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悟名师思想汇报 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思考和感悟(优秀5篇)

时间:2023-09-12 13:30:52 作者:XY字客 最新感悟名师思想汇报 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思考和感悟(优秀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感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悟名师思想汇报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跟党组织回报我的个人近期思想汇报了,所以在此特向党组织表示我以后一定会督促自己定期的想组织回报我的个人心得,而且在近期正值实习前期的非常时期,对于像我们这样即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新人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我们即将要面临的工作压力也就无形中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这是本人近期的一写工作感悟,与党组织分享一下。

每年的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各类中专院校的学生加入到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来,我们也成为了起止的医院,只是必然的,只是时间不同而已,所以大家在刚步入社会的时候都是同一个起跑线的,当前的就业压力过大,很多人在选择了一个岗位以后由于不能适应起岗位需求而失去了一份工作,为什么我们的就业率会如此低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目前社会上提供的岗位有的是供不应求,工作好找,可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工作却是不容易,对于我们刚出社会的同学而言跟盲人摸象有点类似,一开始就忙于投入到寻找新工作的行列里面去,只要是看到有招聘的,而且对于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领域有关联的就一味的投递简历,在我身边的朋友当中就有这也的例子,每天就在网络上搜寻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就大海捞针似的投递简历,期许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样就出现了一天同事有几个面试等待着他,这样他的选择是多了,可是对于面试的工作岗位就开始模糊了,这么多的机会难免会让人产生对比,对于工作环境的对比,对于薪酬的对比,还有身边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的对比,自己就会有压力,心里就想这我要找到一个跟其他人产不多的,这样既能为自己的以后工作做铺垫也能在同学的面前有面子,我相信很多刚出校门的同学都会有这也的心理,而我也不;例外。

对由于这一个现象我的选择是先找到一份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因为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就是这个了,如果要投身到一份新的领域又要花时间去适合他的存在,所以先做自己能够掌控的再去掌握其他的,毕竟我们在学校里面学习到的很多都是理论上的知识,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胜券在握,这样也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只有尝试过了才会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份工作,继续做这份工作我能从中得到什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有清楚了自己要追求的目标才能够再工作中寻找到乐趣,寻找到最佳的切合点。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累积越来越明白自己缺乏的是什么,我在近期的工作当中就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比如说在工作当中有个先入为主的观念,之前做过的事有时候类似状况出现时就不会怀疑他的真实性,所以就忽略了,导致出错在细节上,做事情有时候多了就马虎起来,在发现为题以后又要重头开始检查到底是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就耗费了2倍得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同一件事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要求自己在工作当中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率的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不给其他人造成困扰。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要在工作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只有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才能在工作中事半功倍,才不会每天的怨天尤人的埋怨自己的工作多很忙很忙,理不出头绪;其次还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巩固,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积累知识,才能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关注时事,还有身边的点点滴滴,做一个新时期的年轻人。

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未来属于我们,光明属于全人类。坚持党的纲领,永远跟着党走,我们才会实现价值;树立崇高信念,实现民族复兴,我们不会迷失方向!

汇报人:

感悟名师思想汇报篇二

交流、学习主要内容记录

1.首先是12月4日上午的黑龙江省各界名师的交流解疑活动,由夏秋荣和张景浩老师主持。交流会上提出的问题有:学生是否愿意穿校服,在校服上乱涂乱画怎么解决?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又不想造成捆绑式学习应如何解决?学生和科任老师发生冲突,班主任如何解决?自闭症的孩子被其他同学嘲笑班主任如何处理?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如何同不讲理的家长沟通?等等很多在职的班主任老师会共同遇到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老师都说出各自的解决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了解到各位名师的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经验。张景浩老师的幽默思维丰富,夏秋荣老师的沉稳条理性强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收获与感受。

2.12月4日下午的陈纪英老师对各位教师讲述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教师要首先清楚师德的概念,教书育人的概念新解,提醒教师们一定要理解青少年的心理冲突问题等教师的心理培训问题。

3.12月5日魏书生老师讲授民主科学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中的指导意义和务实运用思想,魏老师的生动幽默、思维清晰、自然流畅的讲授方式让我们很受鼓舞。魏老师讲到作为教师,态度很重要,人要看得开、想得开、放得开;讲到任何国家的文化学习都是听、学、读、写的行为习惯养成的,作为教师更要在教学中体现这些点;还有魏老师最经典的“松、静、匀、乐”理论等等。这些对我们班主任教师,特别是我的工作上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感受与收获

