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八红旗手标兵事迹材料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尹建敏个人事迹(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09:54:19 作者:翰墨 2023年三八红旗手标兵事迹材料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尹建敏个人事迹(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三八红旗手标兵事迹材料篇一

北京大学从18建校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中,北大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北大不仅发展成为世界名校,在国际上享有非常高的声誉,还是我国的顶尖学府,成为我国学子梦寐以求的大学。

北大人才辈出,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文明和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优秀学子也成为北大的骄傲。我们就来认识了解一位让北大引以自豪的学子,她就是胡海岚。

1973年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的胡海岚,虽然现在已经46岁,但她的实力和颜值却是双爆表!曾拿奖拿到手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是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的获得者。这个奖项是年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ibro-kemali)基金会设立的。旨在表彰全世界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45岁以下科学家,每两年才能评选出一位。从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奖分量有多重,想要获得有多么难。

由于ibro-kemali国际奖设立以来,初次颁给北美和欧洲以外的科学家,胡海岚也被称为“亚洲第一人”。有些人可能会问,她是凭借什么研究成果获得这项大奖的呢?原来她的科研成果,为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根据估算,目前为止中国泛抑郁人数逾9500万。

正是因为她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才能获得此项大奖。胡海岚能够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既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学校和老师的培养,也离不开她个人的勤奋努力。

胡海岚从学生时代起不仅是“学霸”,还是男生心目中的女神,属于颜值和才华并重,着实让人羡慕。当然,容貌来自于天生,成绩却源于她的勤奋努力。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同学们中的佼佼者,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她在杭州二中读书期间,还获得了全国物理奥赛一等奖,这个奖的获得也为她拿到了打开北大大门的钥匙。

后来,胡海岚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学习,她在北大求学时,收获了很多,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出色。她从北大毕业,获得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学士后,又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深造。,获得该校的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到期间,她先是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juliuszhu博士的实验室工作一年,之后又在冷泉港实验室robertomalinow博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大家原以为她会留在国外发展,没想到她在年时,舍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选择了为国效力。她先是进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工作,担任神经环路与行为可塑性研究组组长。时,加入浙江大学,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

胡海岚回国后,曾主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还作为骨干参加了科技部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研究等科研工作。她致力于人的情绪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研究。胡海岚团队的研究,被认为解决了“世界性难题”,推动了人类抗抑郁药研发步伐。

这位北大“女神”让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看到了曙光,她取得的科研成就实在令人敬佩。同时,她也是北大的的骄傲,为人类造福的“女神”。她在国外学有所成以后,能够舍弃丰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国效力,这不仅说明她淡泊名利,心系国家,还没有辜负国家对她的培养。这样的科学家更值得大家爱戴,我们更应该为拥有这样的科学家感到骄傲和自豪。与此同时,我们也相信在这些科学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国家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三八红旗手标兵事迹材料篇二

_月_日,浙江大学教授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2022年度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也是国内第六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于19设立,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20多年来共选出122名获奖者,今年表彰了5名女科学家。国内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的人数目前共6位,如获奖的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弥曼研究员,获奖的是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谢毅。

说起胡海岚教授,那是名副其实的学霸。高中阶段,她就读于著名的杭州二中,在浙江这个教育大省,杭二是数一数二的知名高中,这里高手云集,胡海岚的理科成绩却独领风骚,曾被称为“全年级数学最好的女生”,物理成绩更好,获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提前保送至北京大学。

月6日,杭州第二中学迎来120周年校庆,胡海岚作为知名校友被邀请回母校,就在当年7月,她成为亚洲首位获得国际脑研究大奖的女教授。

胡海岚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人长得高挑漂亮,是杭州二中男生的“女神”,后来到浙江大学任教,她被称为“浙大最美教授”。

