说中国的掌柜看到这张纸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知道买多少斤)

师:我们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示ppt)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等等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生答:自然数)对吗?刚才他读的时候你发现,这里面没有发现谁的身影呢?(生:没有0)

师:请问0表示什么呢?(生: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用)

师:同意吗?那0是不是自然数?是!非常好!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师:在生活中啊,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比亿以内的数还要大的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ppt,在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当中一共这么多人,这个数字怎么读呢?( 生读)

师:你能这么块就把这个数字读出来了啊!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生: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一级,分三级读出来)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数字都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生回答)

生:是这样的吗?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我们先在亿位上播一颗珠子,表示1个亿,一起接着数,播到第10颗珠子了,该怎么办呢?(亿位上珠子都播回去,在十亿上播一颗珠子)

师:亿和十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生:10个一亿是十亿 师板书 再请同学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呢?生:百亿和千亿

师:再请一为同学来读一读。

师:现在再来读这个数字就容易了对吧!再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请问1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9呢?这两个3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吗?

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吗?咱们一起仿照这种形式开火车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找一找这句话当中哪两个字最关键?生:相邻。为什么?

师:介绍关于十进制的资料

师:生活中不光只有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其他进位制的计数方法,我们来看一看,介绍资料

师:学习了这些知识,咱们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了

练习题

这个数的最高数位在什么位上?这个数大吗?

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写上加强了大量的操作活动,便于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积累经验。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平行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与生活体验,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技能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学起来还感到吃力,动手操作灵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平行、相交及互相垂直。

2、理解掌握画垂线的方法,能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1、教具:电脑及课件,投影,三角尺,铅垂线等。

2、学具:三角尺,正方形的纸或长方形的纸,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小盒等。

一、导入:

请同学们在准备好的白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画完后在组内交流,看看自己与其他同学画的是否相同?师选取有代表性的画法,投影展示。通过辨析请学生说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顺势启发: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相交,平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相交。(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新知:

(一)认识“互相垂直”

1、动手摆一摆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直线相交得到四个角,将这四个角标上序号,互相说说各是什么角?当其中一个角是直角时其它三个角是什么角?(汇报)

2、引发思考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用30度和60度角拼、用书的.角去比……)(课件示范用三角尺直角去量)多名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3、揭示概念

(课件出示)两条直线开始相交,然后一条直线转动,成直角,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师: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都有一个交点,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用字母o表示垂足)同桌选一个自己刚才所画的图标上字母互说。

4、辨析质疑

(1)“互相”是什么意思?

(2)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什么?(相交成直角)

(3)互相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二)加深认识互相垂直

1、折一折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2)怎样验证你的折痕是相互垂直的?(动手尝试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

2、摸一摸说一说

以小组为单位,指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上的那些边是互相垂直的。说一说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3、画一画

师指导画垂线的两种情况:一是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一条与这直线垂直的直线;一是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与这直线垂直的直线。

三、实践应用

1、p22练一练第2题

2、测身高、比赛跳高(量高度)

3、p23小实验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图片、题卡。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184=243=252=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2380=1506=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第48页6--9。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本节课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直尺、剪刀、活动角等工具,通过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活动中,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反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研究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从中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7―40页。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通过动手操作与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课件;平行四边形图片;钉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边形图片、小棒。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漂亮吗?今天陈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所漂亮的学校好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参观这所学校。

(出示课件)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所学校,你能找到哪些图形朋友?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图片。)

生: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现在老师要来变个魔术,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图形朋友。

(板书课题)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变倾斜了,它们的对边还是相等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2:我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但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准确呢?你们想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小组实验。

汇报:小组派代表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生1:我用笔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画在纸上,再用它的另一条对边去比,发现了两条对边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组对边我也用相同的办法去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真聪明,真是一个好办法。

生2: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剪一条细线下来,再用这条细线去和它的对边相比,发现这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我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另外一组对边也用相同的方法证明相等,是吗?(生:对)真棒,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用尺子量,也发现了对边相等。

生4:我用剪刀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下来,变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我发现了它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也相等。

生5:我用活动角先量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再去量另一个对角,发现它的对角相等。

生6: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剪下来,把这个角和它的对角比,发现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另个一组对角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师:能想出这么棒的办法来,真不简单。

生7:我用铅笔把一个角画在纸上,再拿它的对角来比,它们也一样大。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

(板书:对角相等)

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

小朋友喜欢玩七巧板的游戏吗?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测量实际生活中的物体

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自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电子课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3、出示课件,师读题: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说出阴影部分两个图形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说出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授

2、测量的面积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测量的?