1.在沉稳的夏秋荣老师的解答中我学到了:许多学生的情感问题都是老师或同学的语言助推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在自己的说话时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语把好关;优秀的老师一定要全心为孩子着想,让孩子感觉到学校、老师是关心他的。

2.在幽默的张浩景老师的言谈中我学到了:优秀老师要真正为学生考虑,老师对孩子要有“抚摸教育”,要明白并非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而是没有不能改变的孩子,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所有孩子都是可以改变的;张老师经典的说出来:个体受到过多次失败,便会失去战斗的兴趣与勇气。因此老师要明白有些学生不是不爱学习,而是跟不上,后进生最需要的是表扬,表扬是强化剂,批评是弱化剂,我想我们老师应该在懂得这点后制定一些有计划的奖励措施;老师一定要更多的关注孩子,让孩子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感到自己并不缺少爱。

3.在知识性很专业的陈纪英老师的讲述中我学到了: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成绩,即是说老师更应该教给孩子会学习的方法,而育人要在于呵护和哺育学生的心灵;在每次考试后的发考卷过程中,班主任老师都应该在场观察自己学生的情绪表达,然后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老师在授课中一定要讲透知识点,并且要有意的告知自己教学中的改变,进度或快或慢,要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4.在朴实乐观的魏书生老师的讲话及身上我又学到了:首先选择了老师这个行当就应该爱自己的职位,同时尊敬每一个职业上的每一个人,人要懂得满足,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更应该有良好的态度,魏老师说:“人最累的事总想掌控自己控制不了的事”,而现实中不如意不顺心的是很多,要想快乐就必须改变态度,这种态度不仅我们自己要掌握,更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我还了解到能力强是工作逼出来的,水平高是担子压出来的,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是想有所得、有所进步就应该要迎着困难而上,绝不能退缩;在做人也好,教学也好,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该做到:身体放松、心灵宁静、呼吸均匀、情绪安乐,这便是魏老师最经典的“松、静、匀、乐”理论;以及魏老师返璞的讲解应怎样教、怎样学。

四.我的反思与想法

这两天的学习时间真的是在转眼间流逝,我感觉到还没有听够、听足就结束了,真是非常感谢教育中心能给我这样的机会,聆听名师的交流答疑,体会专家的智慧,我想最为一名青年教师兼班主任,我应该更正自己死教书的观念,应该要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课堂上快乐的学习,要懂得我不仅仅是个老师,更是每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要更加走进我的学生,亲近我的孩子们,同时在人生中自己每走一步都对得起老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更要在心灵上与孩子们搭建最坚固的桥梁,与孩子们共同进步,共同书写我们的灿烂人生。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全国名师实战论坛心得感悟 (三年级下册)]

感悟名师思想汇报篇三

在一次教师培训活动中,我一如既往地热心推销自己的“教师读书论”,鼓励在场的几百名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增长职业智慧,彻底改变教师苍白、麻木、贫乏的人生状态。

有人曾经对教师的阅读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阅读选择比较集中,绝大部分是跟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类图书,有的甚至是教辅类图书。大家往往希望通过看这些图书找到速成的方法,阅读的目的性、功利性非常强。很多人,包括学校领导,也给老师们更多地选择类似《优秀教师一定要常做的××件事》这样的文本,好像这些书能够提供给教师立竿见影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窍门、一些策略,一下子就能提高教师的水平,这真切地反映了学校和教师的焦灼心态。其实,教师的阅读应该有着更为宽泛的选择,甚至不一定为了“教育”而读,只有长期的“自由、广泛的阅读”才能够陶冶身心,颐养性情,达到阅读的自主、自由境界,形成一名教师内在的气质。这可以称之为“道”,而只看眼前的那一点点利益,渴望读书就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此“功利性的阅读”只能称之为“术”。我想,那个“虔诚”的老师一定认为我掌握了解决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级别的书籍,所以才为我不给他提供书单而耿耿于怀。