1991年胡海岚进入北大,选的是生物专业,本科毕业后前往知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然后继续在著名的生物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胡海岚学成回国,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20回到杭州,加入浙江大学担任教授。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来患者增速约18%,我国抑郁症终身患病率高达6.9%,胡海岚教授研究方向就是这“世界性难题”,研究如何快速抑制抑郁分子,研究新型的抗抑郁药物。

202月15日,《自然》杂志同期刊发两篇来自胡海岚团队的研究长文,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对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

胡海岚由此荣获全球脑科学领域最高奖项——ibro-kemali国际奖,45岁的她成为亚洲第一人;随后她再次斩获年何梁何利奖中的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9年,45岁的胡海岚教授入选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但遗憾的是最后并没有当选。在8月公布的中科院191名候选人中,胡海岚教授再次入选,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6名候选人之一,她也是该学部4名女性科学家之一,入选的专业是神经生物学。

业内人士认为,如无意外,今年胡海岚教授将当选中科院院士。

三八红旗手标兵事迹材料篇三

尹建敏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来到西北的。为什么会来到西北,奋斗和回报社会是她的答案。“我喜欢每天都在奋斗都在努力。如果有财富以后去过奢侈生活,最后人生就会被催眠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同时她认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创造的财富,最后要回报社会而并不是归己所有。“如果把创造的财富回归于社会,每天又继续努力奋斗,这样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觉得是完全不一样的。”

20来到兰州后,在调研产业项目的过程中,尹建敏发现兰州的自然环境状况不是很好,其次贫困人口也很多。“这两个事反过来让我有决心在西北创业”,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动工后,尹建敏开始从事天然气行业,“天然气本身就是环保项目,可以为兰州的环境条件改善做出一些贡献。”

至今,尹建敏的扶贫脚步从兰州市的红古和永登地区到了临夏州和定西市。扶贫要扶,天然气公司的经营同样不能落下,尹建敏告诉记者:“我不能因为扶贫,把企业经营落下,有六七百名员工还要吃饭。那我的意识一定要保证企业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流动资金必须有保障”如何保证公司良性循环运转?尹建敏认为,“做企业也好,扶贫也好,我觉得就像咱们持家过日子,要会算账,把账算好,资金分配要让原有企业和现在创业的企业都稳定发展,还要让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每笔账都要给它算好,算清楚了,这样就是在有规划的这种前提下推进。”

尹建敏为许多人做了许多事,谈到自己的家庭她表示同样要负好责,“能承担社会责任,首先要承担好家庭责任,能为社会做事,不为家里做事这样也不称职也不合适。把家里的事情做好以后才能去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家里人也全力以赴支持我。”

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慈善会爱心企业家、20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些都是尹建敏获得的荣誉,对此她告诉记者,“荣誉永远都是过去,每一个荣誉对我来说都是新起点,在荣誉面前我要求我自己戒骄戒躁,同时每天的心态要归零再去奋斗,这样才能不愧于给我的这些荣誉。”

未来的路怎么走?尹建敏表示产业要稳扎稳打,让当地顺利步入乡村振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全力打造绿色农业产品,“对当地扶贫也好,对全国人民饮食生活保障也好,要联系到一起来发展产业,对这个我还是非常有信心。”。

三八红旗手标兵事迹材料篇四

_年刚刚步入百岁的李桓英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她用毕生精力对抗肆虐人类上千年的麻风病。使成千上万麻风病人获得新生。

2016年,李桓英荣获了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麻风病肆虐,一度成为世界难题。当时麻风病也流行于我国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青海等部分地区。1978年,拥有丰富公共卫生防治经验的李桓英担负起我国麻风病防治的重任。她来到云南省勐腊县南醒村,建立短程联合化疗试点,为消除病人顾虑,李桓英经常与病人近距离接触。

经过27个月的治疗,服药的47名病人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李桓英实施的短程联合化疗经过十年监测,复发率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推广了李桓英的联合化疗经验。70多年间,在几代麻风病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奋斗下,麻风病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基本消灭。