4、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看到这里你们觉得长方形面积与边长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5、师小结: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那么你们可以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6、学生说,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巩固练习

p 98做一做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p99第一题

(四)、拓展

1、你们真能干,知道了怎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你们身边有长方形的物体吗?想知道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分小组合作)

2、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5、小结: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课堂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能应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1课时

一、预习检查

把“预习案”中的问题逐一解决。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1.拿出不同的四边形教具模型

2.同学们把这些不同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四边形分类)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分一分):看书30页上面分一分的8个图。回答下面问题。

1、给这8个四边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说说智慧老人为什么这样分

总结: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选择。

(1)当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那么它一定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当一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它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时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完成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四边形的分类

图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

梯形:

课后反思:

平行四边形,北师大,数学,创新,黑板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难点: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不同的数字打交道,想一想我们在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字。(打电话、人民币的面值等)

师:都读完了吗?我想请同学来讲一讲古代的人是怎样来计数的?(学生介绍)

你总结的真好!

师:谁能对古代人的`计数法做一个评价呢?(学生发言)

太棒了!

师:因为这些方法给我们带来的许多不便,所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用计数符号计数

(出示ppt)

师:这些计数符号我们就叫做数字。谁来讲一讲,都有哪些数字?(生:说三种数字)

师:和以前的计数方法比起来,感觉怎么样?(方便了很多)

师:有一个罗马人,他来到中国想买茶叶,于是他走进了一家店铺,掌柜的问他,你想买多少斤呢?于是他把一张写着罗马数字茶叶斤数的纸条拿给中国的掌柜看,你们说中国的掌柜看到这张纸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知道买多少斤)

师:我们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示ppt)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等等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生答:自然数)对吗?刚才他读的时候你发现,这里面没有发现谁的身影呢?(生:没有0)

师:请问0表示什么呢?(生: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用)

师:同意吗?那0是不是自然数?是!非常好!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师:在生活中啊,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比亿以内的数还要大的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ppt,在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当中一共这么多人,这个数字怎么读呢?(生读)

师:你能这么块就把这个数字读出来了啊!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生: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一级,分三级读出来)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数字都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生回答)

生:是这样的吗?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我们先在亿位上播一颗珠子,表示1个亿,一起接着数,播到第10颗珠子了,该怎么办呢?(亿位上珠子都播回去,在十亿上播一颗珠子)

师:亿和十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生:10个一亿是十亿

师:再请同学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呢?生:百亿和千亿

师:再请一为同学来读一读。

师:现在再来读这个数字就容易了对吧!再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请问1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9呢?这两个3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吗?

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吗?咱们一起仿照这种形式开火车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像这样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师:找一找这句话当中哪两个字最关键?生:相邻。为什么?

师:介绍关于十进制的资料

师:生活中不光只有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其他进位制的计数方法,我们来看一看,介绍资料

师:学习了这些知识,咱们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了

练习题

这个数的最高数位在什么位上?这个数大吗?

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便利,发展符号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在用简单符号语言表达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经历由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有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学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和学生交流植树的事情,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未知数量。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一)1.结合“盒子里放小球”的例子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初步感知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

2.通过练习引出含字母式子的简写形式并适当练习。

(二)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年龄问题让学生深入感知含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三、组织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学案中训练卡的1、2题。

四、总结提高,深化新知。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字母-----------未知数任意数。

字母式----------运算结果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本课时“字母表示数”是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总体上讲本节课着重围绕三个问题:一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二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明白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三是通过老师和学生年龄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用字母、含字母的算式怎么去表示数,表示数量关系。在设计本课时我尽可能多地创设一些有趣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学生初步了解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基础上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从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经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这一课的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数学认知上从数向代数的一个转折,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其整个过程实质上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而本质上的目标是要教给学生一些抽象化后的表达方式:即学生只有在这节“用字母表示数”的课上真正掌握一些技能后,他们才会在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中用数字和字母、符号建构起一些数学模型来。因而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用简易方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对于“用字母表示数”,除了内容比较抽象以外,其中的规律探寻也有一定难度。教学中,首要的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我一开课创设和学生一起去植树的谈话式导入。其次,借助所学知识字母表示运算律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另外,课上通过一系列富有思考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1、课堂节奏把控不到位,学生没经行独立练习。

2、小组合作的方式没能完全带动起来,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教学方式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

1、知识与能力

学会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并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分析、比较并概括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2.让学生观察发现前两组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它们的大小不变,后两组小数中的小数没有变,小数点的位置变了,它们的大小是不同的。

3.得出结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从而引出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孙悟空打妖怪。

2.让学生通过情境图,观察金箍棒的变化。

(板书: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

(三)辅助学生,试探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1.引导观察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1)让学生观察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并思考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倍数关系。

(2)提醒学生“扩大了10倍”和“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之间的区别,规范学生的用词。

2.联系新旧知识,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秘密。

(1)让学生把这些数量改成用米作单位。

(板书:0.009米,0.09米,0.9米,9米)

(2)提问学生把以毫米为单位的数转化成以米为单位的数,那金箍棒的长短发生变化了吗?引导学生9毫米和0.009米的大小是一样的。

(3)通过整数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4)观察小数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

(5)提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小数又会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6)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7)四人小组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

(8)观察整数,由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到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

(四)引导学生,自探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2.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

3.小组讨论参考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4.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5.交流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五)小结归纳,感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1.让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和向左的规律。

2.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一个小数点的重要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