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五大领域(通用7篇)

时间:2023-10-09 00:03:03 作者:梦幻泡 最新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五大领域(通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五大领域篇一

(展示幼儿垃圾分类板)

师:谁愿意上来讲一讲你们一组是怎样分的?不可回收垃圾有什么?可回收垃圾有什么?

师: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教师把有争议的垃圾实物卡呈现出来。)

师:那这些垃圾到底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假如你能认真看,仔细听,也许就能找找到答案。(观看视频)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五大领域篇二

1、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进行垃圾分类。

2、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分类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视频、课件、幼儿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一、对比照片,了解垃圾是哪里来的

二、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1、幼儿讨论:如何清理公园的垃圾

2、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3、播放视频,了解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4、幼儿讨论,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教师小结,垃圾分类摆放的好处

三、电脑游戏、操作活动,进行垃圾分类

1、电脑游戏,幼儿判断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幼儿分散操作送垃圾

3、师生一起检查讲评幼儿垃圾分类情况

四、谈话小结,进行教育

鼓励幼儿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进行垃圾分类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五大领域篇三

1、让小朋友了解人们处理垃圾的一些方法。

2、增强小朋友的环境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要求小朋友时时刻刻记住不能乱扔垃圾,要丢进垃圾箱里。

2、让小朋友去影响周围的人及家里的人,知道垃圾对人们的危害。

1、大篮子一个

2、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物品。

1、通过谈话,引导小朋友说出垃圾就是不要的东西或者没用的东西。

2、告诉小朋友不要的垃圾要扔进垃圾箱里,如果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就会对我闪闪的健康造成影响。

3、让小朋友知道人们把垃圾放进垃圾桶然后一环卫工人把它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

4、引导小朋友给垃圾分类:

(1)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如塑料袋等。

(2)不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台果皮,烟头等。

(3)有害垃圾:如电池,应该放进专用垃圾箱,这样能防止污染环境。

5、教育小朋友平时要爱护环境,不随便乱扔垃圾,争做“环保小卫士”!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五大领域篇四

农村幼儿卫生习惯较差,大班的孩子很多,虽经常强调,但随手乱扔的现象仍较普遍,有的孩子即使在幼儿园里会注意不乱扔,但走出校园就开始不自觉了,在他们回家的路上,经常会看到土埂上的白色面包袋,水田里的零食包装袋、泡沫餐盒等,究其原因,除了成人的影响以外,更多的是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乱扔是不好的行为以及乱扔的后果,由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1、让幼儿认识身边的垃圾,知道不能乱扔垃圾。

2、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培养幼儿保持环境清洁的习惯。

3、感受到脏乱环境的弊端和清洁环境不同的美。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认识常见的垃圾,不随手乱扔垃圾。

难点: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让幼儿保持环境清洁从动手捡拾垃圾开始。

1、图片、课件。

2、寻找观察了身边周围清洁和脏乱的不同环境。

3、幼儿自制装垃圾用的纸袋。

一.教师操作课件,引导幼儿认识什么是垃圾,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

1、 “香蕉、苹果等吃剩下的皮、果核就变成了垃圾。”

2、 “用完的电池、喝完的酒瓶、写完的作业本乱扔掉就是垃圾。”

二.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并指出图片中有哪些是生活垃圾,看到脏乱的环境和清洁的环境有什么不同感觉。

1、 “吃剩的瓜子壳,倒掉的饭菜、鱼刺、骨头,做饭剩下的蛋壳、菜皮,各种零食的包装袋,各种废旧塑料袋、纸屑、纸杯、易拉罐等都是垃圾。”

2、 “周围的邻居、路上的行人、车上的乘客、风景区的游客等如果把垃圾乱扔,就会把各个地方弄得又脏又乱。”

3、 “你们看到又脏又乱的地方有什么感觉?看到清洁干净的地方又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乱扔垃圾。

1、 “在家里你把垃圾扔在什么地方?”(垃圾桶里,院子的角落里,簸箕里的,塑料袋里等。)

2、 “如果你在田边、土埂上、马路上、校园里发现了零食袋、废纸、瓜果皮怎么办呢?”(拾起来,找找附近的垃圾桶,扔到桶里;捡回家,扔到簸箕里……)

3、 “你在放学路上,出去玩的时候吃了香蕉、瓜子、面包、饮料等后的香蕉皮、瓜子壳、包装纸、饮料盒等都丢在哪里呢?”(带回家扔到垃圾桶里)

