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渗透式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渗透教育心得体会(优质6篇)

时间:2023-09-05 01:16:42 作者:字海 最新渗透式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渗透教育心得体会(优质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渗透式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教育是每个社会所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则是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教学渗透的重要性。教学渗透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道德修养、思想品德塑造、社会实践等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中的一种方法。通过教学渗透,可以使学生不仅仅从课本上获取知识,还能从教学活动中培养优秀品质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学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相比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教学渗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探究,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并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实地调研等形式,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其次,教学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意识。在渗透性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在我的课堂上,我常常会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思辨能力。

再次,教学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渗透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课堂上的各种活动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思想品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开展班级活动、组织社区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实践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又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最后,教学渗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将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融入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比如,在讲授历史课时,我会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后道德因素,并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选择相联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历史知识。同时,将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也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对知识的认同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教学渗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通过将道德修养、思想品德塑造和社会实践等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积极运用教学渗透的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做好铺垫。同时,我们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只有在不断积累和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将教学渗透应用到实际教育中,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渗透式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辛建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初数学教科书为内容,对初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发展,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品德高尚的,基础知识合格的初中学生。

二、德育目标

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新一代公民为目标,通过初中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基本做法

(1)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弄清各章节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弄通弄懂,并能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计算有关题,推导有关题,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认识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初中数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一定的程度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和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3)通过全等形、正方形、棱形、勾股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1 实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以及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用数学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辩明数学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通过勾股定理的教学,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以及勾股定理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刻苦钻研努力学习。

(4)通过教科书中的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三视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从形状简单的图形想象出它的对称轴以及旋转以后,折叠以后的位置关系以及图形形状的变化,并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图形,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以及对应关系,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的、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5)通过三角形的中位线、梯形中位线、勾股定理、因式分解、解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求最大最小值等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树立科学和世界观和人生观。

(6)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解题进行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8)每教完一章,进行一次测试,以便发挥学生才能,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更努力学习,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2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地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不受严格知识体系的束缚,努力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和在同一个过程中。教材不断地体现“猜测——验证——结论——运用”的探索思路,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渗透式教学心得体会篇三

教学渗透是一种教育新思维,通过多领域的综合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渗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五个方面来分享我在教学渗透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学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我的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和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教学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学习大多是独立完成的,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教学渗透通过各种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和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又能够从他人身上学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教学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在教学渗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担任一种角色,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旅。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一些自主决策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担任一些领导和组织的角色,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教学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往往被忽略。而教学渗透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交流,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在我的课堂上,我通过讲故事、组织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素质,还能够增强与他人的情感联系,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最后,教学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学习,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而教学渗透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在课堂上特地组织了一些社区参观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需要,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教学渗透是一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教育方法,它能够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渗透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我深信,在教学渗透的指导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渗透式教学心得体会篇四

地理课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地理教学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的过程。初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更是一门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的课程。如《中国地理》的章章节节,字里行间无不充溢着内在的德育因素。教学的侧重点在“学”字上,教育的侧重点在“育”字上,因此,在“育”字上下工夫是渗透德育的立足点。

一、“寓德于知”,在授业、解惑中育其德

思想教育既不能单靠说教,也不能脱离教材,因为深厚的感情是在深刻地认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所谓“知之深而爱之切”。对我国古代长城,不了解它的浩大工程和磅礴气势,能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吗?不知道它在历史上曾起到防御外敌的作用能骄傲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吗?因此深刻的认知,既是智能培养的过程,也是培养思想感情的沃土。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寓德于知”呢?我主要从教材中挖掘德育信息,贯通知识和德育两条渠道。

首先,让学生科学地看世界,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定的教学内容必然蕴含着一定的德育要求,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获得知识目标外,还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如我在讲解“地球的形状”这一内容时,知识目标“地球是个球体”学生早已通过各种渠道知道,因此,我没有细讲,而是讲解了人类如何通过艰难曲折的过程,科学与迷信的斗争才能获得“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最后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如果你开飞机一直飞,你会飞到哪里?你是怎样知道地球形状的?假如你是2000年前的人你怎样知道地球的形状?古人是怎样描绘地球形状的?通过一系列设问使学生既受到了良好的科学史教育,又受到深刻地思想品德教育。又如,通过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西跨经度62度、相距5000千米,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可加强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方便我国与海外各国的海上往来,从而使学生在心灵深处获得“伟大”“热爱”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二、“寓情于理”,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拨动学生爱国的“琴弦”。

首先,充分利用语言技巧营造氛围,利用情感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始于言。”教学语言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有机结合。在情感方面,口头语言显得自然一些,因为它具有传声性和表情性等长处。传声性能增强活力,讲解客观事物时生动具体,绘声绘色。表情性既用词句表述思想感情,又用声调、手势、动作、姿态来辅助表达情意,把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表示出来。