1.读自己专业的书:这是立身之本。教师读书,首先做一个熟读本专业的“专家”,其次做一个博览群书的“杂家”。有些教师的课堂不能放开,这与教师专业知识不足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教师对教材理解挖掘不深;另一方面局限于课本知识,不能扩展。因此在课堂上不敢让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课堂上萌发的思维火花很快就被老师泯灭。致使老师唱独角戏,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有关自己专业的书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得读好。

2.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教育报刊文章的作者多是多年从事教学研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研人员、优秀教师,因此资料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很强,是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备课和业务进修的“源头活水”。要善于把教学刊物或报纸上发表的自己认为有用的资料摘录在知识卡片或学习笔记上,日积月累,为我所用。

3.读教育经典:以史为鉴。真正的教育理论永远不过时,永恒而平易。如孔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蔡元培——发展个性,崇尚自然的教育主张;陶行知——“教学结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叶圣陶——“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等。反映这些教育规律的书,应很好地读一读。

4.读人文书籍:开阔视野。读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阅读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常看些小说、散文,鉴赏品评并抄录诗、词、曲、联精品和格言警句,经常翻阅并熟记常用成语典故等等,这会不断扩大、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文才。

5.读中小学生的“书”:走进学生心灵。学生的作文日记、作业,都要认真读,细心品味,你会很好地了解学生的世界。

当然,读书选择一定要与个人的爱好、基础紧密相联。对那些可读性差,怎么读也读不进去,或者读起来平添许多劳累或痛苦的书,即使名头再大,我只有一个选择:束之高阁。

感悟名师思想汇报篇四

20xx年4月18日至20日,有幸到成都参加“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成都之行令人难忘。

4月18日下午一点,我们一行数人乘车从资中出发,历时一个半小时到成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到成都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让仅存在记忆中的一点儿关于成都的印象已经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了。进入成都市区,街道两边碧绿的青草、绽放的鲜花、优雅的树木和悠闲的行人首先就让人感觉到成都这座“休闲之都”的魅力;林立的高楼,间或着古老的建筑恍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塔吊、地铁围栏等,无不又在宣示着城市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市区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既让人体会到成都之大,又让人觉得有一点点无奈。

报到后,找到好不容易才在网上提前预订的旅店,已经是下午五点。稍事休息,又得去看从旅店到会场的路线,还好,不算太远,才放下心来。吃过晚饭,出去转了转,无意间转到了府南河边,处于城市中央,风景尚好,行人亦多,但不敢多转,毕竟明天还有一天的学习。回到旅店,十点准时休息。

4月19日的学习按规定是早上8点半开始,我们想去占一个好位置,早上7点就起床,洗漱完毕后匆匆在路边小店吃过一点东西,不到8点就到了会场。不过,比我们早的是大有人在,会场正中间前几排的位置已是让他们捷足先登了,还好,右边的第一、二排还有几个空座位,赶快抢占。幸运的是,下午和20日的早上都抢到同样的位置。

此次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按计划除了会议的学术主持陈洪杰为我们进行有关“辩课”的专题讲座外,还请7位名师为我们展示11节观摩课。由于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时间不长,加上很少有这样高水平的学习机会,因此,一直在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一节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的赖杉老师执教的《邮票的张数》就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整堂课45分钟里,赖老师大胆地将课堂“放”给孩子们,小组讨论用了18分钟,分享交流用了20分钟,老师只是在开场时简洁地提出了要求,中间适时有一些追问和点评;学生们的表现让人惊叹,不仅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还表达得头头是道,相互间不仅有表达交流和补充深化,还有质疑和答疑。学生真正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人”。这是赖老师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地运用“ceo”模式进行课堂组织教学的“分享式教学模式”。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其基本原则是:“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其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ceo模式”。其实,“ceo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人员搭配,每个小组有学习层次不同的4位同学,每个人有自己相应的“职位”,例如:一号叫做“信息官”,二号叫做“公关总监”,三号叫做“技术总监”,四号叫做“首席执行官(ceo)”,也就是小组长。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ceo,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相对比较强,要承担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检查与督促订正作业、指导和帮助组员学习、向教师反馈和与家长交流组员学习情况等职能。当然,这种模式是不是就让其他的同学,或者说是相对较差的同学就受到冷落了呢?赖老师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之所以这样编成一二三四号,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获得展示与表达的机会,比如,每天由不同序号的学生做主打发言,可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锻炼提升表达能力;ceo也不是“终身制”,可以进行调换或轮换。“ceo模式”通过“节俭的导”和“慷慨的放”,实现了令人惊异的课堂角色转换,破解了当前自主探究合虚化的困局,破解了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泛关注”和“定向关注”的困局,解放了老师,解放了学生,使老师有了“分身术”,为充分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可能。为了让分享不流于形式,在分享时还有“四有”的要求,即,有表扬、有疑问、有补充、有提醒,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赖老师说,这种模式的培养也不是很困难,大概两个星期就能进入状态,而且效果是非常地好。这一节课,带给听课老师很多的思考和启迪,我想,今后自己在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方式的。