4、 “你在路上、水田边、汽车和火车上、船上有了垃圾后怎么办呢?能不能乱扔?”(放在口袋里带回家,扔在车上和船上的垃圾桶里,不能扔在路边、田里、车窗外、河里。)

5、 “你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怎么办?”(告诉他不要乱扔垃圾,请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6、 “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要少用或不用塑料袋装垃圾?”(大部分的垃圾最后都被埋入了土里,塑料袋埋入土里很久很久都不会腐烂。)

四.组织幼儿“我爱清洁”的实践活动。

寻找教室里,走廊上,操场等幼儿园各个地方,把垃圾捡入自己制作的垃圾袋中,最后扔到垃圾桶里,强调活动安全。

五.组织幼儿洗手,教师总结、评价。

六.活动延伸:

1、装饰自制的垃圾袋,让垃圾桶变得美丽。

2、提醒幼儿随时注意保持身边环境清洁,不乱扔垃圾,引导幼儿制作“垃圾的分类”图。

3、把垃圾变废为宝,引导幼儿用挂历、纸杯、果冻盒、饮料瓶等废旧材料自制玩具,装饰班级。

1.在准备活动前,开始是想让幼儿自备塑料袋作为垃圾袋的,因为那样会较为方便,但考虑到塑料袋自身也是一种白色垃圾,所以在课前组织幼儿自制了纸质的垃圾袋。

2.在引导幼儿讨论身边看到的垃圾时,在家里、马路上、水田边、土埂上是他们有生活经验的,幼儿的的回答较积极,而在火车上、船上是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要特别告诉幼儿车上和船上也有垃圾桶,别把垃圾扔出车窗外和水里。

3.幼儿对“垃圾都到哪里去了”感到好奇,如果这里采用图片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垃圾的处理和降解程度,幼儿对环保的认识会更深些。

4.整个活动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幼儿对垃圾和保持环境清洁有了一定的认识,讨论内容较多,但都是他们常见的,活动氛围较好。

5.实践活动较活跃,幼儿参与度高。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五大领域篇五

1、使学生了解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及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在生活中学会垃圾分类,形成习惯。

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1、引题:“为什么说垃圾是资源?”

2、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就连那种被成为微型杀手的`废电池也是可以被化害为利的。垃圾中蕴藏着丰富的可回用资源。市民丢弃的生活垃圾中,大部分是有机垃圾(厨余垃圾、果皮等),另外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据统计,目前生活垃圾中约70%为厨余垃圾、果皮等有机垃圾,20%为废纸、塑料类,约4%为玻璃,剩余的为金属、布类等。因此,其中的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被资源化利用的可能,合理加以开发利用就能变废为宝。

3、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元人民币。

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费是1.16元/吨,是1979年的4倍。

4、各组讨论后,开始全班交流,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本组的讨论结果。针对学生提出的“白色污染”,“乱倒剩饭菜”,“大量的生活垃圾”,“乱扔废弃物”等身边的环境破坏问题。

对学生谈到自己在学校参与垃圾分类以及在家中减少生活垃圾,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的经过与体会,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5、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

6、应怎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在分类时,应将分为四类存放和弃置:

第一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织物、橡胶、塑料、金属、玻璃等;

第二类是厨余垃圾:包括菜叶、菜根、果皮、骨头、花草等;

第三类是其他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

第四类是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化妆品等。

7、分类收集容器——颜色和标识

红色:用于投放有毒有害的垃圾。

蓝色:用于投放可回收的垃圾。

绿色:用于投放厨余垃圾。

灰色:用于投放其他垃圾。

8、我国有哪些城市正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为贯彻实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2000年建设部特选了8个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作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这8个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其中北京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始于1996年。

9、教师进行总结时。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五大领域篇六

(问题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废弃的小电池应该放在哪个垃圾箱里呢?

(出示有害垃圾标志)

师:有害垃圾标志是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图案?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害垃圾呢?

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一些有害垃圾。如:过期药品、化妆品、电灯泡、油漆桶等它们都应该放进有害垃圾标记的垃圾箱里。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五大领域篇七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

准备:

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

活动与指导:

1、提议: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类。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有或建议。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

(2)请幼儿把这些垃圾和分类标签对位。

(3)请幼儿议论哪些颜色的桶适合放哪类东西?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下面的对应关系:绿色——有机物;白色——塑料;蓝色——玻璃;红色——金属。然后将分类签贴于桶上。

3、考查幼儿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幼儿说出应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断。

4、把垃圾分类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儿这样去做。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