2016年12月27日,已经95岁高龄的李桓英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说她希望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在麻风病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三八红旗手标兵事迹材料篇五

长期从事国产高性能计算大规模并行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实现,参加了五代银河系统和两代天河系统的研制工作。面向高性能计算系统的高性能、高可扩展、高可靠和易用性的挑战,在自主高速互连通信软件系统、并行消息传递程序运行支撑系统、大规模并行文件系统和大规模资源管理系统等高性能计算核心关键系统软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她亲历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由她担任副总设计师的天河二号,连续六次夺得世界超算top500榜单冠军,打破了美日长期对世界超算头把交椅的垄断,改写了超算的世界格局。在她的带领下,超算中心实现了应用服务对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全面覆盖,支持大科学研究、战略工程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慧城市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成果,并荣登“全球最具应用影响力超算中心”五强,是我国唯一进入该榜单的超算中心。2017年,卢宇彤教授成为中国首位、世界唯一的女性国际超算iscfellow,2019年,她成为isc大会近40年历史上首位女性大会主席,向世界展现中国女科学家的卓越能力与风采。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ei检索28篇,授权专利18项。获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军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2次。中国计算机学会女工委主任、高专委常委、ccf理事。

卢宇彤所获荣誉

2020年1月1日,被评为“2019十大女性人物”。

2020年11月5日,获得第十一届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2022年,被授予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卢宇彤简介

卢宇彤,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博导,天河二号副总设计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专项专家组成员,国际iscfellow,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军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2次。

不懈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的超算中心

一身靓丽套装,一把温婉轻柔的声线,眼前这个干练优雅的女性,就是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从最初参加银河二号的编译器研制,卢宇彤教授亲历了五代“银河”超级计算机、两代“天河”超级计算机的研制,见证了中国超算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全过程。

天河、银河让我国有了世界一流的超级计算机,但美日等强国的超算应用仍然大幅领先于我国。如何应用超级计算机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工程和产业应用成果,是我国超算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超级计算机系统研究取得硕果累累后,2016年,卢宇彤教授出任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将研究重心由超算系统研制转移到超算应用,肩负起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超算中心的重任。

由卢宇彤教授担任副总设计师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在面临一系列技术封锁的情况下,通过艰苦攻关,在异构体系结构、自主高速互连网络、大规模层次存储架构、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融合软件栈、高密度结构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创新与突破,从2013年6月到2016年5月连续六次夺得连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top500)冠军,打破了美日长期对世界超算头把交椅的垄断,改写了超级计算的世界格局。

“目前,‘天河二号’支撑了一千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发工作,服务用户已超过4000家,用户群体超过30万,遍布全国34个省市和自治区,让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成为全球全世界系统利用率最高、用户数量最多、应用领域最广的超算中心之一。”卢宇彤说。

全球首位女性iscfellow,彰显国际超算影响力

卢宇彤教授担任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后,积极利用自身在国际超算领域的话语权和前期建立友好合作基础,致力于让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成为我国超算对接世界的桥头堡,在国际上打响中国超算的品牌。

在卢宇彤教授的努力下,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与美日德法英等数十个国家的超算中心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德国斯图加特国家超算中心、英国哈璀国家超算中心等世界知名超算中心都与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成为合作伙伴,hpcasia、ihpcf等一批国际知名的超算会议得以在广东广州举行,世界各国的顶级超算专家在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的举行讲座,开展项目合作等。

2017年6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isc2017)上,卢宇彤教授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erichstromaier博士一道当选iscfellow,成为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学者,更是全球第一位女性iscfellow。iscfellow是isc授予对全球hpc发展及isc大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的最高荣誉,此前全球仅有八位学者获得此称号。卢宇彤教授的当选,是整个国际超算业界其学术造诣和个人贡献的肯定,也体现了国家上对天河团队实力的认可,彰显了天河在全球超算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