就在会场门口简单地吃过午饭,又赶快去抢占位置。下午首先是本会活动的学术主持、《小学数学教师》副主编陈洪杰为我们进行了《辩课的情与理,知与行》的专题讲座。陈老师针对公开课、听课评课等的真实性、研究性和有效性,就“辩课”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辩课”的实践进阶分为“细节重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风行水上”等层次。其中,细节重建部分让人印象深刻。细节,既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细节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敏感性、教育理念与教学艺术;当把细节拿出来进行辩论的时候,这些细节才成为问题,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改进的空间和成长的可能;在细节的改进中,要处理好“开放与封闭、预设与生成、群体与个体、结果与过程、主体与主导、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这六组相对矛盾的关系。再关注并处理好细节的基础上,通过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实践,达到“风行水上”的境界,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现老师的生命价值。联系到学校日常的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心态:“我是来学习的”、“我水平有限”、“说了也白说”、“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我说”……因而往往是敷衍了事,要进入辩论是更不容易。辩课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引导教师改进问题,获得成长,恢复教师应有的专业性、智慧性和挑战性,这是教师获得职业快乐与幸福的源泉,而能成为一个更有意思、更有意义的老师。辩课需要坦诚、悬置和务实,坦诚就是要袒露自己,并不是来打酱油和打瞌睡的,而是“在场”的;悬置需要反思成见、放下虚荣(身份、地位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享受碰撞、交流的乐趣;而务实就是“提一个问题、提一条建议”。改变自己,从辩课开始。

下午的第一节课是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潘海燕老师上的《字母表示数》,和上午俞正强老师的课是“同课异构”,也的确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潘老师的课更接近于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常态课。她从学生入手,依靠学生来展开和进行:从学生经验出发,关注知识经验的前后联系,让数学的知识“立”起来;从学生生活出发,将数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兴趣“舞”起来;从学生思考出发,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正是因为潘老师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出发,才让“静止的”教材有了“丰富的”课堂表现。

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顾志能老师上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在你们的日常教学中,练习课往往就是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学生们苦不堪言,往往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要把练习课上成教研的公开课,更是觉得难度很大。顾老师的这一节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首先用“计算能手、计算高手”的评价方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口头编了7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在这7道题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其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口算得出结果的,然后通过口算解决了其中的4道题。剩下的3道题也不先计算,而是让学生通过估算来进行结果的大小排列,这样又锻炼了学生的估算能力。重点通过402×31这道精心准备的题来进行深化,让学生通过这道题中的5个数字进行重新编组,使得答案比原来的答案要小,并找出其中的最小的那一个,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等能力。最后通过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答案最大的题目(999×99),而解决了答案的位数、估计答案的可能性及介绍古人的计算方法等。顾老师的这一节练习课,口算、估算、笔算样样齐全,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升。

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结束了,晚饭后,抓紧时间去了一趟成都著名的景点“锦里”。锦里充分展现了成都深厚的历史底蕴,红红的灯笼映衬着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路边的小摊出售着纸扇、石砚、糖人、皮影等琳琅的商品和特产……可惜天公不作美,还才逛了不远,突然而至的一场雨让我们“落汤”而回。