其次,创设情景,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提供体验情感的环境。俗话说:“触景生情”。多开展活动课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情感的环境氛围。如我在复习完《中国地理》1-5章后,开展了一次“江山如此多娇”的地理活动课。活动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祖国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四大高原、三大平原的自然景观、地形特点,长江、黄河概况等等。活动课分为四轮开展:第一轮中国政区拼图游戏;第二轮填图接龙;第三轮知识竞答;第四轮“跟我去旅游”知识抢答,中国穿插诗歌、相声、舞蹈等形式,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地形、河流等不仅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而且扩展了课堂知识,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010.10.20

渗透式教学心得体会篇五

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和扩展。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学渗透教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教育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学渗透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验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学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和效益。

首先,教学渗透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容易产生无趣和厌倦的情绪。而通过教学渗透教育,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例如,在讲解数学问题时,我会引用实际应用场景,如购物、旅行等,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实际操作进行关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教学渗透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会机械地记忆知识,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仅仅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渗透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的实践让学生通过自主发挥、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教学渗透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和依赖性的,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通过教学渗透教育,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决策的权力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例如,我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阅读,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逐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教学渗透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教育往往停留在纯粹的知识传授上,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教学渗透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我常常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或做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他们更加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总之,教学渗透教育是一种理念先进、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教育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学渗透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验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学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和效益。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我相信,教学渗透教育将会在未来的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渗透式教学心得体会篇六

初中地理二班 黄海军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毛泽东也曾说:“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可见,良好的教育必须以良好的德育教育为根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脱离了德育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不成功的教学。只有思想品德教育走在前列,智力因素的潜力也才能相应的最大程度的发挥。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它兼具历史性、人文性、经济性,是一门丰富多彩、情感凸显的学科。在当前全球信息网络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地理学科在加强德育教育,培养栋梁之材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地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初中地理内容为两大板块,一是世界地理,包括地理知识基础理论、世界自然资源、世界气候、世界人口、世界政治分区、世界区域地理;二是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疆域、人口与民族、气候、资源、河流与湖泊、交通、经济、中国区域地理。无论是学习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和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能凭感觉,更不能想当然地来学习世界与中国、认识世界与中国。如学习世界自然资源中,我们认识到,目前,世界上由于地域差异、经济差异、人文素质的差异,有很多国家、很多地区,人们文化落后,缺少科学知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使我们的自然资源数量不断地剧减。更有甚者,一些贫困落后的国家地区的农村,人们为了求生存,还有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乱采矿藏、破坏环境,造成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减少;而人口又不断增加,生态受到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多发,直接影响到世界全局性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确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才能求得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时代栋梁。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从来都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我们地理学科更是要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动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整个中国地理全学年的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教育的最佳素材。学习中国的疆域,补充中国历史上如唐朝、元朝时期领土范围,让学生扬起民族自豪感。学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时,课堂上一曲宋祖英的《爱我中华》清脆动听的歌声的响起,必定会使学生心中“爱我中华”的情思引起共鸣。学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时,描述长江的浪漫与多情,举世瞩目的三峡电站,讲述母亲河的似海深情,青海湖的神奇美妙,自然会调动学生的“朗朗乾坤,泱泱中华,舍我其谁”的豪情。

三、国情教育、比较国情教育不容忽视,教育学生全面地客观的认识事物。 地理教育中,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是主阵地,但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甚至故意回避一些相对落后的或是相对阴暗的“角落”。我们也要教育学生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认识、分析国情,使他们认识到我国地理面貌和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和问题。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如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时比较中国东部和西部的自然地理、经济、人文、交通、工业等方面的状况,使学生认识到目前中国西部文化相对落后,人才缺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差,从而很好地理解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和部署的目的和意义。

四、地理教育中要注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专心专研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的精神。

当前学生大都是在蜜罐中成长着的,他们很容易满足于父辈创造的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就容易走上安于现状缺乏奋斗的生活之路。地理教育中必然得加强对学生理想、人生追求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从小立志成才,从而发奋图强,不懈追求,刻苦专研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初中地理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顶好教材。学习欧洲、北美等先进发达国家的地理知识时,充分调动学生好奇、上进的心里,鼓励他们树立不认输、不自卑、努力成栋梁,共建繁荣富强的大中国的远大理想。学习南极洲地理,通过85年、89年中国分别在南极洲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为国争光的精神学习地理史上的中外名人故事,如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郦道元与《水经注》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哥白尼与布鲁诺的“日心说”等等,都是引导学生学习榜样,追求卓越,发奋图强的最好德育舞台。

古人云:“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则是立德。”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地理教育,必须不能只为传授单纯简单的地理知识而进行教学,只有高扬德育旗帜,为造就适应时代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栋梁之才的远大目标而奋斗,使我们的学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天文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具有开阔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品德、远大的理想,方是地理课堂的核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