第二天,4月20日,我们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也早早地来到了会场——空军大礼堂。大家还在等待的时候,8时过2分,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大家立刻反应过来:地震了!当时我坐在会场右边的第一排的最右边的第一个位置,1米左右就有一个双扇的木制应急门,当时门还未打开,有两三个女老师着急地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我一边招呼其他的人“快跑”,一边飞起右脚,连踹三下,将门踹开了(这应该不算是破坏国家财物吧,后来我还检查了一下,只有锁被踹烂了,门基本上无大碍)。人流将我“挤”出了门,来到了外面的空地。听课的老师很快都疏散了出来,其他楼房中的人也纷纷从楼上跑了下来。经历了20xx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地提高了不少,在外面停留了十来分钟,大家仍然记挂的是自己的位置,看到没有什么后续的反应(可能是距离的原因,大家觉得震级不是很高,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又纷纷回到了礼堂,准备继续听课和学习。会议的主持人在开场白中,称刚才的地震为一个“小插曲”,上午第一节上课的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强震球老师还一再申明“刚才的震动与自己无关”。不过,逐渐传来的消息,让大家了解到是距离成都150公里的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强的震级,让大家的心里不由得忧虑起来。第一节课刚开始一会儿,会议的主办方和空军的管理人员就上台宣布,由于地震和余震的影响,所有的大型会议、活动一律取消,所有人员就地疏散。我们也就离开空军大礼堂,最遗憾的是我们大家都最想听的吴正宪、张齐华两位老师的课没有能学习!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最想念的是远在资中的家人的情况,特别是听说资中的震感比成都还要强,就更放不下心了。妻子不在家,只有儿子和岳母在家中,不知道他们怎么样?只和妻子发了条短信,家中的电话老是打不出去,一直打了好几次,终于接通了,听到儿子的声音,才放下心来,他说他反应还很快,在地震发生时还叫外婆一起跑到了楼下的空地,不过现在又回家了,我交待了几句,并让他和外婆暂时不要呆在家中。我们学校的校长也在第一时间给我们发来了短信,告知消息并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让我们觉得非常感动!

结束此次难忘的成都之行,我们一行人又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终于在中午12点50多回到了资中。一下车,感觉资中有一种从未曾有过的亲切!

感悟名师思想汇报篇五

82岁高龄的孙绍振老师依然说话铿锵有力,思维敏捷,非年轻人之所及。他打破了我多年以来对小说的理解,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小说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实不然,不是所有小说都要有结尾。谈及小说的奥妙,纵观古今知名小说,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通常打出常轨,不按套路出牌。武松打虎的故事,人尽皆知,武松成为人们心中的'打虎英雄,却很少有人联系实际,心生疑惑。武松一“揪”一“锤”就能把老虎打死?老虎只会一“扑”,一“掀”,一“剪”?很显然这只是一种打破常规的艺术创造。而正是打死老虎这个不寻常的情节塑造了武松的英雄形象,作者把人物打出常轨的同时,也尊重了人性,看到老虎的英雄也会直冒冷汗,这样真实的人物心理更使得武松这一形象有血有肉。暂且不说孙老师的言论正确与否,能从多角度思考,作出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文化应有的力量。在这个考试要高分,考学校就考名校的社会大环境下,作为教师,我们是教育的中坚力量,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是教会学生怎么考试,而是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我们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学习能力。孙老师的言语既幽默又发人深思。

颜炳罡老师谈到“经典教学与当代教育的困境”,圣人孔子,乃中国文化之中心也。孔子可谓“万世之师”,开设私学,编纂六经,开创了儒家文化之先河,他的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核心,一直流传至今,仍大有裨益,历久弥新。后来朱熹又将四书五经汇集在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对孔孟思想做出了新的注解,成为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如今,这些经典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为了将这些经典与文化传承下去,为了能从中获得精神的洗礼,重拾经典,诵读经典,刻不容缓。

陶继新老师身上散发的文人气息,他的和蔼可亲还有他的谦逊有礼深深吸引了我,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直到现在,陶老师仍然亲自采访各地名人,陶老师告诉我们,与经典为伴,幸福一生。读书,读经典,使人趋真向善、宁静致远、宠辱不惊、气质高雅,这些雅词与陶老师可谓相得益彰。读书其实很简单,坚持、习惯、审美。每天坚持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形成审美意识,而审美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聆听名师的讲座,有感老师们思想深刻之余,我深切感受到知识的匮乏,作为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把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给学生,这是一种知识提取的自然过程,取决于教师自身学养的深厚。

教师者,知识分子之先驱,应秉承圣人之智慧,融人文之思想,担教书育人之重任也。教师职业成长永远在路